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用植物学书(全部知识点)
《药用植物学重点》word版

第一章植物的细胞1.细胞壁的组成有几部分?答:①胞间层②初生壁③次生壁2.细胞壁的特化有哪些?答:①木质化②木栓化③角质化④粘液质化⑤矿质化3.晶体的类型有哪些?答:①草酸钙结晶a.方晶b.针晶c.簇晶d.沙晶e.柱晶②碳酸钙结晶区别碳酸钙和草酸钙:碳酸钙结晶遇醋酸时放出二氧化碳。
(不属于其中):硫酸钙结晶、橙皮苷、靛蓝2.细胞的组成:细胞壁、原生质体、后含物3.原生质体:.有生命的物质构成的(1)细胞质(2)细胞核(3)细胞器质体:①叶绿体②有色体③白色体4.*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相区别的三大特征:细胞壁、液泡、质体5.后含物:非生命物质总称①淀粉②菊糖③蛋白质以糊粉粒贮存④脂肪和油⑤色素⑥晶体6.纹孔次生壁在加厚的过程中,并不是均匀地增厚,在很多地方留有一些没有增厚的部分,称为纹孔。
纹孔的类型(1)单纹孔(2) 具缘纹孔(3) 半缘纹孔7.胞间连丝细胞间有许多纤细的原生质丝穿过初生壁上微细孔眼彼此联系着,这种原生质丝称为胞间连丝。
8.淀粉粒:具有脐点和层纹)淀粉粒有单粒、复粒、半复粒9.细胞分裂:有丝分裂、无丝分裂、减数分裂第二章植物的组织1.组织的类型及其功能?答:①分生组织②基本组织/薄壁组织/营养组织▲分为四类:a.同化组织 b.贮藏组织 c.吸收组织 d.通气组织③保护组织分类:依据来源不同分为表皮(初生保护组织)和周皮(次生保护组织)。
④机械组织类型:根据细胞壁增厚的成分、增厚的部位和增厚的程度,可分为厚角组织和厚壁组织。
⑤输导组织).类型:a.导管和管胞:输送水分及溶于水中的无机养料,存在于木质部;(自下而上)b.筛管、伴胞和筛胞:输送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营养物质,存在于韧皮部。
(自上而下)⑥分泌组织2.气孔的类型?答:双子叶植物气孔的类型(不直不平环):①平轴式气孔:气孔周围有2个副卫细胞,其长轴与保卫细胞和气孔的长轴平行②直轴式气孔:(同上)····垂直③不定式气孔:3~6个副卫细胞,大小基本相等④不等式气孔:3~4个,其中一个明显小⑤环式气孔:小、多、环单子叶植物气孔的类型:哑铃状3.毛茸的类型?答:①腺毛:是由表皮细胞分化而来的,有腺头和腺柄之分;腺头具有分泌功能,能分泌挥发油、黏液、树脂等物质。
《药用植物学》第一章 植物的细胞知识点

《药用植物学》第一章植物的细胞知识点一个典型的植物细胞的基本构造是由细胞壁和原生质体组成,还含有多种非生命物质,即后含物。
一、原生质体根据原生质体内物质的作用、形态及组分上的差异,分为细胞质、细胞核、细胞器三部分。
细胞质是原生质体的基本组成部分,分为半透明、半流动的基质细胞器是细胞质中具有一定形态结构、组成和特定功能的微器官。
质体、液泡是植物细胞所特有的细胞器。
根据质体所含色素和生理功能的不同,分为叶绿体、有色体和白色体三种。
细胞核是细胞生命活动的控制中心。
除细菌及蓝藻没有细胞核外,其他生物的生活细胞通常都具有细胞核。
二、植物细胞的后含物后含物是指细胞新陈代谢过程中产生的各种非生命的物质,可分为储藏物质和代谢废物。
后含物的种类、形态和性质随植物种类不同而异,是生药显微鉴定和理化鉴定的重要依据之一。
三、细胞壁细胞壁是植物细胞特有的结构,与液泡、质体一起构成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结构上的三大区别。
位于质膜外面,主要由原生质体分泌的非生活物质构成的坚韧壁层。
【1】细胞壁的分层(1)胞间层:位于细胞壁的最外面,为相邻细胞所共有,主要是果胶类物质,易被酸或酶溶解,导致细胞相互分离(2)初生壁:位于胞间层的内侧,主要由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果胶组成(3)次生壁::位于韧生壁的内侧,主要由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组成,并非所有细胞都具有。
【2】纹孔和胞间连丝纹孔:次生壁在加厚过程中并不是均匀增厚的,在很多地方留下没有增厚的空隙成为纹孔。
这个区域没有次生壁,只有胞间层+初生壁相邻两个细胞的纹孔通常是成对出现的,称纹孔对纹孔对:胞间连丝:细胞壁并非把两个细胞绝然分开,而是有很多纤细的原生质丝穿过初生壁的微细空隙而相互联系,起细胞间物质运输和信息传递的功能,这些原生质丝成为胞间连丝。
细胞壁的特化:细胞壁主要由纤维素构成,具有韧性和弹性,但由于环境的影响和生理功能的不同,细胞壁也常常沉积其他物质,以致发生理化性质的特化。
名词解释:。
最新药用植物学重点汇总

知识点***:熟悉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原生质体和非生命物质知识点***:原生质体主要包括哪些部分?细胞质、细胞核(核膜、核液、核仁、染色质)、质体、线粒体、高尔基体、核糖体、溶酶体知识点****:植物药的有效成分大多存在于液泡中知识点***:1)后含物为什么是生药显微鉴定和理化鉴定的重要依据之一?后含物种类很多,其形态和性质往往随物种的不同而异,因而后含物是生药显微鉴定和理化鉴定的重要依据之一2)淀粉粒类型和典型植物单粒淀粉、复粒淀粉、半复粒淀粉知识点****:草酸钙结晶类型和典型生药单晶、针晶、簇晶、砂晶、柱晶知识点***:植物细胞区别于动物细胞的特征有哪些?液泡、质体、细胞壁知识点****:如何观察特化的细胞壁知识点*:农业上常利用减数分裂的特性进行农作物品种间的杂交来培育新品种。
知识点*:可以采用细胞培养的方法获得新植株或代谢产物,也可以通过将优良性状的目的基因或次生代谢产物关键酶基因转入植物细胞,获得优良品系或高含量的药用成分。
知识点**:植物组织的概念来源、功能相同,形态构造相似,彼此密切联系的细胞群知识点***:熟悉植物保护组织的类型和特点初生保护组织(表皮):通常不含叶绿体,外壁常角质化,并在表面形成连续的角质层,防止水分散失次生保护组织(周皮):木栓层、木栓形成层、栓内层知识点***:熟悉植物分泌组织的类型和特点外部分泌组织、内部分泌组织知识点***:熟悉植物机械组织的类型和特点厚角组织、厚壁组织知识点***:熟悉植物输导组织的类型和特点管胞和导管、筛管、伴胞和筛胞知识点**:熟悉植物维管束类型知识点***:植物的器官分哪几部分根、茎、叶、花、果实、种子知识点**:植物根的特性植物体生长在地下的营养器官,具有向地向湿和背光的特性,水分和无机盐通过根进入植株各个部分知识点***:根的概念区分主根和侧根,定根和不定根,直根系和须根系知识点***:变态根的类型及典型药材贮藏根:圆锥状:白芷、桔梗圆柱状:菘蓝、丹参圆球状:芜菁块根:何首乌、天门冬支柱根:薏苡、玉米、甘蔗攀援根:常春藤气生根:石斛、榕树呼吸根:水松、红树水生根:浮萍、睡莲寄生根:菟丝子、桑寄生知识点***:茎的外部形态通常呈圆柱形,也有一些呈方形,三棱形,扁平形,一般为实心,也有空心,茎上生叶的部分称节,两节之间的部分为节间,茎顶端和节处叶腋都生有芽。
药用植物学总复习

药用植物学第一章.植物的细胞1. 《神农本草经》——我国现存第一部记载药物的专著;《唐本草》——被视作我国古代第一步药典。
2. 植物细胞:①细胞壁②原生质体③后含物④生理活性物质质体、液泡、细胞壁——植物细胞区别动物细胞的三大结构3. 原生质体:①细胞质(质膜、中质、液泡膜)②细胞核③细胞器4. 光学显微镜能观察到的细胞器:质体(白色体、叶绿体、有色体)、液泡(其中的细胞液往往含有植物药的有效成分)、线粒体5. 后含物:植物细胞在生活过程中,由于新陈代谢的活动而产生的各种非生命的物质,包括淀粉、菊糖、糊粉粒、脂肪油和各种结晶等,是生药显微鉴定和理化鉴定的重要依据之一。
第二章.植物的组织1. 植物组织:分生组织、基本组织、保护组织、分泌组织、机械组织、输导组织2. 保护组织:①初生保护组织(表皮):1> 气孔:在表皮上(特别是叶的下表皮),可见一些成星散或成行分布的小孔,称为气孔,由两个半月形的保卫细胞对合而成。
起控制气体交换和调节水分蒸发的作用。
气孔的轴式类型:保卫细胞与副卫细胞排列的方式,可用于叶类及全草类生药鉴定。
双子叶植物叶片常见的气孔轴式类型有:不定式、不等式、环式、直轴式、平轴式。
P232> 毛茸:腺毛(有分泌作用,腺鳞为腺毛的一种)、非腺毛②次生保护组织(周皮):1> 包括木栓层、木栓形成层、栓内层(常含叶绿体,又绿皮层)2> 草本:终生表皮;木本:幼年表皮,之后产生周皮3. 分泌组织:外部分泌组织(腺毛、蜜腺);内部分泌组织(分泌细胞、分泌腔、分泌道、乳汁管)4. 机械组织:①厚角组织:活细胞,非木质化,一般在角隅处增厚,是双子叶植物地上部分幼嫩器官的支撑组织,根中少见。
②厚壁组织:死细胞,有全面增厚的次生壁。
分为纤维和石细胞(细胞壁明显增厚且木质化,并渐次死亡的细胞)。
5. 输导组织:①管胞和导管:死细胞,运送水分及溶于其中的无机养料,存在于木质部中;1> 管胞:开口小,为蕨类和绝大多数裸子植物主要输导组织;2> 导管:开口大,由导管分子连接而成,被子植物最主要的疏导组织之一,少数裸子植物(如麻黄)也有。
药用植物学重点知识归纳

药用植物学重点知识归纳
一、植物的结构和特征
1、植物主要结构部分:植物由基部、茎、叶、花、果实等组成,基部多数属根,有一些植物也具有茎基。
2、植物结构性特征:植物有原生、芳香、细毛、芒刺、裂片、多汁等性状,其中草药的细毛性状是常见的性状。
3、植物组织特征:主要有皮质、韧皮、薄壁、密带、纹向、根鞘等。
4、植物的形态特征:植物的形态可分为叶、花、果实等,叶的形态有长椭圆形、宽披针形、披针形、裂片形、复叶形、复袋形等,花的形态分为聚伞花序、圆锥花序、穗状花序等。
二、植物的生长和成熟
1、植物的生长:植物的生长主要分为拔节生长和伸长生长,其中拔节生长是植物新节生长的过程,伸长生长是植物叶、茎等部位的增长。
2、植物的成熟:植物的成熟主要分为四个阶段:植体分化、植体生长、植体受抑制和促进植体发育成熟。
在这4个发育阶段中,促进植体发育成熟这一阶段对植体成熟至关重要,如植体上的叶、花等。
三、植物繁殖
1、开花繁殖:开花繁殖是通过花粉传播来实现的,在花开节上,花粉会无性授粉,形成种子,使植物繁殖。
2、被子植物的繁殖:被子植物的繁殖是通过花粉和胚乳的传播来实现的,其中花粉萌发,形成胚,传播胚乳,植物会产生子实体,使植物繁殖。
四、植物的分类
1、按照结构特征分类:按照植物的形态、结构和成分等特征,将植物划分为有花植物、裸子植物、苔藓植物、刺毛植物、细青藻植物和水母植物等类。
2、按照繁殖方式分类:按照植物的繁殖方式划分为开花繁殖植物、无性繁殖植物和被子植物。
3、按照用途分类:按照植物的用途,将植物划分为观赏植物、经济植物、兽类植物和药用植物等。
药用植物学复习要点

药用植物学(知识复习要点)绪论一、药用植物学的研究容及任务药用植物学是一门以具有医疗保健作用的植物为对象,研究它们的形态、组织、生理功能、分类鉴定、资源开发和合理利用的学科。
二、我国药用植物学的发展简史公元1世纪到2世纪的《神农本草经》,收载药物365种,其中有药用植物237种,是我国现存的第一部记载药物的专著。
唐代(公元659年)由官方颁发的《新修本草》(习称“唐本草”),被认为是古代首部药典。
最著名的古代本草著作为明朝时珍的《本草纲目》。
第一篇植物的显微构造第一章植物的细胞用显微镜观察到的细胞构造,通常称为植物的显微构造,在电子显微镜下观察到的细胞结构,称为超微结构或亚显微结构。
第一节植物细胞的形态和基本构造将各种植物细胞的主要构造集中在一个细胞里加以说明,这个细胞称为典型的植物细胞或模式植物细胞。
一个典型的植物细胞的构造,可见外面包围着一层比较坚韧的细胞壁,壁为原生质体。
原生质体主要包括细胞质、细胞核、质体等有生命的物质。
此外细胞含有多种非生命物质,它们是原生质的代产物,称为后含物。
一、原生质体原生质体是细胞有生命的物质的总称,构成原生质体的物质基础是原生质,它最主要的成分是蛋白质与核酸为主的复合物。
(一)细胞质细胞质是原生质体的基本组成成分,为半透明、半流动的基质。
(二)细胞核细胞核是细胞生命活动的控制中心。
细胞核具一定的结构,可分为核膜、核液、核仁和染色质四部分。
(三)细胞器细胞器是细胞中具有一定形态结构、组成和具有特定功能的微器官,细胞器包括质体、液泡、线粒体、质网、核糖核蛋白体、微管、高尔基复合体、圆球体、溶酶体、微体等。
质体分为白色体、叶绿体和有色体。
二、植物细胞的后含物植物细胞在生活过程中,由于新代的活动而产生各种非生命的物质,统称为后含物。
包括淀粉粒、菊糖、湖粉粒、脂肪油和各种结晶介绍。
淀粉粒的形状有圆球形、卵球圆形、长圆球形或多面体等;脐点的形状有颗粒状、裂隙状、分叉状、星状等,有的在中心,有的偏于一端。
药用植物学知识点总结

药用植物学知识点总结药用植物学是研究植物中提取药用成分并利用这些成分来治疗人类疾病和改善人类健康的学科。
以下是一些药用植物学的核心知识点总结。
1. 植物分类学:药用植物学的第一步是了解植物的分类系统。
植物分类学将植物分为种子植物和被子植物两大家族,其中种子植物包括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
被子植物包括双子叶植物、蔷薇科、唇形科、兰科、豆科、禾本科等。
2. 植物生理学:药用植物学的第二步是了解植物的生理过程。
药用植物学家研究植物的生长、发育、代谢、器官功能等生理过程,以便了解植物中提取药用成分的潜力。
3. 植物化学:药用植物学的第三步是了解植物中药用成分的化学成分和生物活性。
植物中的药用成分包括植物中的黄酮类、苷类、脂肪酸、氨基酸等。
这些成分具有多种生物活性,如抗氧化、抗炎、抗癌、抗菌等。
4. 植物鉴定:药用植物学的第四步是进行植物鉴定。
通过野外调查和实验室分析,药用植物学家能够确定植物的科属、年代和产地等基本信息。
5. 植物生态学:药用植物学的第五步是了解植物对环境的适应性和分布规律。
药用植物学家研究植物在不同地区的生长和发育情况,以便更好地利用植物资源。
除了以上知识点,还可以拓展以下内容:1. 植物活性成分的提取:药用植物学家研究如何从植物中提取活性成分。
这包括黄酮类、苷类、脂肪酸、氨基酸等药用成分的提取方法和技术。
2. 植物安全性:由于药用植物中可能存在未知的风险成分,所以需要对植物的安全性进行评估。
这包括植物中成分的毒性、药代动力学、生物活性等的研究。
3. 植物国际合作:随着药用植物学的发展,国际合作变得越来越重要。
各国药用植物学家可以相互交流、分享研究成果,共同推动药用植物学的发展。
4. 药用植物学的应用前景:随着药用植物学的不断发展,它已经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医学、保健品、农药等领域。
未来,药用植物学将继续发挥重要作用,为人们的健康和幸福做出贡献。
药用植物学重点(全篇)

药⽤植物学重点(全篇)药⽤植物学重点(全篇)09中药资源与开发班编制1.植物的显微结构: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到的植物内部结构。
计量单位为微⽶。
植物的亚显微结构:在电⼦显微镜下观察到的植物的内部结构。
计量单位为埃。
2.模式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①细胞壁:位于细胞外围,分为胞间层、初⽣壁、次⽣壁{②原⽣质体:细胞内部⼀切⼜⽣命的物质{细胞质{细胞器:细胞核、质体、线粒体、内质⽹、⾼尔基体、液泡、核糖体{③后含物与⽣理活性物质{后含物:淀粉、菊糖、脂肪、脂肪油、蛋⽩质、结晶{⽣理活性物质:酶、维⽣素、植物激素、抗⽣素细胞壁、质体、液泡是植物细胞区别于动物细胞的特点3.细胞器是细胞质内具有⼀定形态结构、成分和特定功能的微⼩结构。
4.细胞核结构包括核膜、核仁、核液和染⾊质细胞核的功能:控制细胞的⽣长、发育、⼀床的中⼼之⼀5.淀粉粒在形态学上有三种类型:单粒淀粉、复粒淀粉、半复粒淀粉6.淀粉的常⽤检识⽅法:淀粉加稀碘液→呈蓝⾊或蓝紫⾊7.晶体⑴草酸钙晶体:是植物体在代谢过程中产⽣的草酸与钙盐结合⽽成的晶体类型:簇晶、针晶、柱晶、⽅晶、砂晶⑵碳酸钙晶体:是细胞壁的特殊瘤状突起聚集了⼤量的碳酸钙或少量的硅酸钙⽽成类型:钟乳体⽓泡产⽣,可与草酸钙结晶相区别。
碳酸钙结晶加醋酸或稀盐酸则溶解,同时有CO28.初⽣壁是细胞分裂后在胞间层两侧最初沉淀的壁层,是由原⽣质体分泌的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果胶类物质组成。
9.复合中层:两相邻细胞的初⽣壁和它们之间的胞间层三者已形成⼀种整体似的结构,称之为复合中层。
10.纹孔:细胞壁形成时,次⽣壁在初⽣壁上不均匀地增厚,在很多地⽅留有⼀些没有增厚的呈凹陷孔状地结构。
11.纹孔对的类型:单纹孔、具缘纹孔、半具缘纹孔。
12.细胞壁的特化:⑴⽊质化:是由于细胞壁内增加了⽊质素。
检识⽅法:加间苯三酚、HCL→显红⾊或紫红⾊。
⑵⽊栓化:是由于细胞壁中增加了⽊栓质。
加苏丹Ⅲ→显橘红⾊或红⾊。
⑶⾓质化:⾓质在细胞壁内和表⾯增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药用植物学是一门以具有医疗保健作用的植物为对象,研究它们的形态、组织、生理功能、分类鉴定、资源开发和合理利用的学科。
《神农本草经》,收载药物365种,其中有药用植物237种,第一部记载药物的专著。
《新修本草》古代首部药典。
原生质体是细胞内有生命的物质的总称,构成原生质体的物质基础是原生质,它最主要的成分是蛋白质与核酸为主的复合物。
细胞质是原生质体的基本组成成分,为半透明、半流动的基质。
细胞核是细胞生命活动的控制中心。
细胞核具一定的结构,可分为核膜、核液、核仁和染色质四部分。
细胞器是细胞中具有一定形态结构、组成和具有特定功能的微器官后含物植物细胞在生活过程中,由于新陈代谢的活动而产生各种非生命的物质,统称为后含物。
包括淀粉粒、菊糖、湖粉粒、脂肪油和各种结晶。
草酸钙结晶 1、簇晶2、针晶束3、方晶4、砂晶5、柱晶细胞壁是植物细胞特有的结构,与液泡、质体一起构成了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区别的三大结构特征。
细胞壁的分层:胞间层,初生壁和次生壁胞间层,存在于细胞壁的最外面,是相邻的两个细胞共用的薄层。
它是由亲水性的果胶类物质组成,依靠它使相邻细胞粘连在一起。
果胶很容易被酸或,酶等溶解,从而导致细胞的相互分离。
初生壁在植物细胞生长过程中,由原生质体分泌的纤维素、半纤维素和少量果胶质加在胞间层的内侧,形成细胞的初生壁。
次生壁是细胞壁停止生长后,逐渐在初生壁的内侧一层层地积累一些纤维素、半纤维素和少量木质素等物质,使细胞壁附加加厚。
纹孔和胞间联丝次生壁在加厚过程中不是均匀增厚的,在很多地方留下没有增厚的空隙,称为纹孔。
纹孔有3种类型:单纹孔、具缘纹孔、半缘纹孔细胞壁的特化木质化、木栓化、角质化、粘质化、矿质化木质化:加间苯三酚溶液1滴,待片刻,再加浓盐酸1滴,显红色木栓化遇苏丹3试液可染红组织来源、功能相同,形态构造相似,而且彼此密切联系的细胞群植物的组织分为分生组织、基本组织、保护组织、分泌组织、机械组织和输导组织分生组织它的特征是细胞小,排列紧密,无细胞间隙,细胞壁薄,细胞核大,细胞质浓,无明显的泡液。
可分为原生分生组织、初生分生组织、次生分生组织。
基本组织在植物体内占很大位置,分布在植物体的许多部分,是组成植物体的基础。
它是由主要起代谢活动和营养作用的薄壁细胞所组成,所以又称薄壁组织。
其特征是细胞壁薄,细胞的性状有圆球形、圆柱形、多面体等,细胞之间常有间隙。
保护组织分为初生保护组织——表皮组织与次生保护组织——周皮。
表皮组织分布于幼嫩的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的表面。
通常由一层扁平的长方形、多边形或波状不规则形,彼此嵌合排列紧密,无细胞间隙的生活细胞组成。
气孔在表皮上(特别是叶的下表皮)可见一些呈星散或成行分布的小孔,称为气孔。
气孔是由两个半月形的保卫细胞对合而成的。
保卫细胞与其周围的表皮细胞——副卫细胞排列的方式称为气孔的轴式类型。
双子叶植物叶中常见的气孔轴式类型有不定式、不等式、环式、直轴式、平轴式等多种。
毛茸是由表皮细胞分化而成的凸起物。
有分泌作用的毛茸,称为腺毛;没有分泌作用,称为非腺毛。
腺毛:有头部及柄部之分,头部膨大,由于组成头、柄细胞的多少不同而有多种不同类型的腺毛。
非腺毛:无头、柄之分,因而顶端不膨大,由于组成非腺毛的细胞数目,分枝状况不同而有多种类型的非腺毛。
周皮木栓层、木栓形成层和栓内层三部分合称周皮。
分泌组织(1)外部分泌组织位于植物的体表,其分泌物直接排出体外,其中有腺毛、腺鳞和蜜腺。
(2)内部分泌组织分泌细胞分泌腔又称油室。
分泌道乳汁管是由一个或多个细长分枝的乳细胞形成。
机械组织一厚角组织厚角组织的细胞是活细胞,呈不均匀的增厚,一般在角处增厚。
二厚壁组织纤维和石细胞(1)输导组织输导组织是植物体中输送水分、无机盐和营养物质的组织。
其共同点是细胞长形,常上下连接,形成适于输导的管道。
(1)管胞和导管是专管自上而下输送水分及溶于水中的无机养料的输导组织,存在于植物的木质部中。
有环纹、螺纹、梯纹、网纹、具缘纹孔导管。
(2)筛管、伴胞和筛胞韧皮部中。
维管束主要由韧皮部和木质部构成。
在韧皮部和木质部之间有形成层存在,能不断增生长大,所以称为无限维管束。
茎的维管束没有形成层,不能增生长大,所以称为有限维管束。
1有限外韧维管束 2无限外韧维管束 3、双韧维管束 4、周韧维管束 5、周木维管束 6辐射维管束根尖的构造最下端为根冠,向上依次为分生区、伸长区、成熟区。
根的初生构造由外至内为表皮、皮层、维管柱1、表皮位于根的最外围,一般为单层细胞。
表皮细胞多为长方形,排列整齐,紧密,无细胞间隙,细胞壁薄,非角质化,富有通透性,无气孔。
部分表皮细胞的外壁向外突出,延伸形成根毛2、皮层分为外皮层、皮层薄壁组织、内皮层。
3、维管柱包括中柱鞘、初生木质部和初生韧皮部中柱鞘通常由一层薄壁细胞构成双子叶植物茎的初生构造1表皮为一层形状扁平、排列整齐紧密的生活细胞构成,有的有气孔、毛茸和其他附属物2皮层由多层生活细胞构成,细胞壁薄而大,排列疏松,有细胞间隙,靠近表皮部分的细胞常含有叶绿体3维管柱包括成环状排列的维管束,髓射线和髓等初生维管束双子叶植物的茎初生维管束包括初生韧皮部、初生木质部和束中形成层。
初生韧皮部位于维管束外侧,由筛管、伴胞、韧皮薄壁细胞和初生韧皮纤维组成。
初生木质部位于维管束的内侧,由导管,管胞,木薄壁细胞和木纤维组成束中形成层位于初生韧皮部和初生木质部之间髓射线为初生维管束之间的薄壁组织,外连皮层,内接髓部,在横切面上成放射状,有横向运输和储藏的作用髓是茎的中央部分,是基本分生组织产生的薄壁细胞双子叶植物茎的次生构造双子叶植物草质茎的构造特点:1。
表皮多长期存在有气孔 2。
由于组织中次生构造不发达大部分是初生构造 3。
髓部发达单子叶植物茎和根茎的构造1、单子叶植物茎一般没有形成层和木栓形成层2、单子叶植物茎维管束主要是有限外韧维管束和周木维管束2、横切面观单子叶植物茎维管束成散在排列叶:叶片,叶柄,托叶叶柄是由表皮、皮层和维管组织三部分组成。
叶片的内部构造表皮、叶肉(栅栏组织和海绵组织)和叶脉。
栅栏组织:位于上表皮之下,细胞呈圆柱形,排列整齐紧密,其细胞的长轴与上表皮垂直,形如栅栏。
细胞内含有大量叶绿体,光合作用效能较强,各种植物叶肉的栅栏组织排列的层数不一样,也可作为叶类药材鉴别的特征之一。
海绵组织:位于栅栏组织下方,与下表皮相接,由一些近圆形或不规则形的薄壁细胞构成,细胞间隙大,排列疏松如海绵。
叶序:互生,对生,轮生叶序花由花梗、花托、花萼、花冠、雄蕊群和雌蕊群等组成花被:花萼和花冠合称花冠类型:十字形花冠、蝶形花冠、唇形花冠、管状花冠、舌状花冠、漏斗状花冠、钟状花冠、坛状花冠、高脚蝶状花冠、辐状花冠雄蕊群是一朵花中所有雄蕊的总称雄蕊由花丝和花药组成雄蕊类型:离生雄蕊、二强雄蕊(雄蕊4枚,分离,2长2短)、四强雄蕊(雄蕊6枚,分离,4长2短)、单体雄蕊、二体雄蕊、多体雄蕊、聚药雄蕊雌蕊由子房、花柱、和柱头组成子房着生的位置:上位,下位,半下位子房胎座的类型:1边缘胎座:2侧膜胎座:合生心皮雌蕊,子房一室,胚珠着生于相邻两心皮的腹缝线上3中轴胎座:合生心皮雌蕊,子房多室,胚珠着生于心皮边缘向子房中央愈合的中轴上4特立中央胎座5、基生胎座6、顶生胎座花的类型1完全花和不完全花2重被花,单被花和无被花3两性花、单性花、无性花花序花序轴不分支的为单花序,花序轴分支的是复花序单花序分:总状花序、穗状花序、柔荑花序、肉穗花序、伞房花序、伞形花序、头状花序、隐头花序、总花序分为:复总状花序、复穗状花序、复伞形花序、复伞房花序、复头状花序有限花序分为:单歧聚伞花序、二歧聚伞花序、多歧聚伞花序、轮伞花序果实的类型1单果:一朵花中只有一个雌蕊形成的一个果实。
分肉果和干果。
肉果分:浆果、核果、梨果、柑果、瓠果。
干果分裂果和不裂果。
裂果分:果、荚果、角果、蒴果。
不裂果分:瘦果、颖果、坚果、翅果、胞果、分果2聚合果:由一朵花中的许多离生单雌蕊聚集生长在花托上并与花托共同发育成的果实3 聚花果:由整个花序发育而成的果实种子由种皮、胚、胚乳组成。
胚由卵细胞和一个精子受精后发育而成,是种子中尚没有发育的幼小植物体。
胚由胚根、胚轴、胚芽、子叶组成种子分为:有胚乳种子、无胚乳种子学习植物分类学的目的意义1准确鉴定药材原植物种类,保证药材生产研究的科学性和用药的安全性2利用植物间的亲缘关系,探寻新药的药用植物资源和紧缺药材的代用品3为药用植物资源的调查,开发利用,保护和栽培提供依据4有助于国际交流植物分类学是一门对植物进行准确描述,命名,分群归类,并探索各类群之间亲缘关系远近和趋向的基础科学。
植物分类的等级门、纲、目、科、属、种。
植物的命名属名、种加词和命名人藻类植物为自养性的原始低级植物,植物体构造简单,没有真正的根、茎、叶的分化。
小者是单细胞。
藻类植物通常含有能进行光合作用的色素和其他色素。
藻类植物的繁殖方式有营养繁殖、无性生殖和有性生殖三种。
褐藻门:海带昆布海蒿子蓝藻门:葛仙米螺旋藻绿藻门:蛋白核小球藻石莼红藻门:琼枝石花菜甘紫菜菌类是一大群异养性的有机体,菌类包括细菌门、粘菌门、真菌门三个门的植物。
细菌是微小的单细胞有机体,有明显的细胞壁,没有细胞核结构,与蓝藻相似,属于原核生物。
真菌的通性在正常的生长时期,真菌的菌丝一般是疏松的,但在繁殖期或不良环境条件下,菌丝相互紧密的交织在一起,形成各种形态的菌丝组织体,常见的有根状菌索和菌核,某些高等真菌在繁殖时期产生孢子的结构,习称子实体,容纳果的褥座称子座。
子座是真菌从营养阶段到繁殖阶段的一种过渡形式。
真菌分类子囊菌亚门:冬虫夏草带子座的菌核(僵虫)担子菌亚门:猪苓菌核入药有利尿渗湿之效,猪苓多糖有抗癌作用。
地衣是植物界一个特殊的类群,它们是由真菌和藻类高度结合的共生复合体。
地衣分类:壳状地衣、叶状地衣和枝状地衣。
松萝全草能祛风湿,通经络,抗菌消炎。
苔藓植物是绿色自养性植物,苔藓植物的假根是表皮突起的单细胞或一列细胞组成的丝状体。
植物体内部构造简单,组织分化水平不高,仅有皮部和中轴的分化,没有真正的维管束构造。
叶多数由一层细胞组成,表面无角质层,内部有叶绿粒。
苔藓植物具有明显的世代交替,我们常见的植物体是它的配子体,是由孢子萌发成原丝体,在由原丝体发育而成,配子体在世代交替中占优势,能独立生活。
孢子体则不能独立生活,须寄生在配子体上,这一点是与其他陆生高等植物的最大区别。
苔藓植物的分类1苔纲:地钱2藓纲:大金发藓全草能清热解毒,凉血止血。
蕨类植物的主要特征蕨类植物是高等植物中具有维管组织,但比较低级的一类群。
蕨类植物、裸子植物及被子植物在植物体内均具有维管系统,所以这三类植物也总称维管植物。
蕨类植物和苔藓植物一样具有明显的世代交替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