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用植物学-叶

合集下载

以药用植物的叶为例,说明植物的形态结构与功能的统一。

以药用植物的叶为例,说明植物的形态结构与功能的统一。

以药用植物的叶为例,说明植物的形态结构与功能的统一。

标题:从药用植物的叶看植物形态结构与功能的统一在自然界中,植物的形态结构与功能密不可分。

作为植物身体的一部分,叶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重要器官,也是药用植物中常见的部分之一。

通过以药用植物的叶为例,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植物的形态结构与功能的统一。

1. 叶的形态结构在植物界中,叶的形态结构多种多样,不同的草本植物、乔木植物以及藤本植物的叶都有着各自独特的形态。

叶的形态结构主要包括叶片、叶柄和叶脉。

叶片是叶的主要部分,通过扁平的形状最大限度地接收阳光,并进行光合作用。

叶柄连接叶片和茎,起到支持、定位和输送物质的作用。

而叶脉则在叶片内部构成网络状结构,起到输送水分、营养物质和维持叶片形态的作用。

不同的叶形态结构适应了植物生长环境的不同需求,反映了植物与环境的相互作用。

2. 叶的功能叶作为植物的光合器官,具有光合作用、蒸腾作用和呼吸作用等重要功能。

光合作用是植物利用阳光能量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有机物质的过程,是植物生长发育的能量来源。

蒸腾作用则是植物通过叶片表面的气孔释放水蒸气,调节植物体内的水分平衡,同时也有助于植物的吸收和运输。

叶还可以进行气体交换和温度调节,同时在保护植物、储存养分和进行防御等方面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3. 植物形态结构与功能的统一植物形态结构与功能的统一体现在叶的形态结构与功能之间的密切联系上。

叶的形态结构决定了叶的功能,不同形态的叶对应着不同的功能需求。

类似针状的叶片适应了干旱环境下的水分节约和减少蒸腾损失;大型扁平的叶片适应了多云多雨的环境,最大限度地接受光照进行光合作用。

植物形态结构与功能的统一体现了植物对环境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同时也提醒我们在研究植物时要综合考虑形态结构和功能之间的关系。

4. 个人观点和理解在理解植物的形态结构与功能的统一过程中,我深刻地感受到了植物与环境之间的微妙关系。

植物形态结构的多样性和功能的多样性为我们带来了对自然界多样性的认识,同时也提醒我们尊重并保护植物的多样性。

药用植物学课件15第十一章单子叶

药用植物学课件15第十一章单子叶

薏苡 Coix lacryma-jobi L. var. ma-yuen
种仁:薏苡仁
功效:健脾利湿、除痹止泻、清热排脓
天南星科 Araceae
♂P0A(1~∞),(∞),1~8,∞;♀P0G1~∞:1~∞; ﹡P4~6A4~6G1~∞:1 ~∞
主要特征:
1.草本 ; 2.常具块茎或根状茎; 3.叶基生或茎生,单叶或复叶,基部常具膜质叶鞘,
为三出复叶,基生 3.佛焰苞绿色,雄花与雌花之间为不育
部分,附属体鼠尾状,伸出佛焰苞外 块茎:半夏
功效:燥湿化痰、降逆止呕、消痞散结
半夏 Pinellia ternata (Thunb.) Breit.
石菖蒲 Acorus tatarinowii Schott
根状茎:石菖蒲
功效:开窍安神、化湿和胃
石槲:益胃生津, 滋阴清热。
“救命仙草”铁皮石斛
铁皮石斛是我国最珍贵的中药材之 一,被尊列为“中华九大仙 草”(铁皮石斛、天山雪莲、三两 重人参,百二十年首乌、花甲之 茯苓、苁蓉、深山灵芝、海底珍 珠、冬虫夏草)之首,素有“药 中黄金”之美称。
1、滋养阴津:善于养阴生津,治疗阴虚津亏诸 症。
鳞茎:川贝母(松贝)
功效:清热化痰、润肺止咳
麦冬 Ophiopogon japonicus (L. f) Ker-Gawl.
块根:麦冬
功效:润肺养阴、益胃生津、清心除烦、润肠
天门冬 Asparagus cochinchinensis(Lour.)Merr.
块根:天冬 功效:清肺降火、滋阴润燥
百合科 Liliaceae
1、镇痛作用:用天麻制出的天麻注射液,对三叉神经 痛、血管神经性头痛、脑血管病头痛、中毒性多发性神 经炎等,有明显的镇痛效果。近年来,经一些医疗单位 1000多例患者的临床试用,有效率达90%。 2、镇静作用:有的医疗单位用合成天麻素(天麻甙) 治疗神经衰弱和神经衰弱综合症病人,有效率分别为 89.44%和86.87%。且能抑制咖啡因所致的中枢兴奋作 用,还有加强戊巴比妥纳的睡眠时间效应。 3、抗惊厥作用:天麻对面神经抽搐、肢体麻木、半 身不遂、癫痫等的一定疗效。还有缓解平滑肌痉挛,缓 解心绞痛、胆绞痛的作用。 4、降低血压作用:天麻能治疗高血压。久服可平肝 益气、利腰膝、强筋骨,还可增加外周及冠状动脉血流 量,对心脏有保护作用。 5、明目、增智作用:天麻尚有明目和显著增强记忆 力的作用。天麻对人的大脑神经系统具有明显的保护和 调节作用,能增强视神经的分辨能力,目前已用作高空 飞行人员的脑保健食品或脑保健药物。日本用天麻注射 液治疗老年痴呆症,有效率达81%。

药用植物学教案叶的形态与结构.ppt

药用植物学教案叶的形态与结构.ppt

Simple Leaf
Compound Leaf
The Difference between a Stem with Simple Leaves and a Compound Leaf
1. The tip of the rachis never has a terminal bud.
2. Leaflets never bear buds in their axils. 3. Leaflets all lie in the same plane. 4. The rachis falls off with leaflets.
Leaf apices
Leaf bases
Leaf lobes
The Difference between Leaflets and Lobes
Petiolules: exist or not Rachis: exist or not Arrangement: symmetric or not Shapes and Size: similar or not
等面叶: 同型叶肉组织
维管组织 Vascular Tissues
中脉与侧脉: 维管束鞘 初生韧皮部(下) 初生木质部(上)
小叶脉: 逐渐简化
Chapter 6
The Leaf
Functions Form and Modifications Structures
Functions
Photosynthesis Respiration Transpiration Storage
Form
Three parts: Leaf blade Petiole Stipule
Leaf venation
The Phyllotaxis

药用植物学:第三章 第三节 叶

药用植物学:第三章  第三节  叶

• (三)裸子植物叶的构造:表皮、叶肉、叶脉 • 1.表皮:细胞壁较厚,角质层发达,表皮下 有多层厚壁细胞——下皮,气孔内陷。 • 2.叶肉:细胞壁内陷成许多褶襞;内皮层明 显;有树脂道。 • 3.叶脉:两束维管组织,位于中央。
• 作业:
• 1叶脉:分主脉及侧脉,由维管束和机械 组织构成,维管束的构造和茎的大致相同,由木质 部和韧皮部构成,木质部位于向茎面,由导管、管 胞组成。韧皮部位于背茎面,由筛管和伴胞组成。 木、韧部之间还有形成层,略呈半圆形,在维管束 的下方常有厚角组织或厚壁组织包围,在表皮下常 有厚角组织起支持作用。
两面叶:叶的上下两面在外部形态和内部构 造上有明显区别的叶。
羽状复叶
掌状复叶
• 4、单身复叶:总叶柄的顶端只有一片发达的 小叶,两侧小叶已退化,叶柄常为翼状或叶状,叶 柄顶端有关节同叶片相连,如酸橙、桔、柚等。
• 叶轴和小枝的区别 叶轴
小枝
先端无顶芽
先端有顶芽
小叶柄无腋芽 叶柄有腋芽
小叶排在一平面 上
小叶先脱落
不在一平面上 整个叶一起脱落
叶轴会脱落
小枝不会脱落
横出平行脉
射出平行脉
• (3)二叉分枝脉:银杏的叶脉由叶基向叶端呈 二叉分枝。
(四)叶片的质地:膜质、草质、肉质、革质 (五)、异形叶性:同一植株上具有不同形状
的叶。
二、单叶和复叶 (一)单叶:一个叶柄上只生一个叶片的叶称单叶。 (二)复叶:一个叶柄上生二个以上叶片的称为复叶。 复叶的叶柄一般称总叶柄,其上着生叶的轴状部分称总叶 轴,复叶轴上的每片叶子称小叶,小叶的柄称小叶柄。
第三节 叶 一、叶的组成及形态 (一)叶的组成:叶片、叶柄、托叶。 完全叶:叶片、叶柄、托叶三部分俱全的叶。

药用植物学04第三节 叶

药用植物学04第三节  叶
2.区别浅裂、深裂、全裂、复叶。 3.列出叶序的种类。 4.举三种变态叶类型并举各一例。
• 复叶:一个叶柄上生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叶片的。

三出复叶

掌状复叶

羽状复叶(单数羽状复叶、双数羽状复叶、

二回羽状复 叶、三回羽状复叶)、

单身复叶
复叶与生有单叶的小枝的区别:
1. 复叶的叶轴的顶端无顶芽,而小枝的顶端具顶芽; 2. 复叶小叶的腋内无侧芽,总叶柄的基部才有芽,而小枝的每一单叶叶腋内均有
(清热除烦,口舌生疮,利尿。用于热病烦渴,小便赤涩淋痛)
二、叶的组成
1. 叶片:是叶的主要部分,薄而扁平绿色。叶片 的全形称叶形,有上表面和下表面之分,顶端 称叶端或叶尖,基部称叶基,边缘称叶缘。叶 片内分布许多叶脉。叶脉是叶片中的维管束, 起着输导和支持作用。
2. 叶柄:叶片与茎连接的部分,常呈圆柱形,半 圆柱形或稍扁平,上表面(腹面)多有沟槽。 其形状随植物种类的不同有较大的差异。
苞中的各个苞片,称总苞片; 小苞片:花序中每朵小花的花柄上或花的花萼下较小
的苞片称小苞片 。 佛焰苞:天南星科植物的花序外面,常围有一片大型
的总苞片,称佛焰苞,如天南星、半夏等。
叶的变态2:
鳞叶:鳞茎上的叶、根茎球茎上的退化叶、 地上茎上的退化叶、鳞芽上的鳞片
叶的变态3:
刺状叶:由叶片变成的坚硬的刺状叶。 刺槐的刺是由托叶变的,小檗的叶变 成三棵针。仙人掌的叶变成刺状。
第三节 叶
一、概述
叶的生理功能 :
1. 光合作用
2. 蒸腾作用
3. 气体交换
4. 此外还有贮藏、繁殖作用
药用的叶很多,例如:
桑叶 (疏散风热,清肺润燥,清肝明目。用于风热感冒,肺热燥咳,头

药用植物学教案叶的形态和结构

药用植物学教案叶的形态和结构
第11页
药用植物学教案叶的形态和结构
Leaf shapes
第12页
药用植物学教案叶的形态和结构
第13页
药用植物学教案叶的形态和结构
第14页
药用植物学教案叶的形态和结构
第15页
药用植物学教案叶的形态和结构
第16页
药用植物学教案叶的形态和结构
第17页
药用植物学教案叶的形态和结构
第18页
药用植物学教案叶的形态和结构
叶状柄 Phyllodes
第44页
药用植物学教案叶的形态和结构
捕虫叶 Insect traps
第45页
药用植物学教案叶的形态和结构
捕虫叶 Insect traps
第46页
叶内部结构
表皮 Epidermis 叶肉组织 Mesophyll 维管组织 Vascular tissues
两种类型:
两面叶 Bifacial leaves: 水平伸展 等面叶 Isolateral leaves: 垂直伸展
中脉与侧脉: 维管束鞘 初生韧皮部(下) 初生木质部(上)
小叶脉: 逐步简化
药用植物学教案叶的形态和结构
第56页
药用植物学教案叶的形态和结构
第57页
药用植物学教案叶的形态和结构
第58页
药用植物学教案叶的形态和结构
第59页
药用植物学教案叶的形态和结构
第47页
表皮 Epidermis
组成:
扁平、板块状表皮细胞;保卫细胞;表皮毛
气孔分布:
两面叶:单侧性分布 等面叶:对称性分布
药用植物学教案叶的形态和结构
第48页
薰衣草叶 Lavender Leaf
药用植物学教案叶的形态和结构

药用植物学:叶

药用植物学:叶

五、异叶形性及叶的变态
五、异叶形性及叶的变态
五、异叶形性及叶的变态
五、异叶形性及叶的变态
六、叶的组织构造
表皮
上表皮 下表皮
栅栏组织
可见角质层、毛茸、气孔 细胞圆柱形,排列紧密, 内含大量叶绿体
叶 片 的 构 造
叶肉 海绵组织
叶脉
细胞类圆形,排列疏松, 所含叶绿体少 分布于叶肉中,由机械组织和维管束 组成,木质部在上方,韧皮部在下方, 双子叶中有活动能力很弱的形成层。
叶脉和脉序
叶脉:贯穿在叶肉内的维管束,是叶内的输
导组织与支持结构。 (主脉、侧脉、细脉) 脉序:叶脉在叶片中的分布形式。 分叉脉序:主要存在于蕨类植物中 平行脉序:单子叶植物的脉序 (直出平行脉、横出平行脉、 射出平行脉、弧形脉) 网状脉序:双子叶植物的脉序 (掌状网脉、羽状网脉)
叶脉和脉序
分叉状脉
叶片的形状
椭圆形
叶片的形状
卵形
叶片的形状
心形
叶片的形状
肾形
叶片的形状
圆形
叶片的形状
剑形
叶片的形状
盾形
叶片的形状
箭形
叶片的形状
戟形
叶片的形状
三角形
叶片的形状
扇形
叶片的形状
菱形
叶片的形状
镰刀形
叶片的形状
匙形
叶片的形状
矩圆形
叶片的形状
倒心形
叶片的形状
提琴形
叶片的形状
线状披针形至长披针形
药用植物学:叶
第三节 叶
概 述
叶是植物重要的营养器官,一般为绿色扁 平体,具有向光性。 主要生理功能:植物叶具有光合作用、气 体交换、蒸腾作用、吸收、贮藏、繁殖等。 药用:大青叶、枇杷叶、桑叶、紫苏叶、 番泻叶、艾叶等。

药用植物学——叶

药用植物学——叶

叶基抱茎,叶片剑形,叶端渐尖
叶基心形,叶片心形,叶端急尖
叶基圆形,叶片矩圆形,叶端圆形
叶基渐狭形,叶片披针形,叶端尾状
叶基偏狭,叶缘重锯齿状,叶片 羽状全裂
叶片针状
叶基钝形,叶片圆形,叶端圆形
叶基渐狭,叶片椭圆形,叶端渐尖
叶基圆形,叶片心形,叶端急尖
叶形扇形
叶基圆形,叶片椭圆形,叶端圆形

2、阅读一切好书如同和过去最杰出的 人谈话 。00:5 9:2700: 59:2700 :5912/ 12/2020 12:59:27 AM

3、越是没有本领的就越加自命不凡。 20.12.1 200:59: 2700:5 9Dec-20 12-Dec-20

4、越是无能的人,越喜欢挑剔别人的 错儿。 00:59:2 700:59: 2700:5 9Saturday, December 12, 2020
郑依依 学号:33920152204047
叶基截型
叶片心形
叶缘圆齿状
叶端渐尖
叶基卵心形,叶片心形,叶端渐 狭
叶基圆形,叶片椭圆形,叶端短尖
叶基圆形,叶片椭圆形,叶端渐尖
叶基渐狭,叶片椭圆形,叶端渐狭
叶基圆形,叶片披针形,叶端尾状
叶片针形
叶基圆形,叶片圆形,叶尖渐狭
叶基戟形,叶片三出浅裂,叶端 尾状
叶基截形,叶片圆形,叶缘锯齿 状,叶尖急尖
叶基戟形,叶片三出浅裂
叶片掌状深裂
叶基心形,叶片深裂
叶端圆形,叶片椭圆形,叶尖渐 尖,叶缘细锯齿状
叶片剑形
叶基偏斜,叶片披针形,叶尖渐 尖
叶基抱茎,肉质
叶端圆形,叶片菱形,叶端渐狭
叶基渐狭,叶片卵形,叶尖渐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掌状网状脉
羽状网状脉








直出平行脉
三、叶片的分裂、单叶和复叶
(一)叶片的分裂
1.常见的叶片分裂有羽状分裂、掌状分裂和三出分裂3 种。 2.依据叶片裂隙的深浅不同,又可分为浅裂、深裂和 全裂。
(二)单叶和复叶
1.单叶 一个叶柄上只生一枚叶片,如女贞。 2.复叶 一个叶柄上生有两枚或两枚以上的叶片。复 叶的叶柄称总叶柄,总叶柄上的着生叶片的 轴状部分称叶轴,复叶上的每片叶称小叶, 其叶柄称小叶柄。 根据小叶数目的不同和在叶轴上的排列方式 不同,复叶又可分为三出复叶(大豆)、掌 状复叶(人参)、羽状复叶(月季)、单身 复叶(柑橘)。
4.簇生 簇生指两枚或者两枚以
上的叶着生在短枝上成簇 状,如银杏。
课后思考: 单叶和小枝容易混淆,如何区分?
谢谢
2.叶脉是叶片的维管束,输导和 支持作用。
(二)叶柄
茎与叶片的连接部位。一般为圆柱形、半圆形或 稍扁平。上表面多有沟槽。
金合欢—叶状 铁线莲—卷须状
凤眼莲—囊状
伞形科—鞘状
(三)托叶
1.叶柄基部的附属物 2.常成对生于叶柄基部的两侧。
线状
腋生叶状
卷须状
刺状
二、叶的形状
叶脉和叶序
1.叶脉即叶片中的维管束,有输导和支持 作用。 2.其中最大的叶脉称为主脉或中脉,主脉 的分枝称为侧脉,侧脉的分枝称为细脉。 3.脉序:叶脉在叶片中的分布及排列形式。 主要类型:分叉脉序、平行脉序以及网状 脉序。

一、叶的形成和形态
1.叶的组成 2.叶的形状 3.叶片的分裂、单叶和复叶 4.叶序
一、叶的组成
1.一般由叶片、叶柄和托叶3部分组成, 如桃、梨、山楂等。
2.三个部位都有的称为完全叶。只有其 中一个或者两个的称为不完全叶,无托 叶:连翘,女贞等。只有叶片:龙胆、 石竹等。
(一)叶片
1.叶片的顶端称为叶端(叶尖), 基部称为叶基,周边称为叶缘,叶内 分布多级二叉状分枝, 是比较原始的一种脉序。
(二)平行脉序
1.叶脉多不分枝,各条叶脉近似于平行分布。 2.大多数单子叶植物具有平行脉。 3.平行脉又包括直出平行脉、横出平行脉、射出平行脉 和弧形脉。
直出平行脉 横出平行脉 射出平行脉
弧形脉
(三)网状脉序
1.具有明显的主脉,经多级分枝后,最小细脉 相互连接成网状。 2.大多数双子叶植物具有网状脉,少数单子叶 植物也具有。 3.网状脉又包括羽状网脉和掌状网脉。
三出复叶
掌状复叶
羽状复叶
柑橘
单身复叶
四、叶序
叶在茎枝上的次序或方式称叶序。常见有如下几种。
1.互生 互生是指在茎枝的每个
节上只生一枚叶子,各叶 交互而生,常沿茎枝做螺 旋状排列,如菝葜。
2.对生 对生是指在茎枝的每片
叶子节上相对生着两枚叶 子,如女贞。
3.轮生 轮生是指每个节上轮生
三枚或者三枚以上的叶, 如沙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