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下册历史选择题精选及答案
历史答案与试题:七年级下学期

历史答案与试题:七年级下学期一、选择题1. 下列哪个朝代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A. 西周B. 秦朝C. 汉朝D. 唐朝答案:B2. 以下哪位人物是汉朝的开国皇帝?A. 秦始皇B. 刘邦C. 刘秀D. 司马炎答案:B3. 下列哪个事件标志着三国时期的开始?A. 赤壁之战B. 官渡之战C. 夷陵之战D. 淝水之战答案:A4. 下列哪个朝代是中国历史上第二个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A. 三国B. 晋朝C. 南北朝D. 隋朝答案:D5. 以下哪位人物是唐朝的开国皇帝?A. 曹操B. 李渊C. 刘备D. 司马炎答案:B二、填空题1.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了____个诸侯国,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
答案:六2. 汉朝的开国皇帝是____,他于公元前202年建立了汉朝。
答案:刘邦3. 三国时期的开始标志是____之战。
答案:赤壁4. 隋朝的开国皇帝是____,他在581年建立了隋朝。
答案:杨坚5. 唐朝的开国皇帝是____,他在618年建立了唐朝。
答案:李渊三、简答题1. 请简要介绍秦朝的历史背景和主要成就。
答案:秦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成立于公元前221年。
秦始皇通过统一六国,结束了长期的诸侯割据局面,建立了中央集权的封建制度。
秦朝实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如统一度量衡、推行法律、修建长城等,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 请简要介绍汉朝的历史背景和主要成就。
答案:汉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二个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成立于公元前202年。
汉朝的开国皇帝刘邦是秦朝末年起义军的首领,他在楚汉战争中战胜了项羽,建立了汉朝。
汉朝时期,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都取得了显著的成就,如推行儒家思想、发展农业、修建丝绸之路等,使汉朝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之一。
3. 请简要介绍三国时期的历史背景和主要事件。
答案:三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分裂时期,始于公元220年,终于公元280年。
下学期七年级历史试题与解答

下学期七年级历史试题与解答一、选择题1. 下列哪个事件标志着我国原始社会的结束,奴隶社会的开始?A. 黄帝打败蚩尤B. 尧舜禹的禅让C. 夏朝的建立D. 商朝的建立{content}答案:C2. 下列哪个朝代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A. 夏朝B. 商朝C. 西周D. 东周{content}答案:A3. 下列哪个是春秋时期著名的五霸之一?A. 秦始皇B. 汉武帝C. 齐桓公D. 楚庄王{content}答案:C二、填空题1. 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是______,建立于约公元前2070年。
{content}答案:夏朝2. 春秋时期著名的五霸之一,曾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的是______。
{content}答案:齐桓公三、简答题1. 请简要介绍夏朝的建立过程及其意义。
{content}答案:夏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成立于约公元前2070年。
夏朝的建立标志着我国原始社会的结束,奴隶社会的开始。
夏朝的建立者是禹,他曾经领导人民治理洪水,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禹在位时,建立了较为完善的政治制度,划分了行政区域,制定了法律,创建了军队,并建立了宗庙祭祀制度。
夏朝的建立为我国历史上的王朝制度奠定了基础。
2. 请简要介绍春秋时期五霸的其主要事迹。
{content}答案:春秋时期的五霸分别是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和楚庄王。
他们分别是各自国家的贤明君主,通过一系列的政治、军事手段,扩大了国家的疆域,提高了国家的地位。
齐桓公在位期间,任用管仲为相,进行内政改革,发展生产,增强国力。
他提出了“尊王攘夷”的口号,积极开展外交活动,九合诸侯,一匡天下,使齐国成为春秋时期的霸主。
宋襄公在位期间,致力于维护宋国的独立和尊严,他提出了“和平共处”的外交政策,与邻国保持友好关系。
他还积极参与诸侯国的盟会,试图调解各国之间的矛盾。
晋文公在位期间,通过改革内政,发展生产,增强了国家的实力。
他领导晋国参加了城濮之战,打败了楚国,使晋国成为春秋时期的霸主。
历史答案与试题:七年级下学期

历史答案与试题:七年级下学期一、选择题1. 下列哪个朝代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中央集权的封建王朝?A. 唐朝B. 春秋时期C. 商朝D. 秦朝答案:D2. 以下关于“封建等级制度”的说法,正确的是:A. 只有皇帝和贵族可以拥有土地和奴隶B. 人们的社会地位是固定不变的C. 地主可以随意剥夺农民的土地和财产D. 农民可以自由选择自己的职业答案:B3. 兵马俑是哪个朝代的陪葬品?A. 唐朝B. 春秋时期C. 商朝D. 秦朝答案:D4. 以下哪个事件标志着中国封建社会的结束?A. 辛亥革命B. 文化大革命C. 抗战胜利D. 五四运动答案:A5. 下列哪个古代文明是位于中国以外的地区?A. 夏朝B. 商朝C. 印度河流域文明D. 周朝答案:C二、简答题1. 简述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
答案: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是一种选拔官员的考试制度。
它起源于隋唐时期,主要通过文化考试来选拔人才,考察的内容包括经史、文学、法律等。
科举考试分为三个阶段:乡试、会试和殿试。
通过考试合格者可以成为官员,享受封建社会的特权和权力。
2. 请简述中国古代的农业生产方式。
答案:中国古代的农业生产方式主要是以农耕为主。
农民使用手工工具进行农田开垦、播种、耕种和收获。
主要种植的农作物有稻谷、小麦、大豆等。
同时,农民还养殖家畜,如牛、马、猪等。
农业生产在古代中国社会经济中占据重要地位,农民是社会的基本生产力。
3. 请简述中国古代的封建等级制度。
答案:中国古代的封建等级制度是一种社会等级制度。
在这个制度下,地位高的人可以统治地位低的人,形成上下级关系。
等级制度主要分为皇帝、贵族、士人、农民和工匠等不同等级。
人们的社会地位是固定不变的,上层人士享有特权和权力,底层人士则受到限制和压迫。
4. 请简述中国古代的丝绸之路。
答案:丝绸之路是古代中国与西方国家进行经济和文化交流的重要通道。
它起源于汉代,连接了中国和欧洲、中亚等地区。
主要的交通工具是陆路和海路。
丝绸之路上的主要商品是中国的丝绸,同时还有茶叶、瓷器、药材等。
初一历史下册题库及答案

初一历史下册题库及答案一、选择题1.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推行了以下哪项政策?A. 焚书坑儒B.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C. 推行科举制度D. 实行郡县制答案:D2. 唐朝时期,对外关系的发展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A. 丝绸之路的开辟B. 与周边国家的频繁战争C. 与周边国家的文化交流D. 以上都是答案:C3. 明朝时期,郑和下西洋的主要目的是什么?A. 贸易往来B. 宣扬国威C. 寻找海外资源D. 探索新航路答案:B二、填空题4. 唐朝的开国皇帝是______。
答案:李渊5. 清朝的最后一个皇帝是______。
答案:溥仪6. 我国古代四大发明包括造纸术、印刷术、______和______。
答案:指南针、火药三、判断题7. 汉武帝时期,实行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政策。
()答案:正确8. 明朝时期,实行了闭关锁国政策。
()答案:错误9. 元朝时期,忽必烈建立了元大都,即今天的北京。
()答案:正确四、简答题10. 请简述唐朝的开放政策对中外文化交流的影响。
答案:唐朝的开放政策促进了中外文化的广泛交流。
唐朝时期,长安和洛阳成为国际性的大都市,吸引了大量的外国使节、商人、学者和宗教传教士。
通过丝绸之路,唐朝与中亚、西亚乃至欧洲的文化交流日益频繁,使得唐朝的文化更加多元和丰富。
同时,唐朝的科技、艺术、宗教等也对周边国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1. 请简述清朝末期的鸦片战争及其对中国的影响。
答案:鸦片战争是1840年至1842年间,清朝与英国之间的一场战争。
战争的导火线是清朝禁止鸦片贸易,英国为了维护其经济利益,发动了侵略战争。
战争结果是清朝战败,被迫签订了《南京条约》,割让香港岛,开放五个通商口岸,并支付巨额赔款。
鸦片战争标志着中国近代史的开始,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受到严重损害。
五、论述题12. 论述中国古代四大发明对世界文明发展的贡献。
答案:中国古代四大发明,即造纸术、印刷术、指南针和火药,对世界文明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初一历史试题下册及答案

初一历史试题下册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1. 下列哪个事件标志着中国近代史的开端?()A. 鸦片战争B. 太平天国运动C. 义和团运动D. 辛亥革命答案:A2. 《南京条约》中割让给英国的领土是()。
A. 香港岛B. 九龙半岛C. 台湾岛D. 澎湖列岛答案:A3. 太平天国运动的领袖是()。
A. 洪秀全B. 杨秀清C. 石达开D. 李秀成答案:A4. 洋务运动的口号是()。
A. 自强求富B. 师夷长技以制夷C. 中体西用D. 变法图强答案:B5. 戊戌变法又称为()。
A. 百日维新B. 辛亥革命C. 五四运动D. 辛丑条约答案:A6. 辛亥革命后,中华民国成立,第一任临时大总统是()。
A. 孙中山B. 袁世凯C. 黄兴D. 宋教仁答案:A7. 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是()。
A. 提倡民主,反对专制B. 提倡科学,反对迷信C. 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D. 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答案:D8. 五四运动爆发的导火线是()。
A. 巴黎和会中国外交失败B. 俄国十月革命C. 一战爆发D. 辛亥革命答案:A9. 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于1921年在上海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正式成立。
()A. 正确B. 错误答案:A10. 红军长征的起止时间是()。
A. 1934年10月-1936年10月B. 1935年10月-1937年10月C. 1936年10月-1938年10月D. 1937年10月-1939年10月答案:A11.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的标志是()。
A. 九一八事变B. 七七事变C. 八一三事变D. 一二八事变答案:B12. 抗日战争胜利后,国共两党进行了和平谈判,双方签订了()。
A. 双十协定B. 重庆谈判C. 马关条约D. 辛丑条约答案:A13. 解放战争时期,人民解放军进行战略决战的三大战役是()。
A. 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平津战役B. 辽沈战役、淮海战役、渡江战役C. 辽沈战役、平津战役、渡江战役D. 淮海战役、平津战役、渡江战役答案:A14.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于()。
初一下历史试题及答案

初一下历史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采取了哪些措施巩固统一?A. 焚书坑儒B. 统一度量衡C. 修建长城D. 以上都是答案:D2. 唐朝时期,与新罗、日本等国家进行文化交流的使者是:A. 郑和B. 玄奘C. 鉴真D. 张骞答案:C3. 下列哪一项不是宋朝的科技成就?A. 活字印刷术B. 指南针C. 火药D. 造纸术答案:D4. 明朝时期,郑和下西洋的主要目的是:A. 宣扬国威B. 寻找宝藏C. 贸易往来D. 寻找失踪的皇帝答案:A5. 清朝康熙皇帝在位期间,实行了哪些政策促进了国家的繁荣?A. 重农抑商B. 闭关锁国C. 兴修水利D. 以上都是答案:C6. 元朝时期,对汉文化采取了哪些政策?A. 强制汉化B. 鼓励汉化C. 禁止汉化D. 无政策答案:B7. 唐朝时期,科举制度的完善对国家的影响是什么?A. 促进了社会阶层的固化B. 促进了社会阶层的流动C. 阻碍了文化的发展D. 没有影响答案:B8. 明朝时期,海禁政策对国家的影响是什么?A. 促进了海外贸易的发展B. 阻碍了海外贸易的发展C. 促进了国内经济的繁荣D. 没有影响答案:B9. 清朝时期,鸦片战争的导火索是什么?A. 英国对清朝的贸易逆差B. 清朝对英国的贸易逆差C. 英国对清朝的领土要求D. 清朝对英国的领土要求答案:A10. 明朝时期,郑和下西洋的船队规模有多大?A. 几十艘船B. 几百艘船C. 几千艘船D. 上万艘船答案:B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1. 唐朝时期,著名的诗人有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李白、杜甫、白居易2. 清朝时期,乾隆皇帝在位期间,曾六次下江南,其主要目的是______。
答案:巡视民情、考察水利、加强中央集权3. 宋朝时期,著名的画家有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范宽、李唐、张择端4. 明朝时期,著名的医学家有______、______。
七年级下册历史选择题及答案

七年级下册历史选择题精选及答案1. 通过“遣唐使”,以唐朝的制度为模式,进行政治改革的国家是()A.波斯B.大食C.日本D.天竺2.唐朝时,余杭人要到涿郡去经商,走水路先后经过的是()A.钱塘江——邗沟——江南河——通济渠B.江南河——邗沟——通济渠——永济渠C.长江——淮河——黄河——海河D.钱塘江——江南河——邗沟——通济渠3.瓦子在宋代城市的盛行,主要是因为()A.士大夫的提倡B.达官贵人的需要C.市民阶层不断壮大D.农民的需要4. 下列关于隋朝大运河开凿的动机和结果,表述正确的是()A.为沟通南北交通而开,成为我国南北交通大动脉B.为繁荣洛阳商业而开,促进了南北经济的交流和发展C.为巩固统治而开,但客观上有利于南北交通和经济发展D.为巩固统治而开,但成为隋亡的根本原因5. 如果你选用如下图片进行研究性学习,那么应确定的研究主题是()A.宋代国家统一B.民族政权并立C.宋代商业繁荣D.宋代民族融合6. 金庸小说《射雕英雄传》讲述的是发生在南宋时期的故事,其中有这样一个情节:全真七子之一的丘处机给两个未出世的孩子分别取名:郭靖和杨康,并各赠一剑。
丘处机此举是让孩子们勿忘国耻——靖康之耻。
根据所学推断当时的国耻是指()A.辽灭北宋B.金灭北宋C.西夏灭北宋D.蒙古灭南宋7. 唐太宗说:“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这说明唐太宗()A.认识到重视人才的必要性B.认识到虚心纳谏的好处C.认识到人民群众力量的伟大D.认识到崇尚节俭的重要性8. 下列选项中与隋朝最相似的朝代是()A.周朝B.秦朝C.汉朝D.南朝9. 南宋时期,在江南可能看到的景象有()①川蜀地区栽种茶树和棉花②农民种植引进的占城稻③开封城里出现早市、夜市④文天祥组织军队抗元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10. 隋唐时期出现了“开皇之治”、“贞观之治”、“开元盛世”等治世。
从这些治世局面出现的原因中,我们能得到的启示有()①国家统一、社会稳定,是发展经济的必要条件②统治者的励精图治是盛世局面出现的政治保证③国内各民族的经济文化交流能促进社会的发展④劳动人民的辛勤劳动直接推动了社会经济发展A.①③④B.①②④C.①②③D.①②③④11.下列关于隋朝和元朝相同之处的叙述,正确的是()①都结束了政权分裂局面,完成全国统一②都是少数民族入主中原后,建立的政权③都建立起空前辽阔的疆域④都进行了制度创新,加强了中央集权A.①②B.①④C.②③D.②④12. 宋代社会经济生活持续发展。
初一下历史试题及答案

初一下历史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唐朝时期,哪位皇帝开创了“贞观之治”?A. 唐太宗B. 唐高宗C. 唐玄宗D. 唐明皇答案:A2. 下列哪项不是宋朝时期的四大发明?A. 造纸术B. 火药C. 指南针D. 活字印刷术答案:A3. 明朝时期,哪位皇帝实行了“海禁”政策?A. 明太祖B. 明成祖C. 明宣宗D. 明英宗答案:A4. 清朝时期,哪位皇帝在位期间进行了“康乾盛世”?A. 康熙帝B. 雍正帝C. 乾隆帝D. 嘉庆帝5. 以下哪位历史人物不是明朝的开国皇帝?A. 朱元璋B. 朱棣C. 朱由校D. 朱由检答案:C6. 清朝末年,哪场战争标志着中国近代史的开端?A. 鸦片战争B. 甲午战争C.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D. 太平天国运动答案:A7. 以下哪项不是清朝的科举考试制度?A. 乡试B. 会试C. 殿试D. 科举答案:D8. 明朝时期,哪位皇帝在位期间进行了“万历中兴”?A. 明成祖B. 明宣宗C. 明神宗D. 明英宗答案:C9. 清朝时期,哪位皇帝实行了“闭关锁国”政策?B. 雍正帝C. 乾隆帝D. 嘉庆帝答案:C10. 以下哪项不是明朝的“三司”制度?A. 都察院B. 刑部C. 户部D. 礼部答案:D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1. 唐朝的开国皇帝是______。
答案:李渊2. 宋朝时期,______是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
答案:范仲淹3. 明朝的首都最初设在______。
答案:南京4. 清朝的第一位皇帝是______。
答案:努尔哈赤5. 清朝末年,______是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
答案:康有为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 简述唐朝的“开元盛世”。
答案:唐朝的“开元盛世”是指唐玄宗李隆基在位期间,政治清明、经济繁荣、文化昌盛的时期。
这一时期,唐朝国力达到顶峰,社会安定,人民安居乐业,文化艺术也得到了极大的发展。
2. 描述宋朝的“庆历新政”。
答案:宋朝的“庆历新政”是指宋仁宗庆历年间,由范仲淹等人主导的一系列改革措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可编辑修改,可打印——别找了你想要的都有!精品教育资料——全册教案,,试卷,教学课件,教学设计等一站式服务——全力满足教学需求,真实规划教学环节最新全面教学资源,打造完美教学模式七年级下册历史选择题精选及答案1. 通过“遣唐使”,以唐朝的制度为模式,进行政治改革的国家是()A.波斯B.大食C.日本D.天竺2.唐朝时,余杭人要到涿郡去经商,走水路先后经过的是()A.钱塘江——邗沟——江南河——通济渠B.江南河——邗沟——通济渠——永济渠C.长江——淮河——黄河——海河D.钱塘江——江南河——邗沟——通济渠3.瓦子在宋代城市的盛行,主要是因为()A.士大夫的提倡B.达官贵人的需要C.市民阶层不断壮大D.农民的需要4. 下列关于隋朝大运河开凿的动机和结果,表述正确的是()A.为沟通南北交通而开,成为我国南北交通大动脉B.为繁荣洛阳商业而开,促进了南北经济的交流和发展C.为巩固统治而开,但客观上有利于南北交通和经济发展D.为巩固统治而开,但成为隋亡的根本原因5. 如果你选用如下图片进行研究性学习,那么应确定的研究主题是()A.宋代国家统一B.民族政权并立C.宋代商业繁荣D.宋代民族融合6. 金庸小说《射雕英雄传》讲述的是发生在南宋时期的故事,其中有这样一个情节:全真七子之一的丘处机给两个未出世的孩子分别取名:郭靖和杨康,并各赠一剑。
丘处机此举是让孩子们勿忘国耻——靖康之耻。
根据所学推断当时的国耻是指()A.辽灭北宋B.金灭北宋C.西夏灭北宋D.蒙古灭南宋7. 唐太宗说:“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这说明唐太宗()A.认识到重视人才的必要性B.认识到虚心纳谏的好处C.认识到人民群众力量的伟大D.认识到崇尚节俭的重要性8. 下列选项中与隋朝最相似的朝代是()A.周朝B.秦朝C.汉朝D.南朝9. 南宋时期,在江南可能看到的景象有()①川蜀地区栽种茶树和棉花②农民种植引进的占城稻③开封城里出现早市、夜市④文天祥组织军队抗元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10. 隋唐时期出现了“开皇之治”、“贞观之治”、“开元盛世”等治世。
从这些治世局面出现的原因中,我们能得到的启示有()①国家统一、社会稳定,是发展经济的必要条件②统治者的励精图治是盛世局面出现的政治保证③国内各民族的经济文化交流能促进社会的发展④劳动人民的辛勤劳动直接推动了社会经济发展A.①③④B.①②④C.①②③D.①②③④11.下列关于隋朝和元朝相同之处的叙述,正确的是()①都结束了政权分裂局面,完成全国统一②都是少数民族入主中原后,建立的政权③都建立起空前辽阔的疆域④都进行了制度创新,加强了中央集权A.①②B.①④C.②③D.②④12. 宋代社会经济生活持续发展。
庄绰《鸡肋编》中说:“都城汴京,数百万家,尽仰石炭(煤),无一燃薪(柴木条)者。
”从材料中可以了解到的信息有()①手工业的发展②农业的发展③市民生活状况④商业的繁荣A.①②③B.②③C.①②D.①③13. 张敏同学学习了唐朝对外交往的史实后,对鉴真和玄奘的事迹进行了对比。
下面是她归纳出的两人的共同之处,其中正确的是()①都是唐朝的高僧②都是中外友好交流的使者③都为完成使命历尽艰辛④都应日本政府之邀前往传播佛法A.①②④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14. 小明想写一篇以《唐朝的社会风气》为主题的小论文,他可以通过下列哪些词语查找资料()①昂扬进取,积极向上②风气开放,充满活力③兼容并蓄,尚武精神盛行④闭关保守,封闭落后A.①③④B.①②③C.①②④D.②③④15. 宋太祖为加强对地方的控制,派文臣担任各州县的长官,为防止知州权力过大难以控制,宋太祖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下列与史实不符的是()A.废除知州设置,直属中央B.实行三年一换的制度C.在各知州设置通判,以分知州的权力D.地方设置转运使16. 唐太宗时期,假设国家要在关中一带修建一项大型水利工程按制度规定其运作程序是()A.尚书省→中书省→门下省→工部B.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工部C.门下省→中书省→尚书省→工部D.尚书省→门下省→中书省→工部17. 下列表述中最能反映隋朝社会特点的是:()A.君主专制顶峰B.民族大融合C.经济重心转移D.繁荣而短暂18. 下列史实能体现唐朝较为开放的社会风气的是( )①武则天登基成为皇帝②唐三彩的生产③妇女喜好骑马、打球、射箭等④尚武风气盛行A.①②B.①②③C.①③④D.①②③④19. 宋代庄绰在《鸡肋编》中说到都城汴京,“数百万家,尽仰石炭,无一家燃薪(柴草)者”。
这一现象的出现与下列哪一项手工业成就有关()A.宋代石油的开采量居世界第一B.宋代煤的开采量居世界第一C.宋代铁的产量居世界第一D.宋代铜的产量居世界第一20. 在北宋和辽、西夏的关系中,不正确的是()A.北宋与辽、西夏长期进行战争B.北宋与辽、西夏在边界进行贸易C.北宋给辽、西夏岁币D.元昊向北宋称臣21. “文武将吏,擅自署置,贡赋不入朝廷,虽称藩臣,实非王臣。
”——《旧唐书》,该材料反映了实质问题是()A.君权与相权的矛盾 B.中央与地方的矛盾C.文臣与武将的矛盾D.汉族与少数民族政权的矛盾22. 下列唐朝与国外友好交往的史实中,发生在唐玄宗时期的是()A.日本第一批遣唐使来到中国B.鉴真东渡C.玄奘西游D.《大唐西域记》的完成23. 学习隋唐史后,四位同学作了主题演讲,你认为能准确地概括这段历史的基本特征是()A..统一国家的建立B.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C.繁荣与开放D.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24. 敦煌莫高窟被称为世界最大的艺术宝库之一,主要因为()A.有最大精美的彩塑和壁画B。
位于河西走廊C.建筑具有独创风格D.大批宝物被劫掠到国外震惊世界25. 假如你穿越时空隧道,回到唐朝,作为一名朝廷重要官员,不可能经历的事情是()A.从长安去洛阳乘船,经大运河到江南余杭体察民情B.上朝时,见以魏征向太宗皇帝进谏C.和太宗皇帝一齐讨论科举制度的事宜D.经常诵读苏东坡写的词26. 北宋为了把地方财赋收归中央,设置()A.知州B.通判C.转运使D.宰相27. 中国古代有许多重大发明。
下列发明按出现的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造纸术、司南、火药、活字印刷术B.火药、造纸术、活字印刷术、司南C.造纸术、活字印刷术、火药、司南D.司南、造纸术、火药、活字印刷术28. 按时间顺序排列下列事件()①忽必烈建立元朝②蒙古军队灭金③建立大蒙古国④蒙古军队灭西夏A.③④②①B.③②①④C.②③①④D.①④②③29. 在宋朝重文轻武的表现不包括( )A.政事堂主官由文官担任,地方官都是清一色的文官B.主管全国军务的枢密院主官也基本由文官担任C.遇有战事,由文官担任主帅D.宋朝科举制日趋完善,武举规模亦超过前代30. 在我国古代历史上,曾多次出现政治清明、经济繁荣、国力强盛的盛世局面,如唐朝时期的“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等。
从这些盛世局面出现的原因中我们不能得到的启示是()A.国家的统一和社会的稳定是发展经济的必要条件B.统治者的励精图治是盛世局面出现的最根本原因C.国内各地区、各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对社会发展起着重要作用D.劳动人民的辛勤劳动直接推动了社会经济发展31. 《旧唐书》称:武则天“制公卿之死命,擅王者之威力” (意为诛杀公卿,独断专权),但有人说:“对人民来说,武则天不算是坏皇帝。
”得出这个结论的主要依据是武则天( ) A.改国号为周 B.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C.修订法律,废除酷刑苛法D.减轻人民负担,推动社会经济发展32. 岳飞抗金赢得了人民尊敬的主要原因是()A.他被秦桧诬陷,蒙受冤屈B.他的岳家军纪律严明,英勇善战C.他坚持抗金斗争是正义的D.他的抗金斗争使南北方获得了持久和平33. 下列四幅两宋与辽、金、西夏并立示意图中,错误的一项是()A. B. C. D.34. 下列事件按发生的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①唐朝灭亡②唐朝打败叛军③黄巢建立政权④安史之乱A. ①②③④B. ②③①④C. ③①②④D. ④②③①35. 某同学为某单元设计了如图所示的示意图,请你根据所学知识判断该单元的主题是()A.中华文明的起源B.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C.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D.繁荣与开放的社会36. 自古男人掌朝纲,谁料女杰作俊贤。
重拳击碎贪腐吏,玉手托起清廉官。
”诗中提到的皇帝历经千年,褒贬不一,与这位皇帝有关的事件是()A. 戒奢从简B. 虚心纳谏C. 派文成公主入藏和亲D. 增设殿试和武举37. 清朝学者赵翼写诗说:“千秋疑案陈桥驿,一著黄袍便罢兵。
”该诗讲的是哪位皇帝()A.秦始皇B.汉高祖C.宋太祖D.元世祖38. 西汉文景时期,政治清明,经济发展,人民生活安定,史称“文景之治”。
这统治局面得以出现是因为文帝景帝()。
①减轻赋税②推行修养生息的政策③重视以德化民④废除严刑苛法A. ①②③B. ①②④C. ②③④D. ①②③④39. 隋朝虽然是一个短暂的王朝,但在我国历史上仍占有重要地位。
隋朝的历史作用有:()①结束了长期分裂的局面②促进了南北经济文化的交流③为唐朝的繁荣奠定了基础④承上启下,继往开来A. ①②③B. ①②③④C. ②③④D. ①②④40. 魏晋南北朝时期,江南地区(长江中下游地区包括岭南一带)得以开发的最主要原因是( )A.自然条件优越B.统治者施行仁政C.水利设施齐全D.中原汉人南迁带来先进技术41. 人口迁移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一种普遍现象。
我国古代北方人口大量南迁开始于( )A.秦朝B.西汉C.东汉D.三国42.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实现全国统一的政权是( )A.前秦B.东晋C.西晋D.北魏43. 下列哪一项不属于唐朝衰落的原因()A.统治者不再励精图治B.地方军事势力逐渐强大,威胁中央政权C.北方少数民族南下,中央王朝无法与之对抗D.宦官专权使朝政更加黑暗腐败44. 易中天在《帝国的终结》一书中说“秦,虽死犹存,它亡的悲壮”。
从政治上看,“秦,虽死犹存”主要是指()A.统一度量衡和货币 B.焚书坑儒C.修筑长城D.建立起中央集权制度45. 对于商鞅变法,不正确的看法是()A. 使秦国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封建国家,为秦统一六国奠定了基础B. 秦孝公变法的坚定决心与商鞅大刀阔斧变法的行动相得益彰C. 没有商鞅就没有秦国的变法和强大D. 一些旧贵族极力反对变法,说明任何变法改革都不会一帆风顺46. 在商鞅变法的内容中,奠定了封建经济基础的是()A.国家承认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B.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C.根据军功大小授予爵位和田宅D.建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47. 战国时期是我国()A.奴隶社会开始时期B.封建社会确立时期C.统一国家的建立时期D.奴隶社会的鼎立时期48. “农圣”贾思勰的《齐民要术》既总结了汉族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又记录了鲜卑族的畜牧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