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文化诗词对联
关于茶艺文化对联精选

关于茶艺文化对联精选诗写梅花月茶煎谷雨春,煮沸三江水同饮五岳茶。
接下来小编为大家整理了茶艺对联,欢迎大家阅读!茶艺对联1汲来江水煮新茗(或“香茗”),买尽青山留画屏。
陶潜善饮,易牙善烹,饮烹有度;陶侃惜寸,夏禹惜分,寸分无遗。
只缘清香成清趣,全因浓酽有浓情。
为爱清香请入座,欣同知己细谈心。
香飘屋内外,味醇一杯中。
客至心常热,人走茶不凉。
美酒千杯难成知己,清茶一盏也能醉人。
淡中有味茶偏好,清茗一杯情更真。
茶亦醉人何必酒,书能香我无须花。
茶艺对联2上联:雀舌未经三月雨,下联:龙芽新占一枝春。
上联:诗写梅花月;下联:茶煎谷雨春。
上联:山好好,水好好,开门一笑无烦恼;下联:来匆匆,去匆匆,下马相逢各西东。
上联:色到浓时方近苦;下联:味从回处有余甘。
上联:座畔花香留客饮;下联:壶中茶浪拟松涛。
上联:欲把西湖比西子;下联:从来佳期茗似佳人。
上联:入座煮龙团,去天尺五;下联:造楼舒凤彩,拔俗千寻。
上联:如此湖山归得去;下联:诗人不做做茶农。
茶艺对联3上联:认春轩内一杯茶;下联:春在堂皇前笑语哗。
上联:奇乎不奇,不奇又奇;下联:园耶是园,是园非园。
上联:莫惜更长浊短;下联:一帘疏月茗浓。
上联:名茶之中是珍品;下联:祁门红茶是英豪。
上联:龙团雀舌香自幽谷;下联:鼎彝玉盏灿若烟霞。
上联:一日无茶则滞;下联:三日无茶则病。
上联:雪芽芳香孝匀生;下联:不亚龙井碧螺春。
茶艺对联4小天地,大场事,让我一席, 论英雄,谈古今,喝它几杯。
龙井茶香飘宇高, 虎跑水溢满寰瀛。
四方来客坐一阵无分你我, 两头有路喝二杯各自东西。
客至心常热, 人走茶不凉。
清泉烹雀舌;活水煮龙团。
玉盏霞生液;金瓯雪泛花。
香分花上露;水吸石中泉。
竹雨松风蕉叶影,茶烟琴韵读书声。
茶艺对联5只缘清香成清趣,全因浓酽有浓情。
摆开八仙桌,招徕十六方。
一帘春影云拖地,半夜茶声月在天。
石鼎煎香俗物尽洗,松涛烹雪诗梦初灵。
山静无音水自喻,茗因有泉味更香。
青山似欲留人住,香茗何妨为客尝。
古人关于茶的诗句对联

古人关于茶的诗句对联上联:春风解恼诗人鼻;下联:非叶非花自是香。
——杨万里上联:潞公煎茶学西蜀;下联:定州花瓷琢红玉。
——苏轼上联:寒夜客来茶当酒;下联:竹炉汤沸火初红。
——杜耒上联:磨成不敢付僮仆;下联:自看雪汤生玑珠。
——苏轼上联:何须魏帝一丸药;下联:且尽卢仝大碗茶。
——苏轼上联:茶映盏毫新乳上;下联:琴横荐石细泉鸣。
——陆游上联:寒涧挹泉供试墨;下联:堕巢篝火吹煎茶。
——陆游上联:更作茶瓯清绝梦;下联:小窗横幅画江南。
——陆游上联:银瓶泻油浮蚁酒;下联:紫碗铺粟盘龙茶。
——苏轼上联:春烟寺院敲茶鼓;下联:夕照楼台卓酒旗。
——林逋上联:茶鼓适敲灵鹫院;下联:夕阳欲压赭圻城。
——陈选上联:寒泉自换菖蒲水;下联:活火闲煎橄榄茶。
——陆游上联:黄金碾畔绿尘飞;下联:碧玉瓯中翠涛起。
——范仲淹上联:小石冷泉留翠味;下联:紫泥新品泛春华。
——梅尧臣上联:长安酒价减千万;下联:成都药市无光辉。
——范仲淹上联:茶甘酒美汲双井;下联:鱼肥稻香派百泉。
——黄庭坚上联:茶鼎夜烹千古雪;下联:花影晨动九天风。
——黄镇成上联:欲试点茶三味手;下联:上山亲汲云间泉。
——韩奕上联:入社陶公宁止洒;下联:品泉陆子解煎茶。
——韩奕上联:青青翠竹尽是法身;下联:郁郁黄花无非般若。
——佚名上联:媚春光草草花花;下联:惹风声盼盼茶茶。
——张可久上联:待到春风二三月;下联:石炉敲火试新茶。
——魏时敏上联:春风修禊忆江南;下联:洒榼茶炉共一担。
——唐寅上联:寒灯新茗月同煎;下联:浅瓯吹雪试新茶。
——文征明上联:草堂幽事许谁分;下联:石鼎茶烟隔户闻。
——浦瑾上联:平生于物之无取;下联:消受山中水一杯。
——孙一元上联:竹灶烟轻香不变;下联:石泉水活味逾新。
——蓝仁上联:冷然一啜烦襟涤;下联:欲御天风弄紫霞。
——潘允哲上联:济入茶水行方便;下联:悟道庵门洗俗尘。
——周杏村上联:小桥小店沽洒;下联:初火新烟煮茶。
——杨基上联:舌底朝朝茶味;下联:眼前处处诗题。
有哪些描述茶文化的对联

有哪些描述茶文化的对联中国人很早前就已经有了喝茶的习惯,我国的一些地区也依然存在着每天喝茶的习惯,下面是小编为你整理的描述茶文化的对联,希望大家会喜欢!描述茶文化的对联【经典篇】1. 茗外风清移月影,壶边夜静听松涛。
2. 诗写梅花月,茶煎谷雨春。
3. 为名忙,为利忙,忙里偷闲,且喝一杯茶去;劳心苦,劳力苦,苦中作乐,再倒一杯酒来。
4. 龙井云雾毛尖瓜片碧螺春,银针毛峰猴魁甘露紫笋茶。
5. 剪取吴淞半江水,且尽卢仝七碗茶。
6. 四方来客,坐片刻无分你我;两头是路,吃一盏各自东西。
7. 禅榻常闲,看袅袅茶烟随落花风去;远帆无数,有盈盈轨水从罨画溪来。
8. 半壁山房待明月,一盏清茗酬知音。
9. 半榻梦刚回,活火初煎新涧水;一帘春欲暮,茶烟细扬落花风。
10. 采向雨前,烹宜竹里;经翻陆羽,歌记卢仝。
描述茶文化的对联【精选篇】1. 近水楼台先得月,芳香茶叶最清心2. 山好好水好好开门一笑无烦恼,来匆匆去匆匆饮茶几杯各西东3. 清音盈客座,和气透茶杯4. 芳香清意府,碧绿净心源5. 春满壶中留客醉,茶香座上待君来6. 相如聊解渴, 谢朓喜凝眸7. 香茶一杯解乏力,古语三句振雄心。
8. 翠叶烟腾冰碗碧; 绿茅光照玉瓯青。
9. 松涛烹雪醒诗梦; 竹院浮香荡文思。
10. 九曲夷山采雀舌; 一溪活水煮毛尖。
11. 北汲百泉池中水; 南采龙井山上茶。
12. 瓦壶水沸邀清客; 茗碗香腾遣睡魔。
13. 石鼎煎香俗肠尽洗; 松涛烹雪诗梦初灵。
14. 赞龙井赏茉莉一品观音也得有点苦丁15. 谈琴棋论书画三味人生哪能全是甘甜16. 竹炉汤沸邀清客茗婉风生遣睡魔17. 玉碗光含仙掌露金芽香带玉溪云18. 香茶一杯解乏力吉语三句暖人心描述茶文化的对联【最新篇】1. 山径摘花春酿酒竹窗留月夜品茶2. 碧螺壶中香扑面绿茶盏内味如春3. 一天无空座四时有香茶4. 清泉烹雀舌活水煮龙团5. 七度卢仝碗三篇陆羽经6. 龙井泉多奇味武夷茶发异香7. 德必有邻邀陆羽园经涉足学卢仝8. 客来能解相如渴火候闲评坡老诗9. 瓦壶水沸邀清客茗碗香腾遣睡魔10. 香分花上露水汲石中泉11. 客上天然居居然天上客12. 识得此中滋味觅来无上清凉13. 忙什么喝我这雀舌茶百文一碗14. 走哪里听他摆龙门阵再饮三盅15. 来不请去不辞无束无拘方便地。
关于茶文化的对联

关于茶文化的对联一杯浓郁芳香的茶总有变淡的时候,一段刻骨铭心的感情总会随时光的流逝而淡忘。
接下来小编为大家整理了有关茶的对联,欢迎大家阅读!有关茶的对联1上联:竹雨松风琴韵——下联:茶烟梧月书声上联:花笺茗碗香千载——下联:云影波光活一楼上联:剪取吴淞半江水——下联:且尽卢仝七碗茶上联:认春轩内一杯茶——下联:春在堂皇前笑语上联:茶亦醉人何必酒——下联:书能香我无须花上联:平生于物之无取——下联:消受山中水一杯上联:如趁余辉停马足——下联:须从前路汲龙泉上联:淡中有味茶偏好——下联:清茗一杯情更真上联:只缘清香成清趣——下联:全因浓酽有浓情上联:龙井茶香飘宇高——下联:虎跑水溢满寰瀛上联:竹雨松风蕉叶影——下联:茶烟琴韵读书声有关茶的对联21、上联:红透夕阳——下联:茶烹活水2、上联:花沟安钓艇——下联:蕉地着茶瓯3、上联:加起炊茶灶——下联:声闻汲井瓯4、上联:水汲龙脑液——下联:茶烹雀舌春5、上联:煮沸三江水——下联:同饮五岳茶6、上联:茶笋尽禅味——下联:松杉真法音7、上联:人来交易所——下联:所易交来人8、上联:开坛千里醉——下联:上桌十里香9、上联:诗写梅花月——下联:茶煎谷雨春10、上联:客至心常热——下联:人走茶不凉11、上联:蚕熟新丝后——下联:茶香煮洒前12、上联:客上天然居——下联:居然天上客有关茶的对联3扫来竹叶烹茶叶,劈碎松根煮菜根。
楼外是五百里嘉陵,非道子一笔画不出;胸中有几千年历史,凭卢仝七碗茶引来。
爱诗爱文爱画;赔烟赔酒赔茶。
花笺茗碗香千载,云影波光活一楼。
最宜茶梦同圆,海上壶天容小隐;休得酒家借问,座中春色亦常留。
上联:香分花上露——下联:水吸石中泉上联:卧云歌德——下联:对雨“茶经”上联:一日无茶则滞——下联:三日无茶则病上联:识得此中滋味——下联:觅得无上清凉上联:最宜茶梦同圆——下联:休得酒家借问上联:莫惜更长浊短——下联:一帘疏月茗浓有关茶的对联4上联:济入茶水行方便下联:悟道庵门洗俗尘上联:闲是闲非休要管下联:渴饮清泉闷煮茶上联:汲来江水煮新茗下联:买尽青山留画屏上联:只缘清香成清趣下联:全因浓酽有浓情上联:美酒千杯难成知己下联:清茶一盏也能醉人上联:淡中有味茶偏好下联:清茗一杯情更真上联:茶亦醉人何必酒下联:书能香我无须花上联:御苑方内乾坤大下联:香茗壶中日月长上联:陶潜善饮易牙善烹饮烹有度下联:陶侃惜寸夏禹惜分寸分无遗有关茶的对联5上联:蚕熟新丝后下联:茶香煮洒前上联:花沟安钓艇下联:蕉地着茶瓯上联:春风修禊忆江南下联:洒榼茶炉共一担上联:寒灯新茗月同煎下联:浅瓯吹雪试新茶上联:草堂幽事许谁分下联:石鼎茶烟隔户闻上联:平生于物之无取下联:消受山中水一杯上联:加起炊茶灶下联:声闻汲井瓯上联:幽人采摘日当午下联:黄鸟流歌声正长上联:竹灶烟轻香不变下联:石泉水活味逾新上联:冷然一啜烦襟涤下联:欲御天风弄紫霞。
关于茶的古诗对联集锦

关于茶的古诗对联集锦1卢仝,自号玉川子,爱茶成癖,被后人尊为茶中亚圣,他的《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即《饮茶歌》是他在品尝友人谏议大夫孟简所赠新茶之后的即兴之作,是一首著名的咏茶的七言古诗:日高丈五睡正浓,军将打门惊周公。
口云谏议送书信,白绢斜封三道印。
开缄宛见谏议面,手阅月团三百片。
闻道新年入山里,蛰虫惊动春风起。
天子须尝阳羡茶,百草不敢先开花。
仁风暗结珠蓓蕾,先春抽出黄金芽。
摘鲜焙芳旋封裹,至精至好且不奢。
至尊之余合王公,何事便到山人家?柴门反关无俗客,纱帽笼头自煎吃。
碧云引风吹不断,白花浮光凝碗面。
一碗喉吻润,二碗破孤闷。
三碗搜枯肠,惟有文字五千卷。
四碗发轻汗,平生不平事,尽向毛孔散。
五碗肌骨清,六碗通仙灵。
七碗吃不也,唯觉两腋习习清风生。
蓬莱山,在何处?玉川子乘此清风欲归去。
山上群仙司下土,地位清高隔风雨。
安得知百万亿苍生命,堕在颠崖受辛苦。
便为谏议问苍生,到头还得苏息否?(月团喻指茶饼)该诗又称《七碗茶诗》。
它以神逸的笔墨,描写了饮茶的好处,为世人称奇。
诗中描述诗人关闭柴门,独自煎茶品尝,茶汤明亮清澈,精华浮于碗面。
碧云般的热气袅袅而上,吹也吹不散。
诗人刚饮一碗,便觉喉舌生润,干渴顿解;两碗下肚,胸中孤寂消失;三碗之后,精神倍增,满腹文字油然而生;四碗饮后,身上汗水漫漫冒出;平生不快乐的事情,随着毛孔散发出去了;喝了第五碗,浑身都感到轻松、舒服;第六碗喝下去,仿佛进入了仙境;第七碗可不能再喝了,这时只觉两胶生出习习清风,飘飘然,悠悠地飞上了青天,“蓬莱山,在何处?”诗人要乘此清风而去!优美的诗句,高雅的立意,深受历代文人的喜爱。
诗人把茶饼比喻为月,于是后代诗作反复摹拟其意。
如苏武的“独携天上小团月,来试人间第二泉。
”“明月来投玉川子,清风吹破武林春。
”特别是“唯有两习习清风生”一句,文人尤爱引用,梅尧臣“亦欲清风生两,以教吹去月轮旁。
”卢仝的号玉川子,也因而为人们津津乐道。
陈继儒“山中日月试新泉,君合前身老玉川。
茶文化的对联赏析

茶文化的对联赏析茶对联在我国存在已久,有哪些经典的对联呢?你对于茶的对联的了解多少,那么下面一起来看看店铺为大家精心推荐的茶对联,希望能够对您有所帮助。
茶对联:以联会友难怪西山春茶好只缘多情采茶人千树梨花几壶茶一庄水竹数房书樵歌已向平桥度好理藤床焙早茶琴里知闻唯绿水茶中帮旧是蒙山泉香好解相如渴火红闲评坡老诗雀舌未经三月雨龙芽已点上时春人间何处是仙境春山携枝采茶时人上人制茶中茶山外山出味中味瑞草抽芽分雀舌名花采蕊结龙团扫来竹叶烹茶叶挖得松根煮菜根扫雪应凭陶学士辨泉犹待陆仙人始皇明月照青陵茶心原在一杯中水流清影通茶灶风递幽香入酒筵四海咸来不速客一堂相聚知音人瓦罐煎茶烧树叶石泉流水洗椰瓢为爱清香频入座欣同知已细谈心为品清香频入座欢同知心细谈心寻味君子知味来伴香雅士携香去阳羡春茶杯杯好兰陵美酒盏盏香茶联欣赏(一)茶联作为诗词形式的一种变体﹐以对联为形式﹐对偶工整﹐平仄谐调﹐往往悬挂于门庭上或室内﹐以茶事生活为内容﹐不但古朴高雅且能陶冶人的情操﹐为古代文人所擅长和推崇。
(1)为名忙﹐为利忙﹐忙里偷闲﹐且喝杯茶去﹔劳心苦﹐劳力苦﹐苦中作乐﹐快拿壶酒来。
(2)扫来竹叶烹茶叶﹔劈碎松根煮菜根。
(3)花笺茗碗香千载﹔云影波光活一楼。
(4)得与天下同其乐﹔不可一日无此君。
(5)山好好﹐水好好﹐开门一笑无烦恼﹔来匆匆﹐去匆匆﹐饮茶几杯各西东。
(6)坐﹐请坐﹐请上座﹔茶﹐敬茶﹐敬香茶。
(7)泉从石出情宜冽﹐茶自峰生味更圆。
(8)诗写梅花月﹔茶烹谷雨香。
(9)草泥来趁蟹傲建﹔茗鼎香伴小龙团。
(10)酒醒饭饱茶香﹔花好月圆人寿。
茶联欣赏(二)茶联作为诗词形式的一种变体﹐以对联为形式﹐对偶工整﹐平仄谐调﹐往往悬挂于门庭上或室内﹐以茶事生活为内容﹐不但古朴高雅且能陶冶人的情操﹐为古代文人所擅长和推崇。
(1)红透夕阳﹐好趁余辉停马足﹔烹茶活水﹐须从前路汲龙泉。
(2)鹿鸣饮宴﹐迎我佳客﹔阁下请坐﹐喝杯清茶。
(3)煮沸三江水﹔同饮五岳茶。
茶诗及对联

茶亦醉人何必酒;书能香我无须花。
最宜茶梦同圆,海上壶天容小隐;休得酒家借问,座中春色亦常留松涛烹雪醒诗梦,竹院浮烟荡俗尘。
九曲夷山采雀舌,一溪活水煮龙团。
春共山中采,香宜竹里煎。
雀舌未经三月雨,龙芽新占一枝春。
翠叶烟腾冰碗碧,绿芽光照玉瓯青。
泉从石出情宜冽,茶自峰生味更圆。
一杯春露暂留客,两腋清风几欲仙。
小天地,大场事,让我一席,论英雄,谈古今,喝它几杯。
龙井茶香飘宇高,虎跑水溢满寰瀛。
四方来客坐一阵无分你我,两头有路喝二杯各自东西。
客至心常热,人走茶不凉。
清泉烹雀舌;活水煮龙团。
玉盏霞生液;金瓯雪泛花。
香分花上露;水吸石中泉。
竹雨松风蕉叶影,茶烟琴韵读书声。
为善读书是安乐法,种竹植茶是明妙心。
一帘春影云拖地,半夜茶声月在天。
石鼎煎香俗物尽洗,松涛烹雪诗梦初灵。
山好好,水好好,开门一笑无烦恼, 来匆匆,去匆匆,饮茶几杯各西东山静无音水自喻,茗因有泉味更香。
青山似欲留人住,香茗何妨为客尝。
红透夕阳,好趁余辉停马足,茶烹活水,须从前路汲龙泉。
煮沸三江水,同饮五岳茶。
虽无扬子江中水,却有蒙山顶上茶。
天下几人闲,问杯茗待谁,消磨半日?洞中一佛大,有池荷招我,来证三生!斗酒恣欢,方向骚人正妙述,杯茶泛碧,庵前过客暂停车。
鹿鸣饮宴,迎我佳客,阁下请坐,喝杯清茶。
随手烹茗化白鹤,绿地垂柳钓青钱。
扫来竹叶烹茶叶,劈碎松根煮菜根。
兰芽雀舌今之贵,凤饼龙团古所珍。
一杯春露暂留客,两腋清风几欲仙。
得与天下同其乐,不可一日无此君。
泉从石出情宜冽,茶自峰生味更圆。
龙团雀舌香自幽谷,鼎彝玉盏灿若烟霞。
尘虑一时净,清风两腋生。
凝成云雾顶,瓢出晨露香。
春其山中采,香宜竹里煎。
客到座中宜数碗,水是人间第一泉。
只缘清香成清趣,全因浓酽有浓情。
摆开八仙桌,招徕十六方。
菜在街面摊卖,茶在壶中吐香。
四海咸来不速客,一堂相聚知音人。
看水浒想喝大碗酒,读红楼举杯思品茶。
处处通途,何去何从? 求两餐,分清邪正, 头头是道,谁宾谁主? 吃一碗,各自西东。
历代茶对联及茶诗汇编

历代茶对联及茶诗汇编龙团雀舌香自幽谷,鼎彝玉盏灿若烟霞。
(杭州)欲把西湖比西子,从来佳茗似佳人。
(杭州涌金门藉香居茶室联)如此湖山归得去,诗人不做做茶农。
(西湖民间流行联)接洽从石出情宜冽,茶自峰生味更园。
(西湖龙井茶室秀草堂联)座畔花香留客饮,壶中茶浪拟松涛。
(杭州吴山茶室联)得与天下同其东,不可一日无此群。
(杭州“茶人之家”联)客上天然居,居然天上客;人来交易所,所易交来人。
(上海“天然居”茶楼联) 红透夕阳,好趁馀辉停马足;茶烹活水,须从前路汲龙泉。
(湖南衡册望岳门外红茶亭联)处处通途,何去何从,求两餐,分清邪正;头头是道,谁宾谁主,吃一碗,各自西东。
(广州长三眼桥茶亭联)认春轩内一杯茶,春在堂前笑语哗。
(浙江德清“春在堂”茶室联)名茶之中是珍品,国际红茶是英豪。
(国际市场赞祁门红茶)雪芽芳香孝匀生,不亚龙井碧螺春。
(都匀毛尖赞联)溪边奇茗冠天下,武夷仙人从古栽。
(武夷岩茶赞联)试第二泉,且对明亭黯窦;携小团月,分尝山茗溪茶。
(无锡惠山二泉亭)禅榻常闲,看袅袅茶烟随落花风去;远帆无数,坐盈盈酒水从罨画溪来。
(宜兴杜牧之水榭)秀萃名潮,游目濒来过溪处;腴含古井,怡情正及采茶时。
(杭州龙井)诗写梅花月,茶煎谷雨春。
(杭州龙井)何须调水置符,苏髯竹筒;自有清风入座,陆羽茶经。
(福建罗源圣水寺茶楼) 山好好,水好好,开门一笑无烦恼;来匆匆,去匆匆,下马相逢各西东。
(福州古茶亭)剪取吴淞半江水,且尽卢仝七碗茶。
(上海半淞园一集句)入座煮龙团,去天尺五;造楼舒凤彩,拔俗千寻。
(上海沪江第一茶楼)海上扫狂鲸,金瓯无缺;楼头煮团凤,玉液流香。
(上海沪口第一茶楼)小住为佳,且吃了赵州茶去;回归可缓,试歌陌上花来。
(杭州九溪村海亭)奇乎不奇,不奇又奇;园耶是园,是园非园。
(西安奇园茶社)莫惜更长浊短,一帘疏月茗浓。
(联句)一日无茶则滞,三日无茶则病。
(蒙藏流行联语)色到浓时方近苦,味从回处有余甘。
(台湾民联)名园别有天地,老树不知岁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元代诗人刘秉忠——铁色皱皮带老霜,含英咀美入诗肠(《尝云芝茶》)2.杨万里的咏茶诗曰犀日何缘是个长,睡乡未苦怯茶枪。
春风解恼诗人鼻,非叶非花只是香。
(《三月三日雨作遣闷十绝句》)3.西晋左思的《娇女》“心为茶荈剧。
吹嘘对鼎”。
写的左思的两位娇女,因急着要品香茗,就用嘴对着烧水的“鼎”吹气。
4.李白的《答族侄僧中孚赠玉泉仙人掌茶》:“茗生此中石,玉泉流不歇”5.杜甫的《重过何氏五首之三》:“落日平台上,春风啜茗时”6.白居易的《夜闻贾常州、崔湖州茶山境会亭欢宴》:“遥闻境会茶山夜,珠翠歌钟俱绕身”7.卢仝的《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唯觉两腋习习清风生”,“玉川子乘此清风欲归去”8.回文诗:回文诗中的字句回环往复,读之都成篇章,而且意义相同。
在题名为《记梦回文二首并叙》诗的叙中,苏轼:酡颜玉碗捧纤纤,乱点余花睡碧衫。
歌咽水云凝静院,梦惊松雪落空岩。
空花落尽酒倾缸,日上山融雪涨江。
红焙浅瓯新火活,龙团小碾斗晴窗。
9.《五言月夜啜茶联句》,是由六位作者共同作成的。
他们是:颜真卿,著名书画家,京兆万年(陕西西安)人,官居吏部尚书,封为鲁国公,人称“颜鲁公”;陆士修,嘉兴(今属浙江省)县尉;张荐,深州陆泽(今河北深县)人,工文辞,任吏官修撰;李萼,赵人,官居庐州刺史;崔万,生平不详;昼,即僧皎然。
诗曰:泛花邀坐客,代饮引情言(士修)。
醒酒宜华席,留僧想独园(荐),不须攀月桂,何假树庭萱(萼)。
御史秋风劲,尚书北斗尊(崔万)。
流华净肌骨,疏瀹涤心原(真卿)。
不似春醪醉,何辞绿菽繁(昼)。
素瓷传静夜,芳气满闲轩(士修)。
元好问的《茗饮》一诗,就是天人和一在品茗时的具体写照,契合自然的绝妙诗句。
宿醒来破厌觥船,紫笋分封入晓前。
槐火石泉寒食后,鬓丝禅榻落花前。
一瓯春露香能永,万里清风意已便。
邂逅化胥犹可到,蓬莱未拟问群仙。
诗圣杜甫的一首品茗诗写道落日平台上,春风啜茗时。
石阑斜点笔,桐叶坐题诗。
翡翠鸣衣桁,蜻蜓立钓丝。
自逢今日兴,来往亦无期。
全诗人化自然和自然人化相结合,情景交融、动静结合、声色并茂、虚实相生。
苏东坡有一首把茶人化的诗:仙山灵雨湿行云,洗遍香肌粉未匀。
明月来投玉川子,清风吹破武林春。
要知冰雪心肠好,不是膏油首面新。
戏作小诗君莫笑,从来佳茗似佳人。
相传,成都附近的一个地方,有家茶馆兼酒铺子,老板没有文化,铺子简陋,生意自然萧条。
后让贤给儿子经营。
青年人脑子灵光,请了位秀才写了幅对联一贴,生意居然从此兴隆起来。
联文是“为名忙为利忙忙里偷闲且喝一杯茶去;劳心苦劳力苦苦中作乐再倒一碗酒来。
”这幅奇特的对联,生动贴切,雅俗共赏,引得人们交口相传,慕名前去观看,领略其中的甘苦,“偷闲”、“作乐”一番,于是乎,这家铺子起死回生,春风再度,生意兴隆。
相传,宋代大诗人苏东坡有一次外游,来到一座庙中小憩,庙里主事的老道见他衣着简朴,相貌平常,对他非常冷谈,顺便说了声“坐”!又对道童说“茶”,待苏东坡坐下交谈后,老道方觉得客人才学过人,来历不凡,又把东坡引至厢房中,客气的说道:“请坐”,并对道童说:“敬茶”。
二人经过深入交谈,老道才知道来客是著名的大诗人苏东坡,顿时肃然起敬,连忙作揖说道:“请上座”,把东坡让进客厅,并吩咐道童:“敬香茶”。
苏东坡在客厅休息片刻,欲告别老道离去。
老道忙请苏东坡题写对联留念。
东坡淡然一笑,挥笔写道:坐请坐请上坐;茶敬茶敬香茶。
老道看罢,顿感面红耳赤,羞愧不已。
北京万和楼茶社有一副对联:茶亦醉人何必酒;书能香我无须花。
上海一壶春茶楼的对联则是最宜茶梦同圆,海上壶天容小隐;休得酒家借问,座中春色亦常留。
清代乾隆年间,广东梅县叶新莲曾为茶酒店写过这样一副对联:为人忙,为己忙,忙里偷闲,吃杯茶去;谋食苦,谋衣苦,苦中取乐,拿壶酒来。
联语通俗易懂,辛酸中有谐趣。
云南大理有个“旷怡村“酒家,主要是当地名流,那时常有文人雅士集于此,谈诗论画,店主免费招待顾客。
于是有人赠酒家一联,甚是有趣。
联云:爱诗爱文爱画;赔烟赔酒赔茶。
清末民初,广州有个大同茶楼,为了招徕顾客,曾出钜资征联,要求上下联必须嵌入“大”、“同”二字,并具有品茗之意。
当时应征者纷纷送上征联,经店主评选,有一副佳作入选:好事不容易做,大包不容易卖,针鼻铁,薄利只凭微中削;携子饮茶者多,同父饮茶者少,檐前水,点滴何曾倒转流。
联中巧妙的嵌入“大”、“同”二字,并写有品茗之意,兼谈经商的诀窍,故深得店主人的赞赏。
于是将这副联语用良木雕刻,悬挂于店门。
据说此联挂出后,大同茶楼门庭若市,生意兴隆。
传说一百多年前,四川华阳县有个中兴镇,是个水陆码头,交通要道。
镇上有一家“兴盛居”茶馆,对面是一家“望月楼”酒楼。
某年春节,茶馆老板请本家秀才撰写一联,贴于店门。
联曰:香分花上露;水吸石中泉。
此联写得很雅致,顾客争先围观,啧啧称赞。
酒楼老板见状亦请一秀才给酒楼撰联:开坛千里醉;上桌十里香。
相传,清代广州著名茶楼陶陶居,以“陶陶“两字征联,一人应征写了一联:陶潜善饮,易牙善烹,饮烹有度;陶侃惜分,夏禹惜寸,分寸无遗。
将东晋名人陶潜,陶侃嵌入联中,“陶陶“二字嵌得自然得体。
重庆嘉陵江茶楼一联,更是立意新颖,构思精巧:楼外是五百里嘉陵,非道子一笔画不出;胸中有几千年历史,凭卢仝七碗茶引来。
上海天然居茶楼一联,更是匠心独具,顺念倒念都成联,为广大客人所喜爱。
联云:客上天然居,居然天上客;人来交易所,所易交来人。
广东的潮阳海潮古刹有一副独脚联,联云:“吾乡陆羽茶经不列名次之泉”,下联至今未有人对上,堪称一绝。
海潮古刹位于城郊西岩山上,唐代兴建,倚山而立,是粤东地区的名刹。
寺仙有一泉井,名字叫“问潮井”。
独脚茶联就刻在井台边的一块石碑上。
据说这独脚联出自清代,兴许是某一日一位满腹经纶的才子游兴正浓时,喝了用井水冲泡的香茗,乘兴而作的。
此后慕名前来应对者不少,却没有一人对上。
武夷宫石坊楹联我国许多旅游圣地,也常常以茶联吸引游客。
如五岳衡山望岳门外有一茶联:红透夕阳,如趁余辉停马足;茶烹活水,须从前路汲龙泉。
(清)郑燮题焦山自然庵的茶联:汲来江水烹新茗,买尽青山当画屏。
仅仅十四个字,就勾勒出焦山的自然风光,使人吟一联而览焦山风光之感。
成都望江楼有一联,为清代何绍基书写,取材于楼,镶嵌得体。
真把一个望江楼写活了。
联云:花笺茗碗香千载,云影波光活一楼。
(清·何绍基)四川青城山天师洞有一联:扫来竹叶烹茶叶,劈碎松根煮菜根。
吟颂这一副出自用对联)赞美名茶,为名茶扬名更是别出心裁,不似广告却胜似广告。
“水汲龙脑液,茶烹雀舌春”。
这副出自明代童汉臣的茶联,一直流传至今。
“扬子江中水,蒙山顶上茶”,仅仅10个字,把品质优异的蒙山茶跃然纸上。
欣赏一副副巧妙的茶联,就像喝一杯龙井香茶那样甘醇,耐人寻味,它使你生活中无形中多了几分诗意和文化的色彩,它能充实你的生活,使你增添无限的情趣。
竹无俗韵,茗有奇香。
人们常说竹解心虚,茶性清淡,竹被视为刚直谦恭的君子。
同样诗人们也说“茶有君子性“,茶总是和精行俭德之人相模拟。
正因如此,茶竹结缘。
竹雨松风琴韵,茶烟梧月书声。
此联为清代名士溥山所题。
作者是画家,也是诗人。
此联恰是一幅素描风景名画,潇潇竹雨,阵阵松风,在这样的环境中调琴煮茗,读书赏月,的确是无边风光的雅事。
将此联与任何一幅山川煮茗图相配都是不俗的。
秋夜凉风夏时雨,石上清泉竹里茶。
秋夜凉风,夏时阵雨,其清爽,其舒逸,有何能比?松涛环绕,竹林婆娑,唯此境隔竹支灶,听风声水声,始可与夏雨秋风相配。
竹荫遮几琴易韵,茶烟透窗魂生香。
园中置几案,扶瑶琴,隔窗有侍童烹茶,茶烟透窗,为墨增香。
竹生水畔,荷香暗动,月上中天,影落荷池,其情其景让人顿生隔世之意。
古今茶联层出不穷,细读品味,确有很高的欣赏价值,下列茶联就是如此:松涛烹雪醒诗梦,九曲夷山采雀舌,竹院浮烟荡俗尘。
一溪活水煮龙团。
春共山中采,香分花上露;煮沸三江水,香宜竹里煎。
水吸石中泉。
同饮五岳茶。
泉从石出情宜冽,竹雨松风蕉叶影,虽无扬子江中水,茶自峰生味更圆。
茶烟琴韵读书声。
却有蒙山顶上茶。
诗写梅花月,为善读书是安乐法,斗酒恣欢,方向骚人正妙述,茶煎谷雨春。
种竹植茶是明妙心。
杯茶泛碧,庵前过客暂停车。
一杯春露暂留客,只缘清香成清趣,鹿鸣饮宴,迎我佳客,两腋清风几欲仙。
阁下请坐,喝杯清茶。
全因浓酽有浓情。
小天地,大场事,让我一席,摆开八仙桌,随手烹茗化白鹤,论英雄,谈古今,喝它几杯。
招徕十六方。
绿地垂柳钓青钱。
龙井茶香飘宇高,扫来竹叶烹茶叶,一帘春影云拖地,虎跑水溢满寰瀛。
劈碎松根煮菜根。
半夜茶声月在天。
四方来客坐一阵无分你我,得与天下同其乐,石鼎煎香俗物尽洗,两头有路喝二杯各自东西。
不可一日无此君。
松涛烹雪诗梦初灵。
客至心常热,泉从石出情宜冽,山静无音水自喻,人走茶不凉。
茶自峰生味更圆。
茗因有泉味更香。
清泉烹雀舌;活水煮龙团。
龙团雀舌香自幽谷,青山似欲留人住,玉盏霞生液;金瓯雪泛花。
鼎彝玉盏灿若烟霞。
香茗何妨为客尝。
菜在街面摊卖,春其山中采,茶在壶中吐香。
香宜竹里煎。
四海咸来不速客,客到座中宜数碗,一堂相聚知音人。
水是人间第一泉。
识得此中滋味,尘虑一时净,清风两腋生。
觅得无上清凉。
凝成云雾顶,瓢出晨露香。
看水浒想喝大碗酒,兰芽雀舌今之贵,凤饼龙团古所珍。
读红楼举杯思品茶。
一杯春露暂留客,两腋清风几欲仙。
处处通途,何去何从?求两餐,分清邪正,山好好,水好好,开门一笑无烦恼,头头是道,谁宾谁主?吃一碗,各自西东。
来匆匆,去匆匆,饮茶几杯各西东。
忙什么,吃我这雀舌茶百文一碗,红透夕阳,好趁余辉停马足,走哪里,听他摆龙门阵再饮三盏。
茶烹活水,须从前路汲龙泉。
攀桂天高亿八百孤寒到此莫忘修士苦,天下几人闲,问杯茗待谁,消磨半日?煎茶地胜看五千文字个中谁是谪仙才。
洞中一佛大,有池荷招我,来证三生!关于茶联还有一些小故事:相传梁启超幼年时聪颖过人,才思敏捷,对句尤是拿手好戏,被当地人称为“神童”。
一日,来了位客人,手捧香茗,细啜慢漱,有心考考梁启超,遂用手指沾着茶水,在桌子上写下:“饮茶龙上水”的上联,最后一个字刚刚写完,小启超就毫不迟疑地指着桌上的字,张口应出下联:“写字狗扒田”。
四周围观人们哄堂大笑。
客人十分尴尬,却又无可奈何,因为他的字实在难登大雅之堂。
虽为戏言,但童心观物,倒也天趣自然。
还有一副茶联,出于抗战时期重庆某茶馆。
联文为:空袭无常贵客茶资先付,官方有令国防秘密休谈寥寥数语,平淡无奇,感伤时局,却见真情,隐刺官家,令人啼笑不得,荡荡民心,尽在言外。
几十年前,在西安莲湖公园上出现一个“奇园茶社”,门上贴着一副对联:奇乎?不奇,不奇亦奇!园耶?是园,是园非园!上下联第一字把“奇园”二字分别嵌入,别至有味,然而当时人们只知是一副趣联,却不了解其中的真意。
直到后来,报纸披露该茶社原是西安地下党的一个秘密交通站,人们才明白“不奇亦奇,是园非园”奥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