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moved_武汉大学“西方哲学史”试卷
西方哲学史上试卷和评分标准

武汉大学2011-2012学年第一学期“西方哲学”(上)期末试卷(开卷)学院_____________________;专业________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答题提示:1、请尽量简明扼要。
2、如有论证,请尽量编号。
3、在你的每一句话中,请尽量让哲学内容、题干要求和生活直觉紧密结合。
4、在给出你的理由时,请尽量做到阐述:A、支持你观点的理由;B、对你的观点的可能反驳及其理由;C、对可能的反驳加以驳斥——换句话说,你必须尝试自己跟自己辩论。
请根据时间与精力安排好论述的复杂程度。
以下六题,任选四题作答,每题25分,共100分。
1、你认为苏格拉底无知吗?也许这个问题没有一个简单的回答,但无论你给出什么样的回答,都应说出你的理由。
2、这个世界中有不存在的东西吗?这样说可能已经自相矛盾了。
但是,我们的确会谈到一些不存在的东西。
这是怎么一回事呢?请至少结合本学期遇到的三位哲学家来阐述你的观点,其中巴门尼德为必选。
3、这是一个粉丝时代。
不管你有没有自己的偶像,你身边的人可能有偶像或者偶像可能就在你的身边。
请简单谈谈偶像对社会生活的影响,并结合柏拉图的线喻对偶像时代的时代特征做出分析。
4、材料:这是关于柏拉图灵魂学说的一幅漫画。
纠结的心灵如何能在纷扰的红尘中修得“肉体无苦,灵魂无忧”的美妙境界?请至少引用两位哲学家的回答,来从正面或反面论述你的观点。
5、各位,我们生活在城市的深处,我们也生活在宇宙的深处。
现在,让我们回到内心的深处,问一问自己,这个宇宙,像这座城市一样,是智能生命设计出来的吗还是像环绕这座城市的平原一样,是自然造化的结果?请你穿越到中世纪,你是托马斯·阿奎那,把你的回答写在答卷上。
然后再穿越回来,谈谈这样的回答是否让你自己满意,并给出理由。
6、任选本学期最能打动你的任一哲学家的任一观点,尝试去完成以下任务:A、复述这一观点。
武汉大学《西方哲学史》试题

武汉大学《西方哲学史》试题武汉大学2012—2013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考试系别学号姓名考分“西方哲学史”试卷梳理和分析如下哲学文本中的思路和论证,并简要评价(2题,每题50分)。
1、“我早就注意到,为了实际行动,有时候需要采纳一些明知很不可靠的看法,把它们当成无可怀疑的看待,这是上面说过的。
可是现在我的目的是专门寻求真理,我想做法就完全相反:任何一种看法,只要我能够想像到有一点可疑之处,就应该把它当成绝对虚假的抛掉,看看这样清洗之后我心里是不是还剩下一点东西完全无可怀疑。
因此,既然感官有时欺骗我们,我就宁愿认定任何东西都不是感官让我们想像的那个样子。
既然有些人推理的时候出错,连最简单的几何学问题都要弄乱,作出似是而非的推论,而我自己也跟别人一样难免弄错,那我就把自己曾经用于证明的那些理由统统抛弃,认为都是假的。
最后我还考虑到,我们醒时心里的各种思想在睡着时也照样可以跑到心里来,而那时却没有一样是真的。
既然如此,我也就下决心认定:那些曾经跑到我们心里来的东西也统统跟梦里的幻影一样不是真的。
可是我马上就注意到:既然我因此宁愿认为一切都是假的,那么,我那样想的时候,那个在想的我就必然应当是个东西。
我发现,‘我思,所以我存在’这条真理是十分确实、十分可靠的,怀疑派的任何一条最狂妄的假定都不能使它发生动摇,所以我毫不犹豫地予以采纳,作为我所寻求的那种哲学的第一条原理。
”2、“向来人们都认为,我们的一切知识都必须依照对象;但是在这个假定下,想要通过概念先天地构成有关这些对象的东西以扩展我们的知识的一切尝试,都失败了。
因此我们不妨试试,当我们假定对象必须依照我们的知识时,我们在形而上学的任务中是否会有更好的进展。
这一假定也许将更好地与所要求的可能性、即对对象的先天知识的可能性相一致,这种知识应当在对象被给予我们之前就对对象有所断定。
这里的情况与哥白尼的最初的观点是同样的,哥白尼在假定全部星体围绕观测者旋转时,对天体运动的解释已无法顺利进行下去了,于是他试着让观测者自己旋转,反倒让星体停留在静止之中,看看这样是否有可能取得更好的成绩。
武汉大学 西 方 哲 学 史(上)试卷及答案

A卷武汉大学2004—200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试卷西方哲学史(上)(2003哲学基地班、宗教学)一、辨析题(每小题5分,其中判断正误1分,说明4分;共20)1、“人是万物的尺度”这一命题是对爱利亚学派的“存在”学说的根本否定。
(正确。
普罗泰戈拉的这种相对主义认为个人自身才是事物存在的唯一尺度,与爱利亚学派用抽象的神或存在等超感觉概念来否定现象世界的思路是针锋相对的。
)2、德谟克利特的原子论导致了一种严密的机械论。
(错误。
德谟克利特的原子论导致了一种严格的机械决定论,然而这种机械论本身却并不严密,其绝对必然性自身就是一个最大的偶然性,而且原子的运动也要由外在的推动决定,这样就在运动的最终来源问题上留下了空档。
)3、亚里士多德的“实体”与柏拉图的“理念”一样,都是思想的抽象物。
(错误。
亚里士多德把个别的具体事物当作第一实体的做法是与柏拉图把普遍抽象的种属概念即理念当作真实存在的做法截然对立的。
)4、托马斯·阿奎那关于上帝存在的宇宙论证明的要害就在于从思维直接过渡到存在。
(错误。
安瑟伦的本体论证明才是从思维直接过渡到存在,而阿奎那的宇宙论证明则以经验的证据为出发点,从有限的存在上升到无限的存在。
只是这一论证隐含着的先验原则仍然只能付诸信仰而已。
)二、名词解释(每小题6分,共30分):逻各斯(赫拉克利特将万物运动变化的法则称为逻各斯,其希腊文原意为话语,也有规律、命运、尺度、比例和必然性的意思。
这个概念的提出标志着西方哲学语言学精神的出现,具有客观规律与主观理性的双重含义。
)真理与意见(柏拉图将知识分为可见世界与可知世界的知识,可见世界的知识是意见,包括想象和信念;可知世界的知识则是真理,包括理智和理性。
意见不如真理那么明确,但并不是无知。
)美德即知识(苏格拉底对美德的一般定义进行研究得出的结论,认为美德是关于善的概念的知识。
这个命题把真与善统一起来,使美德获得了客观的规定性而成为普遍的知识。
武汉大学845西方哲学史与现代西方哲学考研试题真题2004-2014、2019

武汉大学哲学学院历年考研真题845西方哲学史与现代西方哲学2019(回忆版)一、名词解释(每题9分)1.存在(巴门尼德)2.上帝存在的五个证明(阿奎那)3.第一性的质和第二性的质(洛克)4.人是机器(拉美利特)5.自在与自为(萨特)二、简答题(每题15分)1.简述亚里士多德的四因说2.简述休谟关于两类知识的区分3.简述早期维特根斯坦关于可说与不可说的区别三、论述题(每题30分)1.试述康德的绝对命令学说2.试述波普尔对逻辑实证主义的批评2014(回忆版)一、名词解释1.阿那克萨哥拉的“种子说”2.弗兰西斯·培根的“四假象说”3.霍布斯的“利维坦”4.斯宾诺莎的“神即自然”二、简述题1.简述希腊化时期怀疑主义对感觉和理性的否定2.简述对笛卡尔的精神实体和物质实体的理解3.简述对莱布尼茨实体、属性和样式的理解三、论述题1.试论述中世纪时实在论与唯名论的斗争及评析2.康德对旧的形而上学批判,希望建立未来的形而上学,试论述康德论述的思路2013(回忆版)一、名词解释1.柏拉图的“知识”和“意见”2.古代怀疑论3.亚里斯多德的实践智慧4.莱布尼兹的“自然从不飞跃”5.卢梭的社会契约论6.黑格尔的“实体即主体”7.后结构主义8.忘了二、论述题1.笛卡尔的第一原理和上帝存在的证明2.康德的先验演绎3.雅斯贝尔斯的生存哲学2012(回忆版)一、名词解释(每题9分)1.巴门尼德的存在论2.柏拉图的通种论3.普罗提诺的太一说4.我思故我在5.贝莱克的存在即被感知6.尼采的权力意志7.思维经济原则8.逻各斯中心主义二、论述题1.比较康德的范畴论和亚里士多德的范畴论2.从费希特的自我哲学到谢林的同一哲学3.海德格尔的理解的前结构和伽达默尔的前见论2011(回忆版)一、名词解释(每题10分)1.四根说2.光照说3.利维坦4.绝对精神5.皮尔士确定信念的四个方法6.尼采的超人学说7.胡塞尔的现象学方法步骤二、论述题(每题20分)1.试述笛卡尔、斯宾诺莎、莱布尼茨的身心关系说的发展2.评述康德的实践理性的二律背反及其解决3.维特根斯坦的“可言说与不可言说”理论,你是否同意并说明理由4.误解是一种理解吗?结合解释学相关理论回答2010(回忆版)一、名词解释1.理念世界2.身心交感论3.美的四个契机4.世界是我的意志,世界是我的表象5.排斥形而上学二、论述题1.休谟关于因果问题的基本思想2.黑格尔逻辑学概念论的基本内容3.波普尔的伪证主义思想4.海德格尔的现象学方法论2008(真实性70%)一、名词解释1.美德即知识2.光照说3.单子论4.绝对同一性5.价值重估6.最大幸福理论7.语言学转向二、论述题1.述评亚里士多德实体学说2.述评康德自由理论3.述评海德格尔“沉沦”4.述评波普的证伪主义2007(官方版)一、解释分析(每题10分)1.存在存在,非存在不存在2.信仰寻求理解3.人是机器4.实体就是主体5.回到事物本身二、论述(每题25分)1.论述和比较伊壁鸠鲁学派和斯多亚学派伦理学的基本思想2.论述和比较笛卡尔、斯宾诺莎和莱布尼茨的身体和心灵的关系的学说3.论述和评析叔本华意志主义的基本思想4.论述和评析罗尔斯正义理论的基本思想2006(官方版)一、简答题(每题10分)1.苏格拉底的“精神接生术”2.亚里士多德的“隐德来希”3.神正论4.身心平行论5.尼采的权力意志二、论述题(每题25分)1.笛卡尔是如何调和必然与自由的?2.试论克尔恺戈尔对辩证法的理解与黑格尔的差别及其意义三、原著解读(每题25分)1.下面一段文字选自塞涅卡《论幸福的生活》,请做出解释和评论(文选见附件1)2.The following is selected from Descartes’ Discourse on Method, give the general idea fist, then make some comments(文选见附件2)2015(官方版)一、名词解释1.第一哲学2.古代原子论3.苏格拉底的方法4.通种论5.实践哲学6.教父学7.上帝的本体论证明8.自然神论9.偶因论10.先天综合判断二、简答题1.黑格尔的理性的狡计2.胡塞尔的详细学的还原3.海德格尔的此在论4.伽达默尔的视域融合三、论述题1.试析英国近代经验哲学发展的轨迹2.试论德国古典哲学在西方史上的突出贡献2014西方哲学史(官方版)一、名词解释1.逻各斯2.原子论3.第一哲学4.第二哲学5.单子6.统觉7.偶因论8.绝对命令二、简答题1.新柏拉图主义2.奥卡姆的剃刀3.皮科对人的定位4.培根的三表法5.休谟问题6.黑格尔的客观精神7.费尔巴哈的“我”与“你”三、论述题1.柏拉图、亚里士多德与中世界唯实论、唯名论之间的关系2.试论康德哲学的哥白尼革命的意义。
西方哲学史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西方哲学史考试题(满分100分)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 分,共30 分)1. 古希腊哲学家阿那克西美尼认为万物的本原是()。
A. 水B. 气C. 火D. 土答案:B。
阿那克西美尼主张“气”是万物本原,他认为气通过稀薄和凝聚的变化过程,能转化成不同形态,进而生成世间万物,相较于前人观点,更动态地解释了万物的生成与变化。
2. 苏格拉底为追求真理,常采用的方法是()。
A. 归纳推理B. 演绎推理C. 助产术D. 类比论证答案:C。
苏格拉底的“助产术”也叫辩证法,他佯装无知,与他人对话,通过不断追问、引导,促使对话者自行反思、修正观点,最终“生出”真理,借此挖掘事物本质定义。
3. 柏拉图的《理想国》中,理想城邦的统治者应是()。
A. 武士B. 生产者C. 哲学家D. 祭司答案:C。
柏拉图认为哲学家凭借智慧、对理念的深刻洞察以及超脱私欲的特质,最有资格统治城邦,引导城邦走向正义与至善,武士负责保卫,生产者提供物资。
4. 亚里士多德在《尼各马可伦理学》里重点探讨的是()。
A. 个人如何获得幸福B. 城邦的最佳政体C. 逻辑推理的规则D. 自然事物的原理答案:A。
该书聚焦个体道德实践与幸福追求,亚里士多德剖析美德种类、形成方式,认为幸福是灵魂合乎德性的活动,贯穿一生,还讨论了节制、勇敢等具体美德。
5. 教父哲学的集大成者奥古斯丁,其核心思想受哪种哲学影响较大?()A. 斯多葛学派B. 伊壁鸠鲁学派C. 柏拉图主义D. 亚里士多德主义答案:C。
奥古斯丁吸纳诸多柏拉图主义元素,借柏拉图理念论架构上帝观念,用洞穴比喻阐释尘世与天国差别,强调灵魂不朽、上帝恩典救赎,奠定教父哲学基调。
6. 经院哲学中,安瑟伦关于上帝存在的证明方法是()。
A. 宇宙论证明B. 目的论证明C. 本体论证明D. 经验论证明答案:C。
安瑟伦的本体论证明从上帝的概念出发,认为上帝是“无与伦比的伟大存在”,既然人心中有这一概念,且现实存在比仅存于观念中更伟大,所以上帝必然存在,属先验论证。
《西方哲学史》试题

武汉大学2013—2014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系别学号姓名考分“西方哲学史”(下)试卷梳理哲学文本中的观点和论证,作出评论。
要求论述清晰,结构合理,切勿脱离文本长篇大论,堆砌字数赚同情分。
【提示:考核要求具体而言就是“入乎其内,出乎其外”:深入解读文本,提炼作者所要表述的主要观点,简要重构并解释作者为支持它所提出的哲学论证;挖掘观点和论证背后所隐含的预设或前提,考察其论证是否严谨一致,是否有效地支持其论点。
】(2题,每题50分)。
1、自然使人在身心两方面的能力都十分相等。
由这种能力上的平等出发,就产生达到目的的希望的平等。
因此,任何两个人如果想取得同一东西而又不能同时享用时,彼此就会成为仇敌。
他们的主要目的是自我保全,人人都受自己的理性控制。
凡是他所能利用的东西,没有一种不能帮助他抵抗敌人,保全性命。
这样说来,每个人对每种事物都具有权利,甚至对彼此的身体也是这样。
因此,当每一个人对每一事物的这种自然权利继续存在时,任何人不论如何强悍或聪明,都不可能获得保障,完全活完大自然通常允许人们活下去的时间。
这种状况就是人人相互为战的战争状态。
在这种状况下,生产是无法存在的,因为其成果不稳定。
最糟糕的是人们不断处于暴力死亡的恐惧和危险中,人的生活孤独、贫困、卑污、残忍而短寿。
没有任何事情是公道的。
暴力和欺诈在战争中是两种主要的美德。
没有财产,没有统治权,没有“你的”、“我的”之分,每一个人能得到手的东西,在他能保住的时期内便是他的。
以上所说的就是单纯的天性使人实际处在的恶劣状况,然而这种状况却有可能超脱。
这一方面要靠人的激情,另一方面则要靠人的理性。
使人们倾向于和平的激情是对死亡的畏惧,对舒适生活所必需的事物的欲望,以及通过自己的勤劳取得这一切的希望。
于是理智便提示出可以使人同意的方便易行的和平条件,即自然法则。
于是,就有了理性的一般法则:每一个人只要有获得和平的希望时就应当力求和平;在不能得到和平时,他就可以寻求并利用战争的一切帮助和利益。
全国名校西方哲学史考研真题汇编(含部分答案)

目录1.北京大学历年考研真题 (6)2015年北京大学629西方哲学史一考研真题 (6)2015年北京大学628综合考试二(现代西哲+中哲)考研真题 (7)2014年北京大学850西方哲学史二考研真题(回忆版) (8)2014年北京大学849西方哲学史考研真题(回忆版) (9)2013年北京大学860西方哲学史二考研真题(回忆版) (10)2012年北京大学861西方哲学史二考研真题(回忆版) (11)2012年北京大学629西方哲学史一考研真题(回忆版) (12)2.中山大学历年考研真题 (13)2015年中山大学620西方哲学史考研真题及详解 (13)2014年中山大学620西方哲学史考研真题(回忆版) (16)2012年中山大学618西方哲学史考研真题及详解 (17)3.江西师范大学历年考研真题 (23)2014年江西师范大学802西方哲学史考研真题 (23)2013年江西师范大学802西方哲学史考研真题 (24)2012年江西师范大学802西方哲学史考研真题 (25)4.河南师范大学历年考研真题 (26)2014年河南师范大学841西方哲学史考研真题 (26)2013年河南师范大学841西方哲学史考研真题 (27)2012年河南师范大学841西方哲学史考研真题 (28)5.其他院校历年考研真题 (29)2015年北京师范大学901西方哲学史考研真题及详解 (29)2014年清华大学647西方哲学史考研真题(回忆版) (33)2014年四川大学961西方哲学史考研真题及详解 (34)2014年河北大学801西方哲学史考研真题及详解 (38)2014年中国科学技术大学839西方哲学史考研真题 (43)2014年西北政法大学701中国哲学史和西方哲学史考研真题(回忆版) (44)2014年同济大学869西方哲学史考研真题(回忆版) (45)2014年兰州大学630西方哲学史考研真题(回忆版) (46)2014年华中科技大学858西方哲学史考研真题(回忆版) (47)2013年华中科技大学858西方哲学史考研真题(回忆版) (48)2013年武汉理工大学887西方哲学史考研真题(回忆版) (49)2013年武汉大学842西方哲学史与现代西方哲学考研真题(回忆版) (50)2013年深圳大学911西方哲学史考研真题 (51)2013年山东大学802西方哲学史(从古代至德国古典哲学)考研真题(回忆版) (52)2013年吉林大学801哲学史(中国哲学史、西方哲学史)考研真题(回忆版) (53)2013年华南师范大学801西方哲学史考研真题(回忆版) (54)2013年中国科学技术大学839西方哲学史考研真题(回忆版) (55)2012年清华大学647西方哲学史考研真题(回忆版) (56)2012年北京师范大学901西方哲学史考研真题(回忆版) (57)2012年武汉大学844西方哲学史与现代西方哲学考研真题(回忆版) (58)2012年华南师范大学801西方哲学史考研真题(回忆版) (59)2012年燕山大学B27西方哲学史考研复试真题 (60)2012年西北师范大学801中西方哲学史考研真题(回忆版) (61)2012年华侨大学879西方哲学史考研真题 (62)2012年河北大学801西方哲学史考研真题 (63)2012年同济大学618西方哲学史考研真题(回忆版) (64)2012年兰州大学633西方哲学史考研真题(回忆版) (65)2012年深圳大学904西方哲学史考研真题 (66)2012年山东大学802西方哲学史考研真题(回忆版) (67)1.北京大学历年考研真题2015年北京大学629西方哲学史一考研真题一、名词解释1.德性是知识2.流溢说3.能动的自然和被动的自然二、论述分析题1.柏拉图理念论中“分有说”的困难2.分析贝克莱的“物质”概念3.笛卡尔的“我思”与亚里士多德的”灵魂”异同2015年北京大学628综合考试二(现代西哲+中哲)考研真题现代部分一、简答题:1.本体论承诺2.范式3.在世之在4.逻各斯中心主义5.公平与正义二、论述题:1.尼采的永恒轮回说2.胡塞尔的生活的世界中哲部分一、论述题:1.荀子正名学说2.张载太和及诚明学说一、简答(10*5分)1.简要解释右边一段话“我们踏进又不踏进同一条河流,我们存在又不存在”2.四因说3.上帝存在的本体论证明(安瑟尔谟)4.简要解释右边一段话“因为一切用以认识和领会蜡的本性或别的物体的本性的理由都更加容易、更加明显地证明我的精神的本性”(笛卡尔)5.《利维坦》6.真观念(斯宾诺莎)7.简要解释右边一段话“普遍同意这个论据本来是被利用证明天赋原则的,在我看来却正好证明了没有什么天赋原则;因为根本就没有什么全人类普遍同意的原则。
西方哲学史考试题1.doc

西方哲学史考试题一、名词解释8、理念1、理念是事物的共相。
理念是通过对事物的抽象而形成的普遍共相,亦即事物的类概念或本质;2、理念是事物存在的根据。
个别事物是由于分有了理念而成为这一事物的,离开了理念就没有事物;3、理念是事物摹仿的模型。
理念是事物之完满的模型,事物则是理念的不完满的摹本,事物是因为摹仿了它的理念而成其为事物的;4、理念是事物追求的目的。
理念是事物的本质,事物存在的目标就是实现它的本质,从而成为完满的存在。
8、“理念”的含义:它源于“心灵的眼睛看到的东西”的含义,引申为理智的对象(英文Idea) o它在柏拉图的使用中具有两种意思:1、它是人的理智所认识的、外在的理智之中的存在。
2、它向人的理智所显示的普遍真相。
12、四因说(1)质料因:(2)形式因:运动的特定方式。
(3)动力因:运动的推动者或作用者。
(4)目的因:运动目标的理由。
认为四个原因可归结为两个原因:质料因和形式因。
认为形式因高于质料因。
认为对于运动是潜在的现实化来讲,潜在就是质料,现实就是形式。
13、“经院哲学”含义原义:指在公教会(或天主教会)学校里传授的、以神学为背景的哲学。
它的基本特征是: 以“经院”(即教会或修道院办的学校)为生存坏境,以“辩证法”(即亚里士多德所说的论辩推理)为操作原则。
延伸含义:指那种脱离实际、排斥经验,犒形式主义和繁琐论证的哲学。
二、问答题1、本体论涉及的基本问题有哪些?答:①既然万事万物都是有生灭变化的,那么它们赖以生存的本质基础或逻辑根据是什么?宇宙屮有没有永恒不变的真实的存在?②如果宇宙万物是一个有机的整体,那么它的统一的根据、基础或本质是什么?③如果宇'山'万物是有规律、有秩序的,因而是合理的,那么它的规律或秩序是什么?④如果宇宙万物有统一的根据、基础或本质,它一定是普遍的和超验的,那么我们有没有能力认识它?我们的语言能否表述他?⑤如果宇宙万物有统一的根据、基础或本质,那么这个普遍的根据、基础或本质与由之而得到合理的解释和说明并収得其存在的依据的具体的万事万物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⑥如果人与万物同样都以统一的存在、实体或本体作为其存在的根据或本质,那么人类理性与Z 具有怎样的关系?如何确定人在宇宙屮的地位?2、巴门尼德的哲学思想的意义:(1)他用“是者(存在)”这个从具体感性事物中经人们头脑反映出来的事物的共性,作为世界的本质或本原,这是人类认识的一种进步,表现了从个别向一般的进步,体现了人类抽象思维能力的提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武汉大学 2002—2003 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考试
:50 45. 44. 43. by 42.41.— 4—0.— 3—9.—3—8.by37@.—— 36.35. —34—. ——33.312. 1.2.3.34.0.5.6—.—29.by28.by@27.26.—— 25. 24. 23. 22. by 21.20. — 1—9.by:18.by:17.— 1—6.— 1—5.—1—4.—— 13. 12. 111.0“. ”by: 9M.“OOOKN”b8y.:——7.——6.——5.——4.——3.——2.——1.——
武汉大学 2002—2003 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人文学院人文试验班 2000 级 《西方哲学史》试题 一、简释(每题 5 分,共 20 分) 1、狄德罗 2、二律背反 3、自我设定非我 4、艺术直观 二、评论哲学命题(每题 10 分,共 20 分) 1、人是环境或教育的产物 2、凡是现实的都是合理的,凡是合理的都是现实的 三、论述题(每题 30 分,共 60 分) 1、试以康德认识论中知性或理性阶段的内容为例,说明康德哲学革命的意义 2、评述黑格尔逻辑学中“有——无——变”的辩证法思想
“西方哲学史”试卷 一、填空(请将答案直接填写在空格中,每小题 2 分,共 40 分): 1、西方的“哲学之父”是( ),他认为水是万物的本原。 2、赫拉克利特把万物运动所遵循的规律叫做( )。 3、西方哲学史上最早提出思维与存在的同一性的哲学家是( )。 4、芝诺的“飞箭不动”诡辩的要害在于,否认了运动的() 5、古希腊智者普罗塔哥拉提出的著名命题是(“ ”)。 6、最早提出“知识即美德”的希腊哲学家是( )。 7、阿那克萨哥拉在说明万物的本原时提出了“种子说”,他认为有一种精神性的力量使不同 的种子组合成万物,这种精神性的力量被称为( )。 8、古代原子论和理念论的代表分别是德谟克利特和( )。 9、古希腊哲学的集大成者是亚里士多德,他在解释实体是如何生成的问题时,提出了现实 与( )的理论。 10、在西方哲学史中,( )主义被当作与斯多噶主义相对立的伦理学派,通常被人们称为 “快乐主义”。 11、在中世纪,提出著名的“上帝存在的本体论证明”的经院哲学家是( )。 12、在基督教经院哲学中,那种认为“共相”独立于具体事物而存在的观点被称为( )。 13、西欧近代经验论的创始人是弗兰西斯·培根,他在(《 》)一书中系统地制定了经验归 纳法和奠定了经验论的基本思想。 14、唯理论哲学的创始人笛卡尔在认识论上提出了(“ ”)说。 15、为了解决笛卡尔提出的心物关系问题,马勒布朗士等人提出了( ),用某种神秘的机 缘来说明心物之间的和谐一致性。 16、与笛卡尔的观点针锋相对,洛克在认识论上提出了著名的(“ ”)说。 17、洛克认为观念有两个来源,即感觉与( )。 18、斯宾诺莎认为唯一的实体就是自然,他同时又把它称为神,他的这种世界观通常被称 为( )。 19、莱布尼兹创立了单子论的世界观体系,为了解决每个单子之间的协调一致,他提出了( )的 观点。 20、唯理论发展到极端导致了独断论,而经验论发展到极端则导致了( )。 (以下各题请答在答题纸上) 二、辨析题(每小题判断正误 1 分,说明 4 分,共 20 分): 1、亚里士多德的“实体”就是指客观存在的个别事物。 2、“形而上学”一词最初的含义就是指一种与辩证法相对立的思维方法。 3、莱布尼兹认为,单子与单子之间是没有相互作用而彻底孤立的。 4、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对立在 16—18 世纪西欧哲学中就表现为经验论与唯理论的对立。
:50 45. 44. 43. by 42.41.— 4—0.— 3—9.—3—8.by37@.—— 36.35. —34—. ——33.312. 1.2.3.34.0.5.6—.—29.by28.by@27.26.—— 25. 24. 23. 22. by 21.20. — 1—9.by:18.by:17.— 1—6.— 1—5.—1—4.—— 13. 12. 111.0“. ”by: 9M.“OOOKN”b8y.:——7.——6.——5.——4.——3.——2.——1.——
武汉大学 1997—1998 年第一学期 “西方哲学史”试卷 (全校公选课) 一、填空(每空 1 分,共 40 分): 1.西方的“哲学之父”是(),他认为水是万物的本原;在西方哲学史上最早提出思维与存在的 同一性的哲学家是()。 2.赫拉克利特把万物运动所遵循的规律叫做();古希腊智者普罗塔哥拉提出的著名命题是(); 而第一个提出“美德即知识”的哲学家是()。 3.古代原子论和理念论的代表分别是()和()。 4.古希腊哲学的集大成者是亚里士多德,他在解释实体是如何生成的问题时,提出了()与() 的理论。 5.在中世纪,提出著名的“上帝存在的本体论证明”的经院哲学家是();而提出“上帝存在的 宇宙论证明”的经院哲学家则是()。 6.中世纪唯名论和实在论的争论,是围绕着()与()的关系问题进行的。 7.近代西欧经验论的创始人是(),他在()一书中系统地制定了经验归纳法和创立了唯物主义 经验论的学说;近代西欧唯理论的创始人是(),他在认识论上提出了()说。 8.洛克的主要哲学著作是(),他在认识论上提出了著名的(“”)说。 9.斯宾诺莎认为唯一的实体就是(),他同时又把它等同于神,他的这种世界观通常被称为()。 10.莱布尼兹创立了()的世界观理论体系,为了解决“不可分的点”与“连续性”的矛盾,他又 提出了()的学说。 11.贝克莱哲学的两个重要命题是()和“存在就是被感知”;休谟把经验论推向了极端,从而 导致了()的结论。 12.卢梭的主要著作是《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和()。 13.十八世纪法国唯物主义的主要思想渊源有两个,一是笛卡尔“物理学”中的(),一是洛克 的()。 14.康德的认识论思想集中表述在()一书中,康德认识论的出发点是()与()的二元对立,前者 提供形式,后者提供内容,共同构成作为认识对象的()。 15.费希特哲学的基本概念是(),谢林哲学的基本概念是(),黑格尔哲学的基本概念是()。 16.黑格尔的绝对精神运动发展的根本动力是它内部所包含的(),而绝对精神运动发展的形 式则是()。 17.黑格尔“逻辑学”的起点是(),终点是()。 18.费尔巴哈把思维与存在同一性的基础从黑格尔的“绝对精神”转化为“人”,他的哲学因此 而被叫作()。 (说明:以下各题的答案请写在答题纸上。) 二、辨析题(每题判断正误 1 分,说明 3 分,三题共 12 分): 1.柏拉图认为,理念就是对客观存在的具体事物的反映。 2.洛克认为,我们的所有知识或观念都是来源于感觉。 3.黑格尔哲学最深刻的内在矛盾就是体系与方法之间的矛盾。 三、名词解释(每题 5 分,共 20 分): 回忆说 我思故我在 自然神论 绝对命令 四、简述题(8 分):
简述亚里士多德关于实体原因的学说。 五、论述题(20 分): 论述德国古典唯心主义哲学关于矛盾思想的发展。
武汉大学 2002—2003 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西方哲学史”(上)试卷 一、名词解释一的” 2、逻各斯 3、“美德即知识” 4、“人是万物的尺度” 5、唯名论与实在论 二、简述题(每小题 15 分,共 45 分): 1、简述亚里士多德关于实体原因的观点。 2、试析安瑟伦关于上帝存在的本体论证明。 3、简述弗兰西斯·培根在知识论问题上的经验论立场。 三、论述题(30 分): 从希腊哲学关于本原问题的思想发展进程来说明原子论与理念论的对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