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历史下册选择题专题复习
七年级历史下册50道单项选择题专项练习含答案

七年级历史下册50道单项选择题专项练习含答案七年级历史下册50题单项选择专项习题1.继秦汉之后中国又一次实现大统一的辉煌时期是在()A.581年 B.589年 C.605年 D.618年2.被唐太宗比喻为一面镜子的大臣是 ( )A.房玄龄 B.宋璟 C.魏徵 D.张九龄3.下列哪个民族是今天藏族的祖先()A.突厥 B.回鹘 C.吐蕃 D.南诏4.“千舞万舞不可数,就中最爱霓裳舞”是白居易赞叹谁编写的舞曲()A.唐太宗 B.唐高宗 C.唐玄宗 D.武则天5.在中日交流史上,有两位人物特别值得纪念,他们是()①李白②鉴真③阿倍仲麻吕④玄奘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6.中国封建社会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盛世景象是指()A.汉武帝的大一统 B.开皇之治 C.贞观之治 D.开元盛世7.下列城市属于7—8世纪国际性大都市的是()A.洛阳 B.北京 C.长安 D.广州8.使唐朝由盛到衰的转折点是()A.安史之乱B.农民起义C.唐玄宗不理朝政D.宠爱杨贵妃9.世界文化遗产敦煌莫高窟位于现在的()A.山西 B.甘肃 C.新疆 D.河北10.隋朝大运河的主要作用是()A.巩固了隋朝的统治 B.方便了隋炀帝下江南 C.促进了南北经济的交流D.加速了隋朝的灭亡11.下列关于科举制度的表述,正确的有()①首创于隋朝,唐朝加以完备②它可以使门第不高的地主凭借真才实学参与政权③考试只能在四书五经范围内命题④推动了隋唐文化的繁荣A.①③④ B.②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12.摄制组要拍一部反映唐朝鼎盛时期的电视剧,你认为下面哪些场景是必不可少的()①李世民南征北战的场景②国际性大都市长安的繁华③李白的趣闻轶事④杨国忠的乱政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13.地理老师要求查阅一千多年前印度的地理概况、风俗人情,下面可以给你提供大量资料的是()A.《大唐西域记》B.《西游记》C.《七年级地理课本》D.《史记》14.学校要举行中华传统文化知识擂台赛,下面的题目与隋唐有关的是()①奇巧甲天下,中国第一石拱桥②罄竹难书③水能载舟,亦能覆舟④大雁塔下留英名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15.中国有55个少数民族,可你知道彝族和白族的祖先是哪个古老民族吗()A.突厥 B.靺鞨 C.南诏 D.回鹘16.辉煌灿烂的隋唐文化是当时世界文明的顶峰,下面的叙述有错误的是()A.赵州桥是迄今为止世界上最古老的石拱桥B.长安城是当时世界上最宏伟的城市建筑群C.唐诗是中国古典文学殿堂中最璀璨的明珠D.唐太宗编排的《霓裳羽衣舞》是流传至今的名曲17.下列名臣按照历史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A.商鞅—魏徴—宋璟—张九龄 B.魏徴—张九龄—商鞅—宋璟C.商鞅—魏徴—张九龄—宋璟 D.宋璟—商鞅—魏徴—张九龄18.唐太宗说“以人为镜,可知得失。
历史答案与试题:七年级下学期

历史答案与试题:七年级下学期一、选择题1. 下列哪个朝代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A. 西周B. 秦朝C. 汉朝D. 唐朝答案:B2. 以下哪位人物是汉朝的开国皇帝?A. 秦始皇B. 刘邦C. 刘秀D. 司马炎答案:B3. 下列哪个事件标志着三国时期的开始?A. 赤壁之战B. 官渡之战C. 夷陵之战D. 淝水之战答案:A4. 下列哪个朝代是中国历史上第二个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A. 三国B. 晋朝C. 南北朝D. 隋朝答案:D5. 以下哪位人物是唐朝的开国皇帝?A. 曹操B. 李渊C. 刘备D. 司马炎答案:B二、填空题1.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了____个诸侯国,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
答案:六2. 汉朝的开国皇帝是____,他于公元前202年建立了汉朝。
答案:刘邦3. 三国时期的开始标志是____之战。
答案:赤壁4. 隋朝的开国皇帝是____,他在581年建立了隋朝。
答案:杨坚5. 唐朝的开国皇帝是____,他在618年建立了唐朝。
答案:李渊三、简答题1. 请简要介绍秦朝的历史背景和主要成就。
答案:秦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成立于公元前221年。
秦始皇通过统一六国,结束了长期的诸侯割据局面,建立了中央集权的封建制度。
秦朝实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如统一度量衡、推行法律、修建长城等,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 请简要介绍汉朝的历史背景和主要成就。
答案:汉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二个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成立于公元前202年。
汉朝的开国皇帝刘邦是秦朝末年起义军的首领,他在楚汉战争中战胜了项羽,建立了汉朝。
汉朝时期,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都取得了显著的成就,如推行儒家思想、发展农业、修建丝绸之路等,使汉朝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之一。
3. 请简要介绍三国时期的历史背景和主要事件。
答案:三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分裂时期,始于公元220年,终于公元280年。
初一历史下册题库及答案

初一历史下册题库及答案一、选择题1.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推行了以下哪项政策?A. 焚书坑儒B.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C. 推行科举制度D. 实行郡县制答案:D2. 唐朝时期,对外关系的发展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A. 丝绸之路的开辟B. 与周边国家的频繁战争C. 与周边国家的文化交流D. 以上都是答案:C3. 明朝时期,郑和下西洋的主要目的是什么?A. 贸易往来B. 宣扬国威C. 寻找海外资源D. 探索新航路答案:B二、填空题4. 唐朝的开国皇帝是______。
答案:李渊5. 清朝的最后一个皇帝是______。
答案:溥仪6. 我国古代四大发明包括造纸术、印刷术、______和______。
答案:指南针、火药三、判断题7. 汉武帝时期,实行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政策。
()答案:正确8. 明朝时期,实行了闭关锁国政策。
()答案:错误9. 元朝时期,忽必烈建立了元大都,即今天的北京。
()答案:正确四、简答题10. 请简述唐朝的开放政策对中外文化交流的影响。
答案:唐朝的开放政策促进了中外文化的广泛交流。
唐朝时期,长安和洛阳成为国际性的大都市,吸引了大量的外国使节、商人、学者和宗教传教士。
通过丝绸之路,唐朝与中亚、西亚乃至欧洲的文化交流日益频繁,使得唐朝的文化更加多元和丰富。
同时,唐朝的科技、艺术、宗教等也对周边国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1. 请简述清朝末期的鸦片战争及其对中国的影响。
答案:鸦片战争是1840年至1842年间,清朝与英国之间的一场战争。
战争的导火线是清朝禁止鸦片贸易,英国为了维护其经济利益,发动了侵略战争。
战争结果是清朝战败,被迫签订了《南京条约》,割让香港岛,开放五个通商口岸,并支付巨额赔款。
鸦片战争标志着中国近代史的开始,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受到严重损害。
五、论述题12. 论述中国古代四大发明对世界文明发展的贡献。
答案:中国古代四大发明,即造纸术、印刷术、指南针和火药,对世界文明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单项选择题专项练习题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单项选择题专项练习题1. 铁器的制造对于人类社会的发展意义重大,因为它- A.提高了生产力和劳动效率- B.改变了人类的饮食惯- C.促进了农业的发展- D.扩大了贸易和交通2. 列国时代(公元前770年-公元前221年)是为何会发生?- A.战国时期的统一朝代- B.春秋时期的地方政权- C.周朝灭亡后的局部政权- D.秦国统一六国后的统治3. 以下哪个朝代是由秦朝继承的?- A.唐朝- B.汉朝- C.明朝- D.宋朝4. 儒家学派主张人之初性本善,但需要通过什么来培养?- A.学术知识- B.军事技能- C.宗教- D.道德修养5. 起草《九章算术》和《孙子算经》的目的主要是为了- A.发展科学技术- B.进行商业经营- C.统治国家- D.实现个人成就6. 以下哪位是伟大的民族英雄,也是封建社会的活动家?- A.孟子- B.屈原- C.墨子- D.刘备7. 中国古代的黄金时代是指哪个朝代的统治时期?- A.西汉- B.东汉- C.唐朝- D.宋朝8. "皇度"是以下哪个历史朝代的产物?- A.商朝- B.周朝- C.秦朝- D.汉朝9. 中古时期是指以下哪个朝代的时期?- A.唐朝- B.宋朝- C.明朝- D.元朝10. "朱棣在位时期兴建了紫禁城",这句话是对的吗?- A.对- B.错11. 清朝时期的什么政策导致了中国社会经济的长期落后?- A.对外开放政策- B.排外政策- C.差序格局政策- D.儒家治学政策12. 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能够培养什么样的人才?- A.政治家- B.宗教家- C.文化人- D.商人13. 中国古代名将钟馗是哪个朝代的人?- A.明朝- B.唐朝- C.西周- D.东汉14. 以下哪一位皇帝建立了西安千佛洞?- A.武则天- B.唐太宗李世民- C.唐高宗李治- D.唐中宗李显15. 以下哪一位是中国历史上的女性政治家?- A.魏忠贤- B.武则天- C.孙中山- D.诸葛亮。
七年级历史下册复习选择题

七年级历史下册复习选择题七年级下册选择题1、秦朝和隋朝都是短命王朝,却为汉唐盛世奠定了基础,它们共同的历史贡献时()A.都出现了盛世B.都曾制定了有利统⼀的制度和措施C.都开通了沟通南北的⼤运河D.都修筑过⼤规模的军事防御⼯程2、唐太宗是我国古代杰出的政治家,下⾯关于他的政绩正确的是()①吸取北宋灭亡教训②善于⽤⼈和重视纳谏③合并州县,减轻⼈民负担④完善科举制,创设殿试和武举⑤被誉为“天可汗”⑥开通了⼤运河A①②③④⑤⑥B②③⑤⑥C②③⑤D①②⑤3、“⼈五灌溉之劳,⽽⽥有常熟之利”反映了唐朝创制的哪⼀⽣产⼯具()A耧车B⽔排C筒车D翻车4、有⼈曾经中肯地评价科举制:“⾃隋罢外选,招天下之⼈,聚于京师,春还秋往,乌聚云合。
”科举制从隋朝的诞⽣到唐朝的完善、清朝的灭亡,历时1300多年,对中国历史产⽣过重⼤影响。
科举制度在隋朝的影响是()①权贵⼦弟⽆论优劣都可以做官②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发展③促进了⽂学艺术的发展④改善了⽤⼈制度,读书⼈可以凭才学做官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5、位于青海省⽟树藏族⾃治州的⽂成公主庙。
它始建于1300多年前,是当地⼈民为纪念⽂成公主⼊藏路经此地⽽建。
下列相关表述正确的是()①派⽂成公主⼊藏的是唐⽞宗②⽂成公主⼊藏的最终⽬的地是逻些③当时吐蕃的赞普是松赞⼲布④⽂成公主⼊藏增强了汉藏两族的友好关系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6、隋唐时,我国统⼀的多民族国家得到空前发展。
下列不属于反映唐朝民族关系融洽的是A“回鹘⾐装回鹘马”B“车书本⼀家”C“和同为⼀家”D“唐风洋溢奈良城”7、“黄河之⽔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他⽤奇特的夸张、绝妙的想象,激荡的感情谱写了⼀⾸⾸千古绝唱。
他是()A苏轼B⽩居易C李⽩D⾟弃疾8、东汉末年以来书法成为⼀种艺术。
在唐代,成为千年楷模、书法正统的是()A张旭、怀素的草书B颜真卿、柳公权的楷书C赵孟頫的赵体D苏轼黄庭坚的尚意⾏书9、下列四位少数民族的杰出领袖,都曾建⽴过强⼤的政权,这些政权的名称分别是()阿⾻打铁⽊真松赞⼲布元昊A⾦元吐蕃契丹B辽蒙古西夏吐蕃C⾦蒙古吐蕃西夏D辽元吐蕃西夏10、郭靖与杨康是⾦庸先⽣脍炙⼈⼝的⼩说《射雕英雄传》中的两个重要⼈物。
七年级下册复习题历史

七年级下册复习题历史历史作为一门重要的学科,不仅能够帮助我们了解过去,更能让我们从中汲取智慧,指导未来。
七年级下册的历史课程涵盖了许多重要的历史事件和人物,以下是一些复习题,以帮助同学们巩固所学知识。
一、选择题1. 唐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非常繁荣的朝代,它在哪个世纪建立?A. 3世纪B. 5世纪C. 7世纪D. 9世纪2. 明朝时期,中国航海技术非常发达,郑和下西洋的船队规模宏大。
请问郑和下西洋共进行了几次?A. 5次B. 6次C. 7次D. 8次二、填空题1. 清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它的建立者是_________。
2.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实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其中包括统一度量衡、货币和__________。
三、简答题1. 请简述唐朝时期的“贞观之治”。
2. 清朝末期,中国面临了哪些内忧外患?四、论述题1. 论述中国古代科举制度的起源、发展及其对中国古代社会的影响。
2. 分析清朝灭亡的原因及其对中国历史发展的影响。
答案解析:一、选择题1. 正确答案:C。
唐朝是在7世纪建立的,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非常繁荣的朝代。
2. 正确答案:B。
郑和下西洋共进行了7次。
二、填空题1. 正确答案:努尔哈赤。
他是清朝的建立者,统一了满洲各部,奠定了清朝的基础。
2. 正确答案:文字。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实行了统一的文字,即小篆。
三、简答题1. 贞观之治是唐太宗李世民在位期间的政治局面,以政治清明、经济繁荣、社会稳定、文化发展著称。
2. 清朝末期,中国内忧包括农民起义、官僚腐败等,外患则主要是列强的侵略和不平等条约的签订。
四、论述题1. 科举制度起源于隋朝,发展至唐朝达到鼎盛,对中国古代社会的影响包括选拔人才、促进社会流动等。
2. 清朝灭亡的原因主要有内部腐败、民族矛盾激化、外部侵略等,其灭亡标志着中国封建社会的终结,为近代中国的变革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通过这些复习题,同学们可以检验自己对七年级下册历史知识的掌握情况,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深入学习和理解。
七年级下册历史复习题

七年级下册历史复习题七年级下册历史复习题历史是一门让我们了解过去、理解现在、展望未来的学科。
在七年级下册的历史课程中,我们学习了许多有趣的知识,包括中国古代的文明和世界历史的发展。
现在,让我们来回顾一下这些知识,并通过一些复习题来加深我们的理解。
一、选择题1. 下列哪个是中国四大发明之一?A) 火药B) 电视C) 印刷术D) 飞机2. 以下哪个朝代是中国古代的第一个朝代?A) 唐朝B) 秦朝C) 汉朝D) 春秋时期3. 以下哪个事件标志着中国的解放战争的胜利?A) 五四运动B) 五一运动C) 九一八事变D) 抗日战争胜利4. 以下哪个国家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发动国?A) 英国B) 德国C) 日本D) 美国5. 以下哪个历史人物是中国古代的伟大诗人?A) 孔子B) 李白C) 鲁迅D) 毛泽东二、填空题1. 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2. 中国古代的两大思想家是________和________。
3.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时间是________年至________年。
4. 中国的解放战争从________年开始,到________年结束。
5. 中国古代的两大诗人分别是________和________。
三、简答题1. 请简要介绍一下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
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是指造纸术、指南针、火药和印刷术。
造纸术的发明让人们可以更方便地记录和传播信息;指南针的发明对航海和导航起到了重要作用;火药的发明对军事和烟花爆竹产生了巨大影响;印刷术的发明使书籍的印刷更加高效,大大推动了文化的传播。
2. 请简要介绍一下中国古代的两大思想家。
中国古代的两大思想家是孔子和老子。
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强调人们应该尊敬祖先、尊重礼仪,并注重个人的修养和道德的提升。
老子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他主张“无为而治”,认为人们应该顺应自然的规律,追求内心的宁静和自由。
七年级历史试题:下学期版及答案

七年级历史试题:下学期版及答案第一部分:选择题(共10题,每题2分,共20分)1. 以下哪个是中国的四大发明?A. 火药B. 造纸术C. 指南针D. 活字印刷术2. 下面哪个朝代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封建王朝?A. 商朝B. 唐朝C. 宋朝D. 明朝3. 以下哪个事件标志着中国近代史的开始?A. 辛亥革命B. 文化大革命C. 五四运动D. 抗日战争4.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出自以下哪位思想家之口?A. 孔子B. 孟子C. 墨子D. 荀子5. 以下哪个国家在19世纪末入侵中国,导致了“八国联军”的战争?A. 英国B. 法国C. 日本D. 俄国6. 达尔文的进化论对以下哪个学科产生了重大影响?A. 物理学B. 化学C. 生物学D. 哲学7. 以下哪个事件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成立?A. 五四运动B. 辛亥革命C. 中国革命D. 南昌起义8. 下列哪个国家被称为“东方巴黎”?A. 中国B. 日本C. 印度D. 泰国9. 以下哪个文明是世界四大古文明之一?A. 美索不达米亚文明B. 吴越文明C. 西夏文明D. 拜占庭文明10. 以下哪个历史时期是中国古代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A. 春秋战国时期B. 秦汉时期C. 民国时期D. 三国时期第二部分:简答题(共5题,每题10分,共50分)1. 请简要解释“丝绸之路”对中西方文化交流的重要性。
2. 请简要介绍一下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
3. 请列举一些中世纪欧洲的重要发明。
4. 请简要描述中国文化的传统价值观。
5. 请解释一下“工业革命”对世界历史的影响。
第三部分:论述题(共2题,每题20分,共40分)1. 请论述近代中国面临的三个主要问题,以及中国共产党如何解决这些问题。
2. 请论述中国古代封建社会的社会等级制度和人们的生活状况。
答案:第一部分:选择题1. A2. A3. A4. B5. A6. C7. C8. B9. A10. B第二部分:简答题1. 丝绸之路是古代中国与西方国家之间的贸易和文化交流通道,通过这条路线,中国传统的丝绸、瓷器、茶叶等商品被引入西方,同时也带来了西方的马匹、玛瑙、香料等商品和文化,促进了中西方的经济繁荣和文化交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七年级历史下册选择题专题复习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
请把正确选项前的字母代号写在题号前1.清朝学者赵翼在某首诗中写道:“千秋疑案陈桥驿,一著黄袍便罢兵。
”该诗讲的是哪位皇帝()A.秦始皇B. 汉高祖C. 宋太祖D. 元世祖2.宋太祖曾说:“国家若无外忧,必有内患,外忧不过边事,皆可预防;唯奸邪无状,若为内患,深可惧也。
”他的这种认识导致北宋时期出现的军事特色是()A.守内虚外B. 内外兼顾C. 守外虚内D. 内外皆虚3.北宋派转运使管理地方财政。
实行这一措施的最主要目的是()A.保证政府的财政收入B. 避免地方官吏贪污腐败C.使地方失去割据的物质条件D. 解决支付给辽、西夏岁币的财政困难4.小明同学进行探究性学习,他收集了“契丹的兴起”“澶渊之盟”“宋夏和战”“岳飞抗金”的相关资料。
由此可知,他探究的主题是()A.中华文明的起源B.统一国家的建立C.民族关系的发展D.繁荣与开放的社会5.假如时光倒流,你来到宋代江南某大户人家做客,你不可能遇到的情况是()A.主人端上占城稻米饭给你吃B.主人家的桌子上摆着瓷器茶水壶C.主人告诉你有些商人用纸币做买卖D.主人的儿子们正在谈论马可.波罗6.中国宋代在知识的普及、商业的活跃和都市的发达等方面成就突出,堪称当时世界上最重要的中心。
以下选项中,不支持这一观点的是()A.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B.平民毕昇发明了活字印刷术C.城市中出现固定的娱乐场所”瓦子”D.发明火药并广泛应用于军事上7.一位学者在分析中国商业的发展时说:“雄汉盛唐的光景不必去说它了,但即使到了1000多年前文弱的赵宋王朝,中国的经济特别是城市商业,也是世界上最繁荣的。
”以下能够支持这一观点的图片是()A.《女史箴图》B.《洛神赋图》C.《步辇图》D.《清明上河图》8.宋朝是一个“前所未有的发展、创新和文化繁荣的时代”。
这种创新与繁荣的表现是()A.发明雕版印刷术B.发明火药C.改进造纸术D.指南针应用于航海9.某历史博物馆举办“中国古代历史图片展”。
在某展厅中出现了如下一组图片,请你为该展厅选择一个最合适的名称()①《清明上河图》(局部)②南宋纸币“会子”铜板拓片③《货郎图》④市舶司遗址A.宋代商业繁荣B.宋代民族政权并立C.宋代国家统一D.宋代民族交融10.某班在历史课堂上就我国“经济重心南移”展开讨论。
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宋代已完成经济重心南移的史实是()A.太湖流域的苏州、湖州成为重要的粮仓B.东京是当时最大的城市C.景德镇成为著名的瓷都D.广州等地造船业发达11.随着城市人口的增长,城市中的店铺不断增加,街道两旁的商店、客栈、货摊林立,营业时间不受限制,有“昼市”“夜市”,许多交易可用“交子”,“动即上万”。
以上情形最早可能出现在()A.汉代长安B.唐代洛阳C.北宋东京D.元朝大都12.唐宋时期,众多的诗词作品得以刊印成集,主要得益于()A.造纸术的改进B.印刷技术的改进C.国家政策的支持D.对外交流的发展13.“天子好蹴鞠(宋徽宗喜欢蹴鞠),满城尽高俅(东京城流行踢球)。
”这两句诗,除了具有讽刺的意味外,同事、时也()A.说明了知识分子收到社会平[普遍尊重B.体现了宋朝乡村生活的丰富多彩C.道出了靖康之变发生的直接原因D.反映了宋朝市民生活的一个侧面14.下列所列举的历史现象出现的朝代是( )①指南针开始应用于航海事业②瓦子(舍)在城市中出现③活字印刷术的发明④句子长短不一的新诗歌体裁成为主要的文学形式A.汉朝B.唐朝C.宋朝D.明朝15.经典诵读可以帮助我们提取丰富的历史信息。
《三字经》:“嬴秦氏,始兼并……迨至隋,一土宇……元灭金,绝宋世。
太祖兴,国大明。
”其中所反映的从长期分裂走向统一的朝代有A.秦、隋、宋B.秦、隋、元C.秦、元、明D.隋、元、明16.创作了悲剧《窦娥冤》的元代最优秀的剧作家是()A.白朴B.王实甫C.马致远D.关汉卿17.元朝是中国历史上首个大一统的由少数民族建立的封建王朝。
元朝疆域辽阔,民族众多。
以下事件中,发生在元朝的是()①建立了蒙古汗国②西藏正式成为中央政府直接管辖下的一个地方行政区域③灭掉西夏政权④灭掉南宋政权A.①②B.③④C. ②④D.①④18.元朝是由蒙古族建立的一个统一的国家。
元朝为加强对全国的统治,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元朝建立的地方行政制度一直沿用至今。
这一制度是()A.郡县制B.中书省C.行省制D.尚书省19.我国古代文化辉煌灿烂。
下列著作属于相同类别的一组是()①《史记》②《论语》③《资治通鉴》④《红楼梦》A. ①③④B. ②③C. ①③D. ①②③20.学会归纳历史发展的阶段特征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之一。
请问,辽、宋、夏、金、元时期最显著的阶段特征是()A.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B.经济重心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C.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D.繁荣与开放的社会21.明史专家吴晗在《朱元璋》一书中写道:“在宋以前有三公坐而论道的说法……到宋朝便不然了。
从太祖以后,大臣上朝在皇帝面前无座处,一坐群站……在明代,不但不许坐,连站着都不行,得跪着说话了。
”君臣关系从坐到站再到跪,这一现象说明()A.丞相的权力被六部分割B.中央的权力日益向帝王集中C.设立了锦衣卫和东厂D.中央对地方的管理日益加强22.下面是某朝代政府的改制图。
据此判断,该朝代是()皇帝政府构架(改制前)皇帝政府构架(改制后)丞相吏户礼兵刑工吏户礼兵刑工A.秦朝B.西汉C.唐朝D.明朝23.下面所示的内容所反映的历史发展趋势是()皇帝皇帝中书省尚书省门下省吏户礼兵刑工吏户礼兵刑工A.中央集权弱化B.地方权力加强C.君主专制加强D.社会秩序动荡24.“甘薯所在,居人便有半年之粮,民间渐次广种。
”这一现象发生在()A.宋朝B.元朝C.明朝D.清朝25.英国史学博士李约瑟说:“明代的水师在历史上可能比其他任何亚洲国家的任何时代都出色,甚至较同时代的任何欧洲国家,乃至所有欧洲国家联合起来,都可以说不是它的对手。
”材料中涉及的历史事件是()A.戚继光抗倭B.郑和下西洋C.郑成功收复台湾D.平定葛尔丹叛乱26.郑和下西洋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
下列关于这一壮举的历史意义的说法,正确的是()A.增强了明朝的综合国力B.加强了明朝与亚非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友好往来C.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D.打破了世界各地相互隔绝的状态27.他的足迹,“最远到达红海沿岸和非洲东海岸,比欧洲航海家的远航早半个多世纪”。
他是()A.张骞B.郑和C.戚继光D.郑成功28.我国古代为抵御北方游牧民族的骚扰,保护中原的农耕文明,发挥过重要作用的伟大工程是()A.都江堰B.长城C.大运河D.北京故宫29.下图出自“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该书是()A.《齐民要术》B.《农政全书》C.《本草纲目》D.《天工开物》30.下列著作和作者的搭配,正确的一组是()①《农政全书》——徐光启②《天工开物》——宋应星③《三国志通俗演义》——罗贯中④《水浒传》——施耐庵⑤《红楼梦》——董其昌⑥《西游记》——吴承恩A. ①②③④⑤B. ①②④⑤⑥C. ①②③④⑥D. ②③④⑤⑥31.2015年,中国科学院的屠呦呦获得了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下列古代任务中,与屠呦呦同属于医学领域的是()①华佗②张仲景③李春④祖冲之⑤李时珍A. ①③④B. ①②⑤C.②③⑤D.①②③32.他是一位具有传奇色彩的大英雄;他以十三副铠甲起兵,出生入死,功勋卓著,也曾身陷囹圄。
他多次遇刺却能逢凶化吉;他懂天文、知地理,谙韬略、善用人;他戎马倥偬数十载,横扫白山黑水,统一女真各部,击溃大明王朝的军队,成为威震北中国的一代铁血汗王。
他是()A.阿骨打B.忽必烈C.努尔哈赤D.皇太极33.1644年,明朝灭亡,清军入关。
按照公元纪年法,这一年属于()A.16世纪40年代B.16世纪50年代C.17世纪40年代D.17世纪50年代34.明清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主要特点就是对外抗击外敌入侵,对内同分裂和叛乱势力作斗争,两者密切结合。
下列史实中,能体现“对内同分裂和叛乱势力作斗争”的是()A.戚继光抗倭B.郑成功收复台湾C.康熙亲征葛尔丹D.雅克萨之战35.“台湾者,中国之土地也,久为贵国所踞,今余既来所,则地当归我……”对侵略者提出这一正义要求的民族英雄是( )A.戚继光B.郑成功C.林则徐D.邓世昌36.下列事件中,有利于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的是()①西汉设置西域都护②元朝设置宣政院③郑和下西洋④清朝设置驻藏大臣A. ①②③B.①②④⑤C.②③④D.①③④37.马克思说:“与外界隔绝,曾是保存旧中国的首要条件。
”此论断评价的是清朝在和西方各国的交往中()A.实行闭关锁国政策B.禁止对外贸易C.加强思想控制D.拒绝西方殖民38.我国古代中央政府历来注重对边疆地区的管理。
清朝为加强对新疆地区的管辖而采取的措施是()A.设置西域都护B.设置安西都护府C.设置宣政院D.设置伊犁将军39.下列关于中国古代边境管理政策的叙述,正确的是()A.秦朝为开发北疆兴修灵渠B.郑成功收复台湾,加强台湾同内地的联系C.汉武帝设置西域都护D.清政府设置驻藏大臣,加强中央对西藏的管辖40.下列作品中,通过描写四大家族的兴衰变化和贵族青年的爱情悲剧,从而深刻地鞭挞封建制度和封建礼教罪恶的是()A.《水浒传》B.《红楼梦》C.《牡丹亭》D.《本草纲目》41.唐太宗即位后,吸取隋亡的历史教训,认识到“为君之道,必须先存百姓”。
下列哪一项治国措施最能直接体现这个观点()A.选用良臣,提高行政效率B.轻徭薄赋,减轻农民负担C.简法轻刑,重新修订法律D.重视教育,大力培养人才42.唐朝著名的诗人有很多,有一位诗人创作了大量的忧国忧民,反映社会现实生活的诗作,“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就是他的名句。
后人称他为“诗圣”。
他是()A.王维B.李白C.杜甫D.白居易43.唐朝是我国历史上繁荣与开放的朝代,它不仅有开放的对外政策,还有开明的民族政策。
下列哪一历史事件体现了“开明的民族政策”()A.遣唐使来华B.玄奘西行天竺C.文成公主入藏D.鉴真东渡日本44.下列事件按发生的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①唐朝灭亡②唐朝打败安史叛军③黄巢建立政权④安史之乱A. ①②③④B.②③①④C.③①②④D. ④②③①45.《西游记》中的唐僧是依据哪个历史人物创作的()A.玄奘B.鉴真C.戒贤D.普照46.“贞观十五年……公主嫁到吐蕃,加强了中原与吐蕃的经济文化联系”。
材料评述的是()A.唐蕃和亲的意义B.宋夏议和的影响C.西藏正式纳入中国版图D.土尔扈特部回归的原因47.“贞观之治”为唐朝的强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下面有关“贞观之治”出现原因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重视纳谏B.轻徭薄赋C.任用姚崇为相D.吸取隋亡的历史教训48.结束魏晋南北朝长期分裂局面,重新统一全国的是()A.秦灭六国B.西晋灭吴C.隋灭陈朝D.元灭南宋49.宋代诗人汪洙的《四喜》诗曰:“久旱逢甘露,他乡遇故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