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含确定问题的根源)

如何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含确定问题的根源)
如何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含确定问题的根源)

如何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

课程描述:

分析问题是作为成功职场人员与失败职场人员的重要工作目标区别之一,也是通向更高职业生涯层次的阶梯,更是职业生涯当中无法回避的一道分水岭。出现问题怎样通过科学的手段,,缜密的思路和系统的方法加以分析,判断准确问题的根源及其发展趋势,是一个职场成功人士必须掌握的一个课程,同时善于分析问题也是一门艺术。是一个需要我们认真学习,认真对待,灵活运用的重要学习内容。

学习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了解判断问题能力提高的方法,通过提高各项能力提高分析问题能力的方式,掌握分析问题的方法和技巧。学习对象:苦于找到正确分析问题的方法,想不断提高自身问题判断问题分析能力从而准确处理问题的职场同仁们。

案例一:如何确定问题根源,特高分析问题的准确性?

小周一直是王丽的合作搭档,不仅工作出色而且在公司与同事的关系也处理得特别好。提起小周王丽就对这个和自己一起成长的精英充满自豪的情绪。可是最近这段时间,小周却成了王丽的一根心头刺。原来这段时间小周不仅屡屡遭到客户的投诉,而且脾气莫名其妙的特别大。搞的很多工作进度因为小周衔接的原因都造成了障碍,影响到了整个王丽的工作进度。面对这一问题,王丽不管是出于帮助小周的私心还是出工作需要,王丽觉得应该好好分析一下了。

于是王丽直接找来小周一起分析。谁知小周却是特别抵触,一开始沉默寡言。在王丽慢慢失去耐心,唠叨了小周几句以后,却遭到了莫名

其妙的反弹。“丽丽,谢谢你一直以来对我的帮助,既然我影响你了,就算了,我明天就辞职,不给你丢脸了”。说完夺门而出。

王丽这下如坠云雾,根本不知道事情真会变成这样。一直到小周最终辞职后,王丽做回访的时候才知道,前段时间由于和男朋友分手,小周一直陷入痛苦的状态,情绪的不稳定导致了工作不断出错,一贯优秀的她感到空前的压力,于是就这样越自责,越做不好,状态一落千丈。而王丽和她分析的时候,又羞于启齿,在王丽失去耐心批评他的时候,小周内心的脆弱终于被最后一根稻草压垮了。此时的王丽心里简直能翻江倒海,倒腾的都是后悔药的味道。

R&a:问题分析为何成了压垮员工的稻草?王丽分析问题的方法错在哪里?

通过这个案例我们看到本案中在分析问题时由于出现了基础性的错误,导致问题分析成了促成问题扩大的罪魁祸首。这个基础性错误就在于王丽与搭档小周一起分析问题之前,没有很好的做好确定问题根源的工作,连问题产生的原因是什么,为什么有问题都不去调查清楚,就毫无目标的与小周坐下来分析问题,这样只会南辕北辙,让事情往不好的方向发展。本案中,王丽既没有确定问题有可能产生的外部因素,没有对有可能产生问题的情绪、压力、对抗等等诸多可能进行细致的调研。也没有充分关注问题根源的内在因素,没有分析确定问题是从内心的心理、性格、压力还是瓶颈等哪种因素导致的。分析问题就像盲人摸象一样,怎会不导致问题的扩大化而遭遇失败呢。

如何确定问题根源,特高分析问题的准确性?

中我们要想提高自己分析问题的能力,首先必须掌握分析问题根源的方法。只有清晰的确定了问题的根源,我们分析问题才能抽丝剥茧,循序渐进,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问题的根源一般来自于两个方面,一个是外在因素,一个是内在因素。接下来我们分别来看看怎样通过调查和分析内外在因素确定问题的根源。

先来看看外在因素的分析和确定:

一是在问题产生以后,我们要及时关注问题产生的对象,是否最近在情绪上有和其他人对立的现象。比如工作出现了配合不利的问题,团队出现了摩擦问题,我们都应该第一时间通过对当事人的面谈来观察其情绪是否对立。在谈话中要看看对方是否是对人不对事,是否一牵扯到对立方,就会有极端的情绪和不满情绪出现。如果确定有情绪,我们还要细究情绪的根源,要问清楚对立情绪是在什么事情上产生的,是因为工作理念不一致,还是生活风格不协调,是价值观认知不一致还是性格差异。这些确定会有助于我们准确的分析问题。

二是在问题产生后我们要第一时间通过工作日志,客服报告等内容,看看问题对象最近有没有客户投诉的因素,是不是因为客户投诉过多造成思想问题。是不是客服投诉过多造成了心理压力问题。如果确实是客户投诉造成了上述问题,还要辨别清楚是因为偶然的过失导致的投诉,还是长期的懈怠导致的投诉。

三是在问题产生后我们要细致的观察问题产生的对象,在最近一段工作时间有没有与其他部门或者其他与其工作相关的人员产生过工作摩擦,导致各种问题的发生。比如有没有因为工作交接不畅导致双方

问题分析与决策教程试卷与答案

试卷1 1.要进行正确决策,就要:回答:正确 1. A 对问题做出正确的判断 2. B 对环境做出客观的评价 3. C 对企业拥有的资源做出有效的评价 4. D 以上都包括 2.不属于衡量问题轻重缓急程度标准的是:回答:正确 1. A 严重性 2. B 灵活性 3. C 紧急性 4. D 发展性 3.下列关于状况评估的说法错误的是:回答:正确 1. A 状况评估针对的是单一问题 2. B 状况评估需要澄清和评估所面临的难题群 3. C 要运用问题分析、决策分析和潜在问题分析方法 4. D 能够帮助我们以正确的方法收集分析和评估信息4.拖延问题:回答:正确 1. A 会使问题的紧急性不断增加 2. B 可能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又出现了新的难题 3. C 需要对问题进行重新评估

4. D 以上都包括 5.成功的条件不包括:回答:正确 1. A 空间 2. B 高质量的分析 3. C 执行者和批准者的承诺 4. D 时间 6.考虑决策目标时必须考虑:回答:正确 1. A 表面利益与根本利益 2. B 企业利益与员工利益 3. C 短期效益和长期效益 4. D 产品效益和品牌效益 7.识别可能的原因时,要:回答:正确 1. A 运用知识、经验和常识来帮助找出若干种可能性 2. B 列举可能的原因 3. C 对收集的信息进行有效的评估 4. D 以上都包括 8.在对问题进行评估时:回答:正确 1. A 严重性是第一位的 2. B 紧急性是第一位的 3. C 发展性是第一位的 4. D 应当结合三者考虑

9.在进行问题分析的准备时,首先要:回答:正确 1. A 明确解决问题的误区 2. B 明确解决问题的困难 3. C 明确问题分析的作用 4. D 描述面临问题 10.妄下结论是:回答:正确 1. A 很多中国企业常犯的错误之一,也是最大的错误之一 2. B 信息不足,却认为已经把握了问题 3. C 只把支持自己观念的信息用来去论证结论 4. D 以上都包括 11.决策最大的误区是:回答:正确 1. A 个人喜好导向 2. B 方案优先而不是目的优先 3. C 忽略风险 4. D 决策依据不准确不全面 12.在问题的分析与决策过程中:回答:正确 1. A 优秀的管理者主要依靠个人的感觉、直觉 2. B 中国的企业主要使用自己制造的适合单个企业情况的模型 3. C 外国企业多使用问题分析工具 4. D 以上说法都正确 13.在对问题进行状况评估时,首先要:回答:正确

决策与分析重点整理

第一章决策分析概述决策分析的基本要素(简答1) 决策者:决策主体,可以是个体业可以是群体。决策者受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心理等因素的影响。 决策目标:可以是单个目标,也可以是多个目标。 决策方案:有明确方案和不明确方案两种。前者是指有有限个明确的方案。后者般只是对产生方案可能的约束条件加以描述而方案本身可能是无限个,要找出合理或最优的方案可借助运筹学的线性规划等方法。 自然状态:决策者无法控制但可以预见的决策环境客观存在的各种状态。自然状态可能是确定的,也可能是不确定,其中不确定的又分为离散和连续两种情况。 决策结果:各种决策方案在不同自然状态下所出现的结果。 决策准则:评价方案是否达到决策目标的价值标准,即选择方案的依据,与决策者的价值取向或偏好有关。 决策分析的分类(名词解释1) 长期决策和短期决策长期决策是指有关组织今后发展方向的长远性、全局性的重大决策,又称长期战略决策,如投资方向的选择、人力资源的幵发和组织规模的确定等。

短期决策是为实现长期战略目标而米取的短期策略手段,又称短期战术决策,如企业日常营销、物资储备以及生产中资源配置等问题的决策都属于短期决策。 个人决策和组织决策根据决策者具有个人身份和组织身份这样两种身份,将决策分为个人决策和组织决策。 个人决策是决策者为满足其个人的目的或动机而以个人的目的或动机而以个人身份作出的决策。如个人职业选择、生活方式的选择等都是个人决策问题。 组织决策是与某个组织或群体的目标直接相关的决策,它与个人的目的没有直接关 战略决策、管理决策和业务决策 根据所要解决的问题性质,决策分为战略决策、管理决策和业务决策。 (安东尼模 式)战略决策是指组织机构为了自身与变化的环境适应和谋求发展的决策。这种决策是为了解决全 局性、长远性和根本性的问题。 管理决策是为了实现既定战略而进行的计划、组织、指挥与控制的决策业务决策亦称战术决策,是具体业务部门为了提高工作质量及日常业务效率而进行的决策。 程序化决策和非程序化决策 根据问题出现的重复性及决策程序的规范性划分(西蒙模式)程序化决策(也称为结构化决策): 是指那些常规的反复出现的决策,这类决策一般都有明确的决策目标和决策准则,而且可以按一定的程序进行,无论是领导者或办事员都可按此程序加以解决。这类决策在中层和基层居多。 非程序化决策(也称非结构化决策):是指不经常出现的、复杂的、特殊的决策。 确定型决策和非确定性决策(重点)根据决策问题所处的自然状态不同来划分。 确定型决策:存在一种自然状态的决策。 非确定型决策:存在两个或两个以上可能状态而哪种状态发生又不确定的决策。分为三类:

时代光华(答案)问题分析与决策教程

学习课程:问题分析与决策教程单选题 1:决策:回答:正确 1. A 只是企业老总、经理等高级管理人员应该关心的事情 2. B 每个人每天都在进行 3. C 与企业的普通员工无关 4. D 与个人的日常生活没有关系 2:决策过程中不得不面对的问题是:回答:正确 1. A 怎样正确决策 2. B 如何降低决策的风险 3. C 决策的风险越低越好 4. D 以上说法都不对 3:澄清问题时:回答:正确 1. A 要把简单的问题合并成一个问题 2. B 把模糊的问题变得更加具体和更加现实 3. C 不一定需要找到问题的本源和实质 4. D 用列举法弄清问题 4:拖延问题:回答:正确 1. A 会使问题的紧急性不断增加 2. B 可能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又出现了新的难题 3. C 需要对问题进行重新评估 4. D 以上都包括 5:成功的条件不包括:回答:正确 1. A 空间 2. B 高质量的分析

3. C 执行者和批准者的承诺 4. D 时间 6:进行决策分析时,首先要:回答:正确 1. A 评估决策方案 2. B 明确决策目的 3. C 评估决策风险 4. D 制定决策方案 7:决策目标可以分为:回答:正确 1. A 长远目标和短期目标 2. B 盈利目标和效益目标 3. C 必须要求目标和愿望要求目标 4. D 组织目标和企划目标 8:要制定出良好的应变措施,首先要:回答:错误 1. A 找出可能原因 2. B 识别潜在问题 3. C 采取预防措施 4. D 计划应变措施 9:传统的价值观要求:回答:正确 1. A 直率坦荡 2. B 雷厉风行 3. C 高深莫测 4. D 任性率真 10:状况评估的用途不在于:回答:正确 1. A 以正确的方法收集、分析和评估信息 2. B 为制定工作计划提供依据

问题分析与决策教程课后测试

问题分析与决策教程1课前测试 2课程学习 3课程评估 4课后测试 课后测试 如果您对课程内容还没有完全掌握,可以点击这里再次观看。 测试成绩:86.67分。恭喜您顺利通过考试! 单选题 1. 要进行正确决策,就要:√ A 对问题做出正确的判断 B 对环境做出客观的评价 C 对企业拥有的资源做出有效的评价 D 以上都包括 正确答案: D 2. 澄清问题时:√ A 要把简单的问题合并成一个问题 B 把模糊的问题变得更加具体和更加现实 C 不一定需要找到问题的本源和实质 D 用列举法弄清问题 正确答案: B 3. 下列关于状况评估的说法错误的是:√ A 状况评估针对的是单一问题 B 状况评估需要澄清和评估所面临的难题群 C 要运用问题分析、决策分析和潜在问题分析方法 D 能够帮助我们以正确的方法收集分析和评估信息 正确答案: A 4. 考虑决策目标时必须考虑:√ A 表面利益与根本利益 B 企业利益与员工利益 C 短期效益和长期效益 D 产品效益和品牌效益 正确答案: C 5. 决策目标可以分为:× A 长远目标和短期目标 B 盈利目标和效益目标 C 必须要求目标和愿望要求目标

D 组织目标和企划目标 正确答案: C 6. 识别可能的原因时,要:√ A 运用知识、经验和常识来帮助找出若干种可能性 B 列举可能的原因 C 对收集的信息进行有效的评估 D 以上都包括 正确答案: D 7. 中西方决策思维的差异在于:√ A 效率与公平何者优先 B 效率与结果何者优先 C 问题与结果何者优先 D 问题与公平何者优先 正确答案: C 8. 计划行动时,首先要:√ A 收集信息 B 进行承诺 C 事先设定合理的奖惩激励机制 D 进行创造性的思考 正确答案: A 9. 决策分析的基本程序不包括:× A 明确决策目的 B 组成决策团队 C 评估决策方案 D 评估决策风险 正确答案: B 10. 在问题的分析与决策过程中:√ A 优秀的管理者主要依靠个人的感觉、直觉 B 中国的企业主要使用自己制造的适合单个企业情况的模型 C 外国企业多使用问题分析工具 D 以上说法都正确 正确答案: C 11. 在对问题进行状况评估时,首先要:√ A 排出轻重缓急 B 查明具体难题 C 准备采取行动 D 计划行动步骤 正确答案: B 12. 中国绝大部分企业是:√ A 目标型 B 任务型 C 结果型 D 问题型 正确答案: B

时代光华问题分析与决策教程(答案)

学习课程:问题分析与决策教程单选题 1.决策过程中不得不面对的问题是:回答:正确 B 1. A 怎样正确决策 2. B 如何降低决策的风险 3. C 决策的风险越低越好 4. D 以上说法都不对 2.澄清问题时:回答:正确 B 1. A 要把简单的问题合并成一个问题 2. B 把模糊的问题变得更加具体和更加现实 3. C 不一定需要找到问题的本源和实质 4. D 用列举法弄清问题 3.要选择行动的方案,就进行:回答:正确 A 1. A 决策分析 2. B 过程分析 3. C 问题分析 4. D 潜在问题分析 4.决策目标可以分为:回答:正确 C 1. A 长远目标和短期目标 2. B 盈利目标和效益目标 3. C 必须要求目标和愿望要求目标 4. D 组织目标和企划目标 5.传统的价值观要求:回答:正确 C

1. A 直率坦荡 2. B 雷厉风行 3. C 高深莫测 4. D 任性率真 6. 中西方决策思维的差异在于:回答:正确 C 1. A 效率与公平何者优先 2. B 效率与结果何者优先 3. C 问题与结果何者优先 4. D 问题与公平何者优先 7.要保护行动计划不受干扰,就进行:回答:正确 B 1. A 决策分析 2. B 潜在问题分析 3. C 问题分析 4. D 过程分析 8.负责产品创新的市场部门是:回答:正确 A 1. A 产品市场 2. B 市场开发 3. C 市场宣传 4. D 销售给客户 9.决策最大的误区是:回答:正确 B 1. A 个人喜好导向 2. B 方案优先而不是目的优先

3. C 忽略风险 4. D 决策依据不准确不全面 10.决策分析的基本程序不包括:回答:正确 B 1. A 明确决策目的 2. B 组成决策团队 3. C 评估决策方案 4. D 评估决策风险 11.识别可能原因时,应当:回答:正确 D 1. A 找出不同点 2. B 找出变化 3. C 列出原因 4. D 以上都包括 12.中国绝大部分企业是:回答:正确 B 1. A 目标型 2. B 任务型 3. C 结果型 4. D 问题型 13.跨部门的状况评估:回答:正确 C 1. A 无助于不同部门目标的统一 2. B 使复杂和重要的事件更加棘手 3. C 可以帮助确立项目发展的方向 4. D 不能澄清各种复杂的状况

时代光华 问题分析与决策教程 测试题

单选题 1. 决策过程中不得不面对的问题是:√ A怎样正确决策 B如何降低决策的风险 C决策的风险越低越好 D以上说法都不对 正确答案:B 2. 澄清问题时:√ A要把简单的问题合并成一个问题 B把模糊的问题变得更加具体和更加现实 C不一定需要找到问题的本源和实质 D用列举法弄清问题 正确答案:B 3. 下列关于状况评估的说法错误的是:√ A状况评估针对的是单一问题 B状况评估需要澄清和评估所面临的难题群 C要运用问题分析、决策分析和潜在问题分析方法D能够帮助我们以正确的方法收集分析和评估信息正确答案:A 4. 考虑决策目标时必须考虑:√ A表面利益与根本利益 B企业利益与员工利益 C短期效益和长期效益 D产品效益和品牌效益 正确答案:C

5. 决策目标可以分为:√ A长远目标和短期目标 B盈利目标和效益目标 C必须要求目标和愿望要求目标 D组织目标和企划目标 正确答案:C 6. 识别可能的原因时,要:√ A运用知识、经验和常识来帮助找出若干种可能性B列举可能的原因 C对收集的信息进行有效的评估 D以上都包括 正确答案:D 7. 要制定出良好的应变措施,首先要:√ A找出可能原因 B识别潜在问题 C采取预防措施 D计划应变措施 正确答案:B 8. 传统的决策思维模式是:√ A谁官大,谁决策 B拍脑袋,拍胸脯,拍屁股 C以任务为导向,以人治为驱动 D以上都包括 正确答案:D

中西方决策思维的差异在于:√ A效率与公平何者优先 B效率与结果何者优先 C问题与结果何者优先 D问题与公平何者优先 正确答案:C 10.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妄下结论可能是因为信息不足 B错误定义问题是因为看到很多信息似乎都跟问题有关 C领导决策,报喜不报忧,人人说好话的文化传统,更加重了妄下结论这一问题D错误定义问题可能是因为没有掌握正确信息 正确答案:D 11. 在问题的分析与决策过程中:√ A优秀的管理者主要依靠个人的感觉、直觉 B中国的企业主要使用自己制造的适合单个企业情况的模型 C外国企业多使用问题分析工具 D以上说法都正确 正确答案:C 12. 设定奖惩激励机制时:√ A只要合理就好 B一定要在事前设立 C一定要在事后根据具体情况设立 D以上都不正确 正确答案:B

决策与分析重点整理

第一章决策分析概述 决策分析的基本要素(简答1) 决策者:决策主体,可以是个体业可以是群体。决策者受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心理等因素的影响。 决策目标:可以是单个目标,也可以是多个目标。 决策方案:有明确方案和不明确方案两种。前者是指有有限个明确的方案。后者一般只是对产生方案可能的约束条件加以描述而方案本身可能是无限个,要找出合理或最优的方案可借助运筹学的线性规划等方法。 自然状态:决策者无法控制但可以预见的决策环境客观存在的各种状态。自然状态可能是确定的,也可能是不确定,其中不确定的又分为离散和连续两种情况。 决策结果:各种决策方案在不同自然状态下所出现的结果。 决策准则:评价方案是否达到决策目标的价值标准,即选择方案的依据,与决策者的价值取向或偏好有关。 决策分析的分类(名词解释1) 长期决策和短期决策 长期决策是指有关组织今后发展方向的长远性、全局性的重大决策,又称长期战略决策,如投资方向的选择、人力资源的开发和组织规模的确定等。 短期决策是为实现长期战略目标而采取的短期策略手段,又称短期战术决策,如企业日常营销、物资储备以及生产中资源配置等问题的决策都属于短期决策。 个人决策和组织决策 根据决策者具有个人身份和组织身份这样两种身份,将决策分为个人决策和组织决策。 个人决策是决策者为满足其个人的目的或动机而以个人的目的或动机而以个人身份作出的决策。如个人职业选择、生活方式的选择等都是个人决策问题。 组织决策是与某个组织或群体的目标直接相关的决策,它与个人的目的没有直接关系。 战略决策、管理决策和业务决策 根据所要解决的问题性质,决策分为战略决策、管理决策和业务决策。(安东尼模式) 战略决策是指组织机构为了自身与变化的环境适应和谋求发展的决策。这种决策是为了解决全局性、长远性和根本性的问题。 管理决策是为了实现既定战略而进行的计划、组织、指挥与控制的决策 业务决策亦称战术决策,是具体业务部门为了提高工作质量及日常业务效率而进行的决策。程序化决策和非程序化决策 根据问题出现的重复性及决策程序的规范性划分(西蒙模式) 程序化决策(也称为结构化决策):是指那些常规的反复出现的决策,这类决策一般都有明确的决策目标和决策准则,而且可以按一定的程序进行,无论是领导者或办事员都可按此程序加以解决。这类决策在中层和基层居多。 非程序化决策(也称非结构化决策):是指不经常出现的、复杂的、特殊的决策。 确定型决策和非确定性决策(重点)

决策分析概述

第一章决策分析概述 决策分析的差不多要素(简答1) 决策者:决策主体,能够是个体业能够是群体。决策者受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心理等因素的阻碍。 决策目标:能够是单个目标,也能够是多个目标。 决策方案:有明确方案和不明确方案两种。前者是指有有限个明确的方案。后者一般只是对产生方案可能的约束条件加以描述而方案本身可能是无限个,要找出合理或最优的方案可借助运筹学的线性规划等方法。 自然状态:决策者无法操纵但能够预见的决策环境客观存在的各种状态。自然状态可能是确定的,也可能是不确定,其中不确定的又分为离散和连续两种情况。 决策结果:各种决策方案在不同自然状态下所出现的结果。 决策准则:评价方案是否达到决策目标的价值标准,即选择方案的依据,与决策者的价值取向或偏好有关。 决策分析的分类(名词解释1) 长期决策和短期决策 长期决策是指有关组织今后进展方向的长远性、全局性的重大决策,又称长期战略决策,如投资方向的选择、人力资源的开发和

组织规模的确定等。 短期决策是为实现长期战略目标而采取的短期策略手段,又称短期战术决策,如企业日常营销、物资储备以及生产中资源配置等问题的决策都属于短期决策。 个人决策和组织决策 依照决策者具有个人身份和组织身份如此两种身份,将决策分为个人决策和组织决策。 个人决策是决策者为满足其个人的目的或动机而以个人的目的或动机而以个人身份作出的决策。如个人职业选择、生活方式的选择等差不多上个人决策问题。 组织决策是与某个组织或群体的目标直接相关的决策,它与个人的目的没有直接关系。 战略决策、治理决策和业务决策 依照所要解决的问题性质,决策分为战略决策、治理决策和业务决策。(安东尼模式) 战略决策是指组织机构为了自身与变化的环境适应和谋求进展的决策。这种决策是为了解决全局性、长远性和全然性的问题。治理决策是为了实现既定战略而进行的打算、组织、指挥与操纵的决策

分析问题与决策目标

课后测试如果您对课程内容还没有完全掌握,可以点击这里再次观看。 测试成绩:100.0分。恭喜您顺利通过考试! 单选题 1. 不属于衡量问题轻重缓急程度标准的是:√ A严重性 B灵活性 C紧急性 D发展性 正确答案: B 2. 要选择行动的方案,就进行:√ A决策分析 B过程分析 C问题分析 D潜在问题分析 正确答案: A 3. 成功的条件不包括:√ A空间 B高质量的分析 C执行者和批准者的承诺 D时间 正确答案: A 4. 解决问题的困难在于:√ A人们往往总想快速找到解决办法

B问题具有复杂性 C快速有效的解决问题 D问题中还存在别的问题 正确答案: C 5. 识别可能的原因时,要:√ A运用知识、经验和常识来帮助找出若干种可能性B列举可能的原因 C对收集的信息进行有效的评估 D以上都包括 正确答案: D 6. 要制定出良好的应变措施,首先要:√ A找出可能原因 B识别潜在问题 C采取预防措施 D计划应变措施 正确答案: B 7. 传统的价值观要求:√ A直率坦荡 B雷厉风行 C高深莫测 D任性率真 正确答案: C 8. 计划行动时,首先要:√ A收集信息

B进行承诺 C事先设定合理的奖惩激励机制 D进行创造性的思考 正确答案: A 9. 在对问题进行评估时:√ A严重性是第一位的 B紧急性是第一位的 C发展性是第一位的 D应当结合三者考虑 正确答案: D 10. 要保护行动计划不受干扰,就进行:√ A决策分析 B潜在问题分析 C问题分析 D过程分析 正确答案: B 11. 负责产品创新的市场部门是:√ A产品市场 B市场开发 C市场宣传 D销售给客户 正确答案: A 12. 决策分析的基本程序不包括:√ A明确决策目的

时代光华问题分析与决策教程试题(答案)

单选题 正确 1.澄清问题时: 1. A 要把简单的问题合并成一个问题 2. B 把模糊的问题变得更加具体和更加现实 3. C 不一定需要找到问题的本源和实质 4. D 用列举法弄清问题 正确 2.要选择行动的方案,就进行: 1. A 决策分析 2. B 过程分析 3. C 问题分析 4. D 潜在问题分析 正确 3.拖延问题: 1. A 会使问题的紧急性不断增加 2. B 可能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又出现了新的难题 3. C 需要对问题进行重新评估 4. D 以上都包括

正确 4.成功的条件不包括: 1. A 空间 2. B 高质量的分析 3. C 执行者和批准者的承诺 4. D 时间 正确 5.识别可能的原因时,要: 1. A 运用知识、经验和常识来帮助找出若干种可能性 2. B 列举可能的原因 3. C 对收集的信息进行有效的评估 4. D 以上都包括 正确 6.计划行动时,首先要: 1. A 收集信息 2. B 进行承诺 3. C 事先设定合理的奖惩激励机制 4. D 进行创造性的思考 正确

7.状况评估的用途不在于: 1. A 以正确的方法收集、分析和评估信息 2. B 为制定工作计划提供依据 3. C 帮助确定公司内部跨部门的工作目标 4. D 完成上级管理者布置的任务 正确 8.负责产品创新的市场部门是: 1. A 产品市场 2. B 市场开发 3. C 市场宣传 4. D 销售给客户 正确 9.决策最大的误区是: 1. A 个人喜好导向 2. B 方案优先而不是目的优先 3. C 忽略风险 4. D 决策依据不准确不全面 正确 10.逻辑:

A问题分析与决策教程汇总全套答案..doc

A36问题分析与决策教程 L决策过程中木得不面对的问题是:回答:正确 1.A匚怎样正确决策 2. B £ 如何降低决策的风险 3. C °决策的风险越低越好 4. D °以上说法都不对 2.要进行正磕池策,就要:回答:正确 1. A C对问题做出正确的判断 2. B °对环境做出客观的评价 3. C °对企业拥有的资源做出有效的评价 4.D区以上都包括 3.成功的条住木包括:回答:正确 L A区空间 2. B °高质量的分析 3.C匚执行者和批准者的承诺 4. D °时间 4.考虑决策曰坛时必须考虑:回答:正确 1. A C表面利益与根木利益 2. B °企业利益与员工利益 3. C E短期效益和长期效益 4. D ° 产品效益和品牌效益 5. 决策目标司以分为:回答:正确 1. A ° 长远目标和短期目标 2.B匚盈利目标和效益目标 3. C E必须要求目标和愿望要求目标 4. D °组织目标和企划目标 6. 状况评估的用途不在于:回答:正确 1. A C以正确的方法收集、分析和评估信息 2. B °为制定工作计划提供依据 3.C匚帮助确定公司内部跨部门的工作目标 4. D E完成上级管理者布置的任务 7. 要保护行劫计划不受干扰,就进行:回答:正确 1. A ° 决策分析 2. B £ 潜在问题分析 3.C匚问题分析 4. D ° 过程分析 8. 负责产品存I新的市场部门是:回答:错误 1. A C产品市场 2. B E市场开发 3. C °市场宣传 4. D °销售给客户 9. 决策误区产生的原因不包括:回答:正确 1. A ° 决策时受了时间的影响 2. B E决策时受了空间的影响 3. C °决策人员之间的观点大相径庭 4.D匚不清楚需要收集哪些信息

问题分析与决策(时代光华学习答题汇总)

问题分析与决策 决策过程中不得不面对的问题是: B A:怎样正确决策 B: 如何降低决策的风险 C:决策的风险越低越好 D: 以上说法都不对 下列关于状况评估的说法错误的是: A A:状况评估针对的是单一问题 B:状况评估需要澄清和评估所面临的难题群 C:要运用问题分析、决策分析和潜在问题分析方法 D:能够帮助我们以正确的方法收集分析和评估信息 跨部门的状况评估: C A: 无助于不同部门目标的统一 B: 使复杂和重要的事件更加棘手 C: 可以帮助确立项目发展的方向 D: 不能澄清各种复杂的状况 通过对目标的描述,企业应当: D A: 弄清楚希望达到的结果和具体目标 B: 弄清楚达到目标必须满足的条件 C: 弄清楚在方案的实施过程中人、财、物、时间是否具备和充足 D: 以上都包括 识别可能原因时,应当: D A: 找出不同点 B: 找出变化 C: 列出原因 D: 以上都包括 解决问题的误区不包括: A A: 盲目乐观 B: 妄下结论 C: 错误定义问题 D: 盲目行动 状况评估的用途不在于: D A: 以正确的方法收集、分析和评估信息 B: 为制定工作计划提供依据 C: 帮助确定公司内部跨部门的工作目标 D: 完成上级管理者布置的任务 进行决策分析时,首先要: B A:评估决策方案 B:明确决策目的 C:评估决策风险 D:制定决策方案 传统的价值观要求: C A: 直率坦荡 B: 雷厉风行

C: 高深莫测 D: 任性率真 设定奖惩激励机制时: B A: 只要合理就好 B: 一定要在事前设立 C: 一定要在事后根据具体情况设立 D: 以上都不正确 中西方决策思维的差异在于: C A: 效率与公平何者优先 B: 效率与结果何者优先 C: 问题与结果何者优先 D: 问题与公平何者优先 澄清问题时: B A: 要把简单的问题合并成一个问题 B:把模糊的问题变得更加具体和更加现实 C: 不一定需要找到问题的本源和实质 D:用列举法弄清问题 要选择行动的方案,就进行: A A:决策分析 B:过程分析 C:问题分析 D:潜在问题分析 解决问题的困难在于: C A:人们往往总想快速找到解决办法 B:问题具有复杂性 C:快速有效的解决问题 D:问题中还存在别的问题 妄下结论是: D A:很多中国企业常犯的错误之一,也是最大的错误之一 B:信息不足,却认为已经把握了问题 C:只把支持自己观念的信息用来去论证结论 D:以上都包括 考虑决策目标时必须考虑: C A:表面利益与根本利益 B:企业利益与员工利益 C:短期效益和长期效益 D: 产品效益和品牌效益 传统的决策思维模式是: A A: 谁官大,谁决策 B: 拍脑袋,拍胸脯,拍屁股 C: 以任务为导向,以人治为驱动 D: 以上都包括 决策目标可以分为: C A: 长远目标和短期目标

A36问题分析与决策教程_汇总全套答案

A36问题分析与决策教程1.决策过程中不得不面对的问题是:回答:正确 1. A 怎样正确决策 2. B 如何降低决策的风险 3. C 决策的风险越低越好 4. D 以上说法都不对 2.要进行正确决策,就要:回答:正确 1. A 对问题做出正确的判断 2. B 对环境做出客观的评价 3. C 对企业拥有的资源做出有效的评价 4. D 以上都包括 3.成功的条件不包括:回答:正确 1. A 空间 2. B 高质量的分析 3. C 执行者和批准者的承诺 4. D 时间 4.考虑决策目标时必须考虑:回答:正确 1. A 表面利益与根本利益 2. B 企业利益与员工利益 3. C 短期效益和长期效益 4. D 产品效益和品牌效益 5.决策目标可以分为:回答:正确 1. A 长远目标和短期目标 2. B 盈利目标和效益目标 3. C 必须要求目标和愿望要求目标 4. D 组织目标和企划目标 6.状况评估的用途不在于:回答:正确 1. A 以正确的方法收集、分析和评估信息 2. B 为制定工作计划提供依据 3. C 帮助确定公司部跨部门的工作目标 4. D 完成上级管理者布置的任务 7.要保护行动计划不受干扰,就进行:回答:正确 1. A 决策分析 2. B 潜在问题分析 3. C 问题分析 4. D 过程分析 8.负责产品创新的市场部门是:回答:错误 1. A 产品市场 2. B 市场开发 3. C 市场宣传 4. D 销售给客户 9.决策误区产生的原因不包括:回答:正确 1. A 决策时受了时间的影响 2. B 决策时受了空间的影响 3. C 决策人员之间的观点大相径庭 4. D 不清楚需要收集哪些信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