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概论第一讲

合集下载

自考《文学概论》第一章文学观念教学课件

自考《文学概论》第一章文学观念教学课件

按照人脑掌握世界的不同方式看
掌握方式
理论方式
宗教方式
实践—精神 方式
艺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方式
精神活动性 质
理论性或认 识性
宗教性或幻 象性
伦理性或意 志性
审美性或情 感性
相应学科
哲学、自然科学、社会 科学等 宗教意识活动、宗教观 念、迷信观念等 道德意识、伦理观念等
各种门类的艺术包括文 学等
3、文学活动的地位
• 按照精神活动与物质经济基础的关系看
(摹仿) 艺术世界
亚里斯多德 (公元前384年~公元前322年)
• 亚里斯多德是古希腊最 著名的哲学家、渊博的学者。 他总结了泰勒斯以来古希腊 哲学发展的结果,首次将哲 学和其他科学区别开来,开 创了逻辑、伦理学、政治学 和生物学等学科的独立研究。 他的学术思想对西方文化、 科学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 响。
第一章文学观念
目录
CONTENTS
1
第一节文学观念的嬗 变
点击此处添加正文,
文字是您思想的提
炼,请言简意赅的
阐述您的观点
2
第二节文学是人类的 一种文化形态
点击此处添加正文,
文字是您思想的提
炼,请言简意赅的
阐述您的观点
3
第三节文学是审美意识形 态
点击此处添加正文, 文字是您思想的提 炼,请言简意赅的 阐述您的观点
2、刘若愚《中国文学理论》——动态展示 了文学研究过程的开放性
(二)文学活动
1、人类与动物活动的区别
•动物 •——生存 •——无意识被动适应 •—本能 •——感觉单一
▪人类 ▪——生活 ▪——有意识主 动改造 ▪——有目的 ▪——感觉多样
达尔文

高中一年级语文上册文学概论课件

高中一年级语文上册文学概论课件
掘作品的意义和价值。
文学批评的标准
包括作品的审美价值、思想深度 、文化意义、社会影响等方面, 不同标准对应不同的评价方法和
价值取向。
经典文学作品评析
《红楼梦》
通过对贾宝玉、林黛玉等人物形象的 刻画,反映了封建社会的衰落和人性 的复杂;其诗词歌赋和艺术价值也为 后人所称道。
《巴黎圣母院》
通过卡西莫多、艾斯梅拉达等人物形 象的塑造,表现了美与丑、善与恶的 对比和人性的复杂性;其建筑风格和 历史背景也为读者所惊叹。
《骆驼祥子》
中国作家老舍的现实主义作品,描写城市贫 民的生活与奋斗。
文学作品阅读的心理效应与价值
拓展视野
陶冶情操
阅读不同类型的文学作品,可以拓展读者 的视野,了解不同文化、时代和社会背景 。
文学作品具有审美和艺术价值,阅读可以 陶冶情操,提高人的审美能力和艺术素养 。
激发想象力
增强情感体验
文学作品通过虚构和想象,激发读者的想 象力,开拓思维空间。
诗歌创作的定义和特点 诗歌创作的常见问题和解决方法
诗歌创作的技巧和方法 诗歌创作的步骤和实例分析
文学创作思维拓展与训练方法
文学创作思维的概念和 重要性
文学创作思维训练的步 骤和实例分析
01
02
03
文学创作思维拓展的方 法和途径
04
文学创作思维在写作中 的应用和实践
谢谢
THANKS
五四新文化运动
反对封建文化,提倡民主科学 ,对中国现代文学发展具有重 要影响。
京派文学
代表人物沈从文等,作品注重 表现乡土文化和人情世态。
伤痕文学
代表人物刘心武等,反映文革 时期的社会现实和人们内心的 痛苦。
西方文学流派与思潮概述

文学概论教学课件第一章文学属性

文学概论教学课件第一章文学属性
第一章 文学属性
第二节文学的文化属性
一、关于文学的含义
(一)、文学的文化含义
在中外文学史上,文学最初并不是指今天所谓 “语言艺术”或“美的艺术”,而是泛指广义的文化过 程。文学是指一切口头或书面语言行为和作品,包括今 天的文学,以及政治、哲学、历史、宗教等一般文化形 态,这正是文学的文化含义。
艺术形象本身蕴含着某种理性。 理性使艺术形象服务于特定时代的人类生活

形象与理性(小结)
文学的直接的审美感性特征决定了文学是形 象的。
文学的人类活动属性本身决定文学蕴含某种 理性。
文学的审美意识形态属性在表现方式层面表 现为文学直接地是形象的,在深层具有某种 理性。
审美情感
定义:审美情感是凝聚在审美形象中的主体态度 。
自此以后,在中国,从审美角度看文学,文学即审美, 便成为中国文学理论中占据显要地位的一个固有传统。在西方, 则集中表现在诗正式成为“美的艺术”之一员这一进程中。
(三)、文学的通行含义
在现代世界,通行的还是文学的审美含义:文学主要被 视为审美的语言作品。
由于人类活动的长期发展和现代分类机制的合理化作用,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学的通行含义大体形成了:文学是一门艺术,是主要表现人 类审美属性的语言艺术,包括诗歌、小说、散文、剧本等文类。
——阿·布罗夫《美学:问题和争论

审美意识形态
指与现实社会生活密切缠绕的审美表 现领域,其集中形态是文学、音乐、 戏剧、绘画、雕塑等艺术活动。
审美意识形态的特殊性
意识形态中的富于审美特性的种类 渗透着社会生活以及其他意识形态的
因子
童庆炳
“审美”是文学区别于一 般意识形态的特征(1981 )
文学可以被视为一种审美形态。文学是指具有审美属性 的语言行为及其作品,包括诗、散文、小说、剧本等。这正是 文学的审美含义。这是从文学的广泛的文化含义中分离、独立 出来的狭义的文学观念。文学不再指代用语言或文字传输的所 有文化现象,而仅仅是指其中富有审美属性的那一部分。

大学文学概论第一讲绪论ppt课件

大学文学概论第一讲绪论ppt课件

精选课件ppt
33
(三)利用文化史方面的研究成果,转化为经济效益
孙武
日本新宫市徐福公园雕像
精选课件ppt
34
墨子
孙膑
精选课件ppt
35
(四)在社会与文化的转型期,将文化史 的内容和研究成果,作为重铸现代文化心理、 价值观念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文化资源。 尤其是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价值规律下,职 业道德的转型、建设提供文化资源。
在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过程中,中国的含义多次
发生深刻变化。由专指中原发展为包括所有郡县,进 而发展为包括所有边疆;由专指汉民族,发展为包括 中国各民族;由中华大地的统称,发展为作为主权国 家的专称。国度性、民族性是文化的重要属性之一。
精选课件ppt
30
三、学习、研究中国文化概论的意义
(一)中国文化是爱国主义和中华 民族凝聚力的源泉。在中国文化中, 层累地堆积着中华民族的高度智慧、 高超技艺和高尚品德,学习、研究中 国文化史,了解中国丰富多彩的文化 成就,能激发我们的民族自尊心和自 豪感。
精选课件ppt
31
1972年长沙马王堆1号汉墓出土的素纱
单衣,身长128厘米,总重量49克。
精选课件ppt
32
❖(二)通过对中国文化史的学习和 反思,明确它在形成中国人个性特 征、价值观念、思维方式等方面的 长处和弱点,了解它在面对、适应 现代化社会生活方面的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势和缺陷, 自觉而有效的进行文化素质的培养 和塑造。
❖ 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抟之不得名曰微,此三
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其上不皦,其下不昧,绳绳不可
名,复归于无物。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恍惚。迎
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老子》第十四章

文学概论第一节 (1)

文学概论第一节 (1)

三﹑文学与经济基础的关系
(一)经济基础对文学的制约作用
1﹑经济条件是开展文学活动的基本前 提 2﹑经济基础不仅决定着文学的性质和 主 要内容,同时也制约着文学的发展 变化 3﹑文学对经济基础的反作用
(二)文学的相对独立性
(1)文学发展与社会经济基础的变 化并不完全同步 (2)文学的发展有着自身的历史继 承性 (3)文学发展与物质生产的发展往 往会出现不平衡现象
第一章 文学的社会属性
班级:103文一 姓名:曹玉风 学号:10301010008
第一节 文学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
一 文学在社会结构中的位置
社会有集体及社会结构,它是指社会个基本 要素以及它们之间相对稳定的关系。马克思把组 成社会结构的基本要素分为两大层次,即经济基 础和上层建筑;现在人们把它进一部分为经济结 构,政治结构和文化结构这样三个基本要素。 社会意识总括了人的一切意识要素,观念形 态以及部精神现象及其过程,他是人们对社会存 在的反应。意识形态属于社会意识范畴,但又不 等于社会意识。
到 直 接任 或何 间文 接学 的都 依能 据在 。社 会 生 活 中 找
( 一 ) 文 学 源 于 生 活 又 高 于 生 活
二 文 学 是 社 会 生 活 的 能 动 反 映
(二)能动反映的具体表现
(1)变为和变形 在艺术创作中通过现象改变客观事物, 在时 间空间上的原有位置改变客观事物 的外貌叫变 形。例如:王维《雪里芭蕉》, 于非《牡丹》 (2)以形传神,显现意蕴 例如:素是对事物的描述,”得其理, 传奇神“。 (3)渗透个性,表达心灵 例如:陆游和毛泽东的《卜算子﹒咏梅》
( 五 ) 文 学 与 宗 教 的 关 系
( 四 ) 文 学 与 哲 学 的 关 系

大学文学概论第一讲绪论共42页

大学文学概论第一讲绪论共42页
13、遵守纪律的风气的培养,只有领 导者本 身在这 方面以 身作则 才能收 到成效 。—— 马卡连 柯 14、劳动者的组织性、纪律性、坚毅 精神以 及同全 世界劳 动者的 团结一 致,是 取得最 后胜利 的保证 。—— 列宁 摘自名言网
15、机会是不守纪律的。——雨果
56、书不仅是生活,而且是现在、过 去和未 来文化 生活的 源泉。 ——库 法耶夫 57、生命不可能有两次,但许多人连一 次也不 善于度 过。— —吕凯 特 58、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 朱熹 59、我的努力求学没有得到别的好处, 只不过 是愈来 愈发觉 自己的 无知。 ——笛 卡儿
拉60、生活的道路一旦源自定,就要勇敢地 走到底 ,决不 回头。 ——左
大学文学概论第一讲绪论
11、战争满足了,或曾经满足过人的 好斗的 本能, 但它同 时还满 足了人 对掠夺 ,破坏 以及残 酷的纪 律和专 制力的 欲望。 ——查·埃利奥 特 12、不应把纪律仅仅看成教育的手段 。纪律 是教育 过程的 结果, 首先是 学生集 体表现 在一切 生活领 域—— 生产、 日常生 活、学 校、文 化等领 域中努 力的结 果。— —马卡 连柯(名 言网)

文学概论课件 第一部分

文学概论课件 第一部分

三、国际音标
•记录音素的标写符号叫做音标。 •音标中最通行的是“国际音标”。国际音标是国际语音协会于1888年制定并开始使用的, 随着所了解的语言逐渐增多,随着对语音的认识逐渐加深,隔若干年修订一次。 •制定原则:一个音素只能用一个音标表示,一个音标只表示一个音素 •采用符号:大多数拉丁字母,补充采用希腊字母,有时也用一些字母的大写、倒写、 连写补充。 •书写形式:把音标所用的标写符号放在方框号【】里。 •注意:区别国际音标和表音字母
二、语音和音系的最小线性单位——音素与音位
• 因素:以语音的自然属性和人类语音共性为研究对象的语音学把语音最小的线性 单位叫做“音素” • 音位:以语音的社会谁能够和语音在具体语言中的作用为研究对象的音系学把语音 最小的线性单位叫做“音位” • 音素和音位为什么会存在?为什么不是文字和音节?为什么不需要把千万个a都 看做不同的语单位? •目前国际语言学会把语音区分归纳为120多个基本的小单元和30多个附加特征,这 语音单元和特征足以将所有人类语言必须要表达的语言对立都表示出来。根据这 样的目的找出的语音小单元,叫做“音素”。也就是说,音素是人类语言最小的线性 的语音单位。
第一节 语音和音系的区别
一、语音学和音系学
• 语音学:从自然属性出发、针对所有人类语言的语音研究,属于语音学的研 究 语音有发音——传递——感知三个环节,分别对应于生理——物理——心理 三个方面的属性,由语音学的三个分支发音语音学——升学语音学——听觉 语音学分别加以研究。 语音学的研究范围这么广,方面这么多,对于初学者来说,最基本而实用的 是什么呢?——发音原理 • 音系学:从社会属性出发、针对语音在某一个集体语言的系统中起什么作用 的研究,属于音系学的研究 • 语音学和音系学的关系:语音学和音系学各自有独立研究领域又互相交叉, 音系学的出发点在于语音在语言系统中的组织方式,属于语言学的核心部分; 语音学的出发点在于语音自身的自然属性或听觉反应,与语言学的核心部分 是间接联系。音系学和语音学的研究彼此无法截然分开:音系学研究的是有 自然属性的语音在语言系统中的作用,这自然就需要先搞清楚语音的自然属 性;语音学研究的是语言中的声音和发出语言是的肌肉动作,而不是自然的 声音或与语言无关的肢体动作,这就是必然要在研究中关注语音自然属性在 语言系统中的作用。

文学概论精品PPT课件

文学概论精品PPT课件

LOGO
3.意蕴期待 读者对作品的较为深层的审美意味、情
感境界、人生态度、思想倾向等方面的期待。
LOGO
二、期待视野的形成
1.由生活实践和文化教养而形成的人生观和世 界观
2.一定的文学艺术素养 3.特定的生理机制
LOGO
三、期待视野的类型
个人期待视野
一般读者 简略狭窄 个人性的偏爱与兴趣
集体性期待视野
特殊读者 宏阔深广 广泛的社会共通性
LOGO 接受动机
1.审美动机 2.求知动机 3.受教动机 4.批评动机 5.借鉴动机
LOGO 接受心境
一、接受心境的形成原因
欣悦
振奋、欢乐、乐观
抑郁
失意伤感、郁闷压抑
虚静
冲淡平和、清新自然
LOGO
二、接受心境对阅读效果的影响 1.不同的情绪状态会有不一样的阅读效果。 2.面对同一作品,由于情绪状态不同,也会导
LOGO 期待视野
在文学阅读之先及阅读过程中, 读者心理上往往会有即成的思 维指向于观念结构,这种根据 阅读文本的既定的心理图示, 叫做阅读经验期待视野,简称 期待视野。
LOGO
一、期待视野的层次 1.文体期待
读者由文学作品的某种类型或形式特征而 引发的期待指向。 2.形象期待
读者由于作品中的某种特定形象而引发的 期待指向。
致不同的阅读境界。
LOGO 从隐含的读者到读者阅读
1.作家的创作动机会决定文本中隐含的读者的 存在
2.作家的选材及文体特点会决定隐含的读者的 存在
3.作家赋予文本的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想内涵会决定隐含的读者 的存在
写在最后
成功的基础在于好的学习习惯
The foundation of success lies in good habits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作者和时代难以确定,先秦有些文学作品,并非 一时一人所作。它们或由集体创作,或经过后人 加工修改,原始作者和创作年代大都难以指实。
• 无意识的文学创作,祭祀几乎是远古人民生活的 全部。
中国文学的源头
一、远古诗歌 二、远古神话
文学从哪儿来?
• 劳动是文学起源的初始的、核心的原因。 • 文学起源于以劳动为核心的多种社会实践。 • 鲁迅《且介亭杂文·门外文谈》:
• 诸子散文:《老子》《孙子兵法》《论语》 《墨子》《庄子》《孟子》《荀子》《韩非子》 《吕氏春秋》《商君书》《公孙龙子》《申子》 《慎子》《文子》《尉缭子》《鹖冠子》《尹 文子》《礼记》《仪礼》《周礼》
• 楚辞:屈原、宋玉
先秦文学形态
• 诗、乐、舞相结合
• 《吕氏春秋·古乐》云: • “昔葛天氏之乐,三人操牛尾投足以歌八阙:
• 神话出自希腊语,意思是“关于神祗与英 雄的传说和故事”。英语中的“Myth”意 为想象的或虚构的故事。
• 神话的保存:
• 文献资料:《诗经》、《庄子》、《韩非 子》、《山海经》、《楚辞》、《吕氏春 秋》、《淮南子》、《风俗通义》、《三 五历记》、《列子》等。其中,以《山海 经》、《楚辞》和《淮南子》保存的神话 较多,尤以《山海经》最多,而且接近上 古神话的原貌。
• 神话是人类共同体(氏族、部落等)在氏 族时代以原始思维为基础,将自然现象和 人类生活不自觉地形象化、人格化,从而 集体创造、代代相承的一种超自然神灵为 主角、表徵着特定群体的神圣信仰的语言 艺术。
• 马克思:神话是人类童年时代不能正确认 识自然和社会的产物,是“用想像和借助 想像以征服自然力、支配自然力,把自然 力加以形象化;因而,随着这些自然力之 实际上被支配,神话也就消失了。”
原始诗歌的特点: 诗乐舞三位一体
• 《吕氏春秋·古乐》记载了上古一个叫做 “葛天氏”的部落歌舞祭祀的活动:
• 昔葛天氏之乐,三人操牛尾投足以歌八阕: 一曰载民,二曰玄鸟,三曰遂草木,四曰 奋五谷,五曰敬天常,六曰达帝功,七曰 依地德,八曰总万物之极。
• 《尚书·益稷》记载帝 舜时的乐曲《大韶》 云:“夔曰:于!予 击石拊石,百兽率舞, 庶尹允谐。”
绪论
中国文学的源头—— 上古文学
第一讲 先秦文学概述
从上古到秦统一以前即是所谓的“先 秦时期” 。 中国文学历史悠久,源远流 长,先秦文学为其源头,是中国文学发生 和发展的最初阶段。
先秦文学的阶段划分
• 文字产生以前的文学 • 商周文学 • 春秋战国文学
一、文字产生以前的文学
• 商朝以前的夏朝或者更早,亦称传说时代 • 包括上古神话、原始歌谣和口传史诗 • 见于《尚书》《诗经》《周易》《左传》
一曰载民,二曰玄鸟,三曰遂草木,四曰奋五谷, 五曰敬天常,六曰达帝功,七曰依地德,八曰总 万物之极。” • 《礼记·乐记》云: • “诗,言其志也;歌,咏其声也;舞,动其容 也。三者本于心,然后乐器从之。”
先秦文学形态
• 文、史、哲不分,先秦散文并非后世那种纯文学 性的散文,基本上是一些史学和哲学著作,同时, 这些史学和哲学著作又富有较强的文学性。
《国语》《竹书纪年》《山海经》《礼记》 《吕氏春秋》《楚辞》《史记》《淮南子》 等典籍
二、商周文学
甲骨文、金文中具有文学内容的记述文字 • 《周易》卦爻辞中的部分商周歌谣 • 《尚书》中的《商书》《周书》 • 《诗经》其中《商颂》五篇是商代作品,其
余均为周代作品。
三、春秋战国文学
• 历史散文:《春秋》《左传》《国语》《战国 策》《穆天子传》《晏子春秋》《逸周书》 《竹书纪年》《战国纵横家书》《春秋事语》
• 《礼记·乐记》:“诗, 言其志也;歌,咏其 声也;舞,动其容 也。”
• 人类未造文字之前,先有语言,《毛诗序》 曰:“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 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上古时 期抒情言志全部以歌谣为主。
• 清代沈德潜《古诗源》中收录很多歌谣。 例如《击壤歌》《康衢谣》《采薇壁画、器物
神话的内容
• 创世神话——盘古、女娲等 • 自然神话——人面兽身、动物为主 • 英雄神话——精卫、后羿、鲧禹等 • 战争神话——黄帝、蚩尤、刑天等
自然神话
是指以自然万物为中心神格、综合反映 初民对自然万物起源、性状、运行秩序及其 相互关系认识的神话。包括有关解释天地开 辟、万物起源的创世神话;有关解释日月星 辰、风云雷电、鸟兽草木等自然现象和自然 物的神话等。
候禹于涂山之阳,女乃作歌,歌曰:“候 人兮猗!”实始为南音。 (《吕氏春秋·音 初篇》)
3、南音之始:《候人歌》
• 侯人!——应答,自语。 • 侯人兮!——有韵律,但不完整。 • 侯人兮猗!——有韵律,表达完整。
• 4、《神北行》(《山海经》) • 北行!神先除水道,决通沟渎! • 5、农事祭歌(《礼记·郊特牲》) • 土,反其宅! • 水,归其壑! • 昆虫,毋作! • 草木,归其泽!
假如那时大家抬木头,都觉得吃力了, 却想不到发表,其中有一个叫道:“杭育 杭育”,那么,这就是创作,——倘若用 什么记号留存下来,这就是文学。
文学从哪儿来?
• 《淮南子》: 今夫举大木者,前呼邪许(yéhǔ ),后亦 应之,此举重劝力之歌也。
一、原始诗歌
• 1、中国诗歌的鼻祖:《弹歌》 • 断竹,续竹,飞土,逐宍(古“肉”字)。 • (《吴越春秋·勾践阴谋外传》 卷九)
《击壤歌》
• 《帝王世纪》记载:“帝尧之世,天下大 和,百姓无事。有八九十老人,击壤而 歌。” 日出而作,日入而息。 凿井而饮,耕田而食。 帝力於我何有哉!
中国韵文之肇端。沈德潜《古诗源·例 言》:《康衢》《击壤》,肇开声诗。
二、原始神话
• 对神话概念的多种阐述
• 马克思:“通过人民的幻想用一种不自觉 的艺术方式加工过的自然和社会形式本 身。”
2、北音之始:《燕燕歌》
• 燕燕往飞。
• 有娀(sōng)氏有二佚女,为之九成 之台,饮食必以鼓。帝令燕往视之, 鸣若嗌嗌。二女爱而争搏之,复以 玉筐,少选,发而视之,燕遗二卵, 北飞,遂不反。二女作歌一终,曰: “燕燕往飞”。实始作为北音。 (《吕氏春秋·音初篇》 )
3、南音之始:《候人歌》
• 候人兮猗! • 禹未之遇而巡省南土。涂山氏之女命其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