薇菜人工栽培技术

合集下载

生薇菜人工高效种植技术

生薇菜人工高效种植技术

生薇菜人工高效种植技术现在*菜的市场前景越来越好,越来越多的人们开始追求健康的蔬菜,所以很多农民朋友抓住了这一机会开始大面积种植*菜,今天我来和大家聊聊*生薇菜的人工栽培技术。

1 栽培前的准备工作*生薇菜在人工栽培前一定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尤其是在育苗、选地、整地、施基肥和起垄等方面。

育苗技术要求比较高,专业性强,不要盲目操作,一定要在专业技术人士的指导下进行。

薇菜孢子育苗要根据其孢子数量大的特点,选择有性繁殖方法,采取有效的措施对环境等进行控制,促进根、茎、叶生长。

通过薇菜孢子工厂化两段育苗技术,缩短育苗时间,降低育苗成本,进一步促进成苗率的提高。

*生薇菜分蔸繁殖,注意保护好芽头和完整的须根。

一般在当年薇菜苗地上部分基本枯死至次年春季萌发前进行。

在这个过程中一定要注意*生薇菜蔸挖回后千万不能曝晒,注意保湿、遮阳。

薇菜生长需要偏酸性的环境,因此要选择有机质含量高的酸性*壤,所选择的荒坡最好是保水保肥性能好,栽培地的水源条件要好。

薇菜栽种前精细作畦,清除杂草和灌木。

田间树林等667m2不宜栽培超过20株,否则会对薇菜生长发育产生不利的影响。

选择腐熟有机肥,基肥施好后应立即起垄。

2 移栽选择在每年10月中旬至翌年3月中旬进行移栽,在中性或微酸的*壤中适时采挖,及时移栽防止太阳曝晒和风吹雨淋,避免采挖过早影响其养分积累,确保移栽成活率的提高。

如果时间太迟,容易冻死且不利分化。

一般人工栽培多采用根茎移栽法,该方法栽植均匀度较好,投产早,容易掌握,产量较高。

晴天把地烧好烧透,浅控5~6cm,施足腐熟的农家肥。

移栽时一定要用双手把薇菜蔸周围用细*压实,按畦宽平畦,将*生菜根茎按株行距40cm的规格挖穴定植,栽后要立即浇水,提高成活率。

所施农家肥必须经过堆沤充分腐熟,这样可以避免发酵时的温度高导致烧根的情况。

精挖种蔸,合理密植。

多年的试验结果表明,如果过密会增加投入,后期效果差。

薇菜没有胚根,不定根根系较发达,采挖时应选择健壮株,尽量减少对根系的损伤。

薇菜的人工栽培技术

薇菜的人工栽培技术

薇菜的人工栽培技术一、引言薇菜(学名:Salicornia europaea),又称海葵菜、碱蓬菜,是一种适应盐碱地的植物,广泛分布于沿海地区。

由于其丰富的营养价值和美味口感,薇菜成为了人们喜爱的蔬菜之一。

而人工栽培薇菜,可以将其生长周期缩短,增加产量,并减少对天然资源的依赖。

本文将介绍薇菜的人工栽培技术,帮助读者成功种植薇菜。

二、土壤准备在人工栽培薇菜之前,合适的土壤准备是至关重要的。

薇菜对盐碱地的适应性非常好,可以在盐碱地生长,但也需要合适的土壤条件来获得更好的生长效果。

2.1 pH值控制薇菜对土壤的pH值要求较高,一般在7.5-8.5之间。

因此,在栽培薇菜前,需要进行土壤pH值的测试,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来调整土壤的pH值。

常用的调节土壤pH值的方法有灌溉酸性水、添加硫磺等。

2.2 土壤水分管理薇菜对水分的需求较大,但也需要避免土壤过湿或过干。

在进行人工栽培时,可以通过合理的灌溉管理来调节土壤的水分含量。

一般来说,薇菜喜欢湿润透气的土壤环境,每次灌溉后适当控制水分流失,保持土壤湿润,但避免积水。

2.3 土壤肥力调整薇菜对土壤肥力的要求相对较低,但合理的施肥可以促进其生长。

在栽培过程中,可以根据土壤质地和营养状况进行施肥。

一般来说,采用有机肥和磷钾肥进行追肥,控制氮肥的使用量,以避免土壤过肥。

三、种子处理和播种3.1 种子处理薇菜的种子处理可以提高其发芽率和生长速度。

在进行种子处理时,可以采取以下措施:•温水浸泡:将种子放入温水中浸泡6-8小时,使种子充分吸水。

•蒸汽处理:将种子放入蒸汽处理器中进行蒸汽处理,以杀灭病菌和杂草种子。

•种子涂覆:可以使用种子涂覆剂来增强种子的萌发能力。

3.2 播种在进行薇菜的人工栽培时,可以选择直播或育苗后移栽的方式进行播种。

•直播:将种子直接撒播在准备好的土壤上,然后轻轻覆土,注意保持土壤湿润,有利于种子的发芽和生长。

•育苗后移栽:先将种子进行育苗处理,待幼苗长至3-4叶时,再移栽到准备好的田地中。

薇菜的栽培管理及加工技术

薇菜的栽培管理及加工技术
可。探挖 2 m-3 土层 , 5c - 0c m 做成 2I 宽的大畦。 I T
以加工成薇菜干, 口 日本、 出 东南亚 国家和地 区, 在 国际中被称为“ 中国红菜干”具有极高的食用、 , 药用
和商品价值 。
薇菜是喜酸性的须根蕨类植物 , 地块整好后每公 顷 施农家肥 3 0 g 二铵 30k 作底肥 , 000k , 0 g 一次翻进 土壤( 不可使用草木灰和烧火粪 ) 。
2 3 栽植 要 求 .
薇菜株高 6 0c m~10c 根状茎粗短 , 0 m, 直立成 斜生 , 顶端叶簇生。薇菜 广泛分 布于世界各地和我 国辽宁、 吉林 、 黑龙江 、 四川 、 湖南 、 广西、 福建、 江西 等省 ( , 区)生于海拔 80I~180I 地带 , 0 I 0 I T T 常见于 林中或灌木丛 中的湿地 。薇菜是喜温植物 , 但不耐 高温 。薇菜喜湿怕旱 , 但又怕水淹 ; 薇菜喜阴而不耐 强光 , 长生于湿 润的林 中下 。生长薇菜 的土壤主要 为黄壤 , 其次是酸性紫色土和黄棕壤 , 均为偏酸性土
维普资讯
第2 7卷 第 3期 20 0 6正 6月
四 川 林 业 科 技 1
J un l fSc u n F r r ce c n c n lg o r a i a o mty S in ea d Teh oo y o h
Vo . 7. No 3 12 .
抗癌之保健功效 。其嫩茎叶不仅可鲜食 , 而且还可
土的混合基质中 , 在光照下萌发 。长出营养叶后 , 减
少光照。苗高 1 m~1 m时 即可定植。栽植 时 0c 2c
间春 、 秋均 可 。
2 2 整地 施肥 .
选择土壤肥 沃、 疏松 、 通气性好、 酸性或弱酸性

野生薇菜的人工高产栽培技术

野生薇菜的人工高产栽培技术

野生薇菜的人工高产栽培技术
高德峰;杨万森;周立刚
【期刊名称】《湖北农业科学》
【年(卷),期】2001(000)005
【摘要】通过5年多的人工单种栽培试验,结合薇菜的生长分布范围,归纳出其栽培的技术要点.
【总页数】2页(P68-69)
【作者】高德峰;杨万森;周立刚
【作者单位】宜昌县殷家坪乡农技站;宜昌县农技推广中心;宜昌县殷家坪乡人民政府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6
【相关文献】
1.霍山野生薇菜人工高产栽培技术 [J], 储士宏
2.野生薇菜人工栽培技术 [J], 郭宇兰
3.野生薇菜的人工高产栽培技术 [J], 高德峰;杨万森;周立刚
4.野生薇菜的高产栽培技术 [J], 高德峰
5.凉山州野生薇菜人工培育技术 [J], 杨志武;刘娟;杨柳璐;李德荣;罗成荣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薇菜栽培、采收及加工技术

薇菜栽培、采收及加工技术

薇菜栽培、采收及加工技术
杨薇;秦文
【期刊名称】《陕西农业科学》
【年(卷),期】2005(000)004
【摘要】薇菜学名:Osmunda cinnamea L.Var asiatica Fernld,是蕨类植物
中紫萁科紫萁属紫萁类孢子体嫩叶的加工品。

别名紫萁、分株紫萁、桂皮紫萁、牛毛广、紫蕨、蛇蕨、猫儿蕨、猫儿朵、兰茎苔、苔菜、野豌豆、巢菜等。

为多年生草本植物。

薇菜既可鲜食,又可腌渍、干制。

其嫩叶制成干菜即“薇菜干”,有红、青两种,即“赤干”和“青干”。

是我国目前出口创汇的重要蔬菜之一。

【总页数】2页(P142-143)
【作者】杨薇;秦文
【作者单位】四川农业大学,工程学院,四川,雅安,625000;四川农业大学,工程学院,
四川,雅安,625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6
【相关文献】
1.野生薇菜人工驯化栽培及加工技术 [J], 杨世敏;粟周群;刘光美;粟俊;顾燕梅
2.薇菜的栽培管理及加工技术 [J], 何兴炳;孙中福;吴越华;马利春
3.土沉香栽培结香采收加工技术 [J], 彭玉华
4.蓬莪术栽培与采收加工技术 [J], 左丹丹;王涛;富蓉;郭亚宁;吴胜林;李巧云;胡尚钦
5.薇菜及其栽培加工技术 [J], 李晖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鸡枞菌人工栽培技术【南方薇菜的人工栽培技术】

鸡枞菌人工栽培技术【南方薇菜的人工栽培技术】

鸡枞菌人工栽培技术【南方薇菜的人工栽培技术】南方薇菜又名紫萁,属于蕨类植物门真蕨纲紫萁科紫萁属的多年生草本植物。

它主要分布在我国长江流域以南地区,薇菜是一种山野菜,以初生嫩薹干制,水煮复原后食用,是一种药食同源的特色蔬菜,有着很高的营养价值和经济价值,薇菜富含人体必需的缬氨酸、亮氨酸等多种氨基酸,以及维生素、纤维素和碳水化合物,因营养丰富,味道鲜美,风味独特,且采自山野,被誉为“山珍”和“山菜之王”。

因此,大力开展薇菜标准化人工栽培是保护和开发薇菜资源、提高产量、保障市场供给、增加农民收入和企业效益的主要措施。

一、移栽前准备1.备苗(蔸)。

①薇菜孢子育苗(有性繁殖)。

利用薇菜孢子数量大的特点。

用有性繁殖的方法,通过人工控制环境和一系列促进根、茎、叶生长的措施,经2~3年的人工培育,直接用于大田栽培。

通过薇菜孢子工厂化两段育苗技术。

可有效地降低育苗成本,缩短育苗时间,提高成苗率。

该育苗技术性很强,专业化程度高,必须在专业技术人的指导下进行。

苗高15厘米以上,3个叶柄以上的植株可作大田移栽备用苗。

②野生薇菜分蔸繁殖(无性繁殖)。

野生薇菜具有2个以上“芽头”的蔸可以用刀分割,保证每个芽头的直径4厘米以上。

分蔸时注意保护好芽头和完整的须根。

最适宜挖野生薇菜蔸的时间应在当年薇菜苗地上部分基本枯死至次年春季萌发前与整地同时进行。

下雪和未整地不宜挖蔸,野生薇菜蔸挖回后不能曝晒,注意遮阳、保温、保湿,防止根系失水,并进行人工分级,备用。

应尽量缩短野生薇菜蔸的采挖到移栽之间的时间,提高其成活率。

2.选地。

薇菜生长需要偏酸性的环境。

应该选择pH值5—6、土层深厚、肥沃,有机质含量高的酸性土壤为宜,坡度应低于25度。

薇菜喜散射光,计划开垦的荒坡最好是保水、保肥性能好,同时不易渍水,有利于开垦种植。

整个栽培地的水源条件要好,生长期有利于灌溉。

此外,荒山的开垦种植必须符合国家林业政策。

经林业主管部门批准后方可实施。

在武陵山区,最适宜人工栽培薇菜的是海拔为800—1500米的地区。

薇菜人工种植技术

薇菜人工种植技术

薇菜人工种植技术薇菜,学名紫萁,俗称野豌豆,属紫萁科紫萁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其嫩茎叶可鲜食,也可加工成干菜。

因其生长于荒山野岭之中,无污染,且味美爽口,营养丰富,并具润肺理气,清热解毒的药用功效,被国内外营养学家誉为绿色保健食品,成为深受国内外消费者欢迎的“林海山珍”,不仅国内市场看好,而且国际市场需求量也日益增加。

薇菜,学名紫萁,俗称野豌豆,属紫萁科紫萁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其嫩茎叶可鲜食,也可加工成干菜。

因其生长于荒山野岭之中,无污染,且味美爽口,营养丰富,并具润肺理气,清热解毒的药用功效,被国内外营养学家誉为绿色保健食品,成为深受国内外消费者欢迎的“林海山珍”,不仅国内市场看好,而且国际市场需求量也日益增加。

近年由于掠夺性采集,导致野生资源日益枯竭。

为保持生态平衡,开发利用这一珍贵的野菜资源,一些山区群众进行人工栽培野生薇菜,取得可观的经济效益和良好的社会效益。

现将栽培技术介绍如下:场地选择薇菜长期野生于林下,形成喜阴好湿的习性,对水分要求严格,而且喜酸性土壤。

因此,在林下湿润肥沃的腐殖土上萌发早、生长快、茎嫩而粗长。

在瘠薄空旷地上栽培的薇菜,往往因受强光照射,生长瘦弱、产量低、品质差。

因此人工种植宜选择土壤潮湿的阴坡地最好。

移栽种植1.栽培场所准备:于冬季在所选种植地开好防火线进行炼山,选晴天把地烧好烧透,烧地过后浅挖5~6厘米,将树根、草兜铲除,施经充分腐熟的有机肥2000千克~3000千克/亩作底肥,底肥上层覆10厘米细土。

然后整地作畦,畦宽50厘米~60厘米。

2.适时采挖移栽:野生薇菜一年四季可移栽成活,但10月底至12月初采挖最适合。

采挖时应选择健壮株,要减少和避免对根系、生长锥的损伤。

然后按株距15厘米~20厘米,行距30厘米~40厘米的规格挖穴定植,亩栽4000兜~6000兜,栽后浇定根水。

栽后管理1.中耕除草:薇菜整个生长期内应控制田间杂草。

每年萌动发芽前15天~20天进行一次中耕除草,中耕深度5厘米左右,同时结合施肥(人粪尿200千克~300千克/亩)。

薇菜的人工种植技术

薇菜的人工种植技术

******薇菜的人工种植技术一、场地选择薇菜长其******于林下,已形成喜阴好湿的习性,对水分要求较为严格,而且喜酸性土壤。

因此,在林下湿润肥沃的腐殖土上生长萌发早、生长快,叶嫩而粗长。

二、种植方式人工栽培多采用根茎移栽法,即人工采挖******薇菜根茎,带移栽到所选定的种植地里。

这种方法可分为移补法、搬迁均匀度较好,生长快,投产早,产量较高,而且也较容易掌握。

其具体做法是:于冬季在所选种植地开好防火线进行炼山,选晴天把地烧好烧透,烧地过后浅控5-6厘米,将树根、草蔸铲除,施足腐熟的农家肥,按畦宽1.2-1.4米起平畦,然后将采挖来的******菜根茎按株行距33-40厘米的规格挖穴定植,667平方米栽4166-6000蔸,栽后立即浇定根水。

此法的关键是:⑴所采挖的******薇菜根茎要求茎粗10毫米、长20厘米左右,带土挖出,保持水分,当天采挖当天移植,以保证成活率;⑵移植深度以栽后上部覆土2厘米厚左右为宜;⑶所施农家肥必须经过堆沤充分腐熟,以免发酵高温浇根。

三、栽后管理⑴追肥可于萌芽前(约在农历二月初),选在阴雨天或雨后,667平方米用氮磷钾各占15%的进口复合肥50-100公斤(有条件的可加一些草木灰)进行撒施;在苗高50厘米时,再667平方米追施1000公斤稀薄人粪尿;于秋末冬初时可再施一些有机肥以利于过冬。

⑵浇水在苗高25厘米、50厘米和70厘米时各浇一次,可获******增产效果。

多雨季节应及时做好排水工作,防止水淹。

⑶遮阳在平畦周围种植几行玉米之类的高秆作物作为遮阳物,有利于薇菜生长。

⑷盖草入冬前用枯草、落叶覆盖御寒,使之安全过冬。

四、采集移栽的薇菜一般当年不采收,至第二年才开始采收。

当嫩叶叶柄长至20-25厘米时就应采收,否则叶基部纤维化,商品价值低。

采摘时如不伤害根部,采后能继续发出新芽,生长期内可采收4-5次集时间大致在每年5月中旬至6月中旬。

要采摘无虫蛀、无霜打粗壮鲜嫩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薇菜人工栽培技术
薇菜别名紫萁、野豌豆、巢菜、元修菜、牛毛广。

为豆科、大巢菜属植物。

主要分布吉林、辽宁、黑龙江等地。

多年生草本植物,一般株高达一米,根状茎直立;大的为树干状,直径达2cm;幼时密生红综色绒毛。

不育叶片长40~60cm,宽18~24cm。

矩圆型或狭矩圆型,二回羽状深裂,裂片圆头,金缘。

能育叶短小,紧缩,裂片条形。

薇菜性微寒,味苦;入肝、脾、肺经。

清热解毒,润肺理气,补虚舒络,止血杀虫。

主治衄血,吐血,赤痢,子宫功能性出血,风热感冒等病症。

薇菜作为蔬菜已有悠久的历史,过去是救荒草,现已步入高档餐桌,其经济效益为一般蔬菜的4~5倍。

野生薇菜鲜嫩味美,营养丰富,未展开的嫩叶尤为上品。

薇菜既可鲜食,又可腌渍、干制。

是出口的大宗山珍野菜。

目前市场供应多为加工后的薇菜干,薇菜干品宜用温水泡发后食用。

【薇菜人工栽培技术】
在野生条件下,可选择茎粗10毫米以上、长20厘米的薇菜单株,带土挖出保持水分,争取第二天定植培育。

一、育苗
于5月底至6月初采集孢子。

用20~40毫克/升的赤霉素处理1小时,播入草灰和土的混合基质中,在光照下萌发。

长出营养叶后,减少光照。

苗高10~12厘米时即可定植。

栽植时间春、秋均可。

二、栽植
在中性或微酸的土壤中,施足腐熟的有机肥料,做成平畦。

栽植时密度按9株/平方米。

栽植深度以栽子上部再覆土2厘米为宜。

栽后立即浇水。

三、田间管理
栽后要及时除草、追肥、灌溉,保持土壤湿润。

在苗高50厘米时,可追肥1次人粪尿,每公顷15000千克。

栽培畦的周围可种上1~2行玉米做遮荫物,以利生长。

四、采收
种植当年不采收,第2年采收1次,第3年采收2次。

一般于4月采收,采收的标准是当叶柄出土18厘米以上,基部直径0.5~0.7厘米,头部有卷缩的嫩叶。

当叶柄卷钩半伸时即开始老化,不应采收。

采收时间为第1茬幼叶出土后的6~9天为宜。

第1茬采收后,经7~10天第2茬叶出土,出土后6天即可采收。

薇菜采收后应立即加工,洗净去毛后,用沸水煮4分钟,捞出晾晒。

晾晒时,揉搓3~4次,即可包装上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