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染源污染负荷计算办法

合集下载

污染源污染负荷计算方法

污染源污染负荷计算方法

污染源污染负荷计算方法概述污染源污染负荷是评估和控制水体污染的重要指标之一。

它是指单位时间内污染物从某一污染源排入水体后水体受到的污染物的总量。

计算污染源污染负荷是水体污染防治的关键环节,直接关系到水体污染物总量控制对策的制定和实施。

本文将针对污染源污染负荷计算方法进行详细介绍。

计算方法污染源污染负荷计算方法主要有物质平衡法、统计法和工程法三种。

1. 物质平衡法物质平衡法是利用污染物在物理、化学和生态等各种过程中的数据,基于污染物在污染源和水体之间物质量守恒关系进行计算的方法。

其具体步骤如下:•确定计算单位时间内污染物排放总量•确定计算污染物在水中的存在形式和寿命•确定计算时段内水流量和水质变化规律•计算单位时间内污染物在水中的分布和浓度•计算出单位时间内污染源的污染负荷物质平衡法的优点是具有物理实验数据作为基础,计算精度较高;缺点是在计算过程中容易出现误差,需要对各种物理化学参数进行复杂的测定和试验。

2. 统计法统计法是利用历史数据进行计算的方法,通过对历史数据进行分析,预测未来的排放情况和水质变化趋势。

其具体步骤如下:•收集历史的污染负荷数据和污染源排放的数据•对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确定排入水体的污染物种类、浓度和流量等参数•根据测量数据和经验公式或模型预测未来的排放情况和水质变化趋势•计算单位时间内污染源的污染负荷统计法的优点是数据来源较为简单,并且可以应用于长时间尺度的预测和评估;缺点是预测精度依赖于历史数据的准确性,且预测的可靠性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

3. 工程法工程法是利用建设过程和运营过程中的监测数据进行计算的方法,以实际测量值为基础,根据基础参数和监测数据,结合经验公式或模型计算出单位时间内污染源的污染负荷。

其具体步骤如下:•确定污染源的特征和环境影响因素,设置监测站点并进行实时监测•处理监测数据,计算水流量和水质变化趋势,确定污染物的浓度•根据监测数据运用经验公式或模型计算污染物污染负荷并进行分析、评估工程法的优点是精度高,数据获取较为容易,需求较少的出土数据;缺点是需要投入大量的监测和测试工作,以及建立复杂的经验公式或模型。

污染源污染负荷计算方法之令狐文艳创作

污染源污染负荷计算方法之令狐文艳创作

污染源污染负荷计算方法及排放系数计算令狐文艳1、城市及农村人口用排水量及污染物排放计算方法城市生活污水排放量按90 m3/人·a,农村生活污水排放量按80 l/人·d计算,折污系数为0.85。

城镇生活污水排放量取值于200-250l/人·d之间。

污水中COD浓度按250mg/l计算,总氮浓度按50mg/l计算;总磷浓度按8mg/l计算,NH3-N按30 mg/l计算。

2、灌溉用水量标准水田按每亩灌溉平均用水量400m3/亩计算,旱地按每亩200 m3/亩计算。

3、农业面源污染物计算标准及排放系数确定标准农田源强系数为COD10kg/亩·年,氨氮2kg/亩·a。

(标准农田为平原、种植作物为小麦、土壤类型为壤土、化肥施用量为25~35 kg /亩·a,降水量在400~800mm范围内。

)根据贵阳市情况采用修正系数如下:坡度修正:土地坡度在25°以下,流失系数取1.2;25°以上,流失系数为1.2。

农作物类型修正:不作修正。

土壤类型修正:将农田土壤按质地进行分类,分为砂土、壤土和粘土。

各类修正系数取值如下:壤土为 1.0;砂土为 1.0;粘土为0.8。

(1)化肥施用量修正化肥亩施用量在25kg以下,修正系数取1.0;在其余修正系数取1.2。

(2)降水量修正本地区年降雨量在800ml以上,取流失系数为1.2。

4、城市地表径流计算方法城镇地表径流的调查采用资料收集的方法,收集项目包括各土地利用类型的面积(km2)、人口密度(人/km2)、平均降水量(cm/a)等。

城镇地表径流污染负荷计算可采用单位负荷法。

对城市土地利用类型,单位面积上的年污染负荷量按下式计算:LPaFriiii(4-1)式中:L i—污染物年流失量(Kg/Km2/a)a i—污染物浓度参数(kg/cm/km2)F i—人口密度参数选择:人口密度参数F i根据各居住地实际人口数及面积计算,得出各居住地的人口密度F i值,具体取值见表6-3。

污染负荷计算.docx

污染负荷计算.docx

湖泊污染负荷计算方法水体富营养化一、入湖污染负荷及其计算1、点源污染负荷及其计算2、非点源污染负荷及其计算!3、流域入湖污染负荷及其计算II二、主要污染物允许入湖负荷量三、主要污染物削减负荷量一、入湖污染负荷及其计算1、点源污染负荷及其计算包括工业污染源和生活污染源1.1工业污水量计算 1.1.1实测法a、流速仪测定:水深大于30cm.流速不小于0.05m/s。

Q = VxS ———(1-1)Q -废水流量V-断面水流平均流速,m/sS -废水过流断而面积,m2 /sb、浮标法:对于非满流下水管道,向废水中投加浮标,观测其流速。

Q -废水流量,m Is Q= KxSxV---------- (1-2)S-水流断面面积,加2TH -水面流速,m ! s V =—厶-上、下游断面距离,m tf-浮标流过上下断面时间,SK -浮标系数。

(0. 3-1. 0m深普通污水K二0. 55-0. 75;深水草污水渠K二0. 45-0. 65;宽浅污水渠K二0. 8-0. 9)C 、容积法:适用于小流量和间歇性排放。

废水排放量, mid0 -废水排放量,mid〃 -废水排放量占用水量比例r)-废水排放量占用水量比例g -单位时间机泵抽水量,m 3/h g -每100 KW • h 电抽水量,加'/100 KW • h每口机泵开的时间,hid血-抽水口用电量,100 KW• h(1-3)Q -废水流量,V -容器体积, /-接流时间,3 ,m / s 3m1・1・2根据用水量推算无固定污水排放口, 难以实测时:1.2工业污染源负荷量计算工业污染源负荷量计算有实测法、物料平衡法和单位负荷法1・3生活污染源负荷量计算比较可靠地方法是实测法,在生活污水排放口采样分析污染物成分、浓度并测量流量。

测量方法与工业污染相同。

在无条件进行实测排水量时,可参照下面两种方法估计:在缺乏资料或不具备条件时,可采用单位负荷法估算污水的总负荷量。

污染源污染负荷计算方法

污染源污染负荷计算方法

污染源污染负荷计算方法污染源污染负荷计算方法是环境保护领域中的一项重要工作,它用于评估污染源对环境的影响程度,为制定污染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准确计算污染负荷对保护环境和人类健康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用的污染源污染负荷计算方法。

1. 排放浓度法排放浓度法是一种简单且常用的污染负荷计算方法。

它通过测量污染物在排放口处的浓度,并结合排放量计算得到污染负荷。

该方法适用于对排放浓度进行准确测量的场景,如烟囱和废水出口。

它的计算公式为:污染负荷 = 排放浓度 ×排放量其中,排放浓度以质量浓度的形式表示,排放量为单位时间内的排放量。

2. 监测数据法监测数据法是通过采集大量真实的监测数据进行污染负荷计算的方法。

它可以更准确地反映污染源的污染情况,适用于复杂的污染源和污染物混合排放情况。

通过监测数据法,可以获得污染物浓度和排放量的变化趋势,更好地指导环境保护工作。

3. 渗滤液法渗滤液法主要适用于评估由土壤污染源导致的地下水污染负荷。

该方法通过取样分析渗滤液中的污染物浓度,并结合渗滤液体积计算得到污染负荷。

渗滤液法考虑了土壤中的多种因素,包括土壤质地、含水层深度等,因此能够更准确地评估地下水的污染程度。

4. 水质模型法水质模型法是一种基于数学模型的污染负荷计算方法。

它通过建立水质模型,模拟污染物在水体中的迁移和转化过程,计算污染负荷对水体的影响。

水质模型法可以综合考虑多个因素的影响,并预测不同污染源的效应。

它在水环境管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可以指导水体的保护和修复工作。

污染源污染负荷计算方法的选择应根据具体情况灵活运用。

不同的方法有着各自的优缺点,需要结合实际情况进行选择。

同时,也需要充分考虑数据的准确性和采集方法的可行性,以保证计算结果的可信度。

在实施污染防治措施时,还应定期进行污染负荷计算,及时评估和调整防治效果,以达到环境保护的目标。

总之,污染源污染负荷计算方法是环境保护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水质等标污染负荷计算公式

水质等标污染负荷计算公式

水质等标污染负荷计算公式在环境保护和水资源管理领域,水质等标污染负荷计算公式是一种重要的工具,用于评估水体受到的污染程度和负荷大小。

通过计算污染负荷,可以更好地了解水体的污染状况,为制定有效的污染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本文将介绍水质等标污染负荷计算公式的基本原理和应用方法。

一、水质等标污染负荷计算公式的基本原理。

水质等标污染负荷计算公式是根据水体污染物的浓度和流量来计算水体受到的污染负荷。

其基本原理是将水体中的污染物浓度与水体流量相乘,得到污染负荷的数量。

这个数量可以用来评估水体的污染程度,也可以用来比较不同水体的污染情况。

水质等标污染负荷计算公式的一般形式为,负荷=浓度×流量。

其中,负荷表示水体受到的污染负荷,单位通常为质量或体积;浓度表示水体中污染物的浓度,单位通常为质量浓度或体积浓度;流量表示水体的流动量,单位通常为时间内通过的水量。

根据具体的污染物和水体特性,可以对水质等标污染负荷计算公式进行一定的修正和调整,以更准确地反映水体的污染情况。

二、水质等标污染负荷计算公式的应用方法。

水质等标污染负荷计算公式可以应用于各种类型的水体,包括河流、湖泊、水库、海洋等。

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具体的水体特点和污染物种类选择合适的计算公式,并采集相关数据进行计算。

1. 数据采集。

首先需要采集水体中污染物的浓度和水体流量的数据。

污染物的浓度可以通过水样采集和实验室分析得到,流量可以通过流量计或水位计等设备进行实时监测。

这些数据将作为计算公式的输入参数,用于计算水质等标污染负荷。

2. 计算方法。

根据采集到的数据,可以利用水质等标污染负荷计算公式进行污染负荷的计算。

具体方法是将污染物浓度与水体流量相乘,得到污染负荷的数量。

如果涉及多种污染物,需要对每种污染物分别进行计算,并最终进行汇总。

3. 结果分析。

通过计算得到的污染负荷数据,可以对水体的污染状况进行评估和分析。

可以比较不同时间点或不同水体的污染负荷数据,了解污染物的变化趋势和水体的污染程度。

污染源污染负荷计算方法之欧阳术创编

污染源污染负荷计算方法之欧阳术创编

污染源污染负荷计算方法及排放系数计算1、城市及农村人口用排水量及污染物排放计算方法城市生活污水排放量按90 m3/人·a,农村生活污水排放量按80 l/人·d计算,折污系数为0.85。

城镇生活污水排放量取值于200-250l/人·d之间。

污水中COD浓度按250mg/l计算,总氮浓度按50mg/l计算;总磷浓度按8mg/l计算,NH3-N按30 mg/l计算。

2、灌溉用水量标准水田按每亩灌溉平均用水量400m3/亩计算,旱地按每亩200 m3/亩计算。

3、农业面源污染物计算标准及排放系数确定标准农田源强系数为COD10kg/亩·年,氨氮2kg/亩·a。

(标准农田为平原、种植作物为小麦、土壤类型为壤土、化肥施用量为25~35 kg /亩·a,降水量在400~800mm范围内。

)根据贵阳市情况采用修正系数如下:坡度修正:土地坡度在25°以下,流失系数取1.2;25°以上,流失系数为1.2。

农作物类型修正:不作修正。

土壤类型修正:将农田土壤按质地进行分类,分为砂土、壤土和粘土。

各类修正系数取值如下:壤土为1.0;砂土为1.0;粘土为0.8。

(1)化肥施用量修正化肥亩施用量在25kg以下,修正系数取1.0;在其余修正系数取1.2。

(2)降水量修正本地区年降雨量在800ml以上,取流失系数为1.2。

4、城市地表径流计算方法城镇地表径流的调查采用资料收集的方法,收集项目包括各土地利用类型的面积(km2)、人口密度(人/km2)、平均降水量(cm/a)等。

城镇地表径流污染负荷计算可采用单位负荷法。

对城市土地利用类型,单位面积上的年污染负荷量按下式计算:LaFPriiii(4-1)式中:L i —污染物年流失量(Kg/Km 2/a )a i —污染物浓度参数(kg /cm/km 2) F i —人口密度参数选择:人口密度参数F i根据各居住地实际人口数及面积计算,得出各居住地的人口密度F i 值,具体取值见表6-3。

污染源污染负荷计算方法

污染源污染负荷计算方法

污染源污染负荷计算方法及排放系数计算1、城市及农村人口用排水量及污染物排放计算方法城市生活污水排放量按90 m3/人〃a,农村生活污水排放量按80 l/人〃d 计算,折污系数为0.85。

城镇生活污水排放量取值于200-250l/人〃d之间。

污水中COD浓度按250mg/l计算,总氮浓度按50mg/l计算;总磷浓度按8mg/l计算,NH3-N按30 mg/l 计算。

2、灌溉用水量标准水田按每亩灌溉平均用水量400m3/亩计算,旱地按每亩200 m3/亩计算。

3、农业面源污染物计算标准及排放系数确定标准农田源强系数为COD10kg/亩〃年,氨氮2kg/亩〃a。

(标准农田为平原、种植作物为小麦、土壤类型为壤土、化肥施用量为25~35 kg /亩〃a,降水量在400~800mm范围内。

)根据贵阳市情况采用修正系数如下:坡度修正:土地坡度在25°以下,流失系数取1.2;25°以上,流失系数为1.2。

农作物类型修正:不作修正。

土壤类型修正:将农田土壤按质地进行分类,分为砂土、壤土和粘土。

各类修正系数取值如下:壤土为1.0;砂土为1.0;粘土为0.8。

(1) 化肥施用量修正化肥亩施用量在25kg 以下,修正系数取1.0;在其余修正系数取1.2。

(2) 降水量修正本地区年降雨量在800ml 以上,取流失系数为1.2。

4、城市地表径流计算方法城镇地表径流的调查采用资料收集的方法,收集项目包括各土地利用类型的面积(km 2)、人口密度(人/km 2)、平均降水量(cm/a )等。

城镇地表径流污染负荷计算可采用单位负荷法。

对城市土地利用类型,单位面积上的年污染负荷量按下式计算:P r F a L i i i i =(4-1)式中:L i —污染物年流失量(Kg/Km 2/a )a i —污染物浓度参数(kg /cm/km 2)F i —人口密度参数选择:人口密度参数F i根据各居住地实际人口数及面积计算,得出各居住地的人口密度F i 值,具体取值见表6-3。

污染负荷计算

污染负荷计算
湖泊污染负荷计算方法
水体富营养化
一、入湖污染负荷及其计算
1、点源污染负荷及其计算
2、非点源污染负荷及其计算 3、流域入湖污染负荷及其计算
二、主要污染物允许入湖负荷量 三、主要污染物削减负荷量
一、入湖污染负荷及其计算
1、点源污染负荷及其计算 、 包括工业污染源和生活污染源 1.1 工业污水量计算 1.1.1 实测法 a 、流速仪测定 水深大于30cm、流速不小于0.05m/s。 流速仪测定:
的含油量;n,m为船 只总数和全年航行次数。
3.6、 3.6、养殖投饵的污染负荷 指人工投放饵料与养殖产生的水体污染负荷。 以网箱养鱼为例。 水体负荷量为:
源负荷量=总投饵量×饵料中TN(TP)含有率-鱼类增加重量×鱼类TN(TP)含有率
饵料中TN(TP)含有率,通过对饵料实测得到; 鱼类TN(TP)含有率,一般去25%和0.22%。
分散参量法
将集水面积分成性质相近、面积较小的 单元,各单元分别模拟,然后将各单元 结果相加,得出总的输出结果。
过程
优缺点
可以任意改变系统参量,适用于较小的系 统; 但每个单元需要较详细的系统参量,需要 大容量计算机。
估算法: c 、估算法: 准确性要求不高,或无法直接获取污染物量时,通过采用某些与污染物产生量 有关而又易得的数据资料进行估算。 例如农田地表径流: 农业主要污染源:农药、化肥、泥沙和动物排泄物。分别按以下估算。 农药、化肥 通过单位面积农田施加量估算 农药在土壤中指数衰减:
G2


料量G
艺 过 程
G1
排放量
t/a K − 排放 kg / t 量 t/a
污染物实测平 平
量G3
量G4
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精心整理污染源污染负荷计算方法及排放系数计算
1、城市及农村人口用排水量及污染物排放计算方法
城市生活污水排放量按90 m3/人·a,农村生活污水排放量按80 l/人·d计算,折污系数为0.85。

800mm范围内。


根据贵阳市情况采用修正系数如下:
坡度修正:土地坡度在25°以下,流失系数取1.2;25°以上,流失系数为1.2。

农作物类型修正:不作修正。

土壤类型修正:
将农田土壤按质地进行分类,分为砂土、壤土和粘土。

各类修正系数取值如下:壤土为1.0;砂土为1.0;粘土为0.8。

(1) 化肥施用量修正
化肥亩施用量在25kg 以下,修正系数取1.0;在其余修正系数取1.2。

(2
4积(km (4-1)
式中:L a F i 值见表6-3。

r i —扫街频率参数,计算式:
)1,20/min(s i N r =
(4-2)
式中:N s—扫街的时间间隔(以小时计)。

扫街频率参数r i的选择:由于扫街频率一般均为一天或一天以上,因此取r i=1。

P—年降水量(cm/a)
下标i表示第i种土地类型。

城镇的总污染负荷量为:L=ΣL i A i(4-3)
式中:A i-第i种土地利用类型的面积(km2)
5
年污染物排放量(t/a)=个体日产粪量(kg/d·头)×饲养期(d)×饲养数(头、只)×畜禽粪中污染物平均含量(kg/T)×10-6+个体日产尿量(kg/d·头)×饲养期(d)×饲养数(头、只)×畜禽尿中污染物平均含量(kg/T)×10-6具体系数见附表1-5,1-6。

对畜禽废渣以回收等方式进行处理的污染源,按产生量的12%计算污染物流失量。

1、计算方法
考虑监测资料数据有限,仅在五月对水源地各支流作一次性监测,数据用于计算K值没有说服力,不能反应水库内污染物降解能力水平,为安全起见,我们认为,水库最枯水位,达到功能区水质标准时的容量即为水库的容量。

最枯径流量下达环境功能水质指标时的排污量为允许排污量。

根据计算模型,对中、小型湖库型水源地保护区,允许负荷量计算采用完全混合模型(零维稳态模型)计算水环境容量,假设进库与出库水量平衡,按照质量平衡得到的模型的表述式为:
Q E(C E-C)=K1VC
式中:C E、C—分别为流入和流出湖库的污染物浓度;
Q E—流入湖库的水量;取枯水流量
式中:
2
准,
二级保护区水质目标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Ⅲ类水质标准。

水质标准值见表7-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