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乙烯吡咯烷酮
聚乙烯吡咯烷酮

聚乙烯吡咯烷酮
分子式:(C6H9NO)n
一、性质:
粉末或水溶液,易溶于水及多种有机溶剂,具有良好溶解性,生物相溶性,生理惰性,成膜性,胶体保护能力和与多种有机、无机化合物复合的能力,对酸、盐及热较稳定。
二、用途:
在化妆品工业中作为分散剂、成膜剂、增稠剂、润滑剂及粘合剂,在医药工业中是药用合成新辅料之一,可用作片剂、颗粒的粘结剂、缓释剂。
注射剂的助剂和稳定剂、胶囊的助流剂,液体制剂及着色剂的分散剂,酶及热敏药物的稳定剂,难溶药物的共沉淀剂,眼药的延效剂及润滑剂和包衣成膜剂等;在涂料、颜料、塑料树脂、玻璃纤维、油墨、粘合剂、净洗剂、摄影胶卷、压片、电视显像管、生产药水、胶布、消毒剂、纸张、纺织印染等方面用作助剂。
三、规格(医药级)。
聚乙烯吡咯烷酮用途

聚乙烯吡咯烷酮用途聚乙烯吡咯烷酮,简称PPy,是一种高分子材料,具有优异的电学、光学和力学性能。
它可以被用于多种领域,如电子、光电、传感器、生物医学等。
本文将详细介绍PPy的用途。
一、电子领域1. 电容器PPy可以制成高性能电容器。
在制备过程中,PPy被氧化并形成导电聚合物。
这种导电聚合物可以作为电极材料使用,并且具有很高的比表面积和较低的内阻。
因此,PPy制成的电容器可以具有更高的存储能量密度和更快的充放电速度。
2. 传感器PPy也可以用于传感器制备中。
由于其导电性和氧化还原特性,PPy 可以被用来制备各种类型的传感器。
例如,当与其他物质接触时,PPy 会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并产生特定的信号响应。
因此,它可用于检测环境中某些物质的存在或浓度。
二、光电领域1. 光伏材料PPy也可用于制造太阳能电池(光伏材料)。
在制备过程中,PPy被掺杂或复合其他材料,以提高其光电转换效率。
此外,PPy还可以作为透明电极使用,因为它具有高透明度和良好的导电性能。
2. 光催化剂PPy还可以用作光催化剂。
在这种应用中,PPy被用作光反应催化剂的载体。
当与某些光敏分子接触时,PPy会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并产生特定的催化效果。
因此,它可用于水处理、空气净化和有机废物降解等领域。
三、传感器领域1. 医疗传感器由于PPy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导电性能,它可以被用于制备多种类型的医疗传感器。
例如,在血糖测量仪中,PPy可用作传感器反应层的载体,并与葡萄糖酶等酶类结合以检测血糖水平。
2. 环境传感器同样地,在环境监测领域中,PPy也可以被用来制备各种类型的传感器。
例如,在空气质量监测仪中,PPy可用作传感器反应层的载体,并与气体分子结合以检测空气中的有害物质。
四、生物医学领域1. 组织工程PPy可以被用于组织工程。
在这个应用中,PPy被用作支架材料,以支持细胞生长和组织再生。
由于其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导电性能,PPy 可以促进细胞增殖和分化,并加速组织修复过程。
聚乙烯吡咯烷酮

聚乙烯吡咯烷酮(polyvinyl pyrrolidone)简称PVP,是一种非离子型高分子化合物,是N-乙烯基酰胺类聚合物中最具特色,且被研究得最深、广泛的精细化学品品种。
已发展成为非离子、阳离子、阴离子3大类,工业级、医药级、食品级3种规格,相对分子质量从数千至一百万以上的均聚物、共聚物和交联聚合物系列产品,并以其优异独特的性能获得广泛应用。
PVP按其平均分子量大小分为四级,习惯上常以K值表示,不同的K值分别代表相应的PVP平均分子量范围。
K值实际上是与PVP水溶液的相对粘度有关的特征值,而粘度又是与高聚物分子量有关的物理量,因此可以用K值来表征PVP的平均分子量。
通常K值越大,其粘度越大,粘接性越强。
以下是具体信息:理化性质密度:1.144g/cm3沸点:217.6°C熔点:130°C闪点:93.9°C平均分子量:8000-700000稳定性:常温常压下稳定溶解性:极易溶于水及含卤代烃类溶剂、醇类、胺类、硝基烷烃及低分子脂肪酸等,不溶于丙酮、乙醚、松节油、脂肪烃和脂环烃等少数溶剂。
能与多数无机酸盐、多种树脂相容。
性状:具有亲水性易流动白色或近乎白色的粉末,有微臭。
纯的乙烯基吡咯烷酮的交联均聚物。
具有聚乙烯吡咯烷酮(PVP)相厉的与多种物质(如导致葡萄酒等饮料变色的各种醐类)络合的能力。
并因其不溶性而易于过滤后除去。
[2]制备PVP是以单体乙烯基吡咯烷酮(NVP)为原料,通过本体聚合、溶液聚合等方法得到。
在本体聚合制备过程中,由于存在反应体系粘度大,聚合物不容易扩散,聚合反应热不容易移走导致局部过热等问题,因此得到的产品分子量低,残留单体的含量高,而且多呈黄色,没有太大实用价值。
工业上一般都采用溶液聚合法合成PVP。
聚乙烯吡咯烷酮PVP生产聚合有二条主要路线,第一是N-2-吡咯烷酮(NVP)在有机溶剂中进行溶液聚合,然后进行蒸汽汽提。
第二条路线为NVP单体与水溶性阳离子、阴离子或非离子单体进行水溶液聚合。
聚乙烯吡咯烷酮的多用途

聚乙烯吡咯烷酮的多用途聚乙烯吡咯烷酮(Polyvinylpyrrolidone,简称PVP)是一种多用途的合成聚合物,其在许多领域中具有广泛的应用。
它是由乙烯吡咯烷酮单体聚合而成的,具有独特的物化性质,使得它在医药、化妆品、农业和工业等不同领域都有着重要的作用。
以下将从简单到复杂、由浅入深地探讨聚乙烯吡咯烷酮的多个方面,以帮助您深入了解并全面把握其多样化的用途。
1. 介绍聚乙烯吡咯烷酮的基本性质1.1 化学结构和分子量1.2 物理性质1.3 可溶性和稳定性2. 聚乙烯吡咯烷酮在医药领域的应用2.1 药物载体和缓释系统2.2 药物稳定剂和增溶剂2.3 医用涂层和敷料材料3. 聚乙烯吡咯烷酮在化妆品中的应用3.1 保湿剂和黏合剂3.2 稳定剂和乳化剂3.3 染发剂和护肤品成分4. 聚乙烯吡咯烷酮在农业领域的应用4.1 植物增长调节剂4.2 农药稳定剂和增效剂4.3 土壤调理剂和保水剂5. 聚乙烯吡咯烷酮在工业中的应用5.1 粘合剂和涂料成分5.2 纺织品处理剂5.3 电子产品的抗静电剂总结与回顾:通过对聚乙烯吡咯烷酮的多个应用领域的介绍,我们可以看到它在医药、化妆品、农业和工业中的多功能性和广泛用途。
作为药物载体、保湿剂、植物增长调节剂和粘合剂等方面的应用,聚乙烯吡咯烷酮在不同领域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其独特的化学结构和物化性质使其成为一种理想的功能性材料。
在撰写本文时,我对聚乙烯吡咯烷酮的多个应用领域进行了深入研究,并为您提供了详细的介绍和分析。
我相信这些信息将帮助您更全面、深刻和灵活地理解聚乙烯吡咯烷酮在不同领域中的多样化用途。
在我的理解中,聚乙烯吡咯烷酮作为一种多用途的合成聚合物,其用途的广泛性和重要性不言而喻。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不断的研究,聚乙烯吡咯烷酮在更多领域中的应用也必将不断拓展。
我对该物质的前景持乐观态度,并相信它将在更多新兴领域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以上是对聚乙烯吡咯烷酮多用途的一篇中文文章的撰写。
聚乙烯吡咯烷酮密度

聚乙烯吡咯烷酮密度聚乙烯吡咯烷酮,又称聚吡咯烷酮,是一种热塑性高分子材料。
其化学结构为C4H2NH(CH2CH2)N。
该材料具有很强的机械性能,高温稳定性好,因此被广泛应用于汽车、航空航天、医疗、电子、信息等领域。
本文将对聚乙烯吡咯烷酮的密度进行详细介绍。
聚乙烯吡咯烷酮的密度为1.2-1.3g/cm³。
聚乙烯吡咯烷酮的密度与其分子量、配位物、加工条件等因素有关。
其中,其分子量对其密度的影响最为显著,一般情况下,分子量越大,聚乙烯吡咯烷酮的密度也越大。
同时,添加不同的配位物,也会对其密度产生影响,例如添加锂、钾等金属元素,可以提高聚乙烯吡咯烷酮的密度。
另外,聚乙烯吡咯烷酮的密度还会随着加工条件的改变而发生变化。
例如,当制备温度升高时,聚乙烯吡咯烷酮的密度通常会下降。
相反,当制备压力或保温时间增加时,其密度则会有所增加。
聚乙烯吡咯烷酮的密度与其他聚合物相比如何?相较于其他聚合物,聚乙烯吡咯烷酮的密度较大。
例如聚乙烯的密度仅为0.94g/cm³左右,而聚苯乙烯的密度约为1.05g/cm³。
因此,聚乙烯吡咯烷酮在一定程度上具有更高的密度和更好的硬度,可以在一些对高强度要求较高的领域发挥作用。
聚乙烯吡咯烷酮的密度对其特性和应用有着重要的影响。
一方面,其高密度可以提高其硬度和强度,适用于一些需要高强度材料的领域。
例如,在航空航天、医疗器械、汽车零部件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
另一方面,较大的密度也意味着聚乙烯吡咯烷酮较重,不利于一些轻质结构的应用。
同时,其高强度和硬度也意味着其加工难度较大,需要采用更复杂的加工技术和设备,成本也更高。
在实际应用中,聚乙烯吡咯烷酮的密度并不是唯一的评价指标。
需要结合实际需求,综合考虑材料的性能、加工难度、成本等多方面因素,进行选择和权衡。
总结聚乙烯吡咯烷酮是一种热塑性高分子材料,具有硬度高、强度大等特点。
其密度一般为1.2-1.3g/cm³,较其他聚合物来说较大。
聚乙烯吡咯烷酮结构

聚乙烯吡咯烷酮结构介绍任务背景聚乙烯吡咯烷酮(Polyvinylpyrrolidone,简称PVP)是一种聚合物,常用于医药、化妆品、食品等领域。
它是一种无色结晶性固体,可溶于水和一些有机溶剂,具有优异的溶解性和稳定性。
分子结构聚乙烯吡咯烷酮的结构由乙烯基单体聚合而成。
乙烯基单体分子中有一个吡咯烷酮环,吡咯烷酮环上有一个氮原子,而吡咯烷酮环之外附着有乙烯基。
多个乙烯基单体通过共价键连接形成聚合物链,吡咯烷酮环上的氮原子与其他单体形成氮-氮键连接。
物化性质聚乙烯吡咯烷酮具有良好的溶解性和增溶性。
它在水中溶解度较高,可与许多有机化合物相容溶解。
聚乙烯吡咯烷酮具有较好的热稳定性,能在一定温度范围内保持其化学性质的稳定性。
此外,它还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无毒性,在医药领域中广泛应用。
应用领域医药领域聚乙烯吡咯烷酮在医药领域中被广泛应用。
它常用于作为药物的包裹材料,能够提高药物的溶解度和生物可利用性。
此外,它还用于制备药物缓释系统和药物控释系统,有助于延长药物的作用时间和控制药物释放速率。
化妆品领域在化妆品领域,聚乙烯吡咯烷酮常被用作胶凝剂、乳化剂和稳定剂。
它能够增加化妆品的粘度,提高质地的稳定性和延展性。
聚乙烯吡咯烷酮还具有较好的保湿性能,能够帮助皮肤保持水分,起到滋润和护肤作用。
食品领域在食品领域,聚乙烯吡咯烷酮被用作一种增稠剂和稳定剂。
它能够增加食品的黏性,改善质地和口感。
聚乙烯吡咯烷酮还具有较好的抗氧化性能,能够保护食物中的营养物质免受氧化破坏。
制备方法聚乙烯吡咯烷酮的制备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1. 乙烯基吡咯烷酮聚合法这种方法是通过将乙烯基吡咯烷酮单体进行聚合反应制备聚乙烯吡咯烷酮。
聚合反应可以使用自由基聚合或离子性聚合等方法进行。
2. 乙烯基吡咯烷酮与其他单体共聚法这种方法是将乙烯基吡咯烷酮与其他单体(如乙烯、丙烯酸酯等)进行共聚反应制备聚乙烯吡咯烷酮共聚物。
通过与其他单体的共聚,可以改变聚乙烯吡咯烷酮的物化性质,拓宽其应用领域。
聚乙烯吡咯烷酮

传统乙炔法工艺路线(Reppe合成法)早在1938年,著名的乙炔化学家 Walter Reppe在实验室中首先合成出PVP。该方法以乙炔为主要的起始原 料,故称乙炔法,是发展至今最为成熟的合成及生产N—乙烯基吡咯烷酮 (NVP)的方法。其工艺大致如下:
3.1 吸附性能与复合作用
PVP是由许多相同结构单元组成的线型聚合物,整个分子有很大的柔 顺性,在水溶液中整个分子具有显著的内部自由度;每个大分子还含有许 多与外相(特别是固体)可能粘接的位置,因此PVP易吸附在许多界面上。 PVP分子结构具有强极性和易形成氢键的酰胺基团,且分子内的O原子、 N原子是典型的配位原子,具有与某些金属生成络合物的能力,使PVP能够 与许多物质,特别是含羟基、羧基、氨基及其他活泼氢原子的化合物生成 固态络合物。
聚乙烯吡咯烷酮
1 概述
聚乙烯吡咯烷酮(polyvinylpyorrlidone)简称PVP,是一种非离子型高分子 化合物,是N一乙烯基酰胺类聚合物中最具特色,且被研究得最深入、广泛的精细 化学品品种。目前已发展成为非离子、阳离子、阴离子3大类,工业级、医药级、 食品级3种规格,相对分子质量从数千至一百万以上的均聚物、共聚物和交联聚 合物系列产品,并以其优异独特的性能获广泛应用。PVP作为一种合成水溶性高 分子化合物,具有水溶性高分子化合物的一般性质:胶体保护作用、成膜性、粘 结性、吸湿性、增溶或凝聚作用。但其最具特色,因而受到人们重视的是其优异 的溶解性能及生理相容性。在合成高分子中象PVP这样既溶于水,又溶于大部分 有机溶剂、毒性很低、生理相溶性好的并不多见,特别是在医药、食品、化妆品 这些与人们健康密切相关的领域中。
4 N-乙烯基吡咯烷酮的合成
NVP 在常温下是一种无色或者淡黄色、略有气味的透明液体, 易溶于水。分子量:111.143;相对密度:1.04g/mL(25℃);
聚乙烯吡咯烷酮热分解

聚乙烯吡咯烷酮热分解
聚乙烯吡咯烷酮(Polyvinylpyrrolidone,简称PVP)是一种高分子化合物,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
当聚乙烯吡咯烷酮受到高温影响时,它会经历热分解过程。
以下是聚乙烯吡咯烷酮热分解的详细过程:
1.氧化和解聚开始阶段:在较低温度下(约150-250摄氏
度),聚乙烯吡咯烷酮经历氧化和解聚反应。
这会导致聚合物链的断裂,产生低分子量的化合物,如吡咯烷酮、酰胺和酸等。
2.吡咯烷酮环开裂和酸解聚合:在更高温度下(约250-350
摄氏度),吡咯烷酮环会进一步开裂,形成分子中的自由基。
这些自由基会引发酸解聚合反应,产生低分子量化合物,如烯酮和醛酮等。
3.快速聚合物分解:随着温度的进一步升高,聚乙烯吡咯烷
酮的分解速度加快。
这会导致聚合物链的更大程度断裂和分解,从而产生更多的低分子量化合物。
聚乙烯吡咯烷酮热分解的过程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如温度、机械强度和分子结构等。
高分子量的聚乙烯吡咯烷酮相对于低分子量的聚合物更具热稳定性,需要更高的温度来触发热分解反应。
需要注意的是,聚乙烯吡咯烷酮的热分解过程是复杂的,具体的反应机理可能因不同的条件和研究方法而有所不同。
因此,
上述信息仅是关于聚乙烯吡咯烷酮热分解的一般概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聚乙烯吡咯烷酮聚烷酮本专著内容中属于美国药典正文但不属于协调正文的部分已用()符号标记出。
(C6H9NO)n2-吡咯烷酮,1-乙烯基-,均聚物1-乙烯基-2-吡咯烷酮聚合物9003-39-8定义聚乙烯吡咯烷酮:实际上是由线型1-乙烯-2-吡咯烷酮组成的合成型聚合物,聚合度不同导致聚合物分子量不同。
K值是与聚乙烯吡咯烷酮的水溶液的相对粘度有关的特征值,该参数可表示不同规格的聚乙烯吡咯烷酮。
具有标示K值为15或更低的聚乙烯吡咯烷酮的K值为标示值的85.0%-115.0%。
具有标示K值或K值范围平均值高于15的聚乙烯吡咯烷酮的K值为标示值或标示范围平均值的90.0%-108.0%。
聚乙烯基吡咯烷酮包含不低于11.5%,不高于12.8%的氮(14.01)(以无水物计算)。
其标示K值不低于10不高于120。
标签上显示标示K 值。
鉴定A样品溶液:聚乙烯吡咯烷酮溶液20mg/ml分析:向10ml样品溶液中加入20ml 1mol/l盐酸和5ml重铬酸钾试液验收准则:生成橘黄色沉淀B溶液A:溶解75mg硝酸钴和300mg硫氰酸铵于2ml水中样品溶液:聚乙烯吡咯烷酮溶液20mg/ml分析:混合溶液A和5ml样品溶液,向该溶液中加3mol/l盐酸溶液使其呈酸性验收准则:淡蓝色沉淀生成C样品溶液:聚乙烯吡咯烷酮溶液5mg/ml分析:向5ml样品溶液中加入几滴碘试液验收准则:溶液变为深红色D样品溶液:聚乙烯吡咯烷酮水溶液50mg/ml验收准则:完全溶解化验氮测定方法Ⅱ(461)样品:0.1g聚乙烯吡咯烷酮分析:该过程中忽略双氧水的使用,用硫酸钾,硫酸铜,二氧化钛(33:1:1)的粉状混合物代替硫酸钾,硫酸铜(10:1)。
加热混合物直到得到一个澄清,浅绿色溶液。
继续加热45min,并按指示的程序操作,从“向消化混合物小心加入70ml水”开始。
验收准则:无水物含氮量11.5%-12.8%杂质炽灼残渣(281)不高于0.1%铅(251)测试准备:1.0g溶于25ml水验收准则:不高于10ppm醛限度溶液A:500ml容量瓶中加入8.3g焦磷酸钾,加400ml水溶解。
如果有必要用1mol/l盐酸调pH值到9,用水稀释至刻度。
溶液B:于玻璃小瓶中加入相当于70单位的冻干的乙醛脱氢酶,用10ml水溶解。
(该溶液可在4℃稳定8h)溶液C:于玻璃小瓶加入40g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并用10ml溶液A溶解。
(该溶液于4℃可稳定4周)。
标准溶液:向玻璃称量瓶中加2ml水,称重。
加100mg(0.13ml)新鲜蒸馏的乙醛,称重。
将该溶液转移到100ml容量瓶。
用水冲洗几次称量瓶,将每次冲洗液转移到容量瓶。
定容。
静置于4℃20h。
吸取1ml该溶液于100ml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
样品溶液:l聚乙烯吡咯烷酮溶于溶液A,配制浓度为20mg/m,具塞烧瓶加热60℃1h,冷却至室温。
空白:水仪器条件(参考分光光度法和光散射851)方法UV分析波长340nm比色皿1cm分析样品:标准溶液,样品溶液,空白在三个比色皿中分别加入0.5ml标准溶液,样品溶液和空白液。
向每个比色皿中加入2.5ml 溶液A , 0.2ml溶液C,盖住比色皿隔离氧气。
颠倒混匀,22±2℃静置2-3min。
用水作为参比液测定溶液吸光度。
加0.05ml溶液B到各个比色皿。
盖住比色皿隔离氧气,颠倒混匀,22±2℃静置5min,用水作为参比液测定溶液吸光度。
计算醛所占百分含量,以乙醛计C标准溶液中乙醛浓度(mg/ml)W聚乙烯基吡咯烷酮质量(g)AU2加溶液B后的样品溶液吸光度AU1加溶液B前的样品溶液吸光度AB2加溶液B后的空白溶液吸光度AB1加溶液B前的空白溶液吸光度AS2加溶液B后的标准溶液吸光度AS1加溶液B前的标准溶液吸光度验收准则:不高于0.05%肼限度标准溶液:9.38ug/ml水杨醛吖嗪的甲苯溶液样品溶液:称取2.5g聚维酮至50ml离心管中,加入25ml水,溶解,加入500μl水杨醛的甲醇溶液(1+20)摇动,水浴60℃加热15分钟,冷却,加2.0ml甲苯塞上塞子,剧烈振摇2分钟,离心。
取10μl上层甲苯清液作为样品溶液。
色谱系统参考色谱621,薄层色谱模式:薄层色谱吸附剂:0.25mm厚度的二甲基硅烷化色谱硅胶混合物应用体积:10ul展开剂体系:甲醇:水=2:1分析波长:UV365nm分析样品:标准溶液和样品溶液按规定操作。
样品点干燥后,将薄层色谱放入展开剂中直到展开剂前沿移动到薄板的四分之三处,将板子拿出层析缸,标出前沿位置,然后待板子挥干,在紫外灯365nm波长下标出斑点的位置。
验收准则:水杨醛吖嗪展现出的点能显示荧光且Rf值约为0.3,样品中所具有荧光的水杨醛吖嗪斑点,不得比标准溶液的更深(肼含量不高于1ppm)乙烯基吡咯烷酮流动相:甲醇:水=1:4系统适应性溶液:将10mg乙烯基吡咯烷酮和500mg醋酸乙烯酯加到100ml容量瓶中,用甲醇溶解并稀释至刻度。
易取1.0ml该溶液于100ml容量瓶中,用流动相稀释至刻度。
标准储存溶液:5ug/ml乙烯基吡咯烷酮甲醇溶液标准溶液:用流动相稀释标准储存溶液至0.25ug/ml样品溶液:25mg/ml聚乙烯吡咯烷酮流动相溶液色谱条件参考色谱621,系统适应性方法LC检测器UV235nm柱子保护柱:1.0mm*2.5cm,packing L1色谱柱:4.0mm*25cm;5um packing L1柱温:40℃(注意:调整流速使乙烯基吡咯烷酮保留时间大概在10min)进样体积:50ul系统适应性样品:系统适应性溶液和标准溶液适应性要求分离度:乙烯基吡咯烷酮和醋酸乙烯酯相对标准偏差:乙烯基吡咯烷酮标准溶液6针,其RSD不高于2.0%分析样品:标准溶液和样品溶液记录色谱图,测定乙烯基吡咯烷酮的峰面积(注意:如果需要,每进一针样品溶液后,用流动相在相同的流速下反向清洗保护柱30min以除去柱中残留的聚维酮。
)计算乙烯基吡咯烷酮在样品中的含量Ru=样品溶液中乙烯基吡咯烷酮峰面积rS=标准溶液中乙烯基吡咯烷酮峰面积CS=标准溶液中乙烯基吡咯烷酮浓度CU=样品溶液中聚乙烯基吡咯烷酮浓度验收准则:不高于0.001%2-吡咯烷酮流动相:磷酸水溶液pH=2.4标准溶液:30ug/ml2-吡咯烷酮水溶液样品溶液:5mg/ml聚乙烯吡咯烷酮水溶液色谱条件参考色谱621,系统适应性模式LC检测器UV205nm柱子保护柱:4.0mm*2.5cm,packing L1色谱柱:4.0mm*25cm;5um packing L1柱温:40℃(注意:调整流速使2-吡咯烷酮保留时间大概在11min)进样体积:50ul系统适应性样品:系统适应性溶液和标准溶液适应性要求分离度:相对标准偏差:2-吡咯烷酮标准溶液6针,其RSD不高于2.0%分析样品:标准溶液和样品溶液记录色谱图,测定2-吡咯烷酮的峰面积(注意:每进一针样品溶液后,用流动相在相同的流速下反向清洗保护柱30min以除去柱中残留的聚维酮。
)计算乙烯基吡咯烷酮在样品中的含量Ru=样品溶液中2-吡咯烷酮峰面积rS=标准溶液中2-吡咯烷酮峰面积CS=标准溶液中2-吡咯烷酮浓度CU=样品溶液中聚乙烯基吡咯烷酮浓度验收准则:不高于3.0%过氧化物样品溶液:40mgml聚乙烯基吡咯烷酮水溶液,无水空白:向25ml样品溶液中加入2ml13%硫酸溶液仪器条件仪器条件(参考分光光度法和光散射851)模式UV-Vis分析波长405nm比色皿1cm分析样品:样品溶液向25ml样品溶液中加入2ml三氯化钛-硫酸试液,静置30min用空白作为参比液测定溶液吸光度。
验收准则:以H2O2计,不高于0.35,即不高于400ppm甲酸流动相:稀释的高氯酸(5溶于1000)标准溶液:10ug/ml甲酸水溶液样品储备溶液:20mg/ml聚乙烯吡咯烷酮水溶液样品溶液:将含有强酸型离子交换树脂的水悬浮液转移到内径约为0.8cm的柱子中,装填深度约为20mm,保持树脂完全浸没于水中,加5ml水,调节流速为20d/min,当液面下降到接近树脂层顶部时,向柱子中加100ml样品储备液。
刚开始滴出的2ml该溶液弃去,开始接收1.5ml该溶液使用该溶液作为样品溶液。
色谱条件参考色谱621,系统适应性方法LC检测器UV210nm色谱柱:4.0-8.0mm*25-30cm;5-10um packing L17柱温:30℃(注意:调整流速使甲酸保留时间大概在11min)进样体积:50ul系统适应性样品:标准溶液适应性要求相对标准偏差:甲酸标准溶液6针,其RSD不高于2.0%分析样品:标准溶液和样品溶液记录色谱图,测定2-吡咯烷酮的响应值。
计算甲酸在样品中的含量Ru=样品溶液中甲酸峰面积rS=标准溶液中甲酸峰面积CS=标准溶液中甲酸浓度CU=样品溶液中聚乙烯基吡咯烷酮浓度,无水物计验收准则:不高于0.5%专属性试验pH(791)样品溶液:50mg/ml水溶液验收准则:标示K值为30或更少的聚乙烯吡咯烷酮为3.0-5.0,标示K值大于30的聚乙烯吡咯烷酮为4.0-7.0水分测定方法1(921):不高于5.0%K值样品溶液:表1中的质量按无水物计,称取对应量的未干燥的聚乙烯基吡咯烷酮于100ml 容量瓶中,用50ml水溶解,稀释至刻度,静置1h。
分析样品:样品溶液在25±0.2℃下,用毛细管粘度计测样品溶液的粘度参考粘度-毛细管粘度计法911计算聚乙烯吡咯烷酮K值C=100.0ml溶液中待测样品质量(g),无水Z=样品溶液相对于水的粘度验收准则:标示K值不高于15的聚乙烯基吡咯烷酮的K值:标示K值的85.0%-115.0%标示K值或标示K值范围平均值高于15的聚乙烯基吡咯烷酮的K值:标示K值或标示K值范围平均值的90.0%-108.0%附加要求包装和储存:储存于密封容器标签:标签要标明其药典名称和K值或K值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