滚动轴承的故障机理与诊断PPT(共25页)
合集下载
第八章:滚动轴承的故障及诊断

B点的速度:
向心推力球轴承(中:球轴承;右:滚锥轴承) D — 轴承节径;d — 滚动体直径;α— 接触角。
vo = 2πr2 f o1 = πf o1 (D + dcoxα )
3 PDF 文件使用 "pdfFactory Pro" 试用版本创建 ÿ
二、轴承振动的特征频率
一、轴承零件的振动固有频率
1、轴承圈在自由状态下径向弯曲振动的固有频率
一、轴承零件的振动固有频率
2、钢球的固有频率
对于钢材
f 0= 9.4 × 10 5
hk (k 2 − 1) b2 k 2 +1
4 5 34.54 (kHz)
fc =
0.424 E R 2ρ
例:6205轴承内圈弯曲的固有频率为 k= 2 3
有疲劳剥落故障轴承的振动信号
5 PDF 文件使用 "pdfFactory Pro" 试用版本创建 ÿ
8.3 滚动轴承故障监测与诊断方法
一、振动信号分析法 1、分析频带的选择 (1)低频段:用低通道滤波器(截至频率1kHz) 滤去 高频成分后再作频谱分析。 ①因为轴承故障的特征频率一般在1000Hz以下, 所以可直接在谱图上观察相应的特征频率,作 出判断。 ②由于在这一频率范围内易受机械及电源干扰, 且初期故障能量小,所以信噪比低,故障检测 灵敏度差,很少使用。
6 PDF 文件使用 "pdfFactory Pro" 试用版本创建 ÿ
一.振动信号分析法
3、测量方法 (3)包络法(共振解调法) a. 把传感器的一阶自振频率作为监测频带; b. 利用传感器及电路的谐振,将故障冲击引起的 衰减 振动 放 大, 从 而 提 高 了 故障 探 测 的 灵敏 度; c. 利用解调技术把故障信息提取出来,通过对解 调后的信号作谱分析,可诊断出故障的部位。 d. 其过程为: 传感器拾取经调制的高频分量 → 放大、滤波 → 包络检波 → 低频脉动信号 → 谱分析 → 故 障部位。
向心推力球轴承(中:球轴承;右:滚锥轴承) D — 轴承节径;d — 滚动体直径;α— 接触角。
vo = 2πr2 f o1 = πf o1 (D + dcoxα )
3 PDF 文件使用 "pdfFactory Pro" 试用版本创建 ÿ
二、轴承振动的特征频率
一、轴承零件的振动固有频率
1、轴承圈在自由状态下径向弯曲振动的固有频率
一、轴承零件的振动固有频率
2、钢球的固有频率
对于钢材
f 0= 9.4 × 10 5
hk (k 2 − 1) b2 k 2 +1
4 5 34.54 (kHz)
fc =
0.424 E R 2ρ
例:6205轴承内圈弯曲的固有频率为 k= 2 3
有疲劳剥落故障轴承的振动信号
5 PDF 文件使用 "pdfFactory Pro" 试用版本创建 ÿ
8.3 滚动轴承故障监测与诊断方法
一、振动信号分析法 1、分析频带的选择 (1)低频段:用低通道滤波器(截至频率1kHz) 滤去 高频成分后再作频谱分析。 ①因为轴承故障的特征频率一般在1000Hz以下, 所以可直接在谱图上观察相应的特征频率,作 出判断。 ②由于在这一频率范围内易受机械及电源干扰, 且初期故障能量小,所以信噪比低,故障检测 灵敏度差,很少使用。
6 PDF 文件使用 "pdfFactory Pro" 试用版本创建 ÿ
一.振动信号分析法
3、测量方法 (3)包络法(共振解调法) a. 把传感器的一阶自振频率作为监测频带; b. 利用传感器及电路的谐振,将故障冲击引起的 衰减 振动 放 大, 从 而 提 高 了 故障 探 测 的 灵敏 度; c. 利用解调技术把故障信息提取出来,通过对解 调后的信号作谱分析,可诊断出故障的部位。 d. 其过程为: 传感器拾取经调制的高频分量 → 放大、滤波 → 包络检波 → 低频脉动信号 → 谱分析 → 故 障部位。
轴承故障诊断 PPT

(1)
V1=2πf1*D/2
(2)
V2= 2πfr*(D-dcosα)/2 (3) (2),(3)代入(1)式:
2f1D=fr(D-dcosα)
(4)
当外圈有缺陷时:
fo=f1z= fr(1-d/Dcosα )z/2 当内圈有缺陷时:
fe=(fr-f1)z
= fr(1+d/Dcosα )z/2
•
BPFI=(N/2)z[1+(d/D)Cosα ]
• 以上符号:
– d=滚动体直径;
– D=滚动轴承平均直径(滚动体中心处直径)
– α=径向方向接触角
– z=滚动体数目
– N=轴的转速。
• 注:1.滚动轴承没有滑动;2.滚动轴承几何尺寸没有变 化;3.轴承外环固定不旋转.
滚动轴承故障频率计算(2)-经验公式
• 7.保持架损坏 由于装配或使用不当可能会引起保持架发生变形,增加 它与滚动体之间的摩擦,甚至使某些滚动体卡死不能滚 动,也有可能造成保持架与内外圈发生摩擦等。这一损 伤会进一步使振动、噪声与发热加剧,导致轴承损坏。
滚动轴承的故障监测
• 最原始的滚动轴承故障诊断方法是用听音棒接触轴承部 位,依靠听觉来判断轴承有无故障。后来采用各式测振 仪器并利用振动位移、速度或加速度的均方根值或峰值 来判断轴承有无故障(如恩态克、SKF、CSI等离线故 障诊断仪器)。
–(1)轴承外圈一阶径向固有振动,其频带在(1-8 ) kHz范围类。如离心泵、风机、轴承试验机这类简单机 械的滚动轴承故障诊断中,这是一种方便的诊断信息。
–(2)轴承其他元件的固有振动。其频带在(20-60) kHz范围内,能避开流体动力噪声,信噪比高。
–(3)加速度传感器的一节固有频率,合理利用加速度 传感器(安装)系统的一节谐振频率作为监测频带,常 在轴承故障信号提取中受到良好效果,其频率范围通常 选择在10kHz左右。
滚动轴承的状态检测与故障诊断ppt课件

3 2
43.0Hz
Fourier Spectrum(M b)- Input (Mgnitude)
Wrking:
Input:
Input:FFT
Anal
yzer
87.0H
130.0Hz
260.0Hz
0
40
80
120
160
200
24z]
经过包络处理之后,不平衡、松动、皮带轮偏斜、轴向窜动等频率都被滤 掉了,只用考虑轴承故障和泵进排液阀冲击。而进排液阀产生的冲击频率是泵 转频的1、3、6 …倍,包络谱中主要频率分量是43Hz、87Hz、130Hz、260Hz, 不是转频5.58Hz 的倍频分量,由此断定故障不是由泵进排液阀窜绕引起的。当 轴承跑内圆或轴承磨损使间隙增大时也会在包络谱上产生转频及其谐波分量。 经过比对,这些频率分量是滚动体故障频率14.7Hz 的3、6、9、18倍频,表明滚 动体出现故障,并且很严重。
命。
2)磨损
由于滚道和滚动体的相对运动和尘埃异物引起表面磨损,润滑不良会加剧磨 损,结果使轴承游隙增大,表面粗糙度增加,降低了轴承运转精度,因而也 降低了机器的运动精度,表现为振动水平及噪声的增大。
3)擦伤
由于轴承内外滚道和滚动体接触表面上的微观凸起或硬质颗粒使接触面 受力不均,在润滑不良、高速重载工况下,因局部摩擦产生的热量造成接触 面局部变形和摩擦焊合,严重时表面金属可能局部熔化,接触面上作用力将 局部摩擦焊接点从基体上撕裂。
随着轴承的运转,轴承滚动表面会产生轻微的缺陷,这些轻微缺陷引 起的振动会激起轴承部件的固有频率(fn)振动或轴承支承结构共振, 一般振 动频率在500Hz~2kHz。
第二阶段
边频爷
1仪
3)第三阶段:轴承缺陷频率及其倍频振动阶段
43.0Hz
Fourier Spectrum(M b)- Input (Mgnitude)
Wrking:
Input:
Input:FFT
Anal
yzer
87.0H
130.0Hz
260.0Hz
0
40
80
120
160
200
24z]
经过包络处理之后,不平衡、松动、皮带轮偏斜、轴向窜动等频率都被滤 掉了,只用考虑轴承故障和泵进排液阀冲击。而进排液阀产生的冲击频率是泵 转频的1、3、6 …倍,包络谱中主要频率分量是43Hz、87Hz、130Hz、260Hz, 不是转频5.58Hz 的倍频分量,由此断定故障不是由泵进排液阀窜绕引起的。当 轴承跑内圆或轴承磨损使间隙增大时也会在包络谱上产生转频及其谐波分量。 经过比对,这些频率分量是滚动体故障频率14.7Hz 的3、6、9、18倍频,表明滚 动体出现故障,并且很严重。
命。
2)磨损
由于滚道和滚动体的相对运动和尘埃异物引起表面磨损,润滑不良会加剧磨 损,结果使轴承游隙增大,表面粗糙度增加,降低了轴承运转精度,因而也 降低了机器的运动精度,表现为振动水平及噪声的增大。
3)擦伤
由于轴承内外滚道和滚动体接触表面上的微观凸起或硬质颗粒使接触面 受力不均,在润滑不良、高速重载工况下,因局部摩擦产生的热量造成接触 面局部变形和摩擦焊合,严重时表面金属可能局部熔化,接触面上作用力将 局部摩擦焊接点从基体上撕裂。
随着轴承的运转,轴承滚动表面会产生轻微的缺陷,这些轻微缺陷引 起的振动会激起轴承部件的固有频率(fn)振动或轴承支承结构共振, 一般振 动频率在500Hz~2kHz。
第二阶段
边频爷
1仪
3)第三阶段:轴承缺陷频率及其倍频振动阶段
滚动轴承的故障诊断PPT演示课件

诊断
磨屑
好 有 无 好 好 好 有 好 有 有 不可
方法
轴承间隙
无 无 无 好 好 有 无 无 无 无 不可
油膜电阻
无 无 无 好 好 好 好 有 无 无 可
滚动轴承故障诊断
15
各种诊断方法的灵敏度
故
障
信
号 强 度
振
动
缺 陷 故 障 界
分 析 灵 敏 度
限
噪 声
灵 敏 度
测 温 分 析
分
缺
析
陷
灵
灾
轴承内部有锈蚀
滚动轴承故障诊断
7
轴承失效形式—点蚀
▪ 现象: 滚道面或滚动体表面 上有小坑和片状剥落
▪ 原因: 载荷过大 润滑不良 预载过大 间隙过小
滚动轴承故障诊断
8
轴承失效形式—压痕
▪ 现象: 滚道面上有滚动体的压痕
▪ 原因: 装配不当 静载荷过大 冲击载荷过大 异物侵入
滚动轴承故障诊断
9
轴承失效形式—烧伤、胶合
定义
Sf
xrm s x
Cf
xm ax xrm s
If
xm ax x
CL f
xm a x xr
Kv xr4ms
敏感性
差 一般 较好 好 好
稳定性
好 一般 一般 一般 差
表中:x -平均幅值, xr-方根幅值, -峭度
滚动轴承故障诊断
25
峰值指标用于轴承诊断
峰值指标Cf不受振动信号绝对大小的影响,适用于检测 滚动面剥落与裂纹等故障,但不适于检测磨损。
▪ 现象: 滚道面变色、软化、 熔合
▪ 原因: 转速过高 润滑不良 装配不当
滚动轴承故障诊断
18种常见轴承损坏原因分析ppt课件

运转检查与故障处理
(3) 轴承的温度 轴承的温度,一般由轴承室外面的温度就可推测出来,如果利用油孔能直接测量轴承外环温度,则更为合适。 通常,轴承的温度随着运转开始慢慢上升1-2小时后达到稳定状态。轴承的正常温度因机器的热容量、散热量、转速及负载而不同。如果润滑、安装不合适,则轴承温度会急骤上升,会出现异常高温。这时必须停止运转,采取必要的防范措施。
轴承的检查
(1)内外环、滚动体、保持架其中任何一个有裂纹和出现碎片的 (2)内外环、滚动体其中任何一个有剥离的。 (3)滚道面、挡边、滚动体有显著卡伤的。 (4)保持架的磨损显著或钢钉松动厉害的。 (5)滚道面、滚动体生锈和有伤痕的。 (6)滚动面、滚动体上有显著压痕和打痕的。 (7)内环内径面或外环外径上有蠕变的。 (8)过热变色厉害的。 (9)润滑脂密封轴承的密封板和屏蔽板破损严重的。
容许转速以上
ISO VG32,46,68 (轴承油、涡轮机油)
——
80~110℃
容许转速50%以下
ISO VG 320,460(轴承油)
ISபைடு நூலகம் VG 460,680(轴承油、涡轮机油)
容许转速 50~100%
ISO VG150,200(轴承油)
ISO VG220,320(轴承油)
容许转速以上
ISO VG68,100(轴承油、涡轮机油)
内圈旋转 径向载荷
内圈旋转 力矩载荷 (非直线性)
内圈旋转 径向载荷
内圈旋转 轴向载荷
内圈旋转 径向载荷及力矩载荷 (非直线性)
(i) (j) (k) (l) (m)
轴承的使用
运转检查 轴承安装结束以后,应马上进行运转检查,以确定安装是否正常。
轴承的诊断管理
轴承故障诊断 PPT

诊断特征
• 1、频谱和波形特征 • (1)径向振动在轴承故障特征频率(见下面说明部分)
及其低倍频处有峰。若有多个同类故障(内滚道、外滚道、 滚子……),则在故障特征频率的低倍频处有较大的峰。 • (2)内滚道故障特征频率处有边带,边带间隔为1×RPM。 • (3)滚动体故障特征频率处有边带,边带间隔为保持架 故障特征频率。 • (4)在加速度频谱的中高频区域若有峰群突然生出(下 图所示),表明有疲劳故障。 • (5)径向振动时域波形有重复冲击迹象(有轴向负载时, 轴向振动波形与径向相同),或者其波峰系数大于5,表 明故障产生了高频冲击现象。
• 由表7-9可知,3号机测点①处振动大,比1号机 和2号机相同部位大得多,初步估计测点①处轴 承有问题。
• 对测点①振动波形的包络信号作功率谱分析(图 7-25),分析频率500Hz,400谱线,功率谱。计 算该测点轴承特征频率(R=1480r/min, D=122.5mm,d=22mm,N=11,α=10°)为:
–(1)轴承外圈一阶径向固有振动,其频带在(1-8 ) kHz范围类。如离心泵、风机、轴承试验机这类简单机 械的滚动轴承故障诊断中,这是一种方便的诊断信息。
–(2)轴承其他元件的固有振动。其频带在(20-60) kHz范围内,能避开流体动力噪声,信噪比高。
–(3)加速度传感器的一节固有频率,合理利用加速度 传感器(安装)系统的一节谐振频率作为监测频带,常 在轴承故障信号提取中受到良好效果,其频率范围通常 选择在10kHz左右。
滚动轴承故障的主要形式
• 1.疲劳剥落 滚动轴承的内外滚道和滚动体表面既承受载荷又相对滚动, 由于交变载荷的作用,首先在表面下一定深度处(最大剪 应力处)形成裂纹,继而扩展到接触表面使表层发生剥落 坑,最后发展到大片剥落,这种现象就是疲劳剥落。疲劳 剥落会造成运转时的冲击载荷、振动和噪声加剧。
滚动轴承的故障机理与诊断

动体的故障等。
温度诊断法
总结词
通过测量轴承的温度变化,判断轴承的工作状态是否正常。
详细描述
温度诊断法是一种间接的滚动轴承故障诊断方法。通过在轴承座或轴承端盖上安装温度传感器,监测轴承的工作 温度,可以判断轴承的工作状态是否正常。如果温度过高或温差过大,可能表明轴承存在故障,如润滑不良、摩 擦过大等。
04
滚动轴承故障诊断实例
实例一:振动诊断法的应用
01
总结词
振动诊断法是通过监测滚动轴 承的振动信号来判断其运行状
态的方法。
02
详细描述
振动诊断法具有非破坏性、实 时性等优点,通过分析振动信 号的频率、幅值和波形等信息 ,可以识别滚动轴承的故障类 型和位置,以及评估故障的严
重程度。
03
总结词
振动诊断法需要使用专业的振 动测量仪器,如振动分析仪或 频谱分析仪,对滚动轴承进行
促进智能化发展
随着工业4.0和智能制造的推进,对设备的监测和故障诊断要求越来越高。滚动轴承的故 障机理与诊断研究有助于推动设备智能化的发展,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对未来研究的建议
01
加强跨学科合作
滚动轴承的故障机理与诊断涉及多个学科领域,如机械工程、材料科学
、信号处理等。建议加强跨学科合作,综合运用各学科的理论和方法,
其在实践中的可行性和效果。
THANKS
声学诊断法
要点一
总结词
通过测量轴承的声学信号,分析其频率和幅值等信息,判 断轴承的故障类型和程度。
要点二
详细描述
声在 轴承座或轴承端盖上安装声学传感器,采集轴承的声学信 号,然后分析这些信号的频率和幅值等信息,可以判断轴 承是否存在故障以及故障的类型和程度。常见的故障类型 包括轴承内圈、外圈和滚动体的故障等。声学诊断法的优 点是可以在线监测轴承的工作状态,但受环境噪声影响较 大。
温度诊断法
总结词
通过测量轴承的温度变化,判断轴承的工作状态是否正常。
详细描述
温度诊断法是一种间接的滚动轴承故障诊断方法。通过在轴承座或轴承端盖上安装温度传感器,监测轴承的工作 温度,可以判断轴承的工作状态是否正常。如果温度过高或温差过大,可能表明轴承存在故障,如润滑不良、摩 擦过大等。
04
滚动轴承故障诊断实例
实例一:振动诊断法的应用
01
总结词
振动诊断法是通过监测滚动轴 承的振动信号来判断其运行状
态的方法。
02
详细描述
振动诊断法具有非破坏性、实 时性等优点,通过分析振动信 号的频率、幅值和波形等信息 ,可以识别滚动轴承的故障类 型和位置,以及评估故障的严
重程度。
03
总结词
振动诊断法需要使用专业的振 动测量仪器,如振动分析仪或 频谱分析仪,对滚动轴承进行
促进智能化发展
随着工业4.0和智能制造的推进,对设备的监测和故障诊断要求越来越高。滚动轴承的故 障机理与诊断研究有助于推动设备智能化的发展,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对未来研究的建议
01
加强跨学科合作
滚动轴承的故障机理与诊断涉及多个学科领域,如机械工程、材料科学
、信号处理等。建议加强跨学科合作,综合运用各学科的理论和方法,
其在实践中的可行性和效果。
THANKS
声学诊断法
要点一
总结词
通过测量轴承的声学信号,分析其频率和幅值等信息,判 断轴承的故障类型和程度。
要点二
详细描述
声在 轴承座或轴承端盖上安装声学传感器,采集轴承的声学信 号,然后分析这些信号的频率和幅值等信息,可以判断轴 承是否存在故障以及故障的类型和程度。常见的故障类型 包括轴承内圈、外圈和滚动体的故障等。声学诊断法的优 点是可以在线监测轴承的工作状态,但受环境噪声影响较 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轴承故障频率计算
1969年,Balderston根据滚动轴承的运动分析得出了滚动轴承的滚动体在 内外滚道上的通过频率和滚动体及保持架的旋转频率的计算公式,该研究奠 定了这方面的理论基础。
内环滚动,外环固定,这是滚动轴承最常见的安装方式。其故障频率分别 为:
内 环:BP n 2(1 F D dc I o ) s f0 外 环:BP n 2( F 1 D dO co ) s f0 滚动体:BS 2 D dF [1 (D dco )2]s f0 保持架:FT 1 2(1 F D dco ) sf0
二、滚动轴承的故障形式
滚动轴承在正常情况下,长时间运转也会出现疲劳剥落和磨 损。而制造缺陷、对中偏差大、转子不平衡、基础松动、润滑油 变质等因素会加速轴承的损坏。滚动轴承的主要故障形式与原因 如下。 • ⒈疲劳剥落
滚动轴承的内外滚道和滚动体交替进入和退出承载区域,这 些部件因长时间承受交变载荷的作用,首先从接触表面以下最大 交变切应力处产生疲劳裂纹,继而扩展到接触表面在表层产生点 状剥落,逐步发展到大片剥落,称之为疲劳剥落。疲劳剥落往往 是滚动轴承失效的主要原因,一般所说的轴承寿命就是指轴承的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劳寿命。
• 关键词:轴承;故障;诊断;包络
一、引言
旋转设备约有30%的故障是因滚动轴承引起的,因 滚动轴承抱轴、保持架散落造成转子严重损坏给设备造 成的损失是巨大的。最初的轴承故障诊断是靠有经验的 设备管理和维修人员利用听音棒来判断,只能发现处于 晚期的故障,不能及时发现处于早、中期的轴承故障, 从而造成设备故障的扩展,并延缓维修时间。随着设备 监测诊断技术的发展,各种信号分析与处理技术被用于 轴承的故障诊断。
五、包络分析原理
轴承故障会产生周明性的冲击振动信号,通常是高频低幅值 信号,在故障的早期和中期,因不平衡、不对中、松动等故障的 幅值较高,在常规速度谱和加速度谱难以观察到轴承的故障频率 。现场使用最多的是带磁座的压电加速度传感器,对常规振动通 常取传感器安装共振频率的1/3,以保证所测谱线幅值在线性范围 之内。包络分析采用带通滤波器,通常选取以加速度传感器安装 共振频率为中心的频带做为载波频率,使微弱的轴承故障信号搭 载在高幅值的谐振频段传递出来,否则高频低幅的轴承故障信号 在多个界面经过反射、衰减之后,传感器很难拾取。再对所测信 号进行绝对值处理,之后采用低通滤波,即可获得调制信号的包 络线,然后进行快速傅立叶变换FFT,便可得到轴承的包络谱,这 个过程也称为共振解调。
频段。有多种信号处理手段能够检测到这些频率,如峰值能 量gSE、应力波PeakVue、包络谱ESP、冲击脉冲SPM等。 此时,轴承故障频率在加速度谱和速度频谱图上均无显示。
第二阶段:轻微的轴承故障开始激起轴承元件的固有频段 ,一般在500~2KHz范围内。同时该频率还作为载波频率调 制轴承的故障频率。起初只能观察到这个频率本身,后期表 现为在固有频率附近出现边频。此时,轴承仍可安全运转。
二、滚动轴承的故障形式
• ⒉磨损 长时间运转使轴承的内外滚道和滚动体表面不可避免地产生磨损,持
续地磨损使轴承间隙增大,振动和噪声增加。润滑不良和硬质颗粒进入 滚道会加速轴承的磨损。 • ⒊断裂
当轴承所受载荷、振动过大时,内外圈的缺陷位置在滚动体的反复冲 击下,缺陷逐步扩展而断裂。 • ⒋锈蚀
水分或酸、碱性物质直接侵入会引起轴承锈蚀。当轴承内部有轴电流 通过时,在滚道和滚动体的接触点处引起电火花而产生电蚀,在表面上 形成搓板状的凹凸不平。
式中: n——滚动体数目 d——滚动体直径 D——轴承节径,即外环内径与内环外径的平均值 θ——接触角 对于推力轴承,接触角θ为90°。
四、轴承故障频率计算
有时难以测量轴承的几何尺寸,在知道滚动体数目的情 况下,可以用以下公式估算轴承的故障频率:
内 环:BP(F n 21 I.2)f0 外 环:BPF (n 21 O .2)f0 滚动体:BP 1 2F (n 2 I1 n .2)f0 保持架:FT(F 1 21n .2)f0 对于滚动体数目在6~12个的轴承,误差较小。
二、滚动轴承的故障形式
• ⒌擦伤 由于轴承内外滚道和滚动体接触表面上的微观凸起或硬
质颗粒使接触面受力不均,在润滑不良、高速重载工况下 ,因局部摩擦产生的热量造成接触面局部变形和摩擦焊合 ,严重时表面金属可能局部熔化,接触面上作用力将局部 摩擦焊接点从基体上撕裂。
三、轴承故障的发展历程
轴承失效通常划分为四个阶段: • 第一阶段:在轴承失效的初始阶段,故障频率出现在超声
一、引言
振动加速度信号的波峰因数是指时域波形的峰值与均方根值之 比,这种方法只适用于轴承点蚀故障的诊断;冲击脉冲技术 (Shock Pulse Method)是瑞典SKF公司多年对轴承故障机理研究的 基础上发明的,它依据滚动轴承在出现疲劳剥落、裂纹、磨损时 产生的脉冲性振动强弱判断轴承故障,这种方法受使用者经验、 设备干扰因素影响较大。美国Entek-IRD公司的峰值能量(Spike Energy)技术通过检测高频振动的尖峰诊断轴承的故障;CSI公司 的PeakVue技术通过检测轴承产生的应力波诊断轴承故障,对低 速轴承故障信号也有良好的响应;这两种技术诊断准确,但是仪 器价格偏高。包络分析是采用共振解调技术诊断滚动轴承故障, 应用广泛,效果也不错,许多监测仪器采用这一技术。
滚动轴承的故障机理及诊断
朱荣乾 杨涛 刘光勇 陈建宇 中国石油吐哈油田公司技术监测中心
滚动轴承的故障机理及诊断
朱荣乾 杨涛 刘光勇 陈建宇 中国石油吐哈油田公司技术监测中心
• 摘要:本文介绍了滚动轴承的故障类型和发展历 程,轴承故障频率的计算公式和包络分析的原理 ,并通过实例介绍了滚动轴承的诊断方法。
三、轴承故障的发展历程
• 第三阶段:轴承故障频率的谐波开始出现,边频带数目逐渐 增多。谐波有时会比基频更早被发现。峰值能量gSE、应力波 PeakVue、包络谱ESP、冲击脉冲SPM所测故障频率幅值显著 升高。加速度频谱图上也可能观察到轴承故障的高次谐波。此 时需要停机检修。
• 第四阶段:在加速度和速度频谱图上均能看到轴承故障频率 的基频和高次谐波,并伴随有转速频率的边频带,各种手段所 测频谱图的基底噪音水平升高,继而轴承故障频率开始消失被 随机振动或噪音代替。能明显听到故障轴承产生的噪声。此时 轴承已处于危险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