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元复合驱污水处理技术现状简介

合集下载

城市生活污水处理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研究

城市生活污水处理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研究

城市生活污水处理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研究城市生活污水处理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研究一、引言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生活污水处理成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城市生活污水不仅污染了环境,还对人们的健康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

因此,研究城市生活污水处理技术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对于改善城市环境质量和提升人民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二、城市生活污水处理技术现状1. 传统污水处理技术传统的城市生活污水处理技术主要包括了物理处理、化学处理和生物处理三个阶段。

物理处理主要通过格栅、沉砂池等手段去除污水中的可溶性和不可溶性固体。

化学处理则是利用化学药剂去除水中的悬浮物、胶体、可溶性有机物等污染物。

而生物处理则通过微生物的作用,将有机物质降解成无机物质。

2. 先进污水处理技术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先进的污水处理技术也得到了广泛应用。

其中,膜法污水处理技术是一种重要的先进技术。

膜法污水处理技术主要包括微滤、超滤、纳滤和反渗透等不同级别的膜处理过程。

这些膜通过孔隙大小和特定分子量的选择性,实现了对污水中微小颗粒、胶体、大分子有机物和无机盐等污染物的有效去除。

此外,活性炭吸附、氧化还原法、电化学法等新型污水处理技术也得到了广泛应用。

三、城市生活污水处理技术发展趋势1. 绿色、环保化未来城市生活污水处理技术将更加注重绿色、环保化的发展。

通过采用可再生能源作为驱动力,减少使用化学药剂和能源消耗,降低二氧化碳排放量,实现污水处理过程中的可持续发展。

2. 智能化、自动化随着人工智能和物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未来城市生活污水处理技术将更加智能化和自动化。

通过引入先进的监控设备、传感器和自动化控制系统,实现污水处理过程的自动监测和控制,提高处理效率和降低人力成本。

3. 资源化、综合利用未来城市生活污水处理技术将更加注重资源化和综合利用。

通过适当的处理技术,将污水中的有机物质和无机盐等污染物转化成有机肥料、沼气等可再生资源,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三元污水处理工艺适应性评价

三元污水处理工艺适应性评价

周期24h,并配合间歇曝气。

作方法为单罐进水—曝气反应—静置沉降—出水为一个运行周期。

该技术具有污水静置时间长,设备利用率较高的特点。

室内曝气试验:采用静止沉降12h,悬浮固体去除效果明显,由初始的50mg/L降至24mg/L。

但采用曝气后,悬浮固体迅速升高,曝气4min就使悬浮固体从50mg/L上升至最高值72mg/L,继续曝气,悬浮固体含量仍稳定在63~72mg/L之间,曝气停止后,悬浮固体含量有所降低。

试验结果表明,曝气导致强碱三元复合驱采出水悬浮固体增加。

图1为室内曝气沉降出水悬浮物曲线图。

现场曝气试验:中106三元水质站来水水质含聚浓度1325mg/L,含表活剂119mg/L,pH值10.6,粘度4.87mPas。

初期试验,采取3座沉降罐做序批式运行,试验后期,采取4座罐序批式运行。

采用3罐序批式运行,滤前水达标率为80%,外输水达标率25%;采用4罐序批式运行,滤前水达标率为100%,外输水达标率53%,其中含油量达标率达到了92%。

从出水水质看,4座序批式沉降罐运行后,出水含油及悬浮固体明显降低,出水含油及悬浮固体都达到了100mg/L以下,出水水质满足污水处理站滤前水水质标准(即含油≤100mg/L,悬浮物≤100mg/L)。

图2为3座沉降罐序批与4座沉降罐序批运行效果对比图。

0 引言为了提高原油采收率,保证高含水期原油持续稳产,2013年底,在采油一厂北一区断西西块三元试验区建设投产中106三元污水处理站,处理强碱三元采出水。

中106三元污水处理站建设规模1.4×104m3/d。

采用“一级曝气气浮沉降→二级曝气气浮沉降→一级石英砂-磁铁矿双层滤料过滤→二级海绿石-磁铁矿双层滤料过滤”四段处理工艺;当三元高峰期采用“序批式”污水处理工艺。

设计分段指标:滤前含油100mg/L、滤前悬浮物100mg/L,外输含油20mg/L、滤前悬浮物20mg/L。

由于该站采用的序批式沉降和离心分离工艺是在处理三元污水的工艺和参数还没有定型、现场采出水处理需求紧迫的情况下提出的。

三元复合驱采出污水处理影响因素研究

三元复合驱采出污水处理影响因素研究
不 同有机絮凝剂及 药剂投加方 式)进 行 了讨论 。最后 试验 结果表 明,处理 后污 水 的透光 率 、含 油量 及含
油 去 除 率 分 别 达 到 9 . , 18 / 94 . 8mg L和 9 . ,达 到 了 油 田 的水 处 理 要 求 。 94
[ 关键词] 三元复合驱 ;水处理 ;混凝 剂 ;有机 絮凝 剂
大庆油田先导性工业试验已经证 明了这一点。但是,采出污水却使原有的污水处理流程失效 。主要原因 是采 出污水 中含有 大量 的 聚合 物 、表 面活 性剂 和碱 等 ,成 分极 为 复杂 。污 水 中 的残余 聚合物 水 解 聚丙烯
酰胺 增加 了污 水 的粘度 ,使 污 水 的胶态 性 质更 加稳 定 ;残 余 的 表 面活 性 剂 则 降 低 了油 水 间 的 界 面张 力 ,
1 2 试 验方 法 .
采用 烧杯 试 验 法 。取 lO 的 采 出 污水 样 于 10 的烧 杯 中 ,调 节 p 值 ,搅 拌 2 n Oml 5mi H mi;然 后 加 入

定量 的 混 凝 剂 后 ,搅 拌 0 5 n .mi ̄再 调 节 p 值 ,搅 拌 0 5 i;最 后 加 入 少 量 有 机 絮 凝 剂 ,搅 拌 H .rn a
2 n mi,停止搅 拌 ,静 置 5 n mi,取 烧杯 中清 液进 行 测定 分析 。本 试验 的 污水 温度 为 4 ℃ 。 O
2 结果与讨论
2 1 采 出污水 物性 .
试验 用 三元 复合 驱采 出污水 主要 物性 见 表 1 。
[ 收稿日期]20 一 O 2 06 l 一 4 [ 作者简介]申玉星 ( 9 1 ) 18 一 。男 .2 0 年 大学 毕业 ,硕士生 ,现主妻从事油田化学方面的研究与 开发 工作。 04

三元复合驱技术研究

三元复合驱技术研究

三元复合驱技术研究摘要:三元复合驱是20世纪80年代中期提出的三次采油新方法。

它是由碱/表面活性剂/聚合物复配而成的三元复合驱油体系,既有较高的粘度,又能与原油形成超低界面张力,从而提高原油采收率。

关键词:三元复合驱;成垢;技术三元复合驱是20世纪80年代中期提出的三次采油新方法。

它是由碱/表面活性剂/聚合物复配而成的三元复合驱油体系,既有较高的粘度,又能与原油形成超低界面张力,从而提高原油采收率。

但是,在驱油体系注入地层的过程中,当碱性的化学剂注入地层后,受地层温度、压力、离子组成和注入体系的pH值等因素的影响,与地层岩石和地层水发生包括溶解、混合和离子交换在内的多种反应。

一方面,碱性三元液中的钠离子与粘土中的钙、镁离子发生置换,形成钙、镁的氢氧化物沉淀;另一方面,在地层岩石组分中有长石、伊利石、高岭石、蒙脱土等,碱也能与这些组分作用生成Si、Al等离子,进入地层水中,打破地下液体原有的离子平衡,随着地层条件的改变又形成新的矿物质沉淀,产生大量的硅铝酸盐垢。

这些由于碱的存在而引起的垢沉积,不仅造成卡泵现象,影响抽油机的正常生产及试验的顺利进行,而且还会堵塞油层孔隙,降低驱油剂的波及系数,并使油层受到伤害,影响最终采收率。

我国大庆油田已完成的5个三元复合驱先导性矿场试验,使用NaOH的为4个试验区,在这4个试验区中,除杏五区外,均不同程度地出现结垢现象,结垢发生在采出环节,包括油井近井地带、井筒举升设备和地面集输设备,以中心采出井最为严重,也最为典型。

因此,确定三元复合驱的成垢条件及界限,研究三元复合驱过程中垢的形成机理,找出对策,保证三元复合驱技术的成功有重要意义。

一、结垢状况分析为了确定三元复合驱垢样的晶型及组成,了解试验区的结垢情况,对试验区垢样进行分析。

(一)垢样分析取三元复合驱矿场试验区垢样,如采用大庆油田采油四厂杏二西三元复合驱扩大性矿场试验区垢样为例。

具体过程为:采用-射线衍射进行物相分析,确定矿物的晶型,用-光电子能谱确定元素组成,用化学分析法确定典型氧化物的含量。

北三西弱碱三元复合驱采出液处理技术试验研究

北三西弱碱三元复合驱采出液处理技术试验研究
维普资讯
2 2
油 气 田地 面 工 程 第 2 7卷 第 7期 (0 8 7 20. )
北三西弱碱三 元复合驱 采 出液处 理技术试验研 究
杜久 恒 ( 大庆油 田采油三厂)
摘 要 :针 对 三 元 采 出 液 乳 化 严 重 、 油 水
水 中含 油量 有所 降低 。 ( )污水 处理 试 验 。利用 污水 沉 降分离 特性 试 2 验 装 置 ,分别 在不 同 的沉 降时 间 ,考 察综 合 采 出水 动 态条 件 下 的油水 分离 特性 和悬 浮 固体沉 降 分离 特 性 。 验 表 明 :① 随着 沉 降时 间 的延 长 ,污 水 含 油 试 量 和悬 浮 固体 的去 除 率 提 高 ;② 在 原 水 动 态 沉 降 2 4h以后 ,污水 中 的含 油 量平 均 为 1 0 2 / 9 . 5 mg L,
求 ;②在 游 离水进 口投加 清水 剂 ( D一2 8 XT 0 0型 ) 对 处 理 效 果 影 响 不 大 ;③ 经 Z R一5型 破 乳 剂 处 理 后 油 中含 水 、水 中含油 指标 均优 于 DE 2 0 一 0 5型 常
分 离 困难 、悬浮 固体含 量过 高、难 以处理 等 问题 ,在 北三 西试 验 区开展 了 中心 井采 出液
处 理 工 艺 试 验 和 北 三 西 三 元 试 验 站 原 油 脱
水 、 含 油 污 水 处 理 以 及 相 关 采 出 液 处 理 化 学 药 剂 筛 选 试 验 。 通 过 现 场 试 验 ,评 价 现 有 工
效 处理 。
1 中心 井 采 出液 处 理 工 艺试 验
利 用组 合试 验装 置对 试验 区 内化学 剂含 量较 高 的 3口中心井 :北 2 一丁 1 4 ,北 2 0 一P 6 —2 一P 9 4, 北 2 —5 —1 7进 行静 态 、动 态原 油 脱 水 和 污 水处 理

三元复合驱采出液处理系统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三元复合驱采出液处理系统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0 引言
三元复合驱地面工艺技术在“十二五”期间得到了长足发 展, 在矿场应用过程中, 初步形成了适合不同区块特点的三元 复合驱配制、注入、采出液集输和采出液处理技术。但从目前现 场生产运行情况看, 已建采出液处理系统和污水处理系统仍 存在许多问题, 比如: 地面集输系统结垢严重、受效高峰期采 出液处理难度大幅度增加、电脱水电场不稳定、外输原油指标 超标严重、处理后污水达不到回注要求等等。
采出液含污量大, 电脱水器绝缘件易粘污产生放电烧损,
220 |
2018年10月
原有的绝缘吊柱由于采出液黏度大, 携污多与静电吸附联合 作用, 绝缘组件表面随着使用时间延长, 其表面会附着污物, 导致绝缘失效。
2.3 回收油影响电脱水器稳定运行 回收油具有成分复杂、杂质较多、乳化严重、导电性强等特
4 应用效果及前景
采出液预分离除砂一体化装置具有集成化、自动化的特 点, 可实现标准化设计、模块化预制、自动化控制, 适用于大庆 油田及其他寒冷地区相似采出液的油田生产。通过现场试验, 各项数据表明, 应用该预分流除砂工艺, 并设置专用一体化设 备, 可有效减少采出液泥沙含量, 大大提高后续三相分离器处 理效果。
同时整个装置设置伴热系统, 热源采用站内的采暖炉, 装 置及管线外侧采用保温材料进行保温处理。在实际应用过程中 装置为工艺系统一部分, 装置内部介质处于运行状态, 可满足 冬季运行的需求。考虑到装置上一些外露的自控仪表等元件受 低温影响, 会出现伴热不良的情况, 发生压力远传装置失灵等 情况, 影响装置正常运行, 所以要对关键部件采取增加电伴热 措施, 以避免低温运行的不利因素。
2.5 三元污均存在污水处理后水质不达标现象 由于三元采出液性质变化较大, 破乳药剂的调整滞后于

三元复合驱与水聚驱地面工艺差异分析

三元复合驱与水聚驱地面工艺差异分析

三元复合驱与水聚驱地面工艺差异分析朱启光【摘要】三元复合驱对提高油田采收率有较为显著的效果.根据开发三元复合驱规划,2014年开始,大庆油田在采油一厂至六厂新注区块全部开展三元复合驱,但现有地面工艺产生一定的不适应性.在油气集输与处理、配制注入、污水处理工艺的设计参数及工艺流程等方面分析了三元复合驱开发与目前水聚驱开发地面工艺之间的差异,为三元复合驱在大庆油田的推广提供技术支持.【期刊名称】《承德石油高等专科学校学报》【年(卷),期】2015(017)004【总页数】4页(P9-12)【关键词】三元复合驱;地面工艺;差异【作者】朱启光【作者单位】大庆油田工程有限公司,黑龙江大庆 16371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E35随着三元复合驱驱油工艺在大庆油田的逐步推广,三元采出液处理困难,需要单独处理,大庆油田地面工程系统出现一定的不适应性。

三元采出液的处理在油气集输系统依然是一段合、二段分,电脱水器适当改造的建设方式,污水处理系统完全与水聚驱分开处理。

这使得油气集输、水处理系统的剩余能力不能利用,聚合物配置站、注水站、变电所部分能力可以利用,但是需要新建或扩建能力,配套设施会有较大量的增加。

1 三元复合驱地面工艺1.1 油气集输1.1.1 转油放水站转油放水站采用三相分离器合一处理装置,油井三元产液进三相分离器进行油气水分离,低含水油经泵输脱水站。

污水进入污水沉降罐沉降后,一部分经泵输至新建三元污水站,另一部分将沉降后的污水升温后回掺。

分离出的伴生气进入已建的集气系统。

1.1.2 脱水站脱水站原油净化处理采用二段脱水工艺,三元产液经转油放水站放水后,低含水油输至脱水站,经二段炉升温后,由二段电脱水器进行处理,脱后净化油经输油泵外输至油库。

1.2 配注系统配制注入系统基本采用“集中配制低压二元、高压二元”的总工艺流程。

注水站出站高压水在二元调配站混配为高压二元水,再输至各注入站;含母液表活剂的低压曝氧深度水由二元调配站输至配制站作为配制用水,配制低压二元母液,再输至各注入站。

三元复合驱采出水的处理工艺

三元复合驱采出水的处理工艺

加 药剂 的条 件下 ,外输 水 含油量 接近 达标 ,悬 浮 同
体 含量超 标 。
1 . 2 对 已建 三元 采 出水 处理 站认识
月 ,强 碱 复 合 驱 累积 注入 体 积 0 . 3 ~O . 4 P V,聚 合
物含 量 为 5 0 0 ~7 0 0 m g / L ,表 活剂 含 量在 2 0 mg / L以
达到 1 0 0 0 mg / L 左 右 ,未 见表 活剂 ,污水 黏度 小 于
高效 污水 分离 一双层 滤 料过滤 一双 层滤 料过 滤处
理 工艺 流程 ,另 两座分 别 为曝气 沉 降一横 向流 聚 结
气浮 一 双层 滤 料 过滤 一 双层 滤 料 过滤 , 曝气 沉 降 一
1 _ 5 mP a ・ S ,未 投 加 药 剂 的 条 件 下 ,处 理后 采 出水 中含油量 及悬 浮 同体含量 均达 标 。第二 阶段 ,运行
第3 2 卷第6 期 ( 2 0 1 3 . 0 6 )( 集输处理>
三元复合驱采出水的处理工艺
赵 秋 实 大庆油田 设计院
摘 要 : 大庆 油 田经 过 多年 来 的对 三元 复 合 驱采 出水攻 关试验 研 究 ,已经逐 步 形成 了一套 能
够满足含聚污水高渗透层回注水注水指标的工艺流程及技 术参数 ,该工艺主体 为一级曝气气浮
积0 . 6  ̄ 0 . 7 P V ,聚 防潮 1 0 0 0  ̄ 1 2 0 0 m g / L ,表活
加药 剂 的条件下 ,处理后 采 出水 中含油量 及 悬浮 固
体 含 量 均 达 标 。第 二 阶段 ,运 行 时 间 为 1 0  ̄ 1 9 个
剂 为5 0 ~ 8 0 m g / L ,污水黏度为 1 . 5 —1 . 7 mP a ・ S ,未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元复合驱污水处理技术现状简介
【摘要】三元复合驱油技术是在碱水驱油,聚合物驱油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化学驱油技术。

三元复合驱油田采出水不仅粘度大,而且乳化程度高,油水分离速度慢,水驱和聚合物驱油田采出水处理技术和工艺不能满足生产需要。

本文介绍了最新的三元复合污水处理技术。

【关键词】三元复合驱;污水处理技术;污水处理工艺
三元复合驱油技术是将碱、表面活性剂和聚合物三种化学主剂按不同的比例配方组成的联合驱油技术。

通过增加水驱动波及效率,降低驱替介质的流度,以提高原油的采收率,该技术可以提高原油采收率20%以上。

影响化学驱采收率高低的主要因素是超低界面张力的取得及其在岩心中能维持的时间,而三元复合驱驱油的主要机理就是降低界面张力,控制流速和降低昂贵化学剂的吸附损失[1]。

油田采出水[2]由于聚合物、碱、表面活性剂的存在,三元复合驱油田采出水不仅粘度大,而且乳化程度高,用自然沉降法处理三元复合驱油田采出水除油效率很低,沉降时间长,因此处理三元复合驱油田采出水必须采用高效的油水分离设备[3]及工艺。

1.传统水处理方法比较
传统采油污水处理方法较多,各有优缺点(见下表),单一方法处理效果不佳,在实际应用中通常是两三种方法联合使用,才能使水质达到标准[4]。

对于三元复合驱污水而言,复杂的化学成分使得处理设施的处理
效率大为降低。

出水的各项指标远超过回注水标准,会造成油层阻塞,外排又会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和油、水资源的浪费。

因此,开发三元复合驱油田采出水的处理技术就显得尤为重要。

2.三元复合驱污水处理最新技术
2.1磁过滤技术
磁过滤技术是利用外加磁场的磁粉增强絮凝作用以达到高效沉降和过滤目的的一种高效分离微粒和超微粒的技术工艺[5,6]。

污水首先进入混合罐,在混合罐中絮凝剂、聚合物和磁性加载物(密度约为5.2),混合产生高密度的磁嵌合絮状体,水力停留时间约为
2min。

混合物然后流人锥形底的澄清罐中,巨大的密度差使得絮体沉降速度很快,在那里磁性絮状物夹带着所有固体颗粒迅速沉淀,包括残油,进入系统的污泥层,总水力停留时间大约为8min。

然后澄清罐的上清液流入磁过滤器中,利用高梯度磁过滤进一步去除水中的悬浮颗粒物。

污泥经过磁鼓分离器将磁粉回收再次投加入混合罐中,分离后的污泥则外排处理。

磁过滤技术处理速度快,磁粉回收率可达99.8%。

磁过滤技术由于具有较高的除油及悬浮物效率,可作为膜处理工艺的前端预处理技术,加以深入研究。

2.2微絮凝技术
微絮凝悬浮污泥过滤工艺首先向经过预处理的污水中定量投加型絮凝剂,使污水中部分溶解状态的污染物和胶体颗粒吸附出来,形成悬浮颗粒;然后依靠絮凝作用将污水中各种胶粒和悬浮颗粒凝聚成大块密实的絮体;当絮体随污水流经双滤料过滤器时,大量密
实的絮状体被滤料层截留在其表面,形成致密的悬浮污泥层,并与双滤料过滤层形成悬浮污泥过滤器的过滤体;污水经过罐体内自我形成的悬浮污泥层及双滤料层后,达到回注水标准。

2.3投加化学助剂改善水处理效果
在水处理系统中,投加化学药剂往往能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

通过沉降罐投加絮凝剂、杀菌剂以及反冲洗时投加化学助剂提高反冲洗效果等均可在现有工艺不能满足生产需要时,改善系统运行效果及平稳性,但长期投加药剂也带来了一定的成本压力。

2.4搅拌式多介质过滤器
大庆采油四厂规划设计研究所梁铁玲针对三元复合驱采出水粘度高导致现有过滤器滤料板结,形成致密滤饼层,滤料无法彻底清洗,严重影响了过滤效果,出水水质难以达标。

开发了适合于高粘度废水处理用过滤器,通过采用桨式搅拌装置破坏滤料表层滤饼层,提高反冲洗效果,实现滤料彻底反冲洗。

在大庆油田杏二中污水处理站采用该技术新建两座滤罐,研究了两级过滤处理效果。

新建滤罐反冲洗压力维持012mpa以内,水量稳定在400m3/h以上,解决了滤罐反冲洗憋压、跑料、滤料清洗不彻底问题,保证滤料彻底再生,提高了过滤效果,经二级过滤后出水油痕量,悬浮物在20mg/l以下,达到油田污水回注标准[7]。

2.5动态膜技术
鄢玲俐阐述了动态膜技术在大庆217试验站三元复合驱采出污水处理中的试验情况, 通过研究跨膜压差对出水水质的影响以及进
水水质对过滤周期的影响, 探究了该技术处理三元污水的适应性。

研究结果表明, 动态膜过滤技术比常规过滤技术处理效果好;动态膜过滤装置不改变原水特性, 处理后的水可用于再次驱油, 降低注采成本;该装置无需大量反洗水, 处理方便, 最大限度地减少了水资源的浪费, 也大大减轻了工人的劳动强度。

动态膜过滤技术在三元复合驱以及低渗油田水处理方面具有较高推广应用价值。

动态膜是指含有涂膜材料的溶液在一定的压力和流速下流经多孔支撑层, 在孔内或表面沉积而形成的具有分离作用的滤饼层[8]。

2.6电渗析法
电渗析是电场驱动的膜分离过程,能够自动倒换电极来清洗离子交换膜和电极表面形成的污垢,确保了离子交换膜性能的长期稳定性及淡水的水质和水量。

电渗析的缺点是对于水中的有机物、悬浮物和细菌等杂质不能去除,但由于这些物质对聚合物黏度的影响很小,所以电渗析处理的聚驱污水适于作为配制聚合物溶液用水。

王北福研究了用电渗析法处理油田含聚污水,得出以下结论[9]:(1)电渗析能有效地去除聚驱污水中的各种离子,对阴离子的去除率为
90.6%,对阳离子的去除率为95.7%,而对整个矿化度的去除率达到
91.9%;(2)低矿化度聚驱污水在矿化度为847.56mg/l时可以达到和清水一样的配聚效果,随着矿化度降低,配聚黏度逐渐提高,并且在矿化度值大于清水(388.47mg/l)的情况下,配聚效果优于清水。

2.7超声波技术
超声波技术作为一种新的废水处理技术,在国外已有大量的实验
室基础研究成果,并有部分进入实际应用。

超声波对有机物的降解是基于空化理论和自由基理论[10,11]。

(1)空化理论超声波对有机物的降解不是直接的声波作用,而是和液体中产生的空化气泡的崩灭有密切关系,其动力来源是声空化;(2)自由基理论在空化作用产生的高温、高压下,水分子裂解产生自由基。

自由基由于含有未配对电子,所以其性质活泼,很容易进一步反应成为稳定分子。

对超声波降解聚合物主要在聚合物解聚上,其降解机理如前所述,主链被
空化作用产生的高温高压环境以及水力剪切力作用而断裂,形成自由基,自由基之间相互反应形成新的化合物。

3.结语
油田采出水处理技术在油田的持续高产稳产、保护生态环境等诸多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上述所介绍新技术中,有的正处于试验阶段,有的已经得到应用,并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但是,要解决好油田污水处理难题,仍需开展大量工作。

将采出水处理达标后回注于油层,不仅可以回收水中的原油,实现水的循环利用,减少环境污染,而且节约大量的淡水资源,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李士奎,等.大庆油田三元复合驱试验效果评价[j].石油学报.2005,26(3):46-60.
[2]曹振坤.三元复合驱采出水处理技术研究项目.设计院座谈会研讨材料,2011,1.
[3]王景良. asp 复合驱机理的研究与展望[j]. 国外油气田
地面工程. 2001,17(8): 15-19.
[4]曹建喜.油田采出水处理现状及发展方向[j].环境保护科学.2001(108)
[5]孙巍,等.磁分离技术在污水处理中的应用[j].磁性材料及器件,2006,(4):6-11.
[6]柴诚敬.磁化技术在化工分离领域中的应用[j].化学工业与工程,1999,16(4):245-249.
[7]梁铁玲.搅拌式多介质过滤器在三元复合驱采出水处理中应用[j].环境科学与管2010,35(4):107-110.
[8]鄢玲俐,等.动态膜过滤装置处理大庆三元污水试验研究[j].石油机械,2010,38(12):1-4.
[9]王北福.电渗析回用聚驱污水为配聚用水的试验研究[j].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23(i):22-28.
[10]温青,等.油田含聚废水处理方法研究[j].应用科
技,2002,29(8):65-66.
[11]陈家庆.石油石化工业环保技术概论[m].北京:中国石化出版社,2005:10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