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研究
高新技术产业创新发展研究报告集锦

高新技术产业创新发展研究报告集锦第1章:高新技术产业概述 (3)1.1 产业定义与特征 (3)1.2 产业布局与发展趋势 (4)第2章:创新发展理论基础 (4)2.1 创新发展的概念与内涵 (4)2.2 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4)第3章:政策环境分析 (4)3.1 国家政策支持 (4)3.2 地方政策实践 (4)第4章:产业技术创新 (4)4.1 技术创新方向 (4)4.2 技术创新成果转化 (4)第5章:产业人才培养与引进 (4)5.1 人才培养机制 (4)5.2 人才引进策略 (4)第6章:产业投融资分析 (4)6.1 投融资现状 (4)6.2 投融资政策建议 (4)第7章:产业国际合作 (4)7.1 国际合作模式 (4)7.2 国际合作案例 (4)第8章:产业园区发展 (4)8.1 园区建设与布局 (4)8.2 园区创新发展模式 (4)第9章:产业发展战略 (4)9.1 产业发展目标与路径 (4)9.2 产业发展政策建议 (4)第10章:新兴产业发展 (4)10.1 新兴产业概述 (4)10.2 新兴产业发展趋势 (4)第11章:产业融合发展 (4)11.1 产业融合理论与实践 (5)11.2 产业融合发展案例 (5)第12章:产业创新发展展望 (5)12.1 未来发展趋势 (5)12.2 面临的挑战与机遇 (5)12.3 发展建议与对策 (5)第1章:高新技术产业概述 (5)1.1 产业定义与特征 (5)1.2 产业布局与发展趋势 (5)第2章:创新发展理论基础 (6)2.2 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6)第3章:政策环境分析 (7)3.1 国家政策支持 (7)3.1.1 医疗保障政策 (7)3.1.2 创新发展政策 (7)3.2 地方政策实践 (8)3.2.1 浙江省《浙江省优化营商环境条例》 (8)3.2.2 深圳市《深圳市2024年优化市场化营商环境工作方案》等方案 (8)3.2.3 各地优化营商环境实践 (8)第4章:产业技术创新 (8)4.1 技术创新方向 (8)4.1.1 新型显示技术 (8)4.1.2 高端装备制造 (8)4.1.3 工业智能化 (9)4.1.4 绿色制造 (9)4.2 技术创新成果转化 (9)4.2.1 新型显示技术成果转化 (9)4.2.2 高端装备制造成果转化 (9)4.2.3 工业智能化成果转化 (9)4.2.4 绿色制造成果转化 (9)第5章:产业人才培养与引进 (9)5.1 人才培养机制 (9)5.1.1 校企合作 (9)5.1.2 人才培养平台 (10)5.1.3 人才队伍建设 (10)5.2 人才引进策略 (10)5.2.1 精准引进 (10)5.2.2 政策支持 (10)5.2.3 人才柔性引进 (10)5.2.4 优化人才发展环境 (10)第6章:产业投融资分析 (10)6.1 投融资现状 (10)6.1.1 商办类地产市场投融资概况 (10)6.1.2 商业地产和办公楼市场投融资特点 (11)6.1.3 产业投融资现状总结 (11)6.2 投融资政策建议 (11)6.2.1 加大政策支持力度 (11)6.2.2 优化融资环境 (11)6.2.3 增强投资者信心 (11)6.2.4 强化市场监管与调控 (11)第7章:产业国际合作 (11)7.1 国际合作模式 (11)7.1.1 产学研医合作模式 (12)7.1.3 国际产业园区合作模式 (12)7.2 国际合作案例 (12)7.2.1 高端医疗装备领域 (12)7.2.2 汽车产业 (12)7.2.3 电子商务产业 (12)7.2.4 新能源产业 (12)第8章:产业园区发展 (13)8.1 园区建设与布局 (13)8.2 园区创新发展模式 (13)第9章产业发展战略 (14)9.1 产业发展目标与路径 (14)9.1.1 产业发展目标 (14)9.1.2 产业发展路径 (14)9.2 产业发展政策建议 (14)9.2.1 加大科技创新支持力度 (15)9.2.2 优化产业布局和结构 (15)9.2.3 推进绿色低碳发展 (15)9.2.4 深化国际产业合作 (15)9.2.5 完善产业政策体系 (15)第10章新兴产业发展 (15)10.1 新兴产业概述 (15)10.2 新兴产业发展趋势 (15)10.2.1 数字经济快速发展 (16)10.2.2 绿色低碳产业崛起 (16)10.2.3 生物医药产业迈向高端 (16)10.2.4 先进制造业加速发展 (16)10.2.5 人工智能广泛应用 (16)10.2.6 创新创业生态日益完善 (16)第11章:产业融合发展 (16)11.1 产业融合理论与实践 (16)11.2 产业融合发展案例 (17)第12章:产业创新发展展望 (17)12.1 未来发展趋势 (17)12.2 面临的挑战与机遇 (18)12.3 发展建议与对策 (18)以下是高新技术产业创新发展研究报告集锦的目录结构:第1章:高新技术产业概述1.1 产业定义与特征1.2 产业布局与发展趋势第2章:创新发展理论基础2.1 创新发展的概念与内涵2.2 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第3章:政策环境分析3.1 国家政策支持3.2 地方政策实践第4章:产业技术创新4.1 技术创新方向4.2 技术创新成果转化第5章:产业人才培养与引进5.1 人才培养机制5.2 人才引进策略第6章:产业投融资分析6.1 投融资现状6.2 投融资政策建议第7章:产业国际合作7.1 国际合作模式7.2 国际合作案例第8章:产业园区发展8.1 园区建设与布局8.2 园区创新发展模式第9章:产业发展战略9.1 产业发展目标与路径9.2 产业发展政策建议第10章:新兴产业发展10.1 新兴产业概述10.2 新兴产业发展趋势第11章:产业融合发展11.1 产业融合理论与实践11.2 产业融合发展案例第12章:产业创新发展展望12.1 未来发展趋势12.2 面临的挑战与机遇12.3 发展建议与对策第1章:高新技术产业概述1.1 产业定义与特征高新技术产业是指以科学技术为核心,依托创新驱动,集知识密集、技术密集和资金密集于一体的产业。
高新技术产业的政策支持与发展研究

高新技术产业的政策支持与发展研究高新技术产业是当今世界的一个重要产业。
在最近几十年的发展中,高新技术产业已经成为各国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
在中国,高新技术产业也一直得到了政府的关注和支持。
本文将深入探讨高新技术产业的政策支持和发展研究。
一、高新技术产业的定义高新技术产业一般是指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产品、服务和新产业,具备创新度高、产业链完整、市场规模大等特点。
它涵盖了通信技术、电子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材料技术、新能源等多个领域。
高新技术产业的引领作用可以推动整个经济高质量发展。
二、中国高新技术产业的政策支持中国政府一直非常重视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
为了扶持和促进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政府不断推出相关政策和措施。
这些政策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财政补贴政府会为一些高新技术企业提供财政支持。
在企业成立的初期,政府会提供一些启动资金。
在企业的实际运营中,如果企业遇到困难或者出现亏损,政府也会提供一定的财政支持。
2、税收优惠针对高新技术企业,政府推出一系列税收优惠政策,例如减免企业所得税、城市维护建设税等。
这些政策可以有效减轻企业的经营成本,促进企业发展。
3、知识产权保护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政府也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例如建立知识产权保护机构,提供专业的保护服务,加强对侵权行为的打击等。
4、市场准入支持政府还为高新技术企业提供市场准入的支持。
例如制定优惠的进出口政策,采取保护性措施等,帮助企业打开国内和国际市场。
三、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研究高新技术产业是一个长期的发展过程,离不开持续的研究和创新。
不同领域的技术发展也需要不断地研发和改进。
在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中,研究人员需要探索以下几个方面:1、技术创新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需要不断的技术创新。
研究人员需要关注行业发展趋势,掌握新兴科技,发掘新的市场和商业模式。
2、市场需求市场需求是高新技术产业的重要驱动力之一。
研究人员需要密切关注市场变化,了解市场需求,探索新的市场机会,为企业提供技术支持和服务。
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发展布局的分析研究

广西大学硕士学位论文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发展布局研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发展布局研究摘要高新区的发展布局对于高额区建设和发展具有战略性的意义。
由于高新技术产业有其独特的发展条件,那么高新区的发展布局也具有独特的规律,即高新区的生存和发展有其独特的环境。
本论文从理论和实证两角进行探讨了高新区发展布局的规律,其主要结构如下。
本文分为五章,第一章为导论,阐述了高新区的基本问题,以便引出正文;第二章是高新区发展布局的理论探讨,分析了高新区发展布局的理论依据、发展布局的原则和机制、布局规划的基本内容,重点分析了高新区发展布局的宏观区位因素,如智力密集程度、开发性技术条件、风险资本、完善的基础设施、优惠的政策因素和良好的社会文化环境;第三章阐述了世界著名高科技产业带与高科技园区发展布局的经验借鉴,目的是借鉴成功高技术园区的经验;第四章是我国高新区的发展布局现状的分析及评价,通过对我国高新区发展布局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和评价,找出了发展布局存在的主要问题;第五章提出了我国高新区发展布局的对策,针对存在的布局问题,提出了适应我国的积极的布局方案和发展布局对策。
关键词: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布局区位£堕查堂堡圭堂垡堡苎壹堑垫查主些茎茎垦塑苎垦查旦堡塞NEWANDASTUDYONTHEDEVELoPINGLAYoUToFHIGHTECHNoLoGYINDUSTRIALDEVELoPMENTZONESABSTRACTThedevelopinglayoutofnewandhi曲technologyindustrialdevelopmentzones(thefollowingisshortened船NHZ)isofstrategicsignificancetotheconstructionanddevelopmentofNHZ.Thenewandhi【ghtechnologyindustryisSOuniqueindevelopingconditionsthatthedeveloping1ayoutofNHZisofthesamecharacteristics,inotherwords,theexistenceanddevelopmentofithasanuniqueenvironment.ThisthesisstudiesthelawofthedevelopinglayoutofNHZfromthetwoviewsoftheoryanddemonstrations,andthestructureofitisasfollows:Thethesisismadeupoffivechapters.Thefirstchapteristheguidingtheory.whichexpatiatesthebasicproblemstoeducethemaintext.T11esecondchapterdiscussesthetheoryofthedevelopinglayoutofNHZ.Itanalysesthetheoreticalbasisofthedevelopinglayout,theprincipleandmechanismofthelayoutandthebasiccontentoflayoutplannning.especiallyitpaysattentiontosuchmacroscopicallocationfactorsastheextentoftheintellectdenseness,thetechnologicalconditionsofexploitation,theriskcapital,theperfectinfrastructure,theadvantageousproductionandlifeenvironment.thepolicyadvantagesandthefavorablesocialandculturalenvironment.Thethirdchapterexamplesthefamoushi西_techindustrialbeltandhigh.techindustrialparkstoleamfromtheirsucceededexperience.ThefourthchapteriStheanalysisandappraisementofthecurrentsituationsofthedevelopinglayoutofNHz。
深圳产业情况分析报告

深圳产业情况分析报告一、引言深圳是中国开放的窗口之一,自1980年代以来,深圳经济发展迅速,形成了全国重要的产业集聚区。
本报告旨在对深圳的产业情况进行分析,探讨其特点、优势以及发展趋势。
二、信息技术产业深圳的信息技术产业发展迅速,形成了以电子制造、通信技术和软件开发为主导的产业链。
深圳拥有一大批知名的通信设备和电子产品制造企业,如华为、中兴等。
同时,深圳也是全球最大的电子市场和电子元器件交易中心之一、信息技术产业的快速发展给深圳带来了巨大的经济动力和竞争优势。
三、高新技术产业深圳非常重视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致力于打造科技创新中心。
在深圳,涌现了众多的高新技术企业和研究机构,如腾讯、大疆等。
深圳的科技创新能力在全国乃至全球都有较高的认可度。
政府不断出台支持政策,为高新技术企业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环境。
四、制造业深圳作为中国制造业的重要基地之一,拥有众多的制造企业,涵盖了多个领域,如电子、玩具、服装等。
深圳的制造业以快速、灵活、高效为特点,具有较强的供应链和生产能力。
深圳质量上乘的制造产品也在国际市场上享有较高的声誉。
五、金融产业深圳金融产业快速发展,已成为中国最重要的金融中心之一、深圳拥有许多银行、证券公司和保险机构,金融服务业的相对完善为深圳的经济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尤其是深圳证券交易所在全国乃至全球的地位日益突出,成为吸引国内外投资者的重要平台。
六、服务业七、发展趋势1.产业升级和转型:深圳将继续加大对高新技术产业的支持,推动产业的升级和转型,提高企业的科技创新能力。
2.创新创业环境优化:深圳将进一步完善创新创业环境,吸引更多的创新创业人才和企业落地深圳。
3.进一步加强金融服务能力:深圳将继续加强金融服务能力,吸引更多的金融机构和金融人才来深圳发展。
4.提升制造业价值链水平:深圳将进一步提升制造业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加大技术创新和质量提升力度。
5.绿色发展:深圳将积极推行绿色发展理念,加强环保措施,实现经济和环境的良性循环。
深圳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和升级途径的研究

经极 大地促 进 了 日本 电子 工业 的发展 ,但是 也正 是这 种模式 使 日本产业 界后 来在 数字 技 术 的发 展 上吃 了大败 仗 。 因此 ,政府 的性 质 和 结构 决 定了 它在 直接 的生产 和商 业活 动 中不具有 民间企业 所具有 的市 场适 应性和 竞争 力 ,它 应 当尽 量 从 市场 活 动 中退 出 ,更 不应 直 接 经营 企 业 和干 预 企 业 的 人财 物 、 产供 销 决策 。真 正适 合 政府 起 作用 的是 市场 失 灵 的领 域 ,政府 应 当在 弥补 市场 失灵 的领 域 ,如建 立市场 秩 序 ,提供 公共 物 鼠 组 织重大 共用 技术 的开 发等 方 面 发 挥 自己 的作 用 。 虽 然 西 方 国家 普 遍加 大 了对科 技开 发 和 应用 的干 预 ,但 从总 体 上 看 , 仍然 没有 超 出 弥补 市 场缺 陷 、提供 公 共 产 品的 范 围 。它 们仍 然 始终 奉行 支 持 、引 导但 不 干 预 企 业 的理 念 ,从 而 R&D、企 业 投 资 、项 目筛选 等 都 是 以企 业 为主 体 , 以市 场 为 导 向进行 ,市场 机制 在 资源 配 置 中发 挥着 决 定性 作用 在 美 国、 日本 、 德 国和 韩 国 的从 事 技 术 知 识 生 产 的组 织 中 ,主 要 参与 者有 企 业 、国立 研 究机 构 和 大学 ,其 中企 业 是技 术 知识 生 产和 应用 的 主体 。技 术知 识 的生 产 和应 用 与企 业 的 利益 息 息相 关 。技术 知 识 为企业 带 来 的 经济效 益 的大小 是评 价技术 知识 生产成 果 的主要 依据 。政府 除了加 大 自 身科 技投 入 力度 外 ,应 制 定税 收优 惠 政 策鼓 励 和引 导 全社 会 多渠 道 、多层 次地 增加 科 技 投入 。从 发达 国家与 新 兴 工业 化 国家 看 ,为鼓 励 各个 企业 增 加科 技投 入 ,税 收政 策 中都 包 含对 研 究 与开 发 活动 的优 惠措施 ,采 取 的方 式主 要有 :对 此类 专 业 的税 收抵 免 ,纳 税扣 除 以及 对 研 究与 开发 用 固定 资 产 的 加速 折 旧 。政 府 提 供 市 场 支 持 与保 护 ,并 始 终 把 企 业作 为创 新 的 主 体 ,所 有 的公 共 政 策 都 立 足 于 企 业创 新 。 3 3 政 府在 高新技 术产 业发 展 中应 发挥 的作 用 充 分 发挥 政 府 的 引导 和 推 动 作 用 ,保证 资 金 投 入支 持 高 技术 产 业 化 , 加强 对 国 内外 高技 术 产业 发 展 的监 测分 析 ,建 立信 息 发布 制度 。建立有 效 的科 技投 入 政 策 ,制 定 和财 政 科技 资 金 管理 办法 ,优 化 财政 支 出结 构 ,加 大 对 政府 直 接 资助 的 科研 开 发项 目的投 入 。加 强对 高 新技 术企 业 的金 融支 持 。著 名经 济 学 家 吴 敬琏 在 《 度 重 于技 术 一~ 论 发展 我 国 高技 术 产业 》 制 文 中指 出,在 诸种 生 产要 素 中 ,人力 资本 对 高 技术 产 业 的发展 起 决定 性 的 作用 。 因此 ,要 使 高 技 术 产 业 更好 更 快 地 发 展 ,必 须 全 力 以赴 ,为 人 力资 本创 造性 的充 分发 挥建 立 必要 的 的组 织制 度 和其 他 社会 文化 条件 。
深圳市产业大数据分析报告

深圳市产业大数据分析报告深圳自20世纪80年代建市以来,由边陲小镇发展成为国际大都市,其产业结构从“三来一补”加工业为主发展到高新技术制造产业初具雏形,再升级至四大支柱产业和区域整体性创新阶段,期间呈现了的产业结构革命性变革和跨越性升级调整。
20世纪90年代的中后期,在加工业基础上发生了第二次产业结构变革,深圳市政府提出了要以高新技术产业为核心的产业结构调整政策,将产业转型为以技术创新为动力的高新技术产业,使高新技术产业成为深圳产业的主导方向。
深圳政府在南山建立了高科技园区,希望通过政府的政策导向形成高新技术企业积聚效应。
在经历了1997年的金融危机之后,深圳政府根据深圳产业发展和人力资源的实际情况,在21世纪初提出具体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政策即重点发展四大战略性支柱产业(高新技术、现代物流、金融服务和文化产业) ,并首次提出了“区域创新体系“的概念,并开始调整区域产业的整体结构以适应科技时代的发展。
2006年,深圳再次提出要以技术创新战略引领深圳产业发展,把实施自主创新战略、优化产业结构、建设创新型城市作为深圳未来产业发展的主导战略。
从中可以清晰地看出深圳三次产业调整的脉络,即第一产业比重下降,第二产业快速增长并成为经济增长的支柱,第三产业高速发展。
产业结构从劳动密集型向资本与技术密集型产业快速转型。
传统的深圳市产业结构分析,主要着眼于社会经济产出等统计数据,利用回归分析或数值变化等方法,研究产业构成比例以及产业变动情况。
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在管理和分析城市的过程中,要实现智慧化的城市运行、管理和决策,必须要通过以大数据,尤其是地理大数据为支撑的应用分析,挖掘城市人口、经济、货物以及信息分布和流通模式。
根据具体需求建立相应的时空模型,回答“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什么对象、要做什么”这样的基础问题,从而破解当前城市管理存在的“头疼医头、脚疼医脚”的困境,实现有预判、有手段、有前瞻的城市管理目标。
1、产业时空格局分析在传统的基于数量统计数据的产业结构分析基础之上,本研究主要对深圳市的各类产业进行时空格局分析。
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产业集聚发展研究

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产业集聚发展研究一、本文概述随着全球科技的不断进步和经济的快速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作为推动地方乃至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日益受到广泛关注。
本文旨在深入研究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的产业集聚现象,分析其发展历程、现状以及面临的挑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本文将回顾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的发展历程,梳理其从起步阶段到如今的成熟阶段所经历的重大变革。
通过实证分析和案例研究,深入探讨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产业集聚的形成机制、影响因素以及产业集聚对园区经济发展的作用。
在此基础上,本文还将分析当前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园区面临的主要问题,如产业结构单创新能力不足、人才流失等,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
本文还将关注全球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的发展趋势,对比分析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在国际竞争中的地位和优势,以及面临的挑战和机遇。
结合国内外的发展经验,为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园区未来的发展方向和路径选择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通过本文的研究,旨在为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实现更高水平的产业集聚和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为推动中国经济的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二、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的发展历程与现状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作为推动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跨越式发展。
这一发展历程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起步阶段、快速发展阶段和成熟创新阶段。
在起步阶段,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主要集中在北京、上海、深圳等经济发达城市。
这些园区依靠政府政策支持,吸引了一批高新技术企业入驻,初步形成了高新技术产业集聚的态势。
在这一阶段,园区的主要任务是基础设施建设、政策环境优化以及企业引进。
进入快速发展阶段,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布局,并逐步向中西部地区扩展。
政府加大了对园区的支持力度,企业数量快速增长,产业集聚效应日益显现。
同时,园区开始注重产业链上下游的协同发展,形成了较为完整的产业链条。
深圳电子信息高技术产业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深圳电子信息高技术产业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深圳市电子信息高技术产业是深圳市高新技术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之一、为了进一步推动深圳市电子信息高技术产业的发展,我们进行了可行性研究,并就其可行性进行了评估。
一、项目背景及可行性分析深圳市作为中国电子信息产业的重要基地,拥有丰富的人力资源和技术积累,具备发展电子信息产业的优势。
同时,深圳市政府也给予了重视,并提供了一系列优惠政策来支持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
在这种背景下,我们认为深圳市电子信息高技术产业具备良好的发展前景。
二、市场需求及竞争分析根据市场调研,国内电子信息市场需求不断增长,各类电子设备得到了广泛普及。
与此同时,技术不断创新,市场对高科技产品的需求也不断增加。
由于深圳市电子信息产业的龙头企业众多,竞争也较为激烈。
但是,由于市场需求量大,且不同企业在技术和产品方面有差异化的竞争优势,因此该项目在市场上有一定的竞争力。
三、投资方案及风险评估投资方案:本项目计划投入资金5000万元,用于设备采购、研发费用、市场推广等方面。
同时,还需要建立一支专业的研发团队,并与高校合作,共同开展科研项目。
风险评估:本项目存在一定的投资风险。
首先,由于电子信息行业的技术创新较为频繁,市场需求和技术水平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这可能会导致投资回报率不如预期。
其次,市场竞争较为激烈,项目的成功与否也取决于产品质量和市场营销能力。
四、产出效益预测根据市场调研和项目投资情况,我们预计该项目的年平均收入为8000万元,年平均利润为3000万元。
项目前三年将处于投资期,预计投资回收期为5年。
项目的成本管理和市场销售管理得到有效控制,预计项目可以实现盈利。
五、社会效益分析该项目的实施将带动深圳市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提供大量就业岗位,促进经济增长。
同时,项目的技术创新和研发成果有望推动整个行业的发展,提高国内电子信息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六、建议与总结在进行可行性研究的基础上,我们认为深圳市电子信息高技术产业项目具备一定的可行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透视珠三角摘要:近十几年来,深圳市高新技术产业得到了快速发展,迅速成为深圳市的支柱产业,高新技术产业总产值占深圳市GDP近一半。
在深圳市高新技术产业高速发展的同时,也暴露出许多问题,有些问题甚至因高新技术产业所取得的辉煌成就而被忽略。
中国如今已经加入WTO,5年的保护期已经结束,中国必须直面国外特别是欧美发达国家高新技术产业的冲击,深圳也不例外。
与此同时,深圳正经受着取消各项特区优惠政策的考验。
因此,认识和解决深圳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问题凸现出巨大的理论和实际研究价值。
关键词:高技术产业;产业竞争力;产业Abstract:In the last dozen years,high/new-tech in-dustries in Shenzhen have grown rapidly,and become the “pillar industry”of the city,accounting for nearly half of its GDP.Yet meanwhile,many problems have also arisen,and some of them have long been neglected due to the great achievements of high/new-tech industries. With China's accession into WTO,and the five-year period of protection closing soon,high/new-tech in-dustries in Shenzhen,and in China as a whole,will di-rectly withstand face the impact of the invasion of their counterparts in European and American advanced countries.As far as Shenzhen is concerned,of the can-cellation of various favorable polices.Therefore,it is it also face the threat problems with the advance-ment of high/new-tech industries in needed to study the Shenzhen,and this paper is just a discussion in this respect and proposes some solutions to the problems I-dentified.Keywords:high/new-tech industries;industry compe-tition ability;regulations of the Industry一、深圳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现状1.高新技术产业已成为深圳工业的支柱产业2008年全市高新技术产品产值为8714.26亿元,增长14. 7%,高新技术产品增加值为2525.18亿元,占GDP的1/3。
高新技术产品产值2134.07亿元,同比增长17.51%,占全市高新技术产品产值的24.49%。
深圳高新技术产业产值近13年来以年均50%的速度递增,高新技术产值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47.9%,这两个指标均居全国大中城市第一。
2.形成了“三层次结构”的技术创新体系深圳市在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过程中,着眼基础性、长期性发展的角度,技术与产业转化紧密结合的角度以及扶持初创企业向成熟企业过渡的角度,逐渐创立和完善了以技术源研究机构、技术开发研究机构以及企业孵化器三位一体的技术创新体系。
二、深圳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1.产业结构不合理现有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不平衡,三大支柱产业中,电子信息产业一枝独秀,生物技术和新材料产业规模还很小,其它高新技术产业还没有形成规模。
从某种程度上看,深圳的高新技术产业就是电子信息(IT)业,IT产品产值占全部高新技术产品产值的比重一直在90%以上,IT产业发展的好坏直接关系到高新技术产业的好坏。
相比之下,生物工程、新材料、新能源等其它类高新技术产业则处于绝对弱势。
2008年IT产品产值增量235亿元,而生物工程产值增量为4亿元,合计都不如一家大型IT企业的增量。
虽然近年来深圳一直试图扭转IT产业独臂擎天的局面,但受各种条件的制约,非IT类的高新技术产业都未见有突破的、爆发式的增长、所谓的基因技术、纳米技术更多的是概念上的炒作,过多依赖IT产业增加了经济增长的风险和产业结构调整的压力。
深圳IT产业中计算机行业的多半企业是外资品牌下游链的加工基地,产量上升,但加工利润则趋摊薄,程控交换机部分要靠目前国家限制进口的政策作支撑。
加入世贸后信息产品实行零关税政策,通讯制造业很难继续过好日子。
2.风险投资体系有待完善风险投资机制有待健全。
深圳市政府建立的风险基金和国外风险投资机构虽然已开始涉足深圳高新技术产业,但与众多傲嗽待哺的中小型企业的资金需求相比,资金数量还相差甚远。
更重要的是,作为风险投资体系重要组成部分的股权交易市场还没有建立。
3.产业优势已开始弱化这是由于深圳高新技术产业的特点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基础所决定的,具体表现在:①深圳高新技术产业主要体现为硬件的制造与加工为主,属于高技术制造业。
这是深圳高技术产业的突出优势(无论是总体规模,还是水平上)。
高技术制造业在高新技术产业内,其优势已开始弱化。
高技术产业内分工已经出现了产业内分工深化的趋势,全球开始了高技术产业的内部结构调整,从源技术研究、产品研发、专利创造、产品设计、产品制造到市场,高技术产业的链状结构已经出现。
在这条链上,制造环节属于产业的下游,附加值水平较低。
深圳市高新技术产业的加工贸易比重约占九成,属加工装配性质的劳动密集型产品产值占比超过60%。
2005年深圳高新技术产业研发投入160亿元,产值4880亿元,研发贡献度为3. 27%;2006年研发投入200亿元,产值6200亿元,研发贡献度为3.17%,产品附加值呈现下降的趋势。
此外,北京、上海等地高技术制造业的崛起加速了深圳高技术制造优势的减弱。
②高新技术产业的崛起与发展无论在技术、资本、市场等方面均具有很高的集中度,对少数跨国公司和少数国内高技术企业的高度依赖。
2005年深圳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产品产深圳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研究□丁海青(西京学院管理科学系,陕西西安710123)30特区经济Special Zone Economy2010年5月值为1853亿元,排位前5位的高技术企业,其产值占全市高技术产业总产值的41.7%,前10位占56.6%;2005年深圳市高新技术研发经费中,前5位企业研发经费占全市研发经费的70.8%,前10位占71.6%。
企业的经营风险和外迁风险构成深圳的高技术产业风险。
4.技术源研究力量薄弱技术源研究力量薄弱,不能支撑深圳高技术产业的持续发展。
高新技术源技术的研究具有基础性、公益性、社会性特征,因此,推动其发展的主要动力必须来自于政府。
目前深圳大学正处于从教学向科研教学并重型转变时期,科研基础较为薄弱。
无论从历史还是从发展的现实看,与深圳高职院一起均难以成为深圳高技术产业发展的技术源依托。
外地大学在深圳创办的研究机构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均会以产品的研发为主,这是它们的利益动机决定的。
目前,这些异地创办研究机构对公益性技术源研究缺乏兴趣,因此,它们暂时也难以成为本地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主要技术源。
5.企业“内置式”研发模式仍占据主导地位以市场为导向的研发主体———企业研发机构,其组织方式为企业“内置式”,研究机构之间独立大于合作,内部信息及其它研发资源采取封闭式运作,并且仅有少数有实力的企业设置研发机构,这形成研发的相对垄断局面,大多数小资本,中小企业无力涉入,阻碍技术创新大环境的形成。
6.企业孵化器数量少、层次低高新技术产业的企业孵化器总体数量少、规模小,总体上仍处于初始状态,制约了广大中小企业由技术到产品的发展步伐。
目前的孵化器大多停留在为企业提供硬件设施与优惠政策,以对企业的社会扶助为核心目标,其收入来源以房租为主。
第三层次的企业孵化器要求企业孵化器有自身的商业运作模式和企业文化,使得企业孵化器和被孵企业能够形成良陛的互动成长;甚至是形成“毕业生”的“校友联盟”,以进一步促进“毕业生”的发展和企业孵化器的发展。
三、深圳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对策研究1.调整高新技术产业结构深圳产业结构中,第二、三产业占据主导地位,GDP比重均在45%~50%之间,第一产业比重在1.5%左右。
高新技术产业中,IT产业一枝独秀,占据高新技术产业90%的产值,而其他如生物工程、新材料等政府重点予以扶持的产业只占有10%的产值,存在发展的不均衡,对经济增长方式与产业结构的调整带来巨大的压力。
调整高新技术产业结构刻不容缓。
2.完善融投资体系近年来,深圳市的科技风险融投资体系有了很大进展,但还不完善。
为构建合理、有效率的风险融投资体系,深圳市应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制度建设:①鼓励投资商和专业基金提供“天使资本”;②引入以有限合伙为主要形式的风险资本;③积极创设条件建立“三板市场”;④完善关于收购兼并的法规,使之成为风险资本退出的另一通道;⑤从以资产担保转向以定单为基础的债务融资;⑥成立风险投资主体及风险投资公司;⑦成立风险投资基金。
3.营造产业比较优势—产业协同管理与集群化①企业内部资源的协同。
企业内部资源是企业的主要资源,企业内部资源的协同将企业内部有形或无形的资源协同起来,以使它们的使用效率最大化。
深圳市应在高新技术产业的企业内做到如下协同:a.人力资源的协同;b.资金的协同。
②企业外部资源的协同。
由于高新技术企业自身资源有限,企业抗风险能力差以及资源外寻的特点,使得高新技术企业应充分协同企业外部资源,进行社会化合作和建立动态联盟,为企业的发展创造机遇和条件。
为此深圳市高新技术产业内企业应做到外部资源如下协同:a.采购协同;b.销售协同;c.管理层协同与分工协同;d.技术的协同。
4.创建技术源研究机构—深圳市高新技术研究院加速推进深圳市高新技术产业的转型升级,避免产业“空洞化”的战略选择在于建立一个高技术产业化研究平台———深圳高新技术研究院。
建立深圳高新技术研究院是巩固深圳现有高技术产业优势,全面提升城市竞争力需要,是顺应世界高技术产业发展趋势的客观要求,在国际、国内双重竞争压力之下,建立高新技术研究院显得重要而迫切。
5.完善企业孵化体系深圳目前处于第三层次的企业孵化器总体数量少、规模小,总体上仍处于初始状态,制约了广大中小企业由技术到产品的发展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