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数民族幼儿汉语学习的策略

合集下载

论少数民族小学生汉语拼音的有效教育

论少数民族小学生汉语拼音的有效教育

论少数民族小学生汉语拼音的有效教育少数民族小学生学习汉语拼音的有效教育,是中国教育领域的一项重要任务。

随着我国民族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汉语已成为少数民族地区的主要语言,因此少数民族小学生学习汉语拼音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本文将探讨少数民族小学生学习汉语拼音的有效教育方法,以期提高少数民族小学生的汉语拼音学习效果。

一、了解少数民族地区的语言环境少数民族地区的语言环境和汉语环境有着显著的差异,在进行少数民族小学生汉语拼音教育时,首先需要了解当地的语言环境。

许多少数民族小学生会使用自己民族的语言进行交流,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有计划有针对性地进行汉语拼音教学。

了解学生的语言环境,可以更好地进行教学内容的设置和教学方法的选择,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二、积极开展少数民族文化教育在少数民族地区,要想让学生更好地学习汉语拼音,就需要积极开展少数民族文化教育。

少数民族文化教育可以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促进学生对汉语拼音学习的兴趣,提高学习的主动性。

可以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形式,比如民族文艺表演、传统手工艺制作等,加强对学生的少数民族文化教育,让学生更好地了解自己的文化背景,从而更有动力地学习汉语拼音。

三、多媒体教学手段的应用在进行少数民族小学生汉语拼音教育时,多媒体教学手段的应用是非常重要的。

通过各种形式的多媒体教学手段,可以生动形象地呈现汉语拼音的发音规律和用法,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习效果。

多媒体教学手段还可以为少数民族小学生提供更加直观的学习材料,帮助他们更好地掌握汉语拼音知识。

四、开展阶段性汉语拼音能力测试在进行少数民族小学生汉语拼音教育时,需要及时开展阶段性汉语拼音能力测试,及时发现学生的学习情况和问题,以便及时调整教学策略,针对性地进行教学。

阶段性汉语拼音能力测试还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认识到自己在学习上的不足之处,以便更加努力地学习和提高。

五、鼓励学生进行汉语拼音的实践运用在进行少数民族小学生汉语拼音教育时,应该鼓励学生进行汉语拼音的实践运用。

论少数民族小学生汉语拼音的有效教育

论少数民族小学生汉语拼音的有效教育

论少数民族小学生汉语拼音的有效教育随着国家发展和全球化进程的加快,汉语已经成为世界上使用人口最多的语言之一。

作为世界上最文明悠久的民族之一,中国有56个不同的民族,每个民族都拥有自己的语言。

大多数少数民族在家庭和社区中使用自己的本土语言,而汉语则是其作为国家语言的经济和社会语言。

因此,少数民族的学生需要学会汉语拼音,以方便他们在汉语环境中的学习和生活。

然而,许多少数民族的学生面临的问题是,汉语拼音并不是他们熟悉的语言,因为他们在家里讲的是自己的民族语言。

因此,教师需要采取一些有效的教学策略,以使这些学生更有效地学习汉语拼音。

以下是一些方法:1. 知识的重复:这是教学中最基本的原则之一。

教师应该反复强调汉语拼音的每个音节,让学生能够熟练掌握每个音组合的正确发音。

2. 漫游和计算机游戏:现代技术能够被用来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互动性。

教师可以使用一些互动的教学软件和应用程序,如拼音计算机游戏,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提升他们的学习快乐。

3. 意识教育:教师应该与学生共同探讨汉字和汉语拼音之间的联系,以便让他们更好地记住汉语拼音。

通过儿童文学故事,教师可以让学生从故事当中学习汉语字词和汉字拼音的联系,从而在学习中提高他们的知识。

4. 创新的教学方法:教师可以使用创新的教学方法,例如唱歌或故事演出,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

总而言之,教师可以选择许多方法来提高少数民族小学生的汉语拼音,这将对他们的学习和生活产生深远的影响。

教师需要实践这些方法,并根据学生的需求和实际情况做出适当的调整。

当教师能够采用最有效的教学策略时,学生将受益匪浅。

指导少数民族孩子学习汉语的方法

指导少数民族孩子学习汉语的方法

指导少数民族孩子学习汉语的方法摘要:我们老师在教育教学中,根本目的是今天的教是为了明天的不教。

我们在传授知识和技能的过程中,重点是让孩子掌握自学方法,提高自学能力,养成良好的自学习惯。

在教学过程中,无论是课上还是课后,都有一些学习环节要靠孩子独立学习。

关键词:自学理解克服每个民族的语言、文字都有其特点,不论学习哪种语言、文字,只要抓住其特点进行学习,就一定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如汉字,是象形文字,字数多,笔画多,如果单靠机械记忆既费时又费力,还不能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如何采用好的方法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呢?我在教学实践中采取了以下措施:一、教师要有示范性的指导在阅读时可设置一定的问题情境,提出相应的问题,然后引导孩子通过自学完成学习任务并掌握自学方法。

例如:提出一些适合该年级孩子的启发性问题,然后让孩子带着问题自学课文,探求问题的答案以及解决问题的方法;对于孩子的独立见解给予肯定,不要给孩子标准答案的束缚,要孩子各抒己见,能把自己的观点与看法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就可以了。

二、有些可以具体操作的好的学习方法,应该坚持要求,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例如:科学支配时间,合理安排学习任务,制订学习计划,阅读时遇到重要的生词,养成查工具书的习惯。

工具书无疑是我们的良师益友,使用工具书能帮我们更好地准确理解文章。

还有看课外读物时摘抄好的句子、段落的习惯。

知识在于积累,所谓厚积而博发,做读书笔记可以帮助孩子专心读书,加深理解,锻炼思维能力,还可以积累有用的资料。

主要强调摘录笔记,把书中好的词语、句子,重要的数字、事实、警句照原文抄录下来,必要时可以拿出来做参考或直接引用。

三、在指导学习汉语的过程中,要由易到难、由扶到放,提出疑问并主动求解当孩子在认字、阅读、摘抄中有了一定的积累时,可以尝试让孩子写写心得,不要求字数多少,重要的是写出真情实感;不要刻意地给孩子字数上的限制,刚开始可以让孩子写一些他们感兴趣的东西,写一句话、一段话——慢慢地提高要求,循序渐进,不要急于求成。

浅谈少数民族幼儿园国语学习的策略

浅谈少数民族幼儿园国语学习的策略

浅谈少数民族幼儿园国语学习的策略发布时间:2023-04-17T03:14:13.982Z 来源:《教育学》2022年11月总第302期作者:吴怀颖[导读] 幼儿阶段是培养孩子语言习惯和语言表达能力的重要时期,幼儿园应对国语教学予以重视,为孩子们创设良好的语言教育环境。

特别是少数民族地区的幼儿园,通过国语教学来提高少数民族孩子的国语水平可以让他们进一步感受我国文化,凝聚民族精神,增强不同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使少数民族之间更加团结。

乌鲁木齐市天山区乌拉泊村幼儿园新疆乌鲁木齐830002摘要:幼儿阶段是培养孩子语言习惯和语言表达能力的重要时期,幼儿园应对国语教学予以重视,为孩子们创设良好的语言教育环境。

特别是少数民族地区的幼儿园,通过国语教学来提高少数民族孩子的国语水平可以让他们进一步感受我国文化,凝聚民族精神,增强不同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使少数民族之间更加团结。

对此,本文针对少数民族幼儿园的国语教学展开研究,提出有效的教学策略,以推动少数民族孩子国语水平的提升。

关键词:少数民族幼儿园国语学习如今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的幼儿教育体系正在进一步健全,其中语言教育占据的比重较大,与幼儿将来的学习和发展更是密切相关。

但纵观少数民族幼儿园开展语言教育的情况可以发现,很多孩子在国语学习上还存在很多问题和困难,这主要是因为他们的成长环境和语言交流很少会接触到国语,因此很难理解国语。

提升少数民族孩子的国语水平可以促进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同时还可以增强民族凝聚力,幼儿教师需要结合现状和少数民族孩子的国语能力采用有效的教学方法,促使他们积极主动地学习国语,推动少数民族地区幼儿园语言教育水平的发展。

一、幼儿园日常活动渗透国语学习幼儿年龄较小,而在少数民族幼儿园中开展国语教学对于孩子来说属于启蒙教育,因此,教师需要以充满趣味性的方式来激发幼儿学习国语的兴趣,并选择比较简单的教学内容。

教师可以将国语教学融入到日常活动中,帮助幼儿更好地理解国语。

怎样提高少数民族小学生汉语水平

怎样提高少数民族小学生汉语水平

怎样提高少数民族小学生汉语水平简介汉语是中国的官方语言,也是最广泛使用的语言之一。

然而,对于一些少数民族小学生来说,汉语并不是他们的母语。

因此,提高他们的汉语水平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介绍一些方法和建议,帮助少数民族小学生提高汉语水平。

1. 提供汉语教育资源为了提高少数民族小学生的汉语水平,首先需要提供充足的汉语教育资源。

学校可以增加教授汉语的课程,为学生提供适合他们年龄和水平的教材。

教材可以包括汉语词汇、语法规则、阅读材料等。

此外,学校还可以邀请专业的汉语教师来进行教学,或者与当地的汉语教育机构合作,共同提供汉语教育课程。

2. 创建沉浸式学习环境为了加强少数民族小学生的汉语学习效果,可以创建沉浸式学习环境。

这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实现:•使用汉语作为日常交流语言:学校和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在校园内使用汉语进行交流,这样学生就能不断地练习和使用汉语。

•提供真实情境语言练习:学校可以组织模拟情景对话活动,让学生在真实的语境中练习汉语,例如购物、旅游、问路等。

•组织文化交流活动:学校可以举办中国传统文化体验活动,如书法、剪纸、民俗等,让学生了解中国文化,并用汉语进行交流。

3. 鼓励和支持学生参加汉语角汉语角是一个汉语学习的交流平台,学生可以在这里练习口语、交流经验和学习技巧。

学校和教师可以鼓励少数民族小学生参加汉语角活动,这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增加汉语的使用机会。

同时,还可以邀请汉语流利的同学或老师来指导和帮助学生提高汉语水平。

4. 创造互动式学习机会除了课堂教学,还可以通过创造互动式学习机会来帮助少数民族小学生提高汉语水平。

例如:•分组合作学习:学校可以将少数民族学生与汉语母语学生分组合作,共同完成某项任务或项目,以促进彼此之间的交流和合作。

•游戏和竞赛:学校可以组织汉语游戏和竞赛,通过竞争的方式激发学生学习汉语的兴趣,并加深对汉语的理解和记忆。

•利用科技手段:学校可以利用互动式学习软件或在线教育平台,设计有趣的汉语学习活动,让学生通过电子设备参与互动学习。

少数民族小学生语文学习的特点与策略

少数民族小学生语文学习的特点与策略

少数民族小学生语文学习的特点与策略语文学习是每个小学生必修的学科,对于少数民族小学生来说,由于其独特的文化背景和语言环境,他们在语文学习上可能会面临一些特殊的困难和挑战。

本文将探讨少数民族小学生语文学习的特点,并提出相应的策略。

一、语言环境的影响少数民族小学生通常在家庭和社区中使用自己的民族语言进行交流,这使得他们在学习普通话和汉字时可能会遇到困难。

他们的母语与普通话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例如发音、语法和词汇等方面。

因此,他们需要更多的时间和努力来适应和掌握普通话。

针对这一特点,学校和教师可以采取以下策略。

首先,提供普通话学习的机会和环境,例如通过开设普通话角、组织普通话演讲比赛等活动,激发学生对普通话学习的兴趣。

其次,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发音和语法错误,并及时纠正,帮助他们提高普通话水平。

此外,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用普通话进行日常交流,培养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

二、文化背景的影响少数民族小学生的文化背景与汉族学生有所不同,这也会对他们的语文学习产生影响。

例如,一些少数民族拥有自己独特的文字和文学传统,与汉字有所不同。

这使得他们在学习汉字时可能会感到陌生和困惑。

为了帮助少数民族小学生更好地学习汉字,教师可以采取以下策略。

首先,教师可以通过比较少数民族文字和汉字的异同,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汉字的结构和意义。

其次,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欣赏和研究汉字的演变和发展过程,增强他们对汉字的兴趣和理解。

此外,学校还可以组织一些文化交流活动,让少数民族学生有机会展示自己的文化,增加他们的自信心和归属感。

三、学习动机的培养少数民族小学生在语文学习上可能会面临一些挫折和困难,这可能会影响他们的学习动机和积极性。

因此,培养学生的学习动机是非常重要的。

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教师可以采取以下策略。

首先,教师可以通过讲述有趣的故事、引用名人名言等方式,让学生体会到语文学习的重要性和价值。

其次,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和特长,设计一些个性化的学习任务和活动,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少数民族地区小学生汉语学习策略探究

少数民族地区小学生汉语学习策略探究

少数民族地区小学生汉语学习策略探究摘要:在当前的教学中,教育部门对于少数民族学习汉语来说,也是十分重视的,但是基于少数民族的民族特点,少数民族地区的小学生,学习汉语中还是存在着一些困难,那么如何解决这些困难,就是教师应该考虑到的问题了,教师应采取一系列有效的办法,解决这一现实问题。

关键词:少数民族地区;小学生汉语学习;策略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的社会经济在不断的进步,对于少数民族地区的小学生来说,汉语学习也是有着一定的必要性的,能有助于加强民族之间的团结建设,也有利于少数民族地区的进一步发展。

因此,对于教师来说,应加强少数民族小学生的汉语学习,提高其汉语运用能力,帮助其掌握一定的汉语能力。

教师要对于如何开展小学生汉语学习,采取具体的策略,提高学生的汉语学习基础。

1 少数民族小学生学习汉语中存在的问题1.1 学习的途径单一对于少数民族来说,生活中有着自己的语言,对于小学生来说,小学正是学习语言文化的基础阶段,学习汉语时,有着学习途径单一这一实际困难的影响,毕竟少数民族,他们在生活中完全用自己的母语进行沟通和交流,缺乏一个练习汉语的途径,对于他们来说,也降低了汉语学习的掌握程度。

学习汉语的途径单一,仅仅局限于课堂上,局限于学校里面,在实际的是生活中没有着一定的运用途径,降低了汉语学习的实用性。

1.2 汉语学习时间较短对于学生来说,运用汉语的过程,主要集中在学校中,但是对于汉语这门学习来说,汉语其实本质上来说,更是一种语言的学习,只有进行进一步的强化,投入更多的时间,才能更好的巩固其自身的学习。

课堂上的时间毕竟是有限的,学生无法在一个有限的时间里,发挥教育的最大化,自然也就不能更好的掌握汉语这门语言。

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对于学生来说,有著一定的恰当方法,能更好的掌握汉语这门语言,对于学生来说,没有一定良好的学习方法,自然也就无法很好的掌握汉语,正确的方法,对于学生来说,是有着事半功倍的效果的,因此教师应保障学生找到正确的语文学习方法。

少数民族幼儿汉语学习的策略

少数民族幼儿汉语学习的策略

少数民族幼儿汉语学习的策略《指南》中教育建议提到“在农村和少数民族地区,要积极为幼儿创造用普通话交流的语言环境。

”倾听于表达目标中也指出教师要能够为幼儿做到“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幼儿愿意学说普通话,会用普通话进行日常简单会话。

”因此我就自己在教学过程中的几点实践研究进行分析于解读。

标签:民族幼儿汉语水平教学语言是人们进行交流和沟通的工具,幼儿时期是人一生中语言发展和运用的关键期、最佳期,也是语言发展最迅速的时期。

在这个时期,只要给幼儿丰富的语言环境和信息刺激,教法合适、新颖,适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幼儿就可以轻松地完成第二语言的学习。

作为一名在双语幼儿园工作的教师,使幼儿在进入小学前具备足够而顺畅的汉语表达能力,提高少数民族幼儿的汉语水平是我义不容辞的任务。

结合教学实践我对提高民族幼儿汉语水平的提高,进行了简要探讨。

一、在教学中,课程内容的安排应符合民族幼儿的实际发展水平的需要在教学中,我们要尊重民族幼儿语言发展的实际水平,不能拔苗助长过高的要求,也不能降低要求。

面对汉语水平为零基础的孩子,在教材使用时,可根据本班幼儿的实际情况,对教材主题活动内容做适宜的调整、改编,比如按着农村“双语”幼儿园教材原则上是一星期要完成一个主题活动,可以变成两星期来完成,一节内容较多的语言活动,就可以把目标细化,分成两节活动来完成,确保孩子较好的准确的完成活动目标。

同时课程活动内容应是贴近幼儿生活,他们熟悉的、感兴趣的事物,理解了所学的内容,使他们产生想说,会说,大胆说的愿望。

二、利用有效教学方式,提高幼儿的学习兴趣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罗杰斯说过“学习的最好的刺激乃是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老师需要积极地去调动孩子的学习兴趣。

这些哈萨克族孩子的个性特点是有强烈的求知欲,好奇心强,但控制力比较差,精力集中时间短,所以在上课形式上要避免呆板单调,让孩子失去学习的兴趣,由此老师要经常转换教学方式,在教学过程中多加运用夸张的身体语言、表情语言和有效的方法来帮助民族幼儿理解学习内容,来提高学生学习汉语的兴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少数民族幼儿汉语学习的策略
《指南》中教育建议提到“在农村和少数民族地区,要积极为幼儿创造用普通话交流的语言环境。

”倾听于表达目标中也指出教师要能够为幼儿做到“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幼儿愿意学说普通话,会用普通话进行日常简单会话。

”因此我就自己在教学过程中的几点实践研究进行分析于解读。

标签:民族幼儿汉语水平教学
语言是人们进行交流和沟通的工具,幼儿时期是人一生中语言发展和运用的关键期、最佳期,也是语言发展最迅速的时期。

在这个时期,只要给幼儿丰富的语言环境和信息刺激,教法合适、新颖,适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幼儿就可以轻松地完成第二语言的学习。

作为一名在双语幼儿园工作的教师,使幼儿在进入小学前具备足够而顺畅的汉语表达能力,提高少数民族幼儿的汉语水平是我义不容辞的任务。

结合教学实践我对提高民族幼儿汉语水平的提高,进行了简要探讨。

一、在教学中,课程内容的安排应符合民族幼儿的实际发展水平的需要
在教学中,我们要尊重民族幼儿语言发展的实际水平,不能拔苗助长过高的要求,也不能降低要求。

面对汉语水平为零基础的孩子,在教材使用时,可根据本班幼儿的实际情况,对教材主题活动内容做适宜的调整、改编,比如按着农村“双语”幼儿园教材原则上是一星期要完成一个主题活动,可以变成两星期来完成,一节内容较多的语言活动,就可以把目标细化,分成两节活动来完成,确保孩子较好的准确的完成活动目标。

同时课程活动内容应是贴近幼儿生活,他们熟悉的、感兴趣的事物,理解了所学的内容,使他们产生想说,会说,大胆说的愿望。

二、利用有效教学方式,提高幼儿的学习兴趣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罗杰斯说过“学习的最好的刺激乃是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老师需要积极地去调动孩子的学习兴趣。

这些哈萨克族孩子的个性特点是有强烈的求知欲,好奇心强,但控制力比较差,精力集中时间短,所以在上课形式上要避免呆板单调,让孩子失去学习的兴趣,由此老师要经常转换教学方式,在教学过程中多加运用夸张的身体语言、表情语言和有效的方法来帮助民族幼儿理解学习内容,来提高学生学习汉语的兴趣。

同时,要把学汉语、说汉语贯穿于幼儿的日常生活中,以便增强他们的学习意识,让幼儿自然而然地学汉语。

另外,老师不管是上课还是平常和幼儿交谈中都必须使用汉语,并运用表情、动作来帮助幼儿理解所说的内容,这样孩子不仅自然而然地接受,而且效果非常好。

如:在幼儿入园离园时,要求孩子与老师相互问候用汉语说礼貌用语“老师早、老师再见”,在生活常规中,当孩子用民语说“吃饭、上厕所、洗手、睡觉、喝水”等日常用语时,老师立即用标准的汉语来教他们说,使他们在这些环节自然而然的说汉语。

同时每天的午点、三餐饭菜让幼儿用汉语说,当他们说对时教师及时进行表扬,在孩子说汉语时,注重与他们积极互动,使孩子有
成就感。

当然,对于比较内向的孩子,老师需要有更多耐心和细心,给他们一定的时间来适应,即便他们不张口,但总是听到、看到老师和其他幼儿在用汉语聊天,这样也能够对这些孩子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

而且对于这样的孩子,教师还要多鼓励,一旦张口应及时给予表扬。

幼儿生性活泼可爱,爱唱、爱跳、爱说,就多教儿歌、喜闻乐见幼儿歌曲,在每一首儿歌、歌曲中教师一定要根据内容、情感来编加动作表情,让幼儿根据动作表情来理解歌曲、儿歌内容,便于幼儿理解、记忆。

如歌曲《小动物走路》中,孩子边唱边模仿各个小动物走路的样子,很高兴也很轻松的学会歌曲。

通过儿歌、歌曲的学习有利于提高幼儿的学习汉语的兴趣,变换了学习方式,使被动变为主动学习。

皮亚杰说过,“游戏就是把真实的东西转变为儿童想要的东西,从而使他的自我需要得到满足。

”在实践中,以游戏为途径,让游戏渗透在五大领域的学习中,让孩子边学边玩,在不知不觉中,把学习汉语当成一种快乐。

记得刚开始的时候,孩子最爱玩体育游戏,如《吹泡泡》,孩子们集体手拉手围成圈,边说边做动作“吹泡泡,吹泡泡,泡泡变大了,泡泡变小了”,圈子也随着变大变小,并不断的增添新的玩法,新句子“泡泡升高了、泡泡爆炸了”让孩子们不知不觉中的学习,高兴的说着、玩着,享受着学习的快乐。

三、积极创设良好的学习汉语的语言环境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语言能力是在运用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发展幼儿语言的关键是创设一个能使他们想说、敢说、喜欢说、有机会说并能得到积极应答的环境。

”由此可见,适宜的语言环境对孩子十分的重要。

在幼儿园教学中创设适宜的环境氛围,能够提高幼儿的语言能力,促使他们个性化语言的发展,让孩子享受到成功的快乐,是十分有必要的。

首先积极创设学习汉语的外部环境,让幼儿时时刻刻都浸泡在双语学习的氛围环境中,享受玩中学的快乐。

在幼儿园的各个醒目的地方,幼儿所到之处都能看见制作汉语图片,我们幼儿园的大厅是孩子进出活动室的必经之路,大厅的墙面上醒目的张贴很多图文并茂的卡片“你好、谢谢你、不客气、再见、你谦我让脚步轻”等,老师经常有意识带孩子经过,大声的读一读,耳熏目染,孩子每次经过时也会大声读,早接晚送时给父母大声读。

同时,在教室里,也有意识张贴幼儿所学的儿歌、故事,并能图文并茂,让幼儿在日常生活能随看随读,既激发了幼儿的求知欲望,又能起到復习巩固的作用。

其次积极营造学习汉语的轻松愉悦的环境,在日常的生活中,我有意识的经常与幼儿用汉语交流,与孩子说说笑笑,给他们“灌耳音”,让他们多听多记,激发他们想说、大胆说、喜欢说的愿望,也使他们有亲近老师的愿望,愿意和我用汉语交流,我注重经常给予主动与老师交谈的孩子以表扬和拥抱,这样以便使更多的孩子能与我交流,学习汉语。

在双语教学中,民族孩子学习汉语的道路中崎岖不平,这就需要我们老师有耐心并坚持不懈,用一颗心去拥抱孩子灿烂的明天们,我们有必要、有义务通过语言教育,让少数民族孩子们会汉语,具备与人交往的语言交际能力,享受到语
言表达与交流的快乐。

参考文献
[1]李季楣、冯晓霞编著《3-6岁儿童发展指南》,2015.9.16.
[2]《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编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