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被动元件市场分析
2024年被动元件产业深度分析报告

一、市场概况被动元件是电子产品中应用广泛的一种重要电子元器件。
根据统计数据显示,2024年被动元件市场规模达到了xx亿元。
被动元件市场的增长主要受益于智能手机、电视、电脑、汽车电子等众多终端市场的快速发展。
二、市场竞争格局在2024年被动元件市场中,国内企业和国际大厂形成了一种明显的竞争格局。
国内企业主要有xx、xx等一批领军企业,占据了相当大的市场份额。
而国际大厂则以xx、xx、xx等为代表,其规模、技术、品牌优势让它们更加具有竞争力。
三、市场驱动因素1.终端市场需求增长:智能手机、电视、电脑等终端市场的高速增长,为被动元件的需求提供了强大的驱动力。
随着智能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对被动元件的依赖程度也越来越高。
2.技术升级需求:随着电子产品的不断更新换代,对被动元件的技术要求也在不断提高。
更小更轻、更高的性能、更低的功耗等要求,促使被动元件市场发展方向向着更加高端化和专业化迈进。
3.产业创新推动:在国家推动创新的背景下,被动元件产业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支持和鼓励。
各个企业纷纷加大研发投入,推出新产品、新技术,提高市场竞争力。
四、市场挑战与机遇1.市场竞争激烈:市场上存在大量的企业,竞争非常激烈。
价格战、产品同质化等问题使得企业的盈利空间越来越小,降低了行业的整体利润水平。
2.原材料价格波动:被动元件的生产过程中需要大量的原材料,而原材料价格的波动对企业的经营和利润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3.技术壁垒加大:被动元件市场对技术要求越来越高,这使得一些技术能力较弱的中小企业面临着较大的挑战,很难在市场上突围。
五、未来发展趋势1.高端化和专业化:随着电子产品对被动元件的要求不断提高,市场上将会出现更多高端和专业的被动元件产品。
2.产品结构升级:市场份额较大的企业会更加关注产品升级和创新,通过产品结构的升级来提高市场竞争力。
3.产业整合:市场竞争激烈的情况下,产业整合将是必然的趋势。
一些规模较小的企业可能会被大企业收购或合并,形成规模经济优势。
三大被动元器件的应用趋势

三大被动元器件的应用趋势一、被动元件概述被动元件又称为无源器件,是指不影响信号基本特征,仅令讯号通过而未加以更改的电路元件。
最常见的有电阻、电容、电感、陶振、晶振、变压器等。
从工作特点来看,被动元件具备自身不消耗电能,或把电能转变为不同形式的其他能量;同时只需输入信号,不需要外加电源就能正常工作等特性。
被动元件是中国台湾地区电子行业对某些电子元器件的叫法,与主动元件相对应,在中国大陆则称为无源器件和有源器件。
目前国内也沿用被动元件以及主动元件的说法。
被动元件主要包含 RCL 元件(电容、电感及电阻)及被动射频器件两大类。
被动元件分类根据不同的行业定义,对于被动器件的包含范围会有所不同,有时会将 RCL 元件等价于被动原件。
本问将重点探讨 RCL 元件市场,即电容、电阻、电感市场。
文中出现的被动元件,均指代 RCL 元件。
整体上看,作为最为基础的电子元件, RCL 元件的总需求量稳步提升,并且随着下游终端产品的小型化、轻型化的需求,片式元件已经成为 RCL 元件的主流,成为行业发展的最重要推动因素。
二、片式电阻需求稳步提升用电阻材料制成的、有一定结构形式、能在电路中起限制电流通过作用的二端电子元件称为电阻,在电路中以 R 表示。
电阻器的种类有很多,通常分为三大类:固定电阻,可变电阻,特种电阻。
在电子产品中,以固定电阻应用最多。
电阻器在电路中主要用来调节和稳定电流与电压,可作为分流器和分压器,也可作电路匹配负载。
根据电路要求,还可用于放大电路的负反馈或正反馈、电压-电流转换、输入过载时的电压或电流保护元件,又可组成 RC 电路作为振荡、滤波、旁路、微分、积分和时间常数元件等。
电阻作为主要的电子元件之一,产量约占整个电子元件的 40%。
三、陶瓷电容占据主流, MLCC 是升级重点电容用字母 C 表示,直观的理解,电容器就是“储存电荷的容器”。
电容器品种繁多,但基本结构和原理是相同的。
即两片相距很近的金属中间被某物质(固体、气体或液体)所隔开,就构成了电容器。
2024年被动元器件行业深度分析报告

被动元器件是电子设备中不需要依靠外界能量源提供能量的器件,主要包括电阻器、电容器、电感器和晶体管等。
这些元器件在电子设备中起到重要的作用,被广泛应用于通信、计算机、消费电子等领域。
以下是对2024年被动元器件行业的深度分析报告。
首先,2024年被动元器件行业整体呈现稳定增长的趋势。
随着电子设备市场的不断扩大和技术的进步,对被动元器件的需求也在增加。
尤其是5G技术的发展,对高频电阻器和电容器等元器件的需求将进一步增加。
其次,被动元器件行业竞争激烈,市场集中度不高。
目前,全球被动元器件市场较为集中的主要公司有村田制作所、三菱电机、TDK、Murata 等。
这些公司具有较高的市场份额和技术实力。
然而,由于被动元器件行业的进入门槛较低,市场上也存在大量的小型企业和新进入者。
因此,市场竞争激烈,企业需要通过提高技术水平和产品质量来提高竞争力。
第三,被动元器件行业面临着市场需求变化的挑战。
随着新能源、新材料和新技术的不断涌现,对被动元器件的性能要求也在不断提高。
例如,汽车电子市场对高温和高可靠性的电子元器件的需求增加,而消费电子市场对小型化和高集成度的元器件的需求增加。
因此,企业需要不断创新和研发,以满足市场的需求。
第四,价格战使得被动元器件行业利润率下降。
由于市场竞争激烈,许多企业为了争夺市场份额而采取低价竞争策略,导致产品价格降低。
这使得企业的利润率下降,对企业的发展造成了一定的压力。
因此,企业需要通过提高生产效率和降低成本来抵消价格下降的影响。
最后,被动元器件行业面临着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挑战。
被动元器件的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废水、废气和固体废物。
这对环境造成了一定的污染和压力。
因此,企业需要加强环境管理,采取环保措施,促进可持续发展。
综上所述,2024年被动元器件行业整体呈现稳定增长的态势,但市场竞争激烈,企业需要不断提高竞争力。
同时,面临着市场需求变化、价格战、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等挑战。
未来,随着技术的进步和市场的发展,被动元器件行业有望继续保持增长。
2024年被动元器件市场发展现状

被动元器件市场发展现状概述被动元器件是电子设备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包括电阻器、电容器、电感器等。
它们作为电路中的基本构件,发挥着连接和调节电流、电压的重要作用。
被动元器件市场受到电子设备需求的驱动,长期以来一直保持着稳定的增长态势。
本文将对被动元器件市场的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和探讨。
市场规模随着电子设备应用日益广泛,被动元器件市场规模不断扩大。
据研究机构的数据显示,2019年全球被动元器件市场规模达到1000亿美元,相较于2018年增长了5%。
预计到2025年,市场规模将进一步扩大,达到1500亿美元。
主要驱动因素被动元器件市场的发展受到多个因素的驱动。
首先,电子设备的快速发展是推动市场增长的主要因素之一。
智能手机、平板电脑、智能家居等电子产品的普及带动了对被动元器件的需求。
此外,新兴技术如物联网、人工智能等的快速发展也对市场需求起到了促进作用。
其次,汽车电子化的趋势也推动了被动元器件市场的增长。
随着汽车电子化水平的提高,车载娱乐、安全系统、自动驾驶等功能的迅速发展,对被动元器件的需求也随之增加。
另外,全球经济的持续增长也为被动元器件市场创造了良好的发展机遇。
各个领域如通信、工业控制、医疗等,对于高品质和高性能的被动元器件需求不断增加。
市场竞争格局被动元器件市场竞争激烈,主要来自于国内外的厂商和品牌。
国际厂商如松下、三星、欧姆龙等占据着市场的主导地位,它们拥有先进的制造工艺和成熟的技术支持。
国内厂商如海尔、京东方、长电科技等也在市场中积极发展,通过提高产品质量和技术创新来增强竞争力。
另外,产业链的整合也是市场竞争的重要方面。
一些大型企业通过收购或兼并其他企业,实现全产业链布局,提高市场占有率和综合竞争力。
面临的挑战被动元器件市场虽然发展迅猛,但也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市场竞争激烈,价格战较为常见。
厂商为了争夺市场份额,常常通过降低价格来吸引客户。
这对厂商的利润空间造成了一定压力。
其次,技术创新和产品升级的速度较快。
被动元器件的介绍

电机与太阳诱电合计占有 68.5%市场空间。
2015 年全球铝电解电容器市场份额排名 同样在铝电解电容领域,日本、台湾地区、韩国和中国大陆是全球铝电解电容器 的主要生产国家和地区,全球前五大铝电解电容器厂商有四家是日本企业,其分 别是: Chemi-con、 Nichicon、 Rubycon 和 Panasonic。 2013 年前四大厂 商市场占有率约为 55%,而在 2015 年前五大厂商市场占有率接近 56%,铝 电解电容市场处于寡头垄断时期。
原材料一般包括介电陶瓷粉、电子铝箔等。铝电解电容器的上游原材料包括电极 箔、电解液、电解纸、铝壳、引线、橡胶塞等。
铝电解电容器产业链 其中电极箔、电解液、电解纸是三大关键部件,而电极箔又是三大部件中的核心 部件。电感行业的上游原材料包括银浆、铁氧体粉、介电陶瓷粉、磁芯、导线等。 电阻器的原材料主要包括有氧化铝陶瓷基板、导电浆墨等。
全球智能手机市场出货量稳定 汽车电子领域增速较高, 汽车电子化率的不断提升拉动了被动元件的需求。此 外, 在政策刺激下新能源汽车市场增速迅猛,全球新能源乘用车 2016 年 12 月的销量首次突破 10 万辆,同比增长 20%,而全年累计销售则达到 77.4 万 辆,较 2015 年增长 40%,占全球整体汽车市场的份额大约为 0.85%。
近五年新能源汽车销量迅速 而这对被动器件市场提出了新要求,电动汽车的电池充电、电压转换、逆变器等 电路中需要使用大量高电压、大容量、耐高温的器件,新能源汽车有望在未来接 力智能手机成为下一轮爆发应用,带动整体被动器件产品实现新一轮升级发展。
电子元器件分析报告

电子元器件分析报告一、引言电子元器件是现代电子产品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电子元器件的种类和用途也齐头并进。
本报告旨在对某一款电子元器件进行分析,并提供相应的技术数据和市场状况,为相关行业的研发和市场决策提供参考。
二、电子元器件概述电子元器件是指用于控制电流、电压和其它电磁信号的工具或电路。
其主要分为被动元器件和主动元器件两大类。
1. 被动元器件被动元器件是指不能放大或控制电信号的元器件,主要包括电阻、电容、电感和变压器等。
这些元器件主要用来提供稳定的电阻、储存能量或传递信号等。
2. 主动元器件主动元器件是指能够放大或控制电信号的元器件,主要包括晶体管、二极管、集成电路等。
这些元器件主要用来放大信号、控制电流和实现特定功能。
三、电子元器件技术数据为了更好地理解和评估电子元器件的性能,我们对其进行了详细的技术数据分析。
1. 电阻电阻是用来控制电流和实现电路稳定性的元器件。
常见的电阻有固定电阻和可变电阻。
其性能参数包括阻值、功率耗散能力、精度、温度系数等。
2. 电容电容是用来储存电能和传递信号的元器件。
常见的电容有固定电容和可变电容。
其性能参数包括容值、电压容限、损耗因子等。
3. 电感电感是用来储存电能和传递信号的元器件。
常见的电感有固定电感和可变电感。
其性能参数包括电感值、电感误差、电流容限等。
4. 晶体管晶体管是一种用来放大和开关电信号的元器件。
常见的晶体管有NPN型和PNP型等。
其性能参数包括最大电压、最大电流、增益、开关速度等。
5. 二极管二极管是一种用来控制电流流向的元器件。
常见的二极管有硅二极管和肖特基二极管等。
其性能参数包括电流容限、最大反向电压、温度系数等。
6. 集成电路集成电路是将多个晶体管、二极管和其他元器件集成在一个芯片上的元器件。
其性能参数包括集成度、功耗、工作频率等。
四、电子元器件市场状况电子元器件市场是一个充满激烈竞争的行业。
随着电子产品的广泛应用,电子元器件市场需求不断增加。
被动电子元器件制造业分析报告2012

2012年被动电子元器件制造业分析报告目录一、行业监管体制与行业政策 (5)1、行业主管部门 (5)2、行业协会 (5)3、行业标准 (5)(1)片式电感行业标准 (6)(2)片式LTCC 射频元器件行业标准 (6)4、产业政策 (7)二、行业概况 (9)1、电子元器件行业概况 (9)2、电感行业概况 (10)(1)电感的种类 (10)(2)片式电感的种类 (11)(3)片式电感的制造工艺 (12)3、LTCC 射频元器件行业概况 (15)三、行业上下游关系 (17)1、与行业上游的关联度 (19)2、与行业下游的关联度 (19)四、行业技术水平和技术特点 (20)1、综合学科性 (20)2、制造的高精性 (20)3、高品质要求 (21)4、设计理念及产品更新换代较快 (21)五、行业竞争状况 (22)六、行业市场需求分析 (23)1、行业市场需求特点 (23)(1)产品应用范围非常广泛,市场需求快速持续增长 (23)(2)片式电感产品市场需求标准化特征明显,LTCC 射频元器件市场需求趋于个性化 (23)(3)对产品品质的要求非常严格 (24)2、行业需求特点发展趋势 (25)(1)小型化 (25)(2)高频化 (26)(3)大功率化 (26)(4)模组化 (27)3、行业市场容量 (27)(1)片式电感市场容量 (28)(2)片式LTCC 射频元器件市场容量 (31)3、下游主要应用产品 (32)(1)片式电感的下游主要应用产品 (32)(2)片式LTCC 射频元器件的下游主要应用产品 (33)七、进入本行业的主要障碍 (34)1、技术壁垒 (34)2、品质壁垒 (35)3、人才壁垒 (36)4、资金壁垒 (36)5、客户壁垒 (37)6、产品设计壁垒 (37)八、行业利润水平及变动趋势 (38)九、行业的周期性、区域性特征 (38)1、行业的周期性 (38)2、行业的区域性 (39)十、影响行业发展的有利因素 (39)1、国家产业政策的有力支持 (39)2、广阔的市场前景 (40)3、新型电子元器件对传统电子元器件的替代进程加快 (41)4、国际电子元器件制造中心逐步向中国大陆转移 (41)5、高技术门槛保证行业有序竞争 (42)十一、影响行业发展的不利因素 (42)1、人民币升值对产品出口存在不利影响 (42)2、主要原材料价格波动 (43)十二、片式电感主要企业概况 (43)十三、LTCC 射频元器件主要企业概况 (45)一、行业监管体制与行业政策1、行业主管部门本行业的主管部门为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信息司,负责承担电子信息产品制造的行业管理工作;组织协调重大系统装备、微电子等基础产品的开发与生产,组织协调国家有关重大工程项目所需配套装备、元器件、仪器和材料的国产化;促进电子信息技术推广应用。
电路板元件的价值和用途

电路板元件的价值和用途电路板元件是组成电路板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价值和用途十分广泛。
电路板元件可以分为被动元件和主动元件两大类。
被动元件是指在电路中不直接参与信号放大、处理等操作的元件,主要起到连接、分配、储存等作用。
常见的被动元件有电阻、电容、电感、电感等。
它们的主要特点是不能放大信号、不能改变电流的方向以及不能产生电能。
下面将介绍被动元件的价值和用途。
电阻是电路中最常见的被动元件之一,它的主要作用是限制电流大小并消耗电能。
电阻能够通过将电能转化为热能来阻碍电流的流动,从而实现对电流的控制。
电阻的价值主要体现在信号调节、电流限制和电路保护等方面。
在电路中,通过改变电阻的大小可以调节电路的增益和灵敏度,使得信号能够得到合适的处理。
此外,电阻还可以用于限流器的设计,防止电路因过大的电流而受损。
电容是另一种常见的被动元件,其最主要的功能是储存电能。
电容的价值主要体现在信息储存、滤波和分配电能等方面。
在电路中,电容可以对电流的变化快速响应,由此实现对信号的储存和传递。
此外,电容还可以用于电源电压的稳定和滤波,以保证电路的正常工作。
同时,电容还可以用于储能装置,如电池、超级电容器等。
电感是另一类常见的被动元件,其主要特点是具有感应电动势和储能的能力。
电感的价值主要体现在储能、信号传输和补偿匹配等方面。
在电路中,电感可以将电能转化为磁能并储存起来,在需要的时候再次将磁能转化为电能。
因此,电感常用于储能装置、电源过滤器和功率调节器等。
此外,由于电感具有对信号频率的选择性,因此它也可以用于信号传输和匹配的调节。
电路板的主动元件主要包括二极管、三极管、集成电路等。
主动元件是指能够放大、处理和产生电能的元件,常常需要外部电源或者电池的供电。
下面将介绍主动元件的价值和用途。
二极管是最基础的主动元件之一,其最主要的特点是具有unijunction 特性。
二极管的价值主要体现在整流、开关和信号检测等方面。
在电路中,二极管可以将交流信号转化为直流信号,从而实现对电流方向的控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何謂被動元件被動元件(Passive Components)的定義是,電子產品本身無法主動提供電子相關起動、開關、速度及功能控制之運作,相關提供之被動功能係配合電子主動元件運作的零組件通稱為被動元件,依功能上的差異可分為電感、電阻、電容器等。
一般而言,從功能的差異來區分,被動元件可分為電阻、電感、電容器等三類。
首先從電阻器來看,電阻器依功能可分為三類:第一類為固定式非晶片型和固定式晶片型電阻器,功能為降壓、分壓;第二類為可變式電阻器,功能為調整電路電壓;第三類為非線性電阻器、其中又可分為變阻器、熱阻器,功能分別為突破吸收、溫控與感測。
目前全球電阻器主要生產國為日本、美國、台灣,其中,固定式晶片型電阻器為台灣電阻器產銷的重心,而固定式晶片型電阻又分為晶片電阻、碳膜電阻與金屬膜電阻等,目前以晶片電阻的產值為最。
其次,電感器的主要功能為穩定電流與去除雜訊,在消費性電子與抑制電磁輻射方面被廣泛運用,電感器依產品型態,大致上可分為傳統線圈式電感與晶片電感等兩大類,由於目前電子產品的輕薄短小化已成趨勢,影響到線圈環繞不易小型化的傳統線圈式電感之發展,故積層晶片型電感已成電感器的主流產品。
第三,電容器具備濾波、整流、耦合及高速衝放電功能,電容器可概分為可變電容器及固定電容器,固定電容器依材質差異性又分類為紙質電容器、陶瓷電容器、鋁質電解電容器、塑膠薄膜電容器、鉭質電容器、鈦質電容器、雲母電容器…等種類,陶瓷電容器又可細分為積層陶瓷電容器MLCC、圓板型陶瓷電容器、AC 安規陶瓷電容等。
¨被動元件產業近年的發展被動元件每年產值變動幅度相當有限,整體而言,目前在電子業中屬於穩定性相對較高的產業,其中以電容器的年產值最大。
不過,過去幾年被動元件產業卻歷經一波大幅震盪的變動。
1999至2000年間,由於資訊及行動通訊產業快速興起,造成被動元件供不應求,不僅技術較為先進的日本及美國被動元件大廠大肆擴充產能,國內包括國巨、華新科、天楊、匯僑工、大毅等企業也紛紛加入產能擴充的競賽。
不過好景不長,2001年開始受全球不景氣的影響,需求遽然萎縮,但供過於求的狀況無法迅速調整,廠商不得已只好降價求售,想不到最後竟引發激烈的割喉戰,致全球大小生產廠商進入無法避免的產能利用率大幅滑落、裁員、縮減資本支出、關廠等的調整期。
2002 年,由於CPU由P3 轉換成P4,加上CD-R光碟機轉換成CD-RW 光碟機及手機出貨量增加下,全球被動元件市場規模回升為263.11億美元,雖較2001年的257.83億元成長2.05%,但仍不及2000年時的267.61億元。
根據ITIS的統計,2002年電阻器、電容器、電感器的全球市場規模分別為47.50億美元、134. 45億美元、55.02億美元,其中2002年電阻器全球市場規模年增率為3.71%,但2002年電容器與電感器的全球市場規模年增率卻分別衰退6.70%、與衰退5.01%,顯示2002年全球電阻器產業雖然有出現緩步回升的跡象,但2002年全球電容器產業與全球電感器產業在受制於產能仍舊供過於求與下游需求疲弱不振等因素下,其全球市場規模年增率則皆出現衰減之窘況。
2003年電阻器、電容器、電感器等的全球市場規模分別為48.93億美元、140.50億美元、56.12億美元,其年增率則分別為3.01%、4.50%、2.00%,皆較2002年係呈現小幅增長之情況。
其中包括像是其下游市場需求呈現緩步回溫之狀況,以及全球電阻器、電容器、電感器等產業的庫存情況明顯改善,加上高單價的新產品開始出貨進一步拉升其整體ASP等,都是促使2003年電阻器、電容器、電感器等全球市場規模較2 002年係出現小幅成長的原因之一。
2004年,由於全球經濟成長率持續增長帶動下游需求逐步加溫、國際間匯率急遽波動、近期國際原物料價格顯著揚升,加上國內、外被動元件廠商積極轉入高階被動元件產品領域生產,並普遍不再大幅擴產,導致全球被動元件產品價格跌勢趨緩,甚至出現部分被動元件產品價格出現止跌回升,進而使得2004年全球電阻器、電容器、電感器的全球市場規模出現成長。
根據ITIS的預估,2004全年電阻器、電容器、電感器等的全球市場規模可分別達到53.35億美元、172.33億美元、58.92億美元,其年增率將分別為9.03%、2 2.65%、4.99%,較2003年呈現明顯之成長。
¨被動元件主要產品簡析整體而言,全球被動元件產業的主要產品包括:(一)LTCC(Low-Temperature Cofired Ceramics,低溫共燒多層陶瓷)LTCC是近來被動元件產業界極力擴大產能的重要成品,係以陶瓷材料作為電路基板,將低容值電容、電阻、阻抗轉換器、濾波器(filter)、偶合器(coupler)等被動元件埋入多層陶瓷基板中,並分別應用金、銀、銅等金屬當作內外電極、復以平行印刷模式塗佈電路,最後則於攝氏850~900餘度的爐體中燒結而形成整合式陶瓷元件,因為易於多層化且配線集中於內層回路,具有節省空間、降低成本的優點,目前是應用於輕便易持的可攜式電子通訊產品之上。
(二)MLCC (Multi-layer Ceramic Capacitor,積層陶瓷電容)MLCC電容值含量與產品表面積大小、陶瓷薄膜堆疊層數成正比。
近年來由於陶瓷薄膜堆疊技術越來越進步,電容值含量也越來越高,逐漸可以取代中低電容(如電解電容和鉭質電容的市場應用),加上陶瓷基層電容可以透過SMT直接黏著,生產速度比電解電容和鉭質電容更快,因此MLCC市場發展越來越受重視,是發展相當快速的電容器產品。
MLCC製造過程和LTCC相似、但係增加了幾道製程的成品。
MLC C為行動手機或遊戲機等設施必須大量使用的元件,日本的村田製造所、TDK公司以及AVS-Kyocera為全球最具知名度的三大MLCC製造商,鑒於全球在近三年間每年得有800 ~ 900億顆的需求量,南韓的三星集團以及國內若干業者現則俱已急起直追。
一般而言,陶瓷電容由於具有成本上的優勢,因此被大量地使用,由於通訊電子、汽車等產業的大量使用陶瓷電容,在GPRS與3G等行動電話的推出,加上電信、電子、汽車等產品持續成長下,整個陶瓷電容市場的榮景預計將持續成長。
(三)SMD(SMD,Surface Mount Type,表面黏著型式)SMD的V-Chip晶片電容,是為求彌應IC製程技術的微小化和促進電子資訊產品愈趨於輕薄短小,遂使電子元件連結在印刷電路板上的技術,由過去的嵌合式發展為SMD型式,此一型式的晶片常簡稱為V-Chip,具有高容量、低阻抗、細小化和經久耐用等特點,故單顆電容的價格約為傳統成品的兩倍,主要係應用於主機板、數據機、光碟機、液晶監視器等資訊產品上,現階段應是以主機板市場最熱門,前景極佳。
近來因V-chip的被動元件已達自動化生產,市場流通價位可讓主機板廠商接受而紛紛改而大量使用V-chip,故已逐步取代傳統的嵌合式電容器。
¨被動元件產業未來發展趨勢由於2004年全球消費性電子產品紛紛轉而採購數位式被動元件,大量由插腳式產品,改採貼片式被動元件,使得被動元件需求大幅擴增,未來市場發展應十分值得觀察。
以下,分別針對電容器、電阻器、電感器等三項被動元件產品進行探討。
(一)電容器目前,台灣的被動元件生產已有朝向晶片化發展趨勢,近年整體電容器在產銷量上有明顯的成長,但大多是低價位電容器,由於價格競爭激烈,廠商利潤下滑。
其中MLCC因國內、外廠商均未有大幅擴產動作,產業景氣復甦可望持續。
(二)電阻器隨著台灣PC產業高速成長,台灣晶片電阻器產量早已高居世界第一,目前國內晶片電阻業者年出貨總量在全球市占率已逾三成,在全球晶片電阻產品的市場價格影響力不可忽視。
未來,由於主要競爭對手日系大廠即已開始出現縮減產能的動作,台灣晶片電阻廠商可望獲得轉單之挹注。
(三)電感器在電感器方面,雖然國內產量亦呈成長趨勢,惟亦因單價持續下滑,致產值逐漸衰退,去年晶片電感佔整體電感產量已達五成,而產值約僅占三成;由於傳統電感生產競爭力衰退,約有七成已移往大陸生產。
¨結論被動元件產業景氣大約5年一次產業景氣循環,而上次被動元件產業景氣高峰約在2000年第三季末、第四季初,若以過去其產業景氣循環時間來推斷,此次被動元件產業景氣谷底期約在2003年第三季末、第四季初,又若2004年包括像是MB、NB、Handset、LCD Monitor、LCD TV、DSC、Game Player、DVD Pla yer等下游需求有如早先市場研究機構預期之持續暢旺,則2004年被動元件產業景氣將可呈現持續復甦之態勢。
預期此波被動元件產業景氣可望持續復甦至明年第一季末。
展望未來,由於新型電子終端產品所造成的產品世代交替效應,包括Pentium 4 MB、Centrino NB、Co lor Phone、Camera Phone、Smart Phone、LCD Monitor等新型電子終端產品所導致的全球換機風潮,不但對於被動元件之使用需求較大,對於高階被動元件的使用量也遽增,加上全球PC、NB、Handset、DSC、LC D Monitor、WLAN等產業需求持續增加,預期將成為2004年全球被動元件產業成長之重要動力來源。
此外,由於全球MLCC產品已朝向高容化、小型化、多功能化、無鉛化等方向發展,而全球性且標準嚴格的SONY之GREEN PARTNER認證規定,也將是未來強調的重點。
雖然樓主沒有引用文章的出處,但我仍是借它的數據一用.近三年,電感全球市場規模分別約美元55億,56億,59億,有小幅的成長.可是,我認為這不重要.我們先看看台灣電感廠商的營收,在台灣,最大的應是奇xx,新台幣十億多,其他的,約是它的一半,就算有二十家好了,總金額大概新台幣一百億左右,和我早些時候統計的新台幣一百二十億差不了多少,加上大陸的,其實大陸的,仍是以台商為主,扣除互相買賣,重複計算,台灣加大陸,頂多是新台幣一百二十億多一些,可是以數量計,雖然沒有精確的資料,但我可以確定,台灣加大陸生產的電感顆數,佔全球使用顆數的90%以上!換句話說,到現時為止,我們生產百分之九十的電感,卻只換得百分之十的營收!連二八定理也談不上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