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第五单元 简易方程知识点整理

合集下载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第五单元 简易方程整理与复习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第五单元 简易方程整理与复习

第五单元简易方程一、知识梳理1.用字母表示数。

(1)用字母表示数。

①字母与数字相乘,可以省略乘号,数字要写在字母的前面。

如x×6=6x;如果1与字母相乘,可以省略1与乘号,如m×1=m。

②字母与字母相乘,字母中间的乘号可以记作“•”,也可以省略不写。

③含有加减关系的代数式,后面有单位时,代数式必须用括号括起来。

如(3a-2b)米,而5n米就不用加括号了。

④a2与2a的区别:a2表示2个a相乘,是a×a;2a表示2个a相加,是a+a。

(2)用字母表示运算定律。

加法交换律:a+b=b+a;加法结合律:(a+b)+c=a+(b+c);乘法交换律:ab=ba;乘法结合律:(ab)c=a(bc);乘法分配律:(a+b)c=ac+bc。

(3)用字母表示计算公式。

长方形的面积公式:s=ab;长方形的周长公式:c=2(a+b);正方形的面积公式:s=a2;正方形的周长公式:c=4a。

(4)用字母表示常见的数量关系。

如路程、速度和时间之间的关系可以表示为s=vt。

(5)求含有字母的式子的值。

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指定的数量,再把字母的取值代入式子中求值。

(6)字母的取值范围。

在含有字母的式子里,字母的取值范围是由实际情况决定的。

2.方程的意义。

(1)方程的意义。

含有未知数..就是方程。

...的等式(2)等式的性质。

等式的性质1:等式两边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左右两边仍然相等。

等式的性质2:等式两边乘同一个数,或除以同一个不为0的数,左右两边仍然相等。

3.解方程。

(1)方程的解与解方程。

使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叫做方程的解;求方程的解的过程叫做解方程。

(2)解形如x±a=b、ax=b、ax±b=c和a(x±b)=c的方程。

依据等式的性质来解此类方程。

(3)检验。

把求得的未知数的值代入原方程,看方程左边的值是否等于右边的值。

如果相等,所求的未知数的值就是原方程的解,否则就不是。

小学五年级数学简易方程的知识点归纳

小学五年级数学简易方程的知识点归纳

小学五年级数学简易方程的知识点归纳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简易方程的知识点归纳在日常的学习中,说到知识点,大家是不是都习惯性的重视?知识点就是“让别人看完能理解”或者“通过练习我能掌握”的内容。

你知道哪些知识点是真正对我们有帮助的吗?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收集的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简易方程的知识点归纳,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小学五年级数学简易方程的知识点归纳篇1方程ax±(×÷b)=c(a,b,c是常数)叫做简易方程。

1、方程的意义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做方程。

2、方程和等式的关系3、方程的解和解方程的区别使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叫做方程的解。

求方程的解的过程叫做解方程。

4、列方程解应用题的一般步骤(1)弄清题意,找出未知数,并用表示。

(2)找出应用题中数量之间的相等关系,列方程。

(3)解方程。

(4)检验,写出答案。

5、数量关系式加数=和-另一个加数减数=被减数–差被减数=差+减数因数=积另一个因数除数=被除数商被除数=商除数例4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下面的数量关系(1)的7倍;(2)的5倍加上6;(3)5减的差除以3;(4)200减5个;(5)比7个多2的数。

例9要修一段公路,平均每天修米,修了6天,还剩下米。

(1)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这段公路有多少米;(2)根据这个式子,分别求等于50,等于200时,公路长多少米例11某个数与9的和的12倍等于156,求这个数是多少。

例12王晰买了2支钢笔和5支圆珠笔,共付17元。

一支钢笔的价格是一支圆珠笔的40倍,求每支钢笔多少钱,每支圆珠笔多少钱? 小学五年级数学简易方程的知识点归纳篇21、用字母表运算定律。

加法交换律: a+b=b+a 加法结合律: a+b+c=a+(b+c)乘法交换律:a×b=b×a 乘法结合律:a×b×c=a×(b×c)乘法分配律:(a±b)×c=a×c±b×c2、用字母表示计算公式。

小学数学人教新版五年级上册第5单元 简易方程第5单元 归纳总结 (2)

小学数学人教新版五年级上册第5单元 简易方程第5单元  归纳总结 (2)

小学数学人教新版五年级上册实用资料
第五单元简易方程
1、在含有字母的式子里,字母中间的乘号可以记作“·”,也可以省略不写。

注:加号、减号除号以及数与数之间的乘号不能省略。

2、a×a可以写作a·a或a2读作a的平方。

注: 2a表示a+a ; a2表示a×a
3、方程:含有未知数的等式称为方程。

4、使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叫做方程的解。

5、求方程的解的过程叫做解方程。

6、解方程原理:天平平衡。

等式左右两边同时加、减、乘、除相同的数(0除外),等式依然成立。

7、10个数量关系式:
@ 加法;
和=加数+加数;一个加数=和-两一个加数@ 减法:
差=被减数-减数;被减数=差+减数;
减数=被减数-差
@乘法:
积=因数×因数;
一个因数=积÷另一个因数@ 除法:
商=被除数÷除数;被除数=商×除数;
除数=被除数÷商。

第五单元简易方程知识点.doc

第五单元简易方程知识点.doc

第五单元“简易方程”知识点※用字母表示数1.(图形)和(字母),如口、△、。

或a、x、m、n等都可以用来表示数。

2.用字母表示运算定律简明易记,便于应用。

要注意运算定律中相同的量用相同的字母表示。

在含有字母的式子里,字母中间的乘号可以记作“ • ”,也可以省略不写.(一般要求写最简省略乘号的形式)乘法交换律:a • b = b • a或ab=ba乘法结合律:(a • b) • c = a • (b • c)或(ab) c = a (be)乘法分配律:(a + b) • c =a • c + b• c 或(a+b) c =ac+bc3.人们常用字母表示计量单位。

长度单位面积单位质量单位千米km平方千米km2吨t米m平方米m?千克kg克g 分米dm平方分米d静厘米cm平方厘米CITL毫米mm平方毫米mm24.用字母可以表示正方形和长方形的面积和周长用S表示面积,用C表示周长。

(1)如果用a表示正方形的边长,那么正方形的周长计算公式:C=4a (省略乘号时,把数写在字母前面)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S=a2(读作:a的平方,表示2个a相乘)(2)如果用a表示长方形的长,b表示宽,那么长方形的周长计算公式:C=2 (a+b)长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S =ab5.区分丁与2aa2(读作:a的平方,表示2个a相乘)a2=a - a2a表示2个a相加2a=a X 2=a+a6.将数据代入含字母的式子(如:a+3此类)求值的方法:第1步:写当..…时,第2步:写(计算公式)第3步:(代入数据)计算,代入数据时,将(乘号)还原,计算。

第4步:写答。

6.将数据代入计算公式(如: C=2 (a+b) 等此类)求值的方法:第1步:写当..…时,第2步:写(计算公式)第3步:(代入数据)计算, 代入数据时, 将(乘号)还原,计算。

注意:结果必须写(单位名称)第4步:写答。

注意区分上面两题型格式上的细微差别。

有无单位名称。

※解简易方程方程的意义: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做方程。

小学五年级数学简易方程的知识点归纳

小学五年级数学简易方程的知识点归纳

小学五年级数学简易方程的知识点归纳数学方程是数学中常见的一个概念,它是一个等式,其中包含一个或多个未知数。

在小学五年级的数学学习中,学生开始接触简易方程的概念和解题方法。

本文将对小学五年级数学简易方程的知识点进行归纳。

一、方程的基本概念方程是由等号连接的两个代数式组成,其中至少包含一个未知数。

例如,下面的方程是一个简单的数学方程:2x + 3 = 9在这个方程中,未知数是x,左边的2x + 3是一个代数式,右边的9也是一个代数式。

二、方程的解解方程,就是要找到使得方程成立的未知数的值。

对于简易方程来说,解通常是一个特定的数。

在解方程时,我们必须使用逆运算来保持等式的平衡。

例如,对于上面的方程2x + 3 = 9,我们可以先减去3再除以2来解方程,即:2x + 3 - 3 = 9 - 32x = 62x ÷ 2 = 6 ÷ 2x = 3所以x=3是这个方程的解。

三、方程的变形及性质在解方程的过程中,我们经常需要进行方程的变形。

方程的变形即改变方程的形式,使得方程更易于求解。

常见的方程变形方法包括:1. 合并同类项:将方程中相同的项合并,以简化方程。

2. 移项:将方程中的项按照规则从一边移到另一边,以便合理组织方程形式。

3. 消元:通过适当的运算,使得方程中的某些项相互抵消,以简化方程。

四、常见的简易方程类型1. 一元一次方程:一元一次方程是最简单的方程类型,形式为ax +b = c,其中a、b、c都是已知的实数,且a不等于0。

例如:2x + 3 = 7解这个方程的步骤是:2x + 3 - 3 = 7 - 32x = 42x ÷ 2 = 4 ÷ 2x = 2所以,这个方程的解是x=2。

2. 带括号的一元一次方程:在一元一次方程中,有时方程中带有括号,解这类方程的关键是先去括号再进行求解。

例如:3(x + 2) = 15首先展开括号:3x + 6 = 15然后解方程:3x + 6 - 6 = 15 - 63x = 93x ÷ 3 = 9 ÷ 3x = 3因此,这个方程的解是x=3。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简易方程》知识点梳理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简易方程》知识点梳理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 第五单元《简易方程》知识点梳理一、用字母表示数 1、乘法的简写字母和字母、数字和字母相乘时,“⨯”可以写成“•”或者直接忽略不写。

数字和字母相乘忽略乘号不写时,一般把数字写在字母前面。

【例1】用字母表示出边长为a 的正方形的面积和周长。

解:2a a a =⨯=面积,a a 44=⨯=周长2、含字母的式子的运算(1)当两个式子带的字母不完全相同时,不能直接相加减。

(2)当两个式子含有相同的字母时,可以用乘法分配律进行合并。

【例2】计算b a a 554++解:b a b a b a a 595)54(554+=+⨯+=++二、简易方程 1、判断方程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做方程。

【例3】下面属于方程的是( ) A.12+x B.1064=+ C.013>-x D.84=a 解析: A 选项没有等号,不是等式,所以不属于方程;B 选项不含未知数,所以不属于方程;C 选项是大于号,不是等号,所以不属于方程;D 选项有等号,也含有未知数a ,所以属于方程。

所以这题的答案是D 。

2、等式的性质(1)等式两边加上或者减去同一个数,左右两边仍然相等。

(2)等式两边乘以同一个数,或者除以同一个不为0的数,左右两边仍然相等。

【例4】如果b a =,根据等式的性质填空。

)(2+=+b a8)(-=-b ab a ⨯=)(35)(÷=÷b a解:22+=+b a ; 88-=-b a ; b a ⨯=33; 55÷=÷b a 。

3、解方程的书写规范 先写“解”,“=”号要对齐,解出来的未知数写在“=”号左边。

4、解方程的方法逆运算:加法用减法抵消、减法用加法抵消、乘法用除法抵消、除法用乘法抵消。

(1)一步方程用逆运算去掉未知数以外的部分。

【当未知数前面是减号或除以号时,两边先要同时加上或者乘以未知数,计算结果左右两边互换后再继续计算】(2)两步以上的方程①方程中没有括号时,先把能计算的先计算出来后,先逆运算加减法,再逆运算乘除法,最后按一步方程的方法解方程。

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二解简易方程上课笔记

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二解简易方程上课笔记

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解简易方程一、概述在数学学习中,解方程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

在五年级上册数学课本中,第五单元便是学习如何解简易方程,这对于学生来说是一个全新的挑战。

下面将从课堂上的学习内容、习题训练以及解题技巧三个方面来全面总结和总结这一单元的内容。

二、课堂学习内容1. 什么是简易方程简易方程是指在一元一次方程的基础上,系数为1,并且方程中只有一个未知数的方程。

在这一单元的学习中,我们首先学习了什么是简易方程,帮助学生对这个概念有一个清晰的认识。

2. 解简易方程的基本方法在学习了简易方程的基本概念后,老师向我们介绍了解简易方程的基本方法。

主要包括移项、去括号、合并同类项以及分式和方程的基本操作。

通过这些基本方法的学习,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解决简易方程。

三、习题训练1. 基础题训练在课堂上,我们通过课后习题进行了基础题训练。

这些基础题主要是一些简单的移项、去括号和合并同类项的练习,帮助我们在课后巩固和加深对解简易方程基本方法的理解。

2. 提高题训练除了基础题训练外,老师还布置了一些提高题训练。

这些题目相对较难,需要我们在巩固基础知识的更进一步地理解简易方程的解题技巧。

通过这些训练,我们能够更加熟练地解决简易方程问题,为以后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四、解题技巧1. 强化基本方法解简易方程的基本方法包括移项、去括号、合并同类项等,学生应该通过大量的练习来加深对这些基本方法的理解,提高解题的熟练度。

2. 善用代入法在解简易方程时,有时候我们可以通过代入法来验证答案的正确性,这是一个非常实用的解题技巧。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要灵活运用这一方法,提高解题效率。

五、总结通过这一单元的学习,我们不仅掌握了解简易方程的基本方法,还加深了对代入法的理解。

在课后的习题训练中,我们也取得了一定的进步。

希望在以后的学习中能够继续努力,更好地掌握解简易方程这一内容。

以上就是本次课程的学习内容和心得体会,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六、拓展应用1.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也可以发现简易方程的应用。

小学五年级数学知识点:简易方程知识点知识点总结

小学五年级数学知识点:简易方程知识点知识点总结

小学五年级数学知识点:简易方程知识点知识点总结学习是没有尽头的,只有在不断的学习中才能提高自己,快快拿起你漂亮的笔记本和笔开始加入到学习的队伍中吧!下面为大家分享简易方程知识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学五年级数学知识点:简易方程知识点1、a_a可以写作a•a或a ,a 读作a的平方。

2a表示a+a2、方程:含有未知数的等式称为方程。

使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叫做方程的解。

求方程的解的过程叫做解方程。

3、解方程原理:天平平衡。

等式左右两边同时加、减、乘、除相同的数(0除外),等式依然成立。

4、0个数量关系式:加法:和=加数+加数一个加数=和-两一个加数减法:差=被减数-减数被减数=差+减数减数=被减数-差乘法:积=因数_因数一个因数=积÷另一个因数除法:商=被除数÷除数被除数=商_除数除数=被除数÷商>>>练习题1、某厂计划每月用煤a吨,实际用煤b吨,每月节约用煤。

2、一本书100页,平均每页有a行,每行有b个字,那么,这本书一共有( )个字。

3、用字母表示长方形的周长公式。

4、根据运算定律写出:9n +5n = ( + )n = a _0.8 _0.125 = ( _ ) ab = ba 运用定律。

5、实验小学六年级学生订阅《希望报》186份,比五年级少订a份。

186+a 表示6、一块长方形试验田有 4.2公顷,它的长是420米,它的宽是( )米。

7、一个等腰三角形的周长是43厘米,底是19厘米,它的腰是( )。

8、甲乙两数的和是171.6,乙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就等于甲数。

甲数是( );乙数是(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五单元简易方程
1、在含有字母的式子里,字母中间的乘号可以记作“·”,也可以省略不写。

加号、减号除号以及数与数之间的乘号不能省略。

2、a×a可以写作a·a或a²,a²读作a的平方。

2a表示a+a
3、方程:含有未知数的等式称为方程。

使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叫做方程的解。

求方程的解的过程叫做解方程。

4、解方程原理:天平平衡。

等式左右两边同时加、减、乘、除相同的数(0除外),等式依然成立。

5、10个数量关系式
加法:和=加数+加数一个加数=和-另一个加数
减法:差=被减数-减数被减数=差+减数减数=被减数-差
乘法:积=因数×因数一个因数=积÷另一个因数
除法:商=被除数÷除数被除数=商×除数除数=被除数÷商
6、所有的方程都是等式,但等式不一定都是方程(因为还要含未知数)。

eg:5+11=16
7、方程的检验过程:方程左边=方程右边
方程的解是一个数;解方程是一个计算过程。

所以,X=…是方程的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