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司马光 2

合集下载

统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24 司马光 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统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24 司马光 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统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24 司马光第二课时(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本课学习,学生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并掌握司马光砸缸救友的故事情节,并能用自己的话复述故事。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司马光的智慧与勇气,引导学生学习他敢于担当、乐于助人的品质。

教学内容1. 课文朗读:学生齐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 故事情节理解:学生通过小组讨论,总结故事情节,理解司马光砸缸救友的过程。

3. 角色扮演:学生分组进行角色扮演,体验故事中人物的情感与行为。

4. 问题讨论:引导学生讨论故事中存在的问题,并尝试提出解决方案。

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理解并掌握司马光砸缸救友的故事情节,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难点:通过故事学习司马光的品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课件,故事情节图,角色扮演道具。

2. 学具:课文教材,笔记本,彩色笔。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图片展示司马光砸缸的场景,引发学生的兴趣。

2. 课文朗读:学生齐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3. 故事情节理解:学生通过小组讨论,总结故事情节,理解司马光砸缸救友的过程。

4. 角色扮演:学生分组进行角色扮演,体验故事中人物的情感与行为。

5. 问题讨论:引导学生讨论故事中存在的问题,并尝试提出解决方案。

6. 总结与反思:学生分享学习心得,教师进行点评与总结。

板书设计1. 司马光2. 故事情节图:展示故事的主要情节,帮助学生理解故事。

3. 关键词汇:列出故事中的重要词汇,帮助学生记忆。

4. 问题讨论:列出学生在问题讨论中提出的问题和解决方案。

作业设计1. 课文复述:学生用自己的话复述故事。

2. 角色扮演:学生选择一个角色,写下角色的内心独白。

3. 问题讨论:学生写下自己在问题讨论中的思考和感受。

课后反思通过本次教学,我发现学生在理解故事情节和进行问题讨论方面表现出色,但在角色扮演方面还有待提高。

2020年语文三年级上册 第八单元 24司马光 同步练习2(部编版)

2020年语文三年级上册 第八单元 24司马光 同步练习2(部编版)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第八单元第24课《司马光》同步练习一、基础运用(共6题;共36分)1.看拼音写生字。

sītínɡdēnɡdiēqìchí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答案】司;庭;登;跌;弃;持【考点】词形,司马光【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对词语(汉字)的拼写能力。

解答本题,首先读一读拼音,知道要写什么词语,然后写出正确的词语,写完后读一读,看看是否正确。

注意掌握生字的结构和易错点。

书写时要注意“庭、登、跌、持”容易写错。

书写时要注意这些字的笔画、结构。

要做到规范、正确和美观。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课文中重点词语的正确书写。

平时读书,写作时要注意区别同音字、形近字。

2.比一比,再组词。

群________ 挺________ 跌________ 持________ 众________裙________ 庭________ 铁________ 待________ 从________【答案】一群;挺拔;跌倒;坚持;众人;裙子;庭院;铁锅;等待;从前【考点】字形,字义,词形,司马光【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形近字的辨析,通过比较部首、字义、组词记忆生字。

还有些形近字的读音有的也是相近或相同的,需要平时学习积累的时候细心区分记忆。

故答案为:一群、挺拔、跌倒、坚持、众人、裙子、庭院、铁锅、等待、从前。

【点评】主要测试学生对形近字的掌握,从读音、结构、字义三方面加以区别,通过比较组词记忆生字。

3.根据课文内容,给下列句子排排队。

________大家都扔下他离开了。

________有个孩子登上水瓮,一不小心掉在里面了。

________司马光拿起石头击破水瓮,水流出来,小孩得救了。

________一群孩子在庭院里玩耍。

【答案】3;2;4;1【考点】句子排序、仿写,司马光【解析】【分析】连贯类题目做题时要注意把握基本内容,初步分层归类,先在小范围内排序,然后再考虑层次间的衔接,其中应先找出相关联词、代词以及表时间、地点的词语,然后据此进行句间连缀排列。

24.《司马光》第二课时课件(共15张PPT)

24.《司马光》第二课时课件(共15张PPT)

司马光
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 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
司马光
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 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
联系上下文
临危不乱、聪明果断
司马光①
群儿戏于庭②,一儿登瓮③,足跌没水中。众皆
④弃去,光⑤持石击瓮破之,水迸⑥,儿得活。
注释
①本文选自《宋史·司马光传》。
注释
②庭:庭院。 ③瓮:口小肚大的陶器。



群儿戏于庭②,一儿登瓮③,足跌没水中。
注释
②庭:庭院。
③瓮:口小肚大的陶器。
一群小孩子在庭院里做游戏, 一个孩子爬到瓮上, 失足跌落瓮中,被水淹没了。
大意准确
语句通顺
众皆④弃去,光⑤持石击瓮破之,水迸⑥,
儿得活。
注释
④皆:全,都。 ⑤光:指司马光。
⑥迸:涌出。
④皆:全,都。
②庭:庭院。
⑤光:指司马光。
③瓮:口小肚大的陶器。
⑥迸:涌出。
文言文
这篇文言文和现代文语言上有什么不一样?
司马光
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
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
单个字词 句子很短 简洁精练
现代文
司马光和一群小伙伴在庭院里玩游戏。一个小伙伴不 知怎么爬上了瓮的上面,失足跌入瓮中,眼看就要被水淹 没了。小伙伴们见了不知如何是好,都惊慌地跑开了。只 有司马光沉着冷静,他急中生智,拿起石头就往瓮上猛砸。 最后,瓮破了,水流了出来,落水的小伙伴得救了。
联系生活想一想:当朋友落水时,其 他小朋友可能会去干什么?
众皆④弃去,光⑤持石击瓮破之,水迸⑥,
儿得活。

重庆一年级上册语文课文目录

重庆一年级上册语文课文目录

重庆一年级上册语文课文目录识字(一)1.一去二三里2.口耳目3.在家里4.操场上语文园地一课文1.画2.四季3.小小竹排画中游4.哪座房子最漂亮5.爷爷和小树语文园地二6.静夜思7.小小的船8.阳光9.影子10.比尾巴语文园地三识字(二)1.比一比2.自选商场3.菜园里4.日月明语文园地四课文11.我多想去看看12.雨点儿13.平平搭积木14.自己去吧15.一次比一次有进步语文园地五16.小松鼠找花生17.雪地里的小画家18.借生日19.雪孩子20.小熊住山洞语文园地六人教版一年级下册语文目录识字11.柳树醒了2.春雨的色彩3.邓小平爷爷植树4.古诗两首春晓村居识字25.看电视6.胖乎乎的小手7.棉鞋里的阳光8.月亮的心愿识字39.两只鸟蛋10.松鼠和松果11.美丽的小路12.失物招领识字413.古诗两首所见小池14.荷叶圆圆15.夏夜多美16.要下雨了17.小壁虎借尾巴识字518.四个太阳19.乌鸦喝水20.司马光21.称象识字622.吃水不忘挖井人23.王二小24.画家乡25.快乐的节日识字726.小白兔和小灰兔27.两只小狮子28.小伙伴29.手捧花盆的孩子识字830.棉花姑娘31.地球爷爷的手32.兰兰过桥33.火车的故事34.小蝌蚪找妈妈。

高二语文训俭示康2

高二语文训俭示康2

十八《训俭示康》教案一、教学目标(一)理解文章的思想内容,借鉴古人崇尚节俭的训诫,培养勤奋俭朴的工作作风和生活习惯。

(二)指导学生运用所学古汉语知识及书中注释,疏通课文字句,提高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三)指导学生分析课文,把握观点,理清层次,分析主要的论证方法。

二、难点、重点分析(一)本文的内容和中心是什么?分析:本文是一篇父亲对儿子的训诫。

文章的中心是一个字——“俭”。

作者要求儿子要崇尚节俭,不追求奢靡。

文章的内容有两个方面,一是讲述俭为美德的道理,引用名言,并举了包含作者自身在内的大量事例;另一方面是论述奢侈的弊端,也引用名言、列举事例,在这一方面还含有批判当世奢靡之风的内容。

由此决定了文中大量运用对比的手法,以事实说话,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

(二)本文的思路和结构是怎样的?分析:从思路上说,文章开头由清白家风说到自己以俭素为美,然后引圣人之训,表明批判“今人”奢靡之风的态度,为第一层;然后从自己的父亲、儿子的祖父在世时的朴素作风与当世颓弊风俗对比,以此训子,为第二层;接下来举本朝几位高官崇尚节俭的行与言阐述居高位者须崇俭以教子孙的道理,为第三层;由此专从道理上阐明俭之利、侈之弊,为第四层;最后举古今七例证明上一层的论点,并要求儿子将此训传于子孙,与全文开头的世代清白家风相承呼应,条理顺畅;议论由浅入深,步步推进,结构谨严。

文中记叙为议论提供依据,抒情为议论标明层次,三者结合,熔于一炉,使文章有着极高的感染力。

(三)文章是怎样提出中心论点的?分析:文章通过清白家风、自身俭素、孔子名言三层铺垫,于第一层末了举出古人崇俭与今人尚侈相对照,表明了自身崇俭鄙侈的态度,中心论点便寄寓其中。

此外,本文标题也点明了全文的中心——“俭”。

(四)文章列举了大量事例,为什么读起来不觉累赘?分析:本文大量举例,但不是简单的重复,而是从不同角度来论述观点。

从范围上说,有自身,有长辈;有同仁,有前朝;有古有今,有优有劣,同是达人君子又有崇俭、贵侈之分,角度不一。

新语文S版二年级语文下册《曹冲称象》名师教案

新语文S版二年级语文下册《曹冲称象》名师教案

《曹冲称象》名师教案教学目标:1、有主动识字的愿望,认识12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

养成观察汉字占格的习惯。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曹冲称象的办法。

3、通过读读比比,初步领会在句子中恰当地加上一些表示顺序的词语,可以把话说得更加具体、明确、有力。

教学重点:1、有主动识字的愿望,认识12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曹冲称象的办法。

教学难点:通过读、思、述、议、演示、观察等学习活动,感悟曹冲称象的办法的巧妙之处。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情境导入,初步感知。

1、解决问题的方法有很多,只要你放飞想象的翅膀,你就会变得无比聪明,这节课你愿意展示你的聪明才智,表现你的机智吗?出示谜语:耳朵像扇子,鼻子像钩子。

身子像堵墙,大腿像柱子。

同学们,你们愿意猜谜语吗?那就猜猜这是什么动物?(谜底:大象)2、自由交流:你觉得怎样形容大象?如何知道大象的重量?3、小结:今天我们学习一个古代故事《曹冲称象》(板书课题,齐读课题),看看人们是怎样称大象的。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1、出示自读要求。

(1)自由朗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画出生字、词语,多读几遍。

2、小组学习。

(1)组长检查生字读音。

(2)交流识字方法。

(3)接读课文。

3、检查小组学习情况。

课件出示生字、词语。

曹操重量杆秤宰割七岁一艘船舷划线上岸(1)指名开火车朗读,师生正音。

(2)齐读。

(3)去掉拼音朗读。

4、重点学习。

(1)看图识词语。

杆秤船舷。

(2)学习多音字、形近字。

出示秤砣称谓称职称心如意秤杆称呼。

学生选择正确的读音。

三、朗读课文。

1、初步朗读,感知大意。

①指名朗读,提醒学生认真听,注意生字的读音。

②指名分自然段朗读,教师相机指导,要注意字音准确、语言顺畅。

2、分角色朗读第三段,感受曹操和大臣们的对话,注意体会人物的不同语气。

在朗读中感受曹冲的聪明伶俐。

3、初步感知课文大意。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24 司马光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24 司马光

第八单元第24课司马光内容分析《司马光》是三年级语文上册的一篇文言文课文,讲的是司马光砸瓮救伙伴的故事。

表现了司马光的聪明机智、遇事沉着冷静。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认识“司、跌”等5个生字,会写“司、庭”等7个字。

2.能正确跟读课文,注意词句间的停顿。

背诵课文。

过程与方法1.能借助注释了解课文大意,并用自己的话讲故事。

情感态度价值观1.能初步感受文言文的特点,简单说出文言文与现代文的区别。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能借助注释了解课文大意,并用自己的话讲故事。

教学难点1.能初步感受文言文的特点,简单说出文言文与现代文的区别。

教学准备教学课件教学媒体选择图片教学活动小组讨论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认识“司、跌”等5个生字,会写“司、庭”等7个字。

2.正确跟读课文,注意词句间的停顿。

3.初步感受文言文的特点,简单说出文言文与现代文的区别。

教学过程一、图片激趣,导入新课。

1.导入:出示司马光砸缸的图片,看见这幅画,大家会想起那个耳熟能详的故事,那就是——生:司马光砸缸。

2.过渡:对,这个故事最早是以文言文的形式被记录在我国元代的一本历史书——《宋史》里面,也叫作司马光救友。

(课件)文言文是中国古代的书面语言,是现代汉语的源头。

学好文言文,可以提升我们的语文素养。

3.揭示课题: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司马光》,去看看司马光的故事。

(板书:司马光)4.认识“司”,学习复姓。

(1)学生说出“司马光”的“司马”是复姓,名是“光”。

简介司马光的相关资料。

(课件)司马光,字君实,号迁叟。

陕州夏县(今属山西)涑水乡人,世称涑水先生。

司马光是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

他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

司马光为人温良谦恭、刚正不阿,其人格堪称儒学教化下的典范,历来受人景仰。

(2)学生回顾一年级下册《姓氏歌》,说说《姓氏歌》中提到的复姓。

生:诸葛、东方、上官、欧阳。

(3)学生说说自己认识的复姓的人。

三年级-统编版-语文-上册-[课件]第24课-司马光(第2课时)

三年级-统编版-语文-上册-[课件]第24课-司马光(第2课时)

合作探究 探究四 对比体会文言文与现代文的不同
文言文中有许多词语是单个字。 文言文中有些句子很短。 文言文和现代文中对人的称呼形式不一样。
本节课了解了故事大意,体会到了司马光临危 不惧、机智勇敢的品质,同时了解了文言文和现代 文的区别。
将《司马光》这个故事讲给家人听。
合作探究
探究二 借助注释讲故事,体会人物品质
借助注释讲故事。 要求:
1.把重点的的文言字词转换成现代汉语来讲述。 2.按故事发展的顺序讲述。 3.可以根据插图中人物的表情,试着揣摩人物内 心,想象人物说的话,并把这些内容添加到故事中。
司马光与一群小孩儿 在庭院里游戏,一个孩子爬 到水瓮上玩,一不小心失足 掉进瓮中被水淹没了。其他 小孩儿都吓跑了,只有司马 光没有慌,他拿着石头把水 瓮砸破,水喷涌出来,小孩 儿得救了。
司马光
第2课时
合作探究 探究一 运用多种方法理解字词的意思 借助注释、插图等理解字词的意思。
通过组词理解字词的意思。
庭 庭院
群:一群。 戏:游戏。 没:淹没。 众:众人。 石:石头。
根据语境,通过换词理解理解字词的意思。
登 爬上 足脚 .借助注释、插图等。 2.给字组词。 3.根据语境,把一些词语换成现代汉语中的词语。
司马光是一个怎样的孩子?有什么样的品质? 从哪里能看出来?
临危不惧 机智勇敢
合作探究
探究三 理解文意,背诵课文
带着自己的理解再次读一读,注意读好停顿。
借助提示把古文背下来。
群儿___________,一儿________,________没 水中。众皆________,光_____________________, 水____,儿得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龙泉五小“学本式高效课堂”教案(定稿)年级一年级科目语文教师姓名
课型新授课题20司马光领导签字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
文。

2.通过朗读课文感悟司马光勇
敢、机智的品格。





朗读课文,感悟
司马光勇敢、机智的
品格。

教具图片、生字卡片学

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
一、导
(一)、复习旧知
1、出示生字卡片,指名学生认读。

2、回顾课文内容,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二)出示学习目标
我能通过朗读课文感悟司马光勇敢、机智的品格.
二、学: 朗读感悟
(一)看图,学习第1自然段
1、有一天,司马光和小朋友来到了什么地方?干什么?
2、自读第1自然段。

用自己的话说说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关键人
物。

3、说说假山、水缸的位置。

(二)、学习2~6自然段
1、这时发生了什么事?自读第2节。

2、在这危险紧急关头,小朋友和司马光他们的表现和做法一样吗?用
“—”画出有关句子。

自读2~3节。

三、教(1)出示句子:别的小朋友都慌了,有的哭,有的喊,还
有的跑去找大人。

①理解“都慌了”,指导读词。

②引读,别的小朋友都慌了,他们有的(),有的()还有的()。

③谁来学他们喊一喊?怎么喊?喊些什么?
④表演读这句话。

⑤且扩“有的……有的……还有的……”来说话吗?
(2)谁画了司马光怎么做的句子?
①指导读词:“没有慌”、“使劲”。

指导读句子,表演朗读。

②司马光为什么会这样做?他当时是怎么想的?你觉得他是个怎样
的孩子?
③结果呢?小孩得救了,大家高兴吗?指导朗读最后一句话。

④如果这时大人赶来了,会对司马光说些什么?
5、小结。

6、有感情朗读课文
四、练
教后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