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要点梳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草船借箭
借箭故事的由来 根据史书记载,公元213年, 孙权乘船在长江上观察敌情,船的一侧被曹操军 队放箭射中。孙权下令掉转船头,使另一侧也被 射中,以便船身保持平衡。这就是后代「草船借 箭」故事的来源。 《三国演义》第四十六回写道,赤壁之战前 夕,周瑜命令诸葛亮监造十万枝箭,同时暗中吩 咐工匠拖延时间,使诸葛亮难以准时完成任务。 诸葛亮算定三日之后长江上将有大雾,所以前两 日按兵不动,第三日带领二十条船驶往长江北岸, 上面装有布幔柴草等物。曹操见大雾弥漫,下令 赶快射箭。这些箭纷纷落到诸葛亮的船上,共计 十万余枝。周瑜收到箭后大感惊奇。诸葛亮不费 吹灰之力,使东吴得到十万枝箭,又挫败了周瑜 消灭异己的阴谋,可谓一举两得。
出色的战争描写
《三国演义》描写了大大小小的40多场战 争,构思宏伟,手法多样,使我们清晰地 看到了一场场刀光血影的战争场面。其中 官渡之战、赤壁之战等战争的描写波澜起 伏、跌宕跳跃,读来惊心动魄。
1.斗智为主,斗力为辅
要在战争中取胜,不仅要勇猛善战, 更要运用智谋。罗贯中描述战况时,往往 以斗智为主,斗力为辅。他只用较少的笔 墨渲染战场上的厮杀,而更注意展示战争 的前因后果和准备过程。包括情报的刺探 与分析,战斗任务的分配,战略战术的运 用,不同意见的争论等等。这样一来,连 绵不断的大小战役,在小说中就显得千姿 百态,毫不雷同。
2.奇特惊险,变幻莫测
作者取材于历史,但不受历史记载的 束缚。他创造出许多奇特惊险,变幻莫测 的情节。某些情节如赤壁之战中诸葛亮借 东风等,甚至背离了现实生活的逻辑,只 符合民间艺人假想的逻辑。但它们集中表 达了人们的理想、愿望和审美情趣,所以 深受广大读者喜爱 。
3.情节个性,水乳交融
小说中惊险曲折的情节,都是由人物 的思想性格中引发出来的。参加战争的每 个重要人物,都有他独特的行为方式,这 种行为方式体现出一种独特的心理活动, 这种心理活动又由他独特的思想性格所支 配。因此,读者一旦接触到小说中那些扣 人心弦的情节,不知不觉地就钻入了人物 的内心。传奇性情节与非凡人物性格的水 乳交融,是《三国演义》取得巨大艺术成 就的标志之一。
诸葛亮:深谋远虑、博学多才、淡泊名利、志向高远。杰 出的政治家、军事家。 典型情节:火烧新野、舌战群儒、七擒孟获、六出祁山、 挥泪斩马谡、空城计…… 诸葛亮是作者心目中的“贤相”的化身,他具有“鞠躬尽 瘁,死而后已”的高风亮节,具有经世济民再造太平盛世 的雄心壮志,而且作者还赋予他呼风唤雨、神机妙算的奇 异本领。“未出茅庐,已知天下三分”是对诸葛亮才华的 侧面概括,为刘备指出了日后图谋霸业的具体道路,“真 万古不及之人也”赋予了他超人的智慧。在“空城计”故 事中,马谡违背诸葛亮将令,丢失街亭,致使司马懿15万 大军逼近西城。当时诸葛亮仅有一班文官及老弱病残的军 士2000余人,形势十分危急。然亮镇定自若,从容布臵, 大家各执其事,司马懿来了一见此景,蔫了。司马懿深知 亮“平生谨慎,不曾弄险”,料定必有埋伏,传令退兵, 由此西城才得以转危为安。
《三国演义》描写的是从东汉末年到西晋 初年之间近一百年的历史风云。全书反映 了三国时代的政治军事斗争,反映了三国 时代各类社会矛盾的渗透与转化,概括了 这一时代的历史巨变,塑造了一批咤叱风 云的英雄人物。在对三国历史的把握上, 作者表现出明显的拥刘反曹倾向,以刘备 集团作为描写的中心,对刘备集团的主要 人物加以歌颂,对曹操则极力揭露鞭挞。 今天我们对于作者的这种拥刘反曹的倾向 应有辩证的认识。尊刘反曹是民间传说的 主要倾向,在罗贯中时代隐含着人民对汉 族复兴的希望。
曹操:智勇双全,志高远大, 东汉末年政治家、军事家、诗人。
曹操是一位奸雄,他生活的信条是“宁教我负天下 人,不教天下人负我”,既有雄才大略,又残暴奸 诈,是一个政治野心家阴谋家,这与历史上的真曹 操是不可混同的。
典型情节: 1.青梅煮酒论英雄;2.梦中杀人;3.望梅止渴; 4.“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
水淹七军
《三国演义》第七十四回写道,关羽仔细考 察樊城以北的地形,发现襄江与白河水势甚急, 又发现曹军驻扎在山谷之内,于是派人堵住各处 水口,趁夜晚风雨大作之际,放水淹没曹军。曹 军将领于禁投降,庞德被擒。 这个故事表明,为将者必须善用天时地利。 关羽注意到当时正值秋雨连绵之际,河水容易上 涨,就将自己的军队移向高处。大意的于禁则没 有采取防范措施,结果遭到关羽暗算,全军覆没。
三国时期,魏国派司马懿挂帅进攻蜀国街亭, 诸葛亮派马谡驻守失败。司马懿率兵乘胜直逼西 城,诸葛亮无兵迎敌,但沉着镇定,大开城门, 自己在城楼上弹琴。司马懿怀疑设有埋伏,引兵 退去。等得知西城是空城回去再战,赵云赶回解 围
在这个故事中,为什么诸葛亮敢于冒险?因为司马 懿被他打败过许多次,已成惊弓之鸟,即使顺利进军, 也格外小心。有鉴于此,诸葛亮放弃了兵家惯用的「虚 而示之以实」的策略,转而采用「虚而示之以虚」的策 略,借以加重司马懿的疑虑。反之,司马懿对诸葛亮摸 得不透,只知道他深谋远虑,一贯谨慎,不知道他在危 急时刻也会一反常态,铤而走险,结果自己错过了打败 诸葛亮的大好机会。
人物形象
《三国演义》刻划了近200个人物形象,源自文库中最为成 功的有诸葛亮、曹操、关羽、刘备等人。
刘备:忠厚善良,礼贤下士,高瞻远瞩, 思贤若渴,被作者塑造成为仁民爱物、礼 贤下士、知人善任的仁君典型。 典型情节:三顾茅庐,白帝城托孤
关羽:忠肝义胆,一身正气,男儿本色 典型情节:单刀赴会,过五关、斩六将,温酒斩 华雄,刮骨疗毒,水淹七军,华容道义释曹操。 败走麦城, 桃园结义以后的数十年中,关羽随刘备南征 北战,历经艰辛,始终义重如山,当关羽被迫降 操后,曹操“累送美女金帛”,竭尽全力拉拢之 能事,然“财贿不动其心,爵禄不移其志”,他 挂印封金,过五关斩六将,终于千里走单骑,慷 然离去,表现了对刘备“誓同生死”忠义之情。 关羽更是恩怨分明,为报答曹操的恩情,他斩颜 良,诛文丑,救白马,解重围。赤壁之战后,又 在华容道义释曹操。这又表现出他极为消极的完 全建立在个人私人恩怨基础上的忠义,非常保守 狭隘。
操被称为是“乱世奸雄”,幼年时诬师欺 父,为人诡计多端,品行恶劣,且阴险凶 残。谋刺董卓未遂逃至吕伯奢庄上,吕伯 奢令家人热情款待,操却怀疑吕氏一家不 怀好意,竟将吕家上下八口人杀死,后来 发现是误杀顺便将吕伯奢也杀了。于是就 有了“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 的故事。另外,操老谋深算,善于玩弄权 术,是个十足的野心家。
苦肉计
《三国演义》第四十六回写道, 黄盖事先与周瑜计议妥当,然后公 开顶撞周瑜,被打五十军棍。阚泽 代表黄盖到曹操营寨献诈降书,恰 巧曹操从另一途径得到了黄盖受刑 的消息,于是中了圈套。小说的写 法,构思精巧细密,使曹操受骗的 过程显得合情合理。
庞统连环计
庞统去往曹营,向曹操献连环计,认 为大船小船应当相连,人可渡、马可 走,使赤壁之战能够更有把握,曹操 大喜,采纳。没想到正中东吴之计。
与《三国演义》相关的诗歌: 1.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 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2. 兔从虎穴暂栖身,说破英雄惊煞人。巧 将闻雷来掩饰,随机应变信如神。 3. 白发渔樵江渚上,观看秋月春风。一壶 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4. 煮豆燃豆箕,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 相煎何太急。
火烧连营
公元219年,吕蒙白衣渡江,夺得荆州,关羽 抗争,兵败被杀。刘备为了复仇,在公元221年亲 率大军讨伐东吴,初时连获小胜,东吴朝野人心惶 惶。在此危急时刻,孙权采纳阚泽的建议,大胆起 用年仅三十九岁的陆逊为大都督,赴前线指挥作战。 陆逊不顾许多人的反对,决定坚守营垒,避免交战。 蜀汉军队跟陆逊相持半年之久,斗志开始懈怠, 再加上天气炎热,便将营寨迁往林木茂盛的阴凉之 处,犯了易被火攻的大忌。陆逊抓紧时机,命军队 每人手执茅草一把,内藏硫磺焰硝,各带火种,夜 间潜入蜀汉营寨,顺风放火。蜀汉军队阵脚大乱, 东吴军队全力追击,连破四十余营,这是古代历史 上一个后发制人、以弱胜强的著名战例。
奇袭乌巢(官渡之战)
公元200年8月,袁绍率十万大军进驻官渡,企图 消灭曹操的军队。谋士许攸得不到袁绍的信任,转而 投降曹操,并且提供了许多情报。曹操得知袁绍在乌 巢囤积了大量粮草,立即亲率精锐军队连夜奔袭乌巢。 袁绍只派少量骑兵救援乌巢,仍然留主力进攻官渡。 由于乌巢粮草被烧光,袁军上下恐慌,官渡前线的大 将亦投降曹操。 以弱胜强。在这场战争中,袁军的数量与后勤供 应均占优势,但曹军坚守阵地以逸待劳,发现对方弱 点即迅猛出击。袁绍则死按老计划办事,对确保乌巢 安全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结果吃了大亏。当时袁绍是 中原最强大的军阀,经此一役,他便日渐衰落,相反 曹操却声威大振,奠定了统一中原的基础。
空城计
诈病夺权
公元239年魏明帝曹睿死后,大将军曹爽专权,小 皇帝曹芳成了傀儡。曹爽对政敌司马懿放心不下,派人 到司马懿家拜访,探听虚实。司马懿装得老态龙钟,耳 聋眼花,喝汤洒满衣襟,讲话口齿不清。曹爽以为他危 在旦夕,对他丧失了警惕。 公元249年年初,曹爽跟随小皇帝曹芳出洛阳城, 祭扫曹睿陵墓。司马懿趁机发动政变,逼迫曹爽交出权 力,并灭其三族。由上可见,司马懿在自己力量不足的 时候,善于韬光养晦,以退为进,制造假象迷惑对手。 一旦找到机会,就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猛烈进攻,务必 将对手臵于死地。他的手段极其凶狠,但效果十分显著。
三国 导读
《三国演义》简介
《三国演义》(英文名:The romance of Three Kingdoms),是中国古代第一部长篇章回小说, 是历史演义小说的经典之作。小说描写了公元三 世纪以曹操、刘备、孙权为首的魏、蜀、吴三个 政治、军事集团之间的矛盾和斗争。在广阔的社 会历史背景上,展示出那个时代尖锐复杂又极具 特色的政治军事冲突,在政治、军事谋略方面, 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刘备死后,诸葛亮辅佐少主刘禅,独 撑危局。其间,诸葛亮坚持联吴抗曹的基 本方略,七擒孟获之后,稳定了后方。又 先后六出祁山伐魏,但均以失败告终,诸 葛亮也积劳成疾,病死军中。他死后,姜 维继其职,先后九伐中原,同样无功而返。 后主刘禅昏职聩,朝政腐败,蜀汉国力日 渐衰弱。曹魏政权在曹丕死后,大权落入 司马氏之手,最终司马炎篡魏,建立西晋。 先灭蜀汉。后亡东吴,三分天下至此重归 统一。
故事梗概
东汉末年,天下大乱、群雄纷争,魏、蜀、 吴三国相继倔起,成鼎足之势,直至最终 都被西晋所灭,演出了一幕分久必合、合 久必分的历史长剧。本书就是以此为历史 背景演绎出的一部历史小说。
汉末爆发黄巾起义,在镇压起义的过程中涌现出 一批割据一方、拥兵自重的豪强,他们彼此为了各自 利益又重新混战。汉灵帝死后,少帝刘辨继位,为外 戚何进所制,宦官杀死何进。袁绍起兵诛杀宦官,又 被董卓打败,董卓废刘辨而立献帝刘协。司徒王允巧 施连环计,以貂蝉离间董卓、吕布父子,然后联合各 路豪强,杀死董卓,而王允又被董卓部将--李傕,郭汜 所杀。随后,袁绍军与另外17镇诸侯割据混战,最后, 形成了三股强大的势力:北方的曹操“挟天子以令诸 侯”,先后歼灭袁绍、袁术等势力,统一了黄河流域, 占据了中原地带;刘备最初转徙不定,直至他三顾茅 庐。得诸葛亮出山辅佐,才制定了正确有效的战略方 针,即以“帝室之胄”、 “光复汉室”为旗号,以 “联吴抗曹”为基本方针。最后,经过“赤壁之战”, 迫使曹操北还,得以占据益州与荆州部分。逐步发展 壮大;江东孙氏自孙坚开始,就以江东六郡81郡为根 据地站稳了脚跟,直至孙权,实力日益增强。
惊人的谋略
连环计
按历史记载,公元191年,东汉大臣王允等人联合董 卓的心腹部将吕布,诛灭了独揽朝政的董卓。 《三国演义》把这个故事加以扩充,又新增貂蝉这个 虚构人物,演变成后来「连环计」的故事。
挑拨离间
《三国演义》第八回写道,貂蝉原是王允的侍婢,王 允把她充作自己的亲生女儿,并先将她许配吕布为妻,然 后又将她赠与董卓为妾。吕布进董卓府打探她的消息时, 貂蝉假装出悲伤的样子,要求吕布救她脱离苦海。然而貂 蝉又对董卓说,自己遭到吕布调戏,欲投水自尽。吕布本 是董卓的义子与亲信,但在貂蝉的挑拨之下,二人反目成 仇,董卓终于被吕布刺死。这就是连环计的妙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