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uCl制备的配位平衡原理及四大平衡关系讨论
2011复习-溶液中的四大平衡-配位

(四)配位平衡
2. 价键理论
配位单元构型与中心原子杂化方式及配位数之间的关系 配位数 2 3 4 5 6 7 中心原子杂化类型 sp杂化 sp2杂化 sp3杂化 dsp2杂化 sp3d杂化 或dsp3杂化 sp3d2杂化 或d2sp3杂化 sp3d3杂化 空间构型 直线形 平面三角形 四面体 平面四边形 三角双锥 八面体 五角双锥 配离子举例 [Ag(NH3)2]+ [Cu(CN)3]2 [Zn(NH3)4]2+ [PtCl4]- [Fe(CO)5] [Fe(CN)6]3 [ZrF7]3
(四)配位平衡
4. EDTA滴定 EDTA常用H4Y表示,这种酸在水中溶解度很 小,22℃时每100mL水中仅溶解0.02g,难溶于酸 和有机溶剂,易溶于NaOH 或氨水生成盐。在配 位滴定中,用的是其二钠盐Na2H2Y· 2H2O,它在 水中有较大的溶解度, 22℃时每100 mL 水可溶解
11.1 g,此溶液浓度约为0.3 mol· L1,pH约为4.4。
以金属离子浓度的 负对数 –lg[M] (pM) 为纵坐标,以滴定 分数T 为横坐标。 随着EDTA的滴入, 溶液中金属离子浓 度逐渐减少,pM 逐渐增大,便可得 到EDTA 滴定的曲 线。
(四)配位平衡
4. EDTA滴定
影响EDTA滴定曲线突跃的因素: ●溶液pH对滴定突跃的影响:在浓度一定的条件 下, 随着pH的增大,Y(H)减小, K'MY 增大,滴 定曲线的后半部分升高,滴定突跃范围增大。如 上页中不同pH条件下EDTA滴定Ca2+的曲线图。 ●在K'MY一定的条件下,金属离子[M]的初始浓度 越大,pM越小,滴定曲线的前半部分越低,滴定 突跃范围增大。
(四)配位平衡
无机化学中四大平衡相互影响的问题探讨

无机化学中四大平衡相互影响的问题探讨无机化学中存在四大平衡相互影响的问题,包括溶解度平衡、酸碱中和平衡、氧化还原平衡和配位平衡。
这些平衡相互影响的问题在无机化学研究和应用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对这四大平衡相互影响的问题进行探讨。
溶解度平衡和酸碱中和平衡存在相互影响。
溶解度平衡是指溶解物质在溶液中溶解与析出的反应,它可以用溶解度积常数(Ksp)来描述。
而酸碱中和平衡是指酸与碱在溶液中反应生成盐和水的反应。
溶解度平衡和酸碱中和平衡之间的相互影响可以通过下面的方程式描述:\[\text{H}_2\text{O} \rightleftharpoons \text{H}^+ + \text{OH}^-\]\[\text{H}^+ + \text{OH}^- \rightleftharpoons \text{H}_2\text{O}\]水的自电离产生的\(\text{H}^+\)和\(\text{OH}^-\)可以影响溶液中一些物质的溶解度。
当溶液中有一种物质的溶液度积常数(Ksp)小于水的离子乘积(\(\text{K}_\text{w} = \text{H}^+ \times \text{OH}^-\))时,该物质会溶解;而当Ksp大于\(\text{K}_\text{w}\)时,该物质会析出。
水的离子乘积会对溶解度平衡产生影响。
与此溶液中的酸和碱也会对溶解度平衡产生影响。
当溶液中有酸或碱存在时,它们会与溶解物质中的阳离子或阴离子结合,从而改变了这些离子的活性,导致溶解度发生变化。
当一种酸与一个可溶性盐中的阴离子结合时,该盐的溶解度会降低;而当一种碱与一个可溶性盐中的阳离子结合时,该盐的溶解度会增加。
氧化还原平衡和配位平衡存在相互影响。
氧化还原平衡是指电子的转移反应,常常涉及到氧化剂和还原剂之间的相互转化。
配位平衡是指配位化合物中金属离子和配体之间的相互作用。
氧化还原平衡和配位平衡之间的相互影响可以通过下面的方程式描述:\(\text{M}^n+\)表示金属离子,\(\text{Ox}\)表示氧化剂,\(\text{Red}\)表示还原剂,\(\text{L}\)表示配体。
无机及分析化学四大平衡

3.控制溶液pH值的沉淀 例:计算欲使0.01 mol· L-1Fe3+开始沉淀和沉淀 完全时溶液的pH值。Ksp[Fe(OH)3]=2.79×10-39 解: Fe(OH)3(s) Fe3+(aq)+3OH-(aq) 开始沉淀时, c(Fe3+)c3(OH-)= Ksp[Fe(OH)3]
第五讲
四大平衡
酸碱平衡 沉淀溶解平衡 配位平衡 氧化还原平衡
5-1 酸碱平衡
一. 酸碱质子理论 1.酸碱的定义 2.共轭酸碱对 3.酸碱反应 实质:质子的转移
(1)质子理论中没有盐的概念。 (2)质子理论扩大了酸碱反应的范围。 局限:只限于质子的放出和接受,必须含氢
4.酸碱的强弱及离解常数 HAc H+ + Ac
c 碱 pH pK lg a c 酸 n 碱 pH pK lg a n 酸
4.缓冲容量和缓冲范围 ㈠.缓冲容量 指单位体积缓冲溶液的pH值改变极小值 所需的酸或碱的“物质的量”。 dc (碱 ) dc (酸)
dpH dpH
㈡.缓冲比:c(酸)/c(碱)或c(碱)/c(酸)。 ㈢.缓冲范围 pH=pKa±1(or pOH=pKb±1)的范围。
Ka2=(0.4+x)x/(0.4-x)
解得 x=0.01
则,c(H+)、c(HSO4-)、c(SO42-)分别为0.41、 0.39、0.01mol· L-1。
四.缓冲溶液
1.基本概念 ㈠.缓冲溶液和缓冲作用 ㈡.缓冲体系(缓冲对)及缓冲溶液的类型
2.缓冲原理 3.缓冲溶液pH值的计算
c(H)c(碱 ) K a c(酸 )
1 2
HA2-型
c ( H ) K K c/Ka2≥20,cKa3/KW≥20 a a 2 3
无机化学中四大平衡相互影响的问题探讨

无机化学中四大平衡相互影响的问题探讨无机化学中的四大平衡相互影响一直是化学领域研究的重要课题。
这四大平衡包括了溶解平衡、配位化学平衡、氧化还原平衡和放射化学平衡。
它们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共同构成了无机化学体系的平衡网络。
本文将从这四大平衡的相互影响出发,探讨它们之间的关系以及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意义。
我们来了解一下这四大平衡的基本概念。
溶解平衡是指当某种物质溶解时,其分子或者离子与溶剂之间的相互作用所导致的动态平衡。
在溶解过程中,溶质的溶解度是一个很重要的参数,它受溶液中其他物质浓度、温度等因素的影响。
配位化学平衡是指配合物(也称配合物离子)的形成与分解反应,通常包括了络合离子的形成常数和络合物的稳定性常数等参数。
氧化还原平衡是指涉及到电子转移的化学反应。
在这种反应中,一个物质被氧化,同时另一个物质被还原。
氧化还原反应的平衡常数可以通过电动势或者标准氧化还原电位来进行定量描述。
放射化学平衡是指放射性核素的衰变反应。
放射性核素具有一定的衰变速率,它们的衰变反应也有平衡定律,可以通过半衰期来进行描述。
这四大平衡在无机化学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们之间的相互影响也是无机化学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
首先来看溶解平衡和配位化学平衡之间的相互关系。
实际上,溶解平衡和配位化学平衡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
溶解平衡中的配位化学过程对溶解度的影响是非常显著的。
以金属离子配位化学为例,金属离子在水中溶解时,往往会形成水合离子,而这些水合离子又会与配体形成络合物。
这种络合物的形成会影响金属离子的溶解度,从而影响溶解平衡。
配位化学过程中,配合物的稳定性也受到了溶液中其他物质的影响,例如存在其他金属离子、配体或者其它配位物等都会影响络合物的形成和分解反应,进而影响配位化学平衡的达到。
溶解平衡和配位化学平衡之间存在着相互影响,它们共同决定了一种物质在溶液中的化学行为。
接下来,我们看一看氧化还原平衡和放射化学平衡之间的相互影响。
氧化还原平衡和放射化学平衡之间的联系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在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的转移往往受到溶液中其他物质的影响,有些物质可以促进还原反应的进行,有些物质则会抑制还原反应的发生。
化学管理--水溶液中的四大平衡

2021年7月13日星期二
(一 ). 电离平衡与酸碱平衡
电 表示弱电解质的电离程度 (α)
离 度
α = 已电离的电解质浓度 ×100%
电解质的原始浓度
弱电解质AmDn的电离反应:
AmDn == mAn+ + nDm-
不能进行完全,平衡时有:
m
n
a a
An
Dm
K a
对于一元弱酸强碱盐有:
h [OH ]
c0,盐
K
h
100%
c0,盐
c0,盐
K
w
K
a
c0,盐
100%
K
h
100%
c0,盐
(2). 强酸弱碱盐的水解
NH4- + H2O= NH3·H2O + H+
K
h
K
w
K
b
K
h
(NH4Cl)
5.6
1010
[H ]
c0,盐
K
h
c0,盐
K
w
K
b
下,水的离子积常数不等于1.0×10-14,所以KwΘ不等于 14,虽然此时中性溶液中pH=pOH,但都不等于7。中性
溶液的标志仅仅是pH=pOH。实际中当pH=7时均认为溶
液是中性的,这是把非常温下的KwΘ当作1.0×10-14近似 处理的结果。
(3).酸碱指示剂
借助颜色的改变来指示溶液pH值的物质
值变化。
解:(1)
pOH
pK
b
lg
c0,(碱) c(盐)
lg1.8105
lg 1.00 1.00
一价铜配合物的配位数-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一价铜配合物的配位数-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概述:一价铜配合物是指含有Cu+离子的化合物,由于Cu+的电子结构和性质与Cu2+有所不同,因此一价铜配合物具有独特的化学特性和应用价值。
在过去的研究中,人们对一价铜配合物的配位数进行了广泛的研究,以揭示其结构和性质之间的关系。
本文将重点探讨一价铜配合物的配位数,分析其在化学反应和催化过程中的作用,为进一步研究和应用提供参考和指导。
在引言部分,我们将介绍一价铜配合物的概念和特性,以及相关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通过对一价铜配合物配位数的探讨,可以更好地理解其化学行为和反应机制,为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应用提供理论基础和实验依据。
通过对一价铜配合物配位数研究的全面总结和归纳,可以为未来的研究方向和应用展望提供指导和启示。
因此,本文的研究内容对于深入理解和利用一价铜配合物具有重要意义。
1.2 文章结构本文主要分为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
在引言部分中,将从概述、文章结构和目的三个方面介绍一价铜配合物的研究背景和意义。
在正文部分,将分为三个小节,分别讨论一价铜配合物的特性、配位数及应用。
在结论部分,将总结一价铜配合物的配位数研究成果,展望未来的研究方向,并给出结论。
整篇文章将以客观、系统性的方式探讨一价铜配合物的配位数问题,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和启示。
1.3 目的本文旨在系统地探讨一价铜配合物的配位数及其影响因素。
通过对一价铜配合物的特性、配位数和应用进行深入分析,我们旨在深入了解一价铜配合物的化学性质及反应机制,为进一步探索其在催化、生物学和材料科学等领域的应用奠定基础。
同时,希望通过研究一价铜配合物的配位数,揭示其结构与性质之间的关系,为合理设计和合成具有特定功能的一价铜配合物提供理论依据。
通过本文的研究,有望推动一价铜配合物领域的发展,拓展其在不同领域的应用前景。
2.正文2.1 一价铜配合物的特性一价铜配合物是指铜原子失去一个电子,呈正二价态的状态。
由于铜是d10电子构型元素,失去一个电子后,铜离子化合物往往表现出稳定性和惰性。
无机化学中四大平衡相互影响的问题探讨

无机化学中四大平衡相互影响的问题探讨无机化学中的四大平衡包括酸碱平衡、氧化还原平衡、配位平衡和沉淀平衡。
这些平衡之间会相互影响,导致化学反应的方向和速率发生变化。
下面将详细探讨这些平衡之间的相互影响。
首先是酸碱平衡和氧化还原平衡之间的关系。
酸碱反应中通常伴随有氧化还原反应,而氧化还原反应也会发生酸碱反应。
在酸碱平衡中,如果有一种物质发生氧化还原反应,那么该反应将对酸碱平衡造成影响。
如果一种物质发生还原反应,会释放出氢气,从而增加溶液的酸性,导致酸碱平衡向酸性方向偏移。
相反地,如果一种物质发生氧化反应,会消耗氢气,减少溶液的酸性,导致酸碱平衡向碱性方向偏移。
再次是酸碱平衡和沉淀平衡之间的关系。
在沉淀反应中,溶液中的阳离子和阴离子结合形成固体沉淀。
而酸碱反应会影响沉淀平衡的方向和速率。
如果酸碱反应生成了强酸或弱碱,会增加阳离子的浓度,导致溶液中反应生成的沉淀浓度增加,促使沉淀反应向生成沉淀的方向偏移。
相反地,如果酸碱反应生成了弱酸或强碱,会减少阳离子的浓度,导致溶液中反应生成的沉淀浓度减少,促使沉淀反应向解离沉淀的方向偏移。
最后是氧化还原平衡和配位平衡之间的关系。
氧化还原反应中的金属离子可以与配体结合形成配合物。
配位反应会影响氧化还原平衡的方向和速率。
具体而言,如果配位反应中的配合物是氧化剂,会促使氧化反应进行,增加金属离子的氧化态;如果配位反应中的配合物是还原剂,会促使还原反应进行,减少金属离子的氧化态。
配位反应的进行会改变氧化还原平衡反应的方向和速率。
无机化学中的四大平衡相互影响,导致化学反应的方向和速率发生变化。
了解这些相互影响关系对于理解和控制无机化学反应具有重要意义。
无机化学中四大平衡相互影响的问题探讨

无机化学中四大平衡相互影响的问题探讨无机化学是研究无机物质的性质和变化规律的学科。
在无机化学中,存在着许多不同的平衡反应,如酸碱平衡、络合平衡、氧化还原平衡和溶解度平衡等。
这些平衡反应之间存在着相互影响,通过研究它们之间的关系,可以更好地理解无机体系的性质和变化规律。
酸碱平衡和络合平衡之间存在着相互影响。
酸碱平衡是指酸碱溶液中酸和碱之间的平衡反应。
络合平衡是指金属离子与配体之间的配位作用形成络合物的平衡反应。
酸碱反应和络合反应都可以改变体系的酸碱性质。
在酸性溶液中,金属离子与酸根离子(如氯离子)形成络合物,络合反应会减少酸性离子浓度,使溶液呈现弱酸性。
酸碱反应也可以促使络合反应的进行。
酸的存在可以促进金属离子与配体之间的结合,从而增加络合反应的速率和程度。
酸碱平衡和氧化还原平衡之间存在着相互影响。
氧化还原平衡是指物质的氧化态和还原态之间的转化反应。
在酸碱溶液中,氧化还原反应可以改变溶液的酸碱性质。
在酸性溶液中,氧化反应释放出的H+离子会进一步增强溶液的酸性。
酸碱反应也可以影响氧化还原反应的进行。
酸的存在可以提供H+离子参与氧化还原反应,促使反应的进行。
这种相互影响可以通过酸碱物质和氧化还原物质之间的中和反应实现。
酸碱平衡和溶解度平衡之间也存在着相互影响。
溶解度平衡是指溶解度限制的物质在溶液中的溶解和沉淀过程之间的平衡反应。
酸碱反应可以影响溶解度平衡的进行。
在含有强酸的溶液中,酸根离子浓度会增加,从而促使溶液中的难溶物质溶解。
溶解度平衡也可以影响酸碱反应的进行。
当酸碱溶液中存在有难溶物质的沉淀时,溶解度平衡会抑制酸碱反应的进行,使酸碱性质的变化受到限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CuCl的制备实验的配位平衡原理 二.四大化学平衡关系的讨论(结合 cucl的
制备)
1.配位平衡与氧化还原平衡 2.配位平衡与沉淀溶解平衡 三.结论
一.CUCL 的制备
? 反应涉及的化学方程式为: cucl2+2cl-==cucl42cucl42-+cu+2cl-==2cucl32cucl32-+(h2o)冲稀==cucl +2cl-
பைடு நூலகம்
三.结论
? 1.CuCl制备实验中巧妙运用到了配位平 衡的原理,由H[CUC12]=CuCl+HCI,通 过控制CI-的浓度变化,实现了CuCl的溶 解与沉淀,达到了制备CuCl沉淀的效果 。
? 2.四大平衡相互影响,在比较复杂的反应 重要考虑多种平衡对反应的影响,在判 断反应限度时可通过总反应的K值判断。 本实验中,主要通过沉淀平衡、氧化还
二.四大化学平衡关系的讨论
1.氧化还原平衡与配位平衡 溶液中加入Cu粉后发生反应 CuCl2+Cu=2CuCl,反应加入了过量 的铜粉,并借以外力摇晃,使Cu粉与溶 液充分接触进而发生反应氧化还原。反 应后生成的CuCl覆盖铜的表面上,阻止 了Cu 与CuCl2继续反应,反应CuCl( 沉淀)+2Cl-= CuCl32-可以促进CuCl的 配位溶解,进而促进氧化还原反应的右
+(h2o)
一.CUCL 的制备
? 分析: 1.制备原理:cucl2+cu==2cucl
但cucl固体会覆盖在cu表面阻止反应继 续进行 加入浓hcl和氯化钠后,氯离子浓度增加 ,促进形成cucl32-配离子而不是固态的 氯化亚铜, 使反应能够顺利进行。 2.CuCl32-+ H2O (冲稀)= CuCl+ 2Cl-+ H2O 反应熵Q= [CuCl32-]/[Cl-]2,加入水
二.四大化学平衡关系的讨论
2.沉淀平衡与配位平衡 氧化还原反应发生后,将反应液倒入 50mL去氧去离子水中发生反应 CuCl32-+(H2O)冲稀=CuCl(沉淀) +2Cl-+(H2O) 这其实是CuCl(沉淀)+2Cl-= CuCl32的变形 针对第二个反应方程式反应熵Q= [CuCl 2-]/[Cl-]2,加入水CuCl 2-和Cl-的
参考文献
【1】制备CuCl的实验原理和实验现象剖 析,集宁师专学报,2004年7月,文章 编号1009-7171(2004)03-0055-01
【2】2017年“普通化学实验B”讲义,北 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2017年9 月
【3】普通化学,高松主编,北京大学出版 社,2013年8月
THANK YOU!
小组成员:陈一诺、孙澳、赵梓岐、张 吉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