耐火材料基础知识培训教材概要

耐火材料基础知识培训教材概要
耐火材料基础知识培训教材概要

耐火材料基础知识培训教材(上)

前言

河南科技大学高温材料研究院自2006年以来已面向全行业成功举办了七届耐火材料基础知识培训,培训学员逾300人,受到业界的广泛欢迎和认可。全球金融危机的阴影和市场竞争的加剧,给耐火材料行业的生存和发展带来了困难和挑战。同时也引发我们思考什么是企业的生存和发展之道。先进的管理、技术、装备、产品、服务等等无疑重要,而高素质的人才队伍当更重要。不断学习和充实是实现人才队伍高素质化的重要措施。应业界众多企业的要求,我院定于2012年7月22日~8月l0日举办第八届这类培训。

本培训教材由周宁生教授主编,高温材料研究院的于仁红、王慧芳、毕玉保、孟庆新老师和一些外界友人参与了编写。第一部分介绍耐火材料的常规性能与检测,包括化学、物相组成,组织结构,力学性能,热学性能,使用性能和不定形耐火材料的施工性能等;第二部分介绍耐火材料常用原料,包括硅质原料、软质粘土、硬质粘土、高铝矾土、蓝晶石族矿物、莫来石、刚玉、镁铝尖晶石、镁砂、氧化硅微粉、氧化铝微粉等基本知识;第三部分讲述不定形耐火材料的基本知识,包括基本概念,结合方式,常用结合剂,生产、检测、施工、养护、烘烤和维护以及技术发展动态等;第四部分介绍钢铁生产的主要工艺和设备及其所用耐火材料;第五部分为耐火材料烧成常用间歇式和连续式窑简介。

一如既往,本次培训仍注重“入门”和“基础”,兼顾应用、外贸和耐火材料发展新动态方面的介绍。新特之处在于在保留了以往经典培训内容的基础上,本届培训将基于国际上的新近发表和河科大高温院的科研工作,介绍耐火材料研发新思路和新成果,并将专题讲座作为独立版块,扩大知识和信息范围。

本次培训得到了多方支持、响应和帮助。中国耐材之窗网协助做了消息发布;巩义五耐集团实业公司、河南耕生耐火材料有限公司、登封德盛耐火材料有限公司、郑州东方安彩耐火材料有限公司等为接待学员参观并为在当地交流提供了方便;多家企业派员参加。谨向对我们工作给予关心、支持和响应的各界友人和各位学员表示由衷的谢忱!

古书《礼记·学记》日:“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希望学员们通过本次培训富有收获,教员们能教学相长也诚盼我们此次的洛阳相聚,能促进我们与各单位的合作与交往。囿于我们的学识和能力,可能在教材质量、授课和各项活动中会有不尽如意之处,请学员及读者们谅解并向我们反馈宝贵意见。

耐火材料基础知识培训组委会

2012年07月20日

河南科技大学

河南科技大学是由原洛阳工学院、洛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和洛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合并组建而成的多学科、综合型高等院校。洛阳工学院始建于1952年,是河南省内最早建立的以本科教育为主的工科院校之一。学校的本科教

育始于1958年,研究生教育始于1983年,是河

南省重点建设的三所综合性大学之一。

经过50多年的发展,已形成完善的以全日

制本科教育、研究生教育为主的多学科、多层次

办学格局。学校现设26个学院,有80个本科专

业,1个博士研究生培养学科,3个一级学科博

士学位授权建设点,28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43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6个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类别,40个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领域,涵盖理、工、农、医、经、管、文、法、史、艺术和教育学等11大学科门类。现有专任教师1940人,其中,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937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608人;有共享院士7人,中原学者1人,省级特聘教

授7人,博士生导师50人;“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

级专家、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河南省优秀

专家等高级人才249人,国家级、省级科技创新及教

学团队10个。现有全日制研究生、本科生约3万人。

学校总占地面积近5000亩,建筑面积110万平

方米,分西苑、开元、景华、周山四个校区。

高温材料研究院

河南科技大学高温材料研究院是2005

年以来新组建的研究机构,由周宁生博士

领导。目前人员中有1名教授,1名副教

授;2名博士学位和3名硕士学位获得者,

年富力强,承担着科研、无机非金属材料

专业的教学和研究生培养等任务。

该院以满足高温工业尤其是冶金工业

用节能、环保、功能型高性能耐火材料为

主要研究方向,包括新型合成耐火原料、

不定形耐火材料、耐火制品等高温材料的

组成、工艺过程、结构、性能与应用效果之间的关系及相关应用技术。该院是河南科技大学“环境友好、资源节约型高温材料”研究方向的学术带头人所在单位。开展的主要研发工作有:新型不定形耐火材料,适合洁净钢冶炼用耐火材料,轻质微孔耐火骨料,高性能轻质耐火浇注料,原位反应对耐火材料的改性,重质耐火材料的轻质化,高炉出铁沟、铁水包、钢包、中间包、石灰窑等用新型耐火材料等。

高温材料研究院已建立了较完备的专业实验室。建院以来,一直致力于为广大耐火材料企业提供技术开发、技术服务、技术咨询、技术转让、性能检测和人员培训等形式的技术支持,与省内外多家耐火材料企业和钢铁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签订各类技术合同30余项;20lO年3月以来与法国Damrec公司开展了含红柱石浇注料的合作研究。在铁水包浇注料、钢包浇注料及其预制件、高炉陶瓷杯用新型耐火材料、石灰窑耐磨浇注料和轻质浇注料、高性能中密度浇注料、浇注料预制件通过碳化、氮化改性等方面取得多项应用成果;在国内外学术刊物和会议上发表论文50余篇;举办在业内有影响的学术交流活动10余次;举办了七届耐火材料基础知识培训,并为国家陶瓷与耐火材料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和有的耐火材料企业进行了耐火材料基础知识培训,受培训学员超过400人次,受到业界广泛认可和好评。

建院以来,承担了20余项次的本科生和研究生教学。培养硕士研究生13名,其中9名已毕业。2010年招收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20名,正在培养中。由该院指导完成毕业论文课题的60余名本科生己毕业或继续深造,成为耐火材料行业的新生力量。本院与河南省耕生耐火材料有限公司联合申报的“河南省不定形耐火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009年6月获河南省科技厅批准,在共建中。高温材料研究院是中国耐火材料行业协会常务理事单位,河南省耐火材料行业协会常务理事单位和河南省硅酸盐学会理事单位,河南省耐火材料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成员单位。蓬勃发展中的高温材料研究院在业界产生着越来越大的作用和影响。

授课教师简介

周宁生教授

1982年元月毕业于武汉科技大学耐火材料专业,获学

士学位。之后入洛阳耐火材料研究院从事科研工作。

1984年8月始,攻读洛耐院无机非金属材料专业硕士

研究生,1987年7月获硕士学位。之后留洛耐院从事

研发和管理工作。1991年-1993年,作为访问学者在德

国研修。1994年10月起任院长助理,主管院科研和外

事外贸工作。1997—2000年,在加拿大蒙特利尔大学

攻读博士学位,2000年8月获博士学位。2000年元月

起任洛耐院副院长,主管院科技工作。2004年5月调

入河南科技大学并负责组建河科大高温材料研究院并

任该院院长。现为河科大教授,研究生导师,郑州大学

兼职教授和博士生协助导师,北京科技大学材料学院兼

职博士生协助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1)高性能耐火材料组成、结构、性能与应用效果的关系;2)新型合成耐火原料的制备和应用。3)高性能轻质耐火材料。是河南科技大学“环境友好、环境节约型高温材料”研究方向的学术带头人。独立指导过12名硕士研究生和协助指导过2名博士研究生。正在指导4名硕士研究生和协助北京科技大学指导1名博士生。

周宁生博士长期从事不定形耐火材料的研究、开发和应用工作,主持和参与多项科研课题及国际科技合作项目。获得过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冶金部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河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国家冶金局科技进步三等奖l项,河南省冶金建材厅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美国陶瓷学会2000.2001年度Al舶d W.Allen最佳发表论文奖。在国内外专业杂志和会议发表论文120余篇。获201 1年度河南科技大学教学一等奖。2001年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

周宁生教授的社会兼职有:《耐火材料》和((China,s Refractories》杂志编委;中国耐火材料行业协会常务理事,国际合作部部长;河南省硅酸盐学会理事;河南省耐火材料行业协会常务理事;中国耐火材料行业协会专家;河南省耐火材料行业协会专家;国家陶瓷与耐火材料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技术专家。

于仁红博士

1999年07月本科毕业于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无机非金属

材料学专业;获学士学位;2002年05月毕业于西安建筑

科技大学材料学专业,获硕士学位;2005年06月毕业于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材料学专业,获博士学位。现为河南科

技大学教师,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目前己在国内外

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20余篇,其中被EI收录8篇。现主

要从事的研究方向有:(1)非氧化物耐火原料的合成与应

用,(2)氧化物一非氧化物复合耐火材料的制备与应用(3)

浸渍技术及对耐火材料性能的改进。

胡书禾老师

1990年9月就读于浙江大学无机非金属材料专业,

1994年7月毕业并获学士学位。毕业后分配到洛阳玻璃集

团公司从事技术工作。1999年9月考入洛阳耐火材料研究

院攻读硕士学位,2002年5月毕业并获硕士学位,后分配

到洛阳耐火材料研究院新材料研究所(后为不定形事业部)

工作,获高级工程师职称。20lO年6月加入河南科技大学

高温材料研究院。长期从事不定形耐火材料的研发工作。

已发表论文近20篇。

毕玉保老师

2007年4月获北京科技大学材料学专业硕士学位。

硕士论文研究方向为工业废弃尾矿的生态化应用,利

用廉价资源制备高性能结构陶瓷材料。攻读硕士学位前

在洛阳耐火材料集团公司从事耐火材料的研发工作多年,

对炉外精炼用镁铬砖有一定的研究,有较丰富的实践经

验。发表的论文主要有:《利用海洋沙砾制备O’- SiAION

的工艺研究》、《利用长江泥沙原位合成O’-SiAION/SiC

材料的研究》、《多种外加剂对红柱石制品烧结性能影响的

研究》等。2007年进入河南科技大学高温材料研究院,目

前为讲师,主要从事高性能轻质原料的合成与应用工作。

孟庆新老师

1996年7月本科毕业于华东冶金学院热能工程专

业。2007年7月于武汉科技大学获材料学专业硕士学位,

随后入河南科技大学高温材料研究院工作。多年从事耐

火材料热工窑炉的设计、开发、管理、改造和维护工作

以及新型耐火材料的研究和开发工作。发表的论文主要

有《依靠技术进步,提高隧道窑寿命》、《隧道窑窑底压

力平衡系统存在的问题及改进设想》、《202.5m硅砖隧道

窑技术改造》、《利用红外热像技术监测钢包内衬厚度》

和《套筒石灰窑用镁铝尖晶石砖的研制及使用》等。目

前为讲师,负责高温材料研究院实验室的管理和设备运

行并从事高性能轻质原料的合成与应用工作。

王慧芳老师

2004年6月毕业于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

程学院,获工学硕士学位。2005年6月入河南科技大学

高温材料研究院工作,任办公室主任,讲师。目前主要

从事通过氮化、碳化原位形成非氧化物结合相实现增强

与增韧的研发工作。发表论文10余篇。

第一篇耐火材料的性能与检测

引言

根据早期的教科书定义,耐火材料通常是指耐火度不低于1580℃的无机非金属材料。耐随着耐火材料应用范围的扩大和材质及品种的多样化,耐火材料的含义已扩展到凡是能在高于500的环境中满足一定使用要求的非金属材料,可作热工设备的内衬结构材料,也可作某些高温装置的部件和功能性材料。这类材料的主要组成物为合适的高温氧化物、非氧化物、碳素材料和金属材料。

耐火材料有使用过程中,会受到高温(500~1800)下的物理、化学、机械、时效等方面的破坏作用。因此,要求特定的耐火材料必须具有能适应特定操作条件的各种性能。

耐火材料的一般性能包括化学-矿物组成,结构性能,力学性能,热学性能和高温使用性能等。其中有些性能可以在常温下测定,如化学成分、物相组成、气孔率、体积密度、冷态耐压强度和抗折强度等。这些性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耐火材料的组成、内部结构、特性和工艺条件对性能的影响等情况。而另一些性能则须在一定的温度下测定,如耐火度、荷重软化温度、抗蠕变性、热震稳定性、抗渣性等。这些性能可以更好地反映在接近使用条件下耐火材料自身的行为及与外界的作用情况。

耐火材料的性能是评价其质量的依据,也是生产过程中指定和改进生产工艺、检查生产工艺和过程是否正确、稳定的依据。耐耐火材料性质的优劣需要通过一定的检测手段来鉴别。目前,各国都有测试耐火材料性质的标准方法,如美国的ASMT标准,德国的DIN标准,我国的国标和行业标准(GB和YB)等。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对耐火材料本身及其损坏机理认识的深化和对耐火材料性能要求的多样化和苛刻化,耐火材料的检验项目的增加,检测技术和方法在不断改进和更新。这些检验方法,虽然大多是在实验室特定的实验条件下进行的,与耐火材料的实际使用条件不完全相符,但仍可以作为鉴定耐火材料质量的有效手段。因此,本篇在介绍耐火材料性能的基础上,还介绍了各种性能的检测方法及其发展现状和动态。

本篇共有七个部分,分别介绍了耐火材料的化学矿物组成,结构性能,力学性能,热学性能、作业/施工性能、高温使用性能以及检测耐火材料性能时的制样规定。文末给出了主要的参考文献,以便有兴趣的学员结合工作需要去参考、查阅。

目录

1.耐火材料的化学、矿物组成 (1)

1.1化学组成 (1)

1.2矿物组成 (2)

2.耐火材料的组织结构

2.1气孔率

2.2吸水率

2.3体积密度

2.4真密度

2.5透气度

3.耐火材料的力学性能

3.1耐压强度

3.2抗折强度

3.3粘结强度

4.耐火材料的热学性能

4.1热膨胀性

4.2导热性

4.3热容

4.4重烧线变化

5.耐火材料的作业/施工性能

5.1耐火浇注料的流动性和加水量

5.2凝结性和硬化性

5.3稠度和泛浆性

5.4可塑性

6.耐火材料的使用性能

6.1耐火度

6.2荷重软化温度

6.3抗热太蠕变性

6.4热震稳定性

6.5抗渣性

6.6抗氧化性

6.7抗水化性

6.8致密耐火浇注料的抗爆裂性

6.9抗碱性

6.10耐磨性

7.致密定形耐火制品试验的制样规定

7.1标型、普型耐火制品制样部位

7.2不定形耐火材料试样制备方法

参考文献

1.耐火材料的化学、矿物组成

耐火材料是由不同化学成分及不同结构的自然或人造矿物组成的非均质体。随着使用条件的特殊化和苛刻化,有的耐火材料的组成将越来越复杂。但总体上可以用耐火材料的化学组成和矿物组成来描述及分析它们。

1.1化学组成(ChemicalComposition)

耐火材料的化学组成即耐火材料的化学成分,是从化学意义上构成材料的物质的种类和数量。化学责成是耐火材料的最基本特征之一。耐火材料的最主要功能是抵抗高温,因此多由较高熔点的化合物组成。实际应用较多的是金属的氧、碳、氧的化合物,其中大多数是氧化物。构成耐火材料的物质可分为氧化物及非氧化物两类。

表1.2某些复合耐火氧化物的熔点

┏━━━━━━━━┳━━━━━━━━━┳━━━━━━━━━━┓

┃名称┃化学组成┃熔点,℃┃

┣━━━━━━━━╋━━━━━━━━━╋━━━━━━━━━━┫

┃莫来石┃3A1203‘2Si02 ┃1810 ┃

┃镁铝尖晶石┃MgO·A如03 ┃2135 ┃

┃镁铬尖晶石┃MgO·Cr203 ┃2180 ┃

┃锆英石┃Zr02。Si02 ┃2500 ┃

┃硅酸二钙┃2CaO。Si02 ┃2130 ┃

┃镁橄榄石┃2MgO·Si02 ┃1890 ┃

┃白云石┃MgO·CaO ┃(低共熔点)2300 ┃

┗━━━━━━━━┻━━━━━━━━━┻━━━━━━━━━━┛

表1.3耐火材料常用非氧化物的熔点

┏━━━━━━┳━━━━━━━┳━━━━━━━┓

┃名称┃化学组成┃熔点,℃┃

┣━━━━━━╋━━━━━━━╋━━━━━━━┫

┃氮化硼┃BN ┃3000 ┃

┃碳化硼┃B4C ┃2350 ┃

┃碳化硅┃SiC ┃2700 ┃

┃氮化硅┃Si3N4 ┃2170 ┃

┃石墨┃ C ┃3700 ┃

┗━━━━━━┻━━━━━━━┻━━━━━━━┛

耐火材料是非均质体,有主、副成分之分。通常将占多量的起主要作用的基本成分称为主要成分,而将原料中伴随的夹杂成分和工艺过程中的添加成分称为副成分。副成分又按有意添加以提高制品某方面性能的成分和无意或不得已带入的无益或有害成分,分别称为添加成分及杂质成分。

1)主成分主成分通常是我们前面述及的高熔点耐火氧化物或复合氧化物或非氧化

物的一种或几种(一般情况下不超过两种)。它是耐火制品的主体,是直接决定材料耐火性能的基础条件。诹分亟名

主成分的性质是酸性、中性和碱性耐火材料分类的依据,对了解耐火材料的化学性质,判断在使用中它们之间及耐火材料与接触物之间化学作用情况有重要意义。

2)副成分

如前所述,副成分包括添加成分和杂质成分。

添加成分往往是为弥补主成分在使用性能或生产性能或作业性能某方面的不足而使用的,常常称为结合剂、矿化剂、稳定剂、烧结剂、减水剂、抗水化剂、抗氧化剂、促凝剂、膨胀剂等等,它们可能是氧化物,也可能是非氧化物;可能是有机物,也可能是无机物。

添加成分的种类繁多,是当前耐火材料研究的重点对象之一。但它们的共同特点是:1)加入量很少,甚至是极微;2)能明显地改变耐火制品的某种性能和特性;

3)对该制品的主性能无严重影响;4)在耐火制品生产中,促进其高温下的反应变

化和降低烧结温度。

杂质成分则是由于原料纯度有限而被带入或生产过程中混入的对耐火制品性能具有不良影响的部分。一般来说,K20、Na20及FeO或Fe203都是耐火材料中的有害成分。

另外碱性耐火材料(RO为主成分)中的酸性氧化物(R02)及酸性耐火材料中的碱性氧化物都被视为有害杂质,在高温下都具有强烈的熔剂作用。这种作用使得共熔液相生成温度降低,生成的液相量增加,而且随着温度升高液相量增长的速度加快,从而严重影响耐火制品的高温性能。

1.2矿物组成(Mineralogical Composition)

耐火材料的矿物组成是指构成材料的矿物相(多为晶体物质)的种类和数量。耐火材料在其化学成分固定的前提下,由于各组分的分布及加工工艺的不同,可造成制品中的物相有种类、数量、晶粒大小、分布、结合状态等的不同。这种显微结构的不同,造成制品性能的差异。例如,二级高铝制品与莫来石制品,在化学成分上基本相同,但其矿物组成不一样,所以其制品的常温及高温性能均有较大差别。因此,耐火材料的矿物组成和显微结构也是决定耐火材料性质的重要因素。

耐火材料的矿物组成中,有主晶相和基质两个部分的区分。

1)主晶相(Main Phase)

主晶相是构成耐火制品结构的主体且熔点较高的晶相物质。除了如前所述要选

择熔点较高的单质或化合物外,还希望它们的晶体发育充分、完好,真正发挥出该

晶相的耐火性能。常见耐火制品的主晶相见表1-4。

表1.4常见耐火制品的主要成分及主晶相

2)基质(Matrix)

基质是填充在耐火材料制品主晶相之间的结晶矿物和玻璃相。其数量不大,但成分结构复杂,作用明显,往往对制品的某些性质有着决定性的影响。

研究耐火材料的矿物组成必须考虑三方面因素,即原料的加热相变化,制造中配料间相互反应产生的相变化和耐火材料在使用中的相变化。绝大多数耐火制品按其主晶相和基质的成分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含有晶相和玻璃相的多成分耐火制品,如粘土砖、硅砖等;另一类是仅含晶相的多成分制品,基质多为细微的结晶体,如镁砖、镁铬砖等碱性耐火制品。硅

酸铝系列的耐火材料其基质多以玻璃相的形式胶结主晶相的晶体颗粒;碱性耐火材料的基质多以微细晶体的形式联结主晶相晶体。

两者的显微结构分别如图1.1a和1.1b所示。

2耐火材料的组织结构

耐火材料是一种非均质体,是由包括晶相和非晶相的固态物质(固相)和气孔(气相)共同组成的。固相与气相的形状、大小、数量、排列分布和结合状况称为耐火材料的宏观组织结构。它表征耐火材料内部的致密和均匀程度。

反映耐火材料组织结构特性,有如下的性能指标。

2.1气孔率(Porosity)

耐火材料中的气孔可分为三类,见图2.1。

1)封闭气孔:封闭在制品中不与外界相通的气孔;

2)开口气孔:一端封闭,另一端与外界相通,能为流体所填充的气孔;

3)贯通气孔:贯通于制品的两面,能为流体所通过的气孔。

通常将开口气孔和贯通气孔合并在一起统称为显气孔或开口气孔。

由于开口气孔占总气孔体积的绝大部分,而且对制品的使用性能影响最大,又较易测定,因此在耐火制品的检测标准中,以显气孔率(Apparent Porosity,简写为A.P.或AP)表示该指标,即开口气孔(包括贯通气孔)的体积占制品总体积的百分率。计算公式如下:

气孔形成的原因很多,主要有:(1)制品成形时物料中的空气未完全排除;(2)物料水分排除后留下空间;(3)原料煅烧不充分,有些应分解的盐类未完全分解,应灼烧的成分未完全灼烧;(4)物料成分不均匀,高温烧成时收缩不均匀等。但在制备有些轻质隔热制品时,会特意引进一些分布比较均匀的气孔。

气孔是影响制品常温及高温使用性能的重要因素,特别是在高温条件下,气孔 率高的制品对外界侵蚀的抵抗力大大降低。 2.2吸水率(Water Absorption)

耐火材料开口气孔中所充填的水的质量与该材料干燥后质量的百分比即为吸水率(Water absorption ,简写为W .A .或W A),以百分率表示。

100m m m Wa 1

1

3?-=

式中, m l ——干燥试样的质量,g ; m 3——饱和试样在空气中的质量,g ; WA ——吸水率,%。

吸水率实质上是反映制品中开口气孔量的一个技术指标。由于吸水率测定简便,在生产实际中常用来鉴定原料煅烧质量。原料煅烧得越好,吸水率数值越低。 2.3体积密度(Bulk Density)

体积密度(Bulk Density,.简写为B.D.或BD)是指干燥制品的质量与总体积之比,即单位体积(包括气孔)材料的质量,单位用g/cm 3表示。

12

31

b D m -m m D =

式中, m 1——干燥试样的质量,g ; m 2——饱和试样的表观质量,g ; m 3——饱和试样在空气中的质量,g ;

D l ——测试温度下,浸渍液体的密度,g /cm 3; BD ——体积密度,g /cm 3。

体积密度是表征制品致密程度的主要指标,密度高时可以减少外部侵入介质(液相或气相)对耐火材料作用的总面积,从而提高使用寿命。但在轻质隔热制品的生产中,为降低热容和热导率,人们又采用各种手段降低制品的体积密度。

上述密度指标采用浸液法测定。部分耐火材料的体积密度和显气孔率见表2-1。

表2-1部分耐火材料的体积密度和显气孔率

耐火材料中由于气孔的存在而影响了耐火材料的气孔率、吸水率、体积密度、透气度等指标。通过测量试样的质量,再用液体静力称重法测定其体积,就可计算显气孔率、体积密度和吸水率。

2.4真密度(True Density )

耐火材料的真密度(True Density,简写为T .D .或TD)表示不包括气孔的在内的单位体积耐火材料的质量,与材料的体积密度并不相同。

耐火材料的真密度指标,可以反映材质的成分纯度或晶型转变的程度、比例等,由此亦可以推知在使用中可能发生的变化。 2.5透气度(Permeability)

透气度是表示气体通过耐火制品难易程度的特性值。它是用一定时间内,由一定压力的气体,透过一定断面和厚度的试样的数量来表示。

t

A P P d

Q K 21??-?=

)(

式中Q ——气体透过的数量,L ;

d-——试样的厚度,m :

A ——试样的横截面积,m 2: T ——气体透过时间,h ;

(P l —P 2)——试样两端的压力差,N /m 2:

K ——透气度系数,也称透气率L ·m /N ·h 。

影响透气度的因素主要是气孔的构造与状态,耐火制品成形时的加压方向也对其有影响。制品的透气度高,提高了具有侵蚀性流体通过的能力,极大的加快了砌体的侵蚀速度,缩短了砌体的使用寿命。另外透气度高也使热工窑炉的热损失增大,为此一般情况下,希望制品的透气度越小越好。部分制品的透气度如表2-2所示。

3耐火材料的力学性能

3.1耐压强度(crushing Strength)

冷态耐压强度(Cold Crushing Strength,简写为ccs)在室温下,耐火制品试样单位面积上所能承受到不被破坏时的极限压应力。

A

F CCS =

电厂锅炉培训教材

热电锅炉培训教案 2008年1月

第一章发电厂整体认识 火力发电厂的三大主机是锅炉、汽轮机、发电机锅炉用燃料燃烧释放出来的热能将水加热成具有一定压力和温度的蒸汽,然后蒸汽沿管道进入汽轮机膨胀做功,带动发电机一起高速旋转,从而发出电能整个过程中存在三种能量转换过程: 锅炉 :燃料的化学能转换成热能 汽轮机 :热能转换成机械能 发电机 :机械能转换成电能

第二章锅炉整体认识 一、锅炉设备的作用及构成 1、作用: 锅炉是发电厂最重要的能量转换设备之一,它的任务就是:通过燃烧将给水进行加热,制造出合格品质的过热蒸汽,供汽轮机使用。 2、构成: 锅炉本体由“锅”和“炉”两部分组成 “锅”: 就是锅炉的汽水系统[由省煤器、汽包、下降管、水冷壁、过热器、再热器等组成] 过程:给水由给水泵打入省煤器以后,逐渐吸热,并蒸发成为饱和蒸汽;饱和蒸汽在汽包中经分离、清洗后,引入过热器,逐渐过热到规定温度,成为合格的过热蒸汽,然后送到汽轮机;过热蒸汽在汽轮机高压缸中膨胀做功后,汽温汽压均下降,在高压缸出口由导管将蒸汽引入锅炉再热器中再次进行加热成为高温再热蒸汽,送往汽轮机中/低压缸继续膨胀做功。 “炉”:就是锅炉的燃烧系统[包括:由炉膛、烟道、喷燃器、空气预热器等组成] 过程:送风机―空预器―制粉系统―喷燃器―炉膛―各受热面―除尘器-引风机-烟囱 [密封风、三次风] [二次风]

锅炉炉膛具有较大的空间,煤粉在炉膛内悬浮燃烧,炉膛周围墙壁上布置有密集排列的水冷壁管,管内有水和蒸汽通过,既能吸收炉膛的辐射热,又能保护炉墙不致被烧坏。燃烧中心具有1500℃或更高的温度,但在上部炉膛出口处,烟气温度要低于煤灰的熔点,以免融化的灰渣粘结在烟道内的受热面上。煤粉燃烧所生成的较大灰粒将至炉膛底部的冷灰斗中,逐渐冷却和凝固,并落入排渣装置,由排渣机排走。大量较细的灰粒随烟气离开炉膛,流经一系列的受热面,逐渐冷却,最后由引风机经烟囱排入大气。排烟温度一般为150℃左右。为了减少排烟所带出的飞灰污染环境,离开锅炉的烟气先流经除尘器使绝大部分飞灰被捕捉下来,最后只有极少量的细微灰粒排入大气。 二、锅炉的类型划分 可以按燃烧方式分、按蒸气参数分、按水循环特性分、按燃煤炉的排渣方

型钢混凝土在大跨度结构中的应用

型钢混凝土在大跨度结构中的应用 摘要:本文主要探讨了型钢混凝土在大跨度结构中的应用,对型钢混凝土构件与普通混凝土结构在承载能力极限状态与正常使用极限状态下的性能进行比较,并对梁柱节点构造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型钢混凝土极限承载力挠度节点构造 型钢混凝土(SRC)结构简介 1.1型钢混凝土结构的特点 (1)SRC结构承载能力高、刚度大。SRC构件的内部型钢与外包混凝土形成整体、共同受力,其受力性能优于这两种结构的简单叠加。且克服钢结构耐火性、耐久性差及易屈曲失稳等缺点,使型钢性能得以充分发挥,并能充分利用混凝土的抗压性能和钢材的抗拉压性能。 (2)SRC结构抗震性能好。外包混凝土对型钢形成较强的约束作用,可防止型钢的局部屈曲,提高型钢骨架的整体刚度和抗扭能力。由于配置了型钢,大大提高了构件的承载力,尤其是采用实腹型钢的SRC构件,其抗剪承载力有很大提高,并大大改善了受剪破坏时的脆性性质,使之具有比钢筋混凝土结构构件更好的延性和耗能性能,体现出优良的抗震性能。 (3)SRC结构综合经济效益好。由于SRC结构能充分利用混凝土抗压性能好的优点,与钢结构相比可节省约1/3的钢材,同时没有钢结构防锈、防腐蚀、防火性能差,需要经常维护的缺点。与钢筋混凝土结构相比,相同的承载能力情况下,截面更小,自重更轻,布置更灵活。 1.2现阶段存在的问题 (1)施工难度较大。SRC结构为型钢周围布置钢筋,并浇筑混凝土的结构,需要在有限的构件截面内按照图纸的要求准确放置型钢、纵筋、箍筋,尤其是梁柱节点部位,梁主筋需要解决与柱内型钢相交的问题,而柱主筋也需要解决与梁内型钢相交的问题,此外还有柱箍筋的套箍问题,箍筋在节点区内与型钢的相交问题。各种钢筋交叉、穿孔,对精度要求很高,对设计、施工人员的素质要求也很高。 (2)施工组织要求高。SRC构件多见于结构的重要部位,如转换结构或大跨结构、超高结构,本身施工难度就已较大,而SRC构件又要求以先型钢安装-后绑扎钢筋-再浇捣的顺序的施工,工序多,专业多,要求高。对各工种协调、进场顺序,吊装设备,人员施工空间等等在时间上、空间上、人员进退场安排上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锅炉的基础知识,一锅炉容量及参数(2021新版)

Safety is the goal, prevention is the means, and achieving or realizing the goal of safety is the basic connotation of safety prevention. (安全管理)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 锅炉的基础知识,一锅炉容量及参 数(2021新版)

锅炉的基础知识,一锅炉容量及参数(2021新 版) 导语:做好准备和保护,以应付攻击或者避免受害,从而使被保护对象处于没有危险、不受侵害、不出现事故的安全状态。显而易见,安全是目的,防范是手段,通过防范的手段达到或实现安全的目的,就是安全防范的基本内涵。 锅炉(指蒸汽锅炉)是利用燃料燃烧后转换释放的热能或其他热能加热给水,以获得规定参数(温度、压力)和品质的蒸汽设备,广泛地应用于烟草生产和职工生活。 锅炉通常由三个部分组成:锅、炉及附件(附属设备)。锅是指盛装汽、水并且承受压力的系统,如锅筒、沸水管、水冷壁、集箱、过热器、省煤器等。炉是指燃烧系统,如燃烧设备、炉膛(包括锅壳或锅炉的炉胆内空间)、炉墙、烟道、空气预热器组成的风烟、燃料系统。附件是一些为锅、炉服务的组件、设备,如阀门、仪表、水处理设备等,是为正常安全运行所配备的。 锅炉按用途分类,可分为工业锅炉、电站锅炉;按蒸发量分类可分为大、中、小型锅炉;按压力分类,可分为高、中、小型锅炉;按介质分类,可分为蒸汽、热水、汽水两用锅炉;按使用燃料分类,可分为燃煤、燃油、燃气锅炉;按锅筒位置分类,可分为立式、卧式锅

钢结构的八大基础知识

钢结构的八大基础知识 钢结构的八大基础知识 一、钢结构的特点 1钢结构自重较轻 2钢结构工作的可靠性较高 3钢材的抗振(震)性、抗冲击性好 4钢结构制造的工业化程度较高 5钢结构可以准确快速地装配 6容易做成密封结构 7钢结构易腐蚀 8钢结构耐火性差 二、常用钢结构用钢的牌号及性能 1炭素结构钢:Q195、Q215、Q235等 2低合金高强度结构钢 3优质碳素结构钢及合金结构钢 4专门用途钢 三、钢结构的材料选用原则 钢结构的材料选用原则是保证承重结构的承载能力和防止在一 定条件下出现脆性破坏,根据结构的重要性、荷载特征、结构形式、应力状态、连接方法、钢材厚度和工作环境等因素综合考虑的。

《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提出的四种钢材型号是“宜”使用的型号,是在条件许可时的首先选择,并不禁止其它型号的使用,只要使用的钢材满足规范的要求即可。 四、主要钢结构技术内容 高层钢结构技术 根据建筑高度和设计要求分别采用框架、框架支撑、筒体和巨型框架结构,其构件可采用钢、劲性钢筋混凝土或钢管混凝土。钢构件质轻延性好,可采用焊接型钢或轧制型钢,适用于超高建层建筑;劲性钢筋混凝土构件刚度大,防火性能好,适用于中高层建筑或底部结构;钢管混凝土施工简便,仅用于柱结构。 空间钢结构技术 空间钢结构自重轻、刚度大、造型美观,施工速度快。以钢管为杆件的球节点平板网架、多层变截面网架及网壳等是我国空间钢结构用量最大的结构型式。具有空间刚度大,用钢量低的优点,在设计、施工和检验规程,并可提供完备的CAD。除网架结构外,空间结构尚有大跨悬索结构、索膜结构等。 轻钢结构技术 伴随着轻型彩色钢板制成墙体和屋面围护结构组成的新结构形式。由5mm以上钢板焊接或轧制的大断面薄壁H型钢墙梁和屋面檩条,圆钢制成柔性支持系统和高强螺栓连接构成的轻钢结构体系,柱距可从6m到9m,跨度可达30m或更大,高度可达十几米,并可设轻型吊四。用钢量20~30kg/m2。现已有标准化的设计程序和专业化生产企

手烧锅炉知识培训

一、结构简介、性能特点: DZH卧式燃煤手烧蒸汽锅炉,是一种卧式三回程水火管混合式锅炉,在锅筒内布置一束螺纹烟管。炉膛左右二侧装有光管水冷墙。采用轻型块状炉排,配有鼓风机、引风机进行机械通风。 燃料由人工落到炉排上,在炉膛内充分燃烧后,火焰经过中间炉墙的烟气通道进入本体后部,由两侧燃烬室折向转到前烟箱,再由前烟箱折回锅内管束,通过后烟箱进入除尘器,然后由引风机抽引通过烟道至烟囱排向大气。 性能特点: 1.锅炉热效率在77%以上,高于《工业锅炉通用技术条件》标准。 2.快装出厂,到使用现场后,装接阀门仪表,鼓、引风机、烟风管道、除尘器及水电路等即可运行,且具有起动生火快等特点。 3.安装、移动方便能节约大量的基建投资。 4.燃烧煤种,低位发热值≥17750J/Kg,挥发物>38.5%,含灰量≤32.4%的二类烟煤。 二、出厂简况: DZH型卧式快装锅炉出厂时,分件包装如下: 1.锅炉大件是包括锅炉本体,锅炉底座、加煤门、前后烟箱、炉墙、保温层的组合件。 2.鼓风机:包括电动机、鼓风机座和进风接管等。 3.引风机:包括电动机、轴承座及烟道连接管等。 4.刮板出渣机:包括电动机。 5.平台扶梯和栏杆。 6.除尘器:包括除尘器支架、集灰斗、地脚螺栓等。 7.烟囱。 8.给水设备及阀门仪表、管道零件。 9.电控柜。 10.有二台或二台以上锅炉同时安装时应注意鼓风机(包括鼓风机座和接口)引风机(包括进风管)等组件的记号(锅炉出厂编号)与锅炉上的记号相同。 11.随炉文件:有总布置图、总图、本体、集箱、炉墙、管道仪表阀门、保温层、基础图、平台扶梯、烟囱、易损零件图纸及受压元件强度计算、安装使用说明书、锅炉总清单各二份,产品监检质量证明书一份。 安装说明: 三.安装前的准备工作: 当锅炉运到使用现场后,为了保证能迅速运行,安装前必须做好以下准备工作: 1.确定安装公司,核实资质证明。组织及人员配备: 锅炉安装单位必须有上级主管部门颁发的符合安装范围的锅炉安装资格证书,负责与当地锅炉监督机构取得联系,填写安装告知书,并接受当地锅炉检验检测单位的安装监检。安装完工后,安装单位和当地锅炉监督机构共同进行安装质量验收。并按有关规定及时办理锅炉使用登记入户手续。锅炉使用单位应有专人负责锅炉安装工作,锅炉安装时需有司炉参加,并配有管工、钳工、起重工、冷作工、电焊工及辅助工。 2.安装质量要求: ①.锅炉安装应符合设计要求,并符合GB50273-1998《工业锅炉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的要求。 ②.锅炉及其附属设备和热力管道的保温应符合GB4272的要求。 3.确定安装地点: ⑴.安装地点最好能接近用汽地点,减少管路散热损失。 ⑵.给水和排水方便。 ⑶.燃料和灰渣的存放与运输方便。 ⑷.锅炉在安装运输时通畅。

型钢混凝土结构介绍

一、钢—混凝土组合结构概况 (一)钢—混凝土组合结构的一般概念 组合结构定义:组合结构的种类繁多,从广义上讲,组合结构是指两种或多种不同材料组成一个结构或构件而共同工作的结构(Composite Structure)。钢—混凝土组合结构是继木结构、砌体结构、钢筋混凝土结构和钢结构之后发展兴起的第五大类结构。从广义概念上看,钢筋混凝土结构就是具有代表性的组合结构的一种。 组合结构分类:组合结构通常是指钢—混凝土组合结构,其中钢又分为钢筋和型钢,混凝土可以是素混凝土也可以是钢筋混凝土。国内外常用的钢—混凝土组合结构主要包括以下五大类:(1)压型钢板混凝土组合板;(2)钢—混凝土组合梁;(3)钢骨混凝土结构(也称为型钢混凝土结构或劲性混凝土结构);(4)钢管混凝土结构;(5)外包钢混凝土结构。 (二)钢—混凝土组合结构的发展概况 钢—混凝土组合结构这门学科起源于本世纪初期。于本世纪二十年代进行了一些基础性的研究。到了五十年代已基本形成独立的学科体系。至今组合结构在基础理论,应用技术等方面都有很大的发展。目前钢—混凝土组合结构在高层建筑、桥梁工程等许多土木工程中得到广泛的应用,并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在国外,钢—混凝土组合结构最初大量应用于土木工程旨在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当时的欧洲急需恢复战争破坏的房屋和桥梁,工程师们采用了大量的钢—混凝土组合结构,加快了重建的速度,完成了大量的道路桥梁和房屋的重建工程。1968年日本十胜冲地震以后,发现采用钢—混凝土组合结构修建的房屋,其抗震性能良好,于是钢—混凝土组合结构在日本的高层与超高层中得到迅速发展。60年代以后世界上许多国家(包括英、美、日、苏、法、德)根据本国的试验研究成果及施工技术条件制定了相应的设计与施工技术规范。1971年成立了由欧洲国际混凝土委员会(CES)、欧洲钢结构协会(ECCS)、国际预应力联合会(FIP)和国际桥梁及结构工程协会(IABSE)

锅炉基础知识(相关知识)

1、锅炉额定蒸发量:蒸汽锅炉在额定蒸汽参数,额定给水温度,使用设计燃料并保证效率时所规定的蒸汽产量。 2、锅炉最大连续蒸发量:蒸汽锅炉在额定蒸汽参数,额定给水温度和使用设计燃料长期连续运行时所能达到的最大蒸发量。 3、锅炉额定蒸汽参数:过热器出口处额定蒸汽压力和额定蒸汽温度。 4、锅炉事故率:锅炉事故率=[事故停用小时数/(运行小时数+事故停用小时数)]×100% 5、锅炉可用率:锅炉可用率=[(运行总小时数+备用总小时数)/统计期间总时数]×100% 6、锅炉热效率:锅炉每小时的有效利用热量占输入锅炉全部输入热量的百分数。 7、锅炉钢材消耗率:锅炉单位蒸发量所用钢材的吨数。 8、连续运行小时数:两次检修之间运行的小时数。 1、发热量:单位质量或容积的燃料完全燃烧时所放出的热量。 2、高位发热量:单位量燃料完全燃烧,而燃烧产物中的水蒸汽全部凝结成水时所放出的全部热量,称为燃料的高位发热量。 3、低位发热量:单位燃料完全燃烧,而燃烧产物中的水蒸汽全部保持蒸汽状态时所放出的全部热量。 4、折算成分:指燃料对应于每4190kJ/kg收到基低位发热量的成分 5、标准煤:规定收到基低位发热量Qarnet=29270kJ/kg的煤。 6、煤的挥发分:失去水分的煤样在规定条件下加热时,煤中有机质分解而析出的气体。 7、油的闪点:在一定条件下加热液体燃料,液体表面上的蒸汽与空气的混合物在接触明火时发生短暂的闪火而又随即熄灭时的最低温度。 8、煤灰熔融性:在规定条件下随加热温度的变化灰的变形、软化、流动等物理状态的变化特性。 1、燃烧:燃料中可燃质与氧在高温条件下进行剧烈的发光放热的化学反应过程。 2、完全燃烧:燃烧产物中不再含有可燃物的燃烧。 3、不完全燃烧:燃烧产物中仍然含有可燃质的燃烧。 4、理论空气量:1kg收到基燃料完全燃烧而又没有剩余氧存在时,燃烧所需要的空气量。 5、过量空气系数:燃料燃烧时实际供给的空气量与理论空气量之比。即α=VK/V0 6、漏风系数:相对于1kg收到基燃料漏入的空气量ΔVK与理论空气量V0之比。 7、理论烟气量:按理论空气量供给空气,1kg燃料完全燃烧时生成的烟气量。 8、烟气焓:1kg固体或液体燃料所生成的烟气在等压下从0℃加热到θ℃所需要的热量。 9、烟气成分:烟气中某种气体的分容积占干烟气容积的百分数。 一、名词解释 1、锅炉热平衡:在稳定工况下,输入锅炉的热量与锅炉输出热量的相平衡关系。 2、最佳过量空气系数:(q2+q3+q4)之和为最小时的过量空气系数。 3、排烟热损失q2:锅炉中排出烟气的显热所造成的热损失。 4、机械不完全燃烧损失q4:由于飞灰、炉渣和漏煤中的固体可燃物未放出其燃烧热所造成的损失。 5、化学未完全燃烧损失q3:锅炉排烟中含有残余的可燃气体未放出其燃烧热所造成的损失。

钢材基础知识大全

钢材基础知识大全 This model paper was revised by LINDA on December 15, 2012.

钢材基础知识(一) 第一部分基础知识 一、钢及其分类 1、按冶炼方法分类: 平炉钢:包括碳素钢和低合金钢。按炉衬材料不同又分酸性和碱性平炉钢两种。 转炉钢:包括碳素钢和低合金钢。按吹氧位置不同又分底吹、侧吹和氧气顶吹转炉钢三种。 电炉钢:主要是合金钢。按电炉种类不同又分电弧炉钢、感应电炉钢、真空感应电炉钢和电渣炉钢四种。 沸腾钢、镇静钢和半镇静钢:按脱氧程度和浇注制度不同区分。 2、按化学成分分类: 碳素钢:是铁和碳的合金。据中除铁和碳之外,含有硅、锰、磷和硫等元素。 按含碳量不同可分为低碳(C<%)、中碳(C:%%)和高碳(C>%)钢三类。 碳含量小于%的钢称工业纯铁。 普通低合金钢:在低碳普碳钢的基础上加入少量合金元素(如硅、钙、钛、铌、硼和稀土元素等,其总量不超过3%)。而获得较好综合性能的钢种。

合金钢:是含有一种或多种适量合金元素的钢种,具有良好和特殊性能。按合金元素总含量不同可分为低合金 (总量<5%)、中合金(合金总量在5%-10%)和高合金(总量>10%)钢三类。 3、按用途分类: 结构钢:按用途不同分建造用钢和机械用钢两类。建造用钢用于建造锅炉、船舶、桥梁、厂房和其他建筑物。机械用钢用于制造机器或机械零件。 工具钢:用于制造各种工具的高碳钢和中碳钢,包括碳素工具钢、合金工具钢和高速工具钢等。 特殊钢:具有特殊的物理和化学性能的特殊用途钢类,包括不锈耐酸钢、耐热钢、电热合金和磁性材料等。 二、钢材及其分类 炼钢炉炼出的钢水被铸成钢坯,钢锭或钢坯经压力加工成钢材(钢铁产品)。钢材种类很多,一般可分为型、板、管和丝四大类。 1、型钢类 型钢品种很多,是一种具有一定截面形状和尺寸的实心长条钢材。按其断面形状不同又分简单和复杂断面两种。前者包括圆钢、方钢、扁钢、六角钢和角钢;后者包括钢轨、工字钢、槽钢、窗框钢和异型钢等。直径在的小圆钢称线材。 2、钢板类

锅炉基础知识

锅炉基础知识 第一节概述 一.锅炉的工作过程: 锅炉是一种利用燃料燃烧后释放的热能或工业生产中的余热传递给容器内的水,使水达到所需要的温度(热水)或一定压力蒸汽的热力设备。它是由“锅”(即锅炉本体水压部分)、“炉”(即燃烧设备部分)、附件仪表及附属设备构成的一个完整体。锅炉在“锅”与“炉”两部分同时进行,水进入锅炉以后,在汽水系统中锅炉受热面将吸收的热量传递给水,使水加热成一定温度和压力的热水或生成蒸汽,被引出应用。在燃烧设备部分,燃料燃烧不断放出热量,燃烧产生的高温烟气通过热的传播,将热量传递给锅炉受热面,而本身温度逐渐降低,最后由烟囱排出。“锅”与“炉”一个吸热,一个放热,是密切联系的一个整体设备。 锅炉在运行中由于水的循环流动,不断地将受热面吸收的热量全部带走,不仅使水升温或汽化成蒸汽,而且使受热面得到良好的冷却,从而保证了锅炉受热面在高温条件下安全的工作。 二.锅炉参数: 锅炉参数对蒸汽锅炉而言是指锅炉所产生的蒸汽数量、工作压力及蒸汽温度。对热水锅炉而言是指锅炉的热功率、出水压力及供回水温度。 (一)蒸发量(d) 蒸汽锅炉长期安全运行时,每小时所产生的蒸汽数量,即该台锅炉的蒸发量,用“d”表示,单位为吨/小时(t/h)。 (二)热功率(供热量q) 热水锅炉长期安全运行时,每小时出水有效带热量。即该台锅炉的热功率,用“q”表示,单位为兆瓦(m w),工程单位为104千卡/小时(104kcal/h)。 (三)工作压力 工作压力是指锅炉最高允许使用的压力。工作压力是根据设计压力来确定的,通常用mpa来表示。 (四)温度 温度是标志物体冷热程度的一个物理量,同时也是反映物质热力状态的一个基本参数。通常用摄氏度即“t℃”。 锅炉铭牌上标明的温度是锅炉出口处介质的温度,又称额定温度。对于无过热器的蒸汽锅炉,其额定温度是指锅炉额定压力下的饱和蒸汽温度;对于有过热汽的蒸汽锅炉,其额定温度是指过热汽出口处的蒸汽温度;对于热水锅炉,其额定温度是指锅炉出口的热水温度。 第二节锅炉的分类和规格型号 一.锅炉的分类 由于工业锅炉结构形式很多,且参数各不相同,用途不一,故到目前为止,我国还没有一个统一的分类规则。其分类方法是根据所需要求不同,分类情况就不同,常见的有以下几种。 1.按锅炉的工作压力分类 低压锅炉:p≤2.5mpa; 中压锅炉:p=2.6∽5.9mpa; 高压锅炉:p=6.0∽13.9 mpa; 超高压锅炉:p≥14m pa。 2.按锅炉的蒸发量分类 (1)小型锅炉:d<20吨/小时; (2)中型锅炉:d=20∽75吨/小时; (3)大型锅炉:d>75吨/小时。

型钢混凝土组合结构构件的计算

型钢混凝土组合结构构件的计算 【摘要】总结了承载能力极限状态下型钢混凝土组合梁、柱的正截面、斜截面的计算要点,再简要介绍了型钢混凝土梁柱节点、剪力墙的计算要点。 【关键词】型钢混凝土组合梁;型钢混凝土组合柱;型钢混凝土剪力墙;承载能力极限状态;正截面计算;斜截面计算;组合结构 0.概述钢筋混凝土结构容易出现开裂,普通重型钢结构民用建筑中含钢量高导致造价高和容易出现几何非线性的失稳和屈曲,将这两种结构从构件层次上通过剪力件进行组合,形成型钢混凝土组合结构可以很好的解决以上两种结构形式的缺点。我国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应用型钢混凝土结构,但研究起步较晚。到了80年代初中国才有组织的进行对SRC结构的系统研究,全国许多单位对型钢混凝土结构构件(包括梁、柱、节点等)的承载力、刚度、裂缝以及延性进行了试验,依据试验结果进行了有关设计理论与计算方法的研究。1997年参照日本规程,原冶金部编制并颁发了《钢骨混凝土结构设计规程》(YB9082-97),2002年建设部又颁发了《型钢混凝土组合结构技术规程》(JGJ138-2001)。我国现采用的SRC结构计算方法是根据《型钢混凝土组合结构技术规程》(JGJ138-2001)基于钢筋混凝土结构的计算方法。型钢混凝土结构是由混凝土包裹型钢做成的,也是钢与混凝土组合的一种新型结构。过去,我国对这种结构的名称叫法不一致,有的称之为劲性钢筋混凝土结构,有的称之为钢骨混凝土结构。2002年建设部发布了《型钢混凝土组合结构技术规程》,将型钢混凝土组合结构(Steel Reinforced Concrete Composite Structure)定义为混凝土内配置轧制型钢或焊接型钢和钢筋的结构,简称SRC结构。型钢混凝土可以做成多种构件,更能组成各种结构,它可代替钢筋混凝土结构和钢结构应用于各类建筑和桥梁结构中。我国对型钢我国《规程》对型钢混凝土组合梁的计算方法是在钢筋混凝土的计算方法基础上进行考虑的,本文重点旨在对常见型钢混凝土组合构件的承载能力计算状态进行归纳总结。 1.型钢混凝土组合梁的计算1.1正截面受弯计算型钢混凝土框架梁,其正截面受弯承载力应按下列基本假定进行计算:(1)截面应变保持平面。(2)不考虑混凝土的抗拉强度。(3)受压边缘混凝土极限压应变?着■取0.003,相应的最大压应力取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设计值f■,受压区应力图形简化为等效的矩形应力图,其高度取按平截面假定所确定的中和轴高度乘以系数0.8,矩形应力图的应力取为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设计值。(4)型钢腹板的应力图形为拉、压梯形应力图形。设计计算时,简化为等效矩形应力图形;钢筋应力取等于钢筋应变与其弹性模量的乘积,但不大于其强度设计值。受拉钢筋和型钢受拉翼缘的极限拉应变?着■取0.01。根据中和轴的位置型钢截面可以分为三种情况,即第一种情况,中和轴在型钢腹板中通过;第二种情况,中和轴部通过型钢;第三种情况,中和轴恰好在型钢受压翼缘中通过。这三种情况在规范中通过M■,N■控制。型钢截面为充满型实腹型钢的型钢混凝土框架梁 3.小结I.对于型钢混凝土结构而言,目前我国规程计算理论趋于成熟,完全

锅炉原理及基础知识

锅炉基础知识及锅炉结构 第一章锅炉基础知识 第一节锅炉概述 锅炉由“锅”和“炉”两个部分组成; “锅”是锅炉中盛水和汽的部分,他的作用是吸收“炉”放出来的热量,使水加热到一定的温度和压力(热水锅炉),或者转变为蒸汽(蒸气锅炉)。 “炉”是锅炉中燃烧燃料的部分,他的作用是尽量地把燃料的热能释放出来,传递给锅内介质,产生热量供“锅”吸收。 锅炉的分类方法,大体有以下几种: 1、按用途分类: 有电站锅炉,工业锅炉和生活用锅炉等; 2、按输出介质分类: 有蒸汽锅炉、热水锅炉和汽水两用锅炉等; 3、按使用燃料分类: 有燃油锅炉、燃煤锅炉和燃气锅炉等; 4、按蒸发量分类: 有 小型锅炉(蒸发量小于20吨/时) 中型锅炉(蒸发量20~75吨/时) 大型锅炉(蒸发量大于75吨)等; 5、按压力分类: 有 低压锅炉(工作压力小于等于2.5MPa) 中压锅炉(工作压力大于等于3.8MPa,小于5.3MPa) 高压锅炉(工作压力大于等于5.3MPa)等 6、按锅炉结构形式分类: 有 水管锅炉(火包水) 火管锅炉(水包火)等 第二节锅炉参数 表示锅炉工作特性的基本参数,主要有锅炉的出力、压力和温度三项。 1、锅炉出力 锅炉出力又称锅炉容量,蒸汽锅炉用蒸发量表示,热水锅炉用供热量表示。

1.1 蒸发量 蒸汽锅炉连续运行时每小时所产生蒸汽的数量。用符号“D”表示, 常用单位:吨/小时(t/h)。锅炉马力(BHP),千瓦(Kw); 1吨/时=64马力=628Kw 1.2 供热量 热水锅炉连续运行时每小时出水有效带热量,用符号Q“表示”, 常用单位:万大卡/时(104kal/h),千瓦(Kw),英热单位/时Btu/h; 1万大卡/时=0.01163 Kw=39.7英热单位/时 2、压力 垂直均匀作用在物体表面上的力,称为压力。用符号“F”表示,单位是牛顿; 垂直作用在物体单位面积上的压力,称为压强,用符号“P”表示,单位是兆帕(MPa)。在习惯上,常把压强称为压力,在工程技术上所提到的压力,实际上压强。测量压力有2种标准:一种是以压力等于0作为测量起点,称为绝对压力;另一种是以当时当地的大气压作为测量起点,也就是压力表测出的压力数值,称为表压力或相对压力。绝对压力等于表压力加上当时当地的大气压力(大气压力一般取近似值0.1MPa)。 即:P绝=P表+0.1MPa P表=P绝-0.1MPa 锅炉内的压力是怎样产生的 蒸汽锅炉是因为锅内的水吸收热量后,由液体状态变为气体状态,其体积增大很多,例如在一个绝对大气压力下,其体积将增大1650倍。由于锅炉是密闭的容器,因而限制了水汽的自由膨胀,结果就使锅炉个受压部件受到了水汽压力的作用。 热水锅炉内压力的产生分2种情况,自然循环采暖系统的热水锅炉,其压力来自于高水位形成的静压力;强制循环采暖系统的热水锅炉,其压力来自于循环泵的压力。 锅炉产品铭牌上标示的压力,是这台锅炉的设计工作压力,单位是MPa(表压力)。表示锅炉内部水或汽的最大允许压力值。 锅炉设计工作压力又称为额定出口压力。对有过热蒸汽的锅炉,是指过热器出口处的蒸汽压力;对无过热器的蒸汽锅炉,是指锅筒主汽阀出口处的蒸汽压力,对热水锅炉,是指锅炉出口出的水压力。 3、温度 标志物体冷热的程度,称为温度,用符号“t”表示。温度是物体内部所拥有能量的一种体现方式,温度越高,能量越大。因此,在同一压力下,过热蒸汽就比饱和蒸汽能够做出更多的功。 要了解物体温度的高低,需用温度计来测量。温度计上的刻度常用摄氏温标来表示,即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把水开始结冰的温度(冰点)定为零度,把水沸腾时的温度(沸点)

钢结构八大基础知识

钢结构八大基础知识 一、钢结构的特点 1、钢结构自重较轻 2、钢结构工作的可靠性较高 3、钢材的抗振(震)性、抗冲击性好 4、钢结构制造的工业化程度较高 5、钢结构可以准确快速地装配 6、容易做成密封结构 7、钢结构易腐蚀 8、钢结构耐火性差 二、常用钢结构用钢的牌号及性能 1、炭素结构钢:Q195、Q215、Q235、Q255、Q275等 2、低合金高强度结构钢 3、优质碳素结构钢及合金结构钢 4、专门用途钢

三、钢结构的材料选用原则 钢结构的材料选用原则是保证承重结构的承载能力和防止在一定条件下出现脆性破坏,根据结构的重要性、荷载特征、结构形式、应力状态、连接方法、钢材厚度和工作环境等因素综合考虑的。 展开全文 《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提出的四种钢材型号是“宜”使用的型号,是在条件许可时的首先选择,并不禁止其它型号的使用,只要使用的钢材满足规范的要求即可。 四、主要钢结构技术内容 (1)高层钢结构技术。根据建筑高度和设计要求分别采用框架、框架支撑、筒体和巨型框架结构,其构件可采用钢、劲性钢筋混凝土或钢管混凝土。钢构件质轻延性好,可采用焊接型钢或轧制型钢,适用于超高建层建筑;劲性钢筋混凝土构件刚度大,防火性能好,适用于中高层建筑或底部结构;钢管混凝土施工简便,仅用于柱结构。

(2)空间钢结构技术。空间钢结构自重轻、刚度大、造型美观,施工速度快。以钢管为杆件的球节点平板网架、多层变截面网架及网壳等是我国空间钢结构用量最大的结构型式。具有空间刚度大,用钢量低的优点,在设计、施工和检验规程,并可提供完备的CAD。除网架结构外,空间结构尚有大跨悬索结构、索膜结构等。 (3)轻钢结构技术。伴随着轻型彩色钢板制成墙体和屋面围护结构组成的新结构形式。由5mm以上钢板焊接或轧制的大断面薄壁H型钢墙梁和屋面檩条,圆钢制成柔性支持系统和高强螺栓连接构成的轻钢结构体系,柱距可从6m到9m,跨度可达30m或更大,高度可达十几米,并可设轻型吊四。用钢量20~30kg/m2。现已有标准化的设计程序和专业化生产企业,产品质量好,安装速度快,重量轻,投资少,施工不受季节限制,适用于各种轻型工业厂房。 (4)钢混凝土组合结构技术。以型钢或钢管理与混凝土构件组成的梁、柱承重结构为钢混组合结构,近年来应用范围日益扩大。组合结构兼有钢与混凝土两者的优点,整体强度大、刚性好、抗震性能良好,当采用外包混凝土构造时,更具有良好的耐火和耐腐蚀性能。组合结构构件一般可降低用钢量15~20%。组合楼盖及钢管混凝土构件,还具有少支模或不支模、施工方便快速的优点,推广潜

锅炉工岗位安全培训教材

燃气锅炉岗位安全培训教材 一、岗位名称:煤气作业岗位 二、危险因素及措施: ㈠危险因素 1、煤气中毒 煤气中毒时病人最初感觉为头痛、头昏、恶心、呕吐、软弱无力,当他意识到中毒时,常挣扎下床开门、开窗,但一般仅有少数人能打开门,大部分病人迅速发生抽痉、昏迷,两颊、前胸皮肤及口唇呈樱桃红色,如救治不及时,可很快呼吸抑制而死亡。煤气中毒依其吸入空气中所含一氧化碳的浓度、中毒时间的长短,常分轻度、三型. 锅炉容易发生煤气中毒的部位,眼镜阀平台阀组,管道上各放散口,锅炉煤气烧嘴,煤气系统各阀门、法兰等连接部位,炉前烧嘴平台。 锅炉发生煤气中毒的原因有:管道、阀门泄漏;煤气作业人员的错误操作导致煤气泄漏;作业人员未佩戴报警器;作业人员在放散管下风向作业等。 2、煤气爆炸 煤气爆炸的原因是:煤气与氧气在浓度配比达到一定程度后,遇明火后燃烧,而产生的热量得不到很好的扩散,故而发生爆炸。 一、煤气泄漏,浓度达到爆炸限围,如果轻微的泄露一般不会发生爆炸事故。 二、空间的局限性,比如说,在屋子里,具备了一定浓度的煤气无法和外界空气流通,或者流通不佳,如果是在空旷的室外,只会燃烧不会爆炸;三、存在点火源。明火或者是温度达到了煤气的燃点。以上三点同时具备才会导致煤气爆炸事故的产生。 锅炉温度尚未达到燃点温度时就输入煤气,使炉形成爆炸性混合气体,点火时发生爆炸事故;强制送风的炉未开风机,煤气由闸阀窜入送风管,点火时,发生爆炸;锅炉送煤气点火时,操作人员未先点火,而先将煤气送人炉,点火发生爆炸;锅炉炉第一次点火时,送煤气未点燃,未经处理的剩余煤气就第二次点火,发生爆炸;锅炉炉的送风机突然停电,煤气不能完全燃烧,部分煤气从烧嘴窜入空气管道,发生爆炸;煤气设备停产后,未将煤气处理干净,又未经爆炸试验,动火发生爆炸;准备投产的煤气管道,与有煤气的管道没有用堵盲板隔断,煤气由闸阀漏入新管道,未经空气分析检查,动火发生爆炸;煤气设备停产检修,设备的煤气已清除,检验合格,允许动火,后因蒸汽管未与煤气设备断开,另一台正常生产的煤气设备的煤气沿蒸汽管道及闸阀窜入检修的这台设备中,第二次动火时未经化验检查,发生爆炸;煤气设备着火时,未通入蒸汽或氮气充压,未切断煤气来源,发生回火爆炸

锅炉能效基础知识培训

锅炉能效测试基础知识培训 概念 锅炉能效(Energy efficiency) ——锅炉能源(燃料)效率(利用率),或 ——有效输出热量与输入热量之比。 锅炉能效测试(Energy efficiency indicators) ——锅炉热效率测试 培训内容 第一章燃料 第二章燃烧计算和热平衡计算 第一章燃料 燃料的分类。按状态分为三类:固体(煤)、液体(油)和气体(煤气、天然气) 煤的种类。按可燃基挥发分(V r)含量分为: 无烟煤(V r≤10%); 贫煤(V r≈8-12 %); 烟煤(V r≈10-45%) ; 褐煤(V r≈40-60%) 。 一、煤的主要成分 (一)元素分析成分——通过化学分析方法确定的成分含量: 1. 碳(C): 可燃成分。完全燃烧发热量32866 kj/kg。 2. 氢(H):M ar

可燃成分。完全燃烧发热量120370 kj/kg。 3. 硫(S): 可燃成分。完全燃烧发热量9040 kj/kg。有害成分(SO3腐蚀、硫酸盐矿物质磨损、氧化硫烟气污染环境)。 4. 氧(O)、氮(N): 不可燃成分,有害成分(降低燃料发热量,燃烧生成NOx污染环境)。 5. 水分(M): 不可燃成分。有害成分(降低燃料热值,影响着火、燃烧,增加排烟热损失,加剧尾部受热面低温腐蚀、堵灰)。 6. 灰分(A): 不可燃成分。有害成分(降低燃料热值,影响着火、燃烧,导致受热面磨损、结焦、腐蚀、堵灰)。 (二)工业分析成分——通过燃料干燥、加热、和燃烧方式确定的主要成分含量: 1. 全水分/(M):煤样在102-105℃温度下干燥2小时后,失去的重量。即应用基水分(M y)或收到基水分(M ar) 2. 挥发分(V):失去水分的煤样在隔绝空气下加热到850±20℃,约7分钟,使燃料中的有机质分解析出后,所失去的重量。主要成份为碳氢化合物、氢、一氧化硫、硫化氢等可燃气体和少量氧、二氧化碳、氮等不可燃物。 3. 固定碳(C)和灰分(A):失去水分和挥发分的煤样(焦炭)在空气中加热到850±25℃,燃烧约2小时,所失去的重量为固定碳(C),剩下的重量为灰分(A)。 (三)成分基准 1. 应用基(y)或收到基(ar)——以进入锅炉设备的工作燃料作为基准来代表各成分的质量百分数(%):

型钢混凝土结构监理细则

青岛国信金融中心项目 型钢混凝土施工监理实施细则 编制人: 审批人: 青岛高园建设咨询管理有限公司 2018-08编制 2018-08实施 一、工程概况: 青岛国信金融中心项目位于青岛市崂山区仙霞岭路以南,云岭路以西,青岛国际会展中心一期北侧,建设内容包括会议中心、酒店、商业餐饮及商业办公,总建筑面积28万平方米,其中地上建筑面积约16.5万平方米,地下建筑面积约11.5万平方米。 主要建筑物包括酒店A塔(地上11层、地下4层)、办公楼B 塔(地上22层、地下4层)、办公楼C塔(地上31层、地下4层)、地下车库(4层;局部5层)组成。抗震设防烈度七度,建筑结构的安全等级为二级,设计合理使用年限50年。地下室平时功能为汽车库和辅助用房。 工程参建单位: 青岛国信财富发展中心建设有限公司投资建设

青岛市城市建筑设计院设计 青岛市勘察测绘研究院勘察 青岛高园建设咨询管理有限公司监理 中国建筑工程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总承包施工。 二、监理依据: 1、已批准的监理规划。 2、与专业相关的标准、设计文件和技术资料。包括:设计图纸、地质勘测报告。 3、经批准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 4、有关的国家及行业规范及标准等 5、本工程特点,施工现场环境、自然条件等 6、专业工程所涉及的主要专业技术适应的质量验收评定标准: 《型钢混凝土组合结构技术规程》JGJ138 《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5 《混凝土结构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15 《建筑钢结构焊接技术规程》JGJ81

《钢结构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GB50221 《碳素钢焊条》GB5117或GB5118 《熔化焊用钢丝》GB/T14957 《钢结构高强度大六角头螺栓、大六角母,垫圈与技术条件》GB /T1228-1231或《钢结构用扭剪型高强度螺栓连接副》GB3632-GB363 3 三、材料及加工质量控制: 1、原材料质量控制要点: 1.1检查加工单位进场材料的原始质保文件是否符合要求。 1.2对进场原材料进行实测实量。 1.3按相关规定进行见证取样、复试。 1.4检查使用辅材是否满足质量要求。 2、钢骨架加工控制要点: 2.1在钢骨架制作前,应根据设计图纸和施工现场塔吊等起重吊装设备情况,合理分析钢骨架的长度及重量,一般以起重的最大量为准,但需考虑接头位置;

锅炉基础知识大全,涵盖各方面

锅炉基础知识大全,涵盖各方面 锅炉的用途及工作原理: 锅炉是国民经济中重要的热能供应设备。电力、机械、冶金、化工、纺织、造纸、食品等行业, 以及工业和民用采暖都需要锅炉供给大量的热能。) 锅炉是利用燃料燃烧释放出的热能或其他能量将工质( 中间载热体) 加热到一定参数的设备。应用于加热水使之转变为蒸汽的锅炉称为蒸汽锅炉,也称为蒸汽发生器。应用于加热水使之提高温度转变为热水的锅炉, 称为热水锅炉;而应用于加热有机热载体的锅炉称为有机热载体锅炉。 从能源利用的角度看,锅炉是一种能源转换设备。在锅炉中,一次能源( 燃料) 的化学贮藏能通过燃烧过程转化为燃烧产物( 烟气和灰渣) 所载有的热能,然后又通过传热过程将热量传递给中间载热体( 例如水和蒸汽), 依靠它将热量输送到用热设备中去。 这种传输热量的中间载热体属于二次能源,因为它的用途就是向用能设备提供能量。 当中间载热体用于在热机中进行热一功转换时, 就叫做“工质“。如果中间载热体只是向热设备传输、提供热量以进行热利用,则通常被称为“热媒“。 锅炉按其用途可以分为电站锅炉、工业锅炉、船舶锅炉和机车锅炉等四类。前两类又称为固定式锅炉,因为是安装在固定基础上而不可移动的。后两类则称为移动式锅炉。本文介绍的是固定式工业锅炉。 在锅炉中进行着三个主要过程: (1)、燃料在炉内燃烧,其化学贮藏能以热能的形式释放出来,使火焰和燃烧产物( 烟气和灰渣) 具有高温。

(2)、高温火焰和烟气通过“受热面“向工质( 热媒) 传递热量。(3)、工质(热媒) 被加热,其温度升高或者汽化为饱和蒸汽,或再进一步被加热成为过热蒸汽。 以上三个过程是互相关联并且同时进行的,实现着能量的转换和传递。 伴随着能量的转换和转移还进行着物质的流动和变化: (1) 工质,例如给水( 或回水〉进入锅炉,最后以蒸汽( 或热水) 的形式供出。 (2) 燃料,例如煤进入炉内燃烧,其可燃部分燃烧后连同原含水分转化为烟气,其原含灰分则残存为灰渣。 (3) 空气送入炉内,其中氧气参加燃烧反应,过剩的空气和反应剩余的惰性气体混在烟气中排出。 水一汽系统、煤一灰系统和风二烟系统是锅炉的三大主要系统, 这三个系统的工作是同时进行的。 通常将燃料和烟气这一侧所进行的过程( 包括燃烧、放热、排渣、气体流动等) 总称为“炉内过程“; 把水、汽这一侧所进行的过程( 水和蒸汽流动、吸热、汽化、汽水分离、热化学过程等) 总称为“锅内过程“。 第二章 锅炉的分类 一、按用途分类: 1. 电站锅炉:用于发电,大多为大容量、高参数锅炉,火室燃烧,效率高,出口工质为过热蒸汽。

钢结构的八大基础知识

钢结构的八大基础知识! 一、钢结构的特点 1 钢结构自重较轻 2 钢结构工作的可靠性较高 3 钢材的抗振(震)性、抗冲击性好 4 钢结构制造的工业化程度较高 5 钢结构可以准确快速地装配 6 容易做成密封结构 7 钢结构易腐蚀 8 钢结构耐火性差 二、常用钢结构用钢的牌号与性能

1 炭素结构钢:Q195、Q215、Q235等 2 低合金高强度结构钢 3 优质碳素结构钢与合金结构钢 4 专门用途钢 三、钢结构的材料选用原则 钢结构的材料选用原则是保证承重结构的承载能力和防止在一定条件下出现脆性破坏,根据结构的重要性、荷载特征、结构形式、应力状态、连接方法、钢材厚度和工作环境等因素综合考虑的。

《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提出的四种钢材型号是“宜”使用的型号,是在条件许可时的首先选择,并不禁止其它型号的使用,只要使用的钢材满足规范的要求即可。 四、主要钢结构技术内容 高层钢结构技术 根据建筑高度和设计要求分别采用框架、框架支撑、筒体和巨型框架结构,其构件可采用钢、劲性钢筋混凝土或钢管混凝土。钢构件质轻延性好,可采用焊接型钢或轧制型钢,适用于超高建层建筑;劲性钢筋混凝土构件刚

度大,防火性能好,适用于中高层建筑或底部结构;钢管混凝土施工简便,仅用于柱结构。 空间钢结构技术 空间钢结构自重轻、刚度大、造型美观,施工速度快。以钢管为杆件的球节点平板网架、多层变截面网架与网壳等是我国空间钢结构用量最大的结构型式。具有空间刚度大,用钢量低的优点,在设计、施工和检验规程,并可提供完备的CAD。除网架结构外,空间结构尚有大跨悬索结构、索膜结构等。 轻钢结构技术 伴随着轻型彩色钢板制成墙体和屋面围护结构组成的新结构形式。由5mm 以上钢板焊接或轧制的大断面薄壁H型钢墙梁和屋面檩条,圆钢制成柔性支持系统和高强螺栓连接构成的轻钢结构体系,柱距可从6m到9m,跨度可达30m或更大,高度可达十几米,并可设轻型吊四。用钢量20~30kg/ m2。现已有标准化的设计程序和专业化生产企业,产品质量好,安装速度快,重量轻,投资少,施工不受季节限制,适用于各种轻型工业厂房。 钢混凝土组合结构技术 以型钢或钢管理与混凝土构件组成的梁、柱承重结构为钢混组合结构,近年来应用范围日益扩大。组合结构兼有钢与混凝土两者的优点,整体强度大、刚性好、抗震性能良好,当采用外包混凝土构造时,更具有良好的耐火和耐腐蚀性能。组合结构构件一般可降低用钢量15~20%。组合楼盖与

锅炉基础知识培训

锅炉基础知识培训 虎鼻联合学校 2013年11月 锅炉基础知识 锅炉的组成 通常燃料的燃烧过程在炉膛内进行,形成炉的概念;蒸汽或热水在锅筒、水冷壁管、对流受热面等内部形成,形成锅的概念; 形象理解:锅是用来装要被加热的水(或其它介质)的容器;炉是用来加热锅的装置;

锅的组成部分:锅筒、水冷壁、集箱、省煤器; 炉的组成部分:炉膛、燃烧设备; 锅炉本体:炉膛、燃烧设备、锅筒、水冷壁、对流受热面、钢架和炉墙等组成的主要部件; 锅炉附属设备:提煤机、送引风装置及管道、给排水装置、水处理设备、除尘及除灰系统、控制系统、仪表等; 锅炉受热面有两大部分,炉膛受热面和对流受热面; 炉膛受热面又称水冷壁,传热方式主要以辐射换热为主,对于小型工业锅炉,还有部分锅筒表面参与换热; 炉膛内进入炉膛的燃料与空气混合后着火燃烧产生的高温火焰和烟气,通过辐射把热量传递给四周的水冷壁管,水在水冷壁管内受热; 对流受热面包括对流管束、过热器、省煤器,

锅炉的工作过程 什么是燃烧:燃烧是燃料中的可燃物质与氧进行强烈氧化反应的过程,这是一种复杂的物理化学综合过程;它需要具有一定的温度和浓度条件、一定的时间和空间条件; 燃料进入锅炉燃烧的基本过程: 燃烧炉膛或炉排 除渣设备 烟气的基本流程: 高温烟气水冷壁过热器(凝渣管)

对流管束 尾部受热面(省、空) 除尘 引风机烟囱 水循环过程: 锅筒下降管 水冷壁管集箱 锅炉运行前的检查 包括锅炉内部检查与使用准备、炉膛及烟道内的检查、锅炉附件的检查、自动控制系统的检查、

附属设备的检查、燃烧设备的检查、辅助受热面的检查 锅炉点火注意事项 1、严禁用挥发性较强的油类易燃物点火; 2、应加强通风; 3、应缓慢升温,避免膨胀不匀造成破坏,如砖墙开裂、锅炉部件损坏等; 锅炉点火步骤 1、将煤闸板提到最高位置,在炉排 前部铺20-30毫米厚的燃煤,煤 上铺木柴等易燃物; 2、点燃易燃物,缓慢转动炉排; 3、当前拱温度逐渐升高,调整煤闸 板保持煤层厚度为70-100毫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