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癌肿瘤标志物的研究现状_王鑫蕊
肺癌肿瘤标志物的研究进展

It a n JLbMe, oe br 08V 1 9N .1 dN vm e
・
肺 癌 肿瘤标 志物 的研 究进 展
杨上 英 综述 曾颖平 审校
【 要 】 随着 肿 瘤 发 生 发 展 分 子 机 制 的不 断 研 究 , 因诊 断将 会 越 来 越 多 地 应 用 在 肺 癌 的 肿 瘤 摘 基
例 , 肺 癌 肿瘤 标 志 物 的研 究 进 展 作 一 综 述 。 对 【 关键 词】 肺 肿 瘤 ; 肿 瘤 标 记 , 物 学 ; 基 因 ; 诊 断 生 中 图分 类 号 : 7 04 ; 74 2 R 3 .3 R 3. 文 献 标识 码 : A 文 章编 号 :6 34 3(0 8 1—000 1 7—1020 ) 11 1 3
和应 用 价 值 。
基 因标 志 是 指 基 因 本 身 突 变 和 表 达 异 常 , 反 映 癌 前 启 动 能 阶段 的变 化 。 因此 , 过检 测 肿 瘤 特 异 基 因标 志 进 行 肿 瘤 基 因 通 诊 断 , 于 肿瘤 早 期 发 现 具 有 重 要 意 义 , 可 在 患 者 临 床 症 状 对 并 出 现 以前 进 行 预警 诊 断 。
B r s等 学 者 也 认 为 联 合 检 测 C f 11 N E 和 C A, 以 al i 6 yr 2 、 S a E 可
提高诊断的敏感 性 , 预 后相 关 , 有重 要 的临床应 用价 值 。 与 具 0rme e k等 学 者 认 为肺 癌 患者 的某 些 血 清 肿 瘤 标 志 物 异 常 升
有 较 大 的 实 用价 值 。现 将 以 上 几 种 肿 瘤 标 志 物 在 肺 癌 中 的研
《2024年联合检测血清CEA与ProGRP、CYFRA21-1等对肺癌诊断价值的研究》范文

《联合检测血清CEA与ProGRP、CYFRA21-1等对肺癌诊断价值的研究》篇一联合检测血清CEA、ProGRP、CYFRA21-1等对肺癌诊断价值的研究一、引言肺癌是全球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早期诊断对肺癌患者的治疗及预后至关重要。
血清肿瘤标志物检测作为肺癌诊断的辅助手段,在临床实践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本研究旨在探讨联合检测血清中癌胚抗原(CEA)、胃泌素释放肽前体(ProGRP)、细胞角蛋白片段CYFRA21-1等指标对肺癌的诊断价值。
二、材料与方法1. 研究对象选取本院近一年内收治的疑似肺癌患者,共XX例。
其中,经病理学确诊的肺癌患者XX例,非肺癌患者XX例。
所有患者均进行血清CEA、ProGRP、CYFRA21-1等指标的联合检测。
2. 方法(1)血清样本采集:所有患者均于入院后次日清晨空腹采集静脉血,分离血清待检。
(2)检测方法:采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检测血清CEA、ProGRP、CYFRA21-1水平。
(3)数据分析:采用SPSS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和统计分析。
三、结果1. 血清标志物水平比较肺癌组患者血清CEA、ProGRP、CYFRA21-1水平均显著高于非肺癌组(P<0.05)。
其中,CEA主要用于结肠癌等消化道肿瘤的辅助诊断,而ProGRP和CYFRA21-1在肺癌诊断中具有较高的敏感性。
2. 联合检测诊断效能(1)CEA联合ProGRP检测:在肺癌诊断中,CEA与ProGRP的联合检测能够提高诊断的准确性,其AUC值(曲线下面积)高于单项检测。
(2)CEA联合CYFRA21-1检测:CEA与CYFRA21-1联合检测在肺癌诊断中的效能亦有所提高,但与ProGRP相比,其敏感性略低。
(3)三者联合检测:将CEA、ProGRP和CYFRA21-1三者联合检测,可进一步提高肺癌诊断的准确性、敏感性和特异性。
与单项检测相比,联合检测的AUC值达到最高,具有较好的诊断效能。
四、讨论本研究结果显示,联合检测血清CEA、ProGRP、CYFRA21-1等指标可提高肺癌的诊断价值。
肺癌分子标志物的应用进展

肺癌分子标志物的应用进展肺癌是一种高度致命的恶性肿瘤,对全球人类健康造成了巨大的威胁。
虽然目前针对肺癌的治疗手段已经有了显著的进展,但早期诊断和准确判断预后仍然是一个具有挑战性的问题。
近年来,随着生物技术和基因组学研究的迅速发展,人们逐渐认识到肺癌患者体内存在一系列与肺癌相关的分子标志物。
这些分子标志物不仅可以辅助早期诊断和预后判断,还能提供靶向治疗的指导。
本文将就目前肺癌分子标志物应用中取得的一些重要进展进行探讨。
I. 早期诊断的分子标志物在早期发现和诊断肿瘤方面,寻找特异性、敏感性高以及非侵入性方法一直是科学家们关注的焦点。
近年来,通过检测血液中循环肿瘤细胞(CTCs)和微小RNA(miRNA)等多种指标,在早期发现肺癌方面取得了一些突破。
试验表明,CTCs在预测早期肺癌诊断中有着显著的优势,它们的检测可以通过血液样本完成,无需进行组织切片和侵入性操作。
而miRNA则能够通过影响基因表达调控多种生物过程,在早期诊断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II. 预后判断的分子标志物除了早期诊断,肺癌患者的预后判断也是临床医师关注的重点。
分子标志物在这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特别是针对EGFR突变和ALK融合等靶向治疗驱动基因的检测。
通过快速、准确地检测这些靶向治疗相关基因的异常情况,可以为患者提供个体化的治疗方案,并且预测其对特定靶向药物的敏感性和耐药性。
III. 分子标志物指导靶向治疗随着分子标志物技术和药物研发技术的不断进步,越来越多针对特定分子标志物设计开发的靶向治疗药物问世。
例如,针对EGFR的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和ALK融合基因的抑制剂都已经取得了良好的疗效,并且成为肺癌治疗中的标准选择。
此外,最近一些针对其他分子标志物如ROS1、BRAF等的靶向药物也开始进入临床试验阶段,有望为患者提供更多个性化治疗选择。
IV. 新型分子标志物的发现虽然目前已经发现了许多与肺癌相关的分子标志物,但随着科技不断进步,人们对于肺癌发生发展机制和驱动因素的认识仍在不断深入。
肿瘤标志物在肺癌诊疗中的研究进展

肿瘤标志物在肺癌诊疗中的研究进展肿瘤标志物的检测,对肺癌的早期诊断、临床分期、组织学分型、预后判断和疗效监测都具有重要价值。
本文对癌胚抗原(CEA)、胃泌素释放肽前体(ProGRP)、细胞角蛋白19片段(CYFRA21-1)、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鳞状上皮细胞癌抗原(SCC)等肺癌肿瘤标志物的研究现状进行概述。
肺癌是当今世界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研究数据显示,肺癌在人群死因中位居各类恶性肿瘤之首,目前临床上广泛运用的检测手段影像学、支气管镜、痰细胞学等,但由于缺乏依从性和普及运用的可能,80%的肺癌患者在确诊时已经是局部晚期或远处转移(Ⅲb/Ⅳ期),失去了手术机会,缺乏有效的治疗手段,5年生存率低于15%[1]。
如果肺癌患者能在Ⅰa期被确诊,那么5年生存率可提高到71%~77%,Ⅰb期患者约60%[2-3]。
近年来,肿瘤标志物(Tumor markers,TM)的研究十分活跃,肿瘤标志物检测具有高效、方便、标本易获取及创伤小等优点,肿瘤标志物作为辅助诊断肺癌的方法一直是肺癌诊断研究的重点。
而且,它们在肺癌早期诊断、病理分型、肿瘤分期、监视复发或转移、疗效判断以及指导预后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1 肿瘤标志物在肺癌诊疗中的地位目前已有大量研究表明,肿瘤标志物对不同的肺癌病理类型具有指向性,ProGRP和NSE在小细胞肺癌(Small cell lung cancer,SCLC)中高表达,CYFRA21-1和SCC在鳞癌中表达水平较其他肺癌类型升高,而CEA主要与肺腺癌相关。
有研究数据显示,SCC和CYFRA21-1升高的患者中,分别有69.4%和79.1%的患者经病理确诊为鳞癌,而CEA升高的患者61.9%为腺癌,90.1%NSE 升高的患者诊断为SCLC[4]。
肿瘤标志物不仅与肺癌病理类型相关,而且会因肿瘤分期不同,其灵敏度也不尽相同。
在对早期(Ⅰ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的研究中发现,NSE、SCC、CEA、CYFRA21-1对肺腺癌的灵敏度分别为18.3%、5.3%、18.3%和20.7%,对非肺腺癌的灵敏度分别为23.8%、26.8%、14.0%和42.9%[5];而晚期(Ⅲ~Ⅳ期)肺癌中,NSE、SCC、CEA、CYFRA21-1和ProGRP的灵敏度分别为39.73%、49.00%、47.50%、57.00%、和51.48%[6]。
肺癌肿瘤标志物的研究近况

的 T 。此外 , 巴结 C A NA 的表达 在判断肺 M 淋 E mR 癌淋 巴结微 转移 方面也具 有一 定价值 。但需 注意是 结肠癌 、 胰腺 癌等 肿瘤 细胞 及 肝脏 、 、 肺 肾脏 等 器官
的一些 良性 病 变 均 可 引起 C A 升 高 , 至 吸 烟 者 E 甚 亦可 出现假 阳性 。 』
肺 鳞癌 、 腺癌 、 大细胞 肺癌 的 敏感性 分 别 为 8 . %、 46
7 . 、5 3 , NS L 4 3 7 . 对 C C总 的敏 感性 为 7 , 8 其
型半 氨 酸 ( Y) HC 等肺 癌 T 的研 究 近 况 作 一 综 M
述。
水平在 肺癌 、 良性 疾 病 及健 康 人 之 间存 在 显著 差 肺 异 。在 NS I 中, YF C C C RA2 — 水平 与 肿瘤 大小 及 11 淋 巴结转 移数 目呈 正相 关 , 与患 者 的生 存 时 间呈 负 相关 。对手术 治疗 患者 , lyT 等[ 报 道 大多 数 Mue . 7 ] 肺 癌病人 手术后 1 c RA2 — 浓 度 便下 降至 显 天 YF 11
较低 。P ve vcR. ] 究 显 示 C R 11对 a ie i 等 研 YF A2 —
治 疗 、 价疗效 、 评 预后 判断提供 指导 。合理 应用 这些 肿瘤 标志物 可为肺 癌 的 早期 诊 治 、 效 预后 判 断 等 疗
提供 有效 帮助 。本 文 就癌 胚 抗原 ( E 、 胞 角 蛋 C A) 细 白 1 9片 段 ( YF A2 — ) 鳞 状 细 胞 癌 相 关 抗 原 C R 11 、 ( C — ) 神经元 特 异 性烯 醇 化 酶 ( E 、 S C Ag 、 NS ) 胃泌 素 释放 肽 前 体 片 段 ( rG ) 血 管 内 皮 生 长 因 子 P o RP 、 ( GF 、 VE ) 丙酮酸 激 酶 ( K) 同 工 酶 ( - K) 同 P 的 M P 、
肿瘤标志物在肺癌患者管理中的研究进展

肿瘤标志物在肺癌患者管理中的研究进展支修益;姚舒洋【摘要】肺癌已经成为全球范围内因癌症导致死亡的首要原因。
肿瘤标志物( tumor marker,TM)表达水平异常往往早于临床影像学表现,由于肿瘤标志物检测方法无创、操作简单、快速出结果、可动态监测等优点,越来越多地被应用于肺癌全过程管理中,表现出其特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本文就近年来常用TM在肺癌全过程管理中的作用做一综述。
%Lung cancer has the highest world-wide cancer mortality.Tumor markers( TM) are very useful in screening tests that aim to detect cancer early, even before there is any imaging evidence.The screening methods using TMs are noninvasive and simple for operation.They are useful to dynamically screen the disease.Tumor markers can be used to assess the response of a tumor to treatment and for prognosis.Owing to these advantages, TM are extensively used in the management of lung cancer patients.We reviewed the development of TM in the clinical field of lung cancer in recent years, especially in Chinese Guidelines on the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Primary Lung Cancer(2015 Version) .【期刊名称】《首都医科大学学报》【年(卷),期】2015(000)006【总页数】6页(P986-991)【关键词】肺癌;肿瘤标志物;诊断;预后;治疗【作者】支修益;姚舒洋【作者单位】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胸外科首都医科大学肺癌诊疗中心,北京100053;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胸外科首都医科大学肺癌诊疗中心,北京10005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4.2肺癌是全球病死率最高的恶性肿瘤,非小细胞肺癌(no 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约占肺癌的80%,包括腺癌、鳞癌和大细胞癌;小细胞肺癌(small cell lung cancer,SCLC)约占20%,其恶性程度高、发展迅速,预后更差。
肺癌生物标志物的诊断价值研究

肺癌生物标志物的诊断价值研究肺癌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对于肺癌的早期诊断十分重要,因为早期发现和治疗可以明显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目前,肺癌的诊断依靠临床症状、影像学检查以及组织学检查。
然而,这些方法存在着一些局限性,如对早期肺癌的敏感性较低以及创伤性较大等。
因此,研究肺癌的生物标志物对于肺癌诊断的改进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已经有很多研究关注肺癌生物标志物的发现和应用。
其中一些标志物已经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实践中。
比如,血清中的癌胚抗原(CEA)和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被认为是肺癌的重要生物标志物。
测定血清中这些指标的水平可以帮助医生评估肺癌的严重程度以及治疗效果。
此外,还有一些新的生物标志物的研究也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比如,微小RNA(miRNA)是一种能够调控基因表达的小分子,在肺癌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通过检测血液中的miRNA水平,可以发现一些与肺癌相关的miRNA,从而实现肺癌的早期诊断和预测患者预后。
此外,还有一些研究发现肺癌相关基因的突变可以作为肺癌的生物标志物,包括EGFR、ALK等。
肺癌生物标志物的研究还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肺癌是一种异质性很高的疾病,不同类型的肺癌可能具有不同的生物标志物。
因此,需要进一步研究肺癌的亚型和分子特征,从而发现更准确、特异的生物标志物。
其次,肺癌的早期诊断依然面临一定的挑战,需要进一步提高生物标志物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另外,生物标志物的检测方法也需要进一步优化。
总的来说,肺癌生物标志物的研究在肺癌的早期诊断、治疗评估和预后预测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潜力。
尽管还存在一些挑战,但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研究的深入,相信肺癌生物标志物的研究将不断取得新的进展,并对肺癌的诊断和治疗带来更大的改进。
肿瘤标志物检验用于肺癌检验与诊断的结果分析

肿瘤标志物检验用于肺癌检验与诊断的结果分析崔玥【摘要】目的分析肿瘤标志物检验用于肺癌检验与诊断结果的价值.方法将2016年1月1日至2017年2月28日在本体验中心接受体检的30例肺癌患者(观察组)和30例肺部良性疾病患者(对照组)以及同期30名健康体检者(健康组)作为研究对象.检验并对比三组研究对象的肿瘤标志物水平(Cyfra21-1、NSE、CEA、CA125).结果观察组肺癌患者Cyfra21-1水平为(16.31±1.31) μg/L,NSE水平为(24.53±3.24)μg/L,CEA水平为.(16.21±2.34)μg/L,CA125水平为(61.23±7.59) KIU/L,高于其他两组,对照组数据与健康组相比,对照组更高(P<0.05).结论肿瘤标志物检验用于肺癌检验与诊断结果的价值较高.【期刊名称】《中国医药指南》【年(卷),期】2018(016)013【总页数】2页(P120-121)【关键词】肿瘤标志物;检验;肺癌;诊断【作者】崔玥【作者单位】大连市体检中心,辽宁大连116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4.2肺癌属于恶性肿瘤,其发病率和病死率均较高,5年生存率仅为15%左右[1],发病隐匿,大部分患者诊治时已处于疾病的中晚期,手术治疗机会已错失,因此需尽早接受诊断和治疗。
为了分析肿瘤标志物检验用于肺癌检验与诊断结果的价值,笔者做了以下研究。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从本体验中心接收的肺癌患者中抽取30例作为观察组研究对象,以30例肺部良性疾病患者作为对照组研究对象。
选择30名健康体检者作为健康组研究对象,均属于2016年1月1日至2017年2月28日。
观察组——男性患者∶女性患者=18∶12;年龄范围38~80岁,平均年龄(59.26±12.21)岁;包括腺癌11例,鳞癌10例,小细胞癌9例。
对照组——男性患者∶女性患者=17∶13;年龄范围37~81岁,平均年龄(59.42±12.37)岁;包括肺部感染12例,支气管扩张10例,肺结核8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