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诊治进展

合集下载

后内侧入路治疗后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

后内侧入路治疗后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
13 术后处理 只要内固定可靠, . 术后即可行膝关节的主被
干扰少, 术后切口愈合不良发生率低。 在向深层解剖时不需要 解剖神经和血管, 将腓肠肌内侧头向外侧牵拉即可达到手术 操作界面, 解剖层次清晰, 显露充分。 不需要干扰胭窝动静脉, 使出血量明显减少, 避免了血管损伤等并发症, 术后出现静脉 炎及栓塞的可能性大为降低。 切口小、 创伤小、 疼痛轻、 固定牢 靠, 使得术后早期功能锻炼成为可能, 术后膝关节功能恢复快
分 标 准评 定 , 1 优 2例 , 3例 , 2例 , 良率 8 . 。结 论 膝关 节 的 后 内侧 人 路 为骨 折 的 直视 复 位 和 固定 提供 了 良 良 可 优 82
好 的 操作 空 间 , 合 空 心钉 或 钢 丝 内 固定 是 治疗 后 交 叉韧 带 胫 骨 止点 撕 脱 骨折 的一 种有 效 方 法 。 结 关 键 词 : 交叉 韧 带 ; 骨 ; 脱 骨折 后 胫 撕
测量 股 骨 颈 前 倾 角 的 比 较 [ ] J .中华 创 伤 骨 科 杂 志 ,
2 0 6 1 ): 3 6 1 6 . 0 4, ( 2 1 5 — 3 1
收 稿 日期 : 0 10 — 3 2 1 -82
作者简介 : 闰剑 平 (9 2 ) 男 , 主任 医师 , 16- , 副 河北 省保 定 市 第 三 中心 医院 骨科 ,7 0 1 015 。
实 用 骨科 杂 志
第 1 卷 , 1 ,0 2 1 8 第 期 21 年 月
外侧缘向下做切口, 至关节线水平弧向外侧, 沿胫骨内后髁内 缘向下至关节平面下 6 m。切开皮肤、 c 皮下组织, 向两侧筋膜 下游离皮瓣, 注意保护隐神经和大隐静脉, 向外牵开腓肠肌内 侧头, 向内牵开半腱肌腱 , 显露胭动静脉的内侧返支、 半膜肌 在后关节囊上的附着, 结扎内侧返动静脉, 切开关节囊可显露 后交叉韧带的胫骨附骊点。观察骨折块的大小、 碎裂程度, 若 主要骨折块直径大于等于05 l, . c 用空心钉固定, n 复位后置人 导针, 透视示骨折复位满意, 沿导针方向钻孔, 直径 4 0 m . m 螺丝钉带垫片沿导针旋入骨折对端固定 , 拔出导针。 若主要骨 折块直径小于 05 m, . 用钢丝固定。 c 以直径 15 . mm克氏针自 胫骨结节内侧向骨折断面钻两个相距 10c 的平行骨孔, . m 钢

后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

后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

康复训练
膝关节活动度训练
在疼痛可忍受的情况下,逐渐增加膝 关节的活动度,以恢复关节的正常功 能。
肌肉力量训练
通过进行腿部肌肉的力量训练,增强 膝关节的稳定性。
平衡和协调训练
进行平衡和协调训练,以增强身体的 平衡感和协调性。
日常生活活动训练
指导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如何保护膝关 节,如上下楼梯、坐下和站起等动作 的正确姿势和方法。
戒烟限酒
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戒烟限酒, 减少对骨骼和身体的损害。
良好的作息习惯
保证充足的睡眠和规律的作息时间, 有助于身体恢复和保持健康状态。
定期检查与早期干预
定期进行身体检查
及早发现骨骼和关节的问题,采取相应的预防和治疗措施。
关注身体信号
留意身体的异常信号,如疼痛、肿胀等,及时就医检查和治疗。
早期干预
02
03
外力作用
通常是由于膝关节受到外 力的直接冲击或扭转力, 导致后交叉韧带受到过度 拉伸或剪切。
韧带强度不足
当膝关节处于半屈曲状态 时,后交叉韧带的紧张度 相对较低,容易受到损伤。
骨质疏松
骨质疏松患者的骨质较为 脆弱,容易发生骨折。
流行病学
发病率
后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在运动 损伤中较为常见,特别是在足球、篮 球等需要膝关节频繁活动的运动中。
预防与治疗
在骨折愈合过程中,应尽量恢复关节面的平整性,减少关节 磨损。若出现创伤性关节炎症状,可采用药物治疗、物理治 疗、手术治疗等手段进行治疗。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04 预防
运动防护
穿戴防护装备
在进行高风险运动时,应穿戴合适的防护装备,如护膝、护腕等, 以减少意外伤害。
掌握正确的运动技巧

可吸收螺钉治疗膝后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性骨折

可吸收螺钉治疗膝后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性骨折

可吸收螺钉治疗膝后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性骨折摘要】目的:总结分析膝后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性骨折临床疗效。

方法:对2001年1月~2008年10月间共收治的27例膝后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性骨折用可吸收螺钉固定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27例均获得随防,时间8个月~2年,平均1.5年,优15例、良7例、可5例、差0例。

结论:可吸收螺钉治疗膝后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为临床满意疗效的方法之一。

【关键词】后叉韧带; 骨折; 可吸收螺钉【中图分类号】R680【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2523(2011)03-0099-02后交叉韧带是维持膝关节稳定的重要结构,其损伤后将直接导致膝关节的直向不稳定,远期出现关节退行性病变,随着时间延长而加重,交叉韧带损伤常属严重暴力损伤,早期易漏诊。

我科自2001年1月~2008年10月间,对27例膝后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性骨折进行切开复位,可吸收螺钉内固定术,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病例共27例,男19例、女8例、年龄18-54岁,平均37岁。

交通事故伤21例,运动损伤3例,其它伤3例。

左膝9例,右膝18例,合并股骨骨折4例,合并颅脑外伤7例。

单纯为PCL损伤19例,手术距外伤时间2周以内的21例、3周内的6例。

1.2膝关节检查,27例后抽屉试验均阳性,本组病例行膝关节正则位片及部分后侧加做MRI检查。

1.3内固定材料,采用芬兰生产的BIOFIX(百优)可吸收螺钉,为松质骨螺钉,规格有两种:螺钉外径4.5mm,内径3.5mm,长度25-55mm,螺钉外径3.5mm,内径2.5mm,长度25-55mm,采用环氧乙烷消毒无菌包装。

1.4手术方法1.4.1切口设计,取腘窝内中1/3交界处的点,经过此点做一垂直线,此线2/5位于腘窝内中1/3连线点的上方,3/5位于窝内中1/3连线点的下方,切口长的5-6cm。

1.4.2俯卧位,硬膜外麻醉:最好在气止血带下手术:驱血上止血带压力为60Kpa。

运用可吸收螺钉治疗后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

运用可吸收螺钉治疗后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
钻 孔 . 丝 . 入 35 45 攻 拧 . ̄ .mm 可 吸 收 螺 钉 固定 的 方法 则 较 少 。可 吸收 螺 钉 是 以 L ~ 1至 2枚 ( 日本 冈 子 ) 行 后 抽 屉 试 验 显 聚 乳 酸 为 材 料 采 用 高 压 热 延 伸 技 术 制 造 。
maae n [] ru a 20 ,45 6— ng met J. Ta m ,0 3 5 :1 J
后 , 用 可 吸收 线 修 复韧 带 撕 裂 处 . 螺 应 使
后 交叉 韧带 是 维 持膝 关 节 后 向 稳 定 中 2例 , 0例 , 良率 9 _ 。 差 优 43 %
的 重要 结 构 .其 撕 脱 骨折 多 发 生 于 胫 骨
钉钉尾包埋于韧带内 ; ③较之金属螺钉 ,
可 吸 收螺 钉 固定 强 度 可 能 稍 弱 。 因此 , 建
囊 , 露 髁 间棘 后 方 并显 露 骨 折 。 理 骨 主 张 行 切 开 复 位 内 固 定 术 。 就 文 献 报 道 暴 清
折 断 面 及关 节 腔 的 积 血 , 位 骨 折 块 . 复 用 来 看 .其 所 用 的 内 固 定 材 料 主 要 有 尼 龙 1 克 氏针 临 时 固定 骨 折 块 后 .用 钻 头 线 、 丝 、 属 螺 钉 。 采 用 可 吸 收 螺 钉 枚 钢 金 而
验 呈 弱 阳 性 。 最后 随访 时按 L s omt yhl 】 膝 剖 较 复 杂 , 中分 离 时 . 意 保 护 血 管 及 术 注
[ 稿 日期 :0 9 0 — 7 收 20 — 6 1 ]
( 辑: 编 李 谷)
关 节 功 能 评 分标 准 , 组 优 2 本 8例 , 5 神 经 ;② 保 证 足 够 的 进 钉 隧 道 并 选 择 合 良 , 适 长 度 的 螺 钉 . 中丝 锥 攻 丝 , 度 不 小 术 深

Fastin RC锚钉治疗膝关节后交叉韧带胫骨止点粉碎骨折

Fastin RC锚钉治疗膝关节后交叉韧带胫骨止点粉碎骨折

牵拉 , 维持 前 抽 屉 实 验 ( D ) 验 样 胫 骨 张 力 , A T实 以
保证术 后 P L的 正 常 应 力 。对 于合 并 半 月 板 损 伤 C 者 , 同 时行半 月板成 形 术 。合 并 A L及 P C损伤 可 C L 给予一 期 重建 , 于合并 MC 对 L损 伤者 可 给予 非 手术 治疗 。手 术完成 后 , 冲洗 伤 口, 置 引流 片引 流 。缝 放
山东 医 药 2 1 0 2年第 5 第 2 2卷 0期
F snR at C锚 钉治 疗 膝 关 节 后 交 叉 韧 带 i 胫 骨 止 点 粉 碎 骨 折
汪 国友 , 世杰 , 扶 沈华 睿 , 关钛 元
( 泸州 医学 院附属 中 医院 , 川 泸州 6 6 0 ) 四 4 00
摘要: 目的
纵 形切 开关 节囊 , 显露 骨折 。先 采 用 F sn R at C锚 钉 i
自带 的尾线 从 P L与骨延 续 部 进 行 编织 缝 合 , 量 C 尽
减 少韧 带骨块 骨 质 丢 失 。将 骨折 面 清 理 成 新 鲜 面 , 重新 复位 , 最大 程度恢 复 原位 或接 近原位 固定 , 以免 后 期膝 关 节不 稳 定 J 。再 根 据 骨 块 复 位 情 况 , 2 把
建 提示 撕 脱 骨 块 为粉 碎 性 , e es K ee 分 型 : M yr— e vr Mc Ⅲ型 3例 , Ⅳ型 l 9例 。
第 2天 开始 患侧 足 跖 屈 背 伸 及 股 四 头肌 舒 缩 锻 炼 。 患膝 伸 直位 支 具 固定 4周 , 后 可戴 支 具 下地 部 1周
若采 用传 统 的切 开 复位 螺 钉 固定也 较 困难 , 能 很 不
好 固定碎 骨块 及 维持 韧 带 的稳 定性 , 易 导致 手 术 容 失败 。我科 2 0 0 7年 1 2月 ~2 0 0 9年 8月采取 膝后 内 侧直 切 口切 开 复 位 , at C锚 钉 缝 合 固定 治 疗 FsnR i

后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诊治进展

后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诊治进展

后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诊治进展后交叉韧带(PCL)是维持膝关节稳定的重要结构。

临床上后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虽然较少见,但一旦损伤将直接导致膝关节的后向及旋转不稳,引起膝关节的退行性变。

目前,针对有移位的后交叉韧带胫骨止点骨折主张手术治疗,使其达到解剖结构,恢复后交叉韧带的张力及膝关节的稳定性。

本文就该类损伤的诊断及治疗作一综述。

1 解剖特点及损失机制后交叉韧带起自股骨内髁的外侧壁,向后内侧止于胫骨髁间棘后方的斜坡面上,其胫骨止点处的附着面较宽大,附着力也较强,故暴力作用时常导致此处的撕脱骨折。

后交叉韧带的主要功能是限制胫骨相对于股骨的后移,其限制力约占95%,一旦发生胫骨止点的撕脱骨折,则胫骨相对于股骨的后移将增加,尤其是屈膝30°以上时更明显。

后交叉韧带在屈膝位时张力最大,此时若受到作用于胫骨上端由前向后方的暴力如交通事故中物体撞击或跪地伤等,易导致该类损伤发生。

同时,膝关节的内外翻、过伸及旋转均会引起后交叉韧带损伤,但通常合并有其他韧带的损伤。

2 诊断2.1病史膝关节外伤史,尤其跪地伤、交通伤、坠落伤或直接作用于胫骨的后向暴力。

2.2体格检查后抽屉试验最为可靠。

Rubinstein等报告:后抽屉试验判断PCL损伤的敏感度达99%,特异性达98%。

查体时患者取平卧位,屈髋45°屈膝90°,检查者双手握住患肢的胫骨近端并想后外施力,评估胫骨平台与股骨髁的移位程度。

胫骨后移0-5mm为(+),5-10mm为(++),10-15mm为(+++),移位越大,说明损伤越严重。

胫骨后沉试验也较常用,检查时患者取平卧位,屈髋屈膝90°,侧方观察患侧胫骨结节较健侧下移的距离,下移大约5mm即为胫骨后沉试验阳性。

此外查体还可见膝关节肿胀,腘窝区局部皮下淤血、瘀斑,浮髌试验(+)等,均有助于诊断。

2.3辅助检查 X线平片能显示PCL胫骨止点处皮质连续性中断、骨小梁中断、骨折碎块等;CT检查能更清楚地显示骨折线及骨折移位程度;MRI检查为非侵入性影像学检查,对骨骼肌肉系统疾病诊断效果最佳,Gross等研究认为,MRI对PCL损伤的诊断准确率高达99%。

后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性骨折治疗进展

后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性骨折治疗进展

P C L 胫骨止点撕脱性骨折是一种特殊类型的后交叉 韧带 损伤, 撕脱的骨块一旦移位 , 非手术治疗一般难以复位, 且易 发生骨不愈合 [ 1 ] 。 因此对有移位的 P C L 胫骨止点撕脱性骨折 , 应尽早手术复位内固定进行修复 , 以达到交叉韧带重建中的解
难 以复位 。 骨折不愈 合的发生率很 高 , 容易造成 P C L 功 大于 3 m m和骨折有翻转 剖重建和等长重建, 达到骨一 骨愈合, 恢复膝关节的稳定性[ 2 ] 。 全[ 为了更好的治疗 P C L 胫骨止点撕脱性骨折 , 学者们对 P C L 胫 移位为手术适应证 , 骨折移位小 于 3 m m可采取非手术治疗 ; 骨止点撕脱性骨折的内固定选材与手术方式进行 了系统 的研 但临床发现多数无移位的骨折, 随着膝关节的轻度活动或胫 究, 虽然意见不统一 。 但也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 本文 旨 在从 P C L 胫 骨止 点撕脱性 骨折 的内固定选材 与手 术方式的特点 出发 ,
2 P C L 胫骨止点撕脱性骨折的诊断
股 四头肌腱 的代偿作用 可使膝 关节 向后 不稳定 得到部分 纠
正。 且患者短期 内的主观症状较少 , 因此常用石 膏固定保守治 P C L 胫骨止点撕脱性骨折损伤的力学机理 ,多为屈膝位 疗 。 这种保守固定可引起关 节僵 硬, 骨折移位 , 股四头肌 萎缩 , 时胫骨受 由前 向后 的冲击力或过伸损伤 , 使胫骨平 台相 对股 关节疼痛 。 行走 困难 , 关节早期退变等一 系列并发症 [ 1 。所 骨髁向后移位, 后交叉韧带受张力 , 撕脱胫骨髁间后嵴。膝关 以 , 此种治疗方案 已被淘 汰。而切 开复位 内固定手术 治疗膝 节检查时, 因受伤早期膝关节肿胀、 疼痛等原因, 抽屉试验的 关节 P C L 胫 骨止点撕 脱性骨折 ,传 统多采用膝 关节后 正 中 假 阴性 率较 高 , 对 x线 片检查 有疑似者 , 应作 C T或 M R I 检 “ S ” 形切 口或后 内侧“ L ’ , 形切 口 ; 但 因其手术切 口长 , 术中 查I 6 ] 。其 临床 多表现为 膝关节肿胀 、 疼痛 、 屈伸受 限、 后抽屉 出血多 , 深部空间狭小 , 操作 困难 , 后期切 口 瘢痕较大 , 容易粘 试验 阳性 ; 急性 期对其患膝关节进行穿刺时可抽 出脂肪血液 ; 而应用 x线及 C T 三维重建可 明确其诊断及撕脱骨折处 的损 伤程度 ; M R I 可进一步 明确 有无 软骨 、 半 月板及其韧带损伤 , 以便进一步来指导临床治疗 。

后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治疗分析

后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治疗分析

固 定 6例 , 钉 固 定 4例 , 吸 收 钉 固 定 l 螺 可 2例 。膝关 节 活 动 无 疼 痛 , 伸 不 受 限 , 抽 屉试 验 阴性 。 走 无 旋 转 不 屈 后 行
稳 。结 论 单 纯 后 交 叉 韧 带 胫 骨 止 点 撕 脱 骨 折 。 用 膝 后 内 侧 倒 “ ” 切 口人 路 , 可 吸 收 钉 内 固定 能 避 免 二 次 采 L形 用
手术 , 手术过程简单 。 且 关 键 词 胫 骨 止 点 撕 脱 骨 折 ; 术 ; 手 固定
中图 分 类 号 : 8 .2 文 献 标 识 码 : R6 34 A
膝关 节 的 稳定 性 主 要 靠 韧带 来 维 持 。 块 上 , 距 离 应 近 。 免 影 响 后 交 叉 韧 带 造 成 膝 关 节 直 向 不 稳 .还 可 以导 致 膝关 但 以
维普资讯
《 海南 医学 )o 8年第 l 2o 9卷第 l 0期
文章 编 号 :0 3 6 5 2 0 )0 0 8 0 10  ̄ 3 0(0 8 l— 9 — 2
经 验 交 流
后 交 叉韧 带 胫 骨止 点 撕 脱 骨 折治 疗分 析
殷 锋 , 丽娟 乔 5 10 ) 7 80
并 股骨髁 部 骨折 1 , 骨平 台骨 折 3 。 胫 骨 髁 间 隆 凸后 方 .是 后 交 叉 韧 带 的 动 治 疗 的 依 据 。手 术 如何 选 择 入 路 及 内 固 例 胫 例
1 . 手 术方 法 2 本 无 另 单 纯 胫 骨 止 点撕 脱 力 附 力 点 , 一 止 点 在 股 骨 内 髁 外 侧 面 。 定 物 , 组 各 种 方 法 病 历 少 , 统 计 学 意
损 伤 较 少 , 在 膝 关 节 韧 带 结 构 中 , 交 吸 收 钉 , 可 强 行 拧 入 , 则 断 裂 达 不 到 导 致 关 节 退 行 性 改 变 田 但 后 不 否 。另 外 。 交 叉 韧 后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后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诊治进展
发表时间:2013-08-01T16:42:11.327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3年第24期供稿作者:范青洪刘毅
[导读] 膝关节的内外翻、过伸及旋转均会引起后交叉韧带损伤,但通常合并有其他韧带的损伤。

范青洪刘毅(贵州省遵义医学院附属医院骨一科贵州遵义 563000)
后交叉韧带(PCL)是维持膝关节稳定的重要结构。

临床上后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虽然较少见,但一旦损伤将直接导致膝关节的后向及旋转不稳,引起膝关节的退行性变。

目前,针对有移位的后交叉韧带胫骨止点骨折主张手术治疗,使其达到解剖结构,恢复后交叉韧带的张力及膝关节的稳定性。

本文就该类损伤的诊断及治疗作一综述。

1 解剖特点及损失机制
后交叉韧带起自股骨内髁的外侧壁,向后内侧止于胫骨髁间棘后方的斜坡面上,其胫骨止点处的附着面较宽大,附着力也较强,故暴力作用时常导致此处的撕脱骨折。

后交叉韧带的主要功能是限制胫骨相对于股骨的后移,其限制力约占95%,一旦发生胫骨止点的撕脱骨折,则胫骨相对于股骨的后移将增加,尤其是屈膝30°以上时更明显。

后交叉韧带在屈膝位时张力最大,此时若受到作用于胫骨上端由前向后方的暴力如交通事故中物体撞击或跪地伤等,易导致该类损伤发生。

同时,膝关节的内外翻、过伸及旋转均会引起后交叉韧带损伤,但通常合并有其他韧带的损伤。

2 诊断
2.1病史膝关节外伤史,尤其跪地伤、交通伤、坠落伤或直接作用于胫骨的后向暴力。

2.2体格检查后抽屉试验最为可靠。

Rubinstein等报告:后抽屉试验判断PCL损伤的敏感度达99%,特异性达98%。

查体时患者取平卧位,屈髋45°屈膝90°,检查者双手握住患肢的胫骨近端并想后外施力,评估胫骨平台与股骨髁的移位程度。

胫骨后移0-5mm为(+),5-10mm为(++),10-15mm为(+++),移位越大,说明损伤越严重。

胫骨后沉试验也较常用,检查时患者取平卧位,屈髋屈膝90°,侧方观察患侧胫骨结节较健侧下移的距离,下移大约5mm即为胫骨后沉试验阳性。

此外查体还可见膝关节肿胀,腘窝区局部皮下淤血、瘀斑,浮髌试验(+)等,均有助于诊断。

2.3辅助检查 X线平片能显示PCL胫骨止点处皮质连续性中断、骨小梁中断、骨折碎块等;CT检查能更清楚地显示骨折线及骨折移位程度;MRI检查为非侵入性影像学检查,对骨骼肌肉系统疾病诊断效果最佳,Gross等研究认为,MRI对PCL损伤的诊断准确率高达99%。

正常后交叉韧带在MRI上表现为低信号,损伤时表现受损部位为高信号替代,骨折处亦显示为高信号,并可根据高信号的距离判断骨折移位的程度。

关节镜检查,直视下观察损伤情况,判断PCL的张力,胫骨止点撕脱骨折的大小及程度。

但该检查为一有创检查,通常经综合病史、查体及X线或MRI即可明确诊断,仅在上诉检查后诊断仍不明确时应用。

3 治疗
3.1麻醉及手术体位
单纯PCL胫骨止点骨折,旋转连续硬膜外麻醉。

开放性手术取俯卧位,屈膝30°—40°;关节镜手术取平卧位,患肢屈膝90°。

合并前交叉韧带损伤或关节镜处理困难时,平卧位关节镜下处理完前交叉韧带损伤及其他合并损伤后,改仰卧位行开放性手术治疗胫骨止点骨折。

3.2开放性手术切口的选择
该类损伤手术切口的选择较多,主要包括“S”形切口、“L”形切口及腓肠肌内侧缘斜切口等。

“S”形切口位于膝关节后正中,对膝关节腔后侧区较容易显露,但通常该切口较长,术中需要对膝关节周围血管网进行处理,有损伤腘窝处血管神经及增加术中术后出血的危险性。

当术中显露困难处,仍需切断部分腓肠肌内侧头肌腱,不利于术后早期康复[1]。

“L”形切口为后内侧倒“L”形,切口在腘窝横纹上3cm处横行向内侧,至腓肠肌内侧头内缘,沿腓肠肌内侧头内缘向下至关节线下8cm。

该切口能较好的显露后交叉韧带止点附着处,术中不需分离腘窝处血管神经,故对腘窝血管神经损伤的危险性降低,但术中显露不彻底时,仍需切断腓肠肌内侧头部分肌腱[2]。

腓肠肌内侧缘斜切口为腘窝内侧半膜肌与腓肠肌之间长约5-7cm斜形切口,较“S”形、“L”形切口而言,所取切口较小,不需分离腘窝血管神经,创伤小,术后恢复较快,但显露视野较小,显露不彻底时仍需切断腓肠肌内侧头部分肌腱,安装内固定时操作较困难。

3.3关节镜手术
建立高位前外侧、内侧及高位后内侧入路,置入关节镜器械。

予刨刀、刮匙清理撕脱骨块底部的纤维组织及瘢痕组织,磨钻打磨骨折断面至点状出血。

后内侧入路监控下,将固定缝线绕PCL一周,于骨块上方、韧带后侧打结,结扎PCL末端,必要时可予多跟固定缝线加强固定;于胫骨结节前内侧作一2cm切口,胫骨定位器定位下于胫骨前内侧建立两胫骨隧道,并将两缝线分别自两隧道内引出,前抽屉试验下,复位骨折块,拉紧缝线并于胫骨前内侧打结固定。

赵金忠等认为,关节镜手术创伤小,术后可早期功能锻炼,但张之智等认为,关节镜下操作较困难,对医生操作技术要求较高,通常复位及固定的效果不甚理想。

随着近年来关节镜在临床的广泛运用,医生的操作技术越发熟练,不难预测,不久的一段时间后,关节镜将成为后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治疗的首选。

3.4内固定器材的选择
后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可选择钢丝、克氏针、缝线、可吸收镙钉、松质骨螺钉、骑缝钉以及锚钉等进行固定。

石磊[3]等采用钢丝对骨折块进行捆扎固定,术后通过患肢制动获得牢固固定;但更多的医生采用可吸收螺钉或松质骨螺钉对骨折块进行坚强固定,对于骨折碎裂严重者,采取加垫片加压加强固定,必要时予高强度缝线缝合无法用螺钉固定的骨折块或韧带远端。

近年来,锚钉因其操作简易、固定牢靠,越来越受到临床医生的重用。

操作时将螺钉深入骨内,予不可吸收拉力缝线将撕脱骨折块及后交叉韧带固定,该拉力缝线可抗300-400N张力,术后可早期活动,有利于功能恢复,而且锚钉不需二次手术取出,可避免激惹征象,通常单枚锚钉固定可靠性较差,宜以多枚锚钉固定为妥。

Horas U等运用缝合盘缝合捆扎固定撕脱骨折,通过对骨块进行加压,能减少细小骨碎片的丢失,保证骨折的愈合。

上述内固定物的选择均可获得良好的效果,所以应结合骨块大小、多少,综合考虑决定采用何种内固定。

4 康复
术前指导患者进行股四头肌及踝泵运动训练。

术后予肢具固定患肢3-4周,因PCL在膝关节屈曲30°时张力最低, 故术后应予石膏肢具固定患肢于膝关节屈曲30°。

麻醉苏醒后即开始进行股四头肌肌力训练、直腿抬高及踝泵训练,促进肌力恢复以及防止关节僵硬,术后第3周进行本体感受器训练,去除肢具后行膝关节CPM 机功能锻炼,6周后即完全伸直位部分负重扶拐辅助行走,逐步开始各种灵活性训练;6-8
周膝关节屈曲应达120°,8周左右即完全负重。

5 展望
随着交通运输业的不断发展,后交叉韧带胫骨撕脱骨折的发生越来越常见,目前临床上采用不同的方法均可获得良好的效果。

尤其关节镜下治疗后交叉韧带胫骨撕脱骨折,因其创伤小、固定可靠、术后可早期功能锻炼,将成为后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治疗的重要手术方式,但其操作较复杂,技术难度较大,故普及关节镜治疗尚需一段时间。

锚钉结合空心螺钉及缝合盘作为内固定物,具有操作简易,固定效果可靠,术后无需二次手术取出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 谢社志,吴松,邓兵,等.膝关节后路改良切口治疗后交叉韧带止点撕脱骨折15例.中国医师杂志,2006,8(9): 1239.
[2] 张新潮,蔡国平,徐吉,等.膝关节后内侧微创入路治疗后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性骨折.中国运动医学杂志,2011,30(10):895-898.
[3] 石磊.钢丝固定治疗后交叉韧带止点撕脱骨折.实用骨科杂志,2007,13(9):552-55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