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全面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意义

合集下载

浅谈我国高质量发展学前教育的重要性

浅谈我国高质量发展学前教育的重要性

教育广角南方论刊·2021年第1期办好学前教育、实现幼有所育,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谈到基础教育时强调:要“高度重视农村义务教育,办好学前教育、特殊教育和网络教育,普及高中阶段教育”。

在这里明确把基础教育中的学前教育作为要“办好”的一项重大任务提了出来,为全党全社会高度重视推进学前教育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吹响了号角。

在我国,学前教育是指对3~6周岁的儿童实施的保育和教育,即由幼儿园教师利用各种方法、实物,科学地、有计划有系统地对3~6周岁的儿童实施的保育和教育。

学前教育,无论是对个人与社会,还是对国家与民族,都是至关重要的。

办好学前教育,直接关系到我国亿万儿童的健康快乐成长,关系到整个社会的和谐稳定,关系到我们党和国家事业的未来发展。

全党全社会尤其是我们教育工作者,不仅要从儿童的成长与家庭的幸福的角度,更要从党的事业、国家与民族的未来的战略高度,充分认识高质量发展学前教育的重大意义,增强推进学前教育高质量发展的自觉性与坚定性。

一、从人的发展的基本规律来看,学前教育在人的一生中所起的作用是没有什么可以替代的“教育”一词始见于《孟子·尽心上》,说君子有三乐:“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

”其含义是指影响人的身心发展的社会实践活动,是教育者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的心智发展进行教化培育,是一种提高人的综合素质的实践活动。

教育其中一个阶段的学前教育,作为一门独立的科学,首先是由德国教育家F.W.A.福禄贝尔提出的。

他认为,儿童的发展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教育应适合儿童的发展,以儿童的自主活动为基础。

他早在1837年就率先创设了一所收托1~7岁儿童的教育机构,并于1840年命名为“幼儿园”(Kindergarten)。

他高度重视游戏的教育价值,把游戏作为幼儿园的主要活动,并为此设计了一套游戏和教学材料,在实践上和理论上推动了世界各国幼儿园的建立和学前教育学的研究。

2021年《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21—2030年)》统计监测报告

2021年《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21—2030年)》统计监测报告

2021年《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21—2030年)》统计监测报告2023/04/20 09:30国家统计局2023年4月2021年是实施《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21—2030年)》(以下简称《纲要》)开局之年,为全面反映《纲要》实施进展情况,国家统计局根据《纲要》统计监测指标体系和相关部门数据资料,对儿童健康、安全、教育、福利、家庭、环境和法律保护等七个领域实施进展情况进行了综合分析。

结果显示:《纲要》实施首年总体进展顺利,儿童健康水平整体提高,安全保护持续加强,受教育水平稳步提升,儿童福利提标扩面,家庭建设日益完善,成长环境日益优化,法律保护机制不断健全。

一、儿童与健康(一)儿童健康水平持续提高。

儿童健康服务体系进一步健全,儿童死亡率持续下降。

2021年,每千名儿童拥有儿科执业(助理)医生0.78名,比2020年增加0.14名;每千名儿童拥有床位2.2张,增加0.03张。

全国新生儿死亡率为3.1‰,下降0.3个千分点;婴儿死亡率由2020年的5.4‰下降到5‰;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为7.1‰,下降0.4个千分点。

(二)出生缺陷综合防治不断强化。

初步建立覆盖婚前、孕前、孕期、儿童各阶段的出生缺陷防治体系,防治出生缺陷宣传教育得到加强,公众优生健康意识不断提高。

2021年,全国婚前医学检查率为70.9%,比2020年提高2.5个百分点;产前筛查率为85.7%,提高4.6个百分点;新生儿访视率为96.2%,提高0.7个百分点。

(三)儿童健康管理得到加强。

围绕儿童生长监测、营养与喂养指导、眼保健和视力检查等儿童生长发育重点,全面加强儿童健康服务和管理。

2021年,3岁以下儿童系统管理率为92.8%;7岁以下儿童健康管理率为94.6%,比2020年提高0.3个百分点。

0—6岁儿童眼保健和视力检查覆盖率为93%,提高1.2个百分点。

小学生和初中生近视率分别为35.5%和71.1%,与2020年基本持平。

(四)儿童疾病防治持续强化。

最新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专科《教育学》辨析题筒答题题库及答案(试卷号:2021)

最新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专科《教育学》辨析题筒答题题库及答案(试卷号:2021)

最新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专科《教育学》辨析题筒答题题库及答案(试卷号:2021)最新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专科《教育学》辨析题筒答题题库及答案(试卷号:2021)一、辨析题1.教育是人类和动物界都具有的一种现象。

错(2分)。

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一种社会现象,是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

动物的活动源于其生存本能,而非教育。

(4分)2.德育为首,就是无论在什么时间、什么情况下,无论进行什么教育,都要首先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

错(2分)。

德育之所以为首,是因为德育是塑造人的工作,是教会学生如何做人、如何处事的重要工作,是指德育要蕴含在其他各育之中,要纳入学校的各项工作之中,要变成全校教师的重要职责。

但并不意味着无论对学生进行什么教育,首先都要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而是应该根据其他各育的过程与规律巧妙地将德育蕴含其中,达到润物无声的效果。

(4分)3.自出生起,女性就优于男性;直到初中前期,男生开始优于女生。

错(2分)。

从生理角度看,男女确实存在差异,但不能说女性在早期就全部优于男性,初中前期后男生开始优于女生。

事实是:在早期,男孩右脑的专门化早于女孩,而女孩的左脑支配语言活动的部位比男孩发育快。

(4分)4.教育起源于动物的本能。

错(2分)。

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一种社会现象,是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

动物的活动源于其生存本能,而非教育。

(4分)5.智育就是知识教育,是实施全面教育的认知基础和知识基础。

错(2分)。

智育确实是实施全面教育的认识基础和知识基础。

但智育的主要任务有三个方面:向学生系统的传授文化科学基础知识,培养训练学生形成基本技能;发展学生智力。

知识教育只是它的一部分任务。

(4分)6.学校德育就是道德教育,别无他意。

错(2分)。

狭义的德育仅指道德教育,但学校德育不仅仅是道德教育,学校德育主要还包括政治教育(政治方向和政治态度教育)、思想教育(世界观、人生观和方法论教育)和品德教育(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教育)等三个方面。

2021年我国将普及高中阶段教育

2021年我国将普及高中阶段教育

我国将普及高中阶段教育2020年我国将普及高中阶段教育2020年我国将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全国普及高中阶段教育,适应初中毕业生接受良好高中阶段教育的需求!下面是应届毕业生为大家收集的关于2020年我国将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相关内容,欢迎大家阅读!日前,经 ___同意, ___等四部门印发《高中阶段教育普及攻坚计划(xx-2020年)》提出,到2020年,全国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全国、各省(区、市)毛入学率均达到90%以上,中西部贫困地区毛入学率显著提升。

据 ___ ___消息,近日,经 ___同意, ___、国家发展 ___委、财政部和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等四部门共同印发了《高中阶段教育普及攻坚计划(xx-2020年)》(以下简称《攻坚计划》),对“十三五”期间我国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工作进行了系统设计、整体谋划。

___基础教育司官员介绍,xx年全国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达到87.5%。

但由于多方面原因,还存在着一些明显短板,主要表现在:一是区域发展不平衡,中西部贫困地区、民族地区、边远地区短缺,普及程度较低;二是普职结构不合理,普通高中教育和中等职业教育发展不协调,部分地区中职教育发展明显滞后;三是保障条件不完善,普通高中大班额比例高,教师总量不足,合理的经费投入机制尚不健全;四是教育质量亟待提高,普通高中还缺乏特色,中等职业教育吸引力不够强。

___基础教育司官员表示,要破解上述这些困难和问题,到2020年要实现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的目标,时间紧、任务重,必须下决心___实施攻坚。

《攻坚计划》提出了1个总目标和5个具体目标。

一个总目标是:到2020年,全国普及高中阶段教育,适应初中毕业生接受良好高中阶段教育的需求。

五个具体目标包括:一是全国、各省(区、市)毛入学率均达到90%以上,中西部贫困地区毛入学率显著提升;二是普通高中与中等职业教育结构更加合理,招生规模大体相当;三是学校办学条件明显改善,满足教育教学基本需要;四是经费投入机制更加健全,生均拨款全面建立;五是教育质量明显提升,办学特色更加鲜明,吸引力进一步增强。

教育 三年行动计划

教育 三年行动计划

教育三年行动计划教育是一个国家的基础,同时,也是一个国家未来发展的关键所在。

在当前,全世界的教育水平不尽相同。

为了提高我国教育水平,教育部从2021年起,启动了一项重大的国家战略——教育三年行动计划。

教育三年行动计划的目标是要在三年之内,推进学前教育、义务教育、高中教育、职业教育、大学教育五个阶段的整体协调发展,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才。

同时,该计划也将注重教育科技创新,提高教师素质和教育资源的供给能力。

学前教育是整个教育事业的基础,是儿童人生中最重要的一个阶段。

在教育三年行动计划中,学前教育得到充分的重视。

计划将制定并实施中长期规划,完善学前教育政策,推出全国性的学前教育行动计划。

计划将增加学前教育资源供给,普及学前教育,在教师培訓上下大力气,提高学前教育质量。

义务教育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关键。

教育三年行动计划也将加强对义务教育的投入,提升义务教育水平,尤其是农村和贫困地区的义务教育水平。

计划还将深化义务教育课程改革,提高教育教学质量,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综合素质的培养。

高中阶段教育在我国发展的现状和在世界教育中的地位都是相当重要的。

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将加强对高中教育的投入,改善基础条件和师资队伍建设。

计划还将加强高中课程改革,提高教学质量,鼓励创新,培养高素质人才。

职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关注的重点之一。

教育三年行动计划侧重于推进职业教育转型升级。

计划将提升教师的职业教育素质,优化职业教育课程体系,加强与现代产业需求的对接。

最后一个阶段就是大学教育。

教育三年行动计划也将进一步鼓励高校的创新精神,推进高等教育深度改革,促进教育产教深度融合,提高高校人才培养质量和工作能力。

总的来说,教育三年行动计划是我国教育史上的一次重大改革,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大举措,要求全社会各方面的力量都必须团结起来,共同来推进教育的进步。

希望在不久的将来,我们会看到一个更加优秀的中国,一个更加高质量的教育。

全国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意义

全国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意义

2021年全国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意义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是我国继普及九年义务教育之后进一步提升国民整体素质、劳动力竞争能力、建立人力资源强国的重大举措,办好更加公平更高质量的高中阶段教育已成为我国高中阶段教育改革开展的战略选择。

下面是为大家收集的关于2021年全国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意义,欢迎大家阅读!《攻坚方案》为加快我国高中阶段教育改革和开展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时间表、路线图和责任书,提出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着力破解体制障碍,构建长效机制,完善治理体系,必将加快中国教育现代化进程。

“这个方案出台的首要意义,就在从整体上更加重视高中阶段教育的战略定位。

高中阶段教育在整个国民教育体系地位独特,它是承上启下、进展分流的重要环节;高中阶段教育在人的开展中地位独特,它是学生从未成年走向成年、个性形成和自主开展的关键时期。

高中阶段教育也是国家创新人才培养的关键期、个人终身开展的奠基期,《攻坚方案》是进一步提升国民整体素质、建立人力资源强国的根底工程。

”山东省教育厅副厅长张志勇分析。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普及高中阶段教育”。

国家“十三五”经济社会开展规划纲要将“高中阶段教育普及攻坚方案”列入教育现代化重大工程。

国家教育事业“十三五”规划将“普及高中阶段教育”作为主要目标,提出到2021年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到达90%。

“到2021年要实现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的目标,时间紧、任务重,必须组织实施攻坚。

”教育部根底教育司司长吕玉刚表示,“我们要通过组织实施攻坚方案,贯彻落实好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为更多孩子成就梦想、更多家庭实现希望奠定根底。

”xx年,广西高中阶段教育在校生达140万人,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达88%,迈入根本普及的新阶段。

这一方面是进步,一方面也要看到与《攻坚方案》提出的目标相比还有差距。

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副厅长孙国友坦言面临的困难:“广西经济社会开展滞后,高中名阶段短缺、普通高中学位缺乏、大班额达50.6%;普职开展不协调,普职比为7:3;经费投入保障机制不健全,普通高中债务余额20亿元;教师总量缺乏,缺编约1.3万名。

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情况汇报

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情况汇报

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情况汇报高中阶段教育是我国教育体系中非常重要的一个阶段,它承上启下,是学生从初中向大学迈进的关键阶段。

目前,我国高中阶段教育普及程度不断提高,教育质量也在不断改善,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下面将就我国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的情况进行汇报。

首先,我国高中阶段教育的普及程度逐年提高。

随着国家对教育的重视和投入,高中阶段教育的覆盖范围不断扩大,越来越多的学生有机会接受高中阶段教育。

据统计数据显示,目前我国高中阶段教育的普及率已经达到了较高水平,基本实现了全面普及的目标。

其次,高中阶段教育的教学质量不断提高。

近年来,教育部门加大了对高中教育的投入,加强了对高中学校的管理和指导,推动了高中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

通过改革课程设置、优化教学方法、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等措施,高中阶段教育的教学质量得到了显著改善,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了提升。

然而,我国高中阶段教育仍然面临一些挑战和问题。

首先,高考竞争激烈,学生学习压力大。

高中阶段教育过分注重应试教育,导致学生学习负担过重,心理健康问题日益突出。

其次,高中教育资源分配不均衡,城乡差距较大。

一些中西部地区的高中教育资源相对匮乏,师资力量不足,教学条件落后,影响了教育质量和公平性。

为了进一步提高我国高中阶段教育的水平,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

首先,加强对高中教育的投入,提高教育资源配置的公平性,改善教学条件,保障每个学生都能接受到优质的高中教育。

其次,改革高中教育教学模式,减轻学生学习负担,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实现教育目标的多元化。

同时,加强对高中教师的培训和支持,提高他们的教学水平和专业素养,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教育服务。

总的来说,我国高中阶段教育在普及程度和教学质量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我们要继续努力,加大改革力度,不断完善高中教育体系,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教育服务,推动我国高中阶段教育的全面发展。

希望通过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我国高中阶段教育能够迎来更加美好的未来。

教育部:2021年全国普及高中阶段教育

教育部:2021年全国普及高中阶段教育

Word 文档1 / 1教育部:2021年全国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教育部:2021年全国普及高中阶段教育重磅消息,近日教育部公布的《高中阶段教育普及攻坚准备(2021~2021年)》(以下简称"攻坚准备')提出,到2021年,全国普及高中阶段教育,适应初中毕业生接受良好高中阶段教育的需求。

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司长吕玉刚表示,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是我国继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后进一步提升国民整体素养、劳动力竞争能力、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重大举措。

据了解,2021年我国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到达87.5%,普及水平迈上了新台阶。

但由于多方面缘由,中西部贫困地区教育资源短缺,普及程度低,中等职业教育进展明显滞后。

这些地区受经济进展水平和自然环境条件的制约,普及任务异样困难。

同时,东部经济发达地区也存在许多薄弱环节,如一般高中教育与中等职业教育进展不协调,一般高中56人以上大班额比例接近四分之一,有的班额甚至超过80人。

攻坚准备提出的总目标是,到2021年,全国普及高中阶段教育,适应初中毕业生接受良好高中阶段教育的需求。

同时还提出了5个具体目标:一是全国、各省(区、市)毛入学率均到达90%以上,中西部贫困地区毛入学率显著提升;二是一般高中与中等职业教育结构更加合理,招生规模大体相当;三是学校办学条件明显改善,满足教育教学基本需要;四是经费投入机制更加健全,生均拨款制度全面建立;五是教育质量明显提升,办学特色更加鲜亮,吸引力进一步增添。

通过实现以上目标,努力形成结构合理、保障有力、多样特色的高中阶段教育。

教育部相关负责人指出,目前攻坚的.关键是保基本、补短板、促公平,重点是4类地区、3类人群和3个突出问题。

4类地区指的是中西部贫困地区、民族地区、边远地区和革命老区,这些地区受经济社会进展水平制约,教育资源缺乏,普及程度较低,是高中阶段教育的底部。

攻坚准备明确提出,国家和地方通过实施一批重大工程项目支持这些地区扩大教育资源,改善办学条件,把这个底部托起来;3类人群指的是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残疾学生和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保障这些群体的受教育权利是促进教育公平的重要表达;3个突出问题是指一般高中大班额比例高、职业教育招生比例持续下降、学校运转困难,这些问题严重影响高中阶段教育的普及水平和健康可持续进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全面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意义
全面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意义何在, ___国家要全面普及高中阶段教育?下面是应届毕业生为大家收集的关于全面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意义,欢迎大家阅读!
___最近印发了《高中阶段教育普及攻坚计划(xx—2020年)》(以下简称《攻坚计划》)。

这是国家推进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发展的精准发力,将有力推动全国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的进程。

当前,高中阶段教育发展中存在诸多困难与问题,一些地方 ___与群众对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的重要性认识不够,没有充分认识到高中阶段教育对于个体发展、教育发展与社会发展的价值和意义。

当前,高质量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成果需要得到持续发展,人民群众接受更多更好教育的愿望更为强烈,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与普及化进程加快;同时,在经济转型与产业调整的背景下,需要有更多创新创业型人才的成长与培养,以实现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这些正构成高中阶段教育大有作为的大好形势。

因此,《攻坚计划》重申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的重大意义,是非常必要的,有助于全社会就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达成共识,并获得社会的参与和支持。

众所周知,高中阶段教育发展存在显著的区域差距。

以xx年数据为例,全国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到85%,但在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的`680个县中,毛入学率低于70%的有33个,还有83个县甚至没有高中学校。

如果以初中毕业生升学率统计,xx年,全国还有5个省低于80%,其中 ___低于70%。

《攻坚计划》提出了2020年“全国、各省(区、市)毛入学率均达到90%以上,中西部贫困地区毛入学率显著提升”的目标,这显然与之前所提出的2020年全国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90%的表述不同。

《攻坚计划》把“中西部贫困地区、民族地区、边远地区、
___老区等教育基础薄弱、普及程度较低的地区,特别是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列为攻坚的重点之一。

很显然,《攻坚计划》旨在解决高中阶段教育发展中的区域差距问题,体现出实现教育公平的决心,符合协调发展与共享发展的要求。

《攻坚计划》在总体要求、主要任务、主要措施与 ___保障等方面就如何开展攻坚工作提出了系统设计。

总体要求中“基本原则”体现了普及高中教育攻坚计划的顶层设计;“提高普及水平”“优化
布局结构”“加强条件保障”“提高教育质量”四项主要任务,构成了以实现公平而 ___的高中教育为目标的行动。

所以,《攻坚计划》体现了办人民满意教育的要求、服务于地区___全面发展的导向。

至于主要措施和 ___保障中的各项内容,都非常具体、明确,具有可操作性。

模板,内容仅供参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