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肉牛饲养标准

合集下载

肉牛饲养标准

肉牛饲养标准

肉牛饲养标准肉牛饲养标准是根据肉牛不同体重阶段和不同日增重,通过实践经验总结和科学实验结果,下面是店铺精心为你整理的肉牛饲养标准,一起来看看。

肉牛饲养标准①适合于150~200公斤体重的肉牛使用:每日精料玉米0.1公斤、豆饼1公斤、粗料玉米秸3公斤或酒糟15公斤,添加剂有尿素50克、食盐40克、磷酸钠20克、芒硝15克、瘤胃素60毫克。

②200~250公斤体重的肉牛使用:每日精料玉米2.6公斤、豆饼1公斤、粗料稻草2.9公斤或酒糟20公斤,添加剂有尿素60克、食盐40克、碳酸钙20克、芒硝18克、瘤胃素90毫克。

③250~300公斤体重的肉牛使用:每日精料玉米2.6公斤、豆饼1公斤、粗料玉米秸2.9公斤或酒糟25公斤,添加剂有尿素100克、食盐65克、碳酸钙10克、芒硝30克、瘤胃素160毫克。

④300~400公斤体重的肉牛使用:每日精料玉米5.7公斤、豆饼1公斤、粗料玉米秸2.3公斤或酒糟30公斤,添加剂有尿素150克、食盐100克、芒硝45克、瘤胃素360毫克。

肉牛的饲养方法1 犊牛持续育肥的饲养购买的犊牛必须要了解它以前的饲养背景,如果没经过补料或者是驯饲青草的训练,那它就很难养活,对购买的犊牛的以前的饲料情况必须做出大致的判断和了解。

犊牛进入育肥期饲养的方法如下:200-250千克体重阶段,每头犊牛每天喂给5.5-6.0千克饲料干物质,日粮蛋白水平11-12%,精饲料的组成为,豆饼1.2千克,玉米0.8千克,粗饲料的组成为青贮玉米12-15千克,青干草1千克,盐0.1千克。

250-300千克体重阶段,每头牛每天喂给7.6千克饲料干物质,粗蛋白质水平为11%,精料的组成有豆饼1.2千克,玉米1.3千克。

粗料包括青贮玉米18千克,青干草1.5千克,盐0.1千克。

300-400千克体重阶段,每头牛日喂给饲料干物质为8.2千克,粗蛋白质的水平为10%,精饲料组成当中豆饼1千克,玉米1.5千克;粗料包括青贮玉米20千克,青干草2千克,盐0.1千克。

肉牛饲养标准

肉牛饲养标准

`肉牛饲养标准`通常指的是养殖肉牛的一系列规定和标准,涉及到牛的饲养管理、饲料营养、生长发育、疾病防控等方面。

这些标准可能因地区、养殖方式和牛的品种而有所不同,但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饲料与营养**:规定了肉牛所需的饲料成分和比例,保证其获得充足的营养,包括粗饲料、精饲料、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等。

2. **生长发育**:对肉牛的生长速度、体型发育、体重增长等方面进行了规范和要求。

这可能包括育肥期限、育肥期间的饲养方式等。

3. **饲养环境**:包括牛舍设计、通风、温度、湿度控制等,以创造适宜的生长环境。

4. **疾病预防与控制**:制定了预防疾病的措施,可能涉及疫苗接种、定期体检、疾病防控的应急措施等。

5. **饲养管理**:关于牛群管理、日常护理、饲养员工作规范等方面的要求,确保牛群的健康和生长发育。

这些标准的制定旨在提高肉牛养殖的效率和产出质量,保障肉牛的福利和产品的安全、优质。

具体的标准可能因国家政策、行业标准或农业实践而有所不同。

我国肉牛饲养标准

我国肉牛饲养标准

我国对肉牛饲养的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饲养环境:肉牛饲养场所应具备良好的通风、采光和排水条件,保持干燥清洁,避免积水和粪便污染。

2.饲料标准:肉牛饲料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保证饲料的质量和营养成分,满足肉牛的生长需求。

3.饮水管理:提供清洁、新鲜的饮用水,保证肉牛充分的饮水量,避免水源污染。

4.疾病防控:定期进行疫苗接种,做好疾病的预防和控制工作,保证肉牛的健康。

5.生长管理:科学制定饲养计划,合理控制饲料的供应量和饲养密度,保证肉牛的正常生长发育。

6.环境保护:合理处理粪便和废弃物,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以上是对我国肉牛饲养的一般性标准,具体的饲养标准还会受到地区、养殖规模、品种等因素的影响。

针对不同的情况,还会有更为具体和细化的饲养标准和管理要求。

肉牛饲养标准及原料营养成分

肉牛饲养标准及原料营养成分

肉牛饲养标准是指养殖肉牛所需的环境和饲养条件。

一般来说,肉牛饲养标准包括以下方面:
圈舍条件:肉牛需要舒适、干燥、通风良好的圈舍环境。

圈舍应具备良好的保暖和散热能力,以确保肉牛在不同季节都能处于适宜的温度条件下生长。

饲料供应:肉牛的饲料供应应根据不同生长阶段的需要进行调配。

常见的饲料原料包括粗粮、青贮料、精料等,其中粗粮和精料的比例要根据肉牛的需求进行合理调配。

同时,肉牛还需要提供充足的饮用水。

饲养管理:肉牛饲养过程中需要进行常规的管理,包括定期体检、疫病防治、环境卫生等。

此外,还需要根据肉牛生长的不同阶段,进行合理的饲养管理,如断奶管理、断奶后的适应期管理、肥育阶段的管理等。

关于肉牛原料的营养成分,不同的饲料原料具有不同的营养成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能量:饲料中的能量主要来自碳水化合物,如淀粉、纤维素等。

能量是肉牛生长所需的重要营养物质,可提供肉牛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

蛋白质:蛋白质是肉牛生长所需的重要营养物质,可促进肌肉的发育和组织修复。

饲料中的蛋白质主要来自精料,如豆粕、鱼粉等。

矿物质和维生素:矿物质和维生素是肉牛身体正常生理和代谢所必需的。

饲料中含有丰富的矿物质和维生素,如钙、磷、铁、锌等。

总的来说,肉牛饲养标准和饲料原料的营养成分都需要根据肉牛的生长阶段和需求进行合理的调配和管理,以确保肉牛的健康和生长发育。

肉牛营养需要和饲养标准

肉牛营养需要和饲养标准

肉牛营养需要和饲养标准
肉牛营养需要和饲养标准是肉牛养殖的重要参考依据,以下是对这两个内容的操作建议:
1. 确定肉牛的营养需要:
肉牛所需的营养包括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矿物质、维生素等。

这些营养素的摄入量取决于肉牛的种类、体重、生长阶段、健康状况以及饲养环境等因素。

一般来说,肉牛所需的营养需要量会高于其他家畜,因此需要定期补充饲料以确保其摄入足够的营养。

2. 制定饲养标准:
饲养标准是根据肉牛的营养需要和饲养环境来制定的。

它包括饲料种类、饲料配方、饲喂量、饲喂频率、饮水等。

在制定饲养标准时,需要考虑以下几点:
饲料种类:肉牛的饲料应包括粗饲料(如牧草、秸秆等)、精饲料(如玉米、豆粕等)以及矿物质和维生素补充剂。

饲料配方:根据肉牛的营养需要,制定合理的饲料配方。

一般来说,粗饲料和精饲料的比例会根据肉牛的体重和生长阶段进行调整。

饲喂量:肉牛的饲喂量应根据其体重、生长阶段和饲养环境来确定。

一般来说,肉牛每天需要摄入的饲料量为其体重的2%左右。

饲喂频率:饲喂频率应根据肉牛的消化特性和饲养环境来确定。

一般来说,每天饲喂2-3次较为适宜。

饮水:肉牛需要充足的饮水来保持健康。

在制定饲养标准时,应确保肉牛每天都能获得新鲜清洁的饮水。

总之,肉牛营养需要和饲养标准是肉牛养殖的关键因素之一。

通过合理的营养供给和科学的饲养管理,可以提高肉牛的生长速度和健康水平,从而获得更好的经济效益。

肉牛饲养标准

肉牛饲养标准

肉牛饲养标准
肉牛饲养是农业生产中的重要环节,对于提高肉牛的生长速度、肉质品质以及
养殖效益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制定科学合理的肉牛饲养标准对于养殖业的发展至关重要。

下面将从饲料、饮水、环境、疾病防控等方面介绍肉牛饲养的标准。

首先,饲料是肉牛饲养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合理的饲料配比能够保证肉牛获得
足够的营养,促进其生长发育。

一般来说,肉牛的饲料主要包括粗饲料和精饲料,粗饲料如青贮料、草料等,精饲料如玉米、豆饼等。

在饲料配比上,需要根据肉牛的生长阶段和体重情况进行科学的配比,保证其获得全面的营养。

其次,饮水是肉牛生长发育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充足清洁的饮水能够保
证肉牛的正常代谢和生长发育,预防因饮水不洁导致的疾病发生。

因此,肉牛饲养场需要保证饮水设施的清洁卫生,并定期更换饮水,确保肉牛随时获得清洁的饮水。

此外,良好的饲养环境也是肉牛饲养的重要标准之一。

饲养场的通风、采光、
温度等环境因素都会影响肉牛的生长发育和健康状况。

因此,饲养场需要保持通风良好,保证充足的采光,并且根据季节变化调节好温度,避免极端天气对肉牛的影响。

最后,疾病防控也是肉牛饲养中非常重要的一环。

定期做好肉牛的疫苗接种工作,加强对肉牛的健康监测,及时发现并处理疾病,预防疾病的传播和流行。

总的来说,科学合理的肉牛饲养标准包括合理的饲料配比、充足清洁的饮水、
良好的饲养环境以及健康疾病防控措施。

只有这样,才能保证肉牛的健康生长,提高肉牛的生产性能和养殖效益。

希望广大养殖户能够重视肉牛饲养标准,不断提高养殖水平,促进肉牛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肉牛养殖技术要点

肉牛养殖技术要点

肉牛养殖技术要点
一、杂交育肥
西门塔尔牛、皮埃蒙特牛、夏洛来牛等大型引进品种的成年体重都在800-1200公斤之间,与本地黄牛(350公斤)杂交,杂交后代在营养充足的情况下,生产性能及体重可提高近一倍,是我国肉牛生产的首选。

杂交牛初生重22-35kg,比本地牛提高50%以上,6月龄体重可达150公斤,12月龄可达300公斤,20月龄可达500公斤以上,屠宰率50%,净肉率41%。

6月优质杂交牛龄断奶犊牛育肥12-18个月,体重可达500-700公斤,头平利润在2000-4000元,头平日增重1000 克左右。

肉牛孕期为280天左右。

二、饲养技术
选用全混合日粮,充分利用秸秆满足肉牛对纤维素的生理需求,力保肉牛胃肠健康,将秸秆中的纤维素、含氮物质等转化为肉牛生长所需要的部分能量、蛋白质、矿物质、维生素等营养需求。

依据肉牛营养需要,补充秸秆中营养不足部分,配制全混合日粮,缩短育肥周期,提高经济效益
三、疾病预防
定期进行口蹄疫、布氏杆菌病、小返刍兽疫的预防注射。

定期进行
寄生虫病的预防。

提供冬暖夏凉、卫生干爽的圈舍。

中国肉牛饲养标准

中国肉牛饲养标准

中国肉牛饲养标准近年来,我国肉牛饲养受到各级政府的广泛重视,品种改良步伐加快,区域化、规模化、商品化程度不断提高,下面是店铺精心为你整理的中国肉牛饲养标准,一起来看看。

中国肉牛饲养标准饲养标准中规定的各种营养物质的需要量,是动物需要量的下限,因此在饲养实践中,必须根据动物所处的环境情况,如气候、季节、圈舍和动物本身的情况如疾病、应激等对饲养标准进行调整。

我国肉牛饲养标准包括生长育肥牛、妊娠母牛、哺乳母牛的营养推荐量。

其中育肥牛的营养标准适用于肉用牛品种、引进肉牛杂交品种以及地方牛品种等。

生长育肥牛营养需要,是在150千克到500千克体重肉牛范围内,不同的日增重(0-1.2千克),分别给出了主要营养物质的需要量,它们是:干物质:指肉牛每天进食的干物质,单位是千克。

实际中的饲料是风干物质,因此在计算牛的饲料进食量时,应以干物质的量除90%,以得出接近的饲料供给量。

干物质进食量受体重、增重水平、饲料能量浓度、日粮类型、饲料加工、饲养方式和环境条件的影响,根据国内生长育肥牛的饲养实验总结材料,肉牛干物质进食量的参考计算公式为:DMI(kg)=0.062W0.75 + (1.5296+ 0.00371W)´G式中:G为日增重(kg),W0.75 为代谢体重(kg),W为体重(kg),DMI为干物质进食量(kg)。

肉牛能量单位:为了实际中便于使用,将肉牛的需要的净能值折算为肉牛能量单位,本书已在问题6对此做出了描述。

综合净能:肉牛的营养体系将肉牛对能量的需要分为两个部分:用于维持生存的净能叫做维持净能;用于增重的净能叫做增重净能。

把维持净能和增重净能综合起来做为一个综合指标即为综合净能,利用综合净能比较方便,其单位是兆焦耳。

中国肉牛饲养方法一、牛的生物学特性和饲养管理一般原则1、牛的生物学特性经过人类长期驯化饲养后,牛表现出一些特定的生物习性,了解这些习性有助于科学饲养。

(1)牛有恋群性。

牛喜欢小群活动,一小群3-5头,当有其他牛来到时,会引起争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肉牛饲养标准饲养标准中规定的各种营养物质的需要量,是动物需要量的下限,因此在饲养实践中,必须根据动物所处的环境情况,如气候、季节、圈舍和动物本身的情况如疾病、应激等对饲养标准进行调整。

干物质:指肉牛每天进食的干物质,单位是千克。

实际中的饲料是风干物质,因此在计算牛的饲料进食量时,应以干物质的量除90%,以得出接近的饲料供给量。

干物质进食量受体重、增重水平、饲料能量浓度、日粮类型、饲料加工、饲养方式和环境条件的影响,根据国内生长育肥牛的饲养实验总结材料,肉牛干物质进食量的参考计算公式为:DMI(kg)=0.062W0.75+(1.5296+0.00371W)´G式中:G为日增重(kg),W0.75为代谢体重(kg),W为体重(kg),DMI为干物质进食量(kg)。

肉牛能量单位:为了实际中便于使用,将肉牛的需要的净能值折算为肉牛能量单位,本书已在问题6对此做出了描述。

综合净能:肉牛的营养体系将肉牛对能量的需要分为两个部分:用于维持生存的净能叫做维持净能;用于增重的净能叫做增重净能。

把维持净能和增重净能综合起来做为一个综合指标即为综合净能,利用综合净能比较方便,其单位是兆焦耳。

一、牛的生物学特性和饲养管理一般原则1、牛的生物学特性经过人类长期驯化饲养后,牛表现出一些特定的生物习性,了解这些习性有助于科学饲养。

(1)牛有恋群性。

牛喜欢小群活动,一小群3-5头,当有其他牛来到时,会引起争斗。

新引进的牛要先进行大群饲养,待个体间互相熟悉后,再进行分群,可减少争斗,防止产生不必要的损失,舍饲时最好采用对头式拴系,使牛有安全感,解除后顾之忧,放心采食。

(2)对环境适应性强。

从其他地方引入的牛,只要自然环境接近,能较快地适应新环境。

在易地育肥时,如果产地与引入地的环境条件一致有助于肉牛的生长。

肉牛对低温的适应能力强于高温,当环境温度超过27℃时,采食量减少,影响生长。

环境温度低于8℃时牛的维持需要增加,采食量增加,又浪费饲料。

因此,牛舍要注意夏季防暑、冬季防寒,舍内温度控制在8—12℃为好,相对湿度不高于85%。

(3)牛爱吃新鲜干净的饲料,不爱吃长时放置的精饲料,特别经拱食黏附鼻镜黏液的饲料。

因此,喂料时应做到少喂勤添,要将料槽中剩余的饲料及时清扫,晾干后再喂。

(4)采食不仔细,有反刍的特性。

(要注意粗精料中的异物、如铁钉、铁丝等)在饲养肉牛时,要保证牛有足够的休息时间进行反刍,消化食物,否则会导致消化不良,引起疾病。

(5)饮水量大。

饮水量受多种因素影响,如环境温度、生理状况、年龄、饲养方式等。

气温升高,需水量增加;泌乳牛需水量多,每产1㎏牛奶,需水3—4㎏;代谢旺盛的犊牛需水量多;放牧饲养较舍饲牛需水量多1倍。

一般情况下,牛的需水量可按每千克干饲料需水3—5㎏供给,每天在喂料后供给饮水。

中午可增加一次饮水,夏季一定保证水的充分供应,最好自由饮水。

2、饲养管理的一般原则(1)科学配制日粮,满足牛的营养需要牛是反刍动物,有着容积很大的前胃。

前胃能使饲料发酵软化,瘤胃内微生物的活动,可以消化大量粗饲料,合成菌体蛋白,为降低肉牛饲养成本提供了可能。

因此,肉牛生产中,不管处于哪个生理阶段的牛,粗饲料的供应是必不可少的,根据饲料标准,配制日粮要做到精、粗、青饲料的合理搭配,饲料种类多样化,适口性要好,易于消化,配制的日粮要做到营养全价平衡。

犊牛要及早放牧或补饲植物性饲料,促进前胃的发育和前胃机能的完善,提高身体素质和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

给生长牛(或架子牛)提供尽可能多的粗饲料,补饲少量精料,促进牛骨架的发育,降低饲养成本。

育肥牛则采用高精料日粮快速催肥,缩短饲养周期,提前上市,提高出栏率和商品率。

饲喂要做到“四定”,即定时、定量、定序、定人,根据每天的饲喂次数,将饲喂时间固定在一天的某几个阶段,时间相对固定,不要随意更改。

饲喂顺序也应确定,一般采用先粗后精再饮水的做法,饲喂顺序一旦确定也不得随意变动。

(2)做好牛的疫病防控制定牛舍及牛场的消毒清洗计划,减少病原微生物,控制疾病的发生。

制定科学规范的免疫程序,及时做好疾病防治工作,防止疾病特别是传染病的发生。

对断奶犊牛和育肥前的架子牛要进行驱虫、健胃。

(3)加强饲养管理在生产中要求饲养人员做到“五看五注意”,既:看牛吃料注意食欲;看牛肚子注意是否吃饱;看牛动态注意精神;看牛粪便注意消化机能;看牛反刍注意异常;一旦发现异常情况要及时与兽医人员联系。

做好日常管理工作。

牛粪便要及时清运到指定地点,清扫牛床,保持牛舍内清洁卫生。

牛舍周围应保持整洁,定期清扫,清除野杂草,减少蚊蝇滋生。

清粪喂料工具应严格分开,定期消毒。

保证牛槽内有水。

坚持刷牛体。

促进牛体血液循环,保持牛体清洁,增加皮肤新陈代谢,防止疾病互相传染,有利于牛体健康。

一般讲,牛较适宜的环境稳定为5—21℃,超过或低于这一范围对牛生产力的发展不利。

夏季可给牛通风,定时给牛体牛头淋水等措施降温,冬季可采取加垫草、关门窗等措施提高舍内稳定。

加强运动,提高体质。

运动有利于牛新陈代谢、促进消化,增加对外界环境急剧变化的适应能力,防止牛体质衰退和肢蹄疾病的发生。

犊牛的饲养管理犊牛是指从出生到6月龄的哺乳牛。

犊牛饲养水平的高低,管理得好坏将直接影响到成年牛的生长发育和生产性能。

1个月内的牛主要是以母乳为营养来源。

大约从2周龄开始学吃草料,随着瘤胃、网胃和瓣胃的迅速发育,消化功能不断完善、采食的草料不断增加,使犊牛逐渐由依靠母乳生活过渡到以饲草料为主。

初生犊牛的护理犊牛出生后,首先应清除口腔和鼻镜内的黏液,以免影响呼吸而导致窒息,其次要擦净牛体黏液,特别是外界环境温度较低时,更要及时进行,以免犊牛受凉。

三是断脐带,在擦净犊牛体躯后,往往自然扯断脐带,否则在距犊牛腹部10-15㎝处剪断脐带并挤出脐带中黏液,然后用碘酊充分消毒,防止发生脐炎。

正常情况下,脐带在出生后1周左右干燥脱落,否则可能发生了脐炎,应及时治疗。

2、犊牛的哺育(1)早喂初乳母牛分娩后5—7天分泌的乳汁叫初乳。

初乳期一般为4—7天,结束后应转入犊牛群,用混合乳饲喂。

犊牛初生后,必须在2小时内哺食初乳,越早越好。

作法:用中、食指置桶内乳中倾斜让犊牛吮吸舔饮,3—5天习惯后,犊牛可自行舔饮,因犊牛后天免疫力有70%以上是通过初乳而得。

初乳的作用:一是能提高对病菌的抵抗力;二是能满足生长发育的营养需要;三是有利于犊牛胎粪的排出。

喂量:按犊牛体重的1/5—1∕6确定喂量,分三次喂之。

温度:水浴加热到35—38℃.切记:不可让犊牛自行吸吮乳头。

(2)哺喂常乳肉用犊牛常采用母牛直接哺乳的办法,30日龄内的犊牛营养来源主要为母乳,因此应养好母牛。

也可采用人工哺乳。

(3)适时补饲青粗饲料及精料一般讲,母牛泌乳能满足3月龄内犊牛生长发育的营养需要。

犊牛在出生后20天左右开始出现反刍,50天左右瘤胃微生物区系已经初步形成,具备一定的消化植物性饲料的能力,7—10天开始训练犊牛采食精料。

精料最好是专门配制的犊牛料,精料补饲量应由少到多,逐渐增加。

开始时每天每头可喂15—25克,1月龄后可增加到250—500克。

(4)保证清洁充足饮水从犊牛出后第一天开始就要供给清洁的饮水,让其自由饮用,特别是在补饲期间,犊牛的饮水量更大,保证饮水的供应,能促进犊牛增加采食量。

饮水最好是自来水或井水,不可饮用污水,废水和泥塘水。

冬季忌饮冰碴水,最好饮用温水。

(5)犊牛早期断奶早期断奶是指将犊牛的哺乳时间缩短至2个月内,减少哺乳量,提高犊牛成活率的方法。

大量试验证明,延长哺乳时间增加哺乳量可提高犊牛的日增重和断奶重。

但不利于犊牛消化器官的生长发育和机能锻炼,而且影响母牛的健康,体况和生产性能。

育成牛的饲养管理技术满6个月已断奶的犊牛即进入育成期,育成牛饲养的状况直接影响到成年牛的利用性能,这一阶段饲养管理的重点保证牛的正常发育和适时配种。

刚断奶的牛消化机能较差,所供给的饲料质量要好、要便于牛的消化吸收。

育成期也是小牛快速生长的时期,要保证日增重在0.4㎏以上,否则会使小母牛初情期和适宜配种繁殖年龄推迟。

育成母牛的饲养管理技术1、断奶至12月龄这时母牛正处于生理上最高生长速度时期,在良好的饲养条件下,日增重较高,母牛的性器官开始发育。

这一阶段在饲养上应给予大量的优质牧草、干草、青贮饲料和多汁饲料,同时要求补饲一定量精饲料,根据牛体重大小和青粗饲料质量不同,每头牛每天用量为1.5—2.5㎏.2、12—18月龄育成牛消化器官的发育已接近成熟,又无妊娠和产乳的负担,如能采食到足够数量优质青粗料,即能满足牛的营养需要,如果粗料质量不佳时,可考虑适当补喂精料。

此阶段青粗料应占日粮干物质的70—75%,混合精料占干物质的25—30%,每日约补饲精料2—3㎏,可考虑在运动场饲槽放置干草、玉米杆、青贮等。

3、18—24月龄这时配种受胎,生长速度减慢,体躯向宽深方向发展,一般情况下,可仍按育成牛饲养,在分娩前2—3个月加强营养,以保证胎儿生长发育的需要。

如果这一阶段营养过于丰富,容易在体内大量沉积脂肪,影响母牛的繁殖,失去利用价值。

日粮应以品质优良的青干草、青贮饲料和多汁饲料等为基本饲料,少喂或不喂精料。

在妊娠后期,每日补精料2—3㎏.对育成母牛,需要加强运动,保持良好的体质。

在舍饲的条件下,每天要有2小时以上的驱走运动。

为了刺激乳腺发育,对12月龄至初配育成牛每天按摩乳房一次,18—24月龄怀孕小母牛每天按摩2次,产前1—2日停止按摩。

每次按摩时要用热毛巾敷擦乳房。

运动可增强妊娠牛的食欲,促进消化,有益健康,对顺利产犊及产后恢复有很大的好处,因此必须进行适度运动。

在分娩前2周应将牛移入产房单栏饲养。

母牛预产期的推算方法:母牛的妊娠期一般为275—285天,平均为280天。

产犊日期可用下列公式推算:配种月-3﹦预产月配种日+6﹦预产日例如:2009年10月6日配种,即10-3﹦76+6﹦12预产期为2010年7月12日。

肉牛的繁殖技术牛的繁殖是用优质公牛细管冻精通过人工授精,使母牛受胎,产犊而完成。

繁殖是增加牛的数量,提高质量的必要手段。

在营养与饲养管理条件满足其需要的情况下,母牛一年可繁殖一胎,一头母牛终生可产犊5—9头。

现有的肉用杂种牛体成熟期通过改良有所提前,一般适宜的初配年龄母牛为20—24月龄,体重达300㎏以上。

如果发育不好,营养不良,体重达不到标准时,可适当推迟配种年龄。

杂种母牛的发情周期平均为21天,范围在18—24天。

一般正常母牛发情的间隔时间是不变的。

配种时间,一般是早晨发情表现,晚上配种,为了准确起见,第二天早晨再复配一次;晚上发情,次日配种,次日早、晚各配一次。

掌握好配种时间,是提高母牛受胎率,防止空怀的重要环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