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舶操纵
在紧迫危险环境下的船舶操纵措施

在紧迫危险环境下的船舶操纵措施1.紧急停船:在紧急情况下,船舶应立即停止前进,并通过使用舵柄将方向保持在恰当的位置。
如果需要紧急停船,可以将发动机切断或者反推,同时关闭舵机。
2.泊位进出:在进出紧急泊位时,船舶应遵循严格的程序。
首先,船舶需要减速,并通过舵柄控制船舶方向。
同时,船舶在进入泊位或离开泊位时,船员需要密切关注泊位的周围环境,并与相关部门进行沟通以获取必要的信息和指导。
3.紧急转向:在紧迫情况下,船舶可能需要立即转向以避免碰撞或其他潜在危险。
为了实现紧急转向,船员应快速且准确地操作船舶的舵机,并适时调整油门以保持船舶的稳定性。
4.紧急制动:在必要时,船舶可能需要进行紧急制动以减慢船速或停止前进。
为了实现紧急制动,船员应及时停止发动机,并通过以逆时针方向操纵舵柄来控制船舶方向。
5.紧急避让:在遇到其他船只或障碍物时,船舶应采取紧急避让措施以防止碰撞。
船员应观察周围环境,并通过调整舵柄、油门和其他操纵设备来实现避让。
6.深水操纵:当船舶需要操纵进入或离开深水区域时,船员需要密切关注船的位置和水深,并通过调整舵柄和油门来保持船舶的稳定性和安全。
7.紧急转弯:在一些情况下,船舶可能需要紧急转弯以避免碰撞或航道阻塞。
船员应快速操作舵柄,并与相关部门进行沟通,以确保安全地完成转弯动作。
在紧迫危险环境下,船舶操纵措施需要快速、准确和稳定。
船员需要具备丰富的操纵经验和技能,并且应熟悉船舶的操纵设备和操作规程。
此外,船员应保持冷静,灵活应对各种突发情况,并始终保持与船舶相关部门的沟通和协调。
通过合理和有效地应对紧急情况,船舶和船员的安全将得到保障。
船舶操纵重点

2、描述船舶旋回运动状态的运动要素
1) 漂角(drift angle)
船舶首尾线上某一点 的线速度与船舶首尾面的交 角叫做漂角,如左图所示。 船舶在首尾线上不同点的漂 角是不同的,在船尾处,由 于其横移速度最大,因此漂 角也最大。但通常所说的漂 角是指船舶重心处的线速度 Vt与船舶首尾面的交角,也 就是船首向与重心G点处旋回 圈切线方向的夹角,用B表示 之。一般船舶的漂角大约在 3°~15°之间。
第二节 船舶操纵方程及船舶操纵性指数
一、船舶操纵运动方程
Tŕ+r=Kδ
式中: K —— 旋回性指数(s-1); T —— 追随性指数(s); r —— 旋回角速度(1/s); ŕ —— 旋回角加速度(1/s2); δ —— 舵角(°)。
该方程最早是由日本学者野本谦作提出的,因此也称为野 本 方 程。 该式 中 , T 称之 为 船舶 的追 随 性指 数 (turning lag index),单位为s;K称之为船舶的旋回性指数(turning ability index)。
无因次化后的船舶操纵性指数K’、T’由于已经除去了船 舶尺度与船速的影响,故可直接用来比较不同船舶或同一船舶在 不同条件下的操纵性优劣及其变化趋势;反过来说,当两船的K、 T指数相等时,要使其操纵性能也相同,其船长和船速也应相同。
对于具备一般的操纵性能的船舶在满载状态下的K’、 T’应处于下列数值范围之内:
4) 旋回直径(final diameter) 旋回直径是指船舶作定常旋回时重心轨迹圆的直径, 亦称旋回终径,并以D表示之,它大约为旋回初径的0.9~ 1.2倍。 5) 滞距(reach) 亦称心距。正常旋回时,船舶旋回直径的中心O总较操 舵时船舶重心位置更偏于前方。滞距是该中心O的纵距,并 以Re代表之,大约为1~2倍船长,它表示操舵后到船舶进入 旋回的“滞后距离”,也是衡量船舶舵效的标准之一。
船舶操纵

4.4 船舶操纵控制船舶操纵是指船舶驾驶员根据船舶操纵性能和风、浪、流等客观条件,按照有关法规要求,正确运用操纵设备,使船舶按照驾驶员的意图保持或改变船舶水平运动状态的操作。
下面介绍现代船舶航向控制和船舶主机遥控操纵。
4.4.1 船舶操纵基本原理船舶操纵是一个大系统,由人、船舶和操船环境三个小系统构成,如图4–24所示。
该系统中,船舶驾引人员是主要组成部分,他们通过掌握和处理大量信息,将操船指令输人船舶,使船舶保持或改变运动状态而达到预期的目的。
图4–25为船舶驾引人员操纵船舶流程。
图中信息A 为本船运动状态,信息B为自然环境,信息C 为航行环境,信息D 为操船手册。
操纵船舶运动的机构,主要有舵和推进动力装置。
舵是船舶操纵的重要设备,操舵者通过操舵可以使船舶保持或改变其航向,达到控制船舶方向的目的。
推进器是指把主机发出的功率转换为推船运动的专用装置或系统,目前应用最广泛的推进器是螺旋桨。
螺旋桨分为等螺距螺旋桨、变螺距螺旋桨、固定螺距螺旋桨(FPP )和可调螺距螺旋桨(CPP )等不同类型。
20世纪50年代以来,船舶自动化经历了单元自动化、机舱集中监测与控制以及主机驾驶室遥控等几个阶段。
随后,由于计算机技术和自动化技术在实船上的应用,以及空间技术和通信技术的发展,使得船舶自动化由机舱自动化朝综合自动化和智能化方向发展。
螺旋桨转速舵 角锚的使用缆的使用拖船的使用图4–25 船舶操纵流程图4.4.2 船舶航向控制船舶航向控制的主要任务有二:一是保持航向;二是航向跟踪。
航向操纵部分——自动操舵系统自1922年自动操舵仪(也称自动舵)问世到今天,已经历了机械式自动舵、PID 自动舵和自适应自动舵三个发展阶段,目前正处于第四个研究发展阶段——智能自动舵。
1. 自动操舵系统1) 常规PID 自动舵在航海自动化系统中,船舶是系统的调节对象,若略去动力装置的影响,船舶运动状态的调节,将由舵来实现,并从船首方向表现出来。
船舶操纵与避碰 课件

~~离码头(准备工作,操纵要领)
确定离泊方法:顶流较缓,有吹开风,泊位 前方较清爽,船首开出15°左右船尾的车 舵与码头无碍时,均可采用首离法。自力或 使用拖船尾离时,车舵已与码头无碍,因而 可以自由机动。尾离是更为普遍的离码头方 法,静水港内更是如此。
b. 掌握摆出角度
控制前冲后缩
~~系离浮筒(准备工作,操纵要领) 系浮缆的准备 系浮锚链的准备 系单浮的操纵方法 离单浮筒 系浮时的带缆操作 系双浮筒
直航船行动:应保持航向和航速。然而,当保持航向 和航速的船一经发觉规定的让路船显然没有遵守本 规则各款采取适当行动时,该船即可独自采取操纵 行动,以避免碰撞。
当规定保持航向和航速的船,发觉本船不论由于何 种原因,逼近到单凭让路船的行动不能避免碰撞时, 也应采取最有助于避碰的行动。
~~能见度不良下的行动规则:本条适用于在能见
控制抵泊余速:船首抵泊位中点(N旗)的余速, 以不足2kn为宜
合理选择横距:一般初始横距应大于3倍船宽
调整好靠拢角度:一般重载船顶流较强靠泊时, 靠拢角宜小,以降低入泊速度并减轻拢岸力; 空船、流缓吹开风时,靠拢角宜大,以减低 风致漂移,并保证有足够的入泊速度;吹开风 靠拢角调小,吹拢风时靠拢角调大些.
交叉相遇可分:“小角度交叉”、“大角度交叉”、 “垂直交叉”.
交叉相遇两船的责任:有他船位于本船右舷的船舶, 即为让路船;反之,有他船位于本船左舷的船舶, 即为直航船。
~~让路船和直航船的行动
让路船行动(规则中船舶之间的互见中的责任的让路 船):须给他船让路的船舶,应尽可能及早采取大幅 度的行动,宽裕地让清他船。
~~对遇局面:
当两艘机动船在相反的或接近相反的航向上相遇致 有构成碰撞危险时,各应向右转向,从而各从他船 的左舷驶过。
《船舶操纵》课件

2.船舶推力
船舶推力是指转动的螺旋桨 推水向后,水对螺旋桨的反作 用力在船首方向的分量。倒车 时,则产生指向船尾的拉力。 流向螺旋桨盘面的流称为吸入 流,离开螺旋桨盘面的流称为排出流。吸入流的特点 是流速较慢、范围较大,流线几乎相互平行;排出流 的特点是流速较快,范围较小。水流旋转激烈。 对于给定的螺旋桨,它所产生推力T和转矩M Q 的大 小与其转速n、船速Vs,以及螺旋桨轴在水下的沉深 有关。船速Vs一定时,推力T与转速n2成正比,转矩MQ 也与n 2 成正比;当转速n一定时,则相应方向的船速 Vs越低,螺旋桨推力T越大,转矩MQ也越大。
2.功率种类和效率
1)功率种类
(1)指示功率(IHP) 指示功率是指在主机的气缸内产生的功率,主要用于 蒸汽机。 (2)制动功率(BHP) 制动功率是指输出于主机之外可实际加以利用的功率, 主要用于柴油机。 (3)轴功率(SHP) 轴功率是指传递到与螺旋桨尾轴相接的中间轴上的功 率,主要用于汽轮机。 (4)收到功率(DHP) 收到功率是指通过船尾轴管后向螺旋桨提供的功率。
上述输出功率的相互比例,将因主机的种类和 新旧程度不同而不同,一般情况下如下表所示。
种 类 最大持续输出功率 常用(海上)输出功率 过载(应急)输出功率 输出功率比 100% 80%~90% 105%~110%
倒车输出功率 40%~60% 进港航行或雾航时往往需要备车,此时的 输出功率也称备车输出功率,通常约为最大持 续输出功率的50%~60%。
据统计,船速Vs和船舶长度均较接近的船舶,其航 向稳定性指数T与该船的方形系数Cb和长宽比有密切 关系。方形系数Cb较低、长宽比较高的船,一般说来, 具有较高的航向稳定性
4.舵效
1)舵效的含义 舵效是指运动中的船舶,操一定舵角后,使船在 较短时间内,较小的水域上得到的转头角,即改向 角的大小。 若转头角大,则认为舵效好,否则,舵效就差。 2)影响舵效的主要因素以及提高舵效的措施 (1)舵角: 因为舵角的大小直接影响转船力矩和转头角的大 小,所以加大舵角是提高舵效的有效措施。 (2)舵速: 舵速是由船速、伴流和螺旋桨排出流流速三部分 组成。船舶在低速航行中,当需要大角度转向时, 则可加大螺旋桨转速,提高滑失比,增大排出流流 速以提高舵效。
船员大型船舶操纵特殊培训

在线培训
利用互联网和移动设备, 实现远程在线培训,方便 船员随时随地接受培训。
培训内容的更新与完善
增加新规定和标准的培训
根据国际海事组织(IMO)和其他相关机构的新规定和标准,更 新和完善培训内容。
实操技能培训
加强船员在实际操作中的技能培训,提高应对突发情况的能力。
02
大型船舶的特点包括:船体庞大 、载重量大、航行阻力大、惯性 大、操纵困难等。
大型船舶操纵的挑战
大型船舶的航行和操纵需要更高的技术 和经验,船员需要具备丰富的航海知识 和技能,以应对复杂的海洋环境和突发
状况。
大型船舶的操纵需要多部门的协同合作, 大型船舶在航行和操纵过程中需要考虑 包括船长、驾驶员、轮机员、水手等, 多种因素,如风、浪、流、潮汐等自然
安全意识培养
加强船员安全意识的培养,提高船员对安全规定的理解和遵守。
国际合作与交流
跨国合作培训
加强与其他国家的合作, 共同开展大型船舶操纵特 殊培训,提高国际竞争力。
经验交流
定期举办经验交流会议, 分享各国在大型船舶操纵 特殊培训方面的经验和做 法。
互派学员交流
互派学员进行交流学习, 促进各国船员之间的相互 了解和合作。
培训船员了解风、浪、流对船舶的影响,掌握在特殊天气条件下操纵船舶的技 巧和方法。
特殊天气条件下的航行规则
培训船员熟悉特殊天气条件下的航行规则,提高在恶劣天气和复杂海况下的安 全航行能力。
高级航行技能培训
高级航行规划与决策
培训船员掌握高级航行规划与决策技能,提高航行效率、减 少航行风险殊培 训
• 引言 • 大型船舶操纵概述 • 船员大型船舶操纵特殊培训内容 • 船员大型船舶操纵特殊培训方法 • 船员大型船舶操纵特殊培训效果评估 • 船员大型船舶操纵特殊培训的未来发
船舶操纵和避碰规则

船舶操纵和避碰规则船舶在海上操纵的基本原则是安全、合法、高效。
下面将介绍一些船舶操纵和避碰规则的主要内容。
首先,船舶应遵守海上交通规则,包括正常航行、近岸航行、进港、离港和遇险等各种情况的规定。
船舶应根据自身情况和实际需要,采取适当的操纵方式,并遵循导航标志和灯光信号的指示。
其次,船舶在遇到其他船舶时,需要遵守避碰规则。
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则:1.第一原则是尽量避免碰撞。
船舶在遇到其他船舶时,应尽量采取行动以避免碰撞,特别是在接近情况下。
船舶应及时调整航向和航速,采取必要的避让动作,确保安全间隔。
2.第二原则是维持航行通道。
船舶应在通道中心或标有航行指示标志的位置航行,遵循航行通道的规定。
如果需要改变航行方向,船舶应提前发出相应的信号,并确保周围船舶安全。
3.第三原则是给予避让权。
在遇到交叉航线、相对航向以及重合航线的情况下,船舶应给予避让权。
避让的原则是尽量避免对避让船舶造成困扰,采取明确且安全的行动。
另外,船舶还应注意合理的安全距离。
船舶在与其他船舶或障碍物有接近距离时,应维持合理的安全距离,以确保可以及时避让或减速等应急操作。
此外,船舶还需特别注意近岸航行。
在接近陆地、港口或其他船只停泊区域时,船舶应严格遵守相关规定,按照导航标志、灯光信号和约定的航线进出港口,确保安全。
以上只是船舶操纵和避碰规则的一些主要内容,实际上,这些规则还涉及到较为复杂的航行情景,如船舶相遇、逃避危险、改变航向和速度等。
为了确保船舶操纵和避碰的安全性,船舶操纵人员应进行专业的培训,熟练掌握这些规则,并在实际操作中加以运用。
总之,船舶操纵和避碰规则是保障海上航行安全的重要规范,船舶操纵人员应熟悉并遵守这些规则,以确保船舶在海上的安全航行,避免碰撞和意外事故的发生。
这对于保护人员和财产的生命安全至关重要。
第二章 船舶操纵基本知识

第二章船舶操作基本知识船舶操纵是指船舶驾驶人员根据船舶操纵性能和客观环境因素,正确地控制船舶以保持或改变船舶的运动状态,以达到船舶运行安全的目的。
船舶操纵是通过车、舵并借助锚、缆和拖船来实现的。
要完成操纵任务,除保证所有操纵设备处于正常良好的技术状态外,操纵人员必须掌握船舶操纵性能(惯性和旋回性等)及对客观环境(风、流、水域的范围等)的正确估计。
第一节车的作用推动船舶向前运动的工具叫船舶推进器,推进器的种类很多,目前常见的有明轮、喷水器推进器螺旋桨、平旋推进器、侧推器等。
因为螺旋桨结构简单、性能可靠且推进效率高,所以被广泛应用于海上运输船舶。
一、螺旋桨的构造1、螺旋桨的材料和组成螺旋桨常用铸锰黄铜、青铜和不锈钢制作。
现在也有采用玻璃制作的。
螺旋桨有桨叶和浆毂两部分组成,连接尾轴上。
(1)桨叶,一般为三片和四片,个别也有五片甚至六片的,低速船采用宽叶,高速船采用窄叶。
(2)桨毂,多数浆毂与桨叶铸成一体。
浆毂中心又圆锥形空,用以套在尾轴后部。
(3)整流帽(4)尾轴2、螺旋桨的配置一般海船都采用单螺旋桨,叫单车船。
也有部分船舶(客船和军舰)采用双螺旋桨,叫双车船。
单桨船的螺旋桨通常是右旋转式的。
右旋是指船舶在前进时,从船尾向船首看,螺旋桨在顺车时沿顺时针方向转动的称为右旋,沿逆时针方向转动的称为左旋。
目前,大多数商船均采用右旋式。
双桨船的螺旋桨按其旋转方向可分为外旋式和内旋式两,对于双桨船,往舷外方向转动的称为外旋,反之称内旋。
通常采用外旋,以防止水上浮物卷入而卡住桨叶。
进车时,左舷螺旋桨左转,右舷螺旋桨右转,则称为外旋式;反之,称为内旋式。
二、推力、阻力和功率1、船舶推力在主机驱动下,螺旋桨正车旋转时推水向后运动,水对螺旋桨的反作用力在船首方向的分量就是推船前进的推力,倒车时则产生指向船尾的拉力。
流向螺旋桨盘面的水流称为吸入流(suction current);离开螺旋桨盘面的水流称为排出流(discharge current)。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录第一章船舶操纵性能第一节船舶旋回性(三副:船舶旋回性和舵效)第二节航向稳定性和保向性(三副:船舶航向稳定性)第三节船舶的变速运动性能(三副:船速与冲程)第四节船舶操纵性试验基本知识第五节IMO船舶操纵性衡准适用的船舶和基本内容第一章船舶操纵性能第一节船舶旋回性大副知识点1:船舶旋回运动三阶段【典型考题】1.直航船操一定舵角后,其转舵阶段的______。
A.横移速度较小,横移加速度较小 B.横移速度较小,横移加速度较大C.横移速度较大,横移加速度较大 D.横移速度较大,横移加速度较小参考答案:B解析:第一阶段亦称转舵阶段,船舶从开始转舵起至转至规定舵角止一般约8-15s,横移加速度v 和旋回角加速度r 均较大,旋回角加速度在此阶段可达最大值。
由于船舶运动惯性的原因,船舶重心G 基本上沿原航向滑进,横移速度v 和转向角速度r 变化绝对值不大。
2.船舶操舵后,在转舵阶段将______。
A .出现速度降低、向转舵一侧横倾现象 B .出现速度降低、向转舵相反一侧横倾现象 C .出现速度增大、向转舵一侧横倾现象 D .出现速度增大、向转舵相反一侧横倾现象参考答案:A解析:在舵力转船力矩M δ的作用下,船首有向操舵一侧回转的趋势,重心则有向操舵相反方向的微量横移,与此同时,船舶因舵力位置比重心位置低而出现少量内倾。
因此,该阶段也称为横移内倾阶段。
3.直航船操一定舵角后,其过渡阶段的______。
A .转向角速度为变量,角加速度为常量B .转向角速度为常量,角加速度为变量C .转向角速度为变量,角加速度为变量D .转向角速度为常量,角加速度为常量参考答案:C解析:第二阶段亦称过度阶段,诸指标均为变量。
该阶段中,船舶的旋回角速度、横移速度和漂角均逐步增大,水动力F w 的作用方向由第一阶段来自正前方,逐渐改变为来自船首外舷方向。
由于水动力F W 作用点较重心更靠近船首,因而产生水动力转船力矩M δ,方向与舵力转船力矩MJ 一致,使船舶加速旋回;与此同时,随着旋回角速度的不断提高,又会产生不断增大的船舶旋回阻矩,从而使旋回角速度不断降低,角速度的增加受到限制。
【点评1】阶段中船舶的运动特点是:1)船舶降速明显。
其首要因素是船舶斜航时水动力F w 的纵向分力F wx 的增加,如图(a ),其次是舵力P n 的纵向分力P nx ,旋回运动产生的离心力Q 的纵向分力Q x 以及旋回中推进效率的下降。
2)由反向横移变成向操舵一侧正向横移。
原因是船舶在旋回中,随着漂角β的增大,水动力F w 不断增大,而舵力却有所下降,以致F W 的横向分力大于P n 的横向分力。
3)船舶出现外倾并逐渐增大。
其原因是舵力横向分力P ny 、水动力横向分力F wy 以及旋回中产生的离心力的横向分力Q y 作用于船舶垂直方向的不同位置,构成了力矩,从而使船舶由初始阶段的内倾变为外倾。
如图(b )所示。
【相关考题】4.直航船操一定舵角后,其过渡阶段的______。
A .横移速度为变量,横移加速度为常量 B .横移速度为常量,横移加速度为变量 .C .横移速度为变量,横移加速度为变量 D .横移速度为常量,横移加速度为常量 参考答案:C解析:见本知识点点评15.直航船操一定舵角后,其定常旋回阶段的______。
A .横移速度为常量,横移加速度为变量B .横移速度为变量,横移加速度为0C .横移速度为变量,横移加速度为变量D .横移速度为常量,横移加速度为0 参考答案:D解析:第三阶段亦称定常旋回阶段,随着旋回运动的不断发展,一方面,舵力的下降使舵力转船力矩M δ减小,水动力F w 的作用点W 随着漂角的增大不断后移,水动力转船力矩M β减小。
另一方面,随着船舶旋回角速度的增加,由阻止船舶回转的阻力R f 、R a 所构成的水阻力转船力矩M f 、M a 也同时增大(如图所示),当漂角β增加到一定值时,作用于船体的诸力及其力矩达到平衡,即船舶进入定常旋回。
该阶段中,船体所受合力矩为零,船舶旋回角加速度为零,转头角速度达到最大并稳定于该值,船舶降速达到最大值,外倾角、横移速度也趋于稳定。
船舶以稳定的线速度、角速度作旋回运动,故又称第三阶段为稳定旋回运动阶段。
不同载况的船舶进入定常旋回状态的时间也各不相同。
空载船大约在转首60o左右,满载船大约在转首100 o ~120 o 左右进入定常旋回阶段。
第三阶段诸指标中加速度均为0。
【点评2】船舶旋回过程划分为三个阶段--转舵阶段、过渡阶段和定常旋回阶段。
匀速直航船舶做舵后,舵角δ、横移速度v 、转向角速度r 、角加速度r和横移加速度v 的变化曲线见图1-1。
【相关考题】6.船舶旋回中,航向角变化约______时,船舶开始进入定常旋回阶段。
A .90° B .180° C .270° D .360° 参考答案:C解析:根据大量统计,船舶旋回约270°进入定常旋回。
7.直航船操一定舵角后,其定常旋回阶段的______。
A .转向角速度为常量,角加速度为变量 B .转向角速度为变量,角加速度为0 C .转向角速度为变量,角加速度为变量 .D .转向角速度为常量,角加速度为0参考答案:D解析:见本知识点点评2大副知识点2:船舶旋回圈定义8.旋回圈是指直航中的船舶操左(或右)满舵后——。
A.船尾端描绘的轨迹 B.重心描绘的轨迹C.转心P描绘的轨迹 D.船首端描绘的轨迹参考答案:B解析:旋回圈是指定速直航中的船舶操左(或右)满舵后重心描绘的轨迹,定速直航(一般为全速)。
【点评】定速直航(一般为全速)的船舶操一定舵角(一般为满舵)后,船舶将作旋回运动,其重心所描绘的轨迹叫做旋回圈。
在“船舶操纵性临时标准”中,将旋回圈定义中的试验速度规定为至少达到主机最大输出功率85%时所对应的速度的90%。
【相关考题】9.两船在海上对遇采取转向避让,转舵时机最迟应在——。
A.相距4倍船长以外 B.相距两船长度之和的4倍以外C.相距两船横距之和以外 D.相距两船进距之和以外参考答案:D解析:进距又称纵距,通常所说的进距是指航向转过90o时的进距。
在海上两船对遇采取转向避让转舵时机,与进距的准确把握关系密切。
10.船舶旋回圈中的进距是指______。
A.自操舵起,至航向改变90°时,其重心在原航向上的横向移动距离.B.自操舵起,至航向改变90°时,其重心在原航向上的纵向移动距离C.自操舵起,至航向改变180°时,其重心在原航向上的横向移动距离D.自操舵起,至航向改变180°时,其重心在原航向上的纵向移动距离参考答案:B解析:见上一题解析11.船舶以一定的速度直航中操一定的舵角并保持之,船舶进入回转运动的性能称为______。
A.船舶的保向性能 B.船舶的旋回性能C.船舶的变速性能 D.船舶的改向性能参考答案:B解析:船舶以一定的速度直航中操一定的舵角并保持之,将进入定常旋回并形成旋回圈。
旋回圈是表征船舶旋回性能的曲线。
12.驾驶台展示的船舶操纵性资料中,其旋回圈______。
A.是船舶全速直航操20°舵角后重心描绘的轨迹B.是船舶半速直航操满舵后重心描绘的轨迹C.是船舶半速直航操20°舵角后重心描绘的轨迹D.是船舶全速直航操满舵后重心描绘的轨迹参考答案:D解析:根据规范大副知识点3:船舶旋回圈要素13.一般商船在旋回过程中,航向角改变90°时的进距(A d)约为(D T为旋回初径)______。
A.1.0~1.5D T B.0.8~1.2D TC.0.6~1.2D T D.0.8~1.5D T参考答案:C解析:根据统计资料,一般商船在旋回过程中,航向角改变90°时的进距约为旋回初径的0.6~1.2倍。
14..一般商船在旋回过程中,船舶转向90°时的横距(T r)约为(D T为旋回初径)______。
A.0.3D T B.0.4D T C.0.5D T D.0.6D T参考答案:C解析:根据统计资料,一般商船在旋回过程中,航向角改变90°时的横距约为旋回初径的0.5倍。
15.船舶旋回圈中的旋回初径是指______。
A.自操舵起,至航向改变90°时,其重心在原航向上的横向移动距离B.自操舵起,至航向改变90°时,其重心在原航向上的纵向移动距离C.自操舵起,至航向改变180°时,其重心在原航向上的横向移动距离D.自操舵起,至航向改变180°时,其重心在原航向上的纵向移动距离参考答案:C解析:此时重心在原航向上的横向移动距离约为3~6倍船长。
16.船舶旋回圈中的旋回直径是指______。
A.自操舵起,至航向改变90°时,其重心在原航向上的横向移动距离B.自操舵起,至航向改变180°时,其重心在原航向上的横向移动距离C.自操舵起,至角速度达到最大时,旋回圈的直径D.自操舵起,至角速度达到常量时,旋回圈的直径参考答案:D解析:旋回直径一般约为旋回初径的0.9~1.2倍17.船舶旋回过程中的反移量是由______。
A.舵力横向分量和船体水动力横向分量造成的B.舵力纵向分量和船体水动力横向分量造成的C.舵力横向分量和船体水动力纵向分量造成的D.舵力纵向分量和船体水动力纵向分量造成的参考答案:A解析:反移量又称偏距,指操舵后船舶重心从原航向向操舵相反一侧横移的距离。
18. 船舶满舵旋回中反移量的大小主要与______有关。
A.舵角和排水量 B.舵角和船速C.船速和操舵速度 D.船速和排水量参考答案:A解析:在满舵旋回时,当船舶回转达到一个罗经点时,反移量达到最大值,约为船长的1%左右,而船尾反移量的最大值可达船长的1/10~1/5。
19.船舶旋回中,______轨迹的切线与船首尾线的夹角称为漂角。
A.重心 B.转心 C.中心 D.浮心参考答案:A解析:船舶旋回中,首尾线上各点的漂角的分布情况不等,转心处最小(为0), 船尾端最大。
20.船舶旋回过程中,漂角的值______。
A.在转舵阶段较小,在定常旋回阶段较大B.在转舵阶段较小,在定常旋回阶段较小,且相等C.在转舵阶段较大,在定常旋回阶段较小D.在转舵阶段较大,在定常旋回阶段较大,且相等参考答案:A解析:随着回转的加剧,重心处的漂角由小到大,最后在定常旋回阶段趋于稳定。
21.船舶旋回过程中,漂角越大,______。
A.船尾向操舵一侧偏转幅度越大B.船尾向操舵相反一侧偏转幅度越小C.船首向操舵一侧偏转幅度越大D.船首向操舵相反一侧偏转幅度越小参考答案:C解析:船舶旋回过程中,漂角越大旋回性越好,旋回直径越小;速降加剧,横倾角大,转心前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