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趣的中国象形文字
有趣的象形汉字

c)小朋友们都说了很多,到底会是什么呢?这个谜底就藏在几幅图画中,请你们把图画拿出来看一看,比一比,看看这些字象图画里的哪一张,给他找到朋友。
d)小朋友动手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3、教师小结象形字的特点
a)现在你认识这些古代字宝宝了吗?
b)请个别学生到讲台前操作
c)这个是水、田,现在我们怎么一下子就认出来了?因为古代的人把它记录下来的每一个字就象一幅图画,使人们一看就知道。我们的祖先真了不起。
4、幼儿动手操作,感知汉字
a)很多年以后,人们为了使用方便,就把古代的字慢慢改的简单了,变成了现在的字,看一看它是由哪个古代的字变过来的,给它找到朋友,排排队。
b)动手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c)请个别学生到讲台前操作。
d)感知从图画到字的演变过程
我们来看看,古代字和现代的字有什么很像的地方?
学生发言,教师总结并出示示意图
课题
有趣的象形汉字
教学目标
了解汉字的起源,知道汉字是从象形字慢慢演变过来的。
指导学生欣赏中国古代的象形文字的造型美感,激发爱国热情。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对象形文字的内容和学习过程产生兴趣。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能够运用象形的造型方法,较明确的表达词语的意义。
教具准备
与“水”“火“”山”“田”“手”相匹配的图片、象形字、及汉字。
教学过程
一、展示导入:
展示中国古代岩画中的一段象形文字,请学生猜猜这是什么意思。
学生讨论、争辩。
教师公布答案,告诉学生这是象形文字。
二、认字游戏:
1、小朋友,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些字宝宝,让我们一起来认一下。
2、教师出示字卡,幼儿认读。
三、感知现代汉字的演变过程:
有趣的中国象形字幼儿园大班语言教案(1)2

有趣的中国象形字幼儿园大班语言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语言教材》第三单元“有趣的汉字”章节,详细内容围绕中国象形字展开,通过讲解象形字的基本概念、演变过程以及常见字的认识,使幼儿初步了解中国象形字的魅力。
二、教学目标1. 了解象形字的基本概念,知道它们是汉字的起源。
2. 认识并掌握10个常见的中国象形字,并能运用到日常生活中。
3. 培养幼儿对语言文字的兴趣,激发他们探索汉字奥秘的欲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理解象形字的概念及其演变过程。
重点:掌握10个常见的中国象形字。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象形字卡片、PPT、挂图、黑板。
学具:画笔、画纸、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出示一张象形字卡片,引导幼儿观察并猜测字义,激发兴趣。
邀请幼儿上台演示,用身体动作表现出象形字的特点。
2. 例题讲解(10分钟)通过PPT展示象形字的演变过程,让幼儿了解汉字的起源。
逐一介绍10个常见象形字,讲解字义,引导幼儿观察字形的相似之处。
3. 随堂练习(10分钟)教师出示象形字卡片,让幼儿抢答字义。
邀请幼儿上台,用画笔在画纸上尝试画出象形字。
4. 小组讨论(5分钟)将幼儿分成小组,讨论生活中见过的象形字。
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给予鼓励。
5. 游戏环节(10分钟)组织“象形字找朋友”的游戏,让幼儿在游戏中巩固所学知识。
教师带领幼儿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巩固记忆。
引导幼儿思考:除了课堂上学习的象形字,还有哪些有趣的汉字?六、板书设计1. 在黑板上写出本节课的10个象形字,并用彩色粉笔突出重点部分。
2. 在黑板旁边挂上象形字挂图,方便幼儿随时查看。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小朋友们在画纸上画出自己最喜欢的象形字,并注明字义。
2. 答案:教师批改作业时,针对幼儿的作品给予评价,指出优点和不足。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讲解、演示、游戏等多种形式,让幼儿初步了解了有趣的象形字。
汉字的演变有趣故事

汉字的演变有趣故事汉字是中国人民的珍贵文化遗产,也是中华民族的独特符号。
它们经历了漫长的演变过程,留下了许多有趣的故事。
本文将介绍汉字演变的几个有趣故事,带您一起探索汉字的发展历程。
一、象形文字的诞生追溯到远古时代,人们刚刚开始进行交流的时候,并没有合适的工具来表达自己的思想。
于是,人们开始观察周围的事物,并试图模仿它们来表达自己的意思。
比如,在古代,人们用横线和竖线来表示树木,用一点一横线来表示雨天。
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简单的图画逐渐发展成具有象形特点的文字,一种全新的沟通方式诞生了。
二、从象形到象声汉字的演变并不仅仅是从图画到文字的转变,还包括了从象形到象声的转变。
在古代,人们发现一些特定的物体或动作发出了声音,于是他们将这些声音与物体或动作联系起来,创造出了象声词汇。
例如,“狗”字就是由两个部分组成的,在上面是“犭”,下面是“句”。
古人观察到犬的叫声与人说话的句子有相似之处,于是将犬与句子联系在了一起,创造出了“狗”字。
三、甲骨文的独特魅力甲骨文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文字形式之一,它出现在商朝时期的龟甲和兽骨上。
甲骨文字体古朴而繁复,每个汉字都由上百笔构成。
甲骨文中常常可以看到一些有趣的故事,这些故事给我们提供了对古人生活和思维方式的了解。
比如,“飞”字就是由三只鸟组成的,每只鸟都要振翅高飞。
古人希望通过这个字的形状来表达鸟类自由翱翔的意境。
四、汉字演变的融合与创新随着时间的推移,汉字的演变也不断融合和创新。
汉字的演变不仅仅是简单的笔画和形状变化,更重要的是内涵的发展和丰富。
例如,“思”字是由“田”和“心”两个部分组成的。
“田”代表着农田,而“心”代表着思考。
古人认为,在宁静的农田中,人们更容易进行思考,于是创造出了“思”字,表达了思考和沉思的意义。
五、汉字的传承与延续汉字作为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经过几千年的发展与传承,至今仍然被广泛使用。
虽然现代汉字的书写方式与古代有所不同,但其内涵和历史意义仍然延续至今。
汉字中的象形文字-有趣的汉字(教案)

本节课的核心素养目标包括: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提高语言理解与运用能力,发展思维品质与创新能力。通过学习象形文字,让学生深入感受汉字丰富的文化内涵,培养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尊重与传承意识,增强民族自豪感。同时,培养学生准确理解与运用象形文字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在思维品质方面,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发现象形文字与实际事物的联系,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此外,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提升人际沟通与交流素养。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绘画作品。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象形文字在生活中的应用”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
在实践活动中,分组讨论和绘画活动让学生们积极参与,充分发挥了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但同时,我也注意到,在讨论过程中,部分学生较为内向,参与度不高。为此,我计划在以后的教学中,更多地关注这些学生,鼓励他们大胆表达自己的观点,提高课堂参与度。
在学生小组讨论环节,我尽量以引导者的身份参与,让学生自主探究和解决问题。从成果分享来看,学生们对于象形文字在生活中的应用有了更深入的理解。但我也发现,部分学生的思考还不够深入,对于一些问题的分析过于表面。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进一步提高问题的开放性和挑战性,引导学生进行更深入的思考。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1)掌握基本的象形文字:日、月、水、火、山、石、田、禾、竹、目,了解其基本含义和演变过程。
举例:日字象征太阳,月字象征月亮,通过学习其演变过程,使学生理解象形文字的起源。
有趣的汉字 (37)-汉族的起源

柳公权,所写楷书,体势劲媚,骨力道健。较之颜体,则稍显清瘦,故有“颜筋柳骨”之称。他为人既有骨气又一丝不苟,在长安王公贵族都不惜巨金争相请他挥毫留墨。代表作《玄秘塔碑》、《神策军碑》。
从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草书、楷书、行书七种汉字的演变过程,我们可以看到: 汉字字形的总变化是由繁到简,每一种新字的出现,都改变着前一种字形难写、难记的特点;同时,汉字不断趋于定型化、规范化。汉字的发展是逐步从象形走向符号化,从笔画较多走向笔画简单,使书写更加快速便捷!
谐 音 笑 话
见鸡而作
从前有一个地主,很爱吃鸡,佃户租种他家的田,光交租不行,还得先送一只鸡给他。 有一个叫张三的佃户,年终去给地主交租,并佃第二年的田。去时,他把一只鸡装在袋子里,交完租,便向地主说起第二年佃田的事,地主见他两手空空,便两眼朝天地说:“此田不予张三种。”张三明白这句话的意思,立刻从袋子里把鸡拿了出来。 地主见了鸡,马上改口说:“不予张三却予谁?”
最早刻划符号距今8000多年
最近几十年,中国考古界先后发布了一系列较殷墟甲骨文更早、与汉字起源有关的出土资料。这些资料主要是指原始社会晚期及有史社会早期出现在陶器上面的刻画或彩绘符号,另外还包括少量的刻写在甲骨、玉器、石器等上面的符号。可以说,它们共同为解释汉字的起源提供了新的依据。通过系统考察、对比遍布中国各地的19种考古学文化的100多个遗址里出土的陶片上的刻划符号,郑州大学博士生导师王蕴智认为,中国最早的刻划符号出现在河南舞阳贾湖遗址,距今已有8000多年的历史。
篮球运动员 林 跳高运动员 杜 武术运动员 刘 围棋运动员 孟
这一次猜谜晚会上,主持人设计了这么一条哑谜.
桌上摆设着一座山水盆景.盆景里假山上放着一只制作精巧、栩栩如生的绸老虎。主持人要求猜谜人通过两个无声的动作,表示出两个成语。猜中者以这个玩具相赠。 好久竟没有一个人猜中。 又过了一会儿,一个聪明的小学 生走去,拿起了小老虎防到桌上;然后看了一会儿放回原处就走了。 主 持人高兴地追上小孩,把礼品送给了他。 想一想,这两个成语是什么呢?
幼儿园大班优质课语言活动:《有趣的中国象形字定稿》 教案

大班语言《有趣的中国象形字》设计思路:《有趣的中国象形字》选自省编教材大班上主题二《我是中国人》中的次主题三《中国了不起》教学活动中的一个活动。
汉字是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是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大班幼儿对汉字也有着浓厚的兴趣,出于兴趣,他们会本能的认识、记忆许多汉字,而汉字作为幼儿生活中常见的一种元素,带领幼儿了解其起源、演变,认识好玩有趣的象形字,通过多种形式的活动,让幼儿亲身感受汉字,产生探索汉字的兴趣,从而萌发幼儿的民族自豪感,激发幼儿热爱祖国,热爱民族文化的情感。
活动目标:1、了解汉字的起源,知道汉字是中国人发明的字。
2、认识了解象形字并尝试写画简单的象形字。
3、激发幼儿热爱汉字、喜欢汉字的情感。
活动准备:物质准备:1、象形字和现代汉字小卡片2、动画《三十六个字》视频以及图片3、PPT4、纸和笔经验准备:认识现代汉字活动重难点:重点:认识象形字难点:写画象形字活动过程:一、激趣,故事导入师:老师今天带来了一个有趣的故事,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出示视频《仓颉造字》)提问:1、故事的名字叫什么?(仓颉造字)、2、仓颉为什么要造字?(古时候人们用结绳记事和刻木记事的方法,后来事情越来越多,记录事情不方便,所以创造了字)、3、字是怎么造出来的?(根据各种事物的外形、形状创造出来的)小结:很久以前没有纸和笔,人们就在石头,龟壳,骨头上刻画图案来记录事情,这是中国出现的最早的文字,也是世界上最早出现的文字之一,我们把它叫做甲骨文,甲骨文是从各种具体的形象图画中创造演变过来的。
我们还把它称作象形字。
二、指导认知,认识了解象形字。
1、出示象形字图片,鼓励幼儿猜测其意义,了解汉字的演变。
师:象形字是什么样子的呢?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出示PPT)(1)、出示象形字图片(日、竹、木)师:你觉得它会表示什么意思?你为什么这样觉得?(出示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古字与实物的相似。
)(①太阳也是圆圆的,外面是光里面是一点②竹是一个竹竿上面长了两片竹叶③木就是主干和支干)(2)、出示实物图片(月亮、山、水)师:这是一张什么图?你觉得它的象形字会是什么样子?(出示相应图片)(①月象形字也是弯弯的,中间一个点②山的象形字就是像山峰一样,高低起伏③水的象形字像海浪一样,中间有水流经过)5、观看三十六个字视频。
有趣的汉字故事有哪些

有趣的汉字故事有哪些作为汉字的使用者,我们每天都会接触到大量的汉字,但你是否知道这些汉字背后隐藏着一些奇妙的故事?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究一下有趣的汉字故事!1. “美”字的起源中国的古代神话中,有一位美女叫做嫦娥,她通过吃下长生不老药,成为了长生不老的仙女。
她非常美丽,因此在她的名字中,就使用了“美”这个字。
后来这个字逐渐扩展到表示一切美好的物品、景象等。
2. “开”字的发展“开”字最早的形态是“开口”,它的下部是一个口字,表示启发、引导。
后来逐渐转变为“开门”、“开场”,表示开启、开始。
现在我们说的“开心”、“开朗”等都源于“开”的这一起源。
3. “福”字的谐音“福”字的谐音是“富”,因此在春节时,家家户户都会贴上“福”字,希望招来好运、财富。
但有趣的是,在某些方言中,“福”字的发音与“符”字相似,因此有些人会将“福”字倒贴,来避免与“符”字相撞。
4. “爱”字的构成“爱”字由左右两个部分组成,左边的部分是“爫”,表示手的动作,右边的部分是“心”,表示情感。
因此,“爱”字本来就是一个充满情感和行动的汉字。
5. “客”字的来源“客”字的原始形态是“客气”,表示对他人的尊重和礼貌。
后来逐渐演变为表示“客人”、“旅客”等含义。
有趣的是,在古代,客人常常经过长途跋涉才能来到目的地,因此我们现在用“远路”来表示来访或表示要出远门。
6. “龙”字的传说中国文化中的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神兽,有着保家卫国、降雨感应的重要意义。
因此,“龙”字通常被视为好运和祥瑞的象征。
据说,古代的一位皇帝曾经梦见一条巨龙钻进自己的床榻下,于是他下令在床榻的下面刻上“龙”字,以表示龙的神奇和尊贵。
7. “山”字的象形意义“山”字的构造和实际的山体形状非常相似,因此被称为象形文字。
根据《说文解字》,山的本意是指山体或峰巅。
但是,这个字的含义逐渐扩展到表示王国、国度等。
8. “漫”字的起源“漫”字最初是用来描述水流的,表示水波迟缓而缓慢地远离岸边。
幼儿园大班语言教案《有趣的象形文字》含反思

《有趣的象形文字》含反思一、教学目标1.了解象形文字的特点,感受汉字的演变过程。
2.通过观察、讨论,培养幼儿对文字的兴趣和认知能力。
3.培养幼儿合作、分享的良好品质。
二、教学重点1.认识象形文字,了解其特点。
2.感受汉字的演变过程。
三、教学难点1.培养幼儿对文字的兴趣。
2.培养幼儿合作、分享的良好品质。
四、教学准备1.PPT课件:象形文字的图片、汉字演变过程动画。
2.活动材料:象形文字卡片、汉字演变过程图、绘画工具。
3.教学环境:宽敞的教室、舒适的座位。
五、教学过程(一)导入1.教师出示一张象形文字卡片,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卡片上的图案。
2.教师提问:“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这就是我们中国的象形文字。
”(二)基本环节1.认识象形文字(1)教师展示PPT课件,引导幼儿观察象形文字的图片,让幼儿说出图片中的物体。
(2)教师简要介绍象形文字的特点,如:直观、形象、简单等。
(3)教师邀请幼儿上台展示自己认识的象形文字,并分享自己的认识过程。
2.感受汉字演变过程(1)教师播放汉字演变过程的动画,引导幼儿观察动画中的变化。
(2)教师简要介绍汉字的演变过程,如:甲骨文、金文、小篆等。
(3)教师邀请幼儿上台模仿汉字演变过程,让幼儿亲身体验汉字的变化。
3.实践活动(1)教师将幼儿分成若干小组,每组发放一张象形文字卡片和一幅汉字演变过程图。
(2)教师引导幼儿观察卡片和图纸,讨论象形文字的演变过程。
(3)教师邀请每组代表分享讨论成果,其他小组进行补充。
(2)教师对本次活动进行点评,肯定幼儿的表现,并提出改进意见。
(三)结束环节1.教师出示一张绘画工具,邀请幼儿上台画出自己认识的象形文字。
2.教师组织幼儿展示自己的作品,并分享创作心得。
六、教学反思本次教学活动,幼儿对象形文字和汉字演变过程有了初步的认识,活动氛围轻松愉快。
但在活动中,也发现了一些不足:1.部分幼儿对汉字演变过程的了解不够深入,需要教师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引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內容簡介
前言 中國文字的起源和演變 六書—中國文字造字和使用法 認識六書中的象形字
前言
對國小一年級的學生而言, 寫國字和背國字是一件困難的 事。然而在經過筆者對其進行 生字教學前的圖畫字教學後, 學生不但很少寫錯字,而且記 憶國字也成了有趣又容易的事。
中國文字的起源和演變
結繩:文字的最初起源,目的在記事。
圖畫文字:如書契,係指寫刻在竹子、 木片、獸骨或范鑄在銅器上的文字。 線條符號文字:如象形字,係將圖畫 文字改進後,用比較勻稱的線條代表 具體的事物。
六書—中國文字造字和使用法
定義:中國文字有幾種分類的方式, 而其中一種以文字的構造和應用的方 法來分類的方式稱為六書。
分類:六書分成造字法和用字法兩類。
造字法:可造出新字,包括象形、指事、 會意和形聲四種。
用字法:無法再造出新字,包括轉注和假 借二種。
認識六書中的象形字
許慎的定義:象形者,畫成其物,隨 體詰詘。日月是也。
解釋:象形字是用畫畫的辦法畫出客 觀體,筆劃的波勢曲折同自然物的事態 相一致。像日和月就是象形字。
說明:象形字是一種最原始、最像物 體本身外形的文字。
象形字演變的圖例(物
植物
象形字演變的圖例(三)
器物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