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山地质环境调查成果

合集下载

《矿山环境地质问题及其治理和研究现状报告》

《矿山环境地质问题及其治理和研究现状报告》
加强公众参与和社会监督
政府应加强公众参与矿山环境治理的决策过程,并加强社会监督,让 公众了解矿山环境治理工作的进展和效果,以推动矿山环境治理工作 的可持续发展。
THANKS
感谢观看
04
矿山环境地质问题研究现状
研究内容与成果
矿山环境地质问题识别与评估
针对不同矿山环境地质问题,研究其形成机制、演变过程、影响因素、危害程度等。
矿山环境地质问题对环境的影响
研究矿山环境地质问题对环境的影响,包括对土壤、水、空气、生物多样性和人体健康等方面的影响。
矿山环境地质问题治理技术
研究矿山环境地质问题的治理技术,包括物理、化学、生物等治理技术,以及矿山土地复垦和生态修复技术等。
国内的矿山环境地质问题治理案例
山西焦煤集团
山西焦煤集团在矿山环境治理方面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包括土地复垦、生 态修复和废水处理等。集团还引入了先进的采矿技术,提高资源利用率,并 积极开展环境监测和环境影响评估,以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内蒙古霍林河露天矿
霍林河露天矿采用了生态恢复和土地复垦等措施,使采矿区得到了有效治理 。政府还设立了专门的生态修复基金,用于支持矿山环境治理工作,使采矿 区的生态环境得到了有效改善。
《矿山环境地质问题及其治 理和研究现状报告》
xx年xx月xx日
目录
• 矿山环境地质问题概述 • 矿山环境地质问题的主要表现形式 • 矿山环境地质问题的治理方法 • 矿山环境地质问题研究现状 • 矿山环境地质问题治理的实践案例
01
矿山环境地质问题概述
矿山环境地质问题的定义与分类
矿山环境地质问题定义
详细描述
矿山环境地质问题的工程治理方法涉及土地复垦、地质 灾害防治、水资源保护和土壤修复等多个方面。土地复 垦是指将废弃矿山恢复到可利用的状态,以实现生态和 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地质灾害防治则主要是针对矿山开 采过程中产生的地质灾害现象,采取相应的工程措施进 行治理。水资源保护主要是针对矿山开采过程中可能引 起的水环境污染问题,采取相应的工程措施进行治理

矿山开发生态环境破坏与重建调查报告

矿山开发生态环境破坏与重建调查报告

矿山开发生态环境破坏与重建调查报告前言矿产资源是国民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的重要物质基础,也是衡量一个国家实力的标准之一。

矿产资源的开发推动了近代工业的迅猛发展,我国目前95%的一次能源,80%的原材料,要靠开发矿产资源提供。

另一方面,矿产资源是有限的,绝大多数开采后不能再生。

中国从现在起到下个世纪初,还将处于矿产资源消耗量增长最快的时期,工业增长加上人口增长,对矿产资源构成强大的需求压力,在矿产资源大规模开发利用同时,大大改变了矿区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循环,产生了严重的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

同时由于传统价值理论的缺欠,认为自然资源没有价值,可以无偿占有、无偿使用,加上急功近利的思想,实践中只顾追求产值增长速度,忽视对资源基础的维护,以至掠夺性地开发,导致经济产值虚幻增加,不可再生资源基础的持久削弱,并成为诱发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问题的重要社会济根源,成为影响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协调发展的主要因素。

国外一些矿业发达国家,如美国、德国、英国、前苏联、捷克和斯洛伐克等,比较重视矿产资源开发生态环境的恢复治理工作,起步早,起点高,相继颁布了有关工作的法律法规或条例,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和技术力量进行科学实验和理论研究,在矿区生态环境恢复治理技术、生物系统工程和运营管理措施等方面均达到了较高的水平,获得了显著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

我国矿产资源开发的生态环境治理重建工作起步并不算晚,但是主要由于长期以来无法可依,资金、技术、管理均不能适应治理重建工作的需要,发展较为缓慢。

当前,我国矿产资源开发环境的治理重建工作基本上处于零星、分散的状态,各地各部门要求不一,矿山难以适从,迫切需要国家对矿产资源开发生态环境的治理重建工作有个统一通盘的战略考虑。

为此目的,先要摸清矿区开发引起的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的现状、发展趋势及目前的控制、恢复治理重建情况。

因此,调查和掌握矿区开发引起的生态环境破坏及重建状况,了解其综合利用及恢复重建水平,评价污染的危害和影响,预测其发展趋势,提出建议和对策,对制定环境规划和管理政策,搞好矿区开发的综合整治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矿山地质环境保护工程完成报告

矿山地质环境保护工程完成报告

矿山地质环境保护工程完成报告
1. 项目概述
这份报告总结了矿山地质环境保护工程项目的完成情况。

该项目旨在保护矿山地质环境,并采取一系列措施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2. 项目目标
项目的主要目标是通过对矿山地质环境进行保护和恢复,实现可持续发展。

具体目标如下:
- 减少土壤侵蚀和水源污染;
- 提高采矿活动与周边生态环境的协调性;
- 减少矿区内噪音、粉尘等污染物的排放;
- 保护矿山地质遗迹和生态系统。

3. 项目实施
为实现项目目标,我们采取了以下措施:
- 制定了矿山地质环境保护计划,明确了具体执行步骤和时间表;
- 实施了土壤保护措施,包括覆土、植被恢复和土壤改良;
- 建立了矿区水资源管理系统,保护水源安全并减少水污染;
- 采用环保设备进行粉尘和废气的处理;
- 设立绿化带和生态保护区,保护矿山地质遗迹和生物多样性。

4. 项目成果
通过项目的实施,我们取得了以下成果:
- 良好的土壤保护效果,减少了土壤侵蚀和水源污染;
- 矿区周边生态环境得到改善,采矿活动与自然生态协调性显
著提高;
- 粉尘、废气等污染物的排放大幅降低,矿区内空气质量得到
改善;
- 矿山地质遗迹和生态系统得到有效保护。

5. 结论
该矿山地质环境保护工程项目完成情况良好,取得了预期的成果。

我们将继续关注矿山地质环境保护工作,并持续改进措施,以
实现更为可持续的发展。

江西省矿山地质环境调查与评价

江西省矿山地质环境调查与评价
本文采用综合指数评判法对矿山地质环境影响分区,采 用定性方法进行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分区,为全省矿山 环境恢复和治理提供依据。
收稿日期 :2021-11 基金项目 :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工作项目“全国矿山地质环境调查” 的子项目(子项目编码 :1212011220202)。 作者简介 :甘涛,男,生于 1987 年,汉族,江西高安人,本科,水工环工 程师,研究方向 :环境地质。
江西省地质构造复杂,岩浆活动频繁,成矿条件优越, 矿产资源较丰富。主要矿集区为赣东北、赣西北铜及多金属 矿,萍乐拗陷带煤矿,赣南钨及稀土矿 [1]。
据国土厅矿产权登记,截止 2013 年底,全省已利用矿 种 97 种,在采矿山 4757 座、基建 757 座、闭坑(停产)691 座。由 于 社 会 经 济 的 快 速 发 展,矿 产 资 源 的 需 求 量 必 然 增 加,矿产资源的开采规模与强度相应增大。矿产资源开发导 致土地破坏、水土流失、水土污染、地下水枯竭和崩塌、滑 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地质灾害等环境地质问题,危害居民 的生产与生活 。 [2-5]
2 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分区 2.1 评价原则
矿山环境保护与治理分区,在矿山现状评估分区的基础 上进行分区,原则如下 :①以人为本,突出重点,全面规划、 分区实施 ;②与江西省环境保护规划与矿产资源总体规划 相协调 ;③符合矿山环境保护与治理分级标准 ;④与矿山 环境现状评估分区相协调 ;⑤分区应符合区内相似,区间相 异的原则。
关键词 :矿山地质环境 ;环境评估 ;影响评价 ;保护与治理分区
中图分类号 :TD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2-5065(来自021)23-0163-5Survey and evaluation of mine geological environment in Jiangxi Province

中国地质学会组织评选的2019年度十大地质找矿成果揭晓

中国地质学会组织评选的2019年度十大地质找矿成果揭晓

2020年第1期刘志刚:大力推进科技创新为地矿事业高质量发展积蓄强劲动能9助力乡村振兴和脱贫攻坚。

一是开展主要农业区县级1:5万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调查和重点区片富硒土壤资源详细调查,开展富硒产业化研究,编制“富硒土壤标准”等地方标准,助力特色农业示范区建设,加快农业地质成果转化应用步伐。

二是推进农业农村水资源综合调查与利用+开展基础水文地质调查,重点推动全省及重点流域水文地质与水资源调查、全省优质地下水与饮用天然矿泉水资源调查与保护区划、城市(镇)应急及后备水源地勘查,开展坝上高原、黑龙港地区生态敏感区地下水关键问题研究,开展地下水系统理论和勘查技术方法研究+三是推进旅游地质资源调查评价,探索地质文化村建设,做好地质公园、矿山公园和国家公园申报、建设与管理等相关技术服务工作+四是开展县(市)生活垃圾填埋场选址地质调查,改善农村人居环境。

服务新型城镇化建设和国土空间规划+—是聚焦城市规划、建设、运行管理等重大问题,开展“空间、资源、环境、灾害”多要素的城市地质调查和重大科技问题攻关,搭建三维城市地质模型,为地下空间利用、“海绵”城市、智慧城市及大数据共享平台建设提供地质技术服务,形成地质工作服务城市规划建设与发展的新机制。

二是积极承担“双评价”“基础数据库建设”等国土空间规划基础工作,全力配合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工作+加强地质环境监测+—是进一步完善全省地下水地质环境监测网络和地面沉降监测网络。

推进省级地下水地质环境监测专业网点建没和市级地面沉降监测专业网络建设。

二是推动建立省、市、县三级地热与浅层地热能监测预警系统与信息平台。

三是推进突发性地质灾害、矿山地质环境、土壤地质环境、海岸带地质环境等专业监测网建设和监测预警体系建设+四是加强地质环境监测信息服务平台建设、充分应用大数据、互联网等信息化手段,提高监测质量、自动化监测与预警服务水平+探索大数据应用研究。

一是做好省国土资源基础信息平台地质分中心建设,培养一批信息化建设人才。

矿山地质环境调查研究现状及展望

矿山地质环境调查研究现状及展望

矿山地质环境调查研究现状及展望引言随着我国经济发展速度加快,国家对各项能源矿产的开发也在不断加大,矿山地质环境问题已经到了威胁人们日常居住环境和矿山开采的程度。

在这一前提下,绿色矿业已经势在必行,如何合理开发矿山地质资源,并减小其不利影响,是我们现在急需考虑的内容。

本文不但提出了要保证矿山地质资源的有序开发,同时也以注重环境保护为出发点,分析矿山地质环境的现状与发展,提出今后调查研究的方向与内容,由此推动矿山地质环境研究与环境保护工作的和谐进步。

一、什么是矿山环境地质学在我们的认知中,矿产资源在开发的过程中是一个长期复杂的过程,其环境保护工作一般都相对薄弱,并由此还会产生一些地质问题。

并且,在矿产资源的开发过程中也会产生很多与地质有关的问题,而这些问题的产生究其原因一般是地质环境所造成的。

除此之外,矿产资源在开发的过程中,也会由于内部因素与外部因素相结合产生更大的环境伤害,使得地质变化过程更加复杂。

矿山地质资源具有的双重特点是我们主要研究的对象,它的双重特点是什么?即资源性与环境性。

如果,这两点比较好的地方则会有利于矿产资源的合理开发,反之,则会带来不利的后果,将直接影响到矿山资源的合理利用。

纵观历史,人类的活动离不开资源的有效配置,所以矿山资源有效配置的问题也是一直困扰人们有效开发的问题,另外,矿山地质环境产生的变化一旦超出当地的合理容量,将会产生更多的次生灾害或者环境污染等,这将严重影响到人类的正常活动。

正因如此,矿山环境地质学应运而生。

在人类的一系列生产活动的过程中,会由此产生很多对自然环境的破坏过程,这些破坏过程的出现最终将导致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之间的相互矛盾。

就如同矿山地质资源一样,由于其与自然环境是统一的整体,而矿产资源又是我们发展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一样。

使得我们在对待矿产资源的同时还要注重环境的保护工作,这两者是相辅相成,不可或缺的,只用注重矿产资源的利用才能使得我们的社会得到发展,只用注重环境的保护才能更好的利用矿产资源。

地质矿产资源勘查成果及未来发展前景分析

地质矿产资源勘查成果及未来发展前景分析

161地质勘探G eological prospecting地质矿产资源勘查成果及未来发展前景分析张 辉中国建筑材料工业地质勘查中心广西总队,广西 桂林 541002摘 要:随着我国矿产资源日益稀缺,政府正在加大对地质矿产资源的开发力度,以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并通过加强勘查来实现资源的合理利用。

经过全面的地质和矿产资源勘查,对区域的综合情况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并根据最新的矿化理论,为未来的开发提供可靠的依据。

基于此,为了更好地开发我国的地质矿产资源,需要对勘查结果进行分析,并着眼于未来的发展趋势,以期为地质矿产资源研究提供更多的可能性和发展空间。

关键词:地质矿产资源;勘查成果;未来发展前景中图分类号:F42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5065(2024)04-0161-3Analysis of Exploration Achievements and Future Development Prospects of Geological and Mineral ResourcesZHANG HuiGuangxi Branch of China National Geological Exploration Center of Building Materials Industry,Guilin 541002,ChinaAbstract: With the increasing scarcity of mineral resources in China, the government is increasing its efforts in the development of geological mineral resources to achieve the goal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nd to achieve rational utilization of resources through strengthened exploration. After comprehensive geological and mineral resource exploration, a comprehensive analysis of the regional situation has been conducted, and based on the latest mineralization theory, reliable basis has been provided for future development. Based on this, in order to better develop China's geological and mineral resources, it is necessary to analyze the exploration results and focus on future development trends, in order to provide more possibilities and development space for geological and mineral resource research.Keywords: address mineral resources; Exploration results; Future development prospects收稿日期:2023-12作者简介:张辉,男,生于1977年,甘肃酒泉人,本科,高级工程师,研究方向:地质勘查。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矿山开发工程环评报告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矿山开发工程环评报告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矿山开发工程环评报告项目背景本文是关于矿山开发工程环境影响评价的报告。

该项目旨在评估矿山开发对环境的潜在影响,以便制定并实施适当的环境保护措施。

研究范围与方法为了全面评估矿山开发对环境的影响,我们进行了广泛的研究。

研究范围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1. 地质研究:对矿山的地质情况进行详细调查与分析,评估矿山开采可能带来的地质灾害风险。

2. 水环境研究:对矿山附近水体的水质、流量等进行监测和分析,评估矿山开采对水环境的影响。

3. 大气环境研究:对矿山开采过程中的粉尘、气体等排放进行监测和分析,评估矿山开采对大气环境的影响。

4. 生物环境研究:对矿山附近的生物多样性、植被覆盖等进行调查和评估,评估矿山开采对生物环境的影响。

环境影响评价结果基于我们的研究和分析,得出了以下环境影响评价结果:1. 地质灾害风险:矿山开采可能增加地质灾害的发生概率,需要采取相应的地质灾害防治措施。

2. 水环境影响:矿山开采可能导致附近水体的水质下降和水量减少,需要采取水资源保护措施。

3. 大气环境影响:矿山开采可能导致粉尘和有害气体排放,造成大气污染,需要采取减排措施。

4. 生物环境影响:矿山开采可能破坏当地的生物多样性和植被覆盖,需要实施生态保护和恢复计划。

环境保护措施建议为了减少矿山开发工程对环境的不利影响,我们提出了以下环境保护措施建议:1. 加强地质灾害防治:采取合适的地质调查和监测措施,及时发现和防范地质灾害风险。

2. 水资源保护:采取有效的水资源管理措施,包括减少用水量、优化水循环利用等。

3. 大气减排:采取减少粉尘和有害气体排放的技术措施,如安装除尘设备、优化燃烧工艺等。

4. 生态保护和恢复:实施生态保护措施,包括植被恢复、保护珍稀动植物等。

结论综上所述,本报告对矿山开发工程的环境影响进行了评价,并提出了相应的环境保护措施建议。

这将有助于矿山开发工程的可持续发展,并最大程度地减少对环境的不利影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3
重庆市 浙江省 云南省 新疆省 西藏省 天津市 四川省 上海市 陕西省 山西省
山东省 青海省
宁夏省 内蒙古省 辽宁省 江西省 江苏省 湖南省 湖北省 黑龙江省 河北省 海南省 贵州省
广西省
广东省 甘肃省 福建省 北京市 安徽省 吉林省 河南省 0 500 1000 1500 2000 2500
23%
52%
14%
11%
耕地
林地
草地
其它
2015/8/10
15
江西丰城建新煤矿矸石堆占地
2015/8/10 16
江西德兴铜矿露 天开采破坏资源
浙江青田钼矿 废矿渣占地
2015/8/10
17
福建南安 官桥花岗 岩群采矿 山破坏山 体植被
湖南邵东 县石膏矿 采空塌陷 破坏耕地
2015/8/10
18
主 要 工 作
典型矿区矿山地 质环境调查
全国矿矿山地质 调查综合研究与 动态评估
2015/8/10
4
拟 解 决 的 主 要 问 题
①为矿山地质环境监督管理提 供基础资料和依据
②为矿产资源开发提供地质环 境安全保障
③为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提供 基础支撑
2015/8/10
5
基本情况
1999 - 2010 期间 , 全国矿山地质环境调查工 作共部署工作项目77个,其中不重复项目62项,续 作项目15项,经费总投入6409万元。
③开展了晋陕蒙能源基地(陕北地区)重点地区矿山生 态环境地质综合调查 ,完成了1:25万环境地质调查 面积约16320km2,1:10万矿区遥感解译16320km2
2015/8/10
8
工作情况
以省 为单 元的 全国 矿山 地质 环境 摸底 调查 工作
①开展了全国矿山地质调查标准编制工作; ②开展全国矿山地质环境调查信息系统建设工作; ③开展了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矿山地质环 境调查工作; ④开展了全国矿山地质环境调查综合研究与成果集成 ; ⑤开展了西北、西南、东北、华北、华东、中南六大 片区以及全国不同类型矿产开发环境地质研究; ⑥开展了矿山地质环境保护区划研究; ⑦开展了矿山环境保护与地质灾害防治战略研究
矿山土地占用比例饼图
2015/8/10 20
地质灾害问题突出:2005年底,全国矿山因地下开采形成
的采空区面积80.96万公顷,引发地面塌陷面积35.22万公 顷 ; 采空、开挖、不合理堆渣诱发滑坡 1300 多处 ; 废渣堆 放处置不当引发泥石流 670 多处 ; 开山炸石、矿山修路、 建房形成了大量峭壁悬崖 , 诱发崩塌 1000 多处 ; 防水不力 引发矿坑突水650多处。全国采矿引发的矿山次生地质灾 害累计12379起,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达161.63亿元,死亡
全国矿山地质环境调查成果
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 2011年12月
2015/8/10 1

工作背景

基本情况
工作情况 主要成果


2015/8/10
2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①我国矿山环境地质问题严重,日趋恶化 基础薄弱、 形势严峻 ②矿山区域地质环境条件不清,难以合 理开发和有效保护 ③我国矿山环境工作基础薄弱,不能满 足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①党和国家高度重视矿山环境工作 ②公众环境意识逐步加强 开展我国矿山地质环境调查评估工作, 为合理开发矿产资源、保护矿山地质环 境、矿山生态恢复与重建、实施矿山地 质环境监督管理提供动态资料和依据, 是国土资源部履行其职责的重要基础
2015/8/10 30
总计 3019 4489 1257 1077 682 1155
全国矿山共发生地面塌陷4489 处 , 塌陷总面积 352260.5 公顷 , 占采 空区总面积的43.5%。矿区地面塌陷已造成381人死亡,破坏农田、林草
地、地面建筑物等共造成直接经济损失达186488.5万元。
不同开采方式矿山地质灾害数统计表
泥 灾害 地裂 地面 滑坡 崩塌 石 开采 缝 塌陷 流 方式 井工 2885 4255 露天 134 234 765 492 571 320
地面 矿坑 其 沉降 突水 它 596 57 653
合计
506 362 1093 62
36 10498 11 1881 47 12379
3%
6%
2%
2%
6% 能源 有色金属 黑色金属 贵重金属 化工原料非金属
5%
冶金辅助原料非金属 建材其及它非金属
76%
不同矿种开发地面塌陷比例饼图
2015/8/10 31
2015/8/10
32
能源矿山地裂缝数量达 2658 处 ; 金属矿山发生 191 处 ( 黑色
金属77处,有色金属71处,贵金属43次);非金属矿山发生地裂缝 170处(稀有稀土矿发生5处,冶金辅助原料非金属 7处,化工原料 非金属57,建材及其它非金属101处)。
能源类、金属类、非金属类矿山分别占用破坏土地 约80.6、20.3、43万公顷。
三大类矿山占用破坏土地比例饼图
2015/8/10 19
至2005年底,全国采矿场占用破坏土地约83.51万公 顷 ; 矿山固体废料占用破坏土地约 17.89万公顷 ; 尾矿库 占用破坏土地 6.06 万公顷 ; 采空区地面塌陷破坏土地 352260.5公顷。
不同类型矿山地缝发生数量比例图
2015/8/10 33
发生地裂缝次数最多的为小型矿山,发生地裂缝2642处; 中型矿山发生地裂缝数为213处;大型矿山发生164处。
不同矿山企业规模地裂缝发生数量比例饼图
2015/8/10 34
3019
3779 1017
985
511 1003
408
653
45 10475
47 12379
4489 1257 1077 682 1155
2015/8/10
25
不同类型矿山地质灾害数量饼图
2015/8/10 26
不同类型矿山地质灾害数量饼图
2015/8/10 27
不同矿类矿山地质灾害发生数量比例饼图
重点 矿区 矿山 地质 环境 详细 调查 工作
2015/8/10
10
工作情况
全国 矿山 地质 环境 综合 研究 与动 态评 估工 作
①更新了全国矿山地质环境动态数据库
②建立全国矿山地质环境动态调查体系
③分析我国矿山地质环境动态变化规律及发展趋 势,编制了我国矿山地质环境动态分析报告; ⑤开展了重点矿区矿山地质环境动态调查工作, 完成矿山地质环境调查面积10400km2,典型矿区 地质环境遥感动态调查1500km2
2015/8/10
9
工作情况
①吉林辽源市矿山地质环境调查; ②陕西潼关金矿区环境地质问题专题调查; ③陕西大柳塔煤矿区环境地质问题专题调查; ④晋陕蒙能源基地(东胜-准格尔矿区)矿区环境 地质问题专题调查; ⑤辽宁阜新煤矿区地质环境调查 ; ⑥小秦岭矿区地质环境调查 ; ⑦邯邢煤矿区水文地质调查; ⑧黑龙江省双鸭山矿山地质环境调查; ⑨河北省武安矿山地质环境遥感动态监测
2015/8/10 3
面临良好的 发展机遇
国土资源 主管部门 履行职责 的基础
以省为单元的全国 矿山地质环境调查 与评估项目
摸清我国矿山基本现状及其开发对 生态环境的影响 , 查明存在的主要 环境地质问题及潜在危害 通过开展全国矿产资源重点开发区 1:10万、重点矿山1:5万矿山地质环 境详细调查 ,摸清我国重点矿区的矿 山地质环境基本现状 ,查明存在的主 要环境地质问题及潜在危害 在以省为单元的全国矿山地质环境 摸底调查工作基础上,结合典型矿 区环境地质问题专题调查的成果资 料,分析研究全国矿山地质环境动 态变化趋势,编制全国矿山地质环 境动态分析评估报告。
199 9年 至 200 5年
经费 302 0万 元
201 0年
2015/8/10
7
工作情况
矿产 资源 开发 区矿 山生 态地 质环 境调 查工 作
①开展了山西省重点地区矿山生态环境地质综合调 查,完成了1:25万环境地质调查面积约1.1万km2
②开展了江西省重点地区矿山生态环境地质综合调 查,完成了1:25万环境地质调查面积约5000km2
2015/8/10
12
一、全面、系统地对我国矿山地质环境问题摸
底调查,摸清了矿山地质环境现状,查明存在
的主要环境地质问题及潜在危害
2015/8/10
13
2015/8/10
14
截止到2005年底,全国采矿活动压占、破坏的土地面积 约143.89万公顷,其中耕地29.56万公顷,林地13.65万公顷, 草地16.38万公顷,其他84.3万公顷。采矿场破坏土地严重, 约占矿山破坏土地总量的1/2,达83.51万公顷。
2015/8/10
24
全国矿山地质灾害规模统计表
类型 及数 地面 量 地裂缝 滑坡 崩塌 塌陷 灾害 规模
大型 中型 96 196 298 412 69 171 30 62
泥 石 流 64 107
地面 矿坑 其 沉降 突水 它 77 75 131 114 2 0
合计
767 1137
小型
总计
2727
2015/8/10
6
基本情况
年份 项目设置情况 矿山生态环境地质 调查项目4个 重点区域矿山地质 环境状况调查评价 项目11个 以省为单元矿山地 质环境调查与评估 项目31项 矿山地质环境调查 综合研究及技术方 法研究项目17项 200 6年 至 200 9年 全国性矿山地质环 境综合研究类项目 5个 重点区域矿山环境 状况调查评价项目 10个 部署工作项目3个 工作部署 黄土高原能源与化工矿产资源开发区、 长江中下游多金属矿产资源开发区 小秦岭金属矿产资源开发区,大小兴 安岭煤炭与金属矿产资源开发区的重 点矿区 全国31个省的矿山地质环境摸底调查 工作 全国矿山地质环境调查数据库建设、 综合研究及成果集成,六大片区综合研 究 全国矿山地质环境综合研究与动态评 估、保护区划示范工作,资源枯竭城市 专项调查,重点地区地质遗迹区划工作 黄淮海平原煤炭资源开发区,小秦岭金 属矿产资源开发区,东北煤铁矿产资源 开发区的重点矿区 全国性矿山地质环境综合研究,资源枯 竭城市、重点矿区矿山地质环境调查 实物工作量 1:25万环境地质调查面积约1.8万 km2 1:5万矿区环境地质问题遥感及地 面调查约3200km2,1:2.5万矿山环 境地质问题遥感及地面调查 1000km2 全国31个省的矿山地质环境摸底调 查工作 全国矿山地质环境调查数据库建设、 综合研究及成果集成,六大片区综合 研究 矿山环境地质调查21600km2,矿 区地质环境遥感动态调查3780km2 1:5万、1:2.5万、1:1万矿区环境 地质问题遥感及地面调查分别约为 8000、5000、1150km2 全国性矿山地质环境综合研究,资源 枯竭城市、重点矿区矿山地质环境 调查 经费 238 9万 元 经费 100 0万 元 经费 投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