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乙烯吡咯烷酮在石英表面吸附性能的研究
PVP保护下纳米银颗粒的液相化学还原法制备及表征

PVP保护下纳米银颗粒的液相化学还原法制备及表征王春霞;李英琳;徐磊【摘要】Nano-silver particles were prepared by using polyvinyl pyrolidone as the dispersing agent and ammonium as the reducing agent. The resulting specimens were characterized by X-ray diffraction (XRD), 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y (TEM) and UV-Vis adsorption spectrum. The result revealed that a mixture of cube and hexagonal prisms of nano-silver particles was obtained when the mass ratio of PVP to AgNO3 was 2.2:1 and the aging time was 24 hours.%以PVP为表面活性剂,甲酸铵为还原剂,采用液相还原法制备了纳米银颗粒。
采用X射线衍射(XRD)、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和紫外-可见光吸收光谱(UV-Vis)对所制备样品进行表征。
结果显示:当PVP与AgNO3的质量比为2.2:1,陈化时间24 h,得到立方块和六棱柱的银混合颗粒。
【期刊名称】《贵金属》【年(卷),期】2014(000)004【总页数】5页(P30-34)【关键词】纳米化学;纳米银;化学还原法;PVP;陈化时间【作者】王春霞;李英琳;徐磊【作者单位】天津工业大学纺织学院,天津 300387;天津工业大学纺织学院,天津 300387;天津工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天津 300387【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G146.3+2纳米银作为贵金属纳米材料的一种,具有比表面积大,表面活性高,导电性优异,催化性良好等优点[1],在物理、化学、生物等方面具有显著的优势,包括表面增强拉曼散射[2]、导电[3]、催化[4]、传感[5]以及广谱抗菌活性[6]等。
聚乙烯吡咯烷酮用途

聚乙烯吡咯烷酮用途聚乙烯吡咯烷酮,简称PPy,是一种高分子材料,具有优异的电学、光学和力学性能。
它可以被用于多种领域,如电子、光电、传感器、生物医学等。
本文将详细介绍PPy的用途。
一、电子领域1. 电容器PPy可以制成高性能电容器。
在制备过程中,PPy被氧化并形成导电聚合物。
这种导电聚合物可以作为电极材料使用,并且具有很高的比表面积和较低的内阻。
因此,PPy制成的电容器可以具有更高的存储能量密度和更快的充放电速度。
2. 传感器PPy也可以用于传感器制备中。
由于其导电性和氧化还原特性,PPy 可以被用来制备各种类型的传感器。
例如,当与其他物质接触时,PPy 会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并产生特定的信号响应。
因此,它可用于检测环境中某些物质的存在或浓度。
二、光电领域1. 光伏材料PPy也可用于制造太阳能电池(光伏材料)。
在制备过程中,PPy被掺杂或复合其他材料,以提高其光电转换效率。
此外,PPy还可以作为透明电极使用,因为它具有高透明度和良好的导电性能。
2. 光催化剂PPy还可以用作光催化剂。
在这种应用中,PPy被用作光反应催化剂的载体。
当与某些光敏分子接触时,PPy会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并产生特定的催化效果。
因此,它可用于水处理、空气净化和有机废物降解等领域。
三、传感器领域1. 医疗传感器由于PPy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导电性能,它可以被用于制备多种类型的医疗传感器。
例如,在血糖测量仪中,PPy可用作传感器反应层的载体,并与葡萄糖酶等酶类结合以检测血糖水平。
2. 环境传感器同样地,在环境监测领域中,PPy也可以被用来制备各种类型的传感器。
例如,在空气质量监测仪中,PPy可用作传感器反应层的载体,并与气体分子结合以检测空气中的有害物质。
四、生物医学领域1. 组织工程PPy可以被用于组织工程。
在这个应用中,PPy被用作支架材料,以支持细胞生长和组织再生。
由于其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导电性能,PPy 可以促进细胞增殖和分化,并加速组织修复过程。
利用拉曼光谱技术制备高效、环保的纳米银颗粒的研究

利用拉曼光谱技术制备高效、环保的纳米银颗粒的研究在本研究中,我们采用拉曼光谱技术制备高效、环保的纳米银颗粒。
详细介绍了实验方法、样品制备过程以及拉曼光谱结果分析。
1.实验方法1.1纳米银颗粒的制备本实验通过溶胶-凝胶法制备纳米银颗粒。
首先将AgNO3溶解在去离子水中,然后加入适量的聚乙烯吡咯烷酮(PVP)作为稳定剂。
将溶液在搅拌下加热至沸腾,随后自然冷却至室温,得到淡黄色的纳米银颗粒溶液。
1.2拉曼光谱测试采用激光拉曼光谱仪对纳米银颗粒进行测试。
测试条件:激光波长为532nm,功率为10mW,扫描范围为100cm-1至4000cm-1。
在实验过程中,将纳米银颗粒溶液滴在干净的玻璃片上,待其干燥后进行拉曼光谱测试。
2.结果分析2.1纳米银颗粒的拉曼光谱特征拉曼光谱结果显示,纳米银颗粒在300cm-1附近出现较强的拉曼散射峰,这是纳米银颗粒的特征峰。
此外,在400cm-1至1000cm-1范围内,还有多个较弱的拉曼散射峰。
这些峰反映了纳米银颗粒的晶格振动模式和表面振动模式。
2.2纳米银颗粒尺寸对拉曼光谱的影响通过改变沉淀剂的浓度,我们可以调控纳米银颗粒的尺寸。
实验发现,随着沉淀剂浓度的增加,纳米银颗粒的拉曼散射峰强度逐渐减弱,峰位发生红移。
这说明纳米银颗粒的尺寸对拉曼光谱有显著影响。
2.3纳米银颗粒的表面增强拉曼光谱(SERS)将拉曼光谱技术应用于纳米银颗粒的表面增强拉曼光谱(SERS)研究。
实验结果表明,在纳米银颗粒表面吸附的分子,其拉曼散射信号得到显著增强。
这种现象为利用SERS技术检测痕量分子提供了实验依据。
结论本研究利用拉曼光谱技术研究了纳米银颗粒的制备、表征及其表面增强拉曼光谱特性。
实验结果表明,拉曼光谱技术在纳米银颗粒的制备和表征方面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准确性。
此外,纳米银颗粒的表面增强拉曼光谱为实现痕量分子的检测提供了新思路。
这为拉曼光谱技术在环保、生物医学等领域的广泛应用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纳米银颗粒;拉曼光谱;表面增强拉曼光谱;溶胶-凝胶法;环保。
银纳米线的溶剂热法制备及表征

银纳米线的溶剂热法制备及表征刘裕堃;曹峰;胡超;秦天柱;赵博为;何桂美;王娟【摘要】以硝酸银为银源、聚乙烯吡咯烷酮(K-30)为模板剂和包覆剂、葡萄糖为还原剂、乙二醇为溶剂,采用溶剂热法成功制备出银纳米线.采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紫外可见吸收光谱(UV-Vis)、热重(TG)等手段对银纳米线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在反应温度为160 ℃、反应时间为4 h、聚乙烯吡咯烷酮(K-30)与硝酸银物质的量比为5的条件下,制备出直径100~150 nm、长度10~20μm的银纳米线.XRD物相分析表明,产物为结晶度较高、具有面心立方结构的纯银纳米线.%Using silver nitrate as a silver source,poly-vinylpyrrolidone(K-30)as a template and a covered agent,glucose as a reducing agent,and ethylene glycol as a solvent,we prepared silver nanowires by a solvothermal method.We characterized the silver nanowires by X-ray diffraction(XRD),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SEM),ultraviolet-visible absorption spectrum(UV-Vis) and thermogravimetry(TG).Results show that we can prepare silver nanowires with diameter of 100~150 nm,and length of 10~20 μm under the conditions as follows:reaction temperature of160 ℃,reaction time of 4 h,and molar ratio of poly-vinylpyrrolidone(K-30) and silver nitrate of 5.XRD phase analysis shows that the prepared silver nanowires have a high degree of crystallization and face-centered cubic structure.【期刊名称】《化学与生物工程》【年(卷),期】2017(034)007【总页数】4页(P35-37,42)【关键词】银纳米线;溶剂热法;聚乙烯吡咯烷酮【作者】刘裕堃;曹峰;胡超;秦天柱;赵博为;何桂美;王娟【作者单位】湖北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湖北武汉430062;湖北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湖北武汉430062;湖北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湖北武汉430062;湖北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湖北武汉430062;湖北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湖北武汉430062;湖北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湖北武汉430062;湖北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湖北武汉43006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Q131.22纳米银是一种同时具有高比表面积和表面活性、强杀菌性能、优良导电性和稳定物理化学性质的金属银单质,已逐渐发展成为一种高效的功能材料,被广泛应用于催化材料[1]、低温超导材料[2]、生物传感材料[3-4]和无机抗菌材料等领域。
纳米颗粒表面修饰技术的步骤与材料性能分析方法

纳米颗粒表面修饰技术的步骤与材料性能分析方法纳米颗粒是一种具有特殊物理、化学和生物学性质的材料,在纳米科技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然而,纳米颗粒的表面性质往往直接影响其应用效果及性能稳定性,因此,通过表面修饰技术来调控纳米颗粒的性质成为一项重要的研究课题。
纳米颗粒表面修饰技术的步骤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表面活性剂选择:在纳米颗粒表面修饰过程中,选择合适的表面活性剂是关键。
表面活性剂可以吸附在纳米颗粒表面形成一层保护膜,提高其分散度和稳定性。
常用的表面活性剂包括十二烷基硫酸钠 (SDS)、聚乙烯吡咯烷酮 (PVP) 等。
2. 表面修饰方法选择:纳米颗粒表面修饰方法多种多样,包括物理法、化学法和生物法等。
物理法主要采用物理吸附、溶剂分散等方式进行修饰;化学法通过化学反应从而改变纳米颗粒表面的性质;生物法则是利用生物分子进行表面修饰。
不同的修饰方法适用于不同的材料。
3. 表面修饰环境条件控制:表面修饰过程中的环境条件同样重要。
例如,修饰温度、搅拌速度、溶液浓度等因素,都会对纳米颗粒的表面修饰效果产生影响。
合理控制这些环境条件,可以有效改善纳米颗粒的表面性质。
接下来是纳米颗粒表面修饰后的性能分析方法:1. 粒径分析:粒径是纳米颗粒最基本的性能参数之一。
常用的粒径分析方法有动态光散射仪(DLS)和透射电子显微镜(TEM)。
DLS可以测量纳米颗粒的平均粒径和粒径分布;TEM则可以观察纳米颗粒的形貌和大小。
2. 表面形貌分析:纳米颗粒的形貌对其性能具有重要影响。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原子力显微镜(AFM)是常用的表面形貌分析工具。
SEM可以观察到纳米颗粒的表面形貌和形状;AFM则可实现对纳米颗粒三维形貌的观察。
3. 表面化学成分分析:表面化学成分分析帮助了解纳米颗粒的化学性质。
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和红外光谱(FTIR)是常用的表面化学成分分析方法。
XPS可以定量分析纳米颗粒表面化学元素及其化学键状态;FTIR可用于观察纳米颗粒表面功能基团的吸收峰。
聚乙烯吡咯烷酮(PVP)于各领域中应用性研究与其成膜性的简述

综合讨论今天聚乙烯吡咯烷酮(PVP)于各领域中应用性研究与其成膜性的简述霍新豪 赵 萍 刘 瑶 谭晓娜 王 辉(山东英才学院 山东 济南 250100)摘要:聚乙烯吡咯烷酮(PVP)作为一种非离子型高分子化合物,是N-乙烯基酰胺类聚合物中最具特色,被研究得最深、最广泛的精细化学品。
已发展成为非离子、阳离子、阴离子3大类,工业级、医药级、食品级3种规格,并以其优异独特的性能获得广泛应用。
(PVP)具有水溶性高分子化合物的一般性质,胶体保护作用、成膜性、粘结性、吸湿性、增溶或凝聚作用。
本文主要对其在各个领域中的应用性进行分析总结并在目前对现有产品及领域分析的基础上对其成膜性进行简述。
PVP作为一种合成水溶性高分子化合物,具有水溶性高分子化合物的一般性质,在合成高分子中像PVP这样既溶于水,又溶于大部分有机溶剂、毒性很低、生理相溶性好的并不多见,特别是在医药、食品、化妆品这些与人们健康密切相关的领域中,随着其原料丁内酯价格的降低,近年来其作用逐渐开发,以下将对其在各领域的作用展开总结分析。
关键词:聚乙烯吡咯烷酮;非离子型;高分子化合物中图分类号:TQ028.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3917(2021)06-0269-01 医药卫生领域相关应用分析PVP有优良的生理惰性,不参与人体新陈代谢,又具有优良的生物相容性,对皮肤、粘膜、眼等不形成任何刺激。
医药级PVP为国际倡导的三大药用新辅料之一,可用做片剂、颗粒剂的粘结剂、注射剂的助溶剂、胶囊的助流剂;眼药的去毒剂,延效剂,润滑剂和包衣成膜剂,液体制剂的分散剂和酶及热敏药物的稳定剂,还可用做低温保存剂。
用于隐形眼镜、可增加其亲水性和润滑性。
从生物学的观点来看,PVP的分子结构特色类似于用简单的蛋白质模型的那种结构,甚至于它的水溶性对某些小分子的配合能力以及能够被某些蛋白质的沉淀剂硫酸铵、三氯乙酸、单宁酸和酚类所沉淀等特性也和蛋白质相溶。
以致于使PVP被广泛地用作药物制剂的辅料,如用作制剂的粘结剂、共沉淀剂、作为注射液中的助溶剂或结晶生成阻止剂、包衣或成膜剂、延缓剂、缓释剂药物的可控释放可延长药物的作用时间、人工玻璃体和角膜、外科包扎带、PVP碘消毒剂。
聚乙烯吡咯烷酮zeta电位

聚乙烯吡咯烷酮zeta电位聚乙烯吡咯烷酮(Polyvinylpyrrolidone,PVP)是一种水溶性高分子化合物,化学式为(C6H9NO)n。
它是由N-吡咯烷酮和乙烯作为原材料合成的。
PVP在医药、电子、纺织、食品等领域均有广泛的应用。
其中,在生物体内,PVP可以被人体消化,因此被广泛用于制造医疗用途的药品。
PVP具有一些重要的特性,包括优异的表面活性、增稠性能、吸附性、膜形成性能等。
其中,PVP的zeta电位在其应用中也很关键。
本文将介绍PVP的zeta电位及其在生产和应用中的重要性。
一、PVP的zeta电位zeta电位是描述粒子表面带电量和粒子浸润于水中的能力的参数。
zeta电位正值表示表面带正电荷,负值表示表面带负电荷。
PVP的zeta电位取决于它的化学结构以及所处环境的物理和化学条件。
PVP通常呈现负电荷,其zeta电位通常为-40 mV至-60 mV。
此类高阴离子性物质通常具有较好的分散性和稳定性。
二、PVP的重要性1.作为药品辅料PVP具有生物相容性好的特点,可以改善药物溶解度、增加药物的稳定性,以及控制药物释放速度等。
因此,PVP被广泛用于制备口服药片、眼药水、药膏和注射剂等药品中。
PVP的zeta电位可以改变药物的分散性和可吸收性,从而影响药物的生物利用度。
2.作为涂层和包装材料PVP可以通过控制分子链的长度、分子量和化学结构来改变其表面电荷及分子的相互作用力。
因此,它常用于制备超薄膜、包裹和涂层,以增强材料的性能,如防水、抗紫外线等。
其表面电荷也能影响PVP与其他材料的相互作用。
3.作为织物处理剂在纺织品生产中,PVP可以用作织物处理剂,使纤维表面变得更加光滑。
此外,在染料着色过程中,PVP可以提高染料在纤维素材料上的均匀分布和吸附,从而改善染料的均匀度和牢度。
三、总结PVP的zeta电位是PVP在生产和应用中的一个重要参数。
它可以影响PVP分散性和稳定性,进而影响药物的生物利用度、材料性能和染料均匀度。
乙烯吡咯烷酮单体单元

乙烯吡咯烷酮单体单元乙烯吡咯烷酮(vinylpyrrolidone)是一种常用于聚合反应的单体单元,也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
它的结构简单,由乙烯基和吡咯烷酮基组成,具有广泛的应用领域,包括医药、化妆品、材料科学等。
在下文中,我将对乙烯吡咯烷酮的性质、应用以及未来的发展前景进行深入探讨。
1. 乙烯吡咯烷酮的性质乙烯吡咯烷酮是一种无色液体,难溶于水,但可以与多数有机溶剂混溶。
它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高纯度、低毒性等特点,使其成为一种非常适合聚合反应的单体单元。
2. 乙烯吡咯烷酮的应用乙烯吡咯烷酮广泛地应用于各个领域。
在医药领域,它作为一种血液增稠剂,用于治疗血液黏稠度过高的疾病。
它还用于合成药物载体和缓释系统,可以增加药物的溶解度,改善生物利用度,提高药物疗效。
在化妆品领域,乙烯吡咯烷酮作为油水分离剂和胶体稳定剂,可以提高化妆品的稳定性和保湿效果。
它还可以用于制备高效抗氧化剂、抗菌剂、抗静电剂等功能性化妆品原料。
除了医药和化妆品领域,乙烯吡咯烷酮还在材料科学中有着重要应用。
它可以用来合成高分子材料,如聚乙烯吡咯烷酮(PVP),广泛应用于药物包裹、纳米颗粒制备、复合材料等领域。
乙烯吡咯烷酮还可以作为表面活性剂,用于制备纳米级胶体颗粒、聚合物薄膜等。
3. 乙烯吡咯烷酮的发展前景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应用领域的不断扩大,乙烯吡咯烷酮的应用前景仍然非常广阔。
在生物医药领域,乙烯吡咯烷酮可以用于制备药物缓释系统、人工器官等。
在能源领域,它可以用于合成锂离子电池材料、太阳能电池材料等。
随着绿色化学的兴起,乙烯吡咯烷酮在环保领域的应用也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它可以用于制备可生物降解的聚合物材料,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它还可以作为清洁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用于废水处理、废气净化等。
总结回顾:乙烯吡咯烷酮作为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和聚合单体,具有广泛的应用领域和发展前景。
它在医药、化妆品和材料科学中都发挥着重要作用,为相关产业的发展和创新提供了新的可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聚乙烯吡咯烷酮在石英表面吸附性能的研究朱林英1,莫红兵2(1.宁波市化工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宁波 315040;2.中南大学化学化工学院,长沙410083)摘要:本文主要研究了聚乙烯吡咯烷酮(PVP)在石英表面的吸附性能,并对其吸附机理进行了探讨。
研究发现,PVP对石英的吸附以化学吸附为主,且其吸附量随着分子量的增大而增加,与溶液pH大小无关。
同时,研究还发现PVP吸附石英的量受固体比表面积影响,随着石英颗粒比表面积的增加,PVP对其吸附量缓慢下降。
关键词:聚乙烯吡咯烷酮(PVP);石英;吸附中图分类号:TQ326.6文献标识码:APVP是一种水溶性聚酰胺,其具有优异的溶解性、低毒性、成膜性、化学稳定性、生理惰性、粘接能力等性能,广泛用于医药医疗卫生、化妆品、食品、饮料、酿造、造纸、纺织印染、新材料、悬浮及乳液聚合、分散稳定剂等领域[1,2]。
在PVP的结构中,形成其链和吡咯烷酮环上的亚甲基是非极性基团,具有亲油性。
分子中的内酰胺是强极性基团,具有亲水和极性基团作用。
这种结构特征使PVP易吸附在很多界面上,形成稳定的界面吸附膜。
当前,PVP在黏土矿物及氧化物间的吸附性能引起了很多科学家的兴趣[3-8]。
国内外已经有很多关于PVP与白炭黑之间吸附的研究文献报道,然而迄今为止,没有任何关于PVP与石英之间吸附作用的文献报道。
因此,我们的研究工作将探讨PVP在石英表面的吸附并初步考察其吸附机理。
1实验部分1.1实验药品PVP的来源及规格如表1。
表1 PVP样品的来源供应商规格分子量Alfa Aesar ChemicalsAlfa Aesar Chemicals上海源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K-120K-17K-301300 0008 00030 000天然石英微粉(800目,1250目,3000目,6000目)由河南海龙微粉厂提供,实验前用6 mol/L盐酸浸泡一小时,再用去离子水洗涤至中性,然后在110℃的烘箱中干燥,备用;盐酸、氢氧化钠均为分析纯。
1.2实验方法不同目数的石英粉BET比表面积和粒径分布见表2,表中数据由Beckman Coulter SA3000 比表面分析仪测得。
石英的Zeta电位的测定:称取一定量石英颗粒加至含电解质的水溶液中,配成一定固液比的悬浮液。
将之超声分散10 min后分为等量的12组,分别调节pH形成一定梯度后用Zatasizer 3000HS型微电泳仪测定其Zeta电位。
数据见图1。
表2 样品的物理特性粒径分布/μm样品d10 d50 d90比表面积/m2·g-1石英 (800 目) 石英 (1250 目) 4.8453.72712.47710.52724.46522.5161.6321.904石英 (3000 目) 石英 (6000 目) 2.3700.1014.3641.2267.9653.6652.7076.765图1 pH对石英Zeta电位的影响吸附实验:称取1.000g石英,置于一系列25mL离心管中,分别加入事先调节好pH值、体积为20mL、PVP浓度为0~1.0mg/mL的溶液,超声10min,使石英颗粒充分分散。
在一定温度下恒温振荡16h使吸附达到平衡,离心,取其上层清液用UV-2000型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检测,根据吸附前后吸光度的变化来计算其吸附量。
1.3结果与讨论图2为pH=5时,不同分子量的PVP样品对石英(3000目)的吸附等温线。
从图2可以看出,PVP在0~45mg/L浓度范围内,其浓度和吸光度成线性关系,浓度增大时,PVP在石英表面的吸附达到饱和,出现一个平台区。
由此图还可以看出,吸附等温线为Langmuir型,PVP对石英具有高亲和力,且吸附量随PVP分子量的增大而增加。
这是因为PVP是一种典型的线性聚合物,它与石英表面的相互作用主要是形成氢键,即RC=O…H-OSi≡。
PVP是一个内酰胺,在极性溶剂中,氮原子弱的给电子体特性使其只能形成很微弱的氢键,因此,PVP与石英表面的特定交互作用主要是其与自由的硅醇形成氢键(RC=O…H-OSi≡)[9-11]。
在稀溶液中,PVP在石英上的吸附具有高亲和力的原因是:PVP在稀溶液中以单链形式存在,且与石英的表面存在大量的接触碰撞机会,PVP易吸附在石英表面,不过,我们研究还发现当[PVP]>0.5mg/mL时,吸附量急剧下降,甚至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检测不到PVP被吸附,原因可能是在高浓度时,PVP在固体表面形成了一端固着于表面,另一端伸向溶液的具有很长尾巴的密集环层[3,9]。
它在石英表面的吸附力比较弱,从而容易从石英表面进行解吸附。
图2 在pH=5条件下,不同分子量的PVP对石英(3000目)的吸附曲线图3显示了pH值分别为 2.0,5.0,9.0,11.0时,PVP在石英上的吸附情况。
根据此图,可以发现吸附量是不随pH值的改变而变化的。
根据石英的等电点可知,当pH值低于2.3时,石英表面带正电荷,等于2.3时呈电中性,高于2.3则带负电荷。
研究中,聚乙烯吡咯烷酮在石英表面吸附性能的研究 2009年第4期我们发现即使在pH 高达11.0,石英表面主要是硅酸根离子时,其吸附量仍没有很大变化。
从PVP 链的结构(图4)可以看出羰基氧在高分子链的一侧,氮在链的另一侧并且周围环绕着甲基和亚甲基,从而使氧原子比氮原子更加暴露,氮原子上带部分正电性而氧原子上带负电性[12]。
我们认为在高pH 值条件下,相互作用也会出现在石英表面的硅酸根离子和PVP 带正电的氮原子上,因此pH 值的改变对PVP 在石英表面的吸附无影响。
图3 在不同的pH 条件下,PVP(K-120)对石英(3000)的吸附曲线CH 2C NH 2C H 2CH C H 2COCH 2H CNH +H 2C H 2C O -H C H 2C图4 PVP 中的吡咯环的共振结构图PVP 对不同目数的石英吸附等温线由图5中给出。
PVP 在石英上的吸附量受石英比表面积影响,随着比表面积的增加,吸附在石英上的PVP 逐渐下降,原因是随着石英比表面积的增加,其表面羟基数量增加的速度与比表面积增大不成正比,即羟基增加的速度小于比表面积增大的速度,因而其吸附PVP 的量相应的减少。
图5 在pH 5.0条件下,PVP(K-120) 对不同目数的石英的吸附曲线图6显示了不同温度时,PVP 对石英的吸附情况,随着温度升高,PVP 对石英的吸附能力增加。
PVP 对石英的吸附既有物理吸附又有化学吸附,以化学吸附为主,因此,温度升高,活化分子的数目迅速增多,所以吸附量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加。
图6 不同温度下,PVP 对石英的吸附曲线2 结论PVP 与石英具有很高的亲和力,其吸附量较大,并显著高于其在氧化铁上的吸附量。
PVP 的吸附量随其分子量的增加而增大,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加,但不受溶剂pH 值的影响。
PVP 在石英上的吸附量受固体比表面积的影响,随着石英颗粒比表面积的增加,PVP 的吸附量将有所下降。
宁波化工 Ningbo Chemical Industry 2009年第4期参考文献[1]Peng Liu. Polymer modified clay minerals: A review [J].Applied Clay Science. 2007,1-13.[2]张玉敏,刘桂华,尹周澜. 表面活性剂在干燥中控制粒子团聚的机理[J]. 矿冶工程,2006,26(6):65-67.[3]L.Gargallo, J.Perez-Cotapos, J.G. Santos, D.Radic,Poly(N-vinyl-2-pyrrolidone)-monoalkyl xanthates. 1.Adsorption and chemical reaction [J]. Langmuir 1993, 9: 681-684.[4]Hild, A., Sequaris, J.M., Narres, H.D., Schwuger, M.,Colloids Surf., Adsorption of polyvinylpyrrolidone onkaolinite [J]. A Physicochem., Eng. Asp. 1997, 123-124, 515-522.[5]Sequaris, J.M., Hild, A., Narres, H.D., Schwuger, M.J.,polyvinylpyrrolidone adsorption on Na-montmorillonite.Effect of the Colloidal behavior and binding of chemicals [J]. Interface Sci, 2000, 230, 73-83.[6]Torn, L.H., De Keizer, A., Koopal, L.K., Lyklema, J.,Mixed adsorption of poly(vinylpyrrolidone ) and sodium dodecylbenzenesulfonate on kaolinite [J]. ColloidInterface Sci. 2003, 260, 1-8. [7]Manoranjan Pattanaik, Sumitra Kumar Bhaumik,Adsorption behaviour of polyvinypyrrodone on oxidesurfaces [J]. Materials Letters Sci. 2000, 44: 352-360. [8]Robinso, S., Williams, P.A., Inhibition of ProteinAdsorption onto Silica by Polyvinylpyrrolidone [J].Langmuir 2002,18: 8743-8748.[9]K.Esumi, M. Oyama, Simultaneous adsorption ofpoly(vinylpyrrolidone) and cationic surfactant from their mixed solutions on silica [J].Langmuir 1993, 9:2020-2023.[10]K.Esumi, K. Takamine, M.Ono, The Interaction ofPoly(vinylpyrrolidone) and Solid Particles in Ethanol [J].Colloid Interface Sci. 1993 , 161: 321-324.[11]H. Otsuka, K.Esumi, Interaction between Aerosol OT andPoly(vinylpyrrolidone) on Alumina[J]. Langmuir ,1994,10: 3250-3254.[12]Smith, J.N.; Meadows, Williams.P.A. Adsorption ofPolyvinylpyrrolidone onto Polystyrene Latices and theEffect on Colloid Stability [J]. Langmuir, 1996, 12:3773-3778.The Adsorption Capacity of Polyvinylpyrrolidone on QuartzZHU Lin-ying , MO Hong-bingAbstract: Isotherms for the adsorption of polyvinylpyrrolidone (PVP) on quartz has been etermined. The adsorption capacity for PVP increased with increasing molecular mass and temperature but was independent of pH. At the same time, the research approved that the BET of quartz influnced the amount of PVP adsorbed on quartz .In this investigation, the adsorption mechanisms of PVP adsorbing on quartz was discussed.Key words: polyvinylpyrrolidone(PVP);quartz;adsorp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