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温防中暑及急救处理PPT
中暑的预防与急救ppt课件

情况严重时,立即拨打急救电话:在中暑情况严重时,如出现高热、头痛、头晕、恶心、呕吐等症状,应立即拨打急救电话,寻求专业医疗救助。切勿自行处理,以免加重病情或造成不可逆的伤害。确保在等待急救人员到来的过程中,为患者提供通风和降温措施,防止病情恶化。
中暑的家庭急救
04
2. 迅速降低体温
脱去衣物
使用冷水湿敷或擦拭
使用风扇或空调降低环境温度
3. 补充水分与电解质
补充水分与电解质中暑后,应尽快补充水分。饮用白开水、淡盐水、稀释的运动饮料,以帮助体内补充流失的水分和电解质。避免过度饮水,以免稀释胃液,影响食物消化。如患者无意识,请勿强行给患者喂水,以免误吸窒息。 若情况严重,应及时拨打急救电话。
结论与建议
06
1. 提高中暑预防意识
尽量避免在高温时段(10:00-16:00)外出活动。
1. 避免高温环境
保证饮食营养均衡,保证充足睡眠。
4. 食物与睡眠
外出时穿轻薄透气的衣物,佩戴遮阳帽、太阳镜等,涂抹防晒霜。
2. 防晒措施
随身携带防暑药品,如人丹、风油精等。
5. 备用药品
保持充足水分摄入,避免脱水。可饮用淡盐水或其他电解质饮料。
注意观察患者的呼吸频率。正常呼吸频率为12-20次/分钟。
观察患者尿液颜色,以判断脱水程度。如尿液呈深黄色,可能存在脱水风险。
观察患者心率,以评估中暑是否引起心血管问题。正常心率范围是60-100次/分钟。
保持与患者沟通,观察他们的意识状态。中暑患者可能表现为头晕、恶心、口渴、疲劳等症状。
4. 及时拨打急救电话
2. 遵循预防措施,降低中暑风险
3
3. 保持室内凉爽
中暑的预防与急救ppt课件

2. 中暑的危害
1 1. 高热
人体体温调节失衡, 导致高热,严重可引 发热射病。
2 2. 呼吸系统
高热引发肺部充血, 可能导致呼吸困难。
3 3. 心脑血管
高热引起心率加速, 血压上升,可能引发 心脑血管疾病。
4 4. 电解质失衡
大量出汗导致电解质 流失,可能出现低钾 血症,引发肌肉无力、 恶心等症状。
第0一6章 总结与展望
1. 中暑预防与急救的重要性
1. 预防中暑
2. 急救中暑
3. 预防与急救 的重要性
预防中暑是防止高 温带来伤害的有效 手段,可采取适时 补充水分、保持通 风散热、避免阳光
直射等措施。
中暑可能导致严重 后果,如昏迷、休 克等,需要立即采 取急救措施,如迅 速将患者转移至阴 凉通风处、降温、
中暑预防与急 救措施
目录
01. 中暑的定义与危害
02. 中暑的预防
03. 中暑的急救
04. 中暑的预防与急救知识 普及
05. 中暑的预防与急救误区
06. 总结与展望
第0一1章 中暑的定义与危害
1. 中暑的概念
中暑的概念 中暑是指在高温环境下,人体未能适应并适当散热,导致体温调节功能失常, 造成体内高热而发生疾病。中暑分为轻度和重度,轻度中暑表现为出汗多、 口渴、头晕、心悸、乏力;重度中暑则可导致多器官功能障碍,如高热、昏 迷、抽搐、休克,甚至死亡。
5 5. 神经系统
高热可能导致中枢神 经系统功能受损,出 现昏厥、意识障碍等 症状。
6 6. 消化系统
中暑可能导致消化系 统功能紊乱,出现恶 心、呕吐等症状。
第0一2章 中暑的预防
1. 保持充足的水分摄入
保持充足的水分摄入是预防中暑的关键措 施。保证每天摄入足够的水分,特别是在 高温环境中。建议在炎热天气中,每天至 少喝2-3升水,包括果汁、汤等。避免在 剧烈运动前、后或大量出汗后立即大量饮 水,以免导致水中毒。尽量在炎热的天气 里待在阴凉的地方,并保持充足的通风。 避免长时间在烈日下活动。如出现口渴、 乏力、多汗、头痛等中暑先兆,应立即离 开高温环境,到阴凉处休息,并补充水分 和电解质。如症状持续或加重,应及时就
2024PPT课件夏季高温天气防中暑知识

•夏季高温天气概述•中暑类型与症状•预防措施与建议目录•急救方法与处理流程•校园防中暑工作部署•家庭防中暑策略分享01夏季高温天气概述气温高湿度大日照强030201夏季高温天气特点高温天气对人体影响生理功能紊乱免疫力下降加重疾病易感人群及预防措施易感人群预防措施02中暑类型与症状先兆中暑症状加重,出现面色潮红、大量出汗、皮肤灼热等表现体温升高至38℃以上需要及时采取降温措施,如转移到阴凉处、脱掉多余衣物、使用风扇或空调等出现热痉挛、热衰竭和热射病等严重症状热痉挛表现为肌肉疼痛或抽搐;热衰竭表现为头痛、恶心、呕吐、心慌等;热射病表现为高热、无汗、意识障碍等需要立即送医救治,采取降温、补液等措施轻度中暑症状加重,但尚未出现严重并发症,需要及时降温和补充水分重度中暑症状严重,可能危及生命,需要立即就医治疗先兆中暑症状较轻,及时采取措施可迅速恢复不同类型中暑症状对比03预防措施与建议合理安排作息时间尽量避免在炎热时段外出夏季高温时段一般出现在上午10点至下午4点,应尽量避免在此时间段外出,以减少暴露在高温环境下的时间。
规律作息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有助于提高身体免疫力,抵抗高温天气对身体的影响。
饮食调整与补充水分饮食清淡易消化及时补充水分高温天气下,人体容易出汗,导致水分流失,因此要及时补充水分,保持身体水平衡。
建议每天至少饮用1500-2000毫升的水。
穿着透气舒适衣物选择透气性好、轻便的衣物注意防晒避免长时间户外活动减少户外活动时间合理安排运动04急救方法与处理流程发现中暑迹象及时采取措施立即将患者转移到阴凉通风处01补充水分和电解质02降温处理03急救步骤和方法介绍呼救求援评估病情如病情严重,应立即拨打急救电话,寻求专业医疗救助。
心肺复苏寻求专业医疗救助途径及时就医咨询医生做好记录详细记录患者的症状表现、处理措施及效果,为后续治疗提供参考。
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定时测量患者的体温、脉搏、呼吸等生命体征,观察病情变化。
中暑预防和措施PPT

谢谢您的观赏聆听
中暑的症状
中暑的症状
体温升高:患者体温超过正常体温,可 能达到40摄氏度以上。 头晕眼花:患者会感到头晕、晕眩以及 眼睛发花。
中暑的症状
大量出汗:患者会明显出汗, 甚至汗流浃背。 乏力无力:患者会感到会出现呼吸急促、气促 的情况。
中暑的预防措 施
中暑的预防措施
适当休息:在高温环境中,适 当休息,避免长时间剧烈运动 ,尤其是户外运动。
中暑发生时的 应急处理
中暑发生时的应急处理
移至阴凉处:首先将患者迅速移至阴凉 处,避免阳光直射。 降低体温:可以使用冷毛巾或冰块敷在 患者头部或身体降低体温。
中暑发生时的应急处理
补充水分:让患者适当进食或喝水 ,补充体内的水分。 就医就诊:如果症状严重,立即就 医就诊,寻求医疗帮助。
中暑的预防措施
保持合理室温:在高温环境中,要 尽量保持较佳的室温,使用空调或 风扇等设备来帮助降低室温。 注意饮食调理:适量饮用水和多喝 富含电解质的饮料,避免酒精和咖 啡因的刺激性饮料。
中暑的预防措施
穿着适宜:选择透气性好的服装,材质 轻薄,颜色浅色,并戴上遮阳帽。 避免暴晒:尽量避免在太阳暴晒下长时 间活动,尤其是在中午时段。
中暑预防和措 施PPT
目录 了解中暑 中暑的症状 中暑的预防措施 中暑发生时的应急处理
了解中暑
了解中暑
中暑的定义:中暑是指由于高温环 境中人体热量的失调导致的一种疾 病。
中暑的分类:中暑可分为热衰竭和 中暑休克两种类型。热衰竭是体液 和电解质的紊乱导致的,而中暑休 克则是体温调节中枢受损导致的。
夏季预防中暑高温中暑急救安全教育ppt

注意:红色高温强光下会大量 吸收紫外线的缘故,可能会造 成中暑!
最佳取凉设施和保健
从健身角度看,取凉“设施”是扇子最佳。扇子虽然已是“老古 董”了,但其健身效果却是其他任何现代降温设备所无法比拟的。
摇扇可以锻炼肢体:用左手摇扇,还可收到活化右 脑、开发右脑潜能、预防中风的意外之效。
起睡定时:夏季最佳起床时间是:5:30—6:30 夏季最佳就寝时间是:22:00—23:00
中暑的应急处理
用风油精或清凉油涂于病人的头部太阳穴;口服人 丹、十滴水、藿香正气丸等药物。 意识清醒的病儿或经过降温清醒的病人可饮服绿豆 汤、淡盐水等解暑。 重度中暑病人除以上处理外,应立即转送医院救治。
夏季防暑降温健康小知识
感谢观看
吃点苦味蔬菜大有裨益。 苦瓜、苦菜、莴笋、芹菜、 蒲公英、莲子、百合等都 是不错的选择。
最佳汤肴—番茄汤
番茄汤(烧好待冷却 后再喝),所含番茄 红素有一定的抗前列 腺癌和保护心脏的功 效,最适合于男子。
夏令多喝番茄汤既 可获得养料,又能 补足水分,一举两 得。
最佳肉食—鸭肉
鸭肉性凉,适合体内有热、上火 的人食用,如低烧、虚弱、食少、 大便干燥和水肿等。
由于在水中消耗的热量要明显高于陆地,故游泳还能削 减过多 的体重,收到健美之效。
游泳虽好,但务必注意安全。
最佳服色—红色
奥秘:红色可见光波最长,可大量吸收日光中的紫外线, 保护皮肤不受伤害,防止皮肤老化,甚至癌变,而其他 服色(包括白色)此种功效较弱。
面料:当以混纺的T恤衫为佳, 其最佳混合比例为33%的棉和 67%的聚酯。
鸭肉和竹笋炖食,可治痔疮出 血。
鸭肉同糯米煮粥,有养胃、补血、 生津之功效,对病后体虚大有裨 益。
中暑的预防与急救ppt课件

03
在高温环境下,可以适当补充含有电解质的饮料
02
建议每天喝足够的水,避免脱水
04
避免过度饮用含咖啡因和酒精的饮料,因为它们会导致脱水
穿着合适的衣物
选择透气性好、吸汗性强的衣物
避免穿着紧身、不透气的衣物
穿着浅色衣物,减少阳光吸收
穿着帽子或遮阳帽,保护头部免受阳光直射
2
中暑的症状与判断
轻度中暑症状
演讲人
中暑的预防与急救
01.
02.
03.
04.
目录
中暑的预防
中暑的症状与判断
中暑的急救措施
中暑的预防与急救注意事项
1
中暑的预防
避免高温环境
避免长时间在户外活动
穿着适当的衣物,如透气、吸汗的衣物
避免在高温时段外出
保持室内通风,使用空调或风扇降温
补充水分和盐分
01
预防中暑的关键是保持身体水分和电解质的平衡
保持良好的通风环境
穿着适当的衣物,避免过度包裹
随身携带急救药品,如藿香正气水、人丹等
保持充足的水分摄入,避免脱水
避免过度劳累,适当休息
紧急情况下的求救
立即拨打120急救电话
将患者移至阴凉通风处,解开衣物散热
给患者进行物理降温,如用湿毛巾擦拭身体
保持冷静,向急救人员说明情况
给患者补充水分,如饮用淡盐水或运动饮料
观察患者情况,如有恶化及时通知急救人员
专业医疗救治
立即将患者转移到阴凉通风处
01
给患者补充水分和电解质
02
给患者降温,可以使用湿毛巾或冰袋
03
及时就医,避免延误治疗04Fra bibliotek汇报人
感谢您的观看
中暑的预防与急救ppt课件

保持充足的睡眠,身体恢 复正常状态,降低中暑风 险。
2. 急救知识的普及
01
1. 学会识别中 暑迹象
高温环境下出现乏 力、口渴、头晕、 头痛、恶心、呕吐 等症状。
02
2. 掌握急救措 施
立即将患者转移到 阴凉通风处,补充 水分。若患者出现 休克,需立即拨打 急救电话。
03
3. 急救技能培 训
遵循这些预防措施,可以有效降低中暑的风险。
3. 充足的水分补充
充足的水分补充 为预防中暑,我们需要保持充足的水分补充。每日饮水量至少 为2升,如果可能,喝含有电解质的饮料或水以帮助补充失去的 水分和电解质。确保活动期间经常休息,并在高温环境中穿着 透气衣物以帮助散热。在高温天气外出时,携带水壶或水杯, 并尽量避免在强烈阳光下曝晒。
3. 保持身体恢复,补充营养
保持身体恢复,补充营养
中暑恢复后,应补充足够营养以增强体质。食物中应含有优质 蛋白质、适量碳水化合物、丰富的维生素和矿物质。选择新鲜 蔬果、全谷物、鱼、瘦肉、奶制品等,避免高脂肪、高糖食物。 保证充足的水分摄入,以促进新陈代谢和身体恢复。在康复期 间,尽量选择温和、清淡的食物,避免辛辣、油腻食物。同时, 注意休息,保证充足睡眠,以促进身体恢复。
辣刺激。
4. 适度 运动与休
息
调整居室温度, 保持空气流通, 创造一个适宜 的生活环境。
06
总结与注意事项
1. 中暑预防的重要性
1. 避免高温环境
高温环境易导致中暑,预 防应避免高温时段外出或
长时间暴露于阳光下。
3. 合理饮食
保证饮食均衡,补充电解 质,提高身体耐热能力。
2. 充足水分补充
保持水分平衡,高温天气 应常饮水,预防脱水导致 中暑。
应急救护专题培训之中暑急救课件PPT

PART 02
中暑的症状
Symptoms of heat stroke
警惕高温 预防中暑
中暑的症状
中暑根据轻重程度分为三级:先兆中暑、轻度中暑、重度中暑。
先兆中暑症状 轻度中暑症状 重度中暑症状
高温高湿环境下出现多汗、口渴、乏力、头晕、头痛、眼花、耳鸣、 恶心、胸闷、心悸、注意力不集中,体温正常或略高。
PART 03
应急救护的原则
Principles of emergency rescue
警惕高温 预防中暑
应急救护的原则
1.立即将患者转移到阴凉、通风或温度较低的环境(如空调房等)。 2.口服淡盐水或含盐清凉饮料,还可服用藿香正气水、十滴水、人丹等。 3.体温升高者,可采用冷敷、擦浴(同时扇风)全身(除胸部)。不断按摩其四肢及躯干。用冰袋冷敷双侧腋 下、颈部及腹股沟区等部位。 4.重症中暑
PART 04
防暑降温小常识
Tips for preventing heatstroke
警惕高温 预防中暑
防暑降温小常识
防暑小口诀
湿热天气暑难当,预防中暑不能忘; 出门带上遮阳帽,疲劳出汗找阴凉; 淡盐水、酸梅汤,解暑补水来预防; 未渴先饮备足水,急救中心做保障; 长期工作在楼房,很少机会晒太阳; 心肺脑肾有疾患,耐受性差要先防; 暴晒时间不能长,避免中暑把人伤; 自知之明不逞强,量力而行保健康。
(1)现场迅速将患者转移到通风良好的低温环境,尽快送往医院救治。 ①热痉挛:可饮用果汁、牛奶等,有条件静脉补充5%葡萄糖或生理盐水。 ②热衰竭:及时补足液体容量,防止血压下降。 ③热射病:将患者转移到通风良好的低温环境,可给予吸氧;头部降温
可采用冰帽,或用装冰块的塑料袋紧贴颈部两侧。 (2)经降温处理后及早启动急救系统,获得专业急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血液浓度,促进血液循环,维持体液的正常水平; ----可选择的饮品 矿泉水、果蔬汁、碳酸饮料 运动饮
料、功能饮料牛奶及含乳饮料…
如何预防中暑?
如何预防中暑?
中暑预防 2——保持充足睡眠 夏季昼长夜短,气温高,人体
目录
一 高温防暑常识 二 高温对身体的影响
三 中暑的原因及表现 四 中暑的预防 五 中暑的急救
中暑的原因及表现 何谓中暑?
中暑的原因及表现
•先兆中暑的表现:大汗淋漓、头晕耳鸣、口渴、恶心胸闷
烦躁、动作迟缓不协调、四肢无力等症。
未能及时处理
•轻度中暑的表现:体温升高(38.5℃以上)、面色潮红、
如果气温超过33℃,人体便会产生炎热的感觉,这时 人体的汗腺开始“启动”,通过微微出汗来散发体内蓄积 的热量。
当气温达35℃时,皮肤的血管开始扩张,心跳开始加快, 皮肤的血流量增加好几倍,以增加体表散热。此时必须采 取降温措施。
当气温达35℃以上时,心脏泵血量会增加50%至70%。
高温预警等级划分
预警信号分三级,分别以黄、橙、红表示。 (一)、高温黄色预警信号 标准:连续三天日最高气温 将在35℃以上。 (二)、高温橙色预警信号 标准:24小时内最高气温将 升至37℃以上。 (三)、高温红色预警信号 标准:24小时内最高气温将 升至40℃以上。
目录
一 高温防暑常识 二 高温对身体的影响 三 中暑的原因及表现 四 中暑的预防 五 中暑的急救
目录
一 高温防暑常识 二 高温对身体的影响
三 中暑的原因及表现 四 如何预防中暑 五 中暑的急救
如何预防中暑?
中暑预防 1——及时补充水分
– 根据气温的高低,每天喝2~2.5L水。 – 出汗较多时应适当补充一些盐水,弥补人体因出汗而
失去的盐分。 – 夏季人体容易缺钾而倦怠疲乏,含钾茶水是极好的消
暑饮品。
如何预防中暑?
中暑预防 1——及时补充水分 最佳的饮品
白开水——中医称白开水是“百药之王”。喝白开水应该选 择沸腾后自然冷却的新鲜凉开水(20℃-25℃。喝白开水 时最好加些盐,补充体钠的丢失。
茶水——钾是人体内重要的微量元素,钾能维持神经和肌肉 的正常功能,特别是心肌的正常运动。茶叶含钾较多,占 其比重的1.5%左右。
菊花茶——菊花有清热解毒,平肝明目的功能。菊花茶能够 降温醒脑。清热疏风。
如何预防中暑?
中暑预防 1——及时补充水分 ----饮水莫待口渴时 口渴时表明人体水分已失去平衡,
细胞开始脱水; ---大渴忌过饮 大渴过饮会使胃难以适应,造成不良后
果。前人主张:“不欲极渴而饮,饮不过多”; ---餐前和餐时不宜喝水 餐前和餐时喝水会冲淡消化液
高温对身体的影响
1、气温增高,代谢加快、对氧气和养分的需求量增加 、血流增加,造成心脏、大脑血液供应相对减少,加重缺血 缺氧反应;
2、夏天进食减少、消耗增多、气压偏低、大量排汗, 机体脱水、血粘度上升,血液循环障碍,加重缺氧。
3、气温增高,血管扩张、血压降低(心血管病患者调 整用药)
4、夏天精神疲乏、免疫降低,若空调使用不当、不通 风透气,室内细菌繁殖,易致感冒(热伤风),并且夏季气 温高,食物易变质污染,繁殖快速的各种蚊虫传播疾病,可 患肠道传染病如霍乱、痢疾、甲肝 ,食物中毒,腹泻、呕 吐严重可出现脱水、休克、低钾。
粗粮、水果与蔬菜.应以清淡(可稍增盐份)为宜,适当增加富 含钾、镁的食物,如新鲜蔬菜水果中的芹菜、黄瓜、大蒜、绿 豆、香蕉等,因钾和镁既可保护心血管,又可促进钠的排泄, 有利于保持血压稳定。
如何预防中暑?
如何预防中暑?
最佳的蔬菜 苦瓜——中医称苦瓜味苦、性寒冷、能清热泻火 。苦瓜的微苦滋味,吃后能刺激人体唾液、胃液分泌 ,使食欲大增,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热防暑,因此,夏天食苦瓜是最佳 的选择 番茄——中医称番茄甘酸、微寒、入肝、脾、肾 经脉,其功效可养颜美容、消除疲劳、增进食欲、提 高对蛋白质的消化、减少胃胀食积。 绿豆——中医称绿豆具有消暑益气、清热解毒、 润喉止渴、利水消肿的功效,能预防中暑。绿豆对减 少血液中的胆固醇及保肝等均有明显作用,用绿豆煮 汤有独特的消暑清热功效。惟一不足之处是绿豆性太 凉,体虚者不宜食用。
新陈代谢旺盛,消耗也大,容易感 到疲劳。
充足的睡眠,可使大脑和身体 各系统都得到放松,既利于工作和 学习,也是预防中暑的措施。
最佳就寝时间是22:00-23:00, 最佳起床时间是5:30-6:30。
睡眠时注意不要躺在空调的出 风口和电风扇下,以免患上空调病 和热伤风。
如何预防中暑?
中暑预防 3——合理调整膳食 安度盛夏,当务之急是要调整膳食结构,尽可能多吃杂粮、
皮肤灼热、神疲力乏等症状,或出现面色苍白、皮肤湿冷、 血压下降、脉搏细弱等症。
中暑的原因及表现
重度中暑表现
热痉挛:大量出汗后出现肌肉痉挛,无明显体温升高; 热衰竭:出现眩晕、恶心、晕厥、心动过速、低血压,无 明显中枢神经系统障碍; 日射病:在烈日的曝晒下,强烈的日光穿透头部皮肤及颅 骨引起脑细胞受损,进而造成脑组织的充血、水肿;初始可 出现剧烈头痛、恶心呕吐、烦躁不安,继而可出现昏迷及抽 搐。 热射病:高热40℃以上、中枢神经功能障碍及多脏器功能 衰竭
此PPT下载后可任意修改编辑增删页面
高温防中暑及急救处理
有医术,有医道。术可暂行一时,道则流芳千古。
友情提示
感谢您不吸烟
手机调成静音
欢迎随时提问
目录
一 高温防暑常识 二 高温对身体的影响 三 中暑的原因及表现 四 中暑的预防 五 中暑的急救
高温防暑常识
35℃——中暑预警线 35℃-是关系安全生产和人们健康的一个具有指标性意 义的温度,是高温和中暑的预警温度。 人的体温通常维持在37℃左右,而皮肤在正常情况下为33℃。 环境温度要低于33℃,人体才会感到舒适。
高温对身体的影响
5、盛夏季节露天作业或室外高温作业,在高气温和热辐 射的不良气象环境条件下进行长时间的生产劳动,体温调节失 去平衡,人体极易因过度蓄热并水盐代谢紊乱而发生中暑(体 弱者在家、在办公室也可发生)。
6、夏季高温易导致情绪波动,心率、血压波动,病情波 动,对原有严重心脑血管病来说,无异于火上浇油,更易诱发 心脑血管严重事件,如心肌缺血、心律失常、心肌梗死(心中 暑)及脑梗死、脑出血(热中风)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