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懂诗歌-课件..

合集下载

高考专题复习:有效读懂诗歌课件

高考专题复习:有效读懂诗歌课件

• 画堂春
• 纳兰性德
• 一生一代一双人,争教两处销魂。
• 相思相望不相亲,天为谁春?
• 浆向蓝桥易乞,药成碧海难奔。
• 若容相访饮牛津,相对忘贫。
明明是一生一世,天作之合,却偏偏不能在一起,两地分 隔黯争 药 那。然教成样整销,句飞日魂怎:入里。教这月,不。里宫相知销借去魂用。思道,此意相上形典思望苍容说是,究极,纵而竟度纵有又为悲有深伤不情不谁、死却得,愁之难相造苦灵以亲就或药相,这极, 见枉美度但。欢却教丽乐难得青。像凄春嫦凉。娥憔一悴为, 裴饮航牛,津乞:浆传蓝说桥中的,天而河得边妻。云这英里是;借一指为与嫦恋娥人,相会窃的不地死方药,而 飞奔月宫。如果能够像牛郎织女一样,于天河相见,即使 抛却荣华富贵也心甘
10
看一看
找启示
题目、注释、诗序、作者、甚至标点……
例:白居易《邯郸冬至夜思家》
寇准《春日登楼怀归》 周密《夜归》
11
诗歌注解,帮助理解。内容、主旨若隐若现。
于长安归还扬州,九月九日薇山亭赋韵 ——江总
心逐南云逝,形随北雁来。 故乡篱下菊,今日几花开?
注释:①江总,南朝陈诗人。陈亡,入长安,仕 于隋,后辞官南归,这首诗写于南归途中。
可是游子的归舟?
晚风吹来,红叶萧萧作响。寒云惨淡,沉沉的压着旧楼。
故国亡去,失去故园的凄凉有谁知道?人心怎么还能像以往一样,自在潇洒
呢?
23
逆向(逆意:景与情的反差)
绝句 江碧鸟逾yú白,山青花欲燃。
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
前两句写漫江碧波荡漾,白翎líng的水鸟,掠翅江
江面水,满碧山波青浩翠欲荡滴,,衬遍托布的水鲜鸟花雪红艳白无羽比毛,,简直山就峦像郁燃 烧着一后郁团两旺句苍火诗苍,人,多笔红么路灿陡花烂转相!,映慨而,叹便之要,燃可惜烧岁。月荏苒, 今归年期遥春遥天,眼非但看引就不要起过游玩去的,兴何趣,年却何反月而才勾起是了我漂归泊 的感伤。诗人乡思之乡深的厚,日别期具?韵致。

高考语文复习-如何读懂诗歌课件

高考语文复习-如何读懂诗歌课件
• 雪净胡天牧马还,月明羌笛戍楼间。 • 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关山。
总结之三:读懂诗歌的途径是分 清题材,有助于我们读懂诗歌 情感内容
常见的诗歌题材有: 咏物诗 边塞诗 山水田园诗
怀古诗 闺怨诗 哲理诗等 下面我们来梳理诗歌题材
• 练一练 • 蝉(唐 虞世南) • 垂緌(ruí)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jiè)秋风。 物态(蝉):“饮清露”“流响”, “居高 ”“声远”等。(托物)
小重山 端午 【元】舒岫 碧艾香蒲处处忙。谁家儿共女,庆端阳。 细缠五色臂丝长。空惆怅,谁复吊沅湘。 往事莫论量。千年忠义气,日星光。离骚 读罢总堪伤。无人解,树转午阴凉。
【注】 沅湘:沅水和湘水,湘水支流中有汨罗江。
• 1.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 表达对爱国诗人屈原的怀念之情。 • 对屈原忠义气节的崇敬。 • 怎么读出屈原的呢? • 诗下面有【注】 沅湘:沅水和湘水,湘水支
练一练 •塞上听吹笛
•高适 •雪净胡天牧马还,月明羌笛戍楼间。
•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关山 情感? ——思乡怀人(怎么读出?)
表现手法——借景抒情 白描 衬托 写景时的 远近高低视听动静结合。 语言特点——清新质朴 清丽洗练 意境——淡雅幽静 判断诗歌类型——山水田园风光(山石 、田园 、 炊烟、鸡犬、柴门、南亩)
• 温馨提示:平常有关诗人相关内容的积累别忘了 利用
练一练 李清照《如梦令》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 人,却道海棠仍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 红瘦。又如:
江南春 杜牧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 因了解李清照,当然知道本诗是闺怨诗。 知道杜牧是晚唐诗人,所以多少都有所历 史的寄托。(物是人非之感)

2024届高三古代诗歌鉴赏复习之如何读懂诗歌+课件33张

2024届高三古代诗歌鉴赏复习之如何读懂诗歌+课件33张

有一些诗歌的内容和手法都存在反常的现 象,这些是作者整体构思、表达情感和格律 平仄的需要。
1、早知潮有信,嫁与弄潮儿
2、芳草有情皆碍马,好云无处不遮楼
3、 玲珑骰子安红豆,入骨相思知不知。
4、老去不知花有态,乱来唯觉酒多情
请尝试一下用诗家语读懂一首诗
2023年新高考2卷 湖上晚归 林逋
卧枕船舷归思清,望中浑恐是蓬瀛。
2023年全国乙卷
破阵子
陆游
看破空花尘世,放轻昨梦浮名。蜡履登山 真率饮,筇杖穿林自在行。身闲心太平。
料峭余寒犹力,廉纤细雨初晴,苔纸闲题 溪上句,菱唱遥闻烟外声。与君同醉醒。
14.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词人以“空花”“昨梦”喻指过往的虚无,“看 破”“放轻”宣示自己告别过去。 B词人着屐拄杖、登山穿林,一个远离尘世、悠游自在 的山野隐逸形象跃然纸上。 C.细雨初晴的春日,依然会使人感觉到寒冷,但这并没 有影响词人的轻松自得。 D.词人在最后表示,希望远方友人能与自己同饮共醉, 表达了真挚的思念之情。 [参考答案]D
“诗家语”的五大“变形”
改变词性 颠倒词序句序 互文见义 空白省略 反常搭配
1、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 戴锦帽,穿貂裘
2、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下雨
3、沉贫贱有此女,始适还家门 贫贱之家
5、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青翠苍绿的山色
1.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王维《山居秋瞑》 主语后置
起 描之景、事、物。往往有统率全诗、渲染气氛,铺垫意 境等作用。
即承接上句承”句。承接起句而展开,是对“起”

句的延续、补充、深化。同时,它往往对后面的内 容起铺垫和蓄势作用
即承接或者递进。转”是接“承”而来,在内容上推

2024届高考语文复习:读懂诗歌+课件

2024届高考语文复习:读懂诗歌+课件
2024年高考专 题复习:读懂诗

/单击此处添加副标题内容/
目 录
Part One.
高考诗歌鉴赏概述
Part Two.
诗歌语言与表达技 巧
Part Three.
诗歌题材与主题思 想
Part Four.
诗歌文化与历史背 景
Part Five.
诗歌鉴赏训练与模 拟题
Part Six.
备考策略与应试技 巧
02 清代诗歌继承了唐宋诗歌的传统,同 时又有自己的特色。
04 清代诗歌的代表人物有:纳兰性德、 龚自珍、黄遵宪等。
Part Five 诗歌鉴赏训练与模拟题
真题解析与模拟题训练
01
真题解析:对历年高考诗歌鉴赏真题进行详细 解析,分析考点、解题思路和答题技巧。
03
题型分类:根据诗歌鉴赏的常见题型,如意境 分析、情感表达、艺术手法等,进行分类训练。
Part One
高考诗歌鉴赏概述
考试大纲要求
诗歌鉴赏:理解诗歌的
内容和情感,分析诗歌
1
的艺术手法和特点
诗歌类型:包括古体诗、
近体诗、现代诗等
2
诗歌题材:包括山水田
园、爱情离别、怀古咏
3
史、咏物抒怀等
诗歌风格:包括豪放派、
婉约派、现实主义、浪
4
漫主义等
诗歌鉴赏方法:包括知
人论世、以意逆志、虚
5
实结合、情景交融等
01
熟悉诗歌的基本知识,如诗歌的 体裁、形式、语言特点等。
02
掌握诗歌鉴赏的基本方法,如分 析诗歌的意象、意境、情感等。
03
阅读大量的诗歌作品,了解不同 诗人的风格和特点。
04
05

如何读懂诗歌ppt课件

如何读懂诗歌ppt课件

淋漓尽致。
16
三、知作者
从诗歌作者入手,知人论世,把握诗歌的广义语境。作 者的身世、境遇、抱负、人生观等,往往决定了诗作的 思想感情。作者的风格基本是相对稳定的。
李白:豪迈飘逸 杜甫:忧国忧民 李清照:缠绵悱恻 陆游:悲壮爱国 苏轼:气势磅礴
17
【具体探究】
梅花
王安石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注)戴复古,字式之,号石屏,南宋后期诗人。
问题:前人认为,“最苦无山遮望眼”在本诗中最具有表现力,你 对此有何看法?
•南宋后期,国家衰亡已无可挽回,这让许多爱国诗人伤痛
之极。诗人登高远望,昔日大宋的江山都已沦丧,痛苦得
不忍心再看,以致希望有高山挡住视线。这种想看又不忍
看的矛盾心理,将诗人因国家败亡而生的无尽伤痛表现得
沙明拳宿鹭,天阔退飞鸿。最羡鱼竿客,归船雨打篷。
〔注〕①潘大临(约1057一1106):字邠老,黄州(今湖北黄冈)人,善诗文。 曾随苏轼同游赤壁。②西山:在湖北鄂州西,山幽僻深邃.③拳宿鹭:指白鹭 睡眠时一腿蜷缩的样子。
从全诗看,作者向往一种什么样的生活?请简要分析。
【答案】向往一种隐逸的生活。①诗的前两联,作者从眼前之景,
【诗歌备考的四个环节】
知识
读懂
鉴赏
表述
1
【诗歌备考的四个环节】
知识
读懂
鉴赏
表述
• 读懂是知识的综合运用。
• 读懂是鉴赏和表述的基础。
2

古体诗(古风)


唐以前诗歌及唐以后诗人仿作。

近体诗(格律诗)
形成于唐代

词(五代宋) 小令
诗 歌

读懂诗歌-完整版课件

读懂诗歌-完整版课件
了解诗歌的创作背景
要赏析一首诗歌,需要了解诗歌的创作背景,包 括诗人所处的时代背景、个人经历和情感状态等 信息。
分析诗歌的艺术手法
诗歌通常采用各种艺术手法来表达主题和情感, 如象征、比喻、拟人等,通过对这些艺术手法的 分析可以更好地理解诗歌的表达效果和美感。
把握诗歌的主题和情感
主题是诗歌的核心,通过把握主题可以更好地理 解诗歌所表达的思想和情感,同时也要关注诗歌 所呈现的情感状态。
关注社会现实、民生疾苦,如《水调歌头》 中的“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
诗歌的情感表达
喜悦之情
如《登高》中的“无边落木萧萧下 ,不尽长江滚滚来”,表达了诗人 畅快淋漓的情感。
悲伤之情
如《离骚》中的“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表达了诗人 的失落与痛苦。
思念之情
如《静夜思》中的“床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表达了诗人对家乡 的深深思念。
04
诗歌的阅读与理解
诗歌的阅读技巧
注重诗歌的细节
在阅读诗歌时,要关注诗歌中 的细节描写,这些细节可以提 供诗歌的背景、情感和意境。
把握节奏韵律
诗歌通常具有节奏韵律,这些节 奏韵律可以体现诗歌的情感和美 感,因此阅读诗歌时需要把握节 奏韵律的变化。
深入分析意象
意象是诗歌中呈现的形象和意境, 通过深入分析意象可以更好地理解 诗歌的主题和情感。
感怀之情
如《春夜喜雨》中的“好雨知时节 ,当春乃发生”,表达了诗人对春 雨的赞美与感慨。
诗歌的意象与象征
意象
指诗歌中出现的物象、景象、意象等,如《青玉案·元夕》中 的“花千树,星如雨”,营造了欢乐的氛围。
象征
指用具体的事物表现某种特殊的意义或者情感,如《鹤林寺 》中的“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用青青的草色比喻对爱情 的渴望与向往。

2024届高考语文复习:如何读懂诗歌+课件

2024届高考语文复习:如何读懂诗歌+课件

•综 观 全 词 , 试 分 析 “ 心 事 ” 具 体 指 的 是 什 么 ? ( 3 分 )
去岁今辰却到家,今年相望又天涯。一春心事闲无处,两鬓秋霜 细有华。
山接水,水明霞,满林残照见归鸦。几时收拾田园了,儿女团圞 夜煮茶。
①思亲,盼望与家人团聚,安享天伦之乐; ②慨叹年华易逝,人生易老; ③厌倦仕途与奔波,希望归隐田园。
把古诗当作文言文来读(重要字词、语序、省略)
诗歌鉴赏三步走
能 读懂
会 鉴赏
精 表达
读懂是知识的综合运用。 读懂是鉴赏和表述的基础。
【怎样才算读懂?】
1. 明白表层意思
• 能概括出大意:时间、地点、人物、事情、景物
2. 领会深层意思
• 写出了什么意境(形象、氛围) • 表达了什么情感(情绪、心境) • 反映了什么思想(态度、观点)
角度五:看意象,把握特定含义:
• “意”,就是作者的思想、情感、意念。“象”,就是物象、 形象。“意象”就是意中之象,是客观物象经过作者的感情活 动而创造出来的独特形象。意象形成的氛围、感觉就是意境。
• 古代诗词中,有一些特定的意象代表特定的含义,也往往寄托 着特定的情感,这就是特殊意象。领悟这些“意象”中的寓意, 就能把握诗歌的思想感情。(积累)
表达了作者惜别哀伤之情。(2分)
标题可以帮助解读
一、内容事件 二、思想情感 三、表达技巧 四、诗歌类别 五、写作目的 六、写作背景 七、时间地点
标题是诗歌鉴赏的切入点。 因为标题富含着诸多信息。可以 这样说,诗歌的题目是诗歌鉴赏 的向导。
归雁 钱起 潇湘何事等闲回, 水碧沙明两岸苔。 二十五弦弹夜月,不胜清怨却飞来。
角度一:看标题,抓题眼
【例一】 送杜十四之江南 孟浩然

诗歌鉴赏——读懂诗歌PPT课件

诗歌鉴赏——读懂诗歌PPT课件



( 按

音 律

形 式

分 )


古体诗(古风)
诗 唐以前的诗歌及唐以后诗人的仿作。
(唐) 近体诗(格律诗)
形成于唐代的格律诗
词(宋)
小令

散曲
套曲
(元) 剧曲
古 体 诗
特点:不讲对仗,押韵比较自由。
包括:《诗经》(《关雎》)、《楚辞》 (《离骚》)、《汉乐府》(《孔雀东南飞》)、 《古诗十九首》(《迢迢牵牛星》)、“歌” (《长恨歌》)、“歌行”(《琵琶行》)、 “曲”(《塞下曲》)、“吟”(《游子吟》)、 “引”(《李凭箜篌引》)等
单调(只有一段) 结构 双调(有两段) (段落) 三叠或四叠(分三段或四段)

又称“诗 余”“长 短句”
小令(58字以内) 字数 中调(59-90字)
长调(91字以上)
豪放词
风格
婉约词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 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 时多少豪杰。
诗歌鉴赏1——读懂诗歌
郝朝阳
考情方向
• 1、从选材上看,所选诗歌以唐宋为主。名家飞名篇作品成为 热点,又是也会涉及非名家名篇作品。
• 2、从题材上看,赠别诗、写景抒情诗、羁旅思乡诗成为命题 首选和考察重点。
• 3、从考点上看,重点考察语言、思想情感、表达技巧,形象 的考察隐含在思想情感和表达技巧中,较少直接设题考察。
律诗
(八句)
五言律诗(五律)《春望》 七言律诗(七律)《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排律/长律(至少五韵十句的律诗)
登高 杜甫 (唐代)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你记得跨清溪半里桥,旧红板没一条,秋水
长天人过少。冷清清的落照,剩一树柳弯腰。 (《哀江南》孔尚任) 剩 -留 -见 剩:一般是被动的,而且有“残存”“残余” 之意;有时间性,给人一种“无可奈何”之 感。 留:无这么多含义。 见:只就眼前而言,不能给人以今昔对比的 变迁感。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凉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凉州词》王之
涣)
一个“孤”字,写尽环境之孤苦,由此可达人心。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春夜喜雨》杜甫) “细”字,脉脉绵绵,写的是自然造化发生之机, 最为贴切。 寥落古行宫,宫花寂寞红。(《行宫》元稹) 本是表热闹的宫花的“红”,却形容之以表冷清的 “寂寞”,运用矛盾修辞法,更觉和情深婉。
看意象
2、判断意象的象征义。
套用法
联想法
谐音法
看炼字
雨晴 (王贺)
雨前初见花间蕊,雨后全无叶底花。 蜂蝶飞来过墙去,却疑春色在邻家。 春风又绿江南岸 悠然见南山 实词 红杏枝头春意闹 四更山吐月,残夜月明楼 虚词 江山有巴蜀,栋宇自齐梁
1、动词(使意象化静为动,形象生动)
古诗鉴赏
走好鉴赏古诗词的第一步
—读懂诗歌
读诗如读人。读一首不曾谋面的诗
歌,就如同见一个陌生人,读诗的 过程,完全可以看成是你和这个人 交往的过程,想一想,如何做才能 又快又准确地了解他呢? ………………… ——由表及里
看懂诗歌
1、古诗是文言文。 2、古诗是特殊的文言文。 (1)古诗重在抒情。(抒情性)
看题目
酬朱庆馀 张籍 越女新妆出镜心, 自知明艳更沉吟。 齐纨未足时人贵, 一曲菱歌敌万金。
齐纨:齐地产的白色细绢,异常精美, 自古有名(在这里比喻表面的、花哨的 东西)。 未足人间贵:这句表面是说,尽管有许 多别的姑娘身上穿着齐地出产的精美绸 缎做成的衣服,却并不值得世人看重。
【简析】诗的前两 句,是说朱庆馀德 才兼备,文章写得 好,但还不够自信。 “越女新妆出镜 心”, 越地出美女, 而朱庆馀恰好又是 越州人,这简直是 天缘巧合,作者把 朱庆馀比做一个刚 刚经过修饰打扮, 从清澈明净,风景 优美的鉴湖中走出 来的采菱女。
看题目
2、表达作者写作目的。
近试上张水部 朱庆余 洞房昨夜停红烛, 待晓堂前拜舅姑。 妆罢低声问夫婿, 画眉深浅入时无。
【注】张水部:即诗人张藉,曾任水部员外郎。
【简析】这是一 首请张籍指教的 诗。意即临近考 试了,我的作品 会符合考官的心 意吗?相传张籍 读后大为赞赏, 并有诗回赠。朱 因而得名。如果 没有这个题和这 个故事,我们极 易将它误当作一 首爱情诗来欣赏。
(2)古诗讲究音律。(音乐性)
(3)古诗高度凝练。(概括性、跳跃性)
怎样才算读懂?
1、明白字面意思。
能说出诗句大意:时间、地点、人物、事情、




景物等。 2、领会深层含义。 表达了什么情感(情绪、心境) 反映了什么思想(态度、观点) 营造了什么意境(形象、氛围)
快速读懂古诗之“四看”
看题目
海门深不见,浦树远含滋。 相送情无限,沾襟比散丝。 行江上,鸟飞空中,海
赋得:分题赋诗,分到的什么 题目,称为“赋得”。楚江:长 江。漠漠:水气迷茫。冥冥:天 色昏暗。海门:长江入海处。浦: 近岸的水面。
门不见,浦树含滋,境 地极为开阔,极为邈远然一体。
3、直接表达作者的写作场景、写作对象。
如:《赋得暮雨送李胄》《咏鹅》 《蝉》 《望庐山瀑布》
看题目
《望洞庭 》

这是诗人遥望洞庭湖而写的风景诗,明白 如话而意味隽永。第一句从水光月色的交融部 刘禹锡 分写起,表现湖面的开阔廖远,这应该是日暮 湖光秋月两相和,时分的景象,天还没黑但月亮已经出来,如果 天黑就看不出两者色彩的融合了。第二句用镜 潭面无风镜未磨。子的比喻表现夜晚湖面的平静,因为太阳已落, 湖水不反光,像镜子没磨时光泽暗淡的样子。 遥望洞庭山水翠,第三句写远望湖中君山翠绿的色彩,这里的 白银盘里一青螺。“山水”实际只是指山,即湖中的君山。用 “山水”属于古代汉语中“偏义复词”的用法。 第四句再用一个比喻,将浮在水中的君山比作 搁在白银盘子里的青螺。全诗纯然写景,既有 描写的细致,又有比喻的生动,读来饶有趣味。
看题目作者 看意象炼字 看语句表达 看诗后注解
一、看题目作者
——题目定诗由 ——作者定诗风
【简析】 这是一首 咏暮雨的送别诗。虽是 1、表达作者写作缘由。 微雨,却下得密,以致 船帆涨饱了,鸟飞缓慢 赋得暮雨送李胄 韦应物 了。首联写送别之地, 楚江微雨里,建业暮钟时。 扣紧“雨”、“暮”主 漠漠帆来重,冥冥鸟去迟。 题。二、三两联渲染迷
州词》王之涣) 怨:用了拟人手法,既是曲中之情,又是 吹笛人之心。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春望》杜甫)
此二字,不仅用字新鲜,而且增添了诗人 感时恨别的内心痛苦。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登岳阳楼》
杜甫) 具有夸张色彩,突出了景象的气势,雄浑壮 阔。
2、形容词(绘景摹状,化抽象为具体,化 无形为有形,使人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如 触其物,如历其境)
看题目
4、直接表达作者的情感。
《天净沙· 秋思》
《春夜喜雨》
看作者
陶渊明——归园之乐
特定内容
李白——怀才不遇



——愤世嫉俗、清新飘逸 杜甫——忧国忧民 ——沉郁顿挫 王维——含蓄生动,雄浑奇拔(边塞诗) 固定风格 白居易——雅俗共赏 李贺——奇诡变幻 李商隐——含蓄绰约 杜牧——清丽俊逸
二、看意象炼字
——意象表达出的情感 ——炼字体现出的好处
关键词
(1)作者为表达感情所选取的外在事
物,即意象,一般是名词。 (2)作者组织意象的时候,一些动词、 形容词、数量词的使用。
————一首诗的“诗眼”
看意象
1、意象的效果。(表达情感、塑造形象)
蜡烛——奉献——教师 盾牌——保护弱者——警察 玫瑰—— 菊花—— 月亮—— 杨柳—— 鸿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