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方言目录经典晋语土话集锦
太原方言

太原方言:太原的虫子,叫牛牛太原的爱,叫待见太原的笔画,叫武万太原的姿势,叫等当太原的寻找,叫拾翻太原的可爱,叫七他太原的奇怪,叫日怪太原的墙角,叫个捞捞太原的反应,叫地懂太
原的聊天,叫倒歇太原的打瞌睡,叫迷瞪太原的车,叫蛋蛋车太原的讨厌,叫方祖太原的可怜,叫西慌在太原,有种牛B叫起三;有种赞美叫精干;有种同意叫行唠;有种厉害叫拧了;有种动作叫圪蹴;有种模样叫迷数;有种聊天叫撇B;有种讨厌叫增丧了;有种疑问叫甚了;没人骨气叫么油烂水;有种小伙叫后生;有种家伙叫外货;有种别人叫nia;有种神经病叫南十方;有种隐藏叫搁猫;
有一种内衣叫摇摇;有一种娱乐叫泼散;有一种坚持叫等当;有一种聊天叫捣歇;有种巷子叫何浪浪;有种讨厌叫蹭子;有种极品叫耐求货;有种傻缺叫二不愣;有种布鞋叫小花园;有种漂亮叫切踏;
有种挑衅叫闹他;有种倒下叫撩展;有种贱人叫bi兜油子。
传递下去吧。
我爱太原!。
太原话

太原话太原话属于晋语并州片的一种。
一般意义上来讲,太原话是指现今在中国山西省太原市区的城市居民所通用的方言,是20世纪后逐渐形成的,在太原本地土话的基础上受到外来移民及普通话推广等因素影响而形成的一种新方言。
特点:1. 保留了古汉语——文言词或古代白话文词谁——孰(据正宗太原话发音特点建议念成fu)捣鬼——肏鬼第一个字在太原话中念ri 不卷舌舌尖抵下齿发出2. 多重叠词:名词、动词、形容词、量词等都有各式叠词,这里以名词为例。
AA式有“小称”的意思,如“刀刀”指小刀子,“碟碟”指小碟子。
AAB式有专指的意思,如“金金纸”专指锡箔纸3. 腔调的变化太普的问句有个特殊语调,貌似是怕别人听不出来是问句,为了强调语气,就在问句的末字上多拐一个弯,比如“你不添件衣服?”太普会把末字“服”拉长,发两个音调,先发四声,再发二声以体现疑问。
又如“是了?”就是这种语调,这个词在太原人生活中出现很频繁,大概相当于“是吗?”具体用法有三。
(1)表疑问,例如:-周三交作业。
-是了?我记得是周四呀。
(2)表示惊讶,说明不敢相信,例如:-他昨天让警察给带走了,说是涉嫌经济犯罪。
-是了?哎呀,可看不出来呀,那么老实的人。
(3)表示轻微的疑问和惊讶,但实际已经同意对方的说法,例如:-周末去滑雪哇,我有优惠券了。
-是了?那多叫上几个人哇。
其实从语法上讲这三点是相同的,只是语义上侧重略有不同。
4. 语音的变化太原话为山西省内方言的代表方言,有入声,平声不分阴阳,古全浊声母字今白读不论平仄全不送气,有较多的连读变调现象,与以北京话为代表的官话方言有较大不同,反倒与陕西关中方言有很多相似之处。
1. 发生变化的读音x→h 下念成ha 鞋念成hait→d (迎泽区此音不浊化)头念成dou 或de 桃dao......q→j 渠堰中渠念ju 勤谨中勤念成jinp→b(迎泽区此音不浊化)葡bu萄dao2. 太原话只有平舌音,没有卷舌音,只有后鼻音,没有前鼻音(除了an,稍后详解),例如,“真好”说成“曾好”。
山西方言

精心整理死迷粗眼
----
形容人难看,笨,不机灵,主要是形容人不开眯眼没个眼色
奈各揽
.
各料
----
形容让人不舒服的人
,
和一般人不一样瘦马各巾
----
形容人特别瘦
胡说
不求行
----
没什么本事
不及迷
不聪明
死眯处眼----
头脑不灵活
“
球眯性眼”
蹦头
----
和朝五烂
----
看上去比较肮脏求毛鬼胎
----
没出息
流舔
----
拍马屁
----
蹲着
不尿
----
头
各老出来决板子----
脚
哥溜拐弯----
弯曲
巷子
----
长的突起----
个棱棱喜欢
----
看起来机灵的/
打扮干净的
----
你到浪儿的来?怎么了?
----
怎逆了
那就算了。
外老就算老帮做什么呢?----
闹甚的来?。
山西方言大全你想知道的方言都在这里

山西方言大全你想知道的方言都在这里个就——蹲着二老板——三、四十岁的已婚女人不尿——不理的贬义用法一或——一次,一下能带——鼻涕费!——疼的时候会这么说奔儿喽——脑门儿刻膝盖——膝盖撇了——乱讲,瞎说抬死你——整死你剩——什么咋来来——怎么了?悄悄哇——安静烈着了——生气坷梁——别扭疙蛋——疙瘩不浪——像木头段子的东西不待要——懒得去欢欢儿的——赶紧的,快点妨祖——连累人的人难活——身体不舒服搓火——讨厌但求是——不咋地猫两眼——看两眼比兜游子——欠揍的人各料——丑,不平各出——皱褶太多,或指小气各留——细长的物体不直各跑——常在前面加个’灰’,指不是好人各蛋——圆的东西,各蛋蛋也是圆的东西比前者小各搅——搅和,各搅搅是很久以前的一种糖的名字各影——恶心麻球烦——麻烦憋缺——心里不舒服喜人——让人喜欢咋也——估计醒的——知道个踏——唠叨闹不机密——不知道邀——用秤称胰子——肥皂冒——扔础——向前摔倒滴溜——用手提做害——浪费,糟蹋咋接来——怎么了?(巴彦淖尔盟方言)接察——还可以,凑合如发--舒服受应--舒服各次--撒娇各产--撒娇挑衅山西方言主观题大测试,看你能对几道:1.“球迷性眼”的意思是:A.球迷的视力很好B.球迷的视力很差C.德性样儿D.形容人很可爱2.“猴鸡割梭”的意思是:A.猴和鸡狼狈为奸B.形容事物或人猥琐C.形容人聪明灵巧D.猴鸡不合3.“合操五烂”的意思是:A.是一种山西面食B.事情进展慢C.遇到困难应该坚持D.肮脏,不整洁4.“求毛鬼胎”的意思是:A.形容人吝啬,小气 B.人心怀鬼胎 C.乞求神灵保佑 D.龌龊5.“歌捞捞”是房屋的哪个位置:A.书房 B.屋顶 C.角落 D.客厅6.“夜天”是哪一天:A.昨天 B.今天 C.明天 D.后天7.“希荒”的意思是:A.失去希望 B.可怜 C.荒凉 D.充满希望8.“起三”的意思是:A.早晨三点起床 B.晚上三次起夜 C.一家三口 D.有出息9.“桑”在以下哪个场合最常使用:A.吵架时 B.运动时 C.浇花时 D.养蚕时10.“马怕”是:A.一个词组 B.一个副词 C.介词 D.形容词11.“泼散”的意思是:A.泼水 B.不吉利 C.人心散了,队伍不好带了 D.一种中药12.“地懂”的意思是:A.一种迷信语言B.祭祀C.形容土质良好D.反应13.下列哪个不是太原话中常用的语气词:A.嘛B.哇C.咧D.了14.太原话中“各榄”是什么形状的物体:A.球状物B.棒状物C.带状物D.粉末状15.“腰腰”是一种什么服饰:A.短裤B.马甲C.背心D.大衣阳泉的方言求迷性眼=求势=傻样扁食-饺子摸滥-步行铁匙-勺子缺灯-火柴得(音"叠")手-舒服得(音"叠")脚(音"觉")-得意意马咯增-迷迷糊糊咯挤马眼-小气展展挂挂-穿着整齐细水汗流-汗出得多歪则棱砍-歪头瞪眼歪扭散砍-歪歪斜斜草鸡-烦草鸡麻爬-烦透了傻不几几-太傻冰巴污凉-温度低忽里郎当-不稳鬼眉溜眼-鬼头鬼脑万儿八千-数目大大明白天-光天化日磕头捣蒜-央求人接二片三-接二连三圪顶盖-膝盖的脑-脑袋崩楼-脑门脖项骨-脖子解在点-保养点倒灶-倒霉努艳-出风头撇-聊天,说话胡撇-胡说日干--有限傻喜(人名)--不清楚的人不机米--(同上)吸熊--(同上)设多[dua]一般格真拽蛋了=扯蛋土霉形眼的?超落远远的拾破恩们?拽蛋:它的含义是?你咋?闹呀?=怎么的?找茬是吧?小儿,油了哇?=你很牛B是吧?闺女,咱俩找哇?=MM,我想和你搞对象!俺孩可亲了,片张呢格丁了~~~~~~~~~ 哈哈这苹果真好吃就是有点各燃(不新鲜),这面包也不错,就是有点活旋(太软,分量不够)我含(还hai)尿你哩.."老门不尿你;我不勺你浇头/卤---臊。
推荐分享的方言

推荐分享的方言
一、山西经典方言
能峦成不?——能行不,能干成什么!
不待老——嫌麻烦不想去做。
个就——蹲着
二、四川经典方言
戳拐——办事出差错,出了问题。
闷墩儿——傻乎乎的。
三、湖北方言
1、一担挑——襟兄襟弟
2、儿娃子——男孩
3、俩娃儿——女孩
4、兄娃儿——弟弟
5、前半儿——上午
四、东北方言
1、挨克āi kēi :受到指责、训斥。
例:那家伙挨克多少次了,也没脸。
2、挨梃āi tìng :挨打,挨揍。
例:李老疙瘩不挨梃,是不会那么老实的。
3、哀咕āi gu :央告。
例:小白怎么哀咕,他就是不答应。
五、陕西方言
1、雾达—那里。
2、啊四—哪?哪个是?一般回答用:握四。
3、野个—昨天。
4、年四个—去年。
5、蹭—厉害。
太原方言大全

太原方言大全太原方言大全中文800字
1. 呱呱叫:哇,哇!
2. 呦咪:喔,哦!
3. 托袜:把手伸进行衣袖里
4. 小恩小惠:客套话,指小小帮忙
5. 家家车:指日常购物
6. 蹬蹬蹬:走得很辛苦
7. 拍拍手:表示表示失声的欢喜
8. 哗啦啦:指乱哄哄的
9. 嘎啦:形容一片嘈杂
10.骚气:形容某人比较粗鲁
11.搞个儿:谓某事搞砸了
12.肚皮:指某人自私
13.夹头:指某人聪明巧妙
14.瞎把戏:指说话躁动
15.耍猴儿:比喻某人狡猾
16.孩子气:指某人不成熟
17.走驴儿:指慢得像驴
18.把生活:表示需要努力拼搏
19.两眼放光:形容眼神明亮
20.扒手:指小偷。
太原方言大全

太原方言球迷触眼----形容人长得难看合张五烂----形容人脏,难看死迷粗眼----形容人难看,笨,不机灵,主要是形容人不开眯眼没个眼色不起烂山----形容人没出息,办不了大事奈各揽----也可以解释为棒子,棍子,比如“我一各揽遛死你”原意是指玉米或者高梁的杆,或者说是农作物的杆.在太原话中,"乃咯榄"是指这个人或物被棒子打的意思西荒----可怜,穷迷数----臭德性. 带有鄙视的意思球势----最经典的太原骂人话,意思也是臭德性,瞧不起的意思.各料----形容让人不舒服的人,和一般人不一样瘦马各巾----形容人特别瘦寡比----形容一个人没有趣味,无聊,没意思。
比如“寡球的伤心了”乃鼻窦----挨耳光真桑了----形容人做事不够意思,倒霉,不走运的意思可油了----似乎有黑社会背景,或是形容某人特别混得开,大哥级人物,巨酷.腰腰----太原话又名二股巾,跨栏背心.牛牛----小虫子.盼盼----小孩吃饭的围嘴.加加----饭渍,血渍,污渍,统称加加哥捞捞----角落.外书---那谁防阻了----讨厌,坏事,拌脚石砍穿----倒霉的意思,也带有胡说的意思撇上会儿哇----聊会天撇哇撇B 撇子----胡说你可油了----【褒义】说这个人混得比较好的意思,【贬义】你以为你是谁了!瞧不起你!油的掉皮皮了----混得太好了的意思.求也做不老----什么事也做不好求毛的故事----编的故事乃求了----倒霉了捏妈的板机----骂人的话和眯洼脸----脏头脏脸不求行----没什么本事不及迷----不聪明不惜烂吃----惹人讨厌死眯处眼----头脑不灵活二不楞,二敢子,愣头青----莽撞之人死皮赖脸----脸皮厚隔牢牢----犄角旮旯毛鬼神----毛病太多的人农各揽----没见识的人日哄----欺骗灰鬼----不干好事的人,或玩笑指称某个人各撮打蛋,各球打但----不精干,容貌比较寒碜,类同“球眯性眼”蹦头----额头和朝五烂----看上去比较肮脏求毛鬼胎----心怀鬼胎夜了----昨天拉(假)米三道----装蒜老鬼----老混混肉头性脑----胖,身材不好不起烂三----没出息瞥逼砍蛋----胡说八道流舔----拍马屁B兜油子----欠打的人个就----蹲着不尿----不怕的贬义用法不待老去----懒得去难活了----身体不舒服火任了----生气猫一猫----看两眼七蹭蹭----不够数泼B货,淘吃鬼,泼散货----:令人讨厌的人各捣----做,弄眯束----眯眼得老----头各老出来----用工具把某物取伙撩,撩猫逗狗----撩逗,形容人举止轻浮或选或选的,各撅各撅----常形容胖人走路的姿势“呀费!”----当人突然疼的时候,常用多杀你----打死你打牌儿---意为:打扑克拨拉----用手撩动决板子----脚思目----思考七它----可爱酸抛烂气----酸哥溜拐弯----弯曲撒割----吃完处理完巷子----各浪儿耳光----逼兜土块----土坷拉台阶----阁台台烧水----坐水奇怪----日怪聪明----机迷棱/长的突起----个棱棱羡慕----眼气喜欢----带见不错----不赖小伙子----后生没本事----不球心非常好----好的不行行不好----不杂地脏----热里八没出息----么出烂息/么出倒息穿着好----精干看起来机灵的/打扮干净的----光眯俊眼儿没意义的---没油烂水吝啬----求毛鬼胎不讨人喜欢的----不习册你去哪了?----你到浪儿的来?怎么了?----怎逆了那就算了。
10句经典的山西方言,太难了!看看有没有你的家乡话?

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独特的方言!都说山西方言十里不同音,虽然没有这么夸张,但也基本是一个地方一种方言了。
因为山西这里自古以来就山多够深,看似相邻的村落之间如果要见一面,其实需要绕很远的山脊才可以。
所以,多少年下来就逐渐形成了山西特有的方言格局。
今天就带大家领略10句经典的山西方言,看看有没有你的家乡话?1、太原方言:球迷触眼----形容人长得难看色不起烂山----形容人没出息 ,办不了大事西荒——可怜,穷迷数——臭德性,带有鄙视的意思。
死迷粗眼——形容人难看,笨,不机灵,主要是形容人不开眯 眼没个眼色2、大同方言:有一种尴尬叫克良有一种话多叫各塌有一种姿势叫各就有一种勇气叫责楞有一种坏人叫各抛有一种傻瓜叫瞎货有一种狂妄叫戳莽有一种诅咒叫方主3、朔州方言:不赖--很好!白说--说谎!戳鬼--闯祸!半年--原来如此!白嚼--胡说或说谎!4、阳泉方言:楞森:害怕恐惧么滥:闲来无事拉精:能说会道5、忻州方言:有一种滑行叫“出溜”有一种线条叫“道子”有一种谎话叫“壶法六道” 有一种汤勺叫“翘跟”有一种单位名称叫“几外”6、晋中方言干活叫动单,反应叫地动,滑梯叫打活搓儿,找东西叫行甩,挨打叫乃逼兜,下来叫哈来,猛吃猛喝叫跌,逛街叫哈游万,跑叫嘎,爬下叫圪吧哈,看一下叫毛怪怪,不知道叫晓不得,思考叫想块7、吕梁方言昂需弟(我弟弟)玉讨树说啦能吃了(玉米熟了能吃了)他好圪溜溜的(他很健康)这汝子栓址(这个女孩长得漂亮)克好听了,以后天天给我唱行(很好听,以后每天唱给我听)8、运城方言运城人有一种嚣张叫憨蹭来;运城人有一种舒坦叫美太太;运城人有一种逞强叫日能;运城人有一种白痴叫次怂;运城人有一种衰人叫瓷松;9、临汾方言:乡日头--------太阳,月爷---------月亮,吼雷------------打雷,闪火----------闪电,哈雨-------- 下雨,粗雨----------大雨,澈雨------------ 淋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太原方言目录经典晋语土话集锦方言是一种独特的民族文化,每一个地方都有自己独特的方言,它传承千年,有着丰厚的文化底蕴,下面是XX方言大全栏目收集到的太原方言目录经典晋语土话集锦,希望能够帮助你去了解更多的地区文化特色,认识方言蕴含的文化艺术。
太原历来是山西政治、经济、文化和交通的中心,太原方言是“晋语”核心地带一种有代表性的方言。
生活用语服饰袄儿:上衣。
夹袄儿:夹袄扶。
絮袄儿:棉袄。
主腰儿:一种裹肚。
衫子:单上衣。
套衫:贴身穿的内衣。
袍子:中式长衣服。
大夹祆:夹袍。
坎肩儿:套在长袍外面的背心。
腰腰:贴身背心。
搂肚:系在腹部衣襟之下,裤子之外的布兜,上有口袋,可装体己之物,多为老年男子着用。
布袋袋:衣服上的口袋。
扣门儿:扣襻。
扣眼:襟前穿套扣子的小眼儿。
搂腰带:系在衣外的布腰带。
肚肚:兜兜。
屎布:尿布。
裤衩:短裤。
帽壳儿:瓜皮小帽。
沿毡帽:老汉戴的棕色毡帽。
腰裙:做饭时围的裙子。
络络:老年妇女罩在发髻外的发网,网兜儿。
罩头:汗巾。
片片:手绢儿。
革及鞋:一种纳得很密的布鞋,其前脸较深,上面缝着皮梁或三角形皮子,此鞋又称搬尖鞋、屹儿鞋。
猫头鞋:一种鞋面上缀绣有猫、虎形象的童鞋。
踏拉板:木屐,亦称板板鞋。
高崾鞋:高鞋帮的鞋。
低崾鞋:低鞋帮的鞋。
捎码码:搭裢。
饮食大早饭:早饭。
晌午饭:午饭。
黑夜饭:晚饭。
米:专指小米。
大米:南方稻谷脱壳后的米。
软大米:江米、糯米。
粥儿:小米干饭。
干粥:小米稠粥。
散面粥:小米加面粉熬成的稠粥。
捞饭:小米煮至八成熟,再放入铁锅焖熟的干饭。
和子饭:小米与面、菜熬在一起的稠粥,因此,和子饭又称菜稀饭、调和饭。
拌汤:圪瘩汤。
拨鱼儿:亦称溜尖,是将白面或绿豆面和好后放在盘、碗之中以专用工具剔入锅中的食物。
片儿场:一种面食,用和好的面擀成薄片,断或切成小块入沸水中煮熟。
捐片子:面片儿。
抿区子:用特制的抿槽压制而成的高梁面食,抿区子又称抿尖尖。
擦尖尖:用特制的擦子擦制而成的高梁面条。
剔剥股:用铁铲剔制而成的高梁面条,剔剥股又称剔尖面。
剔鱼子。
圪垛儿:亦称吃垛垛,是用面片搓制而成的小窝窝,蒸、煮均可,又称猫耳朵。
簿烂子:郊区呼之块垒,系面粉和菜后蒸制的一种食品。
黄儿:亦称黄圪瘩,即丝糕。
油糕:炸糕。
割糕:黄米加枣蒸制而成。
馍馍:馒头。
窝窝:窝头。
扁食:饺子。
面:面粉。
好面:白面。
旋饼儿:烧饼。
半圪嗒:半圆形饼子。
红面:高梁面。
大莜面;大麦面。
豆面:绿豆面。
豆黄黄面:黄豆面。
洋面;机器磨的面粉。
豆油:酱油。
麻油:胡麻油。
香油:芝麻油。
腥荤:肉食。
腥汤:带有肉腥的汤。
下水:猪羊内脏。
杂割:羊杂碎加汤菜熬成的烩菜。
荤油:动物油。
调料面面:五香调料面。
调和:油盐酱醋等佐料。
沙精:白糖。
黑糖:红糖。
烧酒:白酒。
黄酒:用小米酿、色黄的酒,味甘,与绍兴黄酒不同。
黄菜:芥菜叶制成的酸菜,故而,黄菜又称酸菜。
大菜:苤蓝去皮腌制而成的咸菜。
碎菜:白菜、胡萝卜、苤蓝等切碎腌制而成的酸菜。
变蛋:松花蛋。
滚水:烧开的水。
恶水:泔水。
圪支气:生肉久放后的气味。
伤根气:熟肉久放后的气味。
糊不气:饭菜煮糊时的气味儿。
油圪念气:糕点久放后的味道。
兀突子气:水半开时的气味。
洋旱烟:纸烟。
烟袋:旱烟锅。
料子:又称料料,即鸦片。
猴儿头:烟枪。
梦灯:烟灯。
房舍四合头院:一种旧式房子,四面是屋子,中间是院子。
四泥墙儿砖柱柱:四角用砖,其余的墙都用土坯砌成的房子。
上房:正房。
东房:坐东朝西的厢房。
西房:坐西朝东的厢房。
倒坐房:前院中与正房相对的房子。
耳房:正房两侧的小房子。
闺舍:郊区人称房子或家。
黑里间:里屋。
外头间:外屋。
力撑儿:隔扇。
仰承:顶棚。
曲尘:顶棚上垂挂着的灰尘穗。
炕围子:炕四周有油漆彩画的一段墙壁。
挑角:飞檐。
火圪崂:灶台。
烟洞:亦称烟道儿,即砖砌的从房顶出烟的烟囱。
烟筒:用铁皮制成的出烟管子。
门关关:门鼻儿。
门插关:门闩。
门道儿:过道。
过道房:门道两侧的房屋。
亮截儿:窗户外面罩着的木框子,上有许多方孔,可以糊纸或安装玻璃。
墙儿:墙。
花栏墙儿:院子内可以摆设花盆的一段花墙。
茅司:厕所,又称茅子、茅房、便地。
黑浪:亦称黑浪浪,即小巷。
日常用品摆扎:亦称摆设,即指房子里头的家具。
硬木家俱:木质好,不涂油漆的本色家俱。
漆木家俱:涂有油漆的家俱。
天元几:条几。
团桌:方桌。
神祖堂:神龛。
抽盒盒:又称抽斗斗,即抽屉。
板凳儿:长凳子。
床床:小板凳。
脚咱子:炕下放鞋的小矮凳。
炕桌桌:炕上放置的方形矮桌。
炕几:放在炕上使用的一种茶几。
被阁儿:炕上放置被子的柜子。
扫帚:比苕帚大,用以打扫院子,由一种名为扫帚的一年生草本植物捆绑而成。
苕帚:比扫帚小,用以打扫室内,用高梁穗、黍子穗捆绑而成。
扫炕苕帚:专用扫炕的一种小苕帚,多用黍子穗制成。
瓮儿:水缸。
记饼子:用去皮后的高梁秆编成的圆形盛物器具。
秸撇子:用高粱秆编级的圆盘,可以当锅盖、盛食物。
草撇:用玉米穗皮等编制的蒲团。
铫儿:带把的锅,亦称耳锅。
祭盔儿:蒸糕面用的瓦器。
食络:食盒。
捧盒儿:送礼用的食品盒。
鏊儿:烙饼用铁器。
匙匙:小勺儿。
勺子:勺儿。
铁匙儿:锅铲。
笼床:笼屉。
火箸:通条。
镣:炉条。
鼻里气:带烟筒的洋炉子。
温罐:安装在锅台上的热水罐。
温壶:热水瓶。
温袋:热水袋。
水鳖儿:①烫婆子。
②旅行用的扁形铝水壶。
火砖:烧热的砖,旧时多做烫婆子用,又称支锅砖。
泥杯接:①放置煤泥的器皿,用石或钢瓦制成,形状象盒或槽;③和好的煤泥堆。
环锥锥:又称针锥儿,即顶部有铁环的链子。
针锥儿:下部夹针的锥子,多用来纳鞋底。
大婆针:头号大针。
木梳:梳子。
洋水梳:新式梳子。
刮虱子:篦子。
虚镜儿:凸镜,又称火镜。
镜面面:小铜镜子。
淋淋:又称漏漏,即漏斗。
黑煤:锅烟子,可作黑色染料。
煮青:一种黑色染料。
羊肚子手巾:白毛巾。
洋胰子:肥皂。
围灯:马灯,亦称保险灯。
取灯儿:一种旧式引火物,其一端蘸着硫磺。
洋取好儿:火柴,又称洋火。
耍贷儿:玩具的统称。
搬不倒儿:不倒翁。
二麻炮:二响炮。
抱仗几:小鞭炮。
憋杀手:扑满。
搌布:抹布。
尿盔子:尿壶。
戳戳:印章。
刀子:专指屠刀或做武器用的刀。
刀儿:菜刀。
刀刀:小刀子。
鞋楦子:制鞋用的木头模型。
鞋抽儿:鞋拔子。
面糊:又称浆子,即浆糊。
环环:耳环。
红红:胭脂。
馏子:金钿。
纳锁:一种银制的项圈。
拆叠子:合页。
铁索索:铁链子。
瞒河索:架在河上的粗绳子,过河时挽着它使船行驶。
麻绳绳:纳鞋底用的细麻绳。
麻筋子:单根的麻拧成的细绳子。
单三儿:麻绳。
麻包:麻袋。
布袋:用粗而厚的白布制成的口袋,多用以装粮。
生产用语生产用具锨儿:铁锹。
犁耳:铧上面犁地用的铁片。
独戳子:犁车。
切草刀:铡刀。
箩头儿:筐子。
立哥:连枷,亦称陆哥、陆枷。
千椽:杉篙。
木刷:木夯。
半头砖:碎砖。
推把儿:刨。
曲尺:鲁班尺。
据儿:锯子。
夹剪:钳子。
眼亮儿:牲口带的眼罩。
畜牧类牙猪儿:公猪。
肥猪:亦称菜猪、童猪,即阉割过的猪。
胖猪:种公猪。
骨驴儿:山羊。
老骚狐:种公山羊。
羯羊:公绵羊。
羝羊:配种用的公绵羊。
斑姑子:斑鸠。
姑姑种:一种灰鸽,芒种前后飞翔于田间。
快快种谷:布谷鸟。
农作物类茭子:高梁。
茭棍:高粱秆,亦称茭圪榄。
茭扒头:高梁脱粒后剩下的空穗子。
玉茭子:玉米、玉蜀黍。
玉茭圪榄:玉米杆儿。
玉茭圪蒂:玉荣脱粒后剩下的棒子。
麦穰:铡碎的麦杆,可以和泥抹墙用。
麦滑稽:麦秸。
西番柿:西红柿。
豆角角:豆荚。
茴子白:洋白菜。
青菜:菠菜。
完荽:香菜。
玉蔓菁:芫菁。
宾麻:蓖麻。
酸溜溜:沙棘。
商业类票票:旧称贴贴,即钞票。
饥荒:债务。
戳发:把差的商品廉价或硬性推销给顾客。
打揽:兜揽生意。
朋合:合伙经营。
底盘盘:家当。
塌窟窿:借债。
小押当:旧时的一种高利贷,利息比一般当铺高。
杀坊:屠宰坊。
肉铺:卖肉的店铺,兼营屠宰业。
饭铺:卖饭的店铺。
钱庄:旧时由私人经营的以存款、放款、汇兑为主要业务的金融业商店。
内囊:家中的金银首饰。
明产:个人所有的房屋、土地、生意、矿山等,跟内囊相对。
遭年景:又称遭年成,即遇到荒年。
交通车儿:旧式大车、轿车等的统称。
车子:旧称洋车,即自行车。
车车:儿童车。
明车:大车。
单辕辕:一个牲口拉的车。
二套手:两个牲口拉的车。
地猪:独轮小车,又称拨浪车。
脚马:车轮,又称轱辘。
太原方言目录经典晋语土话集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