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椎前路术后早期硬膜外血肿成因和防治
硬膜外血肿护理问题及措施

硬膜外血肿护理问题及措施硬膜外血肿是一种颅内出血的情况,是指血液在硬膜外腔(硬膜与蛛网膜之间的腔隙)内聚集形成的一种血肿。
它通常是由于头部外伤或者手术操作引起的,而且可能会给患者带来严重的健康风险。
因此,对硬膜外血肿的护理非常重要。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深入探讨硬膜外血肿的护理问题及措施,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进行讨论,让你能够更全面、深刻地了解这个主题。
首先,我们将从硬膜外血肿的临床表现和病因讲起。
硬膜外血肿的临床表现通常包括头痛、恶心呕吐、意识障碍等症状,因此患者应当接受全面的神经系统检查。
而其病因主要是由于头部创伤或者手术操作时出现脑膜损伤导致的。
接下来,我们将探讨硬膜外血肿的护理问题及其处理措施。
在对患者进行护理时,要确保有足够的护理床位和专门的护理设备,这样可以为患者提供最佳的护理环境。
在监测方面,要做好入院时的基础生命体征监测、头颅CT等检查,以及随时监测血压、脉搏、呼吸等生命体征。
另外,在饮食护理方面,应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和医嘱进行合理的饮食安排,且要咨询营养师或专业医生的建议。
此外,患者的情绪护理也很重要,要提供良好的心理支持和关怀,帮助患者减轻压力。
当然,在药物管理方面,要根据医嘱及时给予药物,同时注意药物的不良反应和副作用,及时记录观察结果并向医生汇报。
此外,还要确保患者的血糖、电解质、凝血时间等指标在正常范围内。
最后,我想分享一下对硬膜外血肿的观点和理解。
我认为,对于硬膜外血肿的护理不仅仅是在临床上提供基本的护理措施,更重要的是要加强护理团队之间的协作与合作,提高护理水平和质量。
同时,护士应该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和心理护理技巧,以便更好地与患者及其家属进行有效的沟通和交流。
总结回顾起来,硬膜外血肿的护理问题及措施是一个复杂而严肃的主题。
通过深入评估和研究,我们了解到硬膜外血肿的临床表现和病因,以及在护理过程中需要关注的各个方面。
在护理中,要注意监测和记录患者的生命体征、药物管理、饮食护理和情绪护理等方面,并加强与患者及其家属的沟通和交流。
颈椎前路术后颈部切口血肿的早期观察与急救

颈椎前路术后颈部切口血肿的早期观察与急救颈椎前路手术是一种常见的治疗颈椎病的手术方式。
但是,手术后可能会发生颈部切口血肿,这是一种可能会导致颈动脉或其他神经血管受压的严重并发症。
因此,术后早期观察和及时急救十分重要。
术后早期观察颈椎前路手术后,患者需要进行密切观察,以便及时发现并处理颈部切口血肿等并发症。
1.注意吸气困难情况术后患者可能出现吸气困难的症状,表现为呼吸急促或呼吸困难。
这可能是由于颈部切口血肿导致气管和食管受到压迫。
如果出现这种情况,应尽快通知医生并采取积极措施。
2.注意颈部肿胀和疼痛颈部切口血肿可能会导致颈部肿胀和疼痛。
术后患者需要定期检查颈部切口处,观察有无异常,如出现肿胀、疼痛等情况,应立即通知医生。
3.注意指标监测术后患者需要定期检查生命体征,如血压、心率、呼吸等。
这有助于发现颈部切口血肿对患者的影响,及时采取相应措施。
急救1. 提高头部位置一个有效的措施是提高患者的头部位置。
这有助于减轻颈部血肿对气管和食管的压力,并促进血液回流。
2.检查血肿情况为了了解血肿的具体情况,可通过超声、CT等方式进行检查。
这可以帮助医生了解血肿的大小、位置和形状,从而指导治疗。
3.积极治疗治疗措施包括按压止血、介入手术、开放手术等,这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来选择。
手术后颈部切口血肿是颈椎前路手术的常见并发症之一,如果不及时发现和处理,会对患者的生命和健康造成极大的影响。
因此,在术后早期观察和及时急救方面要格外重视。
同时,患者术后需要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和检查,并遵循医生的建议来预防和控制术后并发症。
颈椎前路手术的早期并发症及处理

颈椎前路手术的早期并发症及处理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自己的健康问题。
一些颈椎方面的疾病也因此开始受到人们的关注。
随着医学水平的不断提高,颈椎前路手术已经成为颈椎病常用的手术方式之一。
但是颈椎前路手术治疗颈椎病也会伴随一些早期并发症,本文将针对颈椎前路手术的早期并发症及处理进行一些介绍和探讨。
早期并发症颈椎前路手术在治疗颈椎病方面效果颇佳,但是在手术过程中也会潜在一些早期并发症。
其中最常见的并发症包括感染、出血、硬膜外血肿等。
下面分别进行介绍:1. 感染感染是颈椎前路手术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
手术创口较大且手术时间相对较长,术中出血且需要经过多次洗刷,因此手术后容易感染。
感染的症状主要表现为创口红肿、疼痛明显、皮肤呈现明显的红肿渗出状态,甚至可能伴随着高热等重度感染症状。
为了避免感染,手术前需要做到术前准备工作,做好术中无菌操作,并在术后及时处理手术创口。
2. 出血颈椎前路手术术中出血是无法避免的,但是过多的术中出血会导致血肿堆积,影响创口愈合,严重的可能会导致局部坏死,因此术后需要注意血肿的处理。
出血的严重程度通常根据患者术后症状及手术创口出血量来鉴定,出血量较少的可以不作处理,出血量较多的则需要开创口清创,同时给予止血药物。
3. 硬膜外血肿颈椎前路手术后硬膜外血肿也是常见的并发症之一,由于颈椎区域特殊的解剖结构和血管分布,手术后即便是小量的出血也可能导致硬膜外血肿。
患者的症状主要表现为术后恶心、呕吐、头痛、意识障碍等,严重的可能导致脑受压,出现昏迷等症状。
处理措施主要是通过CT等影像学检查确诊,并进行针刺引流等治疗。
处理方法处理颈椎前路手术的早期并发症需要根据不同的情况采取不同的处理方法,下面分别进行介绍:1. 感染的处理处理感染主要是在术后注意创口的清洁和消毒,并采用有效的抗生素治疗。
对于已经发生的深部感染,需要进行切开引流,并及时进行消炎治疗。
2. 出血的处理轻度出血不需要额外处理,对于大量出血需要进行创口清理,同时给予止血药物。
硬膜外血肿的名词解释

硬膜外血肿的名词解释硬膜外血肿(Epidural Hematoma)是一种严重的头部外伤并发症,指的是血液在颅骨内硬膜外腔内积聚形成的血肿。
它通常是由头部外伤中颅骨骨折引起的,常见于剧烈撞击头部、摔倒或运动伤害等情况下。
硬膜外血肿的形成机制是颅骨骨折导致血管破裂,出血进入硬膜外腔内。
由于硬膜外腔与脑组织之间存在自然间隙,当血液过多积聚时,会对颅内压力产生压迫。
血肿的扩大会对脑组织造成机械性挤压,导致局部脑缺血、水肿和脑组织损伤。
如果不及时干预,硬膜外血肿可能会导致严重的神经功能障碍、昏迷甚至死亡。
硬膜外血肿的症状通常会在外伤后几个小时逐渐出现。
患者最常见的症状是头痛,特别是在外伤后几个小时内出现的剧烈头痛,通常伴随意识障碍。
患者可能出现恶心、呕吐、意识模糊、瞳孔异常等症状。
在严重情况下,患者可能出现抽搐、昏迷和半身不遂等严重神经系统症状。
诊断硬膜外血肿主要依靠临床表现和辅助检查。
医生会详细询问患者的外伤史,并进行体格检查。
常用的辅助检查方法包括CT扫描和MRI。
CT扫描是一种常用的检查方法,可以清晰地显示血肿的位置、大小和形态。
MRI则能提供更加详细的图像,可用于观察血肿的扩散程度以及对周围组织的影响。
治疗硬膜外血肿的首要任务是迅速减轻颅内压力,以保护脑组织免受进一步损伤。
根据病情的严重程度,治疗方法可以包括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
对于硬膜外血肿较小且无明显脑组织受压迫的患者,可以采取观察和药物治疗控制颅内压力。
但对于较大的血肿或出现明显脑组织受压症状的患者,需要进行手术治疗。
手术会通过颅骨开窗减轻压力、排除血肿,并修复骨折。
对于患者来说,硬膜外血肿是一种严重的病情,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非常重要。
外伤后出现剧烈头痛、恶心呕吐、意识障碍等症状时,应立即就医,并告诉医生相关外伤史。
及时的CT扫描等检查有助于明确诊断,提供有效的治疗方案。
总之,硬膜外血肿是一种严重的头部外伤并发症,常见于头部外伤中颅骨骨折的情况下。
硬膜外麻醉中常见并发症的原因及防治

硬膜外麻醉中常见并发症的原因及防治(总2页)-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CAL-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请直接删除硬膜外麻醉中常见并发症的原因及防治椎管内麻醉并发症发生率最高的仍是由于局麻药毒性反应,其次包括脊神经根损伤、全脊麻、拔管困难和导管折断、硬膜外血肿和截瘫等。
一、全脊麻防治硬膜外麻醉的穿刺判断不清楚是否在硬膜外腔时,宜退针,进针方向的调整;平面的测定;试探用药的目的。
二、硬膜外血肿发生硬膜外血肿的危险因素:穿刺困难、穿刺出血、术前存在凝血性疾病、使用抗凝药物病人、老年人动脉硬化。
在局麻药作用消失后,感觉与运动功能未恢复,或恢复后又消失,或伴有大小便失禁与腰背部疼痛表现,应怀疑发生硬膜外血肿。
最明确的是CT诊断。
三、神经系统并发症椎管内麻醉神经损伤主要表现为神经根刺激症状、神经根性病变、马尾综合征和截瘫等。
操作因素有关外局麻药因素也是主要原因。
(一)神经根性病变的常见临床表现:感觉减退和该神经支配区域的功能减退,感觉障碍多于运动障碍。
(二)硬膜外麻醉引起马尾综合征的原因穿刺针误入珠网膜下腔直接损伤马尾神经,使之水肿、粘连误伤硬膜外脉络丛形成硬膜外血肿,压迫马尾神经,局麻药的毒性。
(三)硬膜外麻醉引起瘫痪原因为:最多见是硬膜外血肿,其余原因是局麻药损害,硬膜外置管压迫,硬膜外腔注入空气过量,操作粗暴损伤脊髓,脊髓缺血,老年人硬膜外麻醉或肾上腺素过量。
(四)避免神经损伤的方法(1)避免在深度镇静和全麻状态下穿刺置管;(2)如果在注药过程中病人出现疼痛立即停止注药;(3)避免出现异感;(4)避免使用小于0.2mA的电流;(5)使用短斜面针头;(6)低压注射;(7)局麻药的毒性随药物浓度增加而增加;(8)使用超声引导;四、气管导管拔管的注意事项考虑拔管时,缺乏紧急开放气道准备,会导致灾难性后果。
过早拔管的常见并发症包括通气不足、呼吸暂停或呼吸阻塞。
术后即刻出现呼吸暂停或通气不足的常见原因是麻醉药和阿片类药物的残余作用。
颈椎手术后硬膜外血肿形成的预防护理

颈椎手术后硬膜外血肿形成的预防护理林红孙玲郝晓梅管旌旌摘要目的:探讨颈椎术后硬膜外血肿形成原因及预防护理干预措施。
方法:我科2008年1月 2010年12月收住颈椎手术患者256例,术后均给予观察病情、定期翻身、引流管护理、观察四肢感觉运动变化等措施。
结果:本组中有17例出现引流管引流不畅,给予及时处理,未发生硬膜外血肿形成,其余病例均没有血肿形成。
结论:颈椎术后硬膜外血肿形成的原因很多,而护理干预对硬膜外血肿形成的预防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颈椎手术;硬膜外血肿;护理干预doi:10.3969/j.issn.1672-9676.2012.18.030Nursing on the prevention of epidural hematoma after cervical spine operation.LIN Hong,SUN Ling,HAO Xiao-mei,et al(The First Hospital of Jinlin University,Changchun130021)Abstract 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reasons for formation of epidural hematoma after cervical surgery and nursing intervention on the prevention from he-matoma formation.Methods:256patients with cervical spine operation from January2008to December2010,patients were treated with regular turn,check the drainage condition,observe limbs sensorimotor change and other nursing intervention.Results:Nurses found that drainage was not smooth in17cases and treated timely,so there was no epidural hematoma formation,and the other cases all were no epidural hematoma formation.Conclusion:There are many rea-sons for epidural hematoma formation after cervical surgery,and nursing intervention plays a very important role on preventing from epidural hematoma.Key words Cervical spine operation;Epidural hematoma;Nursing intervention硬膜外血肿是脊柱手术常见的并发症,但能引起神经功能减退的硬膜外血肿却很少见,据报道其发病率为0.1% 0.24%[1]。
颈椎术后血肿处置预案

一、目的为了提高颈椎术后血肿的处置效率,降低患者死亡率,保障患者生命安全,特制定本预案。
二、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颈椎术后出现血肿的患者。
三、处置原则1. 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
2. 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及时处理并发症。
3. 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窒息。
4. 维持生命体征稳定,预防休克。
5. 尽快清除血肿,防止神经压迫。
四、处置流程1. 观察与评估(1)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如心率、血压、呼吸、血氧饱和度等。
(2)观察患者神志、肌力、感觉、运动等情况。
(3)检查伤口情况,包括伤口有无渗血、肿胀、红肿等。
2. 诊断(1)根据临床表现、体征和影像学检查结果,明确诊断。
(2)判断血肿部位、大小、是否压迫神经等。
3. 处置(1)一般处理1)保持呼吸道通畅,给予吸氧。
2)建立静脉通路,维持水电解质平衡。
3)监测生命体征,防止休克。
4)调整体位,减轻神经压迫。
(2)局部处理1)伤口局部清洁消毒,防止感染。
2)如有引流管,确保引流管通畅。
3)必要时给予止血药物。
(3)手术治疗1)根据血肿部位、大小、是否压迫神经等因素,决定是否进行手术治疗。
2)手术治疗方式包括血肿清除术、减压术等。
3)术后密切观察患者病情,防止并发症。
4)术后给予抗感染、止血等治疗。
5)定期复查,观察血肿吸收情况。
五、应急措施1. 发生血肿时,立即启动应急预案。
2. 通知相关科室,如手术室、麻醉科、ICU等。
3. 对患者进行紧急处置,包括吸氧、止血、维持生命体征等。
4. 通知家属,告知病情及治疗方案。
5. 根据患者病情变化,调整治疗方案。
六、注意事项1. 加强对患者的巡视,及时发现血肿症状。
2. 严密观察患者生命体征,防止休克。
3. 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窒息。
4. 术后给予抗感染、止血等治疗,预防感染和出血。
5. 加强心理护理,缓解患者焦虑情绪。
七、培训与演练1. 定期对医护人员进行颈椎术后血肿处置培训。
2. 定期组织颈椎术后血肿处置演练,提高医护人员应急处置能力。
颈椎前路术后并发症及护理措施

CATALOGUE 目录•术后并发症•术后护理措施•预防及处理并发症的护理措施•总结与展望•参考文献总结词详细描述颈部血肿总结词详细描述颈部疼痛总结词声音嘶哑是颈椎前路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多因手术过程中喉返神经受到牵拉或压迫所致。
详细描述声音嘶哑可能导致患者发音困难、声音低沉,严重时可能导致失声。
声音嘶哑吞咽困难是颈椎前路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多因手术创伤、喉部水肿或食道受压所致。
详细描述吞咽困难可能导致患者进食困难、营养不良,严重时可能导致吸入性肺炎。
总结词VS总结词呼吸困难是颈椎前路术后的严重并发症,多因颈部血肿、喉部水肿或气管受压所致。
详细描述呼吸困难可能导致患者缺氧、发绀,严重时可能导致窒息死亡。
常规护理术后需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尤其是体温、心率、呼吸等,以及伤口渗血、颈部肿胀等情况。
密切观察病情保持正确体位饮食护理预防感染术后患者需保持正确的体位,以减少颈部活动,避免因活动导致的伤口疼痛、出血等并发症。
术后患者需在医生指导下进食,一般需先给予流质饮食,逐渐过渡到半流质和普通饮食。
术后需保持伤口清洁、干燥,定期更换敷料,预防感染。
特殊护理030201颈部活动度训练上肢肌肉力量训练呼吸功能训练综合康复训练康复训练正确体位在医生许可的情况下,鼓励患者早期进行颈部活动,以减轻疼痛并促进康复。
早期活动物理治疗观察声带功能术后密切观察患者的声音变化,如出现声音嘶哑,及时通知医生处理。
保持呼吸道通畅确保呼吸道无分泌物或异物阻塞,以避免喉部受到刺激。
饮食指导鼓励患者多饮水,食用易消化的食物,避免刺激性食物和饮料。
预防声音嘶哑的护理措施观察呼吸情况提供舒适环境保持呼吸道通畅总结颈椎前路术后并发症主要包括出血、神经损伤、感染等。
针对不同并发症,需要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以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和影响。
术后护理对于颈椎前路手术的成功至关重要,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展望未来,将有更多的研究关注颈椎前路手术的护理措施,以进一步优化护理方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 i 6卷 , 1 第 0期 , 0 0年 1 21 0月
文 章 编 号 :08 1 0
颈 椎 前 路 术 后 早 期 硬 膜 外 血 肿 成 因和 防 治
李 明 豹 许 江虹 卢 旭 华 吴 强 , 亚 林 , , , 潘
( . 南省 安 阳市 人 民 医院 骨 二 科 , 南 安 阳 1河 河 4 5 0 ; . 海 市 第二 军 医 大 学 第二 附属 医 院骨 科 , 海 50 0 2 上 上 200) 0 03
3 后亦恢复至术前 。其 中 1例血肿清除后 3 d h又出现血肿 再次急诊手术 。5 例患者均进行了随访 , 随访时间 l~2 个 1 0 月, 平均 1 个月 。末次随访神经功能完全恢 复。 5
3 讨 论
均采用颈前路椎体 体次 全切除 ( 1 ; C ) 例 连续 2 椎体次全 切除 ( C ) , C 、 4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男 3 女 2例; . 例, 年龄 4  ̄6 岁, 8 7 平均 5. 岁。 65 术前诊断为颈椎病 1 颈椎后纵韧带骨化 4 术 例, 例。
前常规行 血常规 、 肝功 能, 凝血 机制检查 , 未见 明显 异常 。 均
本组患者手术室苏醒后即刻恢复四肢活动, 4例四肢肌 力、 感觉已恢复至术前。 例患者四肢肌力较术前下降 I 1 级,
岁 , 均 5. 平 6 5岁 。 前 诊 断为 颈椎 病 i例 , 术 颈椎 后 纵 韧带 骨 化 4例 。 析 5例 患者 手术 后 早 期 硬 膜 外 血 肿 形 成 的原 因 、 分
出 现 的 时 间 、 要 的临 床 表 现 、 取措 施 的 时机 对神 经 功 能恢 复 的影 响 。 结 果 5例 患 者 均 获 随访 , 间 为 i ~2 主 采 时 i O个 月 , 均 I 个 月 。本 组 硬 膜 外 血 肿 形 成 均 发 生 在 术 后 2 平 5 4h之 内 , 患 者 均 紧急 行 手 术 治 疗 , 中证 实 为硬 膜 外 血 肿 5例 术 形 成 。5例 患 者 再 术 后 神 经 功 能 均 恢 复 到 术 前 水 平 或 好 于 术 前 水 平 。结 论 颈 椎 前 路 术 后 2 硬 膜 外 血 肿 形 成 的 4h是
胀, 气管无明显移位和呼吸困难。 患者均未行核磁共振检查,
硬膜外血肿均 为术 中证实 。 13 治疗 方 法 5例患 者均 行 急诊探 查 术 , 出钛板 、 . 取 钛 网, 见硬膜 外间隙 内骨槽上下 顶端有大小 不等 的血肿 ( 最少
的为 1 L 最多的为 2 L , 0 , m 5 )对脊髓形成压迫, m 清除凝血 块后, 硬脊膜仍有出血或骨槽面渗血。 硬膜表面灰暗, 血肿清 除后可见硬膜搏动。 采用冰盐水冲洗、 明胶海绵填塞、 骨蜡以 及纤维蛋白胶止血后, 重新固定。 术中采用甲强龙 50 g 0 静 m 脉滴注。术后常规采用甘露醇及激素治疗 3 , 例患者 ~6 5 d
出院后均采用高压氧治疗。
2 结 果
尚有争议, 因为术后的影像学检查经常发现在手术局部有血 液信号存在 ]有学者认为需影像学检查确诊后再处理。 , 我
院 于 20 年 1 月 至 20 年 8 03 2 08 月问共行 颈椎前路 手术 38 5 例, 术后发生 5 , 例 发生率 为 13 , 例均紧急再手术 。 .905 0
静脉丛广泛存在于硬膜外间隙。另外还有骨面渗血、 软组织
止血不彻底 、 引流 不畅而形 成硬膜 外血肿 , 大多数 脊柱外科 手术后会产 生小的、 不典 型的硬 膜外血肿 。本组指 临床上产 生神经 压迫症状 , 需要再 次手术 清除的血肿 。如术后早期患 者 出现进行性加重 的神经损害症状 , 高度怀疑有硬膜外 就应 血肿 的发生 。 但是关于手术后硬膜外血肿 的分布和处理 时机
关键 词 : 椎 ; 肿 ; 膜 外 ; 防 颈 血 硬 预
中 图 分 类 号 : 8 . 5 R6 1 5 文献 标 识 码 : B
硬膜外 血肿形成是颈椎前路术后 的少见并发症 , 发生率 为 01o . _ 。主要来 源于硬膜外 丰富的静脉丛 , . /~O2 1 ] 这些
后2 , 最长为 8 。临床表现均为进行性加重的四肢运动功 h h 能障碍 , 四肢麻木 。 例患者术后 4 伴 1 h渐进 性出现四肢完全 瘫痪 。5 例患者切 口渗血均未见 明显 增多 , 亦无 明显肿 颈部
高 峰 , 别 是 术 后 6 8h 应 严 密 监 测 。颈 前 路 术 后 早 期 出现 进 行 件 加 重 的 神 经 功 能 障 碍 是 硬 膜外 血肿 形 成 的最 主要 特 ~ ,
临 床 表 现 。 紧 急手 术 干 预是 避 免 严 重 后 果 的最 主要 措 施 , 大 多 数 患 者 神 经 功 能恢 复 良好 。 绝
摘要 : 目的 探 讨 颈 椎 前 路 内 固定 手 术 后 早 期 硬 膜 外 血 肿 形 成 的原 因和 预 防措 施 。 法 我 院 自 2 0 方 0 3年 I 2月 至 20 0 8年 7月 问 行 颈椎 前 路 内 固 定手 术 的 患 者 共 3 8例 , 后 早 期 硬 膜 外 血 肿 发 生 5例 , 3例 , 2例 ; 龄 4 4 5 术 男 女 年 8 6 7
其中 1 例为 2 椎体次全切除加椎间融合器( 。 融合。 C~ ) 术中
出血 30 5 , 0 ̄4 0 mL 平均 375 L 术后均常规行负压 引流 4. 。 m
2  ̄ 4 。 4 8 h
颈椎前路术后 硬膜外 血肿形成的发生率尽管很低 , 但如 本组 5 例患者麻醉苏 醒后 即刻行神经系统 不及时处理 , 后果往往非常严重 , 甚至造成不可挽回的后果。 31 颈椎前路术 后硬膜外血肿和软组织血肿 的区别 颈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