【北师大】高考化学二轮复习经典精讲+课后训练:化学计算经典精讲.docx
高考化学二轮复习教案:第44讲 化学计算

第44讲 化学计算(建议2课时完成)[考试目标]1.掌握化学常见的计算方法2.了解化学计算的常见题型、解题思路和解题技巧[要点精析]一、化学计算的常见题型1.有关相对原子量、相对分子量及确定化学式的计算2.有关物质的量的计算3.有关气体摩尔体积的计算4.有关混合物质量分数、体积分数的计算5.有关溶液质量分数、物质的量浓度的计算6.有关溶液pH 与氢离子浓度、氢氧根离子浓度的简单计算7.利用化学方程式的计算[例题1]今测得某硝酸铵化肥中含氮量为38.5%,则该化肥中可能混有( ) A.NH 4HCO 3 B.(NH 4)2SO 4 C.NH 4Cl D.CO(NH 2)2[解析]NH 4NO 3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100234⨯NO NH N =%10080142⨯⨯=35%,按照同样的方法计算各物质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只有尿素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高于35%,所以选D 。
答案:D 。
[例题2]N 、O 两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中N 、O 两种元素的质量比为7 :12,试写出其化学式。
[解析]设其化学式为N x O y ,则:m N :m O =14x :16y=7 :12所以,x :y=2 :3 化合物的化学式为:N 2O 3[例题3]稀硫酸和稀盐酸的混合液100mL 加入0.3mol/L 的氢氧化钡溶液100mL ,充分反应后,经过滤得沉淀2.33g ,又测得所得滤液中OH -浓度为0.1mol/L 。
则原混合液中稀硫酸和稀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设不考虑溶液体积的变化)。
[解析]设硫酸的物质的量为xH 2SO 4+Ba(OH)2=BaSO 4↓+2H 2O1mol 233gX 2.33g gg x mol 33.22331= x=0.01mol 滤液中n OH-=0.1mol/L×0.2L=0.02mol∴反应消耗的n OH-=0.3mol/L×2×0.1L-0.02mol=0.04mol0.1mol 硫酸消耗0.02molOH -,所以,盐酸消耗0.02molOH -,n HCl =0.02mol 原混合液中C H2SO4=L mol L mol /1.01.001.0= C HCl =L mol Lmol /2.01.002.0=二、常见的计算方法和解题技巧1.关系式法:关系式法是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巧用,其解题的核心思想是化学反应中质量守恒,各反应物与生成物之间存在着最基本的比例(数量)关系。
【北师大】高考化学二轮复习经典精讲 课后训练:实验探究经典精讲课后训练二及详解

实验探究经典精讲课后练习(二)北师大二附中化学特级教师题一:在上化学课时,小明同学听化学老师讲到,做蛋糕时常用到一种白色粉末状物质,它既能中和发酵过程中产生的酸,又能起发泡作用,这种白色粉末状物质是碳酸氢钠(NaHCO3)。
他对此颇感兴趣,决定对其进行探究。
于是他与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们一起进行如下探究:实验1:探究碳酸氢钠溶液的酸碱性,取少量新配制的碳酸氢钠溶液于洁净的试管中,用pH试纸测试溶液的pH为10,由此可知碳酸氢钠溶液呈性。
实验2:小明认为蛋糕膨胀,是由于制作过程中产生了大量的二氧化碳气体所致,他对二氧化碳的来源作了两种猜想:猜想①:二氧化碳可能是由碳酸氢钠与面团中的酸性物质反应产生的;猜想②:二氧化碳可能是由碳酸氢钠受热分解产生的。
针对以上猜想,小明设计了以下实验,请你完成下列表格中的空白。
实验步骤实验现象结论实验一取少量该白色粉末于试管中,加适量盐酸并把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猜想①正确实验二①有小水滴产生②猜想②正确[小结]碳酸氢钠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应用]在炸油条时,通常在发酵后的面团中加入小苏打(NaHCO3)的目的是。
题二:控制变量是科学探究的重要方法之一。
小华同学实验中发现:把质量相等的不同物质放入同样一杯水中,有的溶解快,有的溶解多,有的溶解又快又多。
是哪些因素影响着物质溶解的快慢与多少呢?请你参考下表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关系,以硝酸钾为例,选择一种可能影响硝酸钾溶解快慢的因素设计实验进行探究:温度(℃) 20 30 40 50 60 70 80溶解度(g) 31.6 45.8 63.9 85.5 110 138 168①影响因素:。
②实施方案:。
③通过实验得出。
实验中,控制不变的因素是。
题三:某同学为比较镁和铝的金属活动性强弱,将两块表面积相同并除去氧化膜的镁条、铝条分别与相同体积、相同质量分数的稀硫酸反应,测定两种金属与稀硫酸反应得到相同体积氢气所需要的时间。
【北师大】高考化学二轮复习新题赏析+课后训练:物质的变化与性质新题赏析课后训练一及详解.docx

物质的变化与性质新题赏析课后练习(一)北师大二附中化学特级教师题一:在宏观、微观和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习的特点。
(1)图1示意图表示的粒子中,属于同种元素的是__________(填字母序号)。
(2)比较下列两种变化:①水加热变成水蒸气;②水通电生成氢气和氧气。
从微观粒子的角度分析,两种变化的本质区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图2是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发生化学反应的微观过程示意图,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反应的实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二:如图所示是测定白磷燃烧前后质量变化情况,用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试回答下列问题:⑴白磷燃烧时观察到的现象是,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⑵左盘锥形瓶口在白磷燃烧前后均要塞紧瓶塞,原因是:①;②。
⑶燃烧时,若没盖上瓶塞,待燃烧完毕后,再盖上瓶塞(假设白烟都逸出了),两次称量的结果,前者(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后者。
题三:现有10gA和足量的B混合加热,A与B发生化学反应,10gA完全反应后生成8gC和4gD,则参加反应的A与B的质量比是()A.5:1B.4:1C.2:1D.1:1题四:A、B、C、D、E五种物质是初中阶段接触的常见物质.其中A、B、C为气体,D是焙制糕点所用的发酵粉中的主要成分,E由三种元素组成,加热分解D生成E.“--”相连的物质间在一定条件下能反应,“→”表示物质间的转化关系。
试推断:(1)D的化学式,固体C俗称;(2)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①;②;③。
物质的变化与性质新题赏析课后练习参考答案题一:⑴BC ⑵有没有新分子生成⑶NaOH+HCl=NaCl+H2O;氢离子与氢氧根离子结合成水分子解析:(1)由图1中粒子的结构示意图可知,B、C两粒子的核内质子数相同,故表示的是同种元素;(2)水受热变成水蒸气,是水分子之间的间隔增大,水分子本身没有发生变化,属于物理变化;而水通电后被分解为氧原子和氢原子,每两个氧原子构成一个氧分子,每两个氢原子构成一个氢分子,大量的氧分子聚集成为氧气,大量的氢分子聚集成为氢气,该变化属于化学变化.所以,两种变化的本质区别是:有没有新分子生成;(3)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了氯化钠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OH+HCl=NaCl+H2O;从微观粒子的角度分析微粒的变化,酸与碱中和的实质为: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结合生成水分子。
【北师大】高考化学二轮复习新题赏析+课后训练:实验探究新题赏析.docx

实验探究新题赏析北师大二附中化学特级教师新题赏析题一:已知木炭粉(假设木炭粉中不含杂质)和氧化铁粉末在加热条件下能发生化学反应,某兴趣小组对该反应展开了如下的探究活动。
【查阅资料】1.将CO通入氯化钯溶液中,会出现黑色沉淀。
2. 氧化铁能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可溶于水)和水。
【实验过程】同学们设计了如下图所示装置(部分夹持仪器已略去)。
(1)探究反应中产生气体的成分称取9.0 g氧化铁和1.2 g木炭粉,混合均匀后进行实验。
打开止水夹a通一段时间的氮气,关闭a。
再对木炭粉和氧化铁粉末的混合物加热一段时间,观察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氯化钯溶液中出现黑色固体。
木炭粉与氧化铁粉末反应一定生成了_________气体;E处酒精灯的作用是__________;加热前通一段时间氮气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
(2)探究反应后剩余固体的成分【提出猜想】猜想1:只含有铁;猜想2:含有铁和木炭;猜想3:含有________;猜想4:含有铁、木炭和氧化铁。
【实验验证】小组同学将剩余固体置于烧杯中,向其中加入足量的稀盐酸,固体全部溶解且有大量气泡出现,根据实验现象猜想不成立的是__________,如果测得剩余固体质量为6.6 g,则剩余固体中含有的物质及质量分别为_____________。
题二:课外小组同学用实验证明“二氧化碳与水接触时才能和过氧化钠反应”。
(1)实验准备【查阅资料】①过氧化钠能与水、二氧化碳,盐酸反应,反应过程中均有氧气放出。
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时,除生成氧气外,还生成一种工业上制玻璃的原料,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
②CO2能与碳酸钠水溶液反应生成碳酸氢钠,CO2在饱和的碳酸氢钠溶液中几乎不溶解。
【设计方案】①小组同学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装置。
②老师指出,应在M点前增加下列_____装置,才能得到更准确的实验结论。
(2)实验过程①连接仪器,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将K1、K2关闭;②向装置中分别加入所需药品,写出装置Ⅰ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
【北师大】高考化学二轮复习经典精讲+课后训练:物质的变化和性质经典精讲课后训练一及详解.docx

专题:物质的变化和性质经典精讲题一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物质的用途反映物质的性质.请问根据下图所表示的物质的用途,能归纳出氢气的哪些性质。
⑴;⑵;⑶。
题二向氧化铜和铁粉的混合物中加入一定量的稀硫酸,微热,充分反应后过滤。
以下判断错误的是()A.滤纸上可能含有铜B.滤液中可能含有硫酸亚铁C.滤液中可能含有硫酸铜D.滤纸上可能含有氧化铜题三agA物质和bgB物质发生化合反应,生成C物质,则C物质的质量()A.一定小于(a+b)g B.一定等于(a+b)gC.一定大于(a+b)g D.一定不大于(a+b)g题四下列物质的性质中,属于物理性质的是()A.物质的挥发性 B.溶液的酸碱性C.物质可燃性D.金属活动性题五下列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完全正确的是()A.CaCO3CaO+CO2↑B.Cu+2AgNO32Ag+C u(N O3)2C.2Fe+6HCl2FeCl3+3H2↑D.2KMnO4K2MnO4+MnO2+O2题六学习金属单元后,我们知道Zn、Fe、Cu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为:Zn>Fe>Cu。
为验证这一结论,下面实验设计合理的是()A.将Zn、Cu两金属片分别放入稀盐酸中B.将Fe、Cu两金属片分别放人稀盐酸中C.将Zn、Fe两金属片分别放人CuCl2溶液中D.将Zn、Cu两金属片分别放人FeCl2溶液中题七在点燃条件下,A和B反应生成C和D,反应前后分子种类变化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⑴ 1个B分子中含有个原子;⑵ A中氮元素和氢元素的质量比为;⑶ 4种物质中,属于化合物的是(填图中字母);⑷在该反应中,生成C和D的质量比为(计算结果用最简整数比表示)。
课后练习详解题一答案:⑴氢气的密度小于空气密度⑵可燃性⑶还原性解析:⑴能够用氢气制备金属材料,说明氢气具有还原性;⑵氢气球能够升于空中,说明其密度小于空气的密度;⑶氢气能用作高能燃料,说明其具有可燃性。
题二答案:B解析:铁可以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氧化铜能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生成的硫酸铜又能与铁发生置换反应,生成铜和硫酸亚铁,所以滤液中一定含有硫酸亚铁,B项错误;由于硫酸的量不确定,因此加入的硫酸不一定能够把铁和氧化铜全部反应掉,所以滤纸上可能含有氧化铜,D项正确;铁的量也不确定,所以无法确定铁与硫酸反应后是否还有剩余的铁再与硫酸铜反应,故滤纸上可能有铜,滤液中可能有硫酸铜,A、C项均正确。
【北师大】高考化学二轮复习新题赏析+课后训练:化学计算新题赏析.docx

化学计算新题赏析北师大二附中化学特级教师新题赏析题一:有一种液态有毒物质,化学式为CS2,试回答:(1)CS2的名称是__________ ;(2)碳和硫的质量比是__________ ;(3)CS2中硫的质量分数是__________ ;(4)_______g 的CS2里含有6g碳。
题二:天旱时,可用单极小火箭发射碘化银进行人工降雨。
小火箭使用的燃料名叫“偏二甲肼”。
已知偏二甲肼不含氧元素,现取3.0 g偏二甲肼在O2中充分燃烧后生成4.4 g CO2、3.6 g H2O和1.4 g N2三种物质,由此可知偏二甲肼由_____种元素组成,其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
偏二甲肼的相对分子质量为60,试写出其化学式___________。
题三:只含铜、氧两种元素的固体样品9.0克,测得其中含铜元素的质量为8.0克。
已知铜的氧化物有CuO和Cu2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固体样品的组成只有2种情况B.固体样品一定是CuO与Cu2O的混合物C.固体样品可能是Cu2OD.若固体样品由两种物质组成,则其中一种质量分数为4/9题四:一瓶H2O和H2O2的混合液体,已知氢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12,混合物中H2O和H2O2的质量比和分子个数比分别为()A.3:8和5:6 B.9:15和3:2C.8:5和1:1 D.9:17和1:1题五:在Fe2O3,FeO,Fe3O4这三种铁的氧化物中,铁的质量分数按由大到小的顺序排列的是()A.Fe3O4,Fe2O3,FeO B. FeO,Fe2O3,Fe3O4C. FeO,Fe3O4,Fe2O3D. Fe2O3,Fe3O4,FeO题六:t℃时,氯化铵的溶解度为40 g。
在该温度下,将50 g氯化铵加入100 g水中,所得氯化铵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A.50%B.40%C.33.3%D.28.6%题七:已知20 ℃时,饱和食盐水的质量分数为26.5%,向100 g 20 ℃时的食盐的饱和溶液中加入5 g的食盐和10 g水,所得溶液的浓度为()题八:同学们设计以下实验研究某混合气体的组成。
高考化学二轮复习核心考点专项突破化学计算方法与技巧练习(含解析)

化学计算方法与技巧知识点一、有关化学量与化学式的计算以物质的量为中心的计算既是基本概念的内容,又是化学计算的必不可少的计算工具。
主要考点:(1)有关物质的量、质量、气体体积、微粒数间的换算(2)相对分子质量、各元素的质量分数(3)有机物的分子式、结构式(4)阿伏加德罗定律及其推论的应用解题策略:(1)掌握基本概念,找出各化学量之间的关系(2)加强与原子结构、元素化合物性质、有机物结构性质等相关知识的横向联系(3)找出解题的突破口,在常规解法和计算技巧中灵活选用例1、往100mLpH=0的硫酸和硝酸混合液中投入3.84g铜粉,微热使反应充分完成后,生成一氧化氮气体448mL(标准状况)。
则反应前的混合溶液中含硝酸的物质的量为()【解析】应根据离子方程式进行计算3Cu + 2NO3- + 8H+ = 3Cu2+ + 2NO + 4H2O铜、H+过量,所以只可能是硝酸不足,进而可计算出硝酸的物质的量为0.02mol。
【答案】A。
知识点二、有关溶液的计算以溶液为中心的计算,主要是灵活运用有关的计算公式。
主要考点:(1)有关溶质溶解度的计算(2)有关溶液浓度(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和物质的量浓度)的计算(3)有关溶液pH的计算(4)有关溶液中离子浓度的计算解题策略:(1)有关溶解度和溶液浓度的计算,关键要正确理解概念的内涵,理清相互关系一般可采用守恒法进行计算(2)有关溶液pH及离子浓度大小的计算,应在正确理解水的离子积、pH概念的基础上进行分析、推理。
解题时,首先明确溶液的酸(碱)性,明确c(H+)或c(OH-)例2、1体积pH=2.5的盐酸与10体积某一元强碱溶液恰好完全反应,则该碱溶液的pH等于()【解析】强酸强碱恰好完全反应,则两溶液中的H+、OH-的物质的量刚好相等。
设强碱溶液中OH-浓度为X 。
∴1×10=10·XX=10∴强碱溶液中c(H+)=10-14/10【答案】C知识点三、有关反应速率、化学平衡的计算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平衡的有关计算是计算的难点,化学反应速率及化学平衡的理论的抽象性以及逻辑性,再加上条件的多样性,使其成为较难掌握的一种计算类型。
【北师大】高考化学二轮复习新题赏析+课后训练:化学用语新题赏析课后训练一及详解.docx

化学用语新题赏析课后练习(一)北师大二附中化学特级教师题一:下列对应的化学方程式书写完全正确的是( )A .用澄清的石灰水检验二氧化碳气体:CO 2+Ca(OH)2═CaCO 3↓+H 2OB .用水的电解实验测定水的组成:2H 2O═2H 2+O2C .在密闭容器中燃烧镁条验证质量守恒定律:Mg+O 2 MgO 2D .用胃舒平(主要成分为氢氧化铝)治疗胃酸过多:HCl+Al(OH)3═AlCl 3+H 2O题二:下图中的化学符号表示2个分子的是( )题三:符合以下四位同学所描述的化学式可能是( )A.H 2OB.O 3C.MgOD.HClO题四:元素R 在化合物中只有一种化合价,下列化学式有一个是错误的,它是( )A .R(OH)2B .RCl 3C .R 2(SO 4)3D .R 2O 3题五:从C 、O 、N 、K 中选择元素组成符合要求的物质,将其化学式填写在横线上。
⑴要使舞台上出现云雾缭绕的景象可用 ;⑵可用来填充灯泡的气体是 ; ⑶农业上可用作复合肥料的盐是。
题六:有一种硫元素的氧化物,其相对分子质量为80,其中硫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为2:3,试通过计算确定这种氧化物的化学式为 。
A B D C题七:如图是某化学反应的微观模型,“”、“”分别表示不同元素的原子。
下列对图示模型理解正确的是( )A .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B .反应物和生成物中只有一种单质C .反应物和生成物中共含有三种元素D .参加反应的两种物质分子个数之比为1:1题八:长石(化学式为KAlSi 3O 8)是制造水泥和烧制瓷器的主要原料,其中硅元素的化合价为 。
题九:要使SO 2和SO 3中含有相同质量的氧元素,则二氧化硫和三氧化硫的分子个数比为( )A .1:1B .3:2C .2:3D .6:5题十:由C 、H 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叫烃,碳原子数在4及4以下的烃在常温下通常为气体,常温常压时烃C 2H 4和另外一种烃组成的混合气体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87%,则混入的烃可能是( )A .CH 4B .C 2H 2 C .C 2H 6D .C 3H 8题十一:已知硫酸铁Fe 2(SO 4)3和硫酸亚铁FeSO 4组成的混合物中,硫元素的质量分数为A%,则含铁元素的质量分数应为( )A .2A%B .3A%C .(100-2A )%D .(100-3A )%题十二:水是我们很熟悉的物质,学习化学以后,我们对水有了一些新的认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化学计算经典精讲
北师大二附中化学特级教师
重难点突破
题一:美国科学家在银河系中央的星云中发现了新的星际分子,该分子的化学式为C3H4O,星际分子的不断发现可帮助人们了解生命的起源。
请根据需要完成下列填空及计算:
(1)该物质由________种元素组成,其分子中各原子个数比是________ 。
(2)该分子相对分子质量是________。
(3)该物质中各元素的质量比是________ 。
(4)该物质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是_____(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5)99g水与多少g硫酸所含氢元素的质量相等?
一.有关化学式的计算
设物质的化学式为A x B y(A、B两元素的相对原子量分别为a、b)
1.计算物质A x B y的相对分子质量=ax﹢by
2. 计算物质A x B y组成元素的质量比A、B两元素的质量比=ax∶by
3. 计算物质A x B y中A元素的质量分数=
ax
ax+by×100%
4.已知化合物的质量求某一元素的质量
A元素的质量=化合物的质量×A元素的质量分数
5.已知某元素的质量求化合物的质量
化合物的质量=A元素的质量÷化合物中A元素的质量分数
6.已知一定量的某化合物与另一种化合物某元素质量相等,求另一种化合物的质量.
题二:将A,B,C,D四种物质放在密闭容器中加热,化学反应前后四种物质的质量关系如下:处理数据后结论正确的是()
A B C D
反应前质量(g) 5 10 100 15
反应后质量(g) X 20 0 30
A. X等于75克
B. 反应类型为分解反应
C. AC是反应物
D. 生成物D的质量是30克
二.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的计算
1.内容:
2.守恒的原因:
题三:氢化钙(CaH2)固体是登山队员常用的能源提供剂,用它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和氢气:
(1)写出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氢气可供燃烧之需。
现有84g氢化钙与足量的水反应,可生成多少克氢气?
三.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1.计算的依据是质量守恒定律.
2.要理清已知物与未知物的关系,按照规范的格式和步
骤答题,题型主要有选择题和计算题.
3.常见类型:
已知反应物的质量求生成物(或另一反应物)的质量.
已知生成物的质量求反应物(或另一生成物)的质量.
4.计算的步骤:
(1)根据题意设未知量
(2)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
(3)写出有关物质的质量关系
(4)在有关物质的质量关系下面写出已知量、未知量
(5)列比例式,解出未知量
(6)写出简明答案
5.纯物质量代入方程,单位要统一.
题四:氯化钠在20℃时的溶解度为36g,该温度下,氯化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可能为( ) A.20% B.26.5% C.25% D.30%
四.有关溶液的计算
有关溶液的计算主要是把握好溶液的组成及溶质质量分数的公式
溶液质量=
溶质的质量分数=
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溶解度
溶解度+100
×100%
溶液的稀释和浓缩
稀释(或浓缩)前的溶液中溶质质量= 稀释(或浓缩)后的溶液中溶质质量
m浓×ω浓%=m稀×ω稀%
溶液的质量、体积和密度的关系:溶液的质量= 溶液的体积×溶液的密度
金题精讲
题一:请根据下图所示的实验过程和提供的数据,计算样品中钠元素的质量。
已知:Na2CO3 + CaCl2=CaCO3↓+ 2NaCl
化学计算经典精讲
讲义参考答案
重难点突破
题一:(1) 3 3:4:1 (2) 56 (3) 9:1:4 (4) 28.6% (5)539g 题二:B
题三:(1) CaH2+2H2O=Ca(OH)2+2H2↑
(2)
题四:D
金题精讲
题一:解: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结合题给的数据可以知道生成碳酸钙的质量为:
22.3g+100.0g+86.1g-198.4g=10.0g,
所以可以据此进行求算;设混合物中碳酸钠的质量为x.
所以在混合物中钠元素的质量为:
答:样品中钠元素的质量为9.2g.
初中化学试卷
马鸣风萧萧制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