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坡地住宅设计的几点建议
现代坡地住宅设计解析

现代坡地住宅设计解析一、地形和周围环境的融合设计坡地住宅的位置和地形决定了它具有独特的景观优势,因此在设计中要充分利用地形和周围环境,尽可能使建筑与自然融为一体。
例如,在设计中可以考虑将人工与自然结合,运用自然景观元素,如岩石、草地、花园等,以此为基础,通过搭建楼梯、平台等连接自然景观,营造出整个院落的景观效果。
二、建筑材料的选用现代坡地住宅建筑中,不仅注重建筑的美观,还要充分考虑材料的耐久性、安全性、环保性和节能性等因素。
在材料的选择上,应根据建筑的高低差、景观特点和气候条件等多方面因素进行抉择。
例如,当地产能极高的木材可以直接用于建筑结构,既省去了运输成本,又符合环保理念。
此外,建筑的地面、隔墙、天花板等部位也应该选用高质量、环保的材料。
三、结构设计坡地住宅的结构设计应以地形高低差为基础,综合考虑建筑本身的结构强度和抗震要求等多种因素。
一般来说,坡地住宅采用平台式建筑设计,以便充分利用坡地高低差来创造多个具有不同景观特点的花园或庭院空间。
在设计中要注重平衡、稳定性,结构不能过于复杂,同时要提高建筑的抗震等水平。
四、舒适性和功能性的设计坡地住宅的设计不仅要注重美观,还要注重舒适性和功能性,以使住户在此居住起来更加舒适。
在设计中应考虑采光、通风、采暖、遮阳等多种因素,同时为住户提供方便的生活设施,如悬挂式衣柜、厨房储物柜等。
五、安全性设计坡地住宅的设计中,除了注重外观和功能性,还要注重其安全性。
对于山坡上的住宅,一定要保证其结构的稳定性和抗震性。
此外,要注意建筑物与周围环境的安全距离,避免发生崩塌、塌方等意外事件。
综上所述,现代坡地住宅设计需要综合考虑地形和周围环境、设计材料、结构设计、舒适性和功能性设计、安全性设计等多方面因素,打造出兼具美观、实用、环保和安全等特点的现代坡地住宅。
坡地建房注意事项

坡地建房注意事项坡地建房是指在山地、丘陵地或河岸等地形上建造房屋的一种建筑方式。
由于地形的特殊性,选择在坡地上建房需要注意许多事项。
下面我将详细介绍坡地建房的注意事项。
首先,对于坡地建房来说,选择合适的地段非常重要。
建房前需要对坡地进行详细的勘察和评估,了解地质条件、土壤稳定性等。
需要尽量避开有滑坡、塌方等风险的地段,选择坚固、稳定的地段进行建设。
同时还要考虑到日照、风向等因素,选择有利于居住的地形。
在建筑设计阶段,要选择适合的建筑方式和结构形式。
常见的坡地建房方式有台基、悬岩结构等。
台基是指在坡地上开凿出鱼鳞状的平台,使房屋更加稳定。
悬岩结构则是利用坡地上的岩壁或岩层作为房屋的一部分。
在设计过程中,要根据坡度和土地条件,采取适当的方式来实现坡地建房。
对于坡地建房,土壤稳定性是一个关键因素。
在施工前,需要进行详细的地质勘测,掌握土壤类型、坡度、地下水位等信息。
根据勘测结果,采取相应的土壤处理措施,如加固土壤、排除地下水等,确保房屋在坡地上的稳定性。
此外,坡地建房还需要考虑排水问题。
坡地上的雨水会快速流动,容易导致积水和泥石流等问题。
因此,在建设过程中,要合理设计排水系统,确保雨水能够迅速排出,避免对房屋造成损坏。
可以采用雨水收集系统、排水沟、防护墙等措施来有效解决排水问题。
此外,施工过程中要严格遵守环保法规和建筑规范。
坡地建房涉及到地质破坏和土地利用等问题,需要合理利用资源,保护周边环境。
在施工过程中,要采取措施防止土壤侵蚀、垃圾污染等现象的发生,保持建设环境的整洁和绿化。
最后,坡地建房需要注意住宅的布局和建筑材料的选择。
坡地上的建房空间通常会受到限制,需要合理设计住宅的布局,充分利用空间。
在选择建筑材料时,要考虑其适应坡地环境的特点,如防水、耐腐蚀等。
同时还要考虑其美观、实用性和环保性。
综上所述,坡地建房是一项复杂而有挑战性的工程。
在选择地段、设计方案、施工过程中都需要注意许多事项。
只有全面考虑各个方面的因素,做好前期调研和规划,合理选择建筑方式和结构形式,合理应对土壤稳定性,解决排水问题,严格遵守环保法规和建筑规范,才能确保坡地建房的安全和可持续发展。
现代坡地住宅设计解析

现代坡地住宅设计解析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土地资源的日益紧张,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在坡地上建造自己的住宅。
而现代坡地住宅设计的趋势也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和追捧。
在传统的坡地住宅设计中,往往会遇到许多问题,例如地形起伏带来的建设难度大、建筑结构相对脆弱等。
而现代坡地住宅则加入了更多创新设计理念和科技元素,使得坡地住宅的建设更加安全、美观和舒适。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来解析现代坡地住宅的设计要点以及其特色之处。
一、地形适应性现代坡地住宅设计中,首先重要的一点就是地形适应性。
由于坡地地形的起伏变化较大,因此设计师需要在保证房屋结构安全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利用地形起伏来创造出独特的建筑风格。
现代坡地住宅设计中的地形适应性需要充分考虑坡度、土质、降水情况等多种因素,并结合科技手段进行精密的勘测和分析。
在地形适应性的设计中,针对不同的坡度和地形情况,设计师可以采用不同的建筑结构形式,如梁式结构、框架结构、悬挑结构等,以适应不同的地形情况。
通过合理的设计和规划,可以使建筑与周围自然环境融为一体,创造出独特的生活空间。
二、生态环保在现代坡地住宅设计中,生态环保成为了越来越受到关注的一个重要方面。
随着人们对环境保护意识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设计师在坡地住宅设计中注重生态环保,采用更加环保的材料和技术,以降低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在材料选择方面,现代坡地住宅设计更倾向于选择可再生材料和环保材料,如竹木材、石材等,以减少对自然资源的消耗。
在能源利用方面,设计师也会采用太阳能、地热能等新能源技术,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降低能源消耗。
现代坡地住宅设计中也会注重植被的保护和利用,通过合理的绿化设计和园林景观规划,以提高建筑周围的生态环境,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三、空间利用在现代坡地住宅设计中,空间利用也是一个重要的设计要点。
由于坡地住宅的地形起伏较大,传统的设计往往会面临空间浪费和布局不合理等问题。
在现代坡地住宅设计中,设计师会通过更加灵活的空间规划和功能布局,充分利用地形起伏,使得建筑空间更加合理和有序。
山坡下房屋修建方案

山坡下房屋修建方案一、需求概述有一块位于山坡下的土地,需设计出一种合理的房屋修建方案。
存在一些限制条件,包括土地的地形、景观、周边的环境和法规要求等因素。
方案应考虑这些限制条件和业主的个人需求,同时要充分利用地形地貌资源,创造舒适宜居的生活环境。
二、限制条件1.土地地形较为陡峭,需要考虑如何固定基础能够承受自然风险的挑战;2.位于山坡下,需要保护地形来保障安全;3.土地周围环境和景观形态需要产生合适的影响;4.国家和当地城市管理部门对建筑物的建造规定和限制需要被遵循。
三、设计方案根据限制条件及业主个人的需求,设计一个建筑物来适应山坡地形和业主的生活方式。
首先,建议采用轻钢结构,在保证建筑牢固可靠的基础上,避免对地形的损坏和影响。
其次,根据地形的高差考虑将建筑分成两层,一层紧贴坡地,二层垂直分布在一层之上,形成一个错落有致的建筑组合。
为了让一层建筑保持自然和谐的风貌,我们建议布置三个带顶的开放式带露台的过渡层。
这些楼层用于连接两层建筑和地形之间存在的高差,并使建筑物的风貌更加优美自然。
这些过渡层不是室内空间,而是一个开放的交流空间,可以用于家庭娱乐和休息。
而二层建筑按照梯田的形式分层布局,使屋舍与自然环境更好的融合起来。
方案推荐使用大窗户传达交流和宜居的空气质量,同时也将自然光和景色融入房间内。
厨房、起居室、卧室等功能区域将位于二层建筑内,与主卧相邻的阳台可被用于晾衣服或更好地享受山景。
建筑物屋顶覆盖植被,使其与周围环境融为一体,起到涵养水源、生态保护的作用,同时又能摆脱都市的喧嚣,享受心灵深处的宁静。
四、具体实施房屋建设应符合当地的市政政策。
建筑物采用轻钢结构,具有较强的抗震能力。
建筑物的部件应明确标志,分工明确,以保证施工的顺序和质量。
水电安装和维护工作采用防水、防火措施,避免防水和电缆穿过墙体造成安全隐患,同时也为维护提供了更好的条件。
五、总结在限制条件的前提下,我们选择了采用轻钢结构,在保证建筑牢固可靠和符合国家标准的基础上,避免对地形的损坏。
现代坡地住宅设计解析

现代坡地住宅设计解析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在坡地上建造住宅。
因为坡地上的住宅不仅可以享受到宜居环境和美景,还可以更好地利用土地资源。
在现代坡地住宅设计中,设计师们注重通过结构、材料和空间的合理运用,打造出符合当代人居需求的舒适住宅。
本文将从现代坡地住宅的设计理念、结构构造和空间布局等方面进行解析,为读者深入了解现代坡地住宅设计提供参考。
一、设计理念1.1 注重生态环保现代坡地住宅设计追求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共生。
在设计过程中,要充分利用坡地的地形和植被资源,尽可能减少对自然环境的破坏和干扰。
通过选择环保材料、科学配置能源设施,实现低碳、节能的生态目标。
1.2 强调舒适性和实用性坡地住宅的设计需要考虑到地形、气候、日照等因素,因此在空间布局和功能设置上要注重舒适性和实用性。
设计师需要充分理解居住者的需求,合理规划室内外空间,打造出宜居的居住环境。
1.3 结合现代科技手段现代科技的发展为建筑设计带来了更多可能性,设计师可以借助先进的材料和技术手段,打造出更加智能化、舒适的坡地住宅。
运用可再生能源、智能化家居系统等,提升住宅的品质和便利性。
二、结构构造2.1 地基处理对于坡地住宅来说,地基处理是至关重要的一环。
在设计中,需要充分了解土地地质情况,采取相应的地基加固、排水和防渗措施,确保住宅的基础稳固、安全。
2.2 建筑结构针对坡地住宅的地形特点,建筑结构需要灵活应对。
在结构设计中,要考虑地势的起伏、坡度的变化,合理选择结构形式,确保住宅居住舒适、安全。
2.3 防护设施坡地住宅容易受到自然环境的影响,如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
因此在设计中,需要设置相应的防护设施,如挡土墙、排水系统等,保障住宅的安全。
三、空间布局3.1 赏景空间坡地住宅通常可以享受到优美的景观,设计师应充分利用这一优势,在空间布局中设置赏景平台、阳台等,让居住者能够更好地欣赏周围的美景。
3.2 空间连通在坡地住宅设计中,空间连通是一个重要考虑因素。
如何做斜坡建筑处理方案设计要求

斜坡建筑处理方案设计要求一、引言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建筑项目出现在地势较为起伏的斜坡地带。
在斜坡地带建造建筑需要考虑到地形、土壤和水文等因素,以确保建筑物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因此,对斜坡地带建筑的处理方案设计要求越来越重要。
本文旨在讨论斜坡建筑处理方案设计的要求,并提出相关设计建议。
二、斜坡地带的特点1. 地形起伏:斜坡地带的地形起伏比平地更加复杂,往往存在坡度较大、高差较大的情况,这对建筑的地基和结构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 土壤条件:斜坡地带的土壤条件往往比较松软,容易发生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建筑物需要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
3. 水文条件:斜坡地带的水文条件较为复杂,易发生地表水积聚、山洪等情况,需要采取适当的排水措施。
三、斜坡建筑处理方案设计要求1. 基础设计要求:建筑物在斜坡地带的基础设计需要考虑土壤条件、坡度等因素,选择合适的基础形式和材料,确保基础能够承受建筑物的荷载并保持稳定。
2. 结构设计要求:建筑物的结构设计需要考虑地形起伏、土壤条件等因素,采用合适的结构形式和材料,确保建筑物能够抵御地震、风灾等自然灾害。
3. 外墙设计要求:建筑物外墙设计需要考虑斜坡地带的坡度和高差,采用合适的材料和技术,确保外墙能够抵御外部环境的影响。
4. 排水设计要求:斜坡地带建筑物的排水设计需要考虑地形起伏、水文条件等因素,采取适当的排水措施,避免地表水积聚造成建筑物损坏。
5. 绿化设计要求:斜坡地带建筑物的绿化设计需要考虑地形起伏、土壤条件等因素,选择适合生长的植被,以增强地表稳定性并美化环境。
6. 安全设计要求:斜坡地带建筑物的安全设计需要考虑地质灾害、自然灾害等因素,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确保建筑物及其周围环境的安全。
四、斜坡建筑处理方案设计建议1. 综合考虑:在斜坡地带建造建筑物时,需要综合考虑地形、土壤、水文等因素,以确保建筑物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2. 前期调查:在设计斜坡建筑处理方案时,需要进行充分的前期调查,了解地形、土壤、水文等情况,为后续设计提供参考。
坡地高层住宅建筑设计探究

坡地高层住宅建筑设计探究坡地高层住宅建筑设计是在不同地势的坡地上建造高层住宅建筑的一种设计方法。
随着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城市地区的土地资源越来越紧张,因此在很多城市中,坡地成为了人们寻找建造住宅的新选择。
坡地高层住宅建筑设计不仅能充分利用坡地的空间,还能在视觉上提供更好的景观效果,因此备受人们关注。
在坡地高层住宅建筑设计过程中,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 坡地的地质条件:坡地的地质条件对坡地高层住宅建筑的设计和施工有很大影响。
要进行详细的地质调查和分析,了解坡地的土质、地质构造、地下水位等情况,以便在设计过程中进行合理的地质处理和地基加固。
2. 坡地的水文条件:坡地容易发生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因此在坡地高层住宅建筑设计中,需要进行合理的水文处理。
可以采取建造固定防护设施、对坡体进行保护措施等方法,以减少水文灾害对建筑的影响。
3. 坡地的植被保护:坡地通常拥有丰富的植被,这不仅能保护土壤,还能提供良好的生态环境。
在设计过程中,应该尽量减少对植被的破坏,保护坡地的生态环境。
4. 坡地的景观设计:坡地高层住宅建筑通常能提供更好的景观视野,因此在设计中应该充分考虑景观效果。
可以通过合理的朝向设计、开敞的窗户等方法,使住宅拥有更好的视野和采光。
5. 坡地的交通规划:坡地地势较高,因此交通规划也是坡地高层住宅设计的重要方面。
在设计过程中需要考虑道路交通的便捷性,以方便住户的出行。
在具体的设计过程中,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 合理利用坡地的高差,设计多层次的住宅形式。
可以采用错层设计,使住户能够充分享受到坡地带来的优势,同时也能节省土地资源。
2. 设计适应坡地地貌的建筑形式。
可以采取分块设计、错落有致的建筑群等方式,使建筑与坡地自然环境相融合。
3. 合理安排建筑的朝向和采光。
可以通过设计阳台、开敞的窗户等方式,使住宅能够享受到最佳的光照条件。
4. 提供完善的公共设施。
在设计过程中,要考虑丰富的社区公共设施,如绿化带、儿童游乐区等,以提高住户的居住舒适度。
现代坡地住宅设计解析

现代坡地住宅设计解析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中的土地资源变得越来越紧缺,因此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在坡地上建造住宅。
坡地住宅的设计不仅需要充分考虑地形的特点,还需要兼顾居住舒适性和建筑美学。
本文将从现代坡地住宅的设计原则、技术特点和案例解析三个方面来探讨这一主题。
一、设计原则1. 因地制宜在设计坡地住宅时,首先要根据具体的地形情况,充分利用和融入自然地貌,将建筑融入自然环境之中,实现因地制宜的原则。
根据坡地的倾斜方向和坡度变化,合理规划建筑的布局和朝向,以尽可能减少对地形的破坏,同时最大限度地利用地形地势的优势,为居住者提供更好的生活环境。
2. 自然绿化坡地住宅的设计需要充分考虑绿化和生态环境保护。
可以采用梯田化设计,利用梯田的形式来布局花园和种植绿植,打造层次丰富的绿化景观,不仅美化了建筑周围的环境,还可以有效保护土地免受水土流失的影响。
3. 居住舒适性在坡地住宅的设计中,必须要考虑到居住的舒适性。
建筑要根据坡地的倾斜方向和坡度,合理布局室内空间,通过合理的采光和通风设计,最大限度地提供舒适的居住环境。
还可以考虑设置天台或露台等户外空间,增加居住区的可利用面积。
二、技术特点1. 基础工程坡地住宅的基础工程是设计中最为重要的一环,主要包括挖坑填土、加固、排水等工程。
由于坡地地形的不平整和不稳定性,基础工程必须要进行足够的加固和防护,确保建筑物的安全稳固。
2. 建筑结构在坡地住宅的设计中,建筑结构需要根据地形的特点进行合理设计。
可以采用悬挑式结构、叠式结构等来适应坡地的不规则形状和倾斜度,确保建筑物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3. 防水防腐坡地的土壤多为黏性土,容易受潮和受腐蚀,因此在坡地住宅的设计中需要特别注意防水和防腐。
可以采用合适的防水材料和防腐处理方法,保证建筑物在潮湿环境中的长期稳定使用。
三、案例解析1. 清水湾别墅清水湾别墅是一座位于海边的坡地住宅,设计巧妙地将建筑与周围的自然环境融为一体。
别墅的建筑采用悬挑式结构,利用建筑物与地形的高差,形成了层次丰富的花园和露台空间,为居住者提供了丰富的户外体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坡地住宅设计的几点建议收稿日期:2006-09-02作者简介:刘剑卿(1968-),女,工程师,山西国辰公司,山西阳泉 045000李海军(1969-),男,工程师,阳煤集团地质处,山西阳泉 045000刘剑卿 李海军摘 要:针对日趋紧张的住房需求问题,提出了开发和利用坡地作为住宅用地的方案,并就此方案的实施提出几点关于坡地住宅设计的相关建议,指出为满足住宅区规划和建设的经济要求,要善于运用各种规划布局手段,从而为居民提供高品质的居住环境。
关键词:坡地,住宅设计,住宅用地,住宅区规划中图分类号:T U 241文献标识码:A 阳煤集团位于山西省中东部,是我国最大的无烟煤生产基地。
近年来,随着煤炭市场的逐步好转,企业的经济效益不断增加,人口数量日益增多,对矿区(丘陵地区)来说,仅有的一点平地上,建筑物早已是鳞次栉比,再加上采空区等塌陷因素的影响,为满足人们日趋紧张的住房需求,不得不把建筑物搬到山坡、山地,开发和利用坡地以缓解住房用地的紧张,这样给设计人员提出了新的问题和挑战。
通过阳煤集团二矿西煤台危房改造、三矿麻地巷危房改造、一矿西坡危房改造等工程项目的设计实践和探索,有几点建议供同仁参考。
住宅小区规划要能够适应那些可能引起灾害发生的特殊和非常情况,如火灾、地震、空袭等。
因此,必须对各种可能产生的灾害进行分析,并按有关规定,对建筑的防水、防震构造、安全间距、安全疏散通道与场地、人防、地下构筑物等作必要的安排,使规划有利于防止灾害的发生或减少其危害程度。
1)对于坡地住宅小区规划,必须考虑坡体、山体的稳定性。
通常来说,建设单位、开发商以及住宅的设计施工人员均不具备识别和鉴定潜在灾害因素的能力,应由有资质的机构(最好是专业的咨询机构)对坡体、山体的稳定性作出鉴定,得到宜于建设该类型建筑的结论,以免建设单位和开发商盲目投资,也是对住户身心安全负责的体现。
2)住宅小区是城市的有机单元,应和谐地融于城市背景当中,体现在小区道路网与城市道路的延续和延伸。
同时,居住区道路也是城市道路的末稍之一,因此,合理有序的道路系统规划设计直接影响着居民出行的方便与安全。
坡地住宅道路系统规划设计在地形起伏较大的区域要密切结合地形,这样才能达到合理、安全、经济的综合效益。
首先,车行与人行道路宜分开设置,自成系统。
由于人行道的适用纵坡范围与车行道是不一样的,在坡地地势起伏大的情况下,人行道更容易随坡就势,或拾阶而上,如果人行道路与车行道路分设,就能更便捷和减少道路工程的土石方量;其次,路网格式应因地制宜,山区、丘陵区的道路一般要求顺等高线设置,主要道路宜平缓,因为主要道路通行的车辆和行人较多,交通量较大,所以纵坡应尽可能小些,而次要道路等级较低,为减少土石方量,可以在允许的纵坡范围内取较大的控制值,当坡度大于8%时,应辅以梯步解决竖向交通,并宜在梯步旁附设自行车推行车道。
道路路面可酌情缩窄,但应安排必要的排水边沟和会车位,并应符合当地城市规划管理部门的有关规定。
当坡地居住区区级道路为尽端式道路布置方式时,居住区内应根据GB 501080-93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要求设置回车场,用地有条件时最好按不同的回车方式安排相应规模的回车场。
此外,如果在小区主要道路(行车道路)两侧布置底商住宅等服务设施时,应适当加宽人行道宽度,以减少人流和车流的相互干扰。
因此,坡地、山地道路网的格式与平原地区是大不一样的,道路用地面积也会因此适当增加,一般指标可按照居住区用地平衡控制指标中的高限值选用。
另外,居住区区级道路应具有道路交通的普遍性功能,不仅要满足居民各种出行需求,还要为必要进出的清运垃圾、粪便,递送邮件,搬运,消防、救护等市政公用车辆提供方便;居住区道路虽不能象城市道路那样四通八达、畅通无阻,但最少有一条与城市道路直接相通的行车道路。
以适应高速发展的交通需求和消防、急救等要求。
3)住宅建筑造型选择是住宅规划设计的一个重要环节,合理的住宅建筑造型可以满足居民的多种需求,方便生活,美化城市景观,节省建设投资,节约城市用地,因而必须予以重视。
由于住宅建筑不仅量多面广,而且在体现城市景观方面也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规划布置前,首先要合理地选择和确定住宅建筑类型。
坡地住宅选择合理的造型在节省投资、节约用地方面显得尤为重要。
对于地形高差较大地段,可选择点式住宅,亦可采用错台单元式住宅。
点式住宅因其布置灵活,便于利用地形等特点而受到坡地住宅设计者的青睐,但在寒冷地区,外墙太多会对节能不利。
选择点群结合的平面布置更有利于实现综合节能指标。
单元式群体组合住宅亦可在水平和垂直面上空间利用的不同而产生各种不同的单元形式,在垂直面上的变化产生跃层式和错层式,还有形体上作一些变化的台阶式住宅等。
坡地住宅由于自然地形的因素,本身具有较强的节奏感和层次感,若设计者在住宅类型选择时善于结合当地地形特点,因地制宜、灵活应用,再采用一些山墙错落、单元错落拼接以及用矮墙分隔、坡顶等手法,不但可达到良好的造景效果,创造良好的城市景观环境,而且可以节约用地,减少土方。
对坡地的处理还可以结合地形对建筑进行错层、跌落、掉层、分层入口、错造等局部处理手段,既可丰富建筑群体空间,又能因地制宜,减少投资,节约能耗。
4)住宅小区是构成城市的有机组成部分,也是一个城市和社会的缩影,其规划与建设的水平,反映着居民在生活和文化上的追求,关系到城市的面貌,是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发展的主要标志。
它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一个国家不同时期的社会政治、经济思想和科学技术发展的水平。
同时,由于住宅是使用年限很长的社会商品,人生的时间几乎有一半是在住宅小区中度过的,住宅小区规划与建设的质量和水平将直接关系到人民的身心健康,影响到社会的秩序和安宁。
因此,坡地住宅群体平面组合设计商丘归德府古城城门特点探析收稿日期:2006-09-18作者简介:赵彤梅(1970-),女,馆员,河南省古代建筑保护研究所,河南郑州 450000赵彤梅摘 要:结合商丘归德府古城概况,对北城门、东城门、西城门、南城门的现状进行了介绍,分析了其布局、装饰及构造特点,并阐述了其历史价值和科学价值的特点,充分展现了明代城门特色。
关键词:古城城门,布局构造,历史价值,科学价值中图分类号:T U 228文献标识码:A 我国城池开始得很早,经过五千多年的筑城发展,历代城池近于千座,再加上明清以来各县镇建城,总计4千座~5千座古城池。
这些城池规划设计手法于今天做城市规划有直接应用的意义。
特别是其中的军事防卫思想、战备攻城思想,对当今军事学中的战斗学、防守进攻学等方面有很大的指导意义。
而城门,其实就是一组防御设施建筑的总称,是整个城防体系的重点,又是薄弱点。
平时它是出入的通道,战时又是攻守双方的主要争夺目标,因而也是苦心经营的防御重点。
城门的坚固程度是维系全城的关键,因而修建城门都以其坚固、牢靠为标准。
一般城门分为3个部分,即城楼、城台、门洞口。
城台均做收分,城楼大都为1层~2层,面阔3间~5间;洞口式样,在宋代以前,都做圭角形门洞,以木过梁承担两端立柱支撑,即是梯形门楣,到宋末之后就以券门为主。
1 概况归德府城(今河南省商丘市睢阳区)位于豫东黄河冲积平原,地理坐标北纬34b 48c ,东经115b 31c 。
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一年内春夏秋冬四季分明。
根据史书记载,归德府城早在上古时即为高辛氏部落领地,夏商时为商国都,周代为宋国都城。
公元前211年,秦始置睢阳县;公元1127年(建炎元年五月),南宋赵构即时,尤应解决好以下几个细节问题:对坡度较大的地段,为了便于布置道路,简化个体建筑的设计、施工并结合建筑朝向等因素,建筑单体仍可采用平行于等高线的单元式群体布置方式,栋与栋之间高差可辅以小于45b 斜坡式绿地,美化环境,增强观感。
也可在高差处设置挡墙,挡墙面有一定坡度,最好在1B 0.3~1B 0.5之间,表面砌筑种植砖,形成绿色挡墙面,使整体观感层次分明、错落有致。
但这种布置方式栋与栋之间高差以控制在4m 之内为佳,否则,高差太大,会影响下一平台建筑的视线、采光和通风。
在坡度较大地段,还可采用垂直于等高线或沿进深方向水平错层的方式或采用点式建筑,使之无挡墙或减少挡墙影响。
如果挡墙较高,与住宅间距过小,阳光及天空扩散光很难进入底层室内,加上一些地区挡墙大都采用颜色灰暗的毛石砌筑,更增加了底层室内的阴暗,从采光、通风、减少视线干扰等方面考虑,建议适当增加楼间距,或沿挡墙高度方向分段错台设置,增加底层住宅室内进光量,以减少对住户的影响。
为结合地形和道路的位置,有些住宅的单元入口不得不从挡墙上架空进楼,使得入口下的住户卫生条件较差,失去了应有的舒适和安全感,对此,底层可设为储物间,加大室内外高差,并对住宅勒脚墙做一定高度的防潮处理。
坡地建筑场面排水系统是整个室外场面设计中的重要环节之一,合理有序的排水体系,是保障地面雨水排除顺畅,防止地面积水的有效措施。
特别是坡地建筑、坡体挡土墙、护坡顶面可分层设置截水沟,有组织的将山水引至集水井或暗涵,使整个场面不受山洪侵蚀和威胁。
当栋与栋之间有高差时,在高差处挡土墙上下均设一定容量的排水边沟,一方面可防止地面雨水大面积漫流,影响居民出行方便,另一方面,楼前地面坡向排水沟,雨水有组织的进入地面排水体系,避免夏季雨水漫流、倒灌、反溅,使住宅勒脚处墙体受潮,引发室内墙面发霉、脱落等影响建筑物正常使用功能的现象发生。
在住宅的群体规划中可以利用地形的高低起伏作为阻止噪声传播的天然屏障,特别在工矿区和山地城市,在进行居住区竖向规划时,应充分利用天然或人工地形条件,隔绝噪声对住宅的影响,使用户拥有一个安静、舒适的居住环境。
总之,坡地住宅小区的规划建设不仅应满足国家和地方的有关法律、法规和条例,还应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与国民经济发展的水平、居民生活水平相适应,在满足居民使用的前提下尽可能降低造价、节约用地、节省投资、减少能耗,提高综合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满足住宅区规划和建设的经济要求,要善于运用各种规划布局手段,结合地形地势特点及小区外围城市环境,为居民提供高品质的优美居住环境。
参考文献:[1]刘 非,林 楠.浅析现代住宅设计的新趋势[J].山西建筑,2005,31(1):14-16.[2]张 震.浅谈住宅设计体会[J].山西建筑,2005,31(6):27-29.Suggestions on sloping fields houses designLIU Jian -qing LI Ha -i junAbstract:According to increasing housing demands scheme is proposed to utilize slope field for housing land use.At the same time based upon t his idea correspo nding suggestions are proposed for sloping fields housing design.Author points out that district planning and construction should meet the economic r equirements to create hig h -quality dwelling env ironment fo r residents.Key words:slope field,housing desig n,housing land use,residential district plann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