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乙烯吡咯烷酮
聚乙烯吡咯烷酮的多用途

聚乙烯吡咯烷酮的多用途聚乙烯吡咯烷酮(Polyvinylpyrrolidone,简称PVP)是一种多用途的合成聚合物,其在许多领域中具有广泛的应用。
它是由乙烯吡咯烷酮单体聚合而成的,具有独特的物化性质,使得它在医药、化妆品、农业和工业等不同领域都有着重要的作用。
以下将从简单到复杂、由浅入深地探讨聚乙烯吡咯烷酮的多个方面,以帮助您深入了解并全面把握其多样化的用途。
1. 介绍聚乙烯吡咯烷酮的基本性质1.1 化学结构和分子量1.2 物理性质1.3 可溶性和稳定性2. 聚乙烯吡咯烷酮在医药领域的应用2.1 药物载体和缓释系统2.2 药物稳定剂和增溶剂2.3 医用涂层和敷料材料3. 聚乙烯吡咯烷酮在化妆品中的应用3.1 保湿剂和黏合剂3.2 稳定剂和乳化剂3.3 染发剂和护肤品成分4. 聚乙烯吡咯烷酮在农业领域的应用4.1 植物增长调节剂4.2 农药稳定剂和增效剂4.3 土壤调理剂和保水剂5. 聚乙烯吡咯烷酮在工业中的应用5.1 粘合剂和涂料成分5.2 纺织品处理剂5.3 电子产品的抗静电剂总结与回顾:通过对聚乙烯吡咯烷酮的多个应用领域的介绍,我们可以看到它在医药、化妆品、农业和工业中的多功能性和广泛用途。
作为药物载体、保湿剂、植物增长调节剂和粘合剂等方面的应用,聚乙烯吡咯烷酮在不同领域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其独特的化学结构和物化性质使其成为一种理想的功能性材料。
在撰写本文时,我对聚乙烯吡咯烷酮的多个应用领域进行了深入研究,并为您提供了详细的介绍和分析。
我相信这些信息将帮助您更全面、深刻和灵活地理解聚乙烯吡咯烷酮在不同领域中的多样化用途。
在我的理解中,聚乙烯吡咯烷酮作为一种多用途的合成聚合物,其用途的广泛性和重要性不言而喻。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不断的研究,聚乙烯吡咯烷酮在更多领域中的应用也必将不断拓展。
我对该物质的前景持乐观态度,并相信它将在更多新兴领域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以上是对聚乙烯吡咯烷酮多用途的一篇中文文章的撰写。
聚乙烯吡咯烷酮

性质
8.生物特性
PVP具有优良的生理情性,不参与人体新陈代 谢,它又具有优良的生物相容性,对皮肤、粘膜、 alter Reppe一生致力于乙炔化学 的研究,聚乙烯吡咯烷酮正是其以乙炔为基本原料 合成得到的一系列化学品之一,这种乙炔法合成 PVP一直沿用至今。
合成
应用
PVP在医药方面的应用除了作为辅料,还有 许多非辅料方面的用途。比如在二战时期被大量的 用作代血浆。
PVP-碘杀菌消毒剂
应用
2.PVP在化妆品中的应用
PVP系列聚合物的高安全性、高稳定性,与 其他诸化合物的相容性,以及其独特而优良的溶 解性能使其成为在化妆品工业中应用的水溶性合 成高分子化合物的主导品种。 用作头发的定型树脂 护肤产品中的去毒剂
6.络合性
PVP能与许多物质,特别是含羟基、羧基、氨基、 及其他活性氢原子的化合物生成固态的络合物。 这些小分子物质被PVP络合后热力学活性降低, 使稳定性得到提高;并且由于这些物质成分子状态 分散,其溶解比结晶状态容易得多
性质
7.化学稳定性
在通常情况下,固体PVP很稳定,在100℃的空气 中加热16h无变化。若在空气中加热至150℃或与过硫 酸铵混合并在90℃下加热30min则发生交联,便不溶于 水。在有偶氮类化合物、氧化剂如过氧化氢、重铬酸 盐存在时,用紫外光,γ-射线照射PVP,则交联而生成 稳定的凝胶。 长时间的研磨会导致固体PVP的降解。
将其引入疏水性合成纤维,促进染色
含PVP的洗涤剂可以防止净洗过程中颜色的转 移并且提高其净洗能力
应用
6.PVP在粘结剂中的应用
固体胶水、压敏胶、再湿性胶的主要成分
玻璃纤维的上光剂
聚乙烯基吡咯烷酮(PVP)
pvp是什么材料

pvp是什么材料PVP是什么材料。
PVP全称为聚乙烯吡咯烷酮,是一种无色、无味、无毒的高分子化合物,具有良好的溶解性和亲水性。
PVP在医药、化妆品、食品、印染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是一种十分重要的功能性材料。
首先,PVP在医药领域被广泛应用。
作为一种生物相容性良好的高分子材料,PVP在医药领域中常用作药物的载体或者溶剂,可以提高药物的稳定性和溶解度,增加药效。
此外,PVP还可以用于制备医用敷料、止血剂、口腔护理产品等,其良好的亲水性和生物相容性使其成为医药领域不可或缺的材料之一。
其次,PVP在化妆品领域也有着重要的应用。
PVP具有优异的吸湿性和增稠性,可以用于制备各种类型的化妆品,如洗发水、护发素、啫喱、唇膏等。
PVP可以增加化妆品的粘稠度和透明度,改善产品的质感和稳定性,使得化妆品更加易于使用和具有更好的效果。
此外,PVP还被广泛用于食品工业。
PVP作为一种优质的食品添加剂,常被用作稳定剂、增稠剂、乳化剂等,可以提高食品的质感和口感,延长食品的保质期,改善食品的品质。
PVP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可以用于制备各种类型的食品,如饼干、糖果、果冻、冰淇淋等。
最后,PVP还在印染领域有着重要的应用。
PVP作为一种优秀的分散剂和增稠剂,可以提高染料的分散性和溶解性,改善染料的上染性和色牢度,使得印染产品具有更好的质感和色彩效果。
此外,PVP还可以用于制备印染助剂、印花浆料等,为印染工艺提供了重要的支持。
总的来说,PVP作为一种重要的功能性材料,在医药、化妆品、食品、印染等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
其良好的溶解性和亲水性,使得其在各个领域都具有独特的优势,为相关行业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支持。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人们对品质要求的提高,PVP的应用前景将会更加广阔,相信PVP将会在更多领域展现出其独特的魅力。
聚乙烯吡咯烷酮结构

聚乙烯吡咯烷酮结构介绍任务背景聚乙烯吡咯烷酮(Polyvinylpyrrolidone,简称PVP)是一种聚合物,常用于医药、化妆品、食品等领域。
它是一种无色结晶性固体,可溶于水和一些有机溶剂,具有优异的溶解性和稳定性。
分子结构聚乙烯吡咯烷酮的结构由乙烯基单体聚合而成。
乙烯基单体分子中有一个吡咯烷酮环,吡咯烷酮环上有一个氮原子,而吡咯烷酮环之外附着有乙烯基。
多个乙烯基单体通过共价键连接形成聚合物链,吡咯烷酮环上的氮原子与其他单体形成氮-氮键连接。
物化性质聚乙烯吡咯烷酮具有良好的溶解性和增溶性。
它在水中溶解度较高,可与许多有机化合物相容溶解。
聚乙烯吡咯烷酮具有较好的热稳定性,能在一定温度范围内保持其化学性质的稳定性。
此外,它还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无毒性,在医药领域中广泛应用。
应用领域医药领域聚乙烯吡咯烷酮在医药领域中被广泛应用。
它常用于作为药物的包裹材料,能够提高药物的溶解度和生物可利用性。
此外,它还用于制备药物缓释系统和药物控释系统,有助于延长药物的作用时间和控制药物释放速率。
化妆品领域在化妆品领域,聚乙烯吡咯烷酮常被用作胶凝剂、乳化剂和稳定剂。
它能够增加化妆品的粘度,提高质地的稳定性和延展性。
聚乙烯吡咯烷酮还具有较好的保湿性能,能够帮助皮肤保持水分,起到滋润和护肤作用。
食品领域在食品领域,聚乙烯吡咯烷酮被用作一种增稠剂和稳定剂。
它能够增加食品的黏性,改善质地和口感。
聚乙烯吡咯烷酮还具有较好的抗氧化性能,能够保护食物中的营养物质免受氧化破坏。
制备方法聚乙烯吡咯烷酮的制备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1. 乙烯基吡咯烷酮聚合法这种方法是通过将乙烯基吡咯烷酮单体进行聚合反应制备聚乙烯吡咯烷酮。
聚合反应可以使用自由基聚合或离子性聚合等方法进行。
2. 乙烯基吡咯烷酮与其他单体共聚法这种方法是将乙烯基吡咯烷酮与其他单体(如乙烯、丙烯酸酯等)进行共聚反应制备聚乙烯吡咯烷酮共聚物。
通过与其他单体的共聚,可以改变聚乙烯吡咯烷酮的物化性质,拓宽其应用领域。
聚乙烯吡咯烷酮

传统乙炔法工艺路线(Reppe合成法)早在1938年,著名的乙炔化学家 Walter Reppe在实验室中首先合成出PVP。该方法以乙炔为主要的起始原 料,故称乙炔法,是发展至今最为成熟的合成及生产N—乙烯基吡咯烷酮 (NVP)的方法。其工艺大致如下:
3.1 吸附性能与复合作用
PVP是由许多相同结构单元组成的线型聚合物,整个分子有很大的柔 顺性,在水溶液中整个分子具有显著的内部自由度;每个大分子还含有许 多与外相(特别是固体)可能粘接的位置,因此PVP易吸附在许多界面上。 PVP分子结构具有强极性和易形成氢键的酰胺基团,且分子内的O原子、 N原子是典型的配位原子,具有与某些金属生成络合物的能力,使PVP能够 与许多物质,特别是含羟基、羧基、氨基及其他活泼氢原子的化合物生成 固态络合物。
聚乙烯吡咯烷酮
1 概述
聚乙烯吡咯烷酮(polyvinylpyorrlidone)简称PVP,是一种非离子型高分子 化合物,是N一乙烯基酰胺类聚合物中最具特色,且被研究得最深入、广泛的精细 化学品品种。目前已发展成为非离子、阳离子、阴离子3大类,工业级、医药级、 食品级3种规格,相对分子质量从数千至一百万以上的均聚物、共聚物和交联聚 合物系列产品,并以其优异独特的性能获广泛应用。PVP作为一种合成水溶性高 分子化合物,具有水溶性高分子化合物的一般性质:胶体保护作用、成膜性、粘 结性、吸湿性、增溶或凝聚作用。但其最具特色,因而受到人们重视的是其优异 的溶解性能及生理相容性。在合成高分子中象PVP这样既溶于水,又溶于大部分 有机溶剂、毒性很低、生理相溶性好的并不多见,特别是在医药、食品、化妆品 这些与人们健康密切相关的领域中。
4 N-乙烯基吡咯烷酮的合成
NVP 在常温下是一种无色或者淡黄色、略有气味的透明液体, 易溶于水。分子量:111.143;相对密度:1.04g/mL(25℃);
聚乙烯吡咯烷酮热分解

聚乙烯吡咯烷酮热分解
聚乙烯吡咯烷酮(Polyvinylpyrrolidone,简称PVP)是一种高分子化合物,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
当聚乙烯吡咯烷酮受到高温影响时,它会经历热分解过程。
以下是聚乙烯吡咯烷酮热分解的详细过程:
1.氧化和解聚开始阶段:在较低温度下(约150-250摄氏
度),聚乙烯吡咯烷酮经历氧化和解聚反应。
这会导致聚合物链的断裂,产生低分子量的化合物,如吡咯烷酮、酰胺和酸等。
2.吡咯烷酮环开裂和酸解聚合:在更高温度下(约250-350
摄氏度),吡咯烷酮环会进一步开裂,形成分子中的自由基。
这些自由基会引发酸解聚合反应,产生低分子量化合物,如烯酮和醛酮等。
3.快速聚合物分解:随着温度的进一步升高,聚乙烯吡咯烷
酮的分解速度加快。
这会导致聚合物链的更大程度断裂和分解,从而产生更多的低分子量化合物。
聚乙烯吡咯烷酮热分解的过程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如温度、机械强度和分子结构等。
高分子量的聚乙烯吡咯烷酮相对于低分子量的聚合物更具热稳定性,需要更高的温度来触发热分解反应。
需要注意的是,聚乙烯吡咯烷酮的热分解过程是复杂的,具体的反应机理可能因不同的条件和研究方法而有所不同。
因此,
上述信息仅是关于聚乙烯吡咯烷酮热分解的一般概述。
聚乙烯吡咯烷酮简介

生产过程的优化
通过对生产过程的优化,如改进 分离纯化工艺、降低能耗等,可 以提高聚乙烯吡咯烷酮的生产效 率和产品质量。
05
聚乙烯吡咯烷酮的市场分析
全球市场分析
聚乙烯吡咯烷酮在全球范围内被广泛应用于制药、化妆品、食品和其它工业领域。
全球聚乙烯吡咯烷酮市场规模持续增长,主要受下游行业需求增长和新产品开发的 推动。
欧洲、北美和亚太地区是全球聚乙烯吡咯烷酮的主要消费区域,其中亚太地区的消 费量增长最快。
中国市场分析
中国是全球最大的聚乙烯吡咯烷 酮生产国和消费国,国内市场需
求持续增长。
中国聚乙烯吡咯烷酮市场主要集 中在东部沿海地区,其中江浙沪
02
PVP的外观取决于其分子量和制 备方法,可呈粉末状或颗粒状。
相对密度
PVP的相对密度为1.32g/cm³,略高 于水的密度。
在水中,PVP可以溶胀而不溶解,形 成溶液。
热稳定性
PVP具有较好的热稳定性,可在高温下使用。
PVP的热分解温度在200-250℃之间,高于此温度会逐渐分解成氮气、水蒸气和 碳氧化物等。
溶解性
可溶性
聚乙烯吡咯烷酮可溶于水、有机溶剂和其他高分 子化合物。
溶解度参数
聚乙烯吡咯烷酮的溶解度参数大约为18-20 (J/cm3)0.5,使其具有较好的溶解性能。
溶解过程
聚乙烯吡咯烷酮在溶解过程中,会经历溶胀和溶 解两个阶段,最终形成均一溶液。
02
聚乙烯吡咯烷酮的物理性质
外观
01
聚乙烯吡咯烷酮(PVP)是一种 白色或淡黄色的粉末或颗粒,无 臭、无味,具有吸湿性。
聚合物加工行业
聚乙烯吡咯烷酮的碘值

聚乙烯吡咯烷酮的碘值1. 引言1.1 什么是聚乙烯吡咯烷酮聚乙烯吡咯烷酮(Polyvinylpyrrolidone,PVP)是一种重要的合成高分子化合物,属于聚合物材料的一种。
它的化学结构中含有吡咯烷酮环,是一种极具生物相容性和生物降解性的聚合物,因此在医药、食品、日化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聚乙烯吡咯烷酮具有良好的胶凝、乳化、分散、稳定等性质,能够提高产品的质量和性能。
1.2 碘值的重要性碘值是评价聚乙烯吡咯烷酮材料性能的重要指标之一。
在聚乙烯吡咯烷酮材料中,碘值可以反映出聚合物中存在的双键量,从而表征出聚乙烯吡咯烷酮材料的稳定性和耐用性。
碘值越低,说明聚乙烯吡咯烷酮材料中的双键越少,材料的稳定性和耐用性也就越好;而碘值越高,则意味着聚合物中的双键含量较高,其稳定性和耐用性也会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
通过测定聚乙烯吡咯烷酮材料的碘值,可以对材料的性能进行评估和比较,从而为材料的选用和应用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在实际生产和应用中,控制和优化聚乙烯吡咯烷酮材料的碘值,有利于提高材料的稳定性和耐用性,适应不同领域对材料性能的需求,推动聚乙烯吡咯烷酮材料的应用和发展。
碘值的重要性不可忽视,对聚乙烯吡咯烷酮材料的研究和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2. 正文2.1 聚乙烯吡咯烷酮的性质聚乙烯吡咯烷酮(Polyvinylpyrrolidone,简称PVP)是一种聚合物,具有多种优良的性质,广泛应用于医药、食品、化妆品等领域。
聚乙烯吡咯烷酮的性质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良好的溶解性:PVP在水、醇类、醚类等多种溶剂中溶解性良好,可制备成溶液、凝胶等形态,便于加工和应用。
2. 膨胀性:PVP具有较高的膨胀性,能够吸收水分或溶液,形成多孔结构,有良好的吸附性能。
3. 热稳定性:PVP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能够在较高温度下保持结构稳定性,不易分解或退变。
4. 亲水性:PVP具有较强的亲水性,能够与水分子形成氢键结合,使其在医药领域应用广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聚乙烯吡咯烷酮摘要:聚乙烯吡咯烷酮简称PVP,是一种非离子型水溶性高分子化合物。
具有优良的物理化学性能,极易溶于水,安全无毒;能与多种高分子、低分子物质互溶或复合;具有优良的吸附性、成膜性、粘接性及生物相容性,而且热稳定性良好。
目前它被广泛用于医药、化妆品、酿造、饮料、食品和纺织等领域。
关键词:聚乙烯、吡咯烷酮、合成、应用一、概述1、简介聚乙烯吡咯烷酮(Poly Vinyl Pyorrlidone)简称PVP,是一种非离子型高分子化合物,是N一乙烯基酞胺类聚合物中最具特色,且被研究得最深人、广泛的精细化学品品种。
目前已发展成为非离子、阳离子、阴离子3大类,工业级、医药级、食品级3种规格,相对分子质量从数千至一百万以上的均聚物、共聚物和交联聚合物系列产品,并以其优异独特的性能获广泛应用。
PVP作为一种合成水溶性高分子化合物,具有水溶性高分子化合物的一般性质,胶体保护作用、成膜性、粘结性、吸湿性、增溶或凝聚作用。
但其最具特色,因而受到人们重视的是其优异的溶解性能及生理相容性。
在合成高分子中像PVP这样既溶于水,又溶于大部分有机溶剂、毒性很低、生理相溶性好的并不多见,特别是在医药、食品、化妆品这些与人们健康密切相关的领域中。
2、聚乙烯吡咯烷酮的物化性质聚乙烯毗咯烷酮是由乙烯基毗咯烷酮均聚而成的一种水溶性白色树脂状固体,分子式,有K15、K30、K60、K90等种类,相对分子质量为l0000、40000、160000以及360000四个等级。
K值是与PVP水溶液的相对粘度有关的特征值。
PVP相对分子质量愈大,粘度愈大,K值愈大,反之则相反。
PVP分子中含有极性较大的内酸胺基,具有亲极性基团的能力。
PVP既可溶于水,又能溶于醇、梭酸、醇胺、卤代烃等极性有机溶剂。
固体PVP及其水溶液化学性能均很稳定。
PVP可在水、甲(乙)醇、氯仿或二氯乙烷中成膜,薄膜无色透明、硬而光亮。
PVP具有较强的吸湿性。
与聚乙烯、聚丙烯、聚氯乙烯、聚乙烯醇、虫胶和糊精等相容性良好。
二、聚乙烯吡咯烷酮的合成1、传统乙炔法工艺路线(Reppe合成法)在1938年,著名的乙炔化学家Walter ReppeJ在实验室中首先合成出PVP。
该方法以乙炔为主要的起始原料,故称乙炔法,是发展至今最为成熟的合成及生产N—乙烯基吡咯烷酮(NVP)的方法。
其工艺大致如下:Reppe法是有机合成工艺中最重要的工艺路线之一,至今美国GAF和德国BASF 公司仍采用此法来生产PVP和其它相应的产品,仅进行了很小的工艺改进。
该法的优点是基础原料乙炔易得,但生产γ-丁内酯需由乙炔经三步反应获得,合成路线长,设备投资大,只适合大规模生产而不适合中小规模生产,同时炔加成中,采用KOH作为催化剂,生成物中有水生成,而即使微量的水存在也会影响催化剂的活性,且会使吡咯烷酮开环,生成副产物,从而降低目标产物的收率。
1,4-丁二醇的中低压合成,技术难度大,还会造成环境污染,故此法在我国的现实性和适用性很小。
2、NHP脱水法这一方法的研究是针对乙炔法的不足而产生的,以γ-丁内酯为起始原料,故又称γ-丁内酯法,是近年来研究最多的方法。
该法合成PVP单体的共同点为:γ-丁内酯与乙醇胺反应生成羟乙基吡咯烷酮(NHP),然后由NHP脱水反应得到NVP。
根据NHP脱水方式的不同,γ-丁内酯又分为直接脱水法和间接脱水法两种方法。
2.1、间接脱水法间接脱水法合成NVP通常是指先把NHP转化成一种卤化物,然后在较温和的条件下脱去一分子卤化氢(HX)即得到PVP单体,反应方程式如下:2.2、直接脱水法直接脱水法是指以羟乙基吡咯烷酮(NHP)作为原料,在催化剂的存在下直接脱水得到PVP单体NVP的方法,主要反应方程式如下:用于NHP直接脱水合成NVP的技术关键是研制筛选出具有高活性、高选择性和高稳定性的脱水催化剂。
直接脱水法较间接脱水法而言,在收率上稍低,物料运输采用气相较液相难控制,但工艺流程短,反应时间快,后处理任务小,副产物少,尤其对环境的污染小,总的来说更为合理,是合成PVP方法的未来发展趋势。
3、热解法Ushakov S N提出用等摩尔NHP和醋酐共热回流5 h。
在135℃及400 Pa真空下分离出粘稠的β-乙酰基乙基吡咯烷酮,再在460℃下热解可得NVP经聚合得PVP。
琥珀酸法琥珀酸在高温下和乙醇胺、氢直接在催化剂作用下可制得NHP,再脱水得NVP,聚合得PVP。
4、乙酰丙酸路线以乙酰丙酸为原料合成PVP,有三步法和四步法。
三步法反应式如下:四步法反应式如下:乙酰丙酸法较乙炔法,无高压炔化步骤,不与1,4-丁二醇的下游产品争原料,用农产品(如糖、淀粉、纤维、植物废渣等)生产的乙酰丙酸为原料,合成聚乙烯基吡咯烷酮。
但目前国内乙酰丙酸产量少,故此法的发展受到限制。
三、聚乙烯吡咯烷酮的应用1、在医药卫生中的应用聚乙烯吡咯烷酮具有优异的生物相容性,对皮肤、粘膜和眼睛等不形成任何刺激,因此它在医药领域应用广泛。
在制药工业中,PVP与纤维素类衍生物、丙烯酸类化合物一样,成为当今合成药中的三大主要辅料之一,用它制成的血浆无抗原性,不需交叉配血,还能避免疾病在血液中传播。
1.1药物助剂1.1.1共沉淀剂有许多药物疗效好,但由于在水中溶解慢,使其实际利用程度降低。
PVP作为难溶药物的共沉淀剂可以提高药物的溶解度和溶解速度,提高疗效,减小剂量。
下氟噻嗪、黄霉素及利血平等药物加入PVP后制成共沉淀物,该共沉淀物的溶解度、溶解速度和被人体吸收速度均比原成分高。
1.1.2注射液的助溶剂或结晶抑制剂这种助溶剂的助溶原理主要通过药物和PVP之间的缔合作用,延长药物固体颗粒在注射液中的沉降时间,阻止药物结晶沉淀,。
例如磺胺噻唑、炎痛喜康等药物与PVP共混后,能提高液体药物的稳定性,延长药效。
此外PVP还可以影响蔗糖的重结晶温度,阻止糖分从药液中结晶析出。
1.1.3缓释剂PVP的N—H或O—H键能与许多药物形成分子间的缔合作用,通过该缔合作用可以控制药物的释放时间和作用强度,延长药物(如消炎痛)在体内的释放和吸收时间,从而起到延效和缓释的作用。
这种调节作用可以通过调节PVP的相对分子质量和浓度来实现。
如低浓度的PVP会减缓氢氟甲噻溶解速度,而高浓度的PVP 却大大提高它的溶解速度。
Tantishaiyakul等研究K-17和K-90 PVP(K表示PVP的粘度)对吡氧噻嗪释放速度的影响,,并对PVP分子与药物分子间的物理和化学缔合作用进行分析研究。
1.1.4包衣或成膜剂在药物成膜剂中加入PVP,PVP的高粘接力可以提高包衣对药物基料的粘着力,其优良的分散性使包衣悬浮液的稳定性增加,还可以防止干燥时包衣膜表面出现微裂纹。
Leray等用PVP作四苯基卟啉的包衣膜,并对其稳定性和分散性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
1.1.5制剂粘接剂PVP粘接能力强,与人体相容性好,溶解能力强,在阿司匹林、扑热息痛等多种药品中用作粘接剂。
1.2外伤包扎带理想的外伤包扎带应具有较强的液体吸收能力(大于90%),能透气,且屏蔽细菌;通过辐射交联或化学交联合成的PVP包扎带满足上述条件。
通过改变辐射聚合时分散剂的种类和用量,可以调节PVP包扎带的流变性。
另外PVP还能促进皮肤对药物的吸收,如将PVP加入到环糊精等药物中,能促进药物渗透真皮,使药物得到吸收,而不影响皮肤的呼吸平衡。
1.3人工导管润滑膜PVP本身带有亲水基团,很容易与水结合形成亲水凝胶,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
用特殊工艺将亲水性的PVP有机地结合在表面疏水的医用导管上,在导管表面形成一层不会脱落的润滑薄膜,在临床插管时具有超润滑作用。
用PVP涂覆的一次性超滑导尿管,经上百例临床验证,润滑效果显著。
另外在肾脏移植等手术中,也开始研究利用PVP作导管润滑膜,且临床效果较好。
1.4杀菌消毒液PVP能与许多化合物配合,生成的配合物具有一定的物理化学稳定性;在一定条件下,这种配合物与原化合物之间存在pH平衡、浓度平衡、溶解平衡和温度平衡等平衡关系;利用PVP的这种配合性质可以大大减轻某些高效药物的毒性及刺激性,制备出许多低毒、高效、缓释的新药物试剂。
其中最著名的是聚维酮碘(PVP-I),它是碘和PVP的配合物,在一定的pH下,碘从PVP聚合物中释放出来,起到杀菌消毒作用。
PVP-I的杀菌效力及杀菌广谱性与碘相当,对细菌、病毒、真菌以及孢子都有较强的杀灭作用,产生的色斑容易被水清洗,不留痕迹;而且它保留了碘最有价值的局部消毒的优点,同时又克服了碘溶解度低,不稳定,易产生过敏反应,对皮肤和粘膜有刺激性从而使用范围狭窄等缺点。
因此PVP-I已成为发达国家广泛应用的杀菌消毒剂,基本上取代了碘酒和其他含氯、汞的消毒剂。
1.5人工避孕近年来开始研究PVP和非氧化干性油共沉淀溶液对杀死精子和抑制胚胎发育所起的作用,在该混合液制成的针剂中,精子死亡最快20s。
在该共沉淀溶液中加碘或不加碘制成阴道避孕药,或在避孕器械中加入上述溶液,既起杀菌消毒作用,又能杀死精子。
另外适量浓度的PVP溶液能作胚胎冻结剂,使胚胎能在低温下储藏而对胚胎不造成伤害。
1.6生物传感器利用水凝胶的高吸水膨胀性和低溶解性,且水、KCl和NaCl等在该水凝胶中具有较强的渗透性,研究将PVP水凝胶应用在生物电极中。
这种生物电极的工作原理是将水凝胶单体、交联剂、药物和低粘度PVP溶液等混匀后,用导线将引发源(紫外线发射器)相连,利用紫外线辐射使单体聚合并吸水溶胀,其中PVP溶液用来判断溶液的粘度。
用生物传感器可以免除手术治疗体内疾病,只需将微型生物电极放置在病变处,体外进行辐射聚合监控治疗;这种设备与皮肤接触时,能用作生物附着体;它还可以在体外监控植入体内器官的膨胀性等变化。
另外还有研究利用pH敏感性水凝胶作电极,用PVP溶液监控电极中pH/离子浓度的变化情况。
1.7人工玻璃体人眼正常的玻璃体为凝胶状,主要成分是水,其含量几乎达到99%,玻璃体浑浊和视网膜脱落都可能引起视力下降甚至失明。
为取代病变的玻璃体和治疗视网膜脱落,人们试验合成了多种替代物,其中PVP水凝胶是第一个用作病变玻璃体替代物的合成高聚物。
作为一种优异的玻璃体替代物,PVP水凝胶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生物物理光学特性,其网状支架对眼球内的新陈代谢成分具有良好的通透性。
另外,PVP水凝胶具有粘弹性,表现出良好的填充作用,可以封闭裂孔,展平视网膜。
1.8角膜接触透镜材料角膜接触透镜俗称隐形眼镜,是一种兼具矫正视力、治疗和美容等用途的眼科医疗用具。
由于PVP具有较高的亲水性,用它作为共聚物水凝胶制备接触透镜材料,其含水量高,材料柔软而有弹性;且具有较高的氧气透过能力,能保证角膜新陈代谢的需要,因而可以长时间佩戴。
目前研究利用其单体NVP与多种不饱和丙烯酸酯类衍生物共聚,改进传统隐形眼镜材料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的透氧性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