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千年银杏谷导游词

合集下载

银杏博览园解说词

银杏博览园解说词

银杏博览园解说词各位读友大家好!你有你的木棉,我有我的文章,为了你的木棉,应读我的文章!若为比翼双飞鸟,定是人间有情人!若读此篇优秀文,必成天上比翼鸟!我们现在来到了国家级银杏博览园。

博览园总面积30万亩,其中核心区面积3万亩,自然景观和人文资源非常丰富,它融观光、娱乐、健身、度假和科研等多种功能为一体,园内共分港上银杏姊妹园、艾山自然风景区和银杏展览区三大板块,总之,是一个由银杏树及其衍生的文化资源构建起来的自然乐园。

大自然钟情于邳州,使银杏这一古老而又珍稀的树种得以在北纬35°间扎根繁衍。

当年,孔夫子银杏树下“传道授业解惑”,“三千弟子、七十二贤人”,“贤者,回也”,留下了许多动人的佳话。

银杏所特有的物质及其产生的负氧离子,使这里的人们长寿健康。

从北魏正光年间,邳州人就开始大面积种植银杏,距今已有1400多年历史。

邳州现有银杏种植园26万亩,是世界上最大的银杏成片园,也是中国五大银杏基地之一。

博览园内大约拥有整个邳州银杏资源的90%。

这里有百年以上的银杏古树1万多棵,千年以上的银杏树10多棵,大多拥有美丽的传说,可以将您带入神话般的仙境。

银杏,作为第四纪冰川遗留下来的孑遗植物,和水杉一起,积累了无比深厚的文化底蕴,从表象到内涵都展现着超凡脱俗的魅力。

来到邳州,就要看看这里的银杏部落,看看这里的水杉家族。

“走千走万不如沂武河两岸” 我们正行驶在310国道上。

这是铁富镇的万亩银杏大观园。

前面这条河流就是大沂河,它从蒙山一路下来,奔流到这里,最后进入蔷薇河。

蔷薇河是波澜壮阔的,而大沂河是平静安详的。

谈到沂河,孔子有一段著名的论述:“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意思是说夏历三月末,春天的农事都已完成,我和五六位成年人、六七个小孩子一齐到沂水边洗个澡,上舞雩台纳个凉,然后唱着歌,一路走回来。

我们今天提倡建立和谐社会,这段《莫春篇》实际就表现了一种天人合一的和谐境界,反映了孔子的乐治思想以及不俗的志向。

银杏解说词

银杏解说词

健康守护者
——雅龙银杏
素有“陇上小江南”之称的徽县位于甘肃省东南部,地处秦岭南麓,这里常年光照充足、雨量丰沛,温和的气候和肥沃的土壤极其适合银杏的生长,因此被誉为“银杏之乡”。

徽县雅龙银杏产业开发公司总资产11446万元,公司占地85亩,是集银杏种植及深加工为一体的产业化发展省级重点龙头企业,依托当地银杏资源优势,公司论证20368万元项目,一期投资7735万元,建成了以银杏软黄胶囊为主的五条银杏系列产品生产线,相继开发生产出了五大类十多个银杏深加工高附加值系列产品。

银杏系列产品均以优质银杏叶为原料,富含35种黄酮类活性物质,无污染、无添加剂,属100%纯天然绿色食品,长期服用可以营养心脏、清宣理肺、滋阴壮阳。

由于银杏系列产品还具有降低血清胆固醇、促进冠状动脉、改善脑营养稀释血浓度的功效,对中老年人预防“三高”、改善冠心病、心绞痛、脑血管痉挛、增加血管壁弹性有显著作用,并有防辐射作用,尤其是研制开发的银杏软黄金胶囊,是以国内领先水平的超临界CO2萃取技术提取的银杏类黄铜为主要原料,生产环境为保健食品GMP认证车间,从化胶、配料、压丸、选丸以及包装均采用无菌化生产,该产品极具耐缺氧和延缓衰老的神奇功效,属长生佳品,预防和治疗心脑血管疾病、降血脂血压效果明显,是备受广大消费者青
睐的集调理人体机能和防癌抗病为一体的新一代复合型天然营养素。

目前,由雅龙银杏产业开发公司生产的银杏系列产品已经远销国内外,并多次荣获国家及省、市、县名优产品称号,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公司正在按照“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的新型合作模式,完善论证项目,继续延伸产业链、提高产品附加值,把银杏产业做大做强,源源不断的将绿色、健康送进千家万户,使银杏保健食品真正成为人类健康的守护者。

我的祖国——千年银杏金满地

我的祖国——千年银杏金满地

我的祖国——千年银杏金满地2013-3-25引言:我的祖国——千年银杏金满地银杏是现存种子植物中最古老的孑遗植物。

号称活化石,出身在几亿年前,与它同时代的物种早已灭绝,现存活在世的银杏稀少而分散,上百岁的老树已不多见。

而在随州市曾都区洛阳镇却有一个全国乃至全世界分布最密集、保留最完好的一处千年古银杏树群落。

银杏谷绵延 12公里,内有千年以上银杏树308棵,百岁以上银杏树1.7万多棵,原生态的野生银杏树510万株,区内古银杏树连成片、构成群落,深藏群主之间、汇聚成谷,是世界四大密集成片的古银杏群落之一。

每逢金秋时节,千年银杏谷遍地…………………………………………………………………………………………………….我的祖国——千年银杏金满地银杏是现存种子植物中最古老的孑遗植物。

号称活化石,出身在几亿年前,与它同时代的物种早已灭绝,现存活在世的银杏稀少而分散,上百岁的老树已不多见。

而在随州市曾都区洛阳镇却有一个全国乃至全世界分布最密集、保留最完好的一处千年古银杏树群落。

银杏谷绵延 12公里,内有千年以上银杏树308棵,百岁以上银杏树1.7万多棵,原生态的野生银杏树510万株,区内古银杏树连成片、构成群落,深藏群主之间、汇聚成谷,是世界四大密集成片的古银杏群落之一。

每逢金秋时节,千年银杏谷遍地金黄,蔚为壮观,吸引了周边大量游客前来观赏,成为初冬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深秋时节,随着气温下降,银杏树已经进入了休眠期,银杏家族也要停下忙忙碌碌的脚步。

千万棵银杏树的叶子由绿变黄,有的已开始调落,悲壮而美丽。

天高云淡时,太阳透过茂稀相间的枝叶把金色的光芒洒向大地,此时的银杏叶格外鲜艳,金灿灿的十里长谷,一望无边。

一阵风吹来,沙沙落下一片片扇形的金叶,散落在房顶、院落、柴草堆、山坡、田野……到处都象铺垫了一层厚厚的毯子。

满谷的“黄金甲”啊,漫步其中仿佛进入金碧辉煌的宫殿,又像置身美丽的仙境,我深深地陶醉其中。

从洛阳胡家河村至永兴村,是千年古银杏群落最集中的区域。

浙江大竹海的导游词范文5篇

浙江大竹海的导游词范文5篇

浙江大竹海的导游词范文5篇中国大竹海是单纯毛竹为主的林地,中国东南部最大的竹文化生态休闲旅游区,浙江省最著名的大毛竹示范基地,有“中国毛竹看浙江,浙江毛竹看安吉,安吉毛竹看港口”之誉。

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有关浙江大竹海的导游词范文5篇,欢迎借鉴参考。

大竹海的导游词范文(一)各位游客:大家好!双溪竹海漂流,漂流双溪竹海,欢迎大家来到双溪感受自然的竹海风光。

我是景区导游小×,希望我能成为大家快乐的旅伴。

双溪,顾名思义,由两条溪流汇合于此。

双溪是个古老的小镇,历史悠久,余杭建县治便有双溪,至今已有数千年历史。

双溪山青水秀,人杰地灵,有着极具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人文景观,在漂流中我会向大家一一介绍。

前面大家所看到的是竹海长廊。

竹海长廊总长130米,在我们杭州是绝无仅有的,木柱青瓦,古色古香,为我们景区增加一道亮丽的风景。

长廊的正上方是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王光英同志题写的江南第一漂五个苍劲有力的大字,为我们双溪竹海漂流景区锦上添花。

前面有几头老牛,正在摇头挥尾欢迎我们去坐牛车。

双溪水牛较多,因为有着充足的水资源。

水牛在以前只是作为耕种劳力,随着双溪人民生活水平普遍提高,水牛也就下岗了。

现在双溪发展生态旅游,老牛重新上岗,和我们一样成了一名旅游工作者。

在牛车道,大家看到的细沙是为了减轻牛脚负担,因为牛的脚底板很软,地面太硬牛会吃不消,所以这细沙是专门为牛而铺设的。

各位游客,这里是上竹筏的码头,双溪老百姓都称之为老花园。

首先我向大家讲一下乘坐竹筏漂流的注意事项及安全须知好,大家坐稳了。

现在我向大家介绍一下这老花园。

古代这里是一个很大的花园,花园内花香四溢,鸟语声声,盆景根雕千姿百态。

宋代词人李清照避难于此曾词曰: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唐代徐文长(别名徐渭)留下诗句门涤当水尽,路曲入松移,过溪无虎啸,枉送远禅师;清代吴焯一首题为《双溪》诗曰:百里双溪汇此方,修篁含涧郁相望。

云生石脚水痕白,曰射山头烟气黄,不少游鱼冲潋滟,尽多啼鸟弄微茫。

腾冲银杏村导游词

腾冲银杏村导游词

腾冲银杏村导游词【篇一:腾冲银杏村】腾冲银杏村:金色的童话世界云南的美景太多,大理、丽江、香格里拉、西双版纳……四季都演绎着各自的独特精彩。

但是,在“树树秋声、山山寒色”的深秋里,有一个地方,你一定要去--那就是静谧梦幻的腾冲银杏村!这里,是天堂的后花园,你可以尽情地在天堂里撒欢,让灵魂在金黄之间自由飘逸,为那一树树灿若黄金的奇特景观叹服。

腾冲县江东银杏村与著名的腾冲国家火山地质公园、柱状节理等旅游景点相邻,素有“树在家中,家在树下”美称。

据统计,全村共分布有古银杏树3000余株,其中,树龄在500年以上的有50余株,400年以上的70余株,200—300年的150余株,30年以上的600余株,20年以上的有2100株。

加上近10年来培植的中幼林1000余亩,江东村银杏树总棵数已有约33000株。

江东村银杏除具有古老和天然连片等特色外,还有一个最大的特点就是“村在林中,林在村中”,相互依托,浑然天成。

村中有若干客栈和“农家乐”供游人食宿。

据悉,这可能是迄今为止云南发现的最大、最集中、最古老的一片银杏林。

银杏村的古银杏树,隐于群山环抱,现于农庄炊烟之间,它们的古老让这个小村庄更加显得古朴和深邃。

每年10月下旬—12月中旬,是银杏村赏秋色的最佳季节。

因独特的地理气候原因,银杏村的“花期”较长,每到深秋,房前屋后,小路上、石墙上、瓦房上、水沟中、菜地里……黄叶纷飞,一地金黄。

游人身临其境,仿若走进金色的童话世界。

【篇二:秋天最美的村庄--银杏村】银杏村那就是静谧美丽的腾冲银杏村!它拥有宛如天堂的静谧秋景;它是是秋季里的金色梦想;它是《武侠》中甄子丹所演角色的隐秘山村住所;它是天堂的后花园。

它依托着村在林中,林在村中诗意;它是天下第一银杏王国。

它每到深秋,都会披上浓重金装,房前屋后,黄叶纷飞,异常美丽。

你可以尽情在它怀里撒欢,让灵魂在金黄之间自由飘逸,为那一树树灿若黄金的奇特景观叹服!固东镇位于腾冲县北部,固东镇是腾北经济、文化、商贸中心,素有“腾北重镇”之美誉。

美了,金色银杏谷

美了,金色银杏谷

美了,金色银杏谷<君临天下2018/11/21阅读197初冬(2018年11月13日),我们一行来到久负盛名的千年银杏谷。

走近这千年银杏谷,满眼是一片金色天地,非常震撼,真是美极了。

千年银杏谷景区位于中国古银杏之乡湖北随州曾都区洛阳镇,绵延12公里,区内古银杏树连成片、构成群落,深藏群主之间、汇聚成谷,是世界四大密集成片的古银杏群落之一。

中国千年银杏谷是以古银杏群落为标志的田园风光,古银杏群落与周围半丘陵半山区地形、湖泊河道、乡村农舍有机组合,互相映衬。

和当地的乡土建筑、乡村景观、乡村生活场景一起,共同展示出独特的田园乡土韵味,演绎一曲穿越时空隧道的古朴风情。

银杏谷内有千岁以上的银杏树308棵,百岁以上银杏树17000多棵,定植银杏树520万多棵。

以古银杏群落为标志的田园风光,叙说着中国传统哲学关于人与自然和谐的文化理念。

走进银杏谷不管处在哪个方位,都会看到自己向往的世界。

阳光下的山脉、树冠,翠流涌动,光与影结合的圆和线条叙说着天与人的共识、默契和力量,山屏树伞护着农家小院,袅袅炊烟亲吻着白云,弯弯山道缠绵得山花含羞,和谐的气韵描绘着真正的崇高境地。

这里一种奇特的现象,就是三个三千年:一是世界上最大、最集中的三千年树龄古银杏群落;二是三千年的农耕石磨文物大观;三是三千年的民居建筑历史画卷。

就这三个三千年,留给我们多么厚重的文化遗产。

我们走在用石磨铺成的路上,观赏着两旁的染成金色银杏树,感叹这世界的奇观,呼吸着饱含负氧离子的新鲜空气,真是心旷神怡。

风一程,雨一程,又到深秋初冬。

当我看着满目的飘零你,望着满地都撒下的金灿灿的叶子,心为之而痛,情为之而殇。

不知道为什么,在收获的季节,你在生命休眠时期到来之际,却还刻意的装扮自己,是为了取悦于谁?你将清丽转变成浓妆,又是为谁注入深情?时光未老,岁月无情,你摇曳着,书写生命若如初见,在时光里,靓了一世的情怀。

一年四季,你总是那样意气风发,不知疲倦地为人类世界奉献美丽。

千年银杏谷导游词大全

千年银杏谷导游词大全

千年银杏谷导游词大全篇一:中国千年银杏谷导游词中国千年银杏谷华夏银杏第一镇洛阳导游词欢迎词各位朋友:你们好。

首先请允许我代表第二届中国随州(洛阳)银杏文化节导游组对前来参加此次盛会的朋友们表示热忱的欢迎。

我叫xxx,是你们这次参加第二届中国随州(洛阳)银杏文化节,游览中国千年银杏谷的导游,我将尽心尽力地做好服务工作,如有服务不周的地方,请大家原谅。

谢谢大家。

洛阳镇即中国千年银杏谷概况各位朋友:下面请允许我向大家介绍洛阳镇的有关情况。

河南洛阳、随州洛阳,一字不差,它们之间是什么关系呢?我先给大家做个介绍。

西晋时期,中原发生八王之乱,匈奴等少数民族举兵侵犯中原,永嘉四年即公元310年,河南洛阳陷落,官兵士族大量南迁,史称”永嘉南渡”。

东晋统治者为了控制南逃士族和保护他们的利益,便在他们避难集中地区临时设置与他们原籍贯同名的郡、县行政机构,史称”侨置”。

当时逃到随南避难的多为河南洛阳籍士族,随南洛阳行政机构应运而生。

时代过去了,名称却留下了,作为情感的牵挂、历史的鉴证,随南洛阳的称呼己经有1700多年了。

今天的洛阳镇版图面积230平方公里。

人口3·7万。

北达随州,南通安陆,西达京山均为35公里。

汉十高速穿境而过,上襄樊下武汉都在100公里左右。

洛阳镇地处东经113度,北纬31度,属亚热带季风气侯。

气候(:千年银杏谷导游词大全)温和,阳光充足,热量丰富,雨量充沛,是亚热带植被生态最适区。

洛阳是大洪山与白兆山的结合部,属于半丘陵半山区地形。

山体圆浑,土质肥沃,植被十分茂盛。

四季分明的气候,不断改变着大地的色彩,任何季节走进洛阳镇,都会看到精彩的画面。

金鸡岭文化遗址各位朋友:高速公路洛阳出口向南1公里,就是金鸡岭文化遗址。

20XX 年,汉十高速通过这里,揭开了金鸡岭尘封的历史,出土文物1000多件。

历史的语言告诉我们,文物的内涵是神农时代的原始农耕文化,至今6000年左右。

遗址面积超过了10万平方米,其规模相当现代一座小型城镇,是一处高等级的中心聚落。

绿林寨导游词

绿林寨导游词

绿林寨导游词篇一:浙江大龙湾导游词浙西大龙湾(浙西天滩)导游词天滩食街门楼前:各位团友,大家好,我姓X,大家叫我小X。

今天有缘和大家一起畅游浙西天滩,感到不胜荣幸。

先请大家来看看天滩的食街。

天滩食街总长118米,共有特色店铺12家。

其中有临安闻名的昌化豆腐干,(采用十八道传统工序,十余种佐料制作,吃起来特别有味。

如果有团友想在你出开这种店,可来此处拜师学艺,销路肯定好)。

还有著名的临安小核桃,味道特美,价格最低,这是为什么呢?大家猜猜看,猜不着,游完全程再告诉大家。

(答案:要知道答案,先听我讲一个民间故事。

据昌化民间故事记载,朱元璋在昌化山区逃避元兵追捕时,中了猎人捕猎的冷枪,腿上受了小伤,坐了江山后,决定杀尽昌化人以报此仇。

当时被派领兵杀昌化人的朱老将军行事谨慎,扮作平民,带领随从先行侦探。

昌化人有个好客的习俗:“上门就是客”,这次,正巧又在正月里,特别好客,你拉我请,热情动人,朱老将军犯了疑,这么好的昌化人为什么要杀光?杀吧,与心不忍;不杀吧?交不了差。

于是他动了脑筋,当时昌化分为十二个“都”,合并了二都和六都。

到皇帝面前奏报:“我把昌化二门十二门都灭了”。

好心终于得了好报,虽然昌化没有了二都和六都。

昌化人民的热情好客的优良传统却永远传了下来,所以价格低,其目的是希望大家多来做客,大家不妨乘此机会,多带点山货回去。

)大家在食街还可以品尝和购买许许多多,原汁原味,货真价实,物美价廉的绿色菜肴和山货。

下面大家随我来,先来看介绍牌上的这段文字:简介“浙西天滩风景区”位于杭州西郊浙皖接壤的清凉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临安市龙岗镇境内,距临安市中心60公里,杭昱线8公里,交通便捷。

山属仙霞余脉,经黄山入境,景区纵深30公里,先期开发4公里。

景区内人文景观丰富,有前年古刹龙井寺遗址、抗日时期的英国人度假村,文化大革命时期神秘的“7120”地下指挥部,九十年代修筑的水力发电站,可见此处是一块不可多得的风水宝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千年银杏谷华夏银杏第一镇洛阳导游词欢迎词各位朋友:你们好。

首先请允许我代表第二届中国随州(洛阳)银杏文化节导游组对前来参加此次盛会的朋友们表示热忱的欢迎。

我叫xxx,是你们这次参加第二届中国随州(洛阳)银杏文化节,游览中国千年银杏谷的导游,我将尽心尽力地做好服务工作,如有服务不周的地方,请大家原谅。

谢谢大家。

洛阳镇即中国千年银杏谷概况各位朋友:下面请允许我向大家介绍洛阳镇的有关情况。

河南洛阳、随州洛阳,一字不差,它们之间是什么关系呢?我先给大家做个介绍。

西晋时期,中原发生八王之乱,匈奴等少数民族举兵侵犯中原,永嘉四年即公元310年,河南洛阳陷落,官兵士族大量南迁,史称”永嘉南渡”。

东晋统治者为了控制南逃士族和保护他们的利益,便在他们避难集中地区临时设置与他们原籍贯同名的郡、县行政机构,史称”侨置”。

当时逃到随南避难的多为河南洛阳籍士族,随南洛阳行政机构应运而生。

时代过去了,名称却留下了,作为情感的牵挂、历史的鉴证,随南洛阳的称呼己经有1700多年了。

今天的洛阳镇版图面积230平方公里。

人口3·7万。

北达随州,南通安陆,西达京山均为35公里。

汉十高速穿境而过,上襄樊下武汉都在100公里左右。

洛阳镇地处东经113度,北纬31度,属亚热带季风气侯。

气候温和,阳光充足,热量丰富,雨量充沛,是亚热带植被生态最适区。

洛阳是大洪山与白兆山的结合部,属于半丘陵半山区地形。

山体圆浑,土质肥沃,植被十分茂盛。

四季分明的气候,不断改变着大地的色彩,任何季节走进洛阳镇,都会看到精彩的画面。

金鸡岭文化遗址各位朋友:高速公路洛阳出口向南1公里,就是金鸡岭文化遗址。

2002年,汉十高速通过这里,揭开了金鸡岭尘封的历史,出土文物1000多件。

历史的语言告诉我们,文物的内涵是神农时代的原始农耕文化,至今6000年左右。

遗址面积超过了10万平方米,其规模相当现代一座小型城镇,是一处高等级的中心聚落。

人类在这里连续生存繁衍了1000多年,直到青铜时代前夜,这个聚落才退出历史舞台。

由此可见,洛阳是最适应人类繁衍生存的风水宝地。

洛阳集镇各位朋友:这里就是洛阳集镇,她建在一个4平方公里的盆地里。

集镇人口8000。

是洛阳镇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也是中国千年银杏谷景区未来的游客集散中心。

集镇四周青山环抱护卫,清水河流经集镇中心,几曲回肠,环顾有情。

集镇建设不拘方向地势,傍山带水,因地制宜,建筑形式灵活多样,巧妙地利用山水,与自然溶为一体。

规划中的自然,自然中的整齐,清静中流出现代气息,今天的繁荣又连接着昨天的情感。

山与人摒弃了山外的浮嚣,构成了山镇的稳健,人与水躲开了历史的古板,描绘出山镇的妖娆。

山、水、人溶为一体的洛阳集镇,其规模不大,但气之所蓄,精之所聚,灵之所钟,如诗如画。

走近她,眼开心悦,离开她,依依难舍。

桃园河水库各位朋友:前面就是桃园河水库,它兴建于60年代。

库容7千万立方。

水源天然,库水清澈,明净如镜,库汉曲幽,山重水复,诗情画意,云雾水烟,虚实相间,展示着山水韵律。

四周山丘,植被茂盛,春花,夏荫,秋红,冬翠,湖光山色,浓妆淡抹,四季宜人。

桃园河人工湖泊,不是天池,胜似天池。

九口堰革命旧址纪念馆各位朋友:这里就是九口堰革命旧址纪念馆。

抗日战争时期,李先念、陈少敏等革命将领率领新四军鄂豫挺进纵队在随南浴血奋战三年之久,创建了白兆山抗日根据地。

皖南事变后,遵照中央指示迅速组建了新四军第五师。

师首长于1941年4月5日,在九口堰通电就职。

为了纪念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业绩,随州市于1982年成立了九口堰革命旧址纪念馆。

1984年,时任国家主席的李先念,亲笔为九口堰纪念馆书写了“国民革命军陆军新编第四军第五师司令部、政治部旧址”的匾额。

1992年,省人民政府将九口堰革命旧址纪念馆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08春,又被纳入中央免费参观的博物馆范围。

纪念馆房屋56间,土木结构,三进两院,左右对称格局。

始建于清雍正11年,是一处保存完整的明清时期的古民居,其本身富有深刻的文化底蕴。

纪念馆内陈列着一段真实的革命历史,欲知详情,请进展厅参观。

民间仙居各位朋友:看看公路两边粉墙黛瓦的民居吧。

洛阳镇的村落多为生态村落,依山就势因地制宜而建。

居住建筑溶入了山水,人与自然相互关爱,不管是从物质环境或是景观角度方面都能清清楚楚看到庄周理想、陶潜梦幻。

此地无神仙,到处是仙居。

生活方式是文化传递的主要脉络,屋脊上的装饰告诉我们,这里居住的是炎帝神农的后裔。

两头的“凤凰”和中间的“一轮太阳”,曾经都是炎帝神农部落的图腾。

现在民间还用它们装饰生活,除了美观外,还有两个意义,一是怀念始祖,二是避邪镇宅,因炎帝神农的神职最高,有他在此什么妖魔鬼怪都不敢侵犯。

古银杏群落各位朋友:进入洛阳镇到处可以看到古银杏树,古树就是历史,古树就是文化。

洛阳镇古银杏群落居世界古银杏群落之首,也是洛阳镇最具有开发价值的旅游资源。

洛阳镇现有定植银杏树510多万株,其中百年以上的17000多株,千年以上的308株。

洛阳镇古银杏树连接成片,构成群落,举世罕见。

她是洛阳镇前人栽树后人乘凉美德的产物,是天赋与人格胶溶沉淀的结晶。

古银杏群落有着深厚的人文内涵,加至粗壮挺拔的树型和四季变换的色彩倍受人们的青睐。

群臣朝会各位朋友:这一组古银杏树有50多株,它们演义的历史典故是“群臣朝会”。

当年楚庄王伐随时,在这棵大树下设过行宫,开过朝会。

当地人民被他们那种各司其职,忠于职守的敬业精神所感动。

于是,种树造形再现当时朝会情景,以示纪念。

树王神态庄严倾听大臣们的意见。

两侍女陪伴王后隐于大王身后。

御林军队形整齐,肃立两旁。

老太监随时准备传递奏折。

左边的文臣,坦露胸怀,推心置腹,鞠躬尽卒。

右边的武将,气宇轩昂,整装待发,视死如归。

群臣朝会,从大王到侍女各司其职,井然有序。

民俗博物馆各位朋友: 我们现所处的地方叫胡家河。

名称的由来是:明朝洪武元年,胡胜玉遵示携眷从原藉江西省迁于随南,几经转折,最后落藉这里。

“于是,安居乐业,世守斯土。

一河两岸,皆为勤劳胡氏,所以相传为胡家河也。

”胡氏家族在这里繁衍生息了600多年。

我们现在看到的是胡氏家族在清朝乾隆壬子年(公元1740年)建的旧祠。

民国二十六年(公元1938年)建的新祠,解放后作为“四旧”拆了。

旧祠幸免遇难,是因为解放后一直作为国有粮仓在使用。

平和的炊烟,虔诚的香火和琅琅的书声,伴随着云雾在山冲又飘荡了几百年……过去这里人与人的关系,产生了近乎完美的宗族自治的社会管理方式。

宗法文化成了大家族的灵魂。

建祠修谱,家族自治,祠规宗约,教育子孙,凝聚人心。

“肯播肯获肯构肯堂一姓云板绳祖武,荐韭荐麦荐黍荐稻四时俎豆报宗功。

”这是胡氏祠享堂里的一幅抱柱联,大慨意思是:勤奋耕读,建设家园,就是继承祖宗遗志;用劳动的收获祭祀祖先,就是耀祖光宗。

敬、和、俭、静的道德规范,前良后教,代代相传。

胡家河宗族文化,是随州风俗的一斑……具有典型标本的价值和意义。

因此,我们恢复了胡氏祠旧貌,作为民俗博物馆,让大家通过这个窗口回望历史,了解古朴的民俗,了解深后的随州文化。

盆闶树各位朋友:那棵曾经遭过雷击,现在树顶上还有一个盆子的大树,就是在京山、安陆、应城一带视为圣树的盆闶树。

因为那一带河流里、水井里、水缸里,至今仍能看见盆闶树的倒影。

传说唐朝宝历年间,灵济祖师从五台山来随州选道场路过这里,见树上闶着一个盆子觉得奇怪,走近细看才明白:那年王母娘娘举行蟠桃会,觉得天上的果实不丰盛,就派风、雷二神到人间采一样最好的果实带回天庭。

风、雷二神寻遍人间,觉得只有这五龙戏珠之地的白果最好。

于是,雷神劈断树梢,风神把它连枝带果卷回了天庭。

当地人们怕雨雪浸蚀树杆,就在折断处闶了个盆子。

灵济祖师被当地人保护树木的爱心所感动。

尊重自然、关爱自然、保护自然的品质和前人栽树后人乘凉的奉献精神应发扬光大,盆闶树应成为他们的丰碑。

于是,使了一道法术,让这里的山泉所能滋润地方,水中都能看到盆闶树的倒影。

饮水思源,任何时候都不要忘记那些热爱自然、保护自然,为水源清洁作出贡献的上游人们。

高耸的废墟各位朋友:翻过求雨尖可以看到西北方向的两坐高山,西边的是青林寨,北边的是古迹岭。

两坐高山曾出了两个皇帝,影响了中国的历史命运。

公元22年,山下人陈牧、廖湛、刘玄聚众起义,组建了平林军。

在青林寨、古迹岭等山上垒石围墙,建立据点,打富济贫,屯积粮草,招兵买马,后来这支起义队伍与绿林军联会一起冲出了大洪山,直捣京都长安,摧毁了腐朽的西汉王朝,建立了更始政权,刘玄当了皇帝。

元朝末年,为了反抗封建统治,当地人推选明玉珍为屯长,屯兵青林寨、古迹岭,保卫百姓平安。

后来明玉珍率义军参加了红巾军,为推翻元朝统治立下了汗马功劳。

1363年占居四川的明玉珍乘红巾军内部大乱之机正式称帝,建都重庆,国号大夏,在位3年病故,其子明升继位,1371年,被朱元璋招安。

现在山上残垣,瓦砾、断碑,到处可见。

山寨废墟变成了特殊的民间博物馆。

走进荒野,破读民间故事,反刍线装史籍,穿过时间的隧道,遥远的往事历历在目。

欣赏废墟,感受历史的真实,如品陈年老酒,回味无穷。

废墟的沧桑之美令人震撼。

银杏至尊各位朋友:前方的那坐小山包就是救孤岭,山包上的那棵大树就是银杏至尊。

民间传说山名和树名都是朱元璋当了皇帝后封的。

元朝推翻后,为争夺皇位朱元璋与各路起义队伍之间烽火又起。

时任陈寿辉部下先锋的明玉珍回到他的老根据地青林寨,招兵买马,教练新兵,以壮军威。

一天,朱元珠率大军包围了青林寨,将大本营扎在那个山包上。

当时那棵一株双杆的银杏树因树龄太高,树根裸露,枝叶稀疏,酷似一对携手相扶的老夫妻。

朱元璋见了动了恻隐之心,命士兵给树培土,然后设行宫于树下。

朱元璋指挥部下多次攻寨,明玉珍自知寡不敌众,紧闭寨门,凭险居守,以待援军,两军相持一个多月。

深秋的一个早晨,四周杀声把朱元璋从梦中惊醒。

原来是陈寿辉的援军到了,明玉珍接到信号率众冲下山寨,里应外合,朱元璋的大本营围了个水泄不通。

面对绝境,朱元璋仰天长叹:天绝我也!说也奇怪,朱元璋叹声未落,一片金黄色的银杏树叶落在他的额头上。

朱元璋见上面有两行字:“一朝为天子,廉政爱民否?”朱元璋心有灵犀,噗通一声跪在银杏树前,边磕头边发誓:“一朝为天子,视民为父母。

”顷刻,银杏树无风摇动,山包四周云雾涌起,胧罩了一切,能见度不足丈远,朱元璋换民服乘机逃出了重围。

后来朱元璋重整旗鼓,打败了陈寿辉,把明玉珍撵到了四川,自已在南京做了皇帝。

于是,封那个山包为救孤岭,封那棵银杏树为银杏至尊。

并每天面向救孤岭为这棵银杏树默念祈祷七次:愿她返老还童,生育后代,排遗孤寂,享受天伦。

果然这棵银杏树返老还童了,树杆挺拨,枝叶繁茂。

更有趣的是紧贴树杆对称地长出了两棵各有一抱多围的小银杏树,看去恰似一对手挽手的中年夫妻,一人牵了一个孩子,正在游山玩水,品味天伦之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