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电接入网BT模式的可研探讨
广电网络“三网融合”接入方案建议书

基于“三网融合”的宽带网络接入方案建议书目录目录 (1)1、工程概述 (2)2、需求说明 (3)2.1区域说明 (3)2.2网络需求 (3)2.2.1家庭网络的业务说明 (3)2.2.2家庭业务的带宽需求 (4)3、工程方案建议 (5)3.1汇聚传输方案 (5)3.1.1 OLT架构 (5)1)OLT的放置 (5)2)OLT的最大覆盖范围说明 (5)3)OLT带宽及PON口数说明 (7)3.1.2 光分路器架构 (8)1)光分路器设置原则 (8)2)光分路器放置建议 (8)3.1.3 ONU架构 (10)1)ONU的设置原则 (10)2)ONU的放置建议 (10)3)ONU的安装建议 (10)3.2终端接入方案 (11)3.2.1小区家庭接入总则 (11)3.2.2城镇小区组网建议 (12)1)FTTH接入模型 (12)2)FTTB接入模型 (13)a.FTTB+EPON+LAN建议 (13)b.FTTB+EPON+EOC建议 (14)4、接入投资分析 (15)4.1接入用户数计算 (15)4.2接入线路部分投资分析 (15)4.3接入设备清单 (16)1、工程概述现代通信技术和自动控制技术的迅速发展,智能化建筑在我国应运而生。
近年来,人们的工作生活与通信、信息的关系日益紧密,信息化社会在改变我们生活方式与工作习惯的同时,也对传统的住宅提出了挑战。
人们对居住环境要求不断提高,希望有一个安全、舒适、便捷的家,智能小区于是在中国各地蓬勃发展起来,并已成为本世纪建筑网络的发展主流。
计算机网络技术可以说是当前业界最为热门的技术之一,我们可以把网络划分为两个部分:骨干网和接入网。
接入网即是终端用户和骨干网络之间的连接部分(亦可说为最后100米接入)。
随着国家及相关公司单位重视骨干网的建设而忽略接入网,致使目前骨干网快速提升,接入网的技术和规划层出不穷。
武汉光发科技有限公司一直以来立志于终端接入,自主研发生产网络接入设备,并拥有数十载接入网的设计和技术经验。
三网融合下广电FTTB接入网部署分析

作者简介刘5宇#$6" 75 男高级工程师从事广播电视制作播出工作
=@?D
刘5宇'三网融合下广电 Y,,.接入网部署分析
! 中国有线电视"!"#! 年第 "$ 期
整转中是中西部地区的典型城市&综合考虑下来&选择 了光纤到楼#Y,,.$, 其次&从长远的角度来讲&广电是 应该推行 Y,,&的&因为毕竟 Y,,&技术已经逐渐成为 全球的发展趋势&因此在一些有条件的地区&例如高档 房产区+别墅区等&广电确应考虑 Y,,&,
! 中国有线电视"!"#!#"$$ %&'()*'+',)-%).-/,0
中图分类号,($123455文献标识码.55文章编号#""6 76"!!#!"#!$"$ 7#"86 7接入网部署分析
!刘5宇齐齐哈尔广播电视台黑龙江 齐齐哈尔 #4#""8
图 #5广电 Y,,.接入网结构 Y,,.的设计应当遵循以下几个原则'首先&对于 小区中楼数低于 #" 栋或是少于 8"" 户的小区&要以综 合设备箱为主作为园区的机房*对于小区有 #" \!" 栋 楼&或是 8"" \# """ 户的小区&要以园区机柜为主作 为园区的机房*对于小区有 !" 栋以上的楼&或是 # """ 户以上的小区&要以移动机房为主作为园区的机房, 其次&要保证每个园区都有 1 \4 芯光纤上联到相对应 的骨干机房&能够满足有线电视下行和回传&满足数字 电视下行和 '^数据设备的互联等要求&另外园区机房 要能够覆盖到楼宇较少的小区&当业务发展到一定程 度后&也可以对园区机房进行扩容, 对于骨干光纤不 足等问题&可以采用添加回传汇聚模块或是 %e[*Z 等技术来解决&使整体网络能够平滑升级和优化&骨干 光纤基本不需要进行改造&只需要在其两端添加设备
bt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bt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一、项目背景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区块链技术(BlockChain Technology,简称BT)被认为是一种具有革命性潜力的技术。
与传统的中心化账本管理方式相比,区块链技术以去中心化、不可篡改、高可靠性等特点,可应用于金融、供应链管理、物联网、医疗保健等领域,为行业带来了巨大的创新机遇。
本报告旨在对区块链技术在金融领域的应用进行可行性研究,探讨其在金融业务中的优势和挑战,全面评估其在金融领域的可行性。
二、研究目的1. 了解区块链技术在金融领域的应用现状及发展趋势。
2. 分析区块链技术在金融领域的优势和挑战。
3. 评估区块链技术在金融领域的可行性,为相关企业决策提供参考依据。
三、研究内容本报告的研究内容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方面:1. 区块链技术概述- 区块链基本原理- 区块链技术的特点- 区块链在金融领域的应用场景2. 区块链技术在金融领域的应用现状- 区块链技术在支付清算领域的应用- 区块链技术在证券交易领域的应用- 区块链技术在银行业务领域的应用3. 区块链技术的优势- 不可篡改的账本和安全性- 分布式共识机制- 高效的数据交换和共享4. 区块链技术的挑战- 隐私保护和监管合规- 技术标准和互操作性- 性能扩展和审计追溯5. 区块链技术在金融领域的可行性评估- 金融业务的需求和痛点- 区块链技术的应用前景和商业模式- 风险和收益评估四、研究方法本报告采用文献综述、案例分析和专家访谈等方法,通过查阅相关领域的文献资料,分析区块链技术在金融领域的应用案例,深度挖掘区块链技术的优势和挑战,并邀请金融行业专家就区块链技术在金融业务中的可行性展开深入讨论。
五、可行性评估1. 区块链技术在金融领域的优势区块链技术具有去中心化、不可篡改、高可靠性等特点,在支付清算、证券交易、银行业务等金融领域可以发挥重要作用,有望提高金融交易的效率和安全性。
2. 区块链技术在金融领域的挑战区块链技术在隐私保护、监管合规、技术标准、性能扩展等方面仍面临挑战,需要克服这些障碍才能实现在金融领域的广泛应用。
广电技术可行性研究报告

一、引言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广播电视技术在数字化、高清化和网络化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广电技术作为传统媒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成为现代社会信息传播的重要载体,对于提高国家形象、增强文化软实力和促进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随着互联网的崛起和新兴媒体的兴起,广电技术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因此,本报告致力于对广电技术的可行性进行深入研究,以期为广电技术的未来发展提供有效的参考。
二、广电技术概况广播电视技术是一门综合性学科,其范围涵盖了广播、电视、有线电视、卫星电视、互联网电视等多种传播形式。
广电技术的发展历程经历了模拟时代到数字时代的转变,其中数字技术的应用对广电技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数字技术的应用使得广电节目的制作、传输、接收等环节都得到了极大的提升,使广电节目的呈现形式得到了质的飞跃。
另外,高清化、3D、4K等技术的应用也为广电技术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三、广电技术的挑战和机遇1. 挑战:(1) 网络媒体冲击互联网的崛起和新兴媒体的快速发展给传统广电媒体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尤其是互联网视频的兴起使得用户的媒体消费习惯发生了较大的改变,传统广电媒体的受众规模和收视率受到了直接影响。
(2) 新技术应用与投资随着高清化、4K、5G等新技术的不断发展,广电媒体需要不断更新设备和技术,同时需进行大规模的技术改造和更新,在技术应用和投资方面面临着较大的挑战。
2. 机遇:(1) 多媒体传播时代多媒体技术的发展为广电媒体的创新和发展提供了新的手段和载体,同时也为广电媒体提供了更多的传播渠道和发展机会。
(2) 视频广告市场潜力巨大随着在线视频广告的火爆和增长,视频广告市场已经成为了传统广告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视频广告的快速增长给广电媒体带来了发展机遇。
1. 网络化发展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快速发展,广电媒体需要积极借助网络化技术,将传统广播电视节目与互联网相结合,充分发挥互联网的优势,实现广电传媒的全面互联网化。
三网融合背景下广电接入网技术应用初析

三网融合背景下广电接入网技术应用初析关键词三网融合 docsis3.0 epon eoc引言三网融合背景下,各种新技术、新业务形态不断创新并得到应用,促进着业内厂商跳跃式发展。
而这其中,广电网络的接入网技术也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变革, docsis3.0、epon、eoc等热门词语不断见诸于各种论坛和文章,引起了不少讨论和研究。
本文将着重介绍这几种技术标准及应用这些标准的网络架构,从而给读者以全面的认识,了解个中的区别,理解下一步广电接入网的走向。
几种接入网技术标准简介:一、docsis3.0docsis(data over cable service interface specification),即同轴电缆数据服务接口规范。
从最初的docsis1.0、docsis1.1,到2002年发布的docsis2.0,再到现在的docsis3.0,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已经成为一整套成熟、完整的技术规范。
对于逐步推向商用的docsis3.0,其主要特点有以下几个方面:1.与其所有过去的版本相兼容,便于网络升级改进;2.docsis3.0通过采用频道绑定(信息包绑定)提供更大的带宽。
为用户提供的下行传输速率最小为160m比特/秒,上行传输速率最小为120m比特/秒。
实现绑定的方式是把4个6mhz的频道绑定起来,将其作为一个逻辑通道来看待。
绑定频道的数目最少为4个,但是数目可以增加。
而且在下行和上行方向均可进行频道绑定。
这样,频道绑定就为有线电视运营商提供了一种灵活的方法来增加双向吞吐量,使其数据速率可达每秒几百甚至是几千兆比特。
而且,通过统计多路(statistical multiplexing)能够实现对频道容量更有效的利用。
3.docsis 3.0还能提供对ipv6的支持,以获得高级的网络能力。
使用这种称为下一代互联网的ipv6协议,将会大大扩展地址空间。
其地址数量可达到2的128次方,为ip设备提供实际上无限的地址。
关于广电行业推进三网融合关键问题的思考

在最近出台的三网融合的试点方案中,明确规定由广电播出机构负责IPTV、手机电视集成、播控平台建设和运营管理。
包括节目的统一集成和播出监控,包括EPG、用户端、计费、版权等管理,电信网负责传输和分发服务。
其中,在用户端和计费方面,广电可以和电信合作开展。
该规定的出台,足以证明广播电视事业在国家信息化建设中的极端重要性.为此,笔者从技术实现角度,就广电为主的三网融合过程中提出一些关键性问题的思考,供广大同行探讨。
1、即使以广电为主推进三网融合,广播功能仍然是不能动摇的根本技术基础既然以广电为主推进三网融合,首先要考虑海量信息数据(包括音视频数据)的传输机制问题。
从目前的各种传输技术发展情况看,随着芯片速度的飞速提高,存储容量的低成本增大,压缩技术的突飞猛进,光纤成本(含链接设备)的大幅度降低,编解码技术的不断革新和智能化,无论广电还是电信,促使网络传输带宽的各种制约条件迅速消失,高成本的网络建设已经不是制约广电行业的根本问题。
促发了海量数据的无限传输成为可能,造就了原来分裂的网络业务迅速融合成为大势所趋。
那么,究竟采用什么样的传输技术自然成为大家关心的问题。
从目前的传输技术机制看,无非是广播和IP等主要几种方式。
从技术角度看,广播方式的优势是低成本广覆盖,IP是点对点自由交互。
广播具备公众信息的传播优势,IP具有满足专业化和个性化需求的特点。
正是IP这种自由市场式的信息传输方式能够带来经济效益,也满足了广电数字化后的效益需求。
所以,广电行业开始青睐IP方式成为时尚。
当前,广电行业内有多种思潮在涌动:普遍认为广电只有IP化才是唯一出路,或者认为广电行业迟早全部IP化,甚至于迟IP不如早IP等等。
笔者认为其实不然。
广电行业千万不要忘记其根本属性,千万不要忘记安全播出和监管监控的极端重要性。
也就是说,IP这种自由无序缺乏监控的交互功能,恰恰是广电基本业务中最不需要的,而在增值业务中也是需要在可监控的条件下采用的功能(VOD、IP通信、会议系统等等)。
三网融合下广电FTTB接入网部署分析

中 国工程 院院士韦乐平表 示 , 目前 中 国的 兀T 的 H
覆盖用户 约为 200万 , 用户 却仅 有 20万 。而 关 于 0 但 0 m B和 丌T H网络 的争 论 可 以说 各 有 千秋 , 部 分人 大 认为 F I T' B方式 可 以满 足 3 bs 户 的宽 带需 求 , 0M p 用 而 F r 的 10Mbs 户宽带老 百姓多是用 不起 的 , rH 0 p 用 因此 广电还是应该 以 兀T I ’ B为主 , 体这 两种 方式 到底 用 哪 具 种, 主要还是 考虑 自身 的条 件 : 先 , B是一 种 相对 首 nT
看: 日本 早 在 2 0 0 7年 FTH 的 用 户 已 经 达 到 7 3万 T I 7
Dic so n Co e g nc fBr a a tn s us i n o nv r e e o o dc si g FTTB c s t r p o m e Ac e s Ne wo k De l y nt 口UU Yu
( iiarR doa dT t i , el gi gQqh e 6 0 5, hn ) Qqh e a i n V Sa o H i nj n iiar1 10 C ia tn o a
来 说成本较低 的方 案 , 于一些 资 金不 足 的 网络公 司 , 对
对 于接 入 网来 讲 是采用 兀 Fbrt T eB i — B( ie h u d o l
ig即光 纤到楼 ) 是 FTH( ie h me即光纤 n 还 1 r Fbr oT eHo t
到 家庭 ) 大 家 的争 论 颇 为 激 烈 。从 国际 发 展 状 况 来 ,
Ab t a t T sa tce i h u r n e t d d b t b u he FrI a d Fr H d n ro k c mpaa ie. s r c : hi ril n t e c re th ae e ae a o tt I 1 n r mo e u de to o TB r tv t ik c n iins a e n t to maur lc rt T’ n t r r n f r to hn o d to r o o t e p a e o o FII B ewo k ta somai n.a d t ] n he F B c e s newo k a c s t r sr cu e a d o e a in a e d s rb d. tu t r n p r to r e c i e Ke r : ewo k c n e g n e; 1r a c s ewo k y wo ds n t r o v r e c F T B; c e s n t r
关于工程项目采用BT模式的理解及利弊分析

关于工程项目采用BT模式的理解及利弊分析由于在我国采用BT模式融资建设公共项目刚刚兴起,这种新兴起的模式还处于不断地完善之中,但是从目前运作情况看,采用BT模式建设的项目投资建设更为高效、便捷,使各参建方能更好地发挥专业优势、更有效的进行资源整合。
以下根据某市体育中心工程的实施情况,对工程项目采用BT模式的理解及利弊分析谈一些认识。
一、对BT模式建设的理解BT(建设-移交)模式通常适用于城市基础建设和公共建设领域,是由政府通过公开招标(公开招商或议标)的方式确定投资方,由投资方负责项目资金筹措和工程建设(投资方通常会组建投资公司,以下简称“项目公司”),项目建成竣工验收合格后由政府采购,并由政府向投资方支付采购价款的一种融资建造方式。
预算支出。
进而决定了BT项目本质上还是遵守基本建设程序的政府投资项目,这也是目前国内特别是省内BT项目最大的特点。
二、BT模式建设的主要风险(一)项目审批风险融资风险的主要表现形式为在项目开始时或投资超预算时资金不到位和融资成本上升几种情况。
一旦资金不到位这一情况发生,项目实施将停滞,甚至合同解除,给工程建设造成难以挽回的巨大损失。
产生融资风险的主要原因与投资建设方的融资能力、项目建设规模和前期工作准备情况、项目执行过程中的变化、经济政策变化等因素有关,对融资风险的分析应集中在融资方案的可行性和融资成本两点。
业主必须慎重考察后确定,以保证项目顺利进展。
(三)完工风险项目完工风险主要表现为工程质量达不到合同要求和工程延期。
工程质量达不到规定标准将关系到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关系重大,而工程延期将直接影响到项目的成本和投资回收。
导致工程质量问题和工程延期的因素很多,如征地拆迁、勘察、设计变更、工程管理水平、不可抗力等,虽然此项风险造成的损失很大,但此项风险一般可以通过加强过程管理得以控制,因此寻则选择一个高水平的项目管理单位或监理单位,对工程建设目标的顺利实现至关重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3
技术应用
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
广电接入网BT模式的可研探讨
■南京广播电视系统集成有限公司:王军
【摘要】随着新一轮广电全光网络建设浪潮的到来,新建FTTH网络相对于存量的HFC网,不仅在宽带数据和广播电视业务中有了品质提高,而且还富裕了纤芯资源便于发展专网专项集客业务。
然而新建网络的高额投资费用却给一些经济欠发达地区网络建设带来了瓶颈。
文中结合当下兴起的PPP模式中BT方式,在可研中需要分析的问题给出了一些思路。
【关键词】BT;市场预测分析;财务分析
一、市场预测分析
(一)市场分析
市场分析分为市场需求分析、市场竞争及商业模式分析、公司竞争分析及定位。
其中公司竞争分析及定位可通过波特五因素模型、竞争态势矩阵(CPM)、企业核心竞争力分析以及SWOT分析使企业获得持续的竞争优势。
SWOT分析方法具有分析直观、使用简单的优点,即在没有精确的数据支持和更专业化的分析工具的情况下,也可以得出较有说服力的结论。
(二)市场环境及业务发展(项目应用)预测经过该市市场运营部积极营销和推广、运维播控中心对网络故障的及时解决和维护,改善了用户的体验,大大提高了广电网络在用户心中的定位,用户流失率有逐年递减的趋势。
业务发展的预测可采用定性与定量的分析相结合。
定性分析常采用专家预测法,定量分析采用因果分析预测。
二、财务分析
财务分析在方案比选中起着重要作用,它是项目决策的重要依据,可以促进各方谈判、促进平等合作,同时也是作为经济分析的重要基础和依据。
在分析时应结合项目性质,掌握财务分析原则,正确界定项目的范围,确定计算和判别参数与数据,选择合适的分析方法,必要时应满足决策者不同的需要。
(一)营业收入与税金估算(1)个人及家庭用户营业收入
本次工程改造涉及住户61955户,2019年预计新增数
字电视用户17539户、高清互动业务用户7397户、宽带用户3946户,资费按照数字电视220元/年、互动业务96元/年、宽带业务120元/年,预计2019年个人及家庭用户营业收入可达504.92万元。
(2)集团客户营业收入
S地市分公司按现有“村村响应急广播”和“益农信息社”两个业务测算,运营期2019年可产生的增值业务收入约30万元,集客业务收入年递增5%,可测算出该业
务整个运营期的收入值。
(3)补贴收入
本期工程暂不考虑财政补贴的收入。
(4)税金估算
按照财税【2017】35号的规定,对广播电视运营服务企业收取的有线数字电视基本收视维护费和农村有线电视基本收视费,免征增值税。
若文化体制改革企业税收优惠政策发生变化,将对该项目盈利能力产生一定影响。
(5)本期工程运营期内的营业收入预测
根据本报告业务发展预测的用户规模,集客业务收入年递增5%,该分公司2019年-2028年营业收入见表1.1:
(二)成本和费用估算 (1)计算期的取定
方案A:本期工程计算期取定10年,其中建设期1年,即2018年;运营期9年,即2019-2027年。
方案B:本期建设项目计算期取定10年,其中建设期5年,即2019-2023年;运营期10年,即2019-2028年。
(2) 生产人员和管理人员确定
24
技术应用
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
项目配备的生产人员与管理人员数量根据本地工程及管理经验估算,分别按8人和1人配置。
(3)项目固定资产投资和资金筹措
方案A:本项目固定资产投资估算2324.46万元,全部为企业自筹资金。
方案B:本项目固定资产投资估算2603.40万元,分五年投资,等额还本,每年4%的结算利率支付资金占用费用,全部为企业自筹资金。
(4)流动资金和固定资产余值估算
方案A:本项目流动资金按固定资产原值的4%估算,为企业自筹资金;固定资产余值按固定资产原值的3%估算。
方案B:本项目不计取流动资金;固定资产余值按固定资产原值的3%估算。
(5)年总成本测算①工资
工资总额=生产人员数×预测年人均工资额;预测投产年人均工资为40000元,按年5%增长。
②职工福利基金
职工福利基金=年工资总额×14%。
③折旧费
方案A:本期工程固定资产投资2324.46万元,折旧年限为25年,采用直线折旧法,每年折旧成本约90.19万元。
方案B:本期工程固定资产投资2603.40万元,分五年投资,第一年投资金额第二年开始计算折旧,依次类推,采用直线折旧法,折旧年限为25年。
④修理费
修理费=固定资产原值×2%。
⑤低值易耗品
低值易耗品=2000元/人/年。
⑥业务费
业务费一般生产年按再分配收入的2%计取。
⑦用户摊销成本
用户摊销成本包括入户开通成本及宽带出口成本,HFC网络改造成全光纤网络后,原HFC网络线路侧的光接收机和干线放大器每年的电费成本作为成本节约项从用户摊销成本中扣除。
根据业务发展预测得出,数字电视用户数峰值为17539户、高清互动用户数峰值7397户。
a、入户成本:
入户开通成本按照皮线152元/户、小光机46元/户、机顶盒182元/户、二合一ONU205元每户测算:
单数字电视用户入户开通成本=152+46+182=380元/户;
数字及互动用户入户开通成本=152+182+205=539元/户;用户入户开通总成本=380*(17539-7397
)
25
技术应用
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
+539*7397=784.09万。
方案A运营期9年平均每年摊销成本87.12万元;方案B运营期10年平均每年摊销成本78.41万元。
b、宽带出口成本:
根据近两年数据,单用户宽带出口成本约14.81元/月。
c、节约电费成本
根据各营业厅往年上报电费数据,扣除营业厅及机房占用电费,本次网改预测每年电费约49.7万元。
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参照有关标准和本项目情况取定。
(三)财务分析(1)财务评价指标
财务分析指标分为盈利能力指标、 偿债能力指标分析、财务生存能力分析、不确定性分析等。
(2)财务分析
经过详细计算本项目两种方案财务评价指标的计算结果对比可见下表:
(四)不确定性分析 (1)敏感性分析
影响项目经济效益的因素很多,其中影响最大的是预测业务的变化,资费标准的变化,网络配套能力的大小和社会物价波动这四个因素。
这些因素反映在项目经济效益上就是再分配收入,固定资产投资和经营成本三
个变量的变化。
再分配收入的变化对项目经济效益的影响最大,因此用户数量的多少和资费水平的高低是影响项目经济效益的关键。
(2)财务评价主要结论
从财务评价指标对比可以看出,当基准收益率为10%时,项目自筹自建模式财务静态投资回收期为8.31年,财务净现值为-391.10,财务内部收益率为6.79%,距离行业一般财务指标还有很大的差距,财务分析不可能。
三、研究结论
本期工程可采取两种方式建设:一是企业自筹资金建设;二是引入社会资本方建设移交,采取BT模式,每年支付20%本金,按照每年4%的结算利率支付资金占用费用。
通过对比得出:在公司的运营收入和运营成本相对固定的情况下,充分说明了BT模式在资金时间价值上更具优势,本期工程建议采取BT建设模式。
参考文献:
[1] 肖凤桐,郭建斌,李清立,任远.现代咨询方法
与实务(2019年版) [M] .(第1版).中国统计出版社
[2] 肖凤桐,牛新祥,孟俊娜.项目决策分析与评价
(2019年版) [M] .(第1版).中国统计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