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人教统编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语文园地六》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语文园地六》教案(精选11篇)

新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语文园地六》教案(精选11篇)三年级语文上册《语文园地六》教案篇1教材简介:这次语文园地有三部分内容,分别是“口语交际”和“习作”、“我的发现”和“日积月累”、“宽带网”。
“口语交际”是结合本组的课文学习及“宽带网”的内容进行的,而“习作”部分承接口语交际进行整理,写成习作。
“我的发现”是让学生体会相同的字在不同的语言环境里词义是不同的。
“日积月累”中设计了“读读背背”和“读读记记”,其中“读读背背”是启发学生学习积累古诗,“读读忘记”意在让学生发现词语的特点并进行扩展练习。
“宽带网”从“迷人的风景”和“富饶的物产”两方面向学生提供了资料,丰富了学生的资料积累。
学习目标:知识与能力:1、通过本组的口语交际而展示自己搜集的资料并通过整理写出习作。
2、了解了解不同词在不同语言环境中不同意义,认识到词的意义常常要结合语言环境来理解。
3、积累名诗、名句。
4、积累成语,发现其中的规律。
过程与方法:1、以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来口语交际,从而整理、写作。
2、学习在不同语言环境中区别相同字的不同意义。
3、通过观察发现词语特点,并积累相类似的词语。
情感态度价值观:1、感受祖国语言文字的丰富性。
2、感受祖国的迷人风景和物产的富饶,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感。
教学建议:1、在教学中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口语交际和宽带网结合进行,课前可以先了解学生搜集到的各种资料情况进行分组,做好交际前的准备,同时还要注意小组合作中的分工,在此基础上进行习作,学生就会有话可说。
2、交际中可以采用多种方式进行:介绍自己去过的地方可以让学生自己带照片进行介绍,也可以收集自己喜欢的地方的图片进行介绍,或以导游的身份进行介绍。
介绍自己想去的地方可以和同学合作进行。
3、“我的发现”和“读读背背”、“读读记记”就能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在读中观察发现词语中的奥秘并进行词语积累和识字练习。
4、课时建议:宽带网、口语交际、习作可以用四课时进行;其它部分为两课时。
新部编版三年级上语文《语文园地六》优质课教学设计三年级语文下册语文园地

新部编版三年级上语文《语文园地六》优质课教学设计三年级语文下册语文园地根据您提供的信息,以下是一堂适用于新部编版三年级上语文《语文园地六》的优质课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了解课文《植物妈妈变了》,了解植物的生长变化和母爱的伟大。
2. 能力目标:通过阅读、听说、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阅读能力和合作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培养学生保护环境和珍惜父母的良好情感。
【教学准备】课件、教师书、PPT、黑板、《语文园地六》教材、扩展阅读材料、图片、小植物等。
【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引入本课主题,通过展示一张描绘季节变化的图片,引起学生思考并提问:你们都知道季节会变化吗?春天、夏天、秋天和冬天有什么不同?我们是怎样感受到季节变化的?2. 给予任务(5分钟)告诉学生,今天我们要学习一篇关于植物生长变化的课文《植物妈妈变了》。
请你们预测一下这篇课文会说到什么内容。
3. 阅读理解(15分钟)学生阅读课文《植物妈妈变了》,教师适时示范合理的阅读方法,让学生跟随教师一起读课文。
然后,学生自主阅读,最后教师进行提问来检查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4. 激发感情(10分钟)教师出示一些植物的图片,让学生依据课文内容,描述植物的生长变化。
然后,从课文中提取与母爱有关的内容,引导学生讨论:植物妈妈为了孩子付出了哪些努力?与人类母爱相比,它们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5. 拓展阅读(10分钟)教师给学生讲解一些植物生长的奇妙现象,例如:茉莉花只在夜晚开放等。
然后,教师发给学生一篇扩展阅读材料,要求学生阅读并总结其他植物的特殊生长习性。
6. 总结归纳(5分钟)教师指导学生整理植物生长的规律和植物的特殊生长习性,并鼓励学生将这些知识应用到生活中,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和保护环境的意识。
【教学延伸】1. 布置作业:要求学生回家观察自家花园中的植物,并记录下植物的生长变化。
三年级上册语文园地六教案6篇

三年级上册语文园地六教案6篇三年级上册语文园地六教案篇1【学习目标】1、选择一个课外读到的名人故事讲给同学听,同时认真听其他同学讲名人故事,交流读后感想。
2、写一篇习作,介绍自己熟悉的人的一件事。
3、自主发现引用人物的对话的三种不同形式。
4、读读背背,收集积累名人名言。
5、读成语故事,了解故事内容。
【课前准备】收集自己准备讲的名人故事中涉及的名人图片、名人像,讲名人故事时用。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口语交际讲名人故事一、谈话导入最近在语文课上我们结识了列宁、高尔基、李四光、宋庆龄等许多名人,课外大家也在读名人故事、寻找名人资料,今天我们以小组为单位举行一个故事会。
二、分组举行1、调整座位,各小组围坐在一起。
2、各人先在组内展示自己所画的名人像或图片,简要介绍自己要讲的故事的主人公。
3、交代讲故事、听故事的要求:讲的同学要讲清楚,让别人听明白;听的同学要认真听,可以提问,也可以补充;讲完后评选本组故事大王1~2名。
4、各小组内学生试讲、教师巡视。
三、全班交流1、各组汇报本组评选出的故事大王名单,教师颁奖。
2、荣获故事大王称号的同学非常荣幸,故事大王们肯定愿意让更多的同学听到你的精彩故事。
哪位故事大王给全班同学讲?挑选一、二名故事大王讲故事。
共同评议讲述情况。
如仪态是否自然大方、语言是否流利、有声有色等等。
四、畅谈感想1、听了组内同学讲的名人故事、故事大王讲的名人故事,大家有些什么想法?可以谈谈对名人行为、品格的评价,可以联系自身和现实情况发表感想。
2、学生畅谈感想。
3、一位位名人是一座座丰碑,他们的崇高思想与品格就像一座座灯塔,让我们将他们的形象永远铭记在心中,从他们身上获得力量,学得智慧,向自己的理想迈进。
第二课时习作指导一、交代任务学了这组课文,我们结识了好几位名人,他们或关爱自然,或平易近人,或善于思考,或诚实守信,一个个栩栩如生,跃然纸上。
我们大家也有许多熟悉的人,在他们身上有许多值得写的事,这次我们就来学着写一写。
人教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语文园地六》教案教学设计小学优秀公开课

人教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语文园地六》教案教学设计小学优秀公开课语文园地六【课前解析】本单元语文园地有4项内容,分别是交流平台、识字加油站、词句段运用、日积月累。
交流平台版块是通过交流中心句在文中的不同位置;识字加油站出示了6个表示动物的词,两种偏旁,进一步巩固形声字的知识;词句段运用出示了8个ABB式词语,训练用词造句能力和根据提示写片段的能力;日积月累部分学习唐代李白的七言绝句《早发白帝城》,正确、有节奏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理解和积累诗句。
【教学目标】1.能交流、总结一段话中关键句可能的位置及关键句的作用。
2.认识表“蝌、蚪”等6个生字,能说出“蝌、鲤”等字声旁表音、声旁表义的特点。
3.能说出“懒洋洋、慢腾腾”等词语相想象到的画面,并能选择一两个词语写句子。
4.能围绕给出的关键语句说一段话。
5.朗读、背诵古诗《早发白帝城》。
【教学重点】1.能交流、总结一段话中关键句可能的位置及关键句的作用。
2.了解形声字字声旁表音、声旁表义的特点。
3.能说出“懒洋洋、慢腾腾”等词语相想象到的画面。
【教学难点】能围绕给出的关键语句说一段话。
【教学策略】着重引导学生分类识字,再顺势指导。
写话教学中先让学生积累再动笔,及时点评。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2个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能交流、总结一段话中关键句可能的位置及关键句的作用。
2.认识表“蝌、蚪”等6个生字,能说出“蝌、鲤”等字声旁表音、声旁表义的特点。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
教师导入新课: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语文园地六”的内容。
板书:(语文园地)二、学习交流平台。
教师指名读,生自由读。
教师提问:以上两段话有什么共同的特点?预设:开头一句表达了这段话的主要意思,后面的内容都是围绕开头这句话来写的。
板书:(围绕一个句子写)【设计意图:出示片段,明白本次交流的内容是寻找中心句的问题,为本次交流明确了目的。
】教师指名读,生自由读。
教师提问:这段话是围绕哪句话来写的?预设:乒乓小将们打得多认真啊!教师指名读,生自由读。
语文园地六 (教案)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

语文园地六(教案)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阅读、讨论,理解课文内容,培养阅读理解能力。
2. 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提高写作水平。
3. 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增强对文学作品的欣赏能力。
4.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教学内容1. 阅读课文《语文园地六》,理解课文内容。
2. 分析课文结构,学习文章写作技巧。
3. 课堂讨论,分享阅读心得。
4. 小组合作,完成写作任务。
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学习文章写作技巧,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水平。
2. 教学难点:分析课文结构,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投影仪,白板。
2. 学具:课文《语文园地六》,笔记本,文具。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图片、视频等方式,引起学生对语文园地六的兴趣,激发学习欲望。
2. 阅读课文: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3. 课堂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分享阅读心得,分析课文结构,学习文章写作技巧。
4. 小组合作:学生分组,根据课文内容,完成写作任务。
5. 课堂展示:学生分组展示写作成果,互相评价,教师点评。
6. 总结:教师总结课堂教学内容,强调重点,解答疑问。
板书设计1. 语文园地六2. 课文结构图:展示课文的结构,帮助学生理解课文。
3. 写作技巧:总结课文中的写作技巧,供学生学习参考。
作业设计1. 写作练习:根据课文内容,仿写一篇作文。
2. 阅读理解:阅读一篇类似的文章,完成阅读理解练习。
课后反思1. 教师反思:总结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为下次教学提供参考。
2. 学生反思:学生总结自己在课堂上的表现,找出不足,为下次学习做好准备。
以上是语文园地六的教学方案,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
重点关注的细节是“教学过程”,因为这个部分涵盖了整个课堂教学的步骤和活动,是教学方案中最为关键的环节,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教学目标的实现。
教学过程详细补充和说明1. 导入在导入环节,教师应充分利用多媒体设备,如播放与课文内容相关的视频或展示图片,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对即将学习的内容的兴趣。
《语文园地六》(教案)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

语文园地六(教案)课程背景本课是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的第六课,学习内容为《蝴蝶》、《童年》、培养学生的句子意识、句子表达能力以及理解能力。
学习目标1.掌握课文中的基础知识,了解蝴蝶的生态习性和童年时的美好回忆。
2.培养学生们的语文表达能力和语言理解能力。
3.培养学生的句子意识,让学生将语言组织成复杂句、并列句、简单句等多种形式。
4.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学生乐于接触语文,提升语言素养。
学习内容一、引入(约5分钟)目的:通过引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1.老师打开教室窗户,引入本节课的主题——蝴蝶,鼓励学生观察蝴蝶在花间飞舞、生态习性等方面的特点,并自由阐述。
二、课堂活动(约35分钟)1. 课文朗读(约10分钟)目的:通过朗读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
1.让学生自由朗读《蝴蝶》、《童年》两篇课文,培养学生们的口语表达能力和语言理解能力。
2. 词语学习(约10分钟)目的:通过学习词语,扩大学生的词汇量。
1.让学生依次学习以下词语,了解其意思并造句。
每个词语的讲解可结合课文内容:•蝴蝶•花间•优美•童年•回忆3. 句型学习(约10分钟)目的:通过学习句型,培养学生自然而然地使用优美句子。
1.让学生结合课文朗读,划出其中所涉及的复杂句、并列句以及简单句,并了解它们的语法结构和用法。
在学习过程中,老师要注重疏导,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4. 阅读活动(约5分钟)目的:通过阅读活动,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1.让学生阅读教材中的讲解部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三、作业(约5分钟)目的:通过作业,检查学生的学习效果。
1.让学生完成《语文园地六》课后习题,以检查学生对本节课的掌握情况。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们能够更好地掌握课文中的基础知识,同时也能够培养学生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语言理解能力。
在后续的教学中,老师应该加强和学生的互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和学习效果。
(完)。
部编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语文园地六》教学设计

部编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语文园地六》教学设计【学习目标】:1.能交流、总结一段话中关键语句可能的位置及关键语句的作用。
2.认识“蝌、蚪”等6个生字,能说出“蝌、鲤”等字声旁表音、形旁表义的特点。
3.能说出由“懒洋洋、慢腾腾”等词语想象到的画面,并能选择一两个词语写句子。
4.能围绕给出的关键语句说一段话。
5.朗读、背诵古诗《早发白帝城》。
【学习重难点】:1.认识“蝌、蚪”等6个生字,能说出“蝌、鲤”等字声旁表音、形旁表义的特点。
2.能说出由“懒洋洋、慢腾腾”等词语想象到的画面,并能选择一两个词语写句子。
3.能围绕给出的关键语句说一段话。
4.朗读、背诵古诗《早发白帝城》。
5.能交流、总结一段话中关键语句可能的位置及关键语句的作用。
【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板块一揭题导入同学们,这一单元我们学习了很多写景的文章,从中我们也有了许多收获,例如:写作方法。
今天我们就一起进入语文园地,去汲取里面的营养吧。
(教师板书:语文园地)板块二交流平台1.课件出示交流文段。
西沙群岛也是鸟的天下。
岛上有一片片茂密的树林,树林里栖息着各种海鸟。
遍地都是鸟蛋。
树下堆积着一层厚厚的鸟粪,这是非常宝贵的肥料。
小城里每一个庭院都栽了很多树。
有桉树、椰子树、橄榄树、凤凰树,还有别的许多亚热带树木。
初夏,桉树叶子散发出来的香味,飘得满街满院都是。
凤凰树开了花,开得那么热闹,小城好像笼罩在一片片红云中。
(1)指名读,自由读。
(2)小组交流,以上两段话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开头一句表达了这段话的主要意思,后面的内容都是围绕开头这句话来写的。
)(教师板书:围绕一个句子写)2.课件出示练习文段。
校园的东墙边有一张乒乓球台。
球台那里围了一圈黑脑袋,不时传来喝彩声和欢笑声。
乒乓小将们打得多精彩啊!他们你攻我挡,一个球常常打了几十个回合还不分胜负。
(1)指名读,自由读。
(2)小组交流,这段话是围绕哪句话来写的?(乒乓小将们打得多精彩啊!)3.课件出示文段。
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语文园地六》教案

《语文园地六》教学设计学习目标:1.了解本课新学生字有什么共同特点。
2.在词句段运用中扩大见识、开阔视野。
3.在背诵中积累,增长知识。
教学重点1.学会围绕一句话,说一段话。
2.加深对偏旁相同的生字的理解。
3.背诵古诗教学难点学习ABB式词语,根据词语说句子。
学会围绕一句话说一段话。
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准备教师:课件学生:搜集生字,准备卡片教学过程一、激趣拿证去寻宝同学们,今天我们要进行语文园地六的学习,老师想带你们去一座美丽的城堡参观,你们想去吗?但是我们要开启宝箱才能拿到通行证,有信心吗?让我们看看第一个宝箱里藏着什么——二、开启宝箱识生词汉字宝箱请来了两位客人,看看它们带给我们什么礼物?甲骨文中有个字与蛇的形象几乎一模一样,头尖身长;金文承续甲骨文字形,有的金文在蛇的头部加上了两点,真像胸前伪装两个大眼睛的眼镜蛇;篆文夸大蛇的头部。
隶化后楷书严重变形,蛇形尽失。
我们熟知的“虫”字字形固定延续下来。
“虫”本义是“蛇”,后来扩大引用,一些无足、无脊椎、体型微小的动物名字里往往会有“虫”字做偏旁。
让我们看看都有哪些生字要和“虫”字交朋友。
(识读生字词)我们来到海底,看看小鱼带来了哪些知识——完成“课堂练习”(配对贴图)邀请学生上台讲述“鱼”字的字形演变:甲骨文中的“鱼”简直和一条刚钓上来的鱼没什么两样,金文中的鱼形更加清晰,篆文中的鱼尾线条明显,后期将它转化为四个点,随性洒脱的草书将四个点连为一条长横,“鱼”字字形基本确立。
因此,大部分与鱼相关的字,都采用“鱼”作偏旁。
让我们看看来了哪些鱼朋友?(课件识字、学生汇报)交流介绍鱼字旁的生字(学生汇报课前搜集内容)传授方法,拓展识字:学习上我们要勤学勤思,“鸟”“犬”也是多用于动物名的偏旁,大家可以利用“象形字典”来了解一下它们字形的发展演变。
三、再开宝箱读准确词语宝箱请来的客人是爸爸和双胞胎儿子,他们兴冲冲地来到郊外,那里静悄悄的,只有一只小狗在懒洋洋地睡大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语文园地六1.能交流、总结一段话中关键语句可能的位置及关键语句的作用。
2.认识“蝌、蚪”等6个生字,能说出“蝌、鲤”等字声旁表音、形旁表义的特点。
3.能说出由“懒洋洋、慢腾腾”等词语想象到的画面,并能选择一两个词语写句子。
4.能围绕给出的关键语句说一段话。
5.朗读、背诵古诗《早发白帝城》。
重点1.认识“蝌、蚪”等6个生字,能说出“蝌、鲤”等字声旁表音、形旁表义的特点。
2.能说出由“懒洋洋、慢腾腾”等词语想象到的画面,并能选择一两个词语写句子。
3.能围绕给出的关键语句说一段话。
4.朗读、背诵古诗《早发白帝城》。
难点能交流、总结一段话中关键语句可能的位置及关键语句的作用。
1.归类识字汉字偏旁表意的规律在汉字学习中很重要,课本识字加油站中的加点字“蛾”“螃”“鲤”“鲫”等生字与昆虫和鱼类有关。
借助图片帮助学生在自主发现中进一步牢固掌握识字规律,在快乐的游戏中巩固识字。
2.词句段运用词语的理解和运用,切勿生硬讲解,尤其不可和学生实际生活经验割裂。
可让学生默读词语,想象画面。
引导学生用课本给出的句子作为开头说句子,让学生交流互评。
3.交流平台老师要大胆放手,充分给予学生交流的空间和时间,引导学生从已学课文中逐步得出规律和方法,注重“习得”过程。
4.日积月累用同桌合作读、男女生合作读、齐读等多种方式读,重点在于对诗词意境的感受,体味古诗的深远意境。
1.动物图片(蝌蚪、飞蛾、螃蟹、鲤鱼、鲫鱼、鲨鱼)。
2.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2课时。
第1课时课时目标:1.能交流、总结一段话中关键语句可能的位置及关键语句的作用。
2.认识“蝌、蚪”等6个生字,能说出“蝌、鲤”等字声旁表音、形旁表义的特点。
一、揭题导入。
同学们,这一单元我们学习了很多写景的文章,从中我们也有了许多收获,例如:写作手法。
今天我们就一起进入“语文园地”,去汲取里面的营养吧。
(教师板书:语文园地)设计意图:教师通过自由谈话的方式,回顾了这一单元的课文,使学生很自然地进入“语文园地”中学习。
二、交流平台。
1.课件出示:西沙群岛也是鸟的天下。
岛上有一片片茂密的树林,树林里栖息着各种海鸟。
遍地都是鸟蛋。
树下堆积着一层厚厚的鸟粪,这是非常宝贵的肥料。
课件出示:小城里每一个庭院都栽了很多树。
有桉树、椰子树、橄榄树、凤凰树,还有别的许多亚热带树木。
初夏,桉树叶子散发出来的香味,飘得满街满院都是。
凤凰树开了花,开得那么热闹,小城好像笼罩在一片片红云中。
(1)指名读,自由读。
(2)小组交流,以上两段话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开头一句表达了这段话的主要意思,后面的内容都是围绕开头这句话来写的。
)(教师板书:围绕一个句子写)2.课件出示:校园的东墙边有一张乒乓球台。
球台那里围了一圈黑脑袋,不时传来喝彩声和欢笑声。
乒乓小将们打得多精彩啊!他们你攻我挡,一个球常常打了几十个回合还不分胜负。
(1)指名读,自由读。
(2)小组交流,这段话是围绕哪句话来写的?(乒乓小将们打得多精彩啊!)3.课件出示:站在长城上,踏着脚下的方砖,很自然地想起古代修筑长城的劳动人民来。
单看这些数不尽的条石,每块有两三千斤重,那时候没有汽车、火车,没有起重机,单靠着无数的肩膀无数的手,一步一步地抬上这陡峭的山岭。
多少劳动人民的血汗和智慧,才凝结成这前不见头、后不见尾的万里长城。
课件出示:春天在哪里呢?到大自然中找春天去!春在枝头,柳条嫩绿,桃花鲜艳。
春在空中,和风送暖,燕子翻飞。
春在水里,鱼儿追逐,鸭子戏水。
春在田间,麦苗返青,菜花金黄。
到处都有春天,春满人间。
(1)指名读,自由读。
(2)小组交流,以上两段话有什么共同的特点?(结尾一句表达了这段话的主要意思,前面的内容都是围绕结尾这句话来写的。
)4.同学们,你们发现中心句是怎样运用的吗?课件出示:(1)有的时候,一段话的开头就表达了这段话的主要意思,后面的内容都是围绕开头这句话来写的。
(2)这样的句子也有可能在一段话的末尾或中间。
(教师板书:中心句)5.这样的句子有什么作用呢?6.学生交流。
课件出示:(1)找到这样的关键句,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一段话的意思。
(2)我们习作的时候也可以学着这样写。
设计意图:“交流平台”在平常上课中很容易被老师忽略,要么是老师不太明确要求,要么授课时“一笔带过”。
事实上它对学生“习得”交流过程中的学习方法、写作手法等具有指导意义。
在交流中让学生借助课外的阅读段落,指导学生了解中心句及其作用。
三、识字加油站。
1.课件出示课前预习准备的图片,指名说出名称。
2.出示第一行词语,指名读:蝌蚪、飞蛾、螃蟹。
3.识记生字“蝌、蚪、蛾”,说一说这些字有什么共同特点。
引导学生利用形声字的规律来进行识记。
4.出示第二行词语,指名读:鲤鱼、鲫鱼、鲨鱼。
5.识记生字“鲤、鲫、鲨”,说一说这些字有什么共同特点。
引导学生利用形声字的规律来进行识记。
6.小组派代表发言,教师小结:课件出示:这些字都是由两个文字复合成体,其中的一个文字表示事物的类别,而另一个表示事物的读音。
这样的字叫作形声字。
(板书:形声字)7.复习形声字的分类。
课件出示:(1)左形右声:螃蝌蚪蛾鲤鲫(2)下形上声:蟹鲨(3)另外还有右形左声、上形下声、外形内声、内形外声。
8.识记生字。
形声字结构特点识记:“蝌蚪蛾鲤鲫鲨”。
如“蝌”字,“虫”是形旁,表义,“科”是声旁,表音。
(教师板书:声旁表音,形旁表义)9.练习巩固。
(课件出示识字游戏)(1)出示6幅图片与打乱顺序的词语,请同学进行“词语对对碰”。
(2)送小鱼回家。
课件出示6幅图片,图片上分别有“蝌、蚪、蛾、鲤、鲫、鲨”6个生字。
读对一个小鱼图片上的生字,成功帮助小鱼回家。
设计意图:通过形声字归类识字的规律,进行同偏旁汉字的积累,既解决诗词中出现的生字认读,又进一步强化和拓展了归类识字的训练,重视识字规律的习得过程。
第2课时课时目标:1.能说出由“懒洋洋、慢腾腾”等词语想象到的画面,并能选择一两个词语写句子。
2.能围绕给出的关键语句说一段话。
3.朗读、背诵古诗《早发白帝城》。
一、词句段运用。
1.看下面的词语,你的眼前会浮现怎样的画面?选择一两个词语写句子。
课件出示:懒洋洋慢腾腾颤巍巍兴冲冲静悄悄空荡荡乱糟糟闹哄哄(1)指名读,齐读,男女比赛读。
(2)小组交流,读读词语,说说自己在读这些词语时眼前浮现出怎样的画面。
预设:我眼前浮现:我和妈妈去超市购物完之后,每人手里拎着两大袋“战利品”,兴冲冲地走在回家的路上的画面。
我眼前浮现:在车水马龙的街道上,有一位老奶奶,拄着拐杖,颤巍巍地过马路的场景。
(3)小组派代表发言,教师小结:这些词语都是ABB式词语。
第一行的这些词语都是描写行为动作的,第二行的词语都是描写环境的。
(教师板书:ABB式词语)(5)试着选择其中的一两个词语写句子,小组同学互相交流,评选出小组同学普遍喜欢的句子。
(6)小组派代表做汇报发言,师生评议。
(7)例句展示。
课件出示:①懒洋洋——太阳打了个哈欠,懒洋洋地升起来了。
②乱糟糟——几天没有打扫房间,结果房间里乱糟糟的。
(8)互相交流,说说自己积累的这样的词语。
2.用下面的句子开头,试着说一段话。
课件出示:车站的人可真多……我喜欢夏天的夜晚……(1)鼓励学生在小组内互相交流,试着用上面的句子作为开头说句子,互相评议,提出修改意见。
(2)小组派代表做汇报发言,师生评议。
(3)学生独立完成写句子练习,小组同学互相评议,进行修改。
(4)例句赏析。
课件出示:车站的人可真多。
只见车站人山人海,人们都在焦急地等待。
“车来了!”不知是谁喊了一声。
我一看,真来了一辆车,谁知车还没停稳,人们就一窝蜂地挤上去,顿时大人的叫喊声和孩子的哭声混成一片。
车里的人使劲喊着,别上了,站不下了。
车下的人拼命地叫着,我们要上班,让我们上去。
这时,我背着大书包被人群拥挤着,也不由自主地往车上挤。
我个子小,被挤得喘不过气来。
好不容易挤上了车,还没等我站稳,车子就开了。
忽然,车下一位叔叔大声地喊着什么,可是车上、车下人太多,司机哪能听到他的声音啊!课件出示:我喜欢夏天的夜晚。
看,星星们太调皮了。
它们一会儿组成了一头凶猛的狮子向我扑过来;一会儿又组成了一个怪物,前面还有一个小孩,那个怪物正在和那个小孩做“老鹰捉小鸡”的游戏;一会儿它们又组成了一幅图画,旁边放着颜料和画笔,好像要让我画画。
我仿佛置身在星星们的中间,想要伸手去够那支画笔去填充颜色,但是怎么够也够不着,这时我才醒悟过来,我们相距太遥远了。
想着想着,那些东西就不见了……设计意图:词不离句,句不离段。
听不离说,读不离写。
将贴近生活的语境作为学生思维和语言组织及训练表达的“脚手架”,让学生在语境中去习得语言的规律。
二、日积月累。
1.出示古诗,学习生字。
课件出示:早发白帝城[唐]李白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教师板书:早发白帝城)2.借助拼音,自由读古诗。
3.指名读,教师相机正音:“朝”在这里读“zhāo”,“辞”的读音是“cí”,“陵”的读音是“línɡ”,“还”在本诗中读“huán”,“重”在本首诗中读“chónɡ”。
4.用多种形式的读来进行巩固。
(1)同桌合作读。
(2)男女生合作读。
(3)齐读。
5.教师简介:《早发白帝城》是唐代诗人李白在流放途中遇赦返回时所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
此诗是李白诗作中流传最广的名篇之一。
诗人是把遇赦后愉快的心情和江山的壮丽多姿、顺水行舟的流畅轻快融为一体来表达的。
全诗无不夸张和奇想,写得流丽飘逸,惊世骇俗,但又不假雕琢,随心所欲,自然天成。
全诗锋棱挺拔,一泻直下,快船快意,令人神远。
难怪乎明人杨慎赞曰:“惊风雨而泣鬼神矣!”6.理解古诗的意思。
课件出示:(1)发:启程。
白帝城故址在今重庆市奉节县白帝山上。
(2)朝:早晨。
辞:告别。
白帝:白帝城。
彩云间:因白帝城在白帝山上,地势高耸,从山下江中仰望,仿佛耸入云间。
(3)江陵:今湖北荆州市。
还:归,返回。
(4)猿:猿猴。
啼:鸣、叫。
住:停息。
(5)万重山:层层叠叠的山,形容有许多山。
7.看注释,小组合作,交流体会诗句的意思。
8.小组派代表参与,全班交流,教师小结。
课件出示:译文:清晨朝霞满天,我就要踏上归程。
从江上往高处看,可以看见白帝城彩云缭绕,如在云间,景色绚丽。
千里之遥的江陵一天之间就已经到达。
两岸猿猴啼声不断,回荡不绝。
猿猴的啼声还回荡在耳边时,轻快的小船已驶过连绵不绝的万重山峦。
课件出示:作者简介: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中国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贺知章称为“诗仙”,其诗以描写山水和抒发内心的情感为主。
诗风雄奇豪放。
他与杜甫并称为“大李杜”。
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
762年病逝,享年61岁。
其墓在今安徽当涂,四川江油、湖北安陆有纪念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