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第章细胞的癌变学案及答案教案

高中第章细胞的癌变学案及答案教案
高中第章细胞的癌变学案及答案教案

高中第章细胞的癌变学

案及答案教案

Coca-cola standardization office【ZZ5AB-ZZSYT-ZZ2C-ZZ682T-ZZT18】

第4节细胞的癌变

【知识要点提炼】

1、癌细胞的主要特征

在进行正常分裂分化的细胞中,有的细胞受到致癌因子的作用,细胞中遗传物质发生变化,就变成不受机体控制的、连续进行分裂的恶性增殖细胞,这种细胞就是癌细胞。与正常细胞相比,癌细胞具有以下特征:在适宜的条件下,癌细胞能够无限增殖;癌细胞的形态结构发生显着变化;癌细胞的细胞膜上的糖蛋白等物质减少,细胞彼此之间黏着性显着降低,容易在体内分散和转移。

2、致癌因子

致癌因子大致分为三类:物理致癌因子,主要指辐射,如紫外线、X射线等;化学致癌因子,有数千种之多,无机化合物如石棉、砷化物、铬化物、镉化物等,有机化合物如联苯胺等;病毒致癌因子,是指能使细胞发生癌变的病毒。环境中的致癌因子会损伤细胞中的DNA分子,使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突变,导致正常细胞的生长和分裂失控而变成癌细胞。

【典型例题解析】

例1 下列哪项不是癌细胞的特征()

(A)细胞膜上糖蛋白减少(B)能无限增殖

(C)细胞内酶的活性降低(D)形态结构发生变化

解析本题选项中将癌细胞与衰老细胞的特征混在一起,解题时要从两种细胞生理特性上去分析。衰老的细胞必然活性下降,代谢减弱,而癌细胞的生命活力不减,甚至增强,并因膜上糖蛋白减少而减小黏性,导致容易扩散。答案:(C)。

例2 癌症是癌细胞在机体内恶性增殖形成恶性肿瘤及表现出相关症状的一种疾病。下列关于癌症的叙述,哪一项是不正确的()

(A)癌细胞是由体内正常细胞的原癌基因被致癌因子激活所产生的

(B)由于癌细胞易在机体内分散和转移,所以手术摘除肿瘤的患者仍有复发的可能

(C)对手术治疗后的癌症患者进行放疗和化疗是为了杀死患者体内残余的癌细胞(D)从媒体广告上看,有的治癌药物的药效在95%以上,因而癌症的治疗并不困难

解析本题利用与癌症治疗有关的知识,叙述和解释与癌症治疗有关的实际问题。因此,我们的思维活动不要只拘泥于课本,而要联系生活实际,增加思维活动的广泛性和深刻性。由于癌细胞易分散和转移,手术摘除恶性肿瘤的患者,其原来恶性肿瘤周围的淋巴液中也存在残余的癌细胞,并且癌细胞不受机体调控,易于恶性增生,因此除手术摘除恶性肿瘤外还需作进一步的放疗和化疗。目前对于癌症的治疗有一定的进展,但并无特效药。答案:(D)。

【随堂巩固练习】

1、癌变发生的内因是

()

(A)细胞分裂受阻(B)人过度气愤

(C)原癌基因被激活(D)细胞分化受阻

2、下列有关癌细胞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癌细胞表面的糖蛋白减少(B)癌细胞之间的黏着性增大

(C)癌细胞易在体内分散和移动(D)癌细胞的形成是内外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3、下列与癌症产生原因有关的叙述是

()

①受到辐射作用②受到黄曲霉素的毒害③受到肿瘤病毒的感染④黄骨髓恢

复细胞分裂⑤受到感冒病毒的感染

(A)①②③(B)②③④(C)③④⑤(D)①③⑤

4、下列关于癌变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每个人体内都有原癌基因(B)煤焦油是致癌因子

(C)癌细胞是不分化的体细胞(D)癌细胞膜上的糖蛋白比正常细胞多5、若用化学药剂抑制肿瘤细胞的DNA复制,这些细胞就停留在

()

(A)分裂期前期(B)分裂期中期(C)分裂期后期(D)分裂间期

6、世界上许多实验室广泛地传代使用的“海拉细胞系”是从黑人妇女海拉的宫颈癌细

胞分离建立的,分离出来的癌细胞在体外培养中能无限地传代下去,这说明癌细胞能;这些癌细胞容易在有机体内分散、转移,其原因是

7、导致细胞癌变的外部因素主要包括、和三大

类。

8、长期吸烟容易患肺癌的原因是

()

(A)煤焦油粘于肺泡壁,使肺泡失去弹性

(B)煤焦油能导致机体产生原癌基因

(C)煤焦油能激活原癌基因,从抑制状态转变成激活状态,从而使正常细胞发生癌变

(D)以上三项都是

9、在对癌症研究过程中,许多科学家们付出了大量的努力和汗水。1911年,年仅30

岁的劳斯研究一种鸡的肉瘤(恶性肿瘤生长在结缔组织中成为肉瘤,而生长在上皮组织中成为肿瘤),做了如下的实验,他用鸡肉瘤组织取出来磨成液体,用一种特殊的“筛子”过滤,这种过滤装置连最小的细胞也通不过去。然后将滤液注射到健康的鸡体内,结果鸡很快长出了肉瘤。

(1)根据以上内容,推测劳斯当时提出了一个什么观点

(2)这个观点为以后细胞癌变的哪一种致癌因子的研究提供了证据

(3)请你设计一个模拟实验来研究某种具体的物理因子或化学因子是否有可能致癌。

参考答案

第4节细胞的癌变

1、C

2、B

3、A

4、D

5、D

6、无限增殖由于细胞膜上的糖蛋白等物质减少,使得癌细胞彼此之间的黏着性显着降低

7、物理致癌因子化学致癌因子病毒致癌因子

8、C

9、(1)病毒致癌观点。(2)为病毒是致癌因子的研究提供了证据。(3)①选择实验材料(某种动物)并分组;②用物理因子或化学因子处理实验动物,同时设置对照;③结果预测和结论:若实验动物出现了肿瘤,说明了这种因子是致癌因子,若没有出现肿瘤,说明不是致癌因子。

高一生物细胞的癌变测试题(含答案)

第4节细胞的癌变 [双基提要] 1.生物机体内的细胞分裂、分化、衰老和凋亡及执行的生理功能,都是在机体的精确之中。但是,有的细胞受到致癌因子的作用,使细胞中的发生变化,使细胞变成不受机体恶性增殖细胞,这就是癌细胞,患者形成肿瘤,危及机体的生命。 2.癌细胞的主要特征(与正常细胞相比较)是,在一定条件下癌细胞;癌细胞;癌细胞。3.目前人类查明的致癌因子有,,。4.致癌因子导致细胞癌变的主要原因是 。 [课常反馈] 例1.癌症又叫恶性肿瘤,是由癌细胞的无限增殖而引起的,而且机体内的癌细胞容易在体内分散和转移,这主要是由于 A.癌细胞的细胞膜具有流动性 B.癌细胞多为球形 C.癌细胞上的糖蛋白等物质减少,使细胞间的粘着性减少 D.癌细胞的体积变小 例2.癌细胞不具有的是 A.能无限增殖 B.细胞表皮发生变化 C.细胞能正常生长和分化 D.细胞常为球形 例3.1951年科学家从黑人妇女海拉体内,通过细胞分离建立了海拉细胞系,至今仍能细胞分裂,世界各国广泛使用“海拉细胞系”的细胞,你认为,此海拉细胞系属于 A.成熟的体细胞 B.生殖细胞 C.受精卵细胞 D.癌细胞 例4.人和动物细胞的染色体上与癌有关的基因,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原癌基因是诱发致癌的基因 B.抑癌基因是阻止细胞无限增殖的基因 C.原癌基因是调节细胞周期,控制细胞生长分裂的基因 D.正常细胞的分裂和生长失控则变成癌细胞 [巩固训练] 一、选择题 1.当今世界严重威胁人类生存的细胞变化是

A.衰老B.分裂C.分化D.癌变 2.下列生活方式中,最有可能导致恶性肿瘤的是 A.饮酒B.不当饮食C.吸烟D.喝茶 3.抑制癌细胞DNA的复制,这些细胞将较长的停留在细胞周期中的 A.分裂前期B.分裂中期和后期 C.分裂末期D.分裂间期 4.当前治疗癌症方法主要还是 A.化学疗法B.放射疗法C.免疫疗法D.手术切除 5.癌细胞特征中最主要的特征是 A.癌细胞容易分散和通过淋巴和血液转移 B.癌细胞的无限增殖 C.癌细胞的形态发生变化,球形的多 D.癌细胞容易引起其他正常细胞的坏死6.细胞癌变的机理主要是 A.自然突变 B.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突变 C.细胞分化中特化出来 D.细胞衰老过程中的必然产物 7.癌细胞与正常细胞相比较,其细胞中数量较多的可能是 A.中心体B.内质网C.核糖体D.高尔基体 8.下列致癌原因中,最易致癌的因素是 A.吸烟B.饮酒C.不当饮食D.病毒感染和环境污染等 二.非选择题 9.“病从口入”也适用于癌症吗? 。 10.为什么人们日常生活中碰到的致癌因子很多,但是癌症发生的频率并不是很高,常常有一个较长的潜伏期,易患癌症的多为老年人呢? 。

(新)高中生物64细胞的癌变导学案新人教版必修1

河北省邯郸四中高中生物《64细胞的癌变》导学案新人教版必修1 [学习目标] 说出癌细胞的主要特征和致癌因子 讨论恶性肿瘤的防治,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 [学习重点] 癌细胞的主要特征 致癌因子 [学习难点] 原癌基因与抑癌基因的区别 【学习过程】 讨论: 1、现在威胁人类健康的“四大杀手”是哪几种病? 2、为什么人们“谈癌色变”?癌症是否传染?你知道在什么样的因素容易使人患癌症?你 知道我国最为常见的癌症有哪几种? 3、课本P125问题探讨 思考:肿瘤是否就是癌症?什么样的细胞是癌细胞? [新授内容] 1.癌细胞 2、癌症 通常也叫,是由癌细胞大量而引起的。 3、癌细胞与正常细胞比较有什么突出特征呢? (1) (2) (3) 思考:(1)在检查癌症时需要检测的项目与细胞膜的哪种成分有关?为什么?(课本 P41) (2)一个患有原发性胃癌的病人,体检时发现肝部也有癌细胞,这是为什么? 2、致癌因子 阅读课本P126图6-16总结: (1)目前认为,致癌因子大致分为三类:、和因子。 根据下列材料思考有关问题: 材料一二次世界大战时,在日本广岛和长崎升起原子弹的蘑菇云,这导致两地区白血病的 发病率大大提高。 材料二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中提到淮河的一条支流经过的村庄,被称为“癌症村”。 在调查中发现,几乎家家户户都有癌症患者,主要是消化道癌症,有的家庭成员甚至已经全 部去世了。这里人们自己打井,水位越浅的家庭患病率越高。通过从5米、10米、20米的 井中取水化验,发现重金属严重超标,井越浅,超标越严重。原来在淮河支流的上游在90 年以后,连续建了几家化工厂 材料三在肝癌患者中乙肝抗原阳性携带者和肝炎患者的比例很大。 思考:以上材料说明了什么?为什么致癌因子会导致细胞癌变? 1911年,美国科学家劳斯了一种引起家鸡恶性肉瘤的病毒,后命名为劳斯肉瘤病毒。1976年,科学家才成功地从劳斯肉瘤病毒中分离得到了第一个能使细胞癌变的基因,称之为癌基因。有趣的是,随后竟然从正常的家鸡细胞中找到了和劳斯病毒癌基因序列几乎一模一样 的基因。正常细胞中的癌基因可以看做是肿瘤病毒中癌基因和癌细胞中癌基因的原型。为了 区分,通常将正常细胞中的癌基因称为原癌基因,各种致癌物诱发的DNA损伤很容易导致原 癌基因发生变异而成为癌基因,并使正常细胞转变为癌细胞。 (2)人和动物细胞的染色体上本来就存在着与癌有关的基因:原癌基因和抑癌基 因。主要负责调节细胞周期,控制细胞生长和分裂的进程;主要是阻

细胞癌变说课稿

细胞的癌变说课稿 各位老师、给位同学大家好: 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细胞的癌变》,下面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说教材 《细胞的癌变》是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生物必修一第六章“细胞的生命历程”中第四节的内容,也是第一册的最后一节内容。本节内容编排在"组成细胞的分子"、"细胞的结构和功能"以及"正常细胞的生命历程"之后,详细讲述了癌细胞的特征、致癌因子、致癌机理等内容,是细胞部分知识的延续和补充;同时本节内容与当今科技发展热点问题有密切联系,为后续现代生物技术专题的学习奠定基础。 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以及课程标准的要求,将癌细胞的主要特征和致癌因子设为本节课的重点;致癌机理较为抽象,学生不易理解,将其设置为本节课的难点。 本节内容贴近日常生活,课时安排1课时。 二、说目标 基于上述对教材的分析以及学生目前的认知结构,我设置了以下几个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掌握癌细胞的主要特征。 (2)了解致癌因子的种类。

(3)明确原癌基因与抑癌基因的区别。 2、能力目标: 通过本堂课的学习,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分析资料的能力,增强学生之间的团结协作,强化培养学生运用知识以及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3、情感目标: 通过《细胞癌变》的教学,使学生了解癌症的危害,讨论恶性肿瘤的防治,在将来的生活中更加珍惜、热爱生命,采取健康、积极的生活方式。 三、说教学方法 基于本节课的特点,为了能顺利达到教学目标,我将主要利用讨论法和引导发现法突出重点,利用多媒体技术以事例、图片等方式进行引导和启发,让学生通过查找资料、讨论、等自主得出结论,通过细胞癌变过程的动画演示,突破教学难点。 本节知识较为简单,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合作学习,利用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唤醒学生的学习意识、挖掘学生的潜能,调动其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及科学探究的能力。 四、说教学过程 根据本节课的内容和特点,我的教学过程分为三个环节: 1、新课导入: 我引用名人患癌事例,既吸引同学们的注意力,又引起同学们对健康的关注,这样学生对于癌症就有了自己初步的思考和认识,从而将学生引入至课堂情境之中,激发学生的学习激情。

最新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1《细胞的癌变》探究案

第4节细胞的癌变 【学习目标】 1.通过阅读教材,观看相关动画,能够说出癌细胞的主要特征和致癌因子。 2.通过进行资料分析,讨论恶性肿瘤的防治,能够认识健康的生活方式。【教学重点】 1.癌细胞的主要特征。 2.致癌因子。 【教学难点】 原癌基因与抑癌因子的区别。 【探究新知】 探究一、癌细胞的主要特征 [自主学习1] 阅读教材P125~126“癌细胞”“癌细胞的主要特征”,回答下面的问题。 (1)什么是癌细胞? (2)癌细胞有哪些主要特征? (3)癌细胞为什么容易在体内分散和转移? [自主总结1] 癌细胞的特征是。 探究二、致癌因子 [自主学习2] 阅读教材P126“致癌因子”,回答下面的问题。 (1)致癌因子有哪些类型? (2)致癌因子为什么会导致细胞癌变? (3)是否有一个与癌有关的基因发生突变就会导致癌变?

[合作探究] 分组合作,讨论如何预防癌症。 [自主总结2] 细胞癌变的根本原因是。 【预习检测】 1.关于原癌基因与抑癌基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A.只存在于癌症患者的染色体上 B.只存在于被紫外线辐射后的人体染色体上 C.只存在于被病毒侵染后的细胞的染色体上 D.普遍存在于人和动物细胞的染色体上 2.在不断增长的癌组织中,癌细胞() A.通过减数分裂不断增殖 B.都有染色单体 C.都在合成蛋白质 D.DNA量都相等 3.1951年,由黑人妇女海拉的宫颈癌细胞分离建立“海拉细胞系”,已有半个多世纪,至今仍然在世界上许多实验室广泛地传代使用。这说明癌细胞() A.进行的是特殊的细胞分裂 B.有无限增殖的能力 C.容易在机体内分散和转移 D.遗传物质发生改变 4.医学上常给肿瘤患者采用“化疗”的办法来治疗,其实质是用化学药剂抑制肿瘤细胞的DNA复制,那么患者在“化疗”期间,其肿瘤细胞就停留在() A.分裂期前期 B.分裂期中期 C.分裂期后期 D.分裂间期 5.关于人体癌细胞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细胞癌变主要是因为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突变

细胞衰老凋亡及癌变导学案

班级姓名 衰老、凋亡和癌变 【自主预习区】 一、学习目标: 1、描述细胞衰老的特征。 2、说出细胞凋亡和死亡的区别。 3、说出癌细胞的主要特征。 4、了解致癌因子。 二、学习重点:细胞的衰老、凋亡和癌变的特点。三、学习难点:细胞凋亡和死亡的区别。四、学法指导 预习课本第121-127的内容,完成自主预习的内容。 五、自主预习 (一)个体衰老与细胞衰老的关系 对于单细胞生物来说,细胞的衰老或死亡就是_______的衰老或死亡;对于多细胞生物来说细胞的衰老或死亡与个体的衰老或死亡不是一回事,但从总体上看,个体衰老的过程也是组成个体细胞___________的过程。 (二)细胞衰老的特征 1.细胞衰老的过程是细胞的_________和________发生复杂变化的过程,表现在细胞的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发生变化。 2.细胞衰老的特征表现在 1)细胞内_______减少,结果使细胞________,体积变小,细胞新陈代谢的速率______。 2)细胞内____________降低。 3)细胞内的________会随着细胞衰老而逐渐积累 4)细胞内___________减慢,细胞核的体积_______,核膜______,染色质_________,染色加深。(五)细胞凋亡 1.细胞凋亡是由_______所决定的______________的过程。受到严格的由___________决定的 _______________。 2.细胞凋亡对于多细胞生物体完成__________,维持__________的稳定,以及抵御外界_________的干扰都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 3.细胞坏死是在______________影响下,由于细胞正常代谢活动_____________ 引起的细胞 _______________,对生物体是不利的;而细胞凋亡是一种______的生理过程,对生物体是有利的。 (六)癌细胞的主要特征 1.有的细胞受到__________的作用,细胞中________发生变化,就变成不受机体控制的、连续________的___________细胞,这种细胞就是癌细胞。 2.癌细胞在适宜的条件下,能够___________,正常体细胞一生能够分裂__________次,而癌细胞却不受控制,迅速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癌细胞的__________发生显著变化;癌细胞的____发生了变化,容易在体内______和_______。 (七)致癌因子 1.目前认为,致癌因子可分为______致癌因子,______致癌因子,________致癌因子。

(完整版)《细胞的癌变》的教学设计

课题:《细胞的癌变》 备课札记 主备人:余斌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说出癌细胞的主要特征和致癌因子。(了解) (2)说出几种日常生活诱癌的例子。(了解) (3)说出至少一种癌细胞诊断和治疗的方法(了解) 2、能力目标: 通过癌细胞和正常细胞的比较,学会比较分析,通过讨论癌症案例解析, 提高应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生活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讨论癌症如何防治和如何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确立积极的生活态 度和健康的生活方式。养成不吸烟、不酗酒的良好行为习惯,树立正确的公 民道德观 【教学重点】 (1)、癌细胞的主要特征。 (2)、致癌因子。 【教学难点】 原癌基因与抑癌基因的区 【教学方法】 学案导学、讲解法,提问法、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预习检查, 检查全班同学的导学案完成情况 二、导入新课, 课件展示全球每年新增癌症病例和癌症死亡人数 三、自主学习, 1、癌细胞的概念和主要特征 2、细胞癌变的机理 3、致癌因子 4、癌细胞的预防、诊断和治疗 四、合作探究, 1、癌细胞主要特征? 2、致癌因子和致癌机理? 五、展示点评, 1、癌细胞主要特征? (1)癌细胞的形态结构发生显著变化 (2)在适宜的条件下,癌细胞能够无限增殖 (3)癌细胞的表面发生了变化。由于细胞膜上的糖蛋白等物质减少,使得

癌细胞彼此之间的黏着性显著降低,容易在体内分散和转移。 备课札记2、致癌因子和致癌机理? (1).物理致癌因子:主要指辐射,如紫外线、X射线等。 (2).化学致癌因子:无机物如石棉、砷化物、铬化物、镉化物等;有机物如 黄曲霉毒素、亚硝胺等。 (3).病毒致癌因子:如致癌病毒。 (4) 展示细胞癌变机理的投影片,引导学生分析细胞癌变的原因,引出原癌 基因、抑癌基因的概念。原癌基因:抑癌基因: 六、检测反馈, 详见课件、检测反馈试题 【课堂小结】 一、癌细胞的主要特征 1、在适宜的条件下,癌细胞能够无限增殖 2.癌细胞的形态结构发生显著变化 3.癌细胞的表面也发生了变化。 二、细胞癌变的机理 三、致癌因子 1、物理致癌因子 2、化学致癌因子 3、病毒致癌因子 四、癌细胞的概念 有的细胞受到致癌因子的作用,细胞中遗传物质发生变化,就变成不受机体 控制的、连续进行分裂的恶性增殖细胞,这就是癌细胞。 五、癌细胞的预防 六、癌细胞的诊断和治疗 1、诊断:病理切片的显微观察,CT,核磁共振以及癌基因检测。 2治疗: (1)手术切除 (2)放射线疗法 (3)化学疗法 (4)免疫疗法 【作业布置】 课后习题,训练案。 【教学反思】 本课的设计采用了课前下发预习学案,学生预习本节内容,找出自己迷惑的 地方。课堂上师生主要解决重点、难点、疑点、考点、探究点以及学生学习 过程中易忘、易混点等,最后进行当堂检测,课后进行延伸拓展,以达到提 高课堂效率的目的。

高中生物-《细胞的癌变》教学设计

@ “细胞的癌变”一节教学设计 " 教师:李翠玲 单位:根河二中 !

[内容提要] “细胞的癌变”一节是人教版高中生物课程教材《分子与细胞》模块第六章第四节的内容。所涉及的知识建立在前面各章的基础上。比如癌细胞的特点,联系到了细胞的增殖、形态、细胞的分子组成。其目的主要是教育学生关注健康,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本节的思路是使学生在了解细胞的完整生命历程的同时,了解细胞的癌变是细胞的生命的历程中出现的异常现象,由此导致机体的异常死亡.因此,它是社会热点问题,又是生物学研究的热点问题.通过学习引起学生对此问题的关注,了解相关的知识,懂得如何预防癌症,正确对待癌症. [关键词] 细胞癌变 , 姓名:李翠玲 职务:教师 职称:中教一级 # 工作单位:内蒙古根河市第二中学 通讯地址:内蒙古根河市第二中学 邮编:022350 联系电话:

! “细胞的癌变”一节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细胞的癌变”一节是人教版高中生物课程教材《分子与细胞》模块第六章第四节的内容。所涉及的知识建立在前面各章的基础上。比如癌细胞的特点,联系到了细胞的增殖、形态、细胞的分子组成。与老教材相比,细胞的癌变在新教材中单独成节,内容有所扩展,更加贴近生活。其目的主要是教育学生关注健康,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本节的思路是使学生在了解细胞的完整生命历程的同时,了解细胞的癌变是细胞的生命的历程中出现的异常现象,由此导致机体的异常死亡.因此,它是社会热点问题,又是生物学研究的热点问题.通过学习引起学生对此问题的关注,了解相关的知识,懂得如何预防癌症,正确对待癌症.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 说出癌细胞的主要特征和致癌因子 $ (2) 讨论恶性肿瘤的防治,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 2、能力目标 通过课前搜集恶性肿瘤方面的资料,提高收集、处理信息能力,学会分析比较、联系实际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 3、情感目标 (1)通过癌症的致死率高的学习,激发学生对细胞癌变的关注,从而确立积极的生活态 度和健康的生活方式。 (2)通过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理解生物学的基本概念,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以 及从课文中提取信息的能力。 (3)领会健康生活方式与癌症防治的关系,关注当今世界面临的重大社会问题和人类健 康问题,珍爱生命。 (二)教学重点: 】 1、癌细胞的主要特征和致癌因子。 2、细胞癌变的原因,如何防治癌症。 解决方法:教材所阐述内容——癌细胞的主要特征、致癌因子和癌症的防治都比较直接,也浅显易懂,所以完全可以通过学生阅读教材整理出相关的知识要点,并以课件的形式呈现。而课本以外的很多内容学生也抱有很大的兴趣,而且互联网上有很多相关内容,因

细胞的癌变说课稿

细胞的癌变说课稿 细胞的癌变说课稿范文 一说教材: 细胞的癌变是人教版必修一第六章第四节的内容,本节是在学生学习了关于组成细胞的分子、细胞的结构和功能以及正常细胞的生命历程基础上,比较详细的讲述了癌细胞的特征、致癌因子、致癌机理等内容,是细胞部分知识的延续和补充。通过本节内容的学习,使学生更加深入理解正常细胞与癌细胞的不同,致癌机理以及建立科学健康生活方式对防癌、抑癌的重要意义,指导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理念的建立,从而在日常生活中注重科学知识的应用。 1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说出癌细胞的主要特征和致癌因子,讨论恶性肿瘤的防治。 2)能力目标:学生亲历收集和探究的'过程,领悟研究方法,养成尊重事实,会分析误差的研究态度和能力。 3)、情感目标:确立积极的生活态度和健康的生活方式。 2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 癌细胞的主要特征。致癌因子。 2)教学难点 原癌基因与抑癌基因的区别。

二说学生: 本节的授课对象是高一的学生: 1)他们具有关于细胞的成分、细胞的结构和功能及正常细胞的生命历程等相关的基础知识。 2)具有一定的综合调查能力。 三说教法和学法: 根据上述对教材和学生情况的分析,本节采用以下教法和学法:1)启发式讲授法:本节课以讨论为主,结合本课内容,引导学生联系实际生活,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 2)直观教学法:利用多媒体来组织和引导学生观察、分析、讨论、归纳和总结,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发挥主体的作用。 3)小组合作学习法: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合作学习,唤醒学生的学习意识、挖掘学生的潜能,调动其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精神。 四课时安排:一课时 五说教学过程: 1教学流程图: 导入新课(情景导入)→细胞的癌变(概念)→癌细胞的主要特征→致癌因子→癌症的预防和治疗→小结,反馈练习。

细胞癌变学案

第4节:细胞的癌变教学案 一、自主学习 1、在进行正常分裂分化的细胞中,有的细胞受到的作用,细胞中 发生变化,就变成不受机体控制的、连续进行分裂的恶性增殖细胞,这种细胞就是。 2、与正常细胞相比,癌细胞具有以下特征: (1)在适宜的条件下,癌细胞能够; (2)癌细胞的发生显著变化; (3)癌细胞的表面发生了变化。由于细胞膜上的等物质减少,使得癌细胞彼此之间显著降低,容易在体内分散和转移。 3、目前认为,致癌因子大致分为三类:、和。 4、人和动物的染色体上本来就存在着与癌有关的基因:和。前者主要负责调节,控制细胞的生长和分裂的过程:后者主要是阻止细胞不正常的增殖。他们发生,导致的生长和分裂失控变成。 二、课堂教学 (一)、学生讨论: 1、什么是癌细胞?癌细胞与正常细胞有什么区别? 2、引起细胞癌变的致癌因子有哪些? (二)、分析引起细胞癌变的外因和内因 (三)、介绍癌症的预防、诊断和治疗的手段 三、课堂检测 1、某人长期吸烟成瘾,晚年不幸得了肺癌,他的致癌是受到了哪种因子的作用() A.物理致癌因子 B.化学致癌因子 C.病毒致癌因子 D.物理和化学致癌因子 2、癌细胞形成的根本原因是()

A、细胞内原癌基因的激活 B、物理致癌因子的刺激 C、化学致癌因子的刺激 D、病毒致癌因子的刺激 3、下列哪组是细胞癌变的特征() ①细胞无限分裂②水分减少③畸形改变④酶活性减低⑤色素沉着⑥易分散转移 ⑦呼吸速率减慢⑧细胞膜通透性改变 A、①③⑥ B、①②⑤⑦ C、②④⑤⑦⑧ D、②④⑥⑧ 4、癌症是癌细胞在机体内恶性增殖形成恶性肿瘤及表现出相关症状的一种疾病。下列关于癌症的叙述,哪一项是不正确的() (A)癌细胞是由体内正常细胞的原癌基因被致癌因子激活所产生的 (B)由于癌细胞易在机体内分散和转移,所以手术摘除肿瘤的患者仍有复发的可能(C)对手术治疗后的癌症患者进行放疗和化疗是为了杀死患者体内残余的癌细胞 (D)从媒体广告上看,有的治癌药物的药效在95%以上,因而癌症的治疗并不困难 5、对多细胞生物而言,下列有关细胞生命历程的说法正确的是() A细胞分化导致细胞中的遗传物质发生改变 B细胞癌变是所有细胞都要经历的一个阶段 C细胞衰老时细胞呼吸的速率减慢 D细胞死亡是细胞癌变的结果 6、关于人体癌细胞的叙述,不正确 ...的是() A 细胞癌变主要是因为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突变 B 癌细胞比所有正常细胞分裂周期长、生长快 C 有些病毒能将其基因整合到人的基因组中,从而诱发人的细胞癌变 D 癌细胞的形态结构和表面的物质都发生明显的变化 7、对人体细胞内原癌基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A.只在肿瘤细胞中出现 B. 加入化学致癌物的细胞才会出现 C. 正常人细胞中也存在 D. 感染了致癌病毒的细胞才会出现 8、下列哪项不属于致癌因子() A.紫外线 B.亚硝胺 C.纤维素 D.肉瘤病毒 9、不断增长的癌组织中,癌细胞() A.通过减数分裂不断增殖 B都有染色单体 C.都在合成蛋白质 D.DNA量都相等 四、课后巩固提高 1、鼻咽癌是种族差异非常明显的恶性肿瘤,我国南方几省特别是珠江三角洲地区的鼻咽 癌发病率居全球首位。下列关于鼻咽癌发病诱因及防治方法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食用咸鱼过多有可能是诱发鼻咽癌的重要因素 B.致癌相关基因在家族中的稳定遗传可能是鼻咽癌高危家族存在的原因

高一生物寒假作业(21)细胞的癌变(含解析)新人教版

高一生物寒假作业(21)细胞的癌变(含解析)新人教版 (21)细胞的癌变 一、选择题 1、欲诊断病人是否患有癌症,可检测病变部位细胞的下列哪种物质是否超标( ) A.胆固醇 B.甲胎蛋白 C.磷脂 D.球蛋白 2、某人因经常吸烟而患肺癌,一段时间后,癌细胞扩散到了其他器官。这说明癌细胞( ) A.容易转移 B.容易控制 C.容易衰老 D.容易凋亡 3、癌细胞在人体内容易转移,其原因是癌细胞( ) A.能无限增殖 B.形态结构发生变化,常变为球形 C.细胞膜上的糖蛋白等物质减少,使细胞彼此间的黏着性减少 D.畸形分化,体积减小 4、下列细胞中,可能已发生癌变的是( ) A.细胞膜上糖蛋白减少的细胞 B.细胞核增大的细胞 C.自由水含量减少的细胞 D.被细菌侵染的细胞 5、下列有关细胞癌变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细胞膜上的糖蛋白增加,癌细胞易发生转移 B.癌细胞的细胞核体积增大,核膜内折,染色质染色加深 C.可利用药物抑制癌细胞的 D.石棉和黄曲霉素属于同一类致癌因子 6、在致癌因子的作用下,正常动物细胞可转变为癌细胞。有关癌细胞特点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细胞中可能发生单一的基因突变,细胞间黏着性增加 B.细胞中可能发生多个基因突变,细胞的形态发生变化 C.细胞中的染色体可能受到损伤,细胞的增殖失去控制 D.细胞中的遗传物质可能受到损伤,细胞表面的糖蛋白减少 7、下列有关癌细胞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癌细胞中的遗传物质没有发生变化 B.在适宜条件下,癌细胞能够无限增殖 C.导致细胞癌变的因子有物理致癌因子、化学致癌因子和病毒致癌因子 D.由于细胞膜上的糖蛋白减少,造成癌细胞在体内容易扩散和转移 8、癌细胞有多种检测方式, 切取一块组织鉴定是否为癌细胞,若用光学显微镜观察,下列最可靠的判断依据是( ) A.观察细胞核糖体是否改变 B.观察细胞原癌基因是否突变 C.观察细胞的形态是否改变 D.观察细胞膜外的糖蛋白是否减少 9、癌症已成为当今社会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下列有关细胞癌变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癌细胞的核质比例增大,自由水含量高,具有“不死性” B.正常细胞与癌细胞的遗传物质相同,但表达的基因不完全相同 C.原癌基因突变产生癌基因,抑癌基因突变后不能阻止细胞不正常的增殖 D.环境的恶化以及不良的生活习性都有可能提高癌变率,增加患癌风险 10、下列有关恶性肿瘤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恶性肿瘤是细胞增殖和分化的控制失调引起的疾病 B.抑制DNA复制的抗癌药物对造血干细胞的功能有影响 C.显微镜观察恶性肿瘤的切片可见细胞核增大、染色质收缩 D.年龄、性别、遗传、环境和生活习惯等与恶性肿瘤的发生有关 11、甲胎蛋白(AFP)主要来自胚胎的干细胞,胎儿出生后约两周AFP从血液中消失。当肝细胞发生癌变时,AFP会持续性显著增高,所以当血液中该指标超过正常值时需要进一步检查以确认体内是否出现了癌细胞。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肝细胞的内质网和高尔基体参与AFP的合成和运输 B.肝细胞发生癌变后因细胞膜上糖蛋白增多而容易发生扩散 C.指导合成AFP的基因属于原癌基因,发生突变后才表达 D.可以推测当成人肝细胞AFP合成显著增加时,其分裂周期会变长

高中生物6.4《细胞的癌变》学案新人教版必修1

第4节细胞的癌变 [自学学案] 1?生物机体内的细胞分裂、分化、衰老和凋亡及执行的生理功能,都是在机体的精确 _______ 之中。但是,有的细胞受到致癌因子的作用,使细胞中的_________ 发生变化,使细胞变成不受机体 恶性增殖细胞,这就是癌细胞,患者形成肿瘤,危及机体的生命。 2.癌细胞的主要特征(与正常细胞相比较)是,在一定条件下癌细胞 _______________ ;癌细 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癌细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目前人类查明的致癌因子有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 。 4?致癌因子导致细胞癌变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堂精练] 例1.癌症又叫恶性肿瘤,是由癌细胞的无限增殖而引起的,而且机体内的癌细胞容易在体内分散和转 移,这主要是由于 A. 癌细胞的细胞膜具有流动性 B. 癌细胞多为球形 C. 癌细胞上的糖蛋白等物质减少,使细胞间的粘着性减少 D. 癌细胞的体积变小 例2.癌细胞不具有的是 A. 能无限增殖 B. 细胞表皮发生变化 C. 细胞能正常生长和分化 D. 细胞常为球形 例3. 1951年科学家从黑人妇女海拉体内,通过细胞分离建立了海拉细胞系,至今仍能细胞分裂,世界 各国广泛使用“海拉细胞系”的细胞,你认为,此海拉细胞系属于 A. 成熟的体细胞 B .生殖细胞C .受精卵细胞D .癌细胞 例4.人和动物细胞的染色体上与癌有关的基因,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原癌基因是诱发致癌的基因

《细胞的癌变》说课稿

《细胞的癌变》说课稿 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细胞的癌变。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我将从说教材,说学情分析,说教法,说学法,说教学过程,说板书设计,这六个环节来说明本节课的教学。 一、说教材 1、教材地位和作用 “细胞的癌变”是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生物教材必修1《分子与细胞》模块中第六章第4节的内容。所涉及的知识建立在前面各章的基础上,比如癌细胞的特征,联系到了细胞的增殖、形态、细胞的分子组成。本章的思路使学生了解细胞的完整生命历程,同时了解细胞的癌变是细胞生命历程中出现的异常现象。癌症既是生物学热点,又是医学界与社会的热点,因此,本节课是理论与实际紧密结合的范例。 2、教材处理 本节课的设计,我将内容上进行了调整,教材首先给出了癌细胞的定义,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的困难,因此,我将癌细胞的定义放在了对其特点、原因探索之后,这样学生更容易理解癌细胞。 3、教学目标 依据新课程理念和课程标准制定的相应内容确定本节课的三维目标如下:知识目标:说出癌细胞的主要特征和致癌因子。 讨论恶性肿瘤的防治,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以及联系实际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讨论健康的生活方式与防癌的关系,懂得如何预防癌症,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正确对待癌症。 4、教学重难点 重点:说出癌细胞的主要特征以及致癌因子。 难点:原癌基因与抑癌基因的区别 二、说学情分析 我所教的班虽然是平行班,但是这些班的学生具有思维活跃、活泼好动的特点,具备一定的逻辑推理能力,掌握了细胞学基础知识,加上我与学生的关系融洽,这些都有利于本节课的开展。但学生不能将生物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相联系,很难使知识内化成指导他们健康生活的准则,并在情感上认同;在概念及抽象知

细胞癌变导学案

细胞的癌变 1、学情分析 本节课的授课对象是高一学生,他们在初中时虽学习已经生物学有三年的时间,,在初中阶段他们已经初步学习了有关癌症的知识,具有一定的生物学基础,但是没有深入到细胞的癌变机理的水平。学生在理解癌变的机理时,对于其中的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的理解会相对比较困难。本节内容为人教版教材必修一最后一章最后一节的内容,学生通过半个学期的高中生物的的学习,对细胞的生命历程有了一定的掌握,认知结构已基本形成,思维能力更加成熟,学习动机有一定的内在信念,认知活动能更里明显增强,故在教学中,应该重点启发学生自主探究。通过结合现实生活,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分析、归纳、概括的能力。 2、教学目标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应能够达到以下目标。 (1)知识目标: 掌握癌细胞的主要特征; 举例说出常见的致癌因子有哪些; 了解细胞癌变的原因; 知道如何预防癌症。 (2)能力目标: 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理解生物学的基本概念,培养理解能力以及从课文中提取信息的能力; 学会搜集并整理从书籍、报刊及网络等途径中查询相关的信息 通过对癌症的预防措施的讨论,亲历思考和探究的过程,领悟研究方法,养成尊重事实的研究态度和能力,以及应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生活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癌症的对人类威胁的学习,激发对细胞癌变的关注,确立积极的生活态度和健康的生活方式,从而认识到生命的美,感知生命的珍贵。 3、教学重点和难点 (1)重点:掌握癌细胞的主要特征;了解细胞癌变的原因。说出常见的致癌因子有哪

些;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2)难点:了解细胞癌变的原因。 4、课前准备 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 5、课时安排 一个课时(45min) 2. 正常细胞癌变后细胞 正常细胞发生癌变,形态发生了怎样的改变?

2013-2014学年高中生物(含解析)6.4 细胞的癌变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1

人教版必修一 6.4 细胞的癌变学案 【高效导航】 1.学习目标: ①说出癌细胞的主要特征和常见的致癌因子 ②讨论恶性肿瘤的防治,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 2.重点:①癌细胞的主要特征②致癌因子 3.难点:原癌基因与抑癌因子的区别 “看”—知识经纬 “导”—自主预习 1.概念:由于细胞的而形成的不受机体控制、连续进行分裂的细胞。 2.特征:(1)。(2)。(3)。 3.细胞癌变的原因:致癌因子使细胞的原癌基因从抑制状态变为活跃状态,正常细胞转化为恶性增殖的癌细胞。 4.致癌因子:物理致癌因子如,化学致癌因子如,生物致癌因子如。 “学”—互动探究 探究一癌细胞的主要特征 小组讨论回答下列问题:什么是癌细胞?癌细胞有什么特征? 提示:有的细胞受到致癌因子的作用,细胞中遗传物质发生了变化,变成不受机体控制的、连续进行分裂的恶性增殖细胞,即癌细胞。 主要特征:(1)适宜条件下,癌细胞能够无限增殖,正常细胞都有一定的最高分裂次数,如人的细胞一声只能分裂50—60次。而癌细胞却失去了最高分裂次数的限制,能迅速地生长、分裂,无限增殖

(2)癌细胞的形态结构发生了变化,由原来分化后的特定型态变为球形 (3)癌细胞表面的糖蛋白减少,导致细胞间黏着性降低,使癌细容易在体内转移扩散。 (4)癌细胞的细胞核比正常细胞的大,型态变得不规则,核仁变大,染色时,着丝点颜色也明显加深。 【经典回眸】下列有关癌细胞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癌细胞治疗药物起作用的时期是有丝分裂的间期,主要是抑制癌细胞DNA的复制 B.癌细胞容易在机体内转移的原因是细胞膜上的糖蛋白等物质减少 C.癌细胞具有含水量下降、形态结构改变、酶活性降低等特点 D.引起癌症的原因是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在致癌因子的作用下发生基因突变 【解析】目前药物治疗癌症的原理是利用化学药物抑制DNA的复制;由于癌细胞膜表面的糖蛋白含量降低,所以细胞易分散和转移;含水量下降、酶活性降低等是细胞衰老的特点;在致癌因子的作用下,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基因突变,导致正常细胞的生长和分裂失控而变成癌细胞。 答案:C 【变式训练】1.癌细胞与正常细胞相比,与RNA和DNA合成相关的酶活性显著增强,相应地,核酸的分解速率明显降低。这与癌细胞所具有的哪种特征有关() A.能够无限增殖 B.细胞呈球形 C.细胞彼此间的黏着性减小 D.细胞呼吸以无氧呼吸为主 探究二致癌因子 小组讨论回答下列问题:目前所了解到的致癌因子有哪些?分为哪几类? 提示:目前认为致癌因子分为三大类: (1)物理致癌因子:主要指辐射、如紫外线。X射线等 (2)化学致癌因子:无机化合物如石棉、砷化物、铬化物等,有机化合物如联苯胺、烯环烃、亚硝胺等。 (3)病毒致癌因子:是指能使细胞发生癌变的病毒。 【经典回眸】癌症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疾病之一,下列有关描述正确的是() A.长期接触癌症患者的人细胞癌变几率增加 B.癌症是致癌因子引发的,患病几率与年龄无关 C.艾滋病患者与正常人患癌症的几率相同 D.亚硝酸盐可通过改变基因的结构而致癌 【解析】致癌因子分为三大类:物理致癌因子、化学致癌因子、病毒致癌因子。艾滋病患者比正常人患癌症的几率高。癌症的患病几率与年龄有关。亚硝酸盐是化学致癌因子,可激活原癌基因,使其结构发生改变而致癌。 答案:D 【变式训练】2.癌症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疾病之一。引起细胞癌变的内在因素是 A.细胞中酪氨酸酶活性降低 B.致癌因子导致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突变 C.长期受到电离辐射或X射线照射 D.霉变或熏制食物中所含有的致癌物质

生物必修Ⅰ人教新课标 6.4细胞的癌变说课稿

《细胞的癌变》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早上好: 我说课的题目是《细胞的癌变》。 我从6个方面来进行说课。 首先说教材,包括4点: 1.教材地位 “细胞的癌变”是新课标教材生物必修1《分子与细胞》模块中第六章第4节的内容。 本章的思路使学生了解细胞的完整生命历程,同时了解细胞的癌变是细胞生命历程中出现的异常现象。 癌症既是生物学热点,又是医学界与社会的热点,因此,本节课是理论与实际紧密结合的范例。 1.2 教学目标 1.2.1知识目标 描述癌细胞的特征; 举例说出生活中常见的致癌因子; 说出癌症治疗方法。 1.2.2 能力目标 讨论如何预防癌症; 学会搜集并整理从书籍、报刊及网络等途径中查询的相关信息; 学会更好的与他人合作; 拟定健康的生活方案。 1.2.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关注癌症病人,增强社会责任感; 形成健康生活的态度; 养成良好的生活方式; 正确对待癌症。 1.3 教学重点 根据课程标准要求我将癌细胞的特征、癌症的预防确定为本节教学重点。 1.4 教学难点 原癌基因与抑癌基因及其关系

说学生 我授课对象是高中二年级学生,他们关注名人,对生活中熟悉事物易接受;在知识方面已具备一定的逻辑推理能力和细胞学知识,有利于本节课的开展。 但学生不能将生物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相联系,很难使知识内化成指导他们健康生活的准则,并在情感上认同;在专业术语、抽象知识理解方面存在缺陷。 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探究能力,培养学生交流能力和表达能力,培养学生综合能力和整合能力。 说教法 我在教学过程中运用创情境、谈话式、讲故事及归纳法等,以实现师生、生生互动,使教学目标落到实处,使学生感受一堂难忘的生命教育课。 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癌细胞特征的学习,我以事例、图片、flash等方式进行引导和启发;癌症的预防与生活相关,我让学生通过查资料、讨论、等自主得出结论。 难点知识是本节课的新内容,且比较抽象,我采用形象生动的比喻,变抽象为形象。 5.1 联系生活,引入主题 这是本节课第一亮点。 一首《感恩的心》唤起学生对生命的热爱,同时感受到生命的脆弱与可贵。我引用名人事例,既吸引同学们的注意力及兴趣,又引起同学们对健康的关注,对社会的责任感,使学生对癌症深恶痛疾,有了自己的思考和认识,从而使学生进入本节课的情境之中。 5.2癌细胞的概念 本知识点在课程标准中没作要求,因此只从条件、实质、表现结果进行分析,使学生对癌细胞有初步的了解,癌细胞的图片使学生获得对癌细胞的感性认识,为后面的重点内容癌细胞的特征打基础。 5.3癌细胞的特征 该知识点是本节第一个重点,内容相对较简单,通过癌变细胞与正常细胞图片的比较,提高学生识图、归纳和表达能力; 通过讲述海拉细胞,激发学生联想,引起学生兴趣; 相关动画使学生更深刻理解知识点,同时为课堂增添趣味。 5.4细胞癌变的原因 本环节我将原癌基因比作车间的运行机制,将抑癌基因比作惩罚纪律,使学生对难点有形象深刻的认识。 之后,让学生讨论为什么老年人易患癌症,进行知识深化,并引导学生关爱老人,有利于提升学生道德品质。

细胞的癌变课后练习题(有答案)

细胞的癌变课后练习 一.单选题 1.如图是肝细胞的生命历程,Ⅰ~Ⅳ代表细胞的生命现象。细胞1具有水分减少,代谢减慢等特征。细胞2可以无限增殖。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Ⅰ~Ⅳ过程中,只有Ⅲ过程可能是遗传物质改变造成 B.Ⅳ过程对细胞1、2的清除是通过细胞坏死完成的 C.Ⅰ过程是细胞分裂、分化,成体干细胞和细胞2都通过有丝分裂增殖 D.与正常肝细胞相比,细胞1的细胞核体积增大,细胞2的膜表面糖蛋白含量减少 【答案】B。 【解析】根据题意,细胞2可以无限增殖,故其属于癌变的细胞,其遗传物质已经发生改变,A正确;Ⅳ过程对细胞1、2的清除是通过效应T细胞清除,即细胞凋亡完成的,B错误;据图分析,Ⅰ过程是细胞分化,形成不同种类的细胞,成体干细胞和细胞2都属于体细胞,增殖方式是有丝分裂,C正确;细胞I表示衰老的细胞,核体积增大,细胞2属于癌细胞,其特点之一是细胞膜表面糖蛋白减少,容易扩散,D正确。 2.如图为细胞的生命历程图,其中甲~辛表示相关生理过程。下列描述中正确的是( ) A.乙过程中细胞分化改变了细胞的遗传信息 B.丙过程的发生与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的突变有关 C.丁过程与基因表达有关,只发生在胚胎发育过程中 D.己过程中细胞内水分减少,细胞核体积变小 【答案】B。 【解析】图中甲是细胞分裂,乙是细胞分化,细胞分化过程中遗传信息不变,A错误;丙是细胞癌变,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的突变引发细胞癌变,B正确;丁过程是细胞凋亡,可发生于个体发育的全过程中,C错误;己过程为细胞衰老,衰老细胞内水分减少,细胞核体积变大,D错误。 3.正常细胞转变为癌细胞的过程中,不发生改变的是()

最新高中生物(人教版)生物:6-4细胞的癌变同步练习及答案解析

细胞的癌变 一、选择题 1.当今世界正严重威胁人类生存的细胞变化是() A.细胞衰老B.细胞分裂 C.细胞分化D.细胞癌变 答案:D 解析:当今世界严重威胁人类生存的顽疾是癌症,它是机体细胞在致癌因子的作用下癌变引起的。 2.下列关于吸烟的叙述,哪一项是不正确的() A.香烟中的煤焦油属化学致癌因子,吸烟者易患肺癌 B.少量吸烟对健康有好处 C.烟草中有毒物质主要是尼古丁 D.吸烟主要伤害肺,对大脑功能也有损害 答案:B 解析:少量吸烟对健康也有害。烟草不完全燃烧产生的烟雾中含有烟碱、焦油、尼古丁等有害物质,能危害呼吸道,甚至作为化学致癌因子诱发癌症。 3.能引起细胞发生癌变的因素有() ①X射线照射②煤焦油的刺激③温度过高④细胞失水⑤肿瘤病毒的侵染⑥紫外线照射 A.①②④⑤B.①②③⑤ C.①②⑤⑥D.②④⑥ 答案:C 解析:能引起细胞发生癌变的因素有:物理致癌因子,主要是辐射致癌,如电离辐射、X射线、紫外线;化学致癌因子,如砷、苯、煤焦油等;病毒致癌因子,已发现150多种。 4.下列选项中,哪一项不是癌细胞的特征() A.能分裂和分化 B.能无限增殖 C.形态、结构与正常细胞不同 D.细胞膜上糖蛋白减少,容易分散和转移 答案:A

解析:癌细胞的特征有:无限增殖;改变形态结构;易分散和转移;常有“多极分裂”现象;对不良的环境一般具有较强的抵抗力等。 5.下列哪一项是癌细胞形成的内因() A.物理致癌因子B.化学致癌因子 C.肿瘤病毒D.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 答案:D 解析:物理致癌因子、化学致癌因子和肿瘤病毒是癌细胞形成的外因,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是癌细胞形成的内因。 6.癌细胞与正常细胞比较有哪些主要特征(多选)() A.癌细胞的分裂常有“多极分裂”的现象 B.癌细胞对不良的环境,一般都有较强的抵抗力 C.能够无限增殖 D.癌细胞是畸形分化的细胞 答案:A、B、C 解析:考查癌细胞的特征。A、B、C三项均为癌细胞的特征。细胞的畸形分化与癌细胞的产生有直接关系,但不是癌细胞的特征。 7.下列做法不属于防止正常细胞发生癌变的是() A.长期接触放射性物质 B.尽量避免接触物理的、化学的、病毒的等各种致癌因子 C.注意增强体质 D.保持心态健康,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答案:A 解析:要想防止正常细胞发生癌变,前提条件是必须掌握癌变的原因。细胞癌变有物理的、化学的、病毒的等各种致癌因子。物理致癌因子主要是辐射。长期接触放射性物质,使身体受到辐射损伤,可以引起癌变。例如电离辐射、X射线、紫外线都可以致癌。化学致癌因子,如砷、苯、煤焦油等。病毒致癌因子如肿瘤病毒或致癌病毒。 8.下列细胞可能癌变的是()

高一年级生物上册必修一《细胞的癌变》教案

高一年级生物上册必修一《细胞的癌变》教案教案【一】 教学准备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①说出癌细胞的主要特征 ②能够认识分辨一些常见的致癌因子 ③理解癌症是基因突变的累积效应 2.过程与方法 ①引导学生运用癌细胞的特征解释癌症的相关症状,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逻辑思维能力 ②通过引导学生对癌症相关资料进行查询、整理、分析,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讨论健康的生活方式与癌症防治的关系,懂得如何预防癌症,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正确对待癌症。 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①癌细胞的特征 ②致癌因子 2.教学难点 癌症是基因突变的累积效应 教学过程 【导入】第四节细胞的癌变

1.展示苹果公司联合创始人乔布斯以及歌手姚贝娜的图片,指出两位名人皆是因患癌症逝世; 2.当今社会,癌症已经严重威胁到人类健康,古人谈虎色变,今人谈癌色变,癌症为何如此恐怖,而它又是因何而产生? 引出课题:细胞的癌变 【讲授】知识目标一:癌细胞的特征 展示资料1:海拉细胞系 引导学生分析得出癌细胞的特征1:在营养充分条件下,可以无限增殖——不死资料2:癌细胞相关图片 引导学生分析得出癌细胞的特征2:形态结构发生改变——变态 资料3:癌细胞转移相关资料 引导学生分析得出癌细胞的特征3:癌细胞的表面发生了变化——可以扩散转移 探讨:1.从癌症的特征的角度思考,癌症病人为何会消瘦? 2.要治愈癌症,应该选择什么样的时期? 【讲授】知识目标二:细胞癌变的直接原因——致癌因子 提问:生活中,不要过度暴露在紫外线的照射之下,我们强调少吃腌制食品,定期注射乙肝疫苗,这是为什么? PPT展示日常易诱发癌症的实例和图片,并引导学生按自然科学分类原则进行分类。 学生根据幻灯片的指示并联系实际生活碰到的致癌因子,进行分类归纳: 物理致癌因子:主要指辐射致癌,如紫外线、X射线等。 化学致癌因子:无机物如石棉、砷化物、镉化物等;有机物如甲醛、煤焦油、苯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