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阳节《岁岁重阳菊花香》教案

合集下载

2024年幼儿园小班活动教案《重阳节》

2024年幼儿园小班活动教案《重阳节》

2024年幼儿园小班活动教案《重阳节》一、活动目的本活动旨在让幼儿了解重阳节的由来和传统习俗,培养幼儿对传统节日的认识和情感,激发幼儿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二、活动准备1.准备重阳节的相关故事书籍或故事卡片。

2.准备材料:纸张、颜料、毛笔等。

3.准备代表重阳节的植物材料如菊花、茱萸等。

三、活动流程第一阶段:引入1.通过展示图片或故事引入重阳节的主题,让幼儿感受节日氛围。

2.讲解重阳节的由来和意义,让幼儿明白庆祝重阳节的重要性。

第二阶段:创作手工1.指导幼儿用纸张、颜料等材料制作重阳节主题的手工作品,如菊花、茱萸等小工艺品。

2.引导幼儿在手工作品上体现重阳节的元素,如重阳花、阳台等。

第三阶段:游戏活动1.进行重阳节主题的游戏活动,如过关斩将、拔河比赛等,增强幼儿对重阳节的体验和感知。

2.在游戏中融入重阳节的元素,让幼儿更好地理解和接受传统节日文化。

第四阶段:总结回顾1.结合活动内容和幼儿的表现,进行活动总结和回顾。

2.鼓励幼儿分享对重阳节的感受和体会,促进幼儿情感表达和思维发展。

四、活动评估1.通过观察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评估幼儿对重阳节的理解和参与程度。

2.根据幼儿的反馈和表现,及时调整活动内容和方式,进一步提升活动效果。

五、延伸活动1.鼓励幼儿和家长一起制作重阳节的美食,如重阳糕等。

2.组织家长参与重阳节庆祝活动,促进和谐家园合作。

六、活动总结通过本次活动,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认识了重阳节,感受了传统节日文化的魅力,培养了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促进了幼儿的全面发展和心智成长。

希望通过这样的活动,让幼儿在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增强文化自信,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2024年幼儿园中班教案《重阳节》含反思

2024年幼儿园中班教案《重阳节》含反思

2024年幼儿园中班教案《重阳节》含反思一、教学目标1.了解重阳节的来历和传统习俗。

2.认识重阳节的意义,培养孩子的文化认同感。

3.提升幼儿的综合能力,如语言表达、手工制作等。

4.培养幼儿尊敬老人、珍惜亲情的意识。

二、教学准备1.重阳节的相关图片或故事书籍。

2.制作菊花手工材料。

3.老人节目准备。

三、教学过程第一课时:重阳节的故事1.引入:通过图片或故事书介绍重阳节的起源和习俗。

2.讲解:向幼儿讲解重阳节的意义,鼓励他们展示对老人的尊重和关爱。

3.活动:让幼儿表演重阳节相关节目或手工制作菊花。

第二课时:重阳节习俗1.复习:通过问答复习前一节课所学内容。

2.活动:组织幼儿体验重阳节的传统习俗,如登高、赏菊等。

3.反思:让幼儿分享体验感受,引导他们反思重阳节的意义。

四、课堂作业1.家庭作业:让幼儿与家人一起制作重阳节的小手工或准备老人节目。

2.班级作业:组织幼儿一起制作重阳节的展示板,展示重阳节的意义和习俗。

五、教学反思在本节课里,通过引入活动、讲解故事和实践体验,让幼儿全面了解了重阳节的传统和意义。

通过反思,我发现幼儿在体验重阳节习俗时展现出了合作与互助的精神,也更加懂得尊重老人、珍惜亲情的重要性。

在未来的教学中,我会继续注重传统文化的传承,引导幼儿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培养他们的综合能力和文化自信心。

通过本次教学,让幼儿在愉快的氛围中学会了尊敬老人、珍惜亲情,同时也增进了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和热爱。

希望幼儿能在家庭和社会中传承和弘扬这份文化传统,成为具有责任感和爱心的未来社会栋梁。

重阳节主题班会课件教案(通用5篇)

重阳节主题班会课件教案(通用5篇)

重阳节主题班会课件教案(通用5篇)在气候逐渐转凉的季节里,感触诸多,却总是挂满心意、火热期望的佳节。

中国古代画家多用重阳节为创作对象,于落款上标注“重阳”二字。

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重阳节主题班会课件教案,供大家参考学习。

重阳节主题班会课件教案(精选篇1)活动目标:1、重阳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也是对学生进行传统教育的有效时机。

利用节日机会,合理把握主题,从而以感情为纽带拉动家校的距离。

2、引导少年儿童孝敬父母,孝敬长辈,学会感恩,树立良好的家庭美德观念,增强少年儿童的社会责任感。

3、通过活动,引导学生以文明行为,营造尊老、敬老的良好氛围。

活动过程:一、导入。

1、诗歌:《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唐)王维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2、古诗中的佳节指的是什么节?(这里指重阳节)小朋友知道什么时候是重阳节吗?(农历的九月初九)二、了解重阳节的来历以及习俗。

(1)从《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这首诗中我们就知道在唐代,重阳节就非常受重视了。

并且,在唐代重阳节人们有登高的习俗。

(2)听故事:东汉时期,有个瘟魔,只要它一出现,家家就有人病倒。

一场瘟疫夺走了恒景的父母,他自己也差点儿送了命。

恒景病好后决心访仙学艺,为民除掉害。

恒景打听到东方一座最古老的山上有一个法力无边的仙人。

在仙鹤指引下,仙长收留了恒景,教他降妖剑术外,又送他一把降妖剑。

恒景废寝忘食苦练,终于练出了一身武艺。

一天,仙人对恒景说:“明天九月初九,瘟魔又要来了。

你本领已经学成该回去为民除害。

”仙长送了恒景一包茱萸叶,一盅菊茯酒,并告诉他用法,让恒景骑着仙鹤赶回家。

九月初九的早晨,恒景按仙长的叮嘱把乡亲们领到了附近山上,然后发给每人一片茱萸叶,一盅菊花酒。

中午时分,瘟魔刚扑到山下,突然吹来阵阵茱萸奇香和菊花酒气。

瘟魔脸色突变,恒景手持降妖剑追下山来,几下子就把瘟魔刺死了。

从此,九月初九登高避疫的风俗就传了下来。

(3)重阳节还有哪些习俗呢?把带来的资料在小组中交流。

2024年幼儿园小班教案《重阳节》含反思

2024年幼儿园小班教案《重阳节》含反思

2024年幼儿园小班教案《重阳节》含反思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了解中国传统节日重阳节的由来和意义。

2.能够简单朗读相关重阳节的诗词或歌曲。

3.学习重阳节的主要习俗和传统活动。

能力目标:1.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通过亲身体验和参与活动感受节日氛围。

2.提高幼儿的合作意识,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情感目标:1.培养幼儿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热爱。

2.培养幼儿的感恩之心,珍惜与家人团聚的时光。

二、教学内容1.重阳节的由来和传说故事。

2.重阳节的主要活动和习俗,如登高、赏菊、佩艾蒿等。

3.重阳节的诗词或歌曲,让幼儿感受诗情画意。

三、教学过程第一课时:重阳节的由来和传说1.情境导入:播放介绍重阳节的视频或动画片段。

2.讲解重阳节的由来和相关传说故事,让幼儿了解节日的起源。

3.通过简单的互动问答和图画故事,帮助幼儿理解和记忆重阳节的故事。

第二课时:重阳节的活动和习俗1.制作重阳节习俗的图鉴或手工,让幼儿了解登高、赏菊等习俗。

2.观赏相关图片或视频,让幼儿感受重阳节的传统活动氛围。

3.进行相关活动体验,如与小伙伴登高或赏菊,激发幼儿的兴趣和参与度。

第三课时:重阳节的诗词或歌曲1.教授重阳节相关的诗词或歌曲,引导幼儿朗读或跟唱。

2.制作诗词或歌曲的小册子或卡片,让幼儿带回家与家人分享。

3.进行小型朗诵或表演活动,展示幼儿学习成果。

四、教学反思本次教案中,通过多种教学手段和活动设计,让幼儿在重阳节教学中获得了丰富的知识、体验和感受。

在教学过程中,发现了一些不足和可以改进的地方:1.活动设计不够具体:部分活动设计可能过于笼统,未能精确到每一个细节,考虑在下次教学中加入更具体的活动环节,以提高幼儿的参与度和体验感。

2.评估方式单一:本次教学评估主要以口头回答和实际活动表现为主,考虑在今后的教学中增加书面表现评估的环节,以全面评估幼儿的学习情况。

3.家校合作不足:家长在幼儿学习过程中的参与度有待提高,今后将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和配合,共同关注幼儿的成长和学习。

社会《重阳节》教案5篇

社会《重阳节》教案5篇

社会《重阳节》教案5篇(实用版)编制人:______审核人:______审批人:______编制单位:______编制时间:__年__月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工作总结、工作报告、工作计划、心得体会、讲话致辞、教育教学、书信文档、述职报告、作文大全、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for everyone, such as work summaries, work reports, work plans, reflections, speeches, education and teaching, letter documents, job reports, essay summaries, and other material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社会《重阳节》教案5篇提前准备好详细的教案可以让我们更好地安排教学时间和资源,合理分配学习任务,一份好的教案应当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下面是本店铺为您分享的社会《重阳节》教案5篇,感谢您的参阅。

2024年幼儿园中班教案《重阳节》

2024年幼儿园中班教案《重阳节》

2024年幼儿园中班教案《重阳节》一、教学内容1.了解重阳节的起源和含义。

2.学习有关重阳节的传统习俗和节日活动。

3.制作传统的重阳节饼。

二、教学目标1.知道重阳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懂得尊重传统文化。

2.能够描述重阳节的传统习俗和节日活动。

3.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制作简单的重阳节饼。

三、教学准备1.课件:包括介绍重阳节的PPT和相关图片。

2.材料:面粉、糖、油、等食材以及制作工具。

3.资料:有关重阳节的故事、歌曲等材料。

四、教学步骤1. 导入(5分钟)在课堂开始时,通过播放视频或讲述故事的方式引入重阳节这个主题,让学生对重阳节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2. 学习重阳节的起源和传统习俗(15分钟)通过PPT介绍重阳节的起源和传统习俗,让学生了解重阳节的背景和传统习俗,引导他们尊重传统文化。

3. 学习重阳节的节日活动(15分钟)播放有关重阳节的歌曲或视频,让学生了解重阳节的节日活动,如登高、赏菊、踏秋等传统习俗。

4. 制作重阳节饼(30分钟)老师提前准备好食材和工具,指导学生制作重阳节饼,让他们动手参与其中,体验传统文化的魅力。

5. 结课总结(5分钟)老师对今天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阳节的重要性,鼓励学生继续学习和传承传统文化。

五、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重阳节有了初步的了解,培养了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尊重。

但需要注意的是,教学内容要与学生的实际生活和认知水平相符合,以便更好地引导他们。

以上为2024年幼儿园中班教案《重阳节》,希望能够帮助老师们更好地设计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传统文化的热爱。

重阳节活动教案(8篇

重阳节活动教案(8篇

重阳节活动教案(8篇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传统节日》单元中的“重阳节”一课。

详细内容包括:了解重阳节的起源、习俗和文化内涵;学习有关重阳节的诗歌、故事等文学作品;探讨重阳节在现代社会的意义。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重阳节的起源、习俗和文化内涵,增强对我国传统文化的认识。

2. 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提高对诗歌、故事等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

3. 培养学生尊老爱幼、关爱他人的良好品质,增强社会责任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重阳节的诗歌、故事等文学作品的理解与鉴赏。

教学重点:重阳节的起源、习俗和文化内涵。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学具:课本、笔记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讲述一个关于重阳节的故事,引发学生对重阳节的兴趣。

2. 讲解:详细讲解重阳节的起源、习俗和文化内涵,让学生对我国传统文化有更深入的了解。

3. 诗歌鉴赏:学习有关重阳节的诗歌,如《重阳》、《登高》等,引导学生感受诗歌的韵律美和意境美。

4. 例题讲解:分析一首关于重阳节的诗歌,让学生学会如何鉴赏文学作品。

5. 随堂练习: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一首关于重阳节的诗歌,提高鉴赏能力。

6. 小组讨论:讨论重阳节在现代社会的意义,培养学生关爱他人、尊老爱幼的品质。

六、板书设计1. 重阳节:起源、习俗、文化内涵2. 诗歌鉴赏:韵律美、意境美3. 重阳节的意义:尊老爱幼、关爱他人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以“我心中的重阳节”为主题,写一篇短文。

答案示例:我心中的重阳节重阳节,是我国传统的节日之一。

这一天,人们会登高、赏菊、佩茱萸,以此表达对亲朋好友的思念之情。

在我心中,重阳节是一个充满温暖和爱意的节日。

在这个节日里,我会陪伴爷爷、奶奶度过一个愉快的时光。

我们一起去登高,欣赏秋天的美景,感受大自然的气息。

回到家后,我会为他们泡一杯茶,听他们讲述过去的故事。

这些平凡的举动,却能让长辈们感受到关爱和温暖。

重阳节主题教育活动教案【优秀14篇】

重阳节主题教育活动教案【优秀14篇】

重阳节主题教育活动教案【优秀14篇】重阳节活动教案篇一第二课时重阳节习俗活动背景:农历九月初九是中国的传统节日——重阳节(也称敬老节),敬老爱老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源远流长。

可是,由于现在的孩子们多数为独生子女,倍受家庭和社会的宠爱,反而淡漠了他们的尊老敬老的意识。

为了弘扬中华民族敬老爱老的传统美德,培养孩子们感恩祖辈的情怀,让感恩成为孩子们一种自觉行为习惯,于是,我结合一年一度的传统节日——重阳节,设计了重阳节敬老活动实施方案,旨在通过这一活动让孩子们在自主、合作中主动地去探寻重阳节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化,在思想上受到熏陶感染;并通过一系列的尊老、爱老实践活动,培养孩子们敬重老人、关心老人的良好品质。

活动目的:(农历九月初九)是中国的传统节日——重阳节,也称敬老节。

尊老敬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1.让学生了解重阳节的来历、习俗;2.通过调查、访问、总结等活动,培养学生的组织表达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促进个性的发展。

3.培养学生敬重老人、关心老人的良好品质,懂得“孝敬长辈,尊老敬老”是每个人应该遵守的道德规范,也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组的介绍完了。

三、活动准备:(1)活动时将全班分为三个小组。

(2)以小组为单位,活动前通过多种方式搜集“重阳节习俗”相关内容资料,准备交流。

活动对象:七年级学生活动地点:教室活动时间:1课时活动内容:重阳节习俗活动过程:一、谈话导入:同学们,20xx年10月2日(农历九月初九)是中国的传统节日——重阳节。

重阳节,又称敬老节。

前段时间,我们就围绕“重阳节习俗”这个主题,进行了调查活动,今天,我们就以生动的形式来对成果进行汇报吧!二、自主活动,成果展示1、教师引入小组活动:同学们大家好!我们今天讨论交流重阳节的习俗有关知识。

在重阳节这天,我国民间有很多活动,一般包括出游赏景、登高远眺、观赏菊花、遍插茱萸、吃重阳糕、饮菊花酒等。

下面就请我们的各小组为大家分别介绍。

大家欢迎!2、小组一介绍重阳习俗之一:登高(幻灯片出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重阳节《岁岁重阳菊花香》教案
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
重阳节《岁岁重阳菊花香》教案
课案缘起:
重阳将至,对这个传统节日,我们似乎远没有足够的重视,何不和学生一起学习,也好逼迫自己去亲近感悟这在古诗词中芬芳的传统重阳。

用古诗词中有关重阳节的诗词来丰富学生的情感和体悟,从诗中感悟这秋高气爽,菊花飘香,登高思亲的浓浓诗意。

教学过程:
一.《中华民谣》导入
童白:「朝花夕拾杯中酒
寂寞的人在风雨之后
醉人的笑容你有没有
大雁飞过菊花插满头」
……
一千多年前,唐朝,有个寂寞的人,在风雨之后吟出一首流传千古的诗,跟着我一起背诵: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孤独的诗人是(王维),他在“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尤其是“每逢佳节”倍思亲,诗中说的佳节是(九九重阳节)二.说重阳,话风俗
⒈九九重阳节:中国古人认为,月与日阳数一致的日子特别吉利。

如正月初一为春节,三月三为上已节(清明节),五月初五是端午,七月初七是七夕节,九月九重阳节,九是最大的阳数,九九相重,谐音“久久”,寄长久、长寿的美好寓意,特别吉利,故称九月九日为重阳节。

⒉王维告诉我们,重阳节在唐朝已有的风俗有:
①登山
②插茱萸
据说:
“登山”后成了秋游日,野餐节,吃重阳糕,饮菊花酒。

“插茱萸”是为了避难驱邪消灾,后来也“簪菊花”(菊花,古人认为是除病的长寿花)
那一天,亲人相约登山,插茱萸,朋友相聚。

⒊那一天,孟浩然《过故人庄》(齐读)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老朋友准备了鸡和黍等农家饭菜,邀请我去他家做客。

绿树围绕着村庄,青山在城外斜立。

打开窗户,就可以看到打谷场地和菜园,好朋友赏菊饮酒畅谈,不亦乐乎!等到九九重阳,我还要来饮酒赏菊。

三.跟诗人登山去
1、唐•杜牧《九日齐山登高》
九日齐山登高
(唐)杜牧
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

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

但将酩酊酬佳节,不作登临恨落晖。

古往今来只如此,牛山何必独沾衣。

澄澈的江水里倒映着秋天的斑斓,大雁飞过,和朋友带上酒壶登上那片依然青色的“翠微”齐山,“尘世难逢开口笑”,没有人笑我“菊花插满头”,何不尽兴啊!不喝个酩酊大醉,不到夕阳落山绝不回,才不会如那“登牛山而泪沾衣”,那样没意思的。

齐读一遍《九日齐山登高》
2、还有个我们熟悉的大诗人,第二天依旧登山去,要过“两重阳”,是谁呢?请读
九月十日即事
(唐)李白
昨日登高罢,今朝再举觞。

菊花何太苦,遭此两重阳。

此诗一说用“菊花太苦,遭遇两折”来反谑诗人的风流洒脱;而郭沫若认为,
诗人借花自怜,花遭两次重阳,人遭两次重伤,语淡而意深远。

各有解读,我比较偏爱第一种。

四.“菊花”诗
1、唐代,一介书生,进京赶考,那天开榜,名落孙山,他赋菊一首,香飘长安,香透千年。


菊花
黄巢
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

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在那个“盛爱牡丹的李唐”,黄巢诗中的“满城尽带黄金甲”,把菊花写的气魄宏伟,“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整个长安城,都开满了带着黄金盔甲的菊花。

它们散发出的阵阵浓郁香气,直冲云天,浸透全城。

这是菊花的天下,菊花的王国,也是菊花的盛大节日。

这首诗也成了农民起义的颂歌。

(齐读)
这种气势穿过千年的遥远,在20世纪(1929年)弥漫出分外的香气。

2、1929年毛泽东填词“采桑子”一曲,听读
采桑子重阳
毛泽东
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
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

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
胜似春光,寥廓江天万里霜。

喜欢毛泽东在这首词中的乐观和气势。

“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胜似春光”,人到中年也应如此。

五.岁岁重阳,今又重阳
“人生易老天难老”老年人,是我们成长的依靠。

每个人都会走向老年,1989年,我国把这个特别吉利的九九(久久)重阳节定为“老人节”。

我们也许更多关注“六一”儿童节,也许忽略了“九九”老人节,不是吗?你可以回忆一下,你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你的父母怎么给你过的“六一”,再回忆一下,你的父母是如何给老人过
“九九重阳节”的?
忽略老人,对于一个文明社会,这意味着什么?
今又重阳,说说你过个意义重阳的方案。

①带领老人去秋游,亲近自然,锻炼身体。

②给长辈送去好吃的,不在多,在于健康。

③陪陪长辈,一家团聚,听听长辈的故事。

……
听完《中华民谣》
童白:「风雪连天万户候
莲花宝座伸出兰花手
妙语解开心中事
几家欢乐几家愁
作业:
选两首重阳诗词背出:
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