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干部如何认识和树立正确的权利观
领导干部讲党课:树立正确的权力观群众观

二、关于树 立正确权力 观的问题
(一)如何正确认识权力。
权力是为实现一定的利益而作用于权力客体
的政治力量。
权力观是人们特别是执掌国家政权的人对权
力的来源、性质、如何使用等问题的看 法和态度,是指导和实施执政活动的思 想基础。
正确的权力观应该包括以下内容:
• • • • 权力源自人民。 权力是用来为人民谋利益的。 权力和义务是统一的。 权力的行使必须接受人民的监督。
2.树立正确的“三观”是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 水 平,提高党员干部拒腐防变能力和抵御风险的迫 切需要
• 为什么党能够从小到大、由弱到强?最根本的一 点就是,我们党始终没有忘记为人民服务、为广 大人民群众谋利益这个根本。 • 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 • 历史发展到今天,我们的干部队伍已经发生了很 大变化 • 那些在物质利益面前跌跤翻船的人,无一不是在 利益观上出了毛病
(二)共产党人的群众观
• 一方面是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马克思 主义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 推动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 • 另一方面是党的奋斗目标。强调党的全部 奋斗的最高目的是为最广大群众谋利益, 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宗旨。一切从人 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坚持立党为公、 执政为民是共产党政党性质的根本要求。
领导干部讲党课:
树立正确的权力观、群众观、利益观 做新时期合格党员干部
主 讲:abc
今天,我想讲四个方面的问题: 一、为什么要树 立正确的权力 观、群众观、 利益观
1.树立正确的“三观”是继承和发扬党的优良传统
的迫切需要
• 毛泽东说“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历史的动力”,“群 众是真正的英雄,而我们自己则往往是幼稚可笑的”,“真 正的铜墙铁壁是什么?是群众,是千百万真心实意拥护革命 的群众”,“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 到群众中去”。他提出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要求, 作为党的宗旨,号召并激励着一代一代的共产党人为之前仆 后继的奋斗。 • 邓小平真情告白,“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情地爱着我 的祖国和人民”。 • 江泽民同志曾反复告诫全党要“始终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始 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始终把体现人民群众的意志 和利益作为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始终把依靠人民 群众的智慧和力量作为我们推进事业的根本工作路线”。 • 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新一代领导集体 向全党和全国人民郑重表示,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 利为民所谋”
牢固树立正确的权力观,政绩观,事业观 体会

论正确的权力观一、权力的定义和本质权力,是指个人或集体在一定范围内可以对其他人或事物产生影响并产生控制的能力。
权力的本质是一种社会属性,是社会关系中的产物,是一种对其他人的支配和影响力,具有约束和规范性。
二、正确的权力观1. 依法施政作为一个公职人员,掌握一定的权力是必然的,但是关键在于如何正确行使权力。
依法施政是最基本的原则,必须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尊重宪法赋予的权利和义务,不能擅用职权,更不能违法乱纪。
2. 服务人民权力来自人民,权力也是为了服务人民。
在行使权力的过程中,要时刻牢记为民务实、务实为民的宗旨,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任何决策和行动都必须以民生福祉为出发点和落脚点。
3. 公平公正在处理事务、解决问题时,要坚持公平公正,不偏袒不厚此薄彼,不以亲疏贵贱论事。
对待每一个公民都应一视同仁,严格依法行事,保障公民的合法权益。
4. 自我约束权力越大,责任越重。
行使权力要有自我约束,严格要求自己,做到廉洁自律,不以权谋私,不以权谋利,对权力行使进行有效的制约和监督。
三、正确权力观的重要性1. 防止权力滥用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可以有效防止权力滥用现象的发生。
符合法律和伦理的行使权力将有效约束公职人员的行为,减少权力滥用的可能性,保障人民裙众的合法权益。
2. 提升治理能力正确的权力观是提升政府治理能力的重要保障。
只有具有正确的权力观念的公职人员,才能更好地为民服务,更好地推动国家和社会发展。
3. 增强国家凝聚力正确的权力观对于增强国家凝聚力也至关重要。
当公职人员树立正确的权力观,能够有效推动社会公平正义,缩小贫富差距,增进社会和谐稳定,提升国家统一和团结的力量。
四、培养正确的权力观的途径和方法1. 教育培训加强公职人员的职业道德和法律法规教育培训,强调正确权力观的重要性,提升公职人员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2. 制度建设建立监督制约机制,对权力行使进行严格监督和制约,防止权力滥用。
建立激励机制,鼓励公职人员勇于担当,敢于负责,做到公正廉洁。
党员领导干部怎样树立正确的权力观

党员领导干部怎样树立正确的权力观一、怎样看权。
党员领导干部树立正确的权力观至关重要。
作为党员领导干部应回答好“权力从哪里来,掌握权力干什么”,牢固树立三种思想:权力是党和人民赋予的,牢固树立权力姓公、用权为民的思想。
毛泽东说:“我们的权力是谁给的?是人民给的。
”权力的这一根本性质,要求我们必须坚持权为民所用。
如果把权力当成谋取私利的工具,把职位当作光宗耀祖的招牌,把待遇当作追求享乐的资本,最终必然会栽跟头。
权力是干事业的平台,牢固树立尽好责任、有所作为的思想。
看到“权力”就是“责任”,权力越大肩负的责任越重,“职位”越高越应该成就大事业,真正把履职尽责作为高尚的人生追求。
权力意味着牺牲和奉献,牢固树立淡泊名利、事业为重的思想。
邓小平同志讲:“我出来工作,可以有两种态度,一个是做官,一个是做点工作。
我想,谁叫你当共产党人呢。
既然当了,就不能够做官,不能够有私心杂念,不能够有别的选择。
”,这应成为我们党员领导干部的座右铭。
经常想一想自己的党员意识、宗旨意识、使命意识、奋斗意识强不强,防止和克服思想浮躁、患得患失等不良心态。
二、怎样用权。
有权必然面临着怎么用权、用好权,怎么经受住权欲的困扰,怎么抵御住权力因素带来的种种诱惑。
这里有四条原则需要把握。
依法用权。
让权力套上“紧箍咒”,这个“紧箍咒”不是别的,就是政策规定。
要熟悉政策、掌握政策。
做到心中有杆“天平秤”,行为有条“警戒线”,任何时候都不能突破政策底线,突破底线就会犯错误。
公正用权。
切实端正用权的出发点,抓工作、作决策,决不能打个人的“小九九”。
要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增强公开办事的透明度。
坚持以群众满意不满意、赞成不赞成作为检验标准,及时纠正用权上的偏差。
有限用权。
做到不揽权、不越权、不专权,用好职责范围内的权。
分管的事必须管好,不分管的事决不插手。
该哪一级的权就由哪一级行使,绝不能乱拍板。
廉洁用权。
做到用权不图回报。
一要慎初,坚守道德品质、法规纪律、政治思想三个底线;二要慎微,严格遵纪守法,不能因小节不慎而造成大节不保;三要慎独,耐得住寂寞,把自己八小时以外和家庭以外管住管好;四要慎终,经常重温入党誓言,铭记党员的权利和义务,时时处处事事约束自己的言行。
浅述领导干部正确的权力观

浅述领导干部正确的权力观作为一名领导干部,正确的权力观是非常重要的。
正确的权力观是指,在领导干部职责范围内运用职权,不滥用职权,遵守法律和政策的原则,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尊重民主和法治原则,勇于承担责任、敬畏权力。
本文旨在浅述领导干部应有的正确的权力观。
一、权力是为人民服务的领导干部不应该把权力当成是自己的特权。
权力是来自于人民的信任和授权,而且权力是为人民服务的,而不是为领导干部个人服务的。
领导干部应该时刻牢记自己的职责和使命,认真对待每一个工作任务、将民生放在心中,竭尽所能为人民服务,真正以人民为中心,把权力运用到从民众最需要处。
二、权力是有限制的权力是有限制的,领导干部必须遵守法律和政策的原则。
领导干部在职责范围内,不能超越法律界限,不能打压和排挤不同意见,不能随意使用职权,不能干预司法独立。
必须通过科学的和合理的方法来达到工作的目标,而不能是破坏法律意义,扰乱工作秩序和生产力的正常运作。
三、权力是有责任的权力越大,责任也就越大。
领导干部一旦接受了一定的职位,就承担了相应的责任,而且责任是不能逃避的。
领导干部在工作中,必须勇于承担责任,承认错误,认真思考错误原因,并采取有效的措施,避免类似的错误再次发生。
四、权力是有风险的具有权力的人,其周围总会有诱惑和风险。
权力的滥用往往会导致违法乱纪和严重的后果,影响到个人、家庭、社会和自己的名誉。
领导干部除了传承正确的权力观念,也应该加强自我约束,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避免轻信谣言和口舌之争,同时要高度警惕各种可能的风险,减少任何可能的风险。
五、权力应该依赖于法治领导干部必须尊重法治原则,并且要维护法律尊严的权威。
在行使权力的过程中,必须以法为依据,勇于推行司法独立,支持公正的诉讼方针,切实维护公民权利和自由,保护国家法律制度的完整性,并确保自己的言行符合法律规定。
综上所述,领导干部需要具有正确的权力观,必须时刻提醒自己,认真履行职责,保持谦虚、谨慎和敬畏的态度,在工作中充分运用权力,均衡权力,使权力发挥到最有利于维护人民群众利益的作用中。
领导干部要树立正确的权力观

领导干部要树立正确的权力观一、引言正确的权力观对于领导干部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权力在任何组织中都是不可避免的存在,但是如果没有正确的权力观念,权力就有可能被滥用、变质甚至导致腐败。
领导干部作为组织中的核心和重要角色,应该树立正确的权力观,以实现自身的崇高使命,保持干部作风,为人民群众谋福祉。
二、权力的本质和作用权力是一种资源,它可以被用来改变他人的行为和影响组织的决策。
权力既可以是正面的,也可以是负面的。
正确的权力观应该明确权力的本质和作用,即权力是为了服务人民、促进公共利益的工具,而不是个人谋取私利的手段。
三、领导干部的权力责任作为领导干部,权力是无法避免的,但是权力的行使应该伴随着相应的责任。
领导干部应该清楚自己的权力来源,即来自于人民、来自于党组织的授权,而不是凭空产生的。
同时,领导干部应该明确自己的权力边界,不将权力滥用为个人谋取私利的工具。
四、正确的权力行使方式领导干部要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就需要在权力行使过程中遵循一定的原则和方式。
首先,权力的行使应该遵循制度规定,不得违背法律和党的纪律。
其次,权力行使应该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科学决策,不得主观随意、任性妄为。
另外,领导干部在权力行使过程中应该坚持廉洁自律,不得以权谋私,要保持良好的作风。
五、建设权力透明和监督机制为了有效遏制滥用权力和腐败现象,建设权力透明和监督机制是必不可少的。
领导干部应该支持和积极参与权力透明化的建设,通过公开透明的决策程序和信息公开,减少权力的隐私性和不确定性。
同时,需要建立有效的监督机制,包括内部监督和外部监督,对领导干部的权力行使进行监督和约束。
六、提高领导干部的素质和能力正确的权力观需要建立在领导干部的良好素质和能力基础上。
领导干部应该注重自身修养,提高自身的道德水平和专业素养,不断提升自己的管理能力和决策能力。
此外,还应该不断学习和创新,保持与时俱进的良好状态,以更好地服务人民,发挥权力的正向作用。
七、结语正确的权力观是领导干部应该具备的重要素质之一。
领导干部要树立正确的权力观、群众观、大局观

党员干部必须牢固树立正确的权力观、群众观、大局观同志们:我给大家上的是一堂党课,主题是反腐倡廉专题教育,抽个时间请大家坐下来一起学习学习确有必要,这不仅是加强我们党员干部队伍建设的一项重要举措,也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巩固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成果的客观需要。
结合反腐倡廉专题教育,今天我和大家主要探讨一下正确对待权力观、群众观、大局观的问题。
“水静则明”。
将浑浊之水盛进容器,待其中的泥沙等杂质完全沉淀后,水就会恢复其清澈透明的本性。
这种自我净化、追求明洁的能力,给我们以深刻的启示。
因此,我们党员干部要像静水那样,保持平和的心态,清除私心杂念,克服心浮气躁,不断加强思想道德修养和马克思主义“三观”的改造。
如果自我放纵,疏于自律,就会像沉渣泛起的浊水那样,思想受到玷污,心境滋生瑕疵,为功名利禄所困,进而理想信念动摇,人生方向迷失,走向危险的境地。
第一个问题,讲一讲如何正确对待手中的权力‚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
成克杰、胡长清等重大典型案例,为我们各级领导干部提供了很好的明断得失的镜子。
在新的历史时期,在腐败与反腐败的对臷与较量中,共产党人正经历着邪恶与正气、徇私与党性、腐败与民心之间的抉择。
领导干部如何对待手中的权力,是在这场抉择中无法回避的问题。
每一名党员干部都必须树立正确的权力观,正确对待手中的权力,切实为人民掌好权、用好权。
要切实解决好江泽民总书记反复告诫全党的‚人生为什么,入党为什么,掌权干什么‛的问题。
(一)错误权力观的集中表现当前一些错误的权力观,确实在我们一些领导干部的身上有所体现,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1、把权力作为获利的工具,利用职权谋取私利。
近年局级以上干部涉案的不少,这些人的涉案情况各不一样,有贪财的、有好色的、有奢侈浪费的、也有失职渎职的,但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利用手中的职权谋取私利,这是一个带有共性的问题。
在以权谋私方面,这些大案要案具有很突出的代表性。
我们认为,作为一名共产党的领导干部,不管采取什么样的做法,利用手中的权力谋取私利都是不可以的。
浅述领导干部正确的权力观

浅述领导干部正确的权力观在现代社会中,作为公共权力行使者的领导干部承载着重要的责任和使命。
正确的权力观对于领导干部来说至关重要,它不仅关乎着领导干部个人的形象和声誉,更关系到整个国家和民族的发展进步。
正确的权力观是指领导干部在行使权力过程中正确对待、正确使用和正确维护权力的态度和观念。
领导干部应该树立正确的权力观,把握好自身的权力边界,做到廉洁自律、公正廉明,实现自身价值和维护社会公共利益的统一。
首先,领导干部应该树立正确的权力观,明确权力的边界和责任。
权力是领导干部作为公职人员所必须行使的工具,但是权力的边界是存在的,领导干部应该清醒地认识到自己的权力范围和职责,不能越雷池一步。
身在高位的领导干部更应该懂得自我克制,遵守法律法规,严格约束自己的行为,严守职业操守,不得利用职权谋求私利,不得滥用职权压迫百姓,做到心有所畏、严于律己。
其次,正确的权力观要求领导干部必须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
制度是对权力的约束和规范,领导干部只有在制度的约束下,才能真正做到依法行使权力、规范行使权力,实现权力的合理化和规范化。
领导干部应该坚决维护制度的尊严,不得违法乱纪,不得突破制度的底线,不得打破规矩,要以制度的要求来规范自己的行为,做到守纪律、讲规矩。
第三,正确的权力观要求领导干部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和正确的价值取向。
当领导干部在权力面前时,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正确判断和处理权力的关系,不被欲望蒙蔽,不为私利所驱使。
一个领导干部的权力观是否正确,关键取决于其是否能够坚守正确的价值取向,始终以公共利益为重,始终保持对社会责任的担当,不以权谋私、不以权谋利,不以权谋名,做到公而忘私、公而忘己。
第四,正确的权力观要求领导干部必须遵守职业道德和行为规范。
领导干部是国家和民族的形象代表,作为公职人员,应该具备高尚的道德品质和良好的职业操守,时刻以身作则,做到道德榜样,不因权力而骄奢、不恃权而傲物,淡泊名利、恪守本分,做到清正廉洁、公正廉明,始终以道德规范严格要求自己。
领导干部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权力观和政绩观

树立正确的世界观、权力观和政绩观党中央一再要求领导干部树立正确的世界观、权力观和政绩观。
大家在领导工作实践中一定都有自己的认识和体验。
今天我们就来专题研究和交流这方面的认识和体验。
一、树立正确的世界观我们没少强调世界观,但轻视世界观的人仍然很多。
其实,世界观既不是套话,也不是大话,更不是空话,它很实在,很具体,很普遍,每个人都有,对每个人都很重要。
话题是老了点,但正因为它很重要,正因为很多人不重视,才需要不断讲,反复讲。
(一)世界观定义及其类型世界观是人们对世界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
对我们所处的这个世界,一个人有一个看法,有多少个人就有多少个看法,但世界观归结起来,无非就两种:一种是唯物主义世界观,一种是唯心主义世界观。
为什么有的领导干部喜欢深入实际,调查研究,制定规划可行,设计方案靠谱?那是因为他拥有一个唯物主义世界观。
这种世界观告诉他: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一切要从实际出发。
为什么有的领导干部辛辛苦苦建成的项目,竣工之时,就是亏损之日,就是因为这个项目是他闭门造车、想当然、拍脑袋产生的。
为什么他不看看本地实际、不听听专家意见、不做做可行性研究?因为他拥有的是唯心主义世界观。
这种世界观使他相信:自己高明,别人不行;不怕做不到,就怕想不到;只要想得到,就能做得到;这是标准的唯心主义世界观。
世界观这东西,正确的时候,往往感觉不出来,但世界观出了问题,人迟早要出问题。
(二)世界观的作用和意义世界观是方向盘,是“管”方向的。
汽车,方向盘失控,一定要出事;人,世界观出故障,一定会偏向。
世界观是方法论,是“管”方法的。
世界观对了,就有了办法。
世界观是思维方式,是“管”思维的。
思维方式上的这些差异,都导源于世界观的差异。
世界观是人生观,是“管”人生的。
健康的人生来源于健康的世界观,扭曲的人生产生于扭曲的世界观。
世界观还决定领导观、权力观、政绩观、群众观、发展观等等。
总之,世界观是人的总开关、总钥匙,是人的全部精神和行为的总导演、总指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领导干部如何认识和树立正确的权利观这次讨论的题目是:“什么是正确的权利观、地位观、利益观”,所谓权利观、地位观和利益观,就是人们对待权利问题、地位问题和利益问题的基本看法和态度。
这三者之间是紧密相连、相互制约的。
对于党员领导干部来说,权利观是基础,是起决定作用的,有什么样的权利观,就有什么样的地位观和利益观。
而地位观和利益观又反过来影响着权利观,错误的地位观和利益观又会扭曲权利观,最终导致当事人在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甚至滑入违法犯罪的深渊。
作为金融行业的从业人员,每天都与金钱和利益打交道,各种各样的诱惑始终在考验着我们,如何在这些考验面前始终保持正确的“三观”,坚决做到“拒腐蚀,不变质”是我们每一个人都面临的课题。
在这次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如何更好的完成党和政府交给我们的工作,推进单位全面建设又好又快发展,使本单位成为推动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持力量乃至发挥更大的作用?作为领导干部,首先就要解决好权利观问题,必须正确理解权利与权利观的基本内涵,牢固树立正确的权利观,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
下面我就领导干部如何认识和树立正确的权利观这个问题汇报一下自己的看法。
一、正确权利观的基本内涵1何谓权利?从狭义上说,权利是指法律赋予人实现其利益的一种力量,通常可以理解为法律赋予权利人某种作为或不作为的许可或认定,其内涵在于权利人享有或拥有某种资格、利益、能力或主张,别人负有不得侵夺,不得妨碍的义务。
而权利观就是人们对待权利问题的基本看法和态度。
那什么是正确的权利观呢,正确的权利观都有哪些内涵呢?我认为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一是要正确认识手中权利的来源,这是出发点,也是基本点和落脚点。
中国共产党是领导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伟大的党,大到我们党的执政权也好,小到我们信用社各级领导班子、各级领导干部手里的权利也好,这权利来源在哪儿,都是来源于人民,正确的权利观首当其冲是来源问题,要有正确判断。
我们一定要认识到权利不是来源于个人,谁提拔我我向谁负责的认识是完全错误的,是把公共权利私有了,把本来是公共权力的传接、委托、代理变成了私权,变成了个人人情交换、交易的工具。
还有的人认为我手里的权利是因为我能干,我争来的,这个观念也是不对的。
你再能干,没有组织的信任,没有人民的委托,没有法定程序的传接,权利是不可能到了你手里,由你去使用的,这样的观念发展到最后就会自高自大,目空一切,凌驾于组织之上,结果可想而知。
这些都不是正确的权利观,都是在权利的来源这个根本问题上发生了认识偏差,如果一个领导干部如果在权利的来源认识上发生了严重的偏差,他不出事是反常的,违法乱纪出事是正常的,所以说正确的权利观首当其冲是对权利来源于何处要有清醒的定位和认识。
二是要正确理解和把握权利使用的规则和要求。
在现代社会中公共权利的使用有哪些规则和规范呢,一句话,就是依法办事。
权利运作的最大规则就是宪法和法律,各级各类领导干部要提高和树立法律意识,严格依法办事,尤其是作为金融行业的从业人员,更是要把国家的金融工作法律法规当成最根本的工作指导原则,严格执行各种法律和规章制度,按照既定的程序和章程一步一步来,绝不越雷池一步,只有这样才能最大限度的保障个人和单位的利益。
作为领导干部,如果法律观念淡薄,依法办事的立场和态度没有树立起来,那必然就在实践中行使权利不讲程序、不讲规范,随心所欲想怎么干就怎么干,这样做的后果是什么大家都很清楚,导致的结局我想也是不言而喻的。
三是要正确对待权利的制约与监督。
权利是各级领导干部手中的力量,而任何力量,特别是公共权利力量如果失去了制约、失去了监督就可能把这个权利的运行置于一种高风险状态中。
因为没有了监督制约,这个权利运行的好与坏完全都寄托于权利当事人的自觉性上,而万一他不自觉,或者就算他思想意识上没有问题,但是能力上有缺陷都会导致权利运行的失控。
所以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无论是党政机关还是企事业单位现在都格外重视对权利的制约和监督。
我们联社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要全心全意的3为职工和客户,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就必须要认真接受来自群众和相关主管部门的监督,拒绝监督、排斥监督、对抗监督,都会带来很大的犯错风险和隐患,都是完全错误的。
因此高度重视和正确对待权利的制约与监督是正确权利观不可分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四是正确认识手中的权利与私人利益的关系。
按照常理来说,作为领导干部,既然是从事公共权利的的管理,在公共生活中行使权利,那最起码的底线就是要公私分明,然而中国几千年来的政治传统又恰恰是公私不分,这也是一种中国特色,古代中国历朝历代国就是家,家就是国,一部家天下的历史模糊了公私之间的界限。
大家不要小看这个传统的影响,尽管我们已经进入现代民主法治社会,但一些人仍然深受传统思维的影响,没能够理顺公共权利和私人利益的关系,使两者相互纠缠,相互勾兑,行使权利过程中既是为公也是为私,既是为国家、为党,也是为了给自己搂好处,从而犯下了不可饶恕的罪行。
因此正确的权利观必须是将个人利益和公共权力所追求的利益严格区分,分清界限,公是公、私是私,公私分明,绝不在这方面犯含糊不清的错误。
二、领导干部树立正确权利观的必要性了解了正确权利观的内涵,我们还需要了解树立正确权利观的必要性。
我们党自成立之日起,就鲜明地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确立为自己的根本宗旨。
十八大后党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又不断强调广大党员尤其是领导干部要切实加强主观世界的改造,树立牢固的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树立正确的权利观、地位观、利益观,这是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的。
首先,树立正确的权利观,这是深刻总结国际上若干政党兴衰成败经验教训,保证党的执政地位的必然要求。
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一些原社会主义国家的共产党的崩溃,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这些政党的权利观发生了重大变化,党的权力与群众的要求相脱离,党的利益与人民群众的利益相对立,使这些政党严重脱离群众,最终导致他们失去了凝聚力和吸引力,进而失去了政权。
第二,树立正确的权利观,是永葆共产党人的本色,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蓬勃生机和活力的现实需要。
只有树立正确的权利观,切实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才能真正解决好保持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这个重大问题,才能把亿万人民群众紧紧团结在党的周围,不断增强执政的基础,永葆共产党人的本色,始终保持我们党的蓬勃生机和活力。
第三,树立正确的权利观,也是保持党员领导干部自身纯洁正派,拒腐防变的根本保障。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在社会财富极大增加的同时,部分党员领导干部抵制不了诱惑,腐化变质的问题变得尤为突出。
尤其是金融领域,由于行业的特殊性和便利性,如果领导干部不能树立正确的权利观,是很容易发生腐败问题的。
因此,树立正确的权利观,进而树立正确的地位观和利益观,从思想5上筑牢拒腐防变的防线是保持党员领导干部自身纯洁正派的根本保障。
三、如何树立正确的权利观一是坚定理想和信念,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对于领导干部来说,打牢思想政治基础,筑牢思想政治防线,最根本的就是要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每一个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都要以焦裕禄、郑培民、李林森等优秀共产党人为榜样,坚定共产主义理想和社会主义信念,从思想上行动上正确认识和行使我们手中的权力,勤政为民,无私奉献。
二是加强理论学习和教育,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和党性修养。
树立正确的权利观,学习是一条必不可少的途径。
作为共产党人,如果放松了学习,思想就会落后于形势,就会丧失先进性,就会使精神世界陷于低级趣味,就难以抵挡物欲的诱惑,政治上也就不可能成熟。
加强理论学习,重点要加强对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学习领悟,积极践行“中国梦”,加强思想政治修养,提高精神境界,保持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崇高的价值追求。
树立正确的权利观,还要加强干部队伍的教育。
通过全面的经常的教育,让党员领导干部将个人的名誉、地位、利益等问题看清看透,从而自觉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道德防线。
三是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
牢固树立正确的权利观,必须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上下功夫,对于我们联社的党员干部来说,就是要树立全心全意为客户、为职工、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的思想。
一方面要树立“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的观念,始终不能忘记权利的人民性。
必须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坚持做到有权不辱崇高使命,位高不失公仆之心,用实际行动回报人民对自己的厚爱。
另一方面要将权利来自人民,又植根于人民的关系有机的结合起来。
“权力为人民所给,当受人民监督,为人民服务”。
认真贯彻好党的群众路线,使权力植根于群众,紧紧依靠群众,密切联系群众,随时随地倾听群众呼声,深入了解群众情绪,全面代表群众利益,永远保持权利的人民性这个本质。
四是增强自律意识,自觉接受监督。
一方面,制约权利需要自律。
每一名党员干部一定要增强全局观念,增强自律意识,加强自身的党性锻炼和从政道德修养,常修为官之德,常怀律己之心,常思贪欲之害,不为名所累,不为利所缚,堂堂正正做人,清清白白做官,严于律己,率先垂范。
要正确处理权力与责任的关系,尽心尽责地把党和人民的事情办好。
另一方面,权利的制约离不开监督。
监督是遏制和减少权利腐败的重要环节。
监督中要突出重点,加强对领导干部特别是主要领导干部的监督,加强对决策和执行等环节的监督,加强对人财物管理和使用的监督;要关口前移,做到问题早发现、早诫勉、早处理,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要依靠制度,有了制度才有章可循,有规可依;要延伸空间和领域,加强八小时以外的监7督,做到领导干部的权利行使到哪里,领导活动延伸到哪里,党组织的监督就实行到哪里。
总之,只有通过全方位,不间断的监督,才能使权利真正在阳光下运行,才能让领导干部树立起真正正确的权利观。
我的发言完了,不妥之处,请领导和同志们批评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