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养猪生产技术(绪论)
养猪学- PPT课件

2.我国猪业现状与发展
我国的生猪存栏量、出栏量和猪肉产量占世 界的50%左右 猪肉人均消费量世界排名前六位
●
优越的生物学和经济特性
•常年发情多胎动物,性成熟早,妊娠期短, 产仔多 •适应性强,生长速度快,屠宰率高 ●除因宗教与社会习俗而禁养猪外,凡是有人 类生存的地方都可养猪 ●猪肉产量与人均消费量是一个国家经济发达 程度、国民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水平的标志 之一
一、猪业的地位与作用
现代养猪科学,研究
●
欧盟27国 2250万 吨 24.1% 美国1060万吨 11.3% 其他国家和地区
加拿大
中国 4550万 吨 48.7%
Knud Buhl(2009)
巴西 300万吨 3.2% 日本 120万吨 1.3% 其他地区 870万吨 9.4%
190万吨 2.0%
世界猪肉生产的发展
猪肉产量百万吨1998 Nhomakorabea 猪肉产量不断增加,增速则逐年放缓
随着生产方式的转变和母猪生产力的提高,猪 业发展潜力很大,猪肉年均增长率为3%左右。 但分阶段看,增速逐年放缓: 1961-1970年为4.19%,1971-1980年为3.27% 1981-1990年为3.12%,1991-2000年为2.54% 2001-2007年恢复到2.77% 伴随着2007年以来世界粮食的供需紧张,饲料 价格的猛涨,进一步延缓了全球猪肉生产增长 的势头。
38.8 22.1 8.6 1.7 1.3 1.5 6.9 80.9
2008
45.5 22.5 10.6 3.0 1.9 2.0 8.7 93.4
(预测)
2012
55.1 22.1 10.5 3.8 1.9 2.3 9.1
1998/2012
养猪学第一章 绪论 ppt课件

适度调整和控制养猪场的规模
不提倡人、猪共居一屋,提倡规模养猪,养 猪专业户年出栏肉猪应在50头以上,有条件的 地区应在100头以上。但养猪场规模也不宜过大, 一个场一般养肉猪3-5千头,不要超过年出栏 肉猪3万头,如果需要扩大亦应另选地点,相隔 一定距离,这样便于处理污染源。
倡导发展养殖小区
平原地区的农村,倡导建立养殖小区, 由多家养殖户根据自愿原则,自筹经费, 在农田之间建立养殖小区,每个小区饲 养肉猪在3-5千头左右。
展望新世纪我国养猪业,将朝着优质、高 效、安全的目标和方向发展;养猪生产方式将 以适度规模化为主体,生产技术的应用不是某 一单项技术,而是多项关键技术的综合配套来 提高养猪业整体水平和效益;生物技术、信息 技术和系统工程技术将在养猪业中发挥越来越 大的作用。(熊远著)
世界猪存栏量变化曲线图
存栏量(千头)
600000 500000 400000 300000 200000 100000
0
存栏量(千头)
1978 1982 1986 1990 1994 1998
中国存栏量变化曲线图
41%
43%
4%2%1% 9%
2000年世界生猪出栏量
中国 美国 加拿大 日本 德国 其它
活猪流通是目前生猪传染病不能消灭的重要原因。
我国各省、各地、各县之间,当前公路、铁路四通八达, 人流、物流无所不到,生猪(包括隐性带毒的病猪)流通无任 何制约(目前检疫检验制度存在许多漏洞),相互之间防不 胜防。
全国只要有一种传染源(一类病)发生、在不到一年之内, 就可能传播到全国各地。因此,即使有一个省或一个地区、 一个市、县经过努力,建成了无规定疫病区,如果防范稍有 疏漏,就会前功尽弃。
人均猪肉量 (kg)
现代养猪生产及工艺技术

养猪学
2003.8
22
(f)分娩哺乳舍母猪头数:
总母猪头数×年产胎次×饲养日数 哺乳母猪头数= ------------------------------------------------365
= ---------------------365
533×2.24×(7+35)
养猪学
=137(头)
养猪学 2003.8 24
(h)35-70日龄断奶仔猪头数:
总母猪头数×年产胎次×窝产仔头数 ×哺乳期成活率×断奶成活率×饲养日数
断奶仔猪头数 =
-----------
365 533×2.24×10×0.90×0.95×35
=
------------
365
养猪学
=
979(头)
2003.8
25
(i)70-180日龄肥育猪头数:
总母猪头数×年产胎次× 窝产仔数×成活率×饲养日数 --------------
生长肥育猪头数=
365
533×2.24×10×0.90×0.95×0.98×110
= ----------------
365
=3015 (头)
养猪学 2003.8 26
2. 工厂化养猪的阶段饲养工艺
工厂化养猪的目的是要摆脱分散的、传统的季节性
的生产方式,建立工厂化、程序化、常年均衡的养 猪生产体系,从而达到生产的高水平和经营的高效 益。 现多采用四阶段饲养工艺 1) 配种妊娠阶段 2) 产仔哺乳阶段 3) 断奶仔猪培育阶段 4) 育肥阶段
养猪学 2003.8 27
(1)配种妊娠阶段
– 此阶段母猪要完成配种并度过妊娠期。配种约 需1周,妊娠期16.5周,母猪产前提前一周进 入产房。母猪在配种妊娠舍饲养16-17周。 – 猪场较大时,可把空怀和妊娠分为两个阶段, 空怀母猪在一周左右时间完成配种,然后观察 4周,确定妊娠后转入妊娠猪舍,没有配准的 转入下批继续参加配种。
《现代养猪技术》PPT课件

1.4皮特兰
❖ 原产于比利时,主要特点是瘦肉率高,后驱和双肩肌肉丰满。 ❖ 皮特兰猪能在杂交中显著提高杂交后代的瘦肉比重,在生产
实践中,通常用皮特兰猪或皮特兰猪与杜洛克正反杂交一代 公猪皮杜或杜皮作为父本,与长大或大长等母系猪杂交生产 商品代肉猪以提高瘦肉率,可以取得很好的效果,可以称为 优秀的终端公猪。但如果一个地区的市场对肉质很挑剔,建 议还是要慎重选择该猪种进行杂交生产,由于该猪种四肢不 够粗壮,最好的使用办法是采用人工授精技术,以充分发挥 皮特兰猪的改良作用。 ❖ 皮特兰初产母猪较易发生难产(经产母 猪很少发生),皮特兰四肢较细,且不 喜欢运动,容易出现腿病。
❖
19
❖
8.6(玉米)
24(43—19)
❖ 玉米、豆粕份数之和:24+10.4=34.4
❖ 玉米应占:24÷34.4=69.8%
❖ 豆粕应占:10.4÷34.4=30.2%
2021/6/13
❖ 举例2:用能量饲料高粱、麦麸、统糠,蛋白质饲料豆饼、鱼粉以 及矿物质饲料为35~60公斤重的育肥猪配制混合饲料,方法如下:
Company
LOGO
现 代 养 猪 技 术
2021/6/13
提纲内容 品种选择 饲料配制 兽药选择和使用 猪的疫病防控
2021/6/13
一、品种的选择
❖ 养猪生产不断发展的历史就是猪种自身从低产到 高产的变化过程。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 人们需要更好的动物性蛋白质食品,从经济上要 求猪的品种要具有对周围环境的高度适应性、繁 殖力高、肉质好、耐粗放饲养管理、抗病力强等 特点。
2021/6/13
❖ 三、正确合理用药,确保安全有效 ❖ 1、用药原则: ❖ (1)根据病因用药。明确诊断是正确选择用药的前提,当发生疾
现代养猪技术(一)

现代养猪技术(一)现代养猪技术一、现代养猪生产工艺(一)现代养猪生产的特点每个国家依据其工农业和科学技术的发展水平以及市场条件,对现代养猪的形式、内容、任务等有不同要求,概括起来,现代养猪有如下基本特点。
一是按照生产工艺流程专业化的要求,将猪群划分为若干生产工艺群,主要有繁殖母猪群、保育仔猪群和生长肥育猪群。
繁殖母猪群又包括后备母猪群、配种母猪群、妊娠母猪群和分娩哺乳母猪群。
二是应用现代科学技术理论将各生产工艺群,按“全进全出”流水式生产工艺过程要求组织生产。
首先是按一定繁殖间隔期组建一定数量的分娩哺乳母猪群,通过母猪(包括后备母猪)配种、妊娠、分娩、仔猪哺育等工作,以保证生产工艺过程中各个环节对猪只数量的需要。
年出栏1~3万头的肉猪场,通常以7天为一个繁殖间隔周期,即每隔7天组建一批分娩哺乳母猪群。
三是拥有能适应各类猪群生理和生产要求的,又便于组织“全进全出”各工艺流程猪群数量相适应的专用猪舍。
专用猪舍包括公猪舍、配种舍、妊娠舍、分娩舍、仔猪保育舍、生长猪舍、肥猪舍(生长肥育猪舍)等,通过工程技术的处理,这些专用猪舍一般能满足猪的生物学特性和各类猪只对环境条件的需要。
四是拥有优良遗传素质、高生产性能的猪群和完善的繁育制种体系;拥有严密的兽医卫生制度、合理的免疫程序和符合环境卫生要求的污物、粪便处理系统。
五是能均衡地供应各类猪群所需的各种配合饲料,按饲养标准配制各类猪群所需的饲粮,实行标准化饲养;拥有一支较高文化素质、技术水平和管理能力的职工队伍;全年有节律地、均衡地生产出既定数量和规范化的优质产品。
(二) 现代养猪工艺有关参数1. 工艺参数现以某万头猪场为例,说明必须估计的参数(见表1)表1 某万头商品猪场的工艺参数项目参数项目参数妊娠期(日) 114 每头母猪年产活仔数哺乳期(日) 35 初生时(头) 19.8保育期(日) 28-35 35日龄(头) 17.8断奶至受胎(日) 7-14 36-70日龄(头) 16.9繁殖周期(日) 163-169 71-180日龄(头) 16.6 母猪年产胎次 2.24 每头母猪年产肉量(活重kg) 1575.0母猪窝产仔数(头) 10 平均日增重(g)窝产活仔数(头) 9 初生-35日龄 156成活率(%) 36-70日龄 386哺乳仔猪 90 71-180日龄 645断奶仔猪 95 公母猪年更新率(%) 33生长肥育猪 98 母猪情期受胎率(%) 85初生-180日龄体重(kg)公母比例 1﹕25初生时 1.2 圈舍冲洗消毒时间(日) 735日龄 6.5 繁殖节律(日) 770日龄 20 周配种次数 1.2-1.4180日龄 90 母猪临产前进产房时间(日) 7母猪配种后原圈观察时间(日) 212. 猪群结构不同规模猪场猪群结构可参考表2表2 不同规模猪场猪群结构猪群类别不同规模生产母猪存栏猪数(头)100 200 300 400 500 600空怀配种母猪 25 50 75 100 125 150 妊娠母猪 51 102 156 204 252 312分娩母猪 24 48 72 96 126 144后备母猪 10 20 26 39 46 52公猪(包括后备公猪) 5 10 15 20 25 30哺乳母猪 200 400 600 800 1000 1200 幼猪 216 438 654 876 1092 1308育肥猪 495 990 1500 2010 2505 3015 合计存栏 1026 2058 3098 4145 5354 6211 全年上市商品猪 1612 3432 5148 6916 8632 103483.猪舍栏位需要量流水式生产工艺是否畅通运行,关键在于各专门猪舍是否具备足够的栏位数。
养猪生产技术

养猪生产技术第一篇:养猪生产技术养猪生产技术1.了解猪的类型和品种特征,熟悉猪的主要生产性能指标和选种和引种使用的方法。
2.掌握猪的生物学特点和生产流程,熟悉猪的一般饲养管理原则、饲喂方法,种公猪和繁殖母猪、幼猪及肉猪生产、工厂化养猪的生产特点、饲养管理方式和方法;第一节猪的特性:一、生物学特性二、行为特点第二节生产流程:图示:第三节生产性能及其选育:1.繁殖性能窝产仔数仔猪成活率初生重和初生窝重断奶重和断奶窝重初产日龄和产仔间隔母猪的年产仔头数 2.生长肥育性能生长速度饲料转化效率 3.产肉性能背膘厚度屠宰率胴体瘦肉率眼肌面积肉质性状(肉色、大理石纹、PH值、系水率(失水率)、肌肉嫩度)4.体型外貌毛色、耳型、体尺(体长、身高、胸围、腹围、管围);遗传缺陷(致死、半致死、隐性基因、半致死基因等)。
5.猪的性能测定标准环境条件测定信息、测定结果的使用测定方式测定指标操作规程6.育种值估算遗传参数育种值选择指数动物模型(BLUP)7.种猪的选择种猪选择体型外貌、繁殖性能、生长肥育及胴体性状后备猪选择断奶阶段六月龄阶段繁殖阶段终选阶段第四节品种及其利用 1.地方猪种类型及特点 2.地方猪种的特性3.地方猪种资源的保护和利用地方品种资源保护的内容方法(原位保存法、非活畜保存法、与利用相结合)资源的利用(杂交优势利用、培育新品种(品系)的素材、特殊用途的利用)4.国外引入品种引入的主要国外品种简介长白猪大约克杜洛克皮特兰汉普夏:引入品种的特性引入品种的利用5.国内培育品种:引入品种+地方品种——选育——新品种。
三江白猪湖北白猪苏太猪上海白猪北京黑猪东北花猪赣州白猪等6.猪的品系繁育群体继代选育品系的保持和利用7.猪的杂交优势利用杂交优势利用的目的杂种优势现象主特点杂交优势利用的主要环节畜禽的繁育体系(育种场核心群繁殖场扩繁群商品场生产群)第五节猪的营养与饲料 1.饲料营养物质及其分类: 2.营养物质与动物营养: 3.饲料的初步加工与调制:4.饲养标准5.日粮配合与配合饲料:第六节猪的繁殖技术1.种猪的繁殖利用性成熟与体成熟种公猪的利用种猪的利用年限:2.母猪的发情鉴定及适时配种性周期待配母猪的普查交配时间决定3.妊娠诊断观察法借助妊娠诊断仪妊娠期和预产期计算:4.分娩分娩前的准备母猪的临产表现接产技术接产假死仔猪的急救5.母猪的繁殖障碍繁殖障碍的表现形式提高母猪繁殖力的主要措施第七节规模化养猪的基本条件: 1.猪的环境条件: 2.养猪生产的设备:3.猪场的环境保护:猪场环境污染粪污处理猪场环境保护第八节各类猪群的饲养管理1.公猪的饲养管理(环境、营养、疾病、管理)2.母猪的饲养管理配种母猪配种妊娠母猪哺乳母猪母猪的泌乳规律哺乳期的饲养管理3.哺乳仔猪初生仔猪哺乳仔猪的死亡原因初生仔猪的护理哺乳仔猪的护理哺乳仔猪的生长发育特点哺乳仔猪的饲养管理:4.断奶仔猪早期断奶断奶期的饲养管理(三过渡):5.生长育肥猪猪体组织的变化肉猪育肥技术:第九节规模化猪场经营管理1.经营类型猪场经营类型选择断奶仔猪的生产育肥猪生产自繁自养种猪生产2.经营规模猪场经营规模的确定分析法盈亏平衡点分析效益盈亏平衡点第二篇:现代养猪生产技术实验实验一、实验一、猪品种的认别与鉴定目的要求:一、目的要求:学生利用多媒体、录像带、幻灯片等途径认识和鉴别常见猪的品种,并能复述其突出外貌特征和生产性能。
《现代养猪生产技术》PPT课件

——告诉你猪场盈利的秘诀
精选课件ppt
1
绿宝书
精选课件ppt
2
John Gadd
精选课件ppt
《Pig Progress》专栏作者(超过15年) 从来养猪行业50多年 从事养猪写作40多年 撰写超过2 800篇文章,全部与猪有关 多项国际养猪大奖
3
John Gadd
精选课件ppt
曲向阳(荷兰海波尔种猪公司)
张 欣(龙大食品集团有限公司)
冯细钢(北京华特希尔种猪技术有限公司) 任 斌(佳和农牧股份有限公司)
赵 瑜(信阳农林学院)
高勤学(山东荣昌育种股份有限公司)
陶 莉(江苏省农业委员会)
赵云翔(广西扬翔股份有限公司)
郭振光(拜耳四川动物保健有限公司)
万建美(四川农业大学)
包括中国在内,全球范围都有大量的新建猪舍。 生物安全的问题需要得到认真对待。 设计上应该尽量防止疾病进入猪场。新建猪舍
可以参考书中的建议,现有的猪舍也可以适当 参考。
14
免疫 —— 最弱的防线
精选课件ppt
疾病的天然免疫没有得到很好的理解。 这是重要的一个章节,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介绍
了这个复杂的话题。 当然,疫苗和保护类药物都有很高的价值。但
周绪斌(新疆天康畜牧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 栗 柱(中国农业出版社)
司)
孟凡伟(山东环山集团有限公司)
姚建聪(香港惠农行农业有限公司) 余 淼(成都大帝汉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张 佳(福建一春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牛建强(广东温氏食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张 琳(SOHO译员)
潘雪男(国际畜牧兽医杂志社)
钟丽菁(上海祥欣畜禽有限公司)
韩子民( 大飞龙动保集团 )
第一章 猪生产学 绪论

为适应养猪生产的需要,积极引进国外良种,进 行新品种培育和杂种优势利用的研究,培育了40 多个新品种,如三江白猪、冀合白猪、上海白猪、 湖北白猪和苏太猪。为现代化养猪生产中的优良 母系品种。
05年,湖南、四川、河南总和占全国总屠宰 数的1/3,四川、湖南、河南、山东和河北五 省猪肉产量占全国的43%;
42
04年我国生猪养殖分布图
我国生猪养殖区域的变化,伴随着生猪规模化养殖进程的 加快而变化,生猪主产区将继续向黄淮海流域转移。 43
四、猪种资源的保护、开发和利用
中国地方猪种为世界优良猪种的育种已经或正在 做出重要贡献。
40
三、区域化生产
中国养猪业分为4个主要区域:
长江流域(43.8%) 华北地区(21.6%)
中国主要猪肉 输出地区
东北地区(6.3%)
西南地区(13.2%)
41
全国10个生猪主产区
四川、湖南、湖北、山东、江西、安徽、江 苏、河南、广西、河北
00年生猪出栏共3.39亿头,猪肉产量2576.8万 吨,分别占全国总产量的64。4%和63.9%;
(2)、增加收入 我国农村分散养猪的比重很大,其好处是可以 利用自然资源和农业副产品发展养猪,这对着农民来讲增加了收 入,对振兴农村经济有很重要的意义。对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有重大意义。
18
5、医学上的应用
(1)、提供实验动物:随着科学的发展,猪及猪的内脏越来 越多用于人类医学中,如微型猪(香猪、五指山猪)等可 代替人体做实验,猪的器官在大小、结构和功能上与人体 器官相近,是异种器官移植的主要研究目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养猪生产的主要成就
1、猪的存栏数和猪肉产量持续快速增长
4
存栏增长率
5
中国生猪存栏占世界总量的比重
6
地区 全国统计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2005年全国猪存栏和出栏统计
出栏(万 头) 年末存栏(万 头)
其中能繁母猪
66098.6 448.7 481.5
规模化发展将是必然趋势!
11
4、猪种质量提高
国外良种引进与选育、 地方猪种资源保护与利用
5、疫病防制成绩显著
尤其是猪瘟疫苗的研制世界领先!
6 、高新技术研究与应用取得较大进展
主要是现代生物技术、计算机技术、设施技术的 研究与应用。
7、饲料工业发展迅速
全价配合料、浓缩饲料、预混料的生产与使用, 数量世界第二,质量不断提高!
10
2、人均猪肉占有量大幅度提高
年份
人均占有量(Kg)
1952
5.95
1978
9.00
1999
31.58
2005
45.76
3、规模养猪迅速发展
2000年统计,年出栏50头以上的规模场(户)81.2 万个,年出栏肉猪11121.8万头,占全国总出栏数的 21.4%;其中出栏50~3000头的猪场占规模场的99%,出 栏猪占81.4%;3000头以上的场有1%,但出栏数占 18.6%。
16
五、十一五”期间,我国生猪产业发展的主要内容
良种繁育体系
良种繁育体系建设以完善现有种猪场,提高种猪 质量,通过原种场、扩繁场、生产场的配套建设,形 成完善的生猪良种繁育体系。鼓励和支持种猪场(企 业)间的联合、兼并和扩大,开展种猪测定、拍卖, 建设种公猪站,应用人工授精技术,促进联合育种, 提高种猪质量和供种能力。
量标准 对没有设定“限量标准”的执行“一律标
准”:即含量不得超过0.01ppm。 对猪肉检测项目由原来的14项增加到438项!
15
四、“十一五”期间,我国生猪产业发展的指 导思想
以市场为导向,以促进农民增收为目标,以 科技为支撑,以资源为依托,优化区域布局, 集中力量,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大力推行规模 化经营、标准化生产、组织化管理,壮大龙头 企业,培育产品品牌,尽快形成生猪优势产区, 促进我国生猪及产品质量和市场竞争力的全面 提高。
量标准的制修订和推广应用,完善种猪、饲料、 兽药等投入品使用的监控手段,实行产品标识, 建立产品质量追溯制度。
19
8
2601.7
2005年全国生猪主销区数据排名
广东 上海
母猪生产力
1
14
生猪售价
2
1
出栏猪总量
7
28
存栏猪总量
9
28
猪肉总产量
8
28
能繁母猪存栏 13
28
福建
5 7 18 18 17 19
北4
16
27
17
26
19
27
18
9
福建养猪发展情况
1995 2000 2002 2003 2005 出栏肉猪(万头) 1000.84 1560.81 1770.33 1885.61 1879.0 生猪存栏(万头) 863.04 1087.66 1162.60 1207.26 1330.1 能繁母猪存栏 (万头)66.71 76.27 80.31 87.15 94.2
8、养猪产业管理日趋规范
法规、标准不断完善
12
有关法规
《种畜禽管理条例》 《动物防疫法》 《饲料与饲料添加剂管理条例》 《生猪定点屠宰管理条例》 《畜牧法》 另有: 《瘦肉型猪选育技术规程》、《猪新品种验收办
法》、《猪人工授精规程》、《种猪测定规 程》、《种猪登记办法》《瘦肉型猪杂交组合 试验技术规程》等行业技术和标准已经颁布。
13
三、中国猪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1、生产水平较低
中国
100kg日龄
>170天
料重比
3.0
商品猪/母猪/年 <16.9头
欧美国家 <150天
2.4 >20头
2、兽医工作有待跟进
3、环境保护亟待加强
14
4、标准化和安全性有待提高 06年5月9日:日本“肯定列表制度”
规定16种农、兽药禁止使用 793种农、兽药、添加剂设定54785个限
4510.6 627.1 957.7
2301.9 1272.4 1392.2
280.0 2974.9 1867.1 2629.5 1879.0 2237.8
48881 218.8 255.5
3064.4 463.3 738.7
1453.6 615.2
1316.8 156.0
1927.2 1213.2 2034.0 1330.1 1566.7
4893.0 20.0 25.3
316.5 41.3 68.4
147.9 70.2
145.3 16.0
148.7 89.0
160.4 94.2
110.3
7
2005年全国猪存栏和出栏统计(续)
山东 393.8
河南 517.0
湖北 171.5
湖南 421.0
广东 162.8
广西 331.6
海南 38.0
现代养猪生产技术
第一章 绪 论
目的: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养猪业在国
民经济中地位与作用,提高同学对养猪生产 的兴趣与热情;了解我国及本省养猪生产取 得的成绩与现状,掌握存在的问题,明确今 后的发展方向.
第一章 绪论
一、养猪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与作用
1、提供肉食、肥料、原料与实验动物 ➢ 猪肉消费占肉类消费的67%。 ➢ 猪粪尿含有丰富的氮、磷、钾及有机质。 ➢ 猪产品(如皮、毛、内脏)系工业原料。 ➢ 药物实验及器官移植。
17
生产方式转变
以农业部推进畜牧业生产方式转变为契 机,改进生猪饲养方式,按照“统一标准、 规模饲养、提高质量”思路,重点发展养殖 大户和养殖小区,推行规范化、标准化生产, 促进新品种、新产品、新技术在养猪业中的 应用,提高生猪生产水平。
18
建立健全质量监控体系 重点是建立完善的质量标准体系,加快质
重庆 164.3
四川 547.6
贵州 198.3
云南
4585.7 5568.0 3428.4 6176.3 3616.7 2831.9
427.5 1993.3 7105.0 1453.6 2733.6
3238.7 4439.0 2340.3 4435.0 2143.5 3015.0
393.5 1756.3 5744.8 1972.9
2
2、出口创汇、增加收入 除活猪、猪肉及火腿与罐头等猪肉制品的出口外,猪鬃、
猪皮、肠衣等也是重要的出口产品。
如2005年,出口猪肉及制品38.61万吨,7.18亿美元(与 04年同期比:数量减少6.9%,货值增加38.1%)。 05年供港活猪56批,5240头,46.8万美元。
我国生猪存栏已达世界总量的51%,但生猪及猪肉产品 出口贸易仅占世界总贸易的2%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