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温与中暑的预防 PPT课件

合集下载

夏天防暑降温预防中暑热射病知识科普PPT课件

夏天防暑降温预防中暑热射病知识科普PPT课件
提高工作效率:高温天气容易导致工作效率下降,防暑降温可提高工作效率
保护身体:高温天气容易导致身体不适,防暑降温可保护身体健康
保障安全:高温天气容易导致安全事故,防暑降温可保障安全
2
3
4
1
预防中暑热射病的方法
保持室内通风,降低室内温度
01
避免长时间暴露在阳光下
02
穿着轻薄、透气的衣物
03
及时补充水分,避免脱水
02
水果:多吃含水量高的水果,如西瓜、哈密瓜等
03
蔬菜:多吃含水量高的蔬菜,如黄瓜、西红柿等
04
汤类:多喝清淡的汤,如绿豆汤、冬瓜汤等
05
运动:运动后及时补充水分,避免脱水
保持室内通风
打开门窗,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使用电风扇或空调,保持室内温度适中
避免长时间待在高温、密闭的环境中
定期清洁室内卫生,保持室内环境整洁
04
避免剧烈运动,适当休息
05
保持良好的作息时间,保证充足的睡眠
06
防暑降温的方法
防晒措施
01
避免长时间暴露在阳光下
02
穿防晒衣、戴遮阳帽、使用遮阳伞
03
涂抹防晒霜、防晒喷雾
04
避免在10:00-16:00之间进行户外活动
05
多喝水,保持身体水分平衡
补充水分
01
喝水:每天至少喝8杯水,避免脱水
给患者补充水分,如饮用淡盐水、绿豆汤等。
采用物理降温方法,如用湿毛巾擦拭身体、冰敷等。
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如症状持续加重,应立即送医救治。
避免给患者服用退烧药,以免加重病情。
3
2
1
4
5
防暑降温的饮食建议

预防夏季高温中暑PPT课件

预防夏季高温中暑PPT课件

2021/3/24
授课:XXX
11
中暑现场急救:
四、密切观察病人的体温、脉搏、呼吸、意 识的变化。如病人有痉挛抽搐,或已昏迷, 可掐或针刺其人中等穴位;如病人呼吸心 跳已停止,要立即做心肺复苏,并及时送 病人去医院。
2021/3/24
授课:XXX
12
公司预防夏季中暑的措施
车间换热排气扇开启,工位风扇。
高温车间:生产过程中产生大量热量,
通风不好,散热困难。
烈日暴晒:在露天劳动或长途跋涉,直
接受阳光暴晒。
公共场所:人群拥挤。
家庭住房:住房内密闭通风。
2021/3/24
授课:XXX
3
中暑的诱发因素:
休息睡眠不足、过度疲劳、年老体 衰、通风不良、饮酒过量、产后妇女 等,都可能诱发中暑。
2021/3/24
7
预防中暑 :
一、降温:隔热、通风。 二、保健:从事高温工作的人员,平时
要定期体检。身体较差的应予调离该岗 位。 三、合理安排劳逸,保证有充分睡眠。
2021/3/24
授课:XXX
8
预防中暑 :
四、由于高温出汗,丢失大量水及盐份, 应及时补充。每天供水4~5升,盐20克 左右。也可选择0.3%食盐的冷开水或冰 冻盐汽水。
62863110/62863109)
2021/3/24
授课:XXX
14
2021/3/24
15
温度高于33摄氏度时,上午10点钟/下 午2点钟各10分钟休息时间。温度高于 35摄氏度时,下午4点钟额外10分钟休 息时间。
发放盐汽水(温度高于33摄氏度)和 冰淇淋(温度高于35摄氏度)。
2021/3/24
授课:XXX

2024PPT课件夏季高温天气防中暑知识

2024PPT课件夏季高温天气防中暑知识

•夏季高温天气概述•中暑类型与症状•预防措施与建议目录•急救方法与处理流程•校园防中暑工作部署•家庭防中暑策略分享01夏季高温天气概述气温高湿度大日照强030201夏季高温天气特点高温天气对人体影响生理功能紊乱免疫力下降加重疾病易感人群及预防措施易感人群预防措施02中暑类型与症状先兆中暑症状加重,出现面色潮红、大量出汗、皮肤灼热等表现体温升高至38℃以上需要及时采取降温措施,如转移到阴凉处、脱掉多余衣物、使用风扇或空调等出现热痉挛、热衰竭和热射病等严重症状热痉挛表现为肌肉疼痛或抽搐;热衰竭表现为头痛、恶心、呕吐、心慌等;热射病表现为高热、无汗、意识障碍等需要立即送医救治,采取降温、补液等措施轻度中暑症状加重,但尚未出现严重并发症,需要及时降温和补充水分重度中暑症状严重,可能危及生命,需要立即就医治疗先兆中暑症状较轻,及时采取措施可迅速恢复不同类型中暑症状对比03预防措施与建议合理安排作息时间尽量避免在炎热时段外出夏季高温时段一般出现在上午10点至下午4点,应尽量避免在此时间段外出,以减少暴露在高温环境下的时间。

规律作息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有助于提高身体免疫力,抵抗高温天气对身体的影响。

饮食调整与补充水分饮食清淡易消化及时补充水分高温天气下,人体容易出汗,导致水分流失,因此要及时补充水分,保持身体水平衡。

建议每天至少饮用1500-2000毫升的水。

穿着透气舒适衣物选择透气性好、轻便的衣物注意防晒避免长时间户外活动减少户外活动时间合理安排运动04急救方法与处理流程发现中暑迹象及时采取措施立即将患者转移到阴凉通风处01补充水分和电解质02降温处理03急救步骤和方法介绍呼救求援评估病情如病情严重,应立即拨打急救电话,寻求专业医疗救助。

心肺复苏寻求专业医疗救助途径及时就医咨询医生做好记录详细记录患者的症状表现、处理措施及效果,为后续治疗提供参考。

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定时测量患者的体温、脉搏、呼吸等生命体征,观察病情变化。

预防夏季中暑小知识PPT

预防夏季中暑小知识PPT
您的文本内容
中暑的饮食禁忌
预设标题文本
在此处添加您的文本内容在此处添加您的文本内容此处添加您的文本内容 在此处添加您的文本内容在此处添加您的文本内容此处添加您的文本内容
在处添加您的文本内容在此处添加您的文本内容添加您的文本内 容添加您的文本内容添加您的文本内容在此处添加您的文本内容
在处添加您的文本内容在此处添加您的文本内容添加您的文本内 容添加您的文本内容添加您的文本内容在此处添加您的文本内容
防暑的注意事项
预设标题文本
在此处添加您的文本内容在此处 添加您的文本内容此处添加您的 文本内容此处添加您的文本内容
预设标题文本
在此处添加您的文本内容在此处 添加您的文本内容此处添加您的 文本内容此处添加您的文本内容
预设标题文本
在此处添加您的文本内容在此处 添加您的文本内容此处添加您的 文本内容此处添加您的文本内容
在此处添加您的文本内容 在此处添加您的文本内容 在此处添加您的文本内容
预设标题文本
核心文本
在此处添加您的文本内容 在此处添加您的文本内容 在此处添加您的文本内容
预设标题文本
核心文本
在此处添加您的文本内容 在此处添加您的文本内容 在此处添加您的文本内容
中暑的表现症状
在此处添加您的文本内容在此处添加您的文本内容在此处添加 您的文本内容在此处添加您的文本内容此处添加您的文本内容 在此处添加您的文本内容添加您的文本内容添加您的文本内容
在处添加您的文本内容在此处添加您的文本内容添加您的文本内 容添加您的文本内容添加您的文本内容在此处添加您的文本内容
Part Four
防暑的注意事项
Add your text content.Add your text content.Add your text content. Add your text content.Add your content.Add your content.

夏季高温天气防中暑知识(课堂PPT)

夏季高温天气防中暑知识(课堂PPT)

三、 高温作业措施
食品健康
三、 高温作业措施
高温作业职业禁忌症
• Ⅱ期及Ⅲ期高血压 • 活动性消化性溃疡 • 慢性肾炎 • 未控制的甲亢、糖尿病 • 大面积皮肤疤痕
三、 高温作业措施
合理安排作业时间
• 气温达到40℃以上,应当停止当日 室外露天作业;气温达到35℃以上 、40℃以下时,当班安排职工室外 露天作业时间累计不得超过6小时, 连续作业时间不得超过3小时,且在 气温最高时段(11:00-14:00)3小时 内不得安排室外露天作业
中暑的急救
2020/7/9
27
四、 中暑的急救
具体可予以物理降温(冰水或酒精擦浴、冰袋冷敷头及腋下等 ),加强通风及散热,必要时电话报救。应请人去呼叫救护车,可继 续施救,一直要坚持到救护人员或其他施救者到达现场接替为止。此 时还应反映伤病员的伤病情和简单的救治过程。
四、 中暑的急救
救护电话号码为“120”,拨打电话时要尽量说清楚以下几件事: 1.说明病情和已经采取了些什么措施,好让救护人员事先做好急救的准备。 2.讲清楚患者在什么地方、什么路口、附近有什么特征。 3.说明报救者单位、姓名的电话或手机以便救护车找不到所报地方时,随时用电 话通讯联系。基本打完报救电话后,应问接报人员还有什么问题不清楚,如无问题 才能挂断电话,通完电话后,应派人在现场外等候接应救护车,同时把救护车进工 地现场的路上障碍及时给予清除,以利救护到达后,能及时进行抢救。
热衰竭(heatexhaustion)
二、 中暑概念与类型
热射病(heatstroke)
由于人体在热环境下,散热途径受阻,体温调节机制紊乱所致。临 床特点是,在高温环境中突然发病,体温可达40℃以上,开始时大 量出汗,以后出现“无汗”,并伴有干热和意识障碍、嗜睡、昏迷 等中枢神经系统症状。

高温中暑预防ppt课件

高温中暑预防ppt课件

志模糊。此时的体温正常或稍微偏高。
中暑的表现
7、热射病症状特点:
• 其典型临床表现为高热(41℃以上)、无汗和意识障碍。 • 常在高温环境中工作数小时或老年、体弱、慢性病患者在 连续数天高温后发生。 • 先驱症状有全身软弱、乏力、头昏、头痛、恶心、出汗减 少。继而体温迅速上升,出现嗜睡、谵妄或昏迷。皮肤干 燥、灼热、无汗,呈潮红或苍白;周围循环衰竭时呈紫绀 。脉搏快,脉压增宽,血压偏低,可有心律失常。呼吸快 而浅,四肢和全身肌肉可有抽搐,严重患者出现休克、心 力衰竭、肺水肿、脑水肿,或肝、肾功能衰竭。心电图有 心律失常和心肌损害表现。
中暑的表现
4、重症中暑,则可出现大量出汗、血压下降、 晕厥、肌肉痉挛,甚至发生意识障碍、嗜睡、昏 迷等。
中暑的表现
热痉挛
重症中暑
热衰竭
热射病
重症中暑是中暑情况最严重 的一种,如不及时救治将会 危急生命。请立即拨打120救 治。
中暑的表现
5、热痉挛症状特点:多发生于大量出汗及口渴,饮水多
而盐分补充不足致血中氯化钠浓度急速明显降低时。 这类中暑发生时肌肉会突然出现阵发性的痉挛的疼痛 。 6、热衰竭症状特点:这种中暑常常发生于老年人及一时 未能适应高温的人。主要症状为头晕、头痛、心慌、 口渴、恶心、呕吐、皮肤湿冷、血压下降、晕厥或神
五、中暑的预防的误区
1.多喝啤酒能解暑 多喝会使人感到口干咽燥 、全身发热。
中暑的现场处置
第二步 物理降温
冷水或稀释的酒精擦浴,或用冷水毛巾或冰袋 、冰块放在患者颈部、腋窝或大腿根部腹股沟 处等大动脉血管部位,帮助患者散热。
中暑的现场处置
第三步 使用药物
中暑的现场处置
第四步 促醒 若病人昏迷不醒,则可用大拇指按压病人的人中、 合谷等穴位。若呼吸停止,应立即实施人工呼吸。

《高温中暑》课件

《高温中暑》课件
《高温中暑》ppt课件
目录
• 高温中暑概述 • 高温中暑的预防 • 高温中暑的治疗 • 高温中暑的案例分析 • 高温中暑的科研进展
01
高温中暑概述
定义与特点
定义
高温中暑是指在高温环境下,由 于体内热量过度积蓄而引发的中 枢神经系统紊乱、多器官功能受 损的急性疾病。
特点
高温中暑多发生在夏季或湿热气 候条件下,与环境温度和湿度密 切相关。
案例三:老年人高温中暑的预防与治疗
总结词
老年人身体机能衰退,对高温的适应能力较差,需特别关注预防和治疗。
详细描述
老年人由于新陈代谢减慢,体温调节能力减弱,对高温的耐受性较差。在高温天 气下,老年人容易出现头晕、乏力、胸闷等症状,需及时采取措施预防和治疗中 暑。
05
高温中暑的科研进展
科研现状
全球范围内的高温中暑研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包括对高温中暑的 病因、病理生理机制、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等方面的认识。
临床表现
早期症状
头痛、恶心、呕吐、乏力、口渴 、多汗等。
中期症状
高热、意识模糊、抽搐、呼吸急促 等。
晚期症状
昏迷、休克、多器官功能衰竭等。
02
高温中暑的预防
预防措施
保持水分充足
高温天气下,人体容易出汗,导致水 分流失,因此要保证每天足够的水分 摄入。
避免在高温时段外出
穿着合适的衣物
穿着轻便、透气的衣物,避免穿着黑 色或其他深色系衣物,因为它们会吸 收更多的热量。
科研人员通过流行病学调查和临床研究,对高温中暑的发病率、死亡率 和社会经济负担等方面进行了深入探讨,为预防和治疗提供了科学依据

高温中暑的科研现状还包括对高温中暑与其他疾病的关系、高温中暑对 人体的长期影响等方面的研究,这些研究有助于更好地了解高温中暑的 危害和防治措施。

高温天气预防中暑课件

高温天气预防中暑课件

高温天气预防中暑课件高温天气预防中暑课件一、中暑的定义和成因1. 中暑是指由于人体长时间暴露在高温环境中,无法有效散热而导致的一种疾病。

2. 中暑的成因包括高温环境、高湿度、活动强度大、不适当的防护等。

二、中暑的症状和危害 1. 早期症状:头晕、头痛、乏力、面色潮红、大汗淋漓等。

2. 中期症状:恶心、呕吐、注意力不集中、意识模糊等。

3. 严重症状:昏迷、抽搐、休克甚至死亡。

4. 中暑对身体的危害包括细胞组织损伤、器官功能障碍、导致多器官衰竭等。

三、高温天气中暑的预防方法 1. 保持室内和室外的通风,避免高温高湿环境。

2. 减少户外活动时间,尽量避免在中午时段外出。

3. 外出时佩戴合适的遮阳帽、太阳镜和长袖衣物,涂抹防晒霜。

4. 增加补水,每天饮用足够的水分。

5. 饮食要清淡,避免食用辛辣、油腻食物,多摄入新鲜蔬果。

6. 注意居住环境的卫生,防止蚊虫叮咬。

四、高温天气中暑的急救措施1. 将患者移至阴凉、通风处。

2. 用湿毛巾或纱布擦拭患者的额头、脖子和手脚,帮助散热。

3. 让患者平躺,提高患者的双腿,帮助血液回流。

4.给患者喝些凉开水或含有电解质的液体,如盐水或运动饮料。

5. 若患者意识丧失、呼吸困难或抽搐,应立即拨打急救电话,并观察患者是否需要进行心肺复苏。

五、中暑的应对心理辅导1. 关注患者的情绪变化,进行情绪安抚。

2. 给予患者鼓励和支持,让其感到关心和被关怀。

3. 引导患者进行适当的放松和休息,减轻焦虑和紧张情绪。

4. 告知患者中暑的原因和症状,让其了解自己的病情。

六、高温天气中暑的常见误区1. 误区一:认为只有老年人和儿童容易中暑,年轻人不容易中暑。

2. 误区二:认为只有户外工作和激烈运动才容易中暑,室内工作或休闲活动不会中暑。

3. 误区三:认为只有温度很高的地区才会中暑,低温高湿地区也容易中暑。

4. 误区四:认为只有暴晒在太阳下才会中暑,但在阴凉地方也有可能中暑。

七、结语1. 在高温天气预防中暑是非常重要的,我们应该时刻保持对中暑的预防意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