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弛缓性麻痹 AFP 病例监测知识培训试题
AFP培训知识

急性弛缓性麻痹(AFP)病例培训知识脊髓灰质炎(简称脊灰)是严重危害儿童健康的急性肠道传染病。
1988年中国积极响应世界卫生组织(WHO)提出的消灭脊灰目标,先后制定了一系列方案、规划,明确了有关策略和措施,取得了2000年成为无脊灰区的成果,但周边国家和我国个别地区仍有脊灰流行,脊灰野病毒输入并引起流行的危险依然存在。
(一)监测目的1.及时发现输入性脊灰野病毒,采取措施防止病毒传播,保持无脊灰状态。
2.及时发现脊灰疫苗衍生病毒(简称VDPV)及其循环,采取措施控制病毒进一步传播。
3.评价免疫工作质量,及时发现免疫薄弱环节。
4.监测脊灰病毒变异情况,为调整疫苗免疫策略提供依据。
(二)病例定义1.急性弛缓性麻痹(AFP)病例所有15岁以下出现急性弛缓性麻痹症状的病例,和任何年龄临床诊断为脊灰的病例均作为AFP病例。
AFP病例的诊断要点:急性起病、肌张力减弱、肌力下降、腱反射减弱或消失。
常见的AFP病例包括以下疾病:(1)脊髓灰质炎;(2)格林巴利综合征(感染性多发性神经根神经炎,GBS);(3)横贯性脊髓炎、脊髓炎、脑脊髓炎、急性神经根脊髓炎;(4)多神经病(药物性多神经病,有毒物质引起的多神经病、原因不明性多神经病);(5)神经根炎;(6)外伤性神经炎(包括臀肌药物注射后引发的神经炎);(7)单神经炎;(8)神经丛炎;(9)周期性麻痹(包括低钾性麻痹、高钾性麻痹、正常钾性麻痹);(10)肌病(包括全身型重症肌无力、中毒性、原因不明性肌病);(11)急性多发性肌炎;(12)肉毒中毒;(13)四肢瘫、截瘫和单瘫(原因不明);(14)短暂性肢体麻痹。
2.高危AFP病例(由县级以上疾控中心确定)(1)年龄小于5岁、接种OPV次数少于3次或服苗史不详、未采或未采集到合格大便标本的AFP病例。
(2)临床高度怀疑为脊灰的病例3.聚集性临床符合病例(由省级以上疾控中心确定)同一县(区)或相邻县(区)发现2例或2例以上的临床符合病例,发病时间间隔2个月以内。
急性弛缓性麻痹(AFP)诊断与监控

急性弛缓性麻痹(AFP)诊断与监控1.AFP定义:是指临床表现为急性起病,以肢体运动障碍为主并伴有肌肉弛缓性麻痹(软瘫)的一组疾病。
2.AFP病例(监测系统使用的定义):任何15岁以下的出现急性软瘫的儿童。
为便于AFP病例快速报告,卫生部于1994年专门下发文件,规定了14种属AFP病例的病种,即:(1)脊灰;(2)格林-巴利综合征;(3)横贯性脊髓炎(脊髓炎、脑脊髓炎、急性神经根脊髓炎);(4)多神经病(药物性多神经病、有毒物质引起多神经病、原因不明多神经病);(5)神经根炎;(6)外伤性神经炎(包括臀肌药物注射后引发的神经炎);(7)单神经炎;(8)神经丛炎;(9)周期性麻痹(低钾性、高钾性及正常钾性);(10)肌病(全身型重症肌无力、病毒性或原因不明性肌病;(11)急性多发性肌炎;(12)肉毒中毒;(13)四肢瘫、截瘫或单瘫(原因不明);(14)短暂性肢体麻痹。
3.消灭脊灰为什么要开展AFP病例监测:由于15岁以下儿童是脊灰发病的高危人群,因此,把15岁以下儿童的AFP病例作为“疑似脊灰”病例进行监测报告,其目的是通过对高危人群的监测活动,最大限度地发现真正由脊灰野病毒引起的病例,这是AFP监测系统的一项技术要求,即要在所有15岁儿童AFP病例中搜索脊灰野病毒。
全球消灭脊灰的监测活动都要做好这项工作。
4.质量控制指标:根据世界卫生组织消灭脊灰的技术要求和我国的实际情况,制定了AFP监测工作质量控制指标体系:(1)各地区每年15岁以下儿童非脊灰AFP病例报告发病率不低于1/10万;(2)80%病例必须在接到报告后的48小时之内进行病例调查;(3)80%AFP病例必须在出现麻痹后14天内,间隔24小时采集双份合格粪便标本;(4)粪便标本要在7天内送到省级脊灰实验室;(5)(5)病例随访表要在75天内送达省级卫生防疫站等。
5.AFP病例报告与漏报:卫生部要求所有发现AFP病例的临床医生和卫生工作者都要立即向当地县级疾控中心进行报告,这是发现病例最重要的工作。
急性弛缓性麻痹试题及答案

急性弛缓性麻痹(AFP)知识试题姓名:科室:一、什么是急性弛缓性麻痹病例:二、AFP疾病包括:()种,诊断要点()()()腱反射减弱或消失为主要特点的一组综合征。
三、脊髓灰质炎病毒的传染源()是惟一自然宿主,()()和()自潜伏期末至发病后()都有传染性。
四、传播途径:本病以()感染为主要传播方式,发病的早期咽部排毒,可以经()。
发病前()至发病后1周患者者()分泌物能排出病毒。
五、易感者:()具有普遍易感性,()能产生对同型病毒的持久免疫力。
六、AFP病例报告,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和人员发现AFP病例后,城市在()农村在()内以最快的方式报告到当地县级疾控机构。
七、AFP病例报告的内容包括,()()()()()()临床初步诊断等。
八、县级疾控机构应建立AFP病例专报记录本,登记()、()、()、()记录人等内容。
答案一、所有15岁以下出现急性弛缓性麻痹症状的病例,和任何年龄临床诊断为脊髓灰质炎的病例均为AFP病例。
二、14 急性起病肌张力减弱肌力下降三、人病人隐性感染者病毒携带者3—4周四、粪—口飞沫传播3—5天鼻咽部五、人群感染后六、12小时24小时七、发病地点家长姓名患者姓名性别出生日期麻痹日期八、接到报告时间报告人报告单位报告内容答案九、所有15岁以下出现急性弛缓性麻痹症状的病例,和任何年龄临床诊断为脊髓灰质炎的病例均为AFP病例。
十、14 急性起病肌张力减弱肌力下降十一、人病人隐性感染者病毒携带者3—4周十二、粪—口飞沫传播3—5天鼻咽部十三、人群感染后十四、12小时24小时十五、发病地点家长姓名患者姓名性别出生日期麻痹日期十六、接到报告时间报告人报告单位报告内容答案十七、所有15岁以下出现急性弛缓性麻痹症状的病例,和任何年龄临床诊断为脊髓灰质炎的病例均为AFP病例。
十八、14 急性起病肌张力减弱肌力下降十九、人病人隐性感染者病毒携带者3—4周二十、粪—口飞沫传播3—5天鼻咽部二十一、人群感染后二十二、12小时24小时二十三、发病地点家长姓名患者姓名性别出生日期麻痹日期二十四、接到报告时间报告人报告单位报告内容。
2023年AFP和新生儿破伤风题库最终

2023年大练兵AFP和新生儿破伤风试题第一部分、单选题:1.所有()以下出现急性弛缓性麻痹症状的病例, 和任何年龄临床诊断怀疑为脊灰的病例均作为AFP病例。
.A.15.... B.14....C.16....D.13岁2.国家急性弛缓性麻痹(AFP)病例, 常见病例涉及()种?A.13...B.15....C.16...D.14种3、某医院有一名儿童肉毒中毒入院, 需要进行急性弛缓性麻痹(AFP)病例报告吗?()A 需要报告B 不需要报告 C可以报告也可以不报告 D与AFP无关4.诊断高危AFP病例, 假如患儿接种脊灰疫苗次数少于3次或服苗史不详、未采或未采集到合格粪便标本, 患儿的年龄应当小于()岁?A.14B.15C.3D.55.聚集性高危AFP病例或聚集性脊灰临床符合病例指同一县(区)或相邻县(区)发现()例或()例以上的高危AFP病例或临床符合病例, 麻痹时间间隔()个月以内。
A.2.2.1B.3、3、2C.2.2.2D.5、5、26.聚集性AFP病例:同一县区或相邻县区()个月内发生()例及()例以上AFP病例。
A.2.2....B.. 2.....C.1.5.....D.2.5.27、AFP病例的分类参照WHO推荐的分类标准。
应当由()级专家诊断小组根据脊灰实验室检测结果, 结合流行病学、临床等资料对AFP病例进行诊断分类A.县区..B.市...C.省...D.国家级8、脊髓灰质炎野病毒指脊灰病毒分离株与SABin疫苗株病毒相比, 病毒衣壳蛋白1区(VP1区)核苷酸序列变异超过(), 或者是既往国内外流行过或与既往国内外流行过的脊灰病毒高度相似的野病毒。
A.10..B.15..C.20..D.30%9、VDPVs病例或脊灰疫苗高变异株病例循环事件指由相关的VDPV或脊灰疫苗高变异株病毒引起()例或()例以上病例的事件。
A.3....B.5....C.2......10、1010、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发现AFP病例, 需立即用下列选项哪项报告?()A.县区卫生..B.市卫生...C.网络直..D.旬报表报告11、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和人员发现AFP病例后, 城市在()小时、农村在()小时内填写AFP病例报告卡并通过网络直报。
AFP培训班试题(试卷)

急性弛缓性麻痹病例(AFP)监测培训试题
单位:姓名:得分:
一、填空题(每空4分、共40分)
1、所有岁以下出现、麻痹症状的病例,和年龄临床怀疑为的病例均作为AFP病例。
2、判断弛缓性麻痹,主要从哪三点考虑:1)、
2)、 3)、
3、AFP患者及其带毒者为传染源,无症状的隐性感染及无麻痹患者不易发现,在传播该病中起主要作用。
本病潜伏期为3至天,一般1-2周,发病前1周始从粪便排毒,病后1-2周排毒率最高,脊灰潜伏期分末期和瘫痪前期,传染性最大,夏秋季为发病高峰。
4、当前WHO为全球消灭脊灰的主要策略是免疫和。
二、选择题:(每题5分、共20分)
1、新疆针对目前的脊灰防控形势,将15岁以下儿童AFP发生率的要求提高到了多少?
A 1/10万
B 2/10万
C 3/10万
D 5/10万
2、AFP病例的合格便标本的采集时限是在麻痹后多少天内?
A 7天
B 10天
C 14天
D 28天
3、关于AFP病例的定义下列哪种是正确的()
a.任何小于15岁出现急性迟缓性麻痹(AFP)症状的病例,和任何年龄临床诊断为脊髓灰质炎的病例均作为AFP病例
b任何年龄出现急性迟缓性麻痹(AFP)症状的病例,和任何年龄临床诊断为脊髓灰质炎的病例均作为AFP病例
c. 任何年龄临床诊断为脊髓灰质炎的病例均作为AFP病例
d.以上都不正确
4、急性迟缓性麻痹(AFP)病例属于()
a.疾病监测
b.症状监测
c.两者都是
d.两者都不是
三、问答题:(40分)
常见的AFP病例包括以下哪些疾病?。
急性弛缓性麻痹病例监测知识培训试题

急性弛缓性麻痹(AFP)病例监测知识培训试题科室:姓名:分数:一、选择题:1、下列哪种疾病不属于急性迟缓性麻痹病例()。
A、脊髓灰质炎B、肌病C、神经根炎D、流行性乙型脑炎。
2、发现Ⅱ型疫苗病毒或变异株,应成立由()牵头的调查小组,负责病例的个案调查、诊断,开展接种率调查,评价AFP病例监测系统质量等工作。
A、省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 B、市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 C、县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 D、市疾控中心。
3、急性弛缓性麻痹(AFP)病例不是一个单一的疾病种类,而是()。
A、是一组急性起病肌力减低、肌张力减低、腱反射减弱或消失症候群。
B、是一组急性起病肌力减低、肌张力增强、腱反射减弱或消失症候群。
C、是一组急性起病肌力减低、肌张力减低、腱反射增强症候群。
D、是一组急性起病肌力减低、肌张力正常,腱反射减弱或消失症候群。
4、关于急性弛缓性麻痹(AFP)监测病例定义正确的是()A、所有15岁以下出现急性迟缓性麻痹症状的病例和任何年龄段临床诊断为脊灰的病例。
B、任何出现急性迟缓性麻痹症状的病例和任何年龄段临床诊断为脊灰的病例。
C、所有出现急性迟缓性麻痹症状的病例。
D、以上答案均正确。
5、医疗机构人员发现AFP病例后,城市应在()小时内以最快方式报告到当地辖区疾控机构。
A、6小时B、8小时C、12小时D、24小时。
6、确诊为脊灰病例后需进行消化道隔离,隔离期限为()天,粪便进行消毒后排放。
A、7天B、10天C、20天D、40天。
7、发现脊髓灰质炎病例后应对发病两周之内病后未再服苗的病人,间隔()小时采集两份足量的粪便,冷藏(4℃以下)运送合格实验室。
A、24小时B、 36小时C、72小时D、24-48小时。
8、开展全国急性迟缓性麻痹(AFP)病例监测的目的是()A、及时发现输入性脊灰野病毒,采取措施防止病毒传播,保持无脊灰状态。
B、及时发现脊灰疫苗衍生病毒(VDPV)及其循环,采取措施控制病毒进一步传播。
C、评价免疫工作质量,发现薄弱环节。
医院疾病预防控制知识全员培训试题

医院疾病预防控制知识全员培训试题一、单选题 (每题2分,共70分)1.急性迟缓性麻痹(AFP)病例不是一个单一的疾病种类,而是()。
[单选题] A以急性起病、肌张力增强、肌力下降和腱反射减弱或消失为主要特征的一组症候群B以急性起病,肌张力减弱、肌力下降和腱反射减弱或消失为主要特征的一组症候群(正确答案)C以急性起病,肌张力增强、肌力下降和腱反射增强或亢进为主要特征的一组症候群2.下列传染病中属于乙类传染病的是()。
[单选题]A 疟疾(正确答案)B麻风病C手足口病3.乙、丙类传染病的网络报告时限是()小时。
[单选题]A 2B 12C 24(正确答案)4.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发展为重症的危险因素不包括以下哪一项()。
[单选题]A发病后持续高热(T≥39°C),胸部影像学提示肺炎快速进展B年龄45岁以下(正确答案)C合并严重基础病或临床情况,如心脏或肺部基础疾病、高血压、糖尿病、肥胖、肿瘤、孕产妇等5.鼠疫是由鼠疫耶尔森菌引起的自然疫源性疾病。
我国将其列为()类传染病。
[单选题]A 甲(正确答案)B 乙C 丙6.门急诊医生对符合症状监测要求的病例,应在()小时内通过《北京传染病监测和流行病调查系统》进行网络直报,同时报告疾控办。
[单选题]A 2B 4(正确答案)C 247.符合流感样病例的临床表现是()。
[单选题]A 寒战B发热(T≥38℃),咳嗽或咽痛之一症状(正确答案)C 白细胞总数减低或正常8.伤寒的潜伏期一般为()。
[单选题]A. 1-3天B.3-5天C. 8-14天(正确答案)9.布鲁氏菌病是我国法定报告的()类传染病。
[单选题]A甲B乙(正确答案)C丙10. HIV抗体初筛阳性经CDC检测结果为HIV确证阳性后,主管医生应在()小时内完成网报。
[单选题]A 12B 24(正确答案)C4811.临床发现疑似克雅氏病,应先向科室负责人报告,之后向()报告,再上报传染病报卡。
AFP培训班试题(答案)

急性弛缓性麻痹病例(AFP)监测培训试题单位:姓名:得分:一、填空题(每空4分、共40分)1、所有15 岁以下出现急性、弛缓性麻痹症状的病例,和任何年龄临床怀疑为脊灰的病例均作为AFP病例。
2、判断弛缓性麻痹,主要从哪三点考虑:1)、肌力下降2)、肌张力减弱3)、腱反射减弱或消失3、AFP患者及其带毒者为传染源,无症状的隐性感染及无麻痹患者不易发现,在传播该病中起主要作用。
本病潜伏期为3-35 天,一般1-2周,发病前1周始从粪便排毒,病后1-2周排毒率最高,脊灰潜伏期分末期和瘫痪前期,传染性最大,夏秋季为发病高峰。
4、当前WHO为全球消灭脊灰的主要策略是免疫和监测。
二、选择题:(每题5分、共20分)1、新疆针对目前的脊灰防控形势,将15岁以下儿童AFP发生率的要求提高到了多少?A 1/10万2/10万 C 3/10万 D 5/10万2、AFP病例的合格便标本的采集时限是在麻痹后多少天内?A 7天B 10天14天 D 28天3、关于AFP病例的定义下列哪种是正确的?( a )a.任何小于15岁出现急性迟缓性麻痹(AFP)症状的病例,和任何年龄临床诊断为脊髓灰质炎的病例均作为AFP病例b任何年龄出现急性迟缓性麻痹(AFP)症状的病例,和任何年龄临床诊断为脊髓灰质炎的病例均作为AFP病例c. 任何年龄临床诊断为脊髓灰质炎的病例均作为AFP病例d.以上都不正确4、急性迟缓性麻痹(AFP)病例属于( b )a.疾病监测b.症状监测c.两者都是d.两者都不是三、问答题:(40分)常见的AFP病例包括以下哪些疾病?(1)脊髓灰质炎;(2)格林巴利综合征(感染性多发性神经根神经炎,GBS);(3)横贯性脊髓炎、脊髓炎、脑脊髓炎、急性神经根脊髓炎;(4)多神经病(药物性多神经病,有毒物质引起的多神经病、原因不明性多神经病);(5)神经根炎;(6)外伤性神经炎(包括臀肌药物注射后引发的神经炎);(7)单神经炎;(8)神经丛炎;(9)周期性麻痹(包括低钾性麻痹、高钾性麻痹、正常钾性麻痹);(10)肌病(包括全身型重症肌无力、中毒性、原因不明性肌病);(11)急性多发性肌炎;(12)肉毒中毒;(13)四肢瘫、截瘫和单瘫(原因不明);(14)短暂性肢体麻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急性弛缓性麻痹(AFP)病例监测知识培训试题
科室:姓名:分数:
一、选择题:
1、下列哪种疾病不属于急性迟缓性麻痹病例()。
A、脊髓灰质炎
B、肌病
C、神经根炎
D、流行性乙型脑炎。
2、发现Ⅱ型疫苗病毒或变异株,应成立由()牵头的调查小组,负责病例的个案调查、诊断,开展接种率调查,评价AFP病例监测系统质量等工作。
A、省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 B、市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 C、县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 D、市疾控中心。
3、急性弛缓性麻痹(AFP)病例不是一个单一的疾病种类,而是()。
A、是一组急性起病肌力减低、肌张力减低、腱反射减弱或消失症候群。
B、是一组急性起病肌力减低、肌张力增强、腱反射减弱或消失症候群。
C、是一组急性起病肌力减低、肌张力减低、腱反射增强症候群。
D、是一组急性起病肌力减低、肌张力正常,腱反射减弱或消失症候群。
4、关于急性弛缓性麻痹(AFP)监测病例定义正确的是()
A、所有15岁以下出现急性迟缓性麻痹症状的病例和任何年龄段临床诊断为脊灰的病例。
B、任何出现急性迟缓性麻痹症状的病例和任何年龄段临床诊断为脊灰的病例。
C、所有出现急性迟缓性麻痹症状的病例。
D、以上答案均正确。
5、医疗机构人员发现AFP病例后,城市应在()小时内以最快方式报告到当
地辖区疾控机构。
A、6小时
B、8小时
C、12小时
D、24小时。
6、确诊为脊灰病例后需进行消化道隔离,隔离期限为()天,粪便进行消毒后排放。
A、7天
B、10天
C、20天
D、40天。
7、发现脊髓灰质炎病例后应对发病两周之内病后未再服苗的病人,间隔()小时采集两份足量的粪便,冷藏(4℃以下)运送合格实验室。
A、24小时
B、 36小时
C、72小时
D、24-48小时。
8、开展全国急性迟缓性麻痹(AFP)病例监测的目的是()
A、及时发现输入性脊灰野病毒,采取措施防止病毒传播,保持无脊灰状态。
B、及时发现脊灰疫苗衍生病毒(VDPV)及其循环,采取措施控制病毒进一步传播。
C、评价免疫工作质量,发现薄弱环节。
D、监测脊灰病毒免疫情况,未调整疫苗免疫策略提供依据。
9、以下对脊髓灰质炎病例描述正确的有()
A、是由脊髓灰质炎病毒引起的急性肠道病毒性传染病。
B、病毒侵害脊髓灰质前角细胞的运动神经元。
C、临床上出现肢体急性弛缓性瘫痪(AFP)。
D、病人不会留有肢体瘫痪后遗症。
10、对脊髓灰质炎病例急性期处理不正确的是()
A、急性期治疗支持治疗、对症治疗和治疗并发症。
B、首先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呼吸、心率、血压和意识)
C、保护瘫肢免受外伤和压迫,并置于功能位。
D、立即康复治疗。
二、判断题
11、近年有因口服疫苗而致病故免疫力低下者禁用减毒活疫苗,可用灭活疫苗。
()
12、手足口病毒最多见的是Coxa16型和EV71型,重症患者可并发AFP。
()
13、横惯性脊髓炎可发病于任何年龄,儿童较常见,无性别差异,散在发病。
()
14、低血钾性周期性麻痹从近端开始,双下肢无力常为首发,累及面肌、眼肌、括约肌,严重时可累及呼吸肌,出现呼吸困难,无感觉障碍。
()
15、肉毒毒素中毒是由于进食含肉毒杆菌外毒素的食物如变质腊肠、肉食品、豆制品等而引起的急性中毒性疾病。
()
16、肉毒毒素中毒清除胃肠内毒素可导泻、洗胃,不宜使用枸橼酸镁和硫酸镁导泻。
()
答案:
一、选择题、
8. ABCD
二、判断题
11、对 12.对 13. 错 14、对 15. 对 16.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