臭氧氧化-光催化降解水中的五氯酚
水体重要污染物降解途径研究进展

结合其他技术 先行脱 卤 , 之具备更好 使 的生物 降解性 。So el 采用臭 氧氧 t l等 w
化技术对 2 一氯 酚先作预处 理再进行微
卤代芳 烃 等环境 污染 物 的辐 射降 解研
究 也蓬勃开展起来 。 同时 , 一些 放射性 废 物与 卤代 污染 物组 成 的混合 废 弃物 对环境 的影响 , 卤代 化合物在辐 射源 如
W 1 0 — 2, W 1 03 4 SW 1 04 4 0 4 3 P 2 — 0, i 2 — 0
3 水体 中苯及其衍生物的降解 . 苯 是一 种无 色 具有 特殊 芳香 气 味 的液体 , 甲苯 、 甲苯都属苯 的同系物 , 二
降解 效应 ; 在太 阳光及 高压汞灯光 源 的
光照 处理下 , 克百威 和丁草胺对 3种拟 菊酯杀 虫剂具有光猝 灭降解作 用 , 阳 太 光 照射 下 3种拟 菊酯 杀虫 剂 的光解 率 与其单位 面积上 的药 剂剂量成 反 比; 而 哒 嗪硫磷 等 4种农 药对 3种 拟 菊酯 杀
用前景 , 且廉价 、 简单 、 清洁 、 迅速。但 工 业装置还不十分 完备 , 实际应用较少 。 () 2 生物降解技术。 由于苯类 化合物是一 类用途广 、 用 量大 的有机 化合物 , 可通过各 种途径进 入环境并造 成污染 , 对人类健康 有 巨大 威胁 , 因此一些微 生物学家 和化 学工作 者从不 同角度对 其进行研 究 , 已取得 并
功效 , 但需要 碱性环境 , N H优 于 且 HO
() 1 生物 降解 。 水环 境 中有 机 卤代 化合 物 的生 物
降解研究 由来 已久 。由于苯环 中导人 卤
使 大多 数不 能或难 于 生物 降解 的有 毒
有 机物 完全矿 化 , 氧化 能力 很 强 , 因此 在 工业 废水 的处理 方 面有着 极好 的应
科技成果——光催化深度净水技术及成套模块

科技成果——光催化深度净水技术及成套模块技术开发单位山东默锐环境产业股份有限公司适用范围根据所要处理的水量的大小,采用集中式(100吨/日)或分散式(300公斤/日)光催化净水设备模块及其配套工艺,可将市政自来水、超标(如高毒性微污染有机物,砷、氟及重金属,微生物,硬度或TDS等)地下水处理为符合CJ94-2005《饮用净水水质标准》的居民饮用水。
其中光催化净水设备模块及其配套工艺模块所使用的原材料都需有涉水卫生批件或达到食品级标准;如原水水质太差,处理一定水量后配套模块需及时更换,减小对光催化净水设备模块造成的影响。
成果简介光催化技术是在光(紫外光等)照下,催化剂(TiO2等)会产生强氧化因子·OH,将水中的高毒性微污染有机物氧化降解、杀灭微生物并降解其代谢产物的一个过程,同时充分保留水中的矿质元素,在深度净化和高效杀菌消毒的同时,不会造成水的纯化和二次污染,是一种不同于传统的吸附或膜分离(污染物转移)的分解技术。
默锐环境突破了光催化纳米催化剂固载的行业瓶颈,开发了高效固载型光催化净水设备模块及其配套工艺,全球首家实现了光催化技术在净水领域产业化应用。
技术效果光催化净水模块及其配套装置可将市政自来水、超标地下水处理为符合CJ94-2005《饮用净水水质标准》、GB5749-2006《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的居民饮用水,其中重点针对的是各类卤代污染物(如三氯苯酚)、消毒副产物(如二氯乙酸)、甲苯、苯胺、脂类、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等微污染有机物(以其总耗氧量为指标,COD<3),砷(<0.01)、氟(<1)及重金属离子,微生物(如大肠杆菌等,不得检出),总硬度(<300)等。
运营成本(1)建设成本一次性投入费用:以100m3/d的日处理量为例,总投资为30万,年运行费用2.55万,主体设备寿命10年。
(2)吨水处理费用0.83元/吨。
(3)后期维护费0.5万/年。
应用情况示范项目:中科院战略先导专项——纳米光催化/吸附一体化净水器项目自2016年至今,默锐环境已与中科院化学研究所在内蒙赤峰等地先后向饮用水不达标(砷有的地区超标3-6倍,氟普遍超标,有的地区甚至超标5-10倍)的牧区等地提供了光催化纳米吸附一体化净水装置:家用净水器1700余台(前后共4批),商务净水器40余台,集中式净水设备1套,解决了当地牧区上万人口的饮用水安全问题。
高级氧化技术

基于硫酸自由基的高级氧化技术的研究进展摘要近些年由于对污染物处理要求的提高以及高级氧化技术的发展,基于硫酸自由基的高级氧化技术来降解污染有机物是近些年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高级氧化技术。
本文在高级氧化技术的特点和与有机物的作用机理做了简单的介绍。
重点综述了硫酸自由基的产生方式和基于硫酸自由基的高级氧化技术在受有机物污染的土壤和地下水的修复,难降解有机废水和废气的研究进展。
最后对高级氧化技术的在处理应用中的一些问题提出了一些自己的意见。
关键词:硫酸自由基;高级氧化技术;研究进展ABSTRACTImprove pollutant treatment requirements, as well as the development of advanced oxidation technology in recent years, the degradation of organic pollutant sulfate radical-based advanced oxidation technology is a new type of advanced oxidation technology developed in recent years. This paper made a brief introduction on Advanced Oxidation characteristics and mechanism of action of the organic matter. Focus on the generation of sulfate radicals and sulfate radical-based advanced oxidation technology of organic pollution of soil and groundwater restoration, the research progress of refractory organic wastewater and waste gas. Finally, advanced oxidation technology in processing applications, some of his own views.Keywords: Sulfate radicals; Advanced oxidation processes; Research progress 1.引言近些年来由于水质标准的提高,对一些难降解、有毒的、高浓度工业废水,渗滤液等这类废水的处理一直困扰着环境工作人员,利用物化方法很难达到预期的处理效果,并且由于处理成本高而且物化处理后的二次污染的问题,利用生物法处理由于一些有毒的物质对生物有毒性,这将影响生物处理,从而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因此急需开展一种新的方法来处理这些物质,近些年来国内外一些学者致力于这方面的研究终于找到了一种可以降解这些物质的高效氧化剂,这就是接下来要介绍的高级氧化技术。
改性纳米二氧化钛可见光催化降解水体中五氯酚

2 0 1 3年 1 2月
应
用
化
工
V e 1 . 4 2 No . 1 2
De e . 2 01 3
Ap p l i e d Ch e mi c a l I n d u s t可 见 光 催 化 降解 水 体 中五 氯 酚
Ph o t o c a t a l y t i c d e g r a d a t i o n o f p e n t a c h l o r o p h e n o l b y Fe d o p e d
Ti O2 n a n o p a r t i c l e s s y n e r g i z e d wi t h u l t r a s o u n d i n v i s i b l e l i g h t
a n d de g r a d a t i o n s y s t e m.Re s u l t s i n di c a t e t ha t t h e c r y s t a l f o r m o f p h o t o c h e mi c a l c a t a l y s t i s s t i l l a n a t a s e
l y t i c d e g r a d a t i o n e f ic f i e nc y u t i l i z i n g v i s i b l e l i g h t e fe c t i v e l y wa s i n v e s t i g a t e d wi t h d i f f e r e n t p ho t o e a t a l y t i e
摘
要: 采用共沉淀. 浸渍法制备掺 F e 的改性纳米 T i O 光催化剂 , 以五氯酚( P C P ) 的光催化降解 反应 为模 型, 研究
光催化降解苯酚废水的研究

光催化降解苯酚废水的研究指导老师副教授【摘要】以TiO2 为光催化剂,以紫外灯为光源,在自制的光催化反应装置中进行苯酚溶液的光催化降解实验,并且考察了催化剂用量、苯酚初始浓度、PH值、光照强度等因素都对苯酚光催化降解的影响。
结果表明:其最佳工艺条件为:苯酚浓度在10mg/L ,pH=7,TiO2用量为1. 0 g/L,紫外灯波长为254 nm,反应时间4h时降解效果最佳。
关键字:TiO2 光催化,降解苯酚影响因素1、前言酚是一类常用的化工原料,是一类很难降解的化合物,具有致癌、致畸、致变的潜在毒性[1],因而含酚废水来源十分广泛,对人类健康带来十分严重的危害。
苯酚是含酚废水中常见的污染物,有效处理苯酚废水已经是环保方面的一个重要课题[2]。
光催化氧化降解苯酚以其高效、稳定以及无二次污染等特点[3],已成为近年来环保领域一种新型的污染治理技术。
1.1苯酚废水来源及危害1.1.1、苯酚废水的来源苯酚是重要的化工基本原料及中间体,是一种高毒物质,工业常用于制染料合成树脂、塑料、合成纤维和农药、水杨酸等[4],日常生活中也常用于杀菌消毒、做防腐剂等。
因而苯酚废水在我们这个工业发达的国家来源非常广,且数量多,主要来自于炼油、煤气洗涤、炼焦、造纸、合成氨、木材防腐、石油化工、化学、制药、油漆、涂料、塑料农药等企业的生产废水中[5]。
苯酚微溶于水,在使用和生产苯酚的过程中,一定溶有部苯酚, 成为对人体有害的苯酚废水。
1.1.2、苯酚废水的危害苯酚是一种对一切生物个体都有毒害的物质,低浓度酚能使蛋白质变性,高浓度能使蛋白质沉淀,具有致癌、致畸、致变的潜在毒性,对皮肤、粘膜有强烈的腐蚀作用。
它通过皮肤、黏膜的接触而吸入或经过口腔侵入生物体内,与细胞皮浆中的蛋白质接触后形成不溶性蛋白质而使细胞失去活性,尤其对神经系统有较大的亲和力,使神经系统发生病变或损害肝、肾功能[1]。
同时苯酚对水源和水生生物也能产生严重的影响。
光催化氧化处理苯酚废水的研究

科 技 天 地60INTELLIGENCETiO 2光催化氧化处理苯酚废水的研究沈阳师范大学 郑志国 李 娜摘 要:本文以为光催化剂,在紫外光的照射下,降解处理低浓度苯酚模拟废水。
考察了温度、pH、流量对苯酚降解过程的影响。
结果表明:当苯酚浓度固定为40mg/L,光催化剂浓度为1.0g/L 时,最佳反应参数是温度60℃,流量120L/h,酸性条件。
关键词:光催化作用 苯酚 二氧化钛一、引言光催化氧化法消除和降解污染物是近年来环境保护技术中的一个研究热点,光催化氧化结构简单、操作条件容易控制、氧化能力强、无二次污染,是一种具有广阔应用前景的水处理技术。
做催化剂的光催化氧化法因其光稳定性好、化学稳定性高、无毒且成本低,己成为目前最引人注目的环境净化材料。
酚类是一种重要的工业原料,广泛应用于化工、杀虫剂、杀菌剂、防腐剂、和造纸等工业,具有恶臭、异味和高度毒性,是重要的有机污染物之一。
本实验用光催化氧化法对苯酚的降解进行了研究。
二、光催化反应设备用于测定催化剂性质及光催化反应动力学的装置如图1所示:图1 光催化氧化反应装置图Fig 1 Chart of photo-catalytic reaction equipment 实验设备技术参数如表1所示。
表1装置技术参数Tab.1 Techno-parameters of the equipment紫外光波长253.5nm 紫外光功率20W紫外光电压220V 循环水方向由下至上循环水泵功率370W 循环水泵电压220V 循环水泵形式自吸式容器体积5L实验过程中,在容器中配置模拟废水(废水体积必须大于照射反应管的有效容积), 并加入光催化剂()以及辅助催化剂()之后,搅拌均匀使粉末处于悬浮状态。
然后打开控制器面板上的电源及循环泵开关,并调节转子流量计的大小,使模拟废水以一定的流速在紫外光处理器与反应容器之间构成循环。
一段时间之后打开紫外灯开关,进行有机物的紫外光催化降解(反应过程中需要更换冷却水浴以控制体系温度)。
中国天然水体中五氯酚的浓度水平、管理及来源分析

中国天然水体中五氯酚的浓度水平、管理及来源分析陈春丽;向洪锐;戴星照;刘春英;曾艳;弓晓峰【摘要】五氯酚(PCP)属内分泌污染物,也是可对生物产生复合毒性的有机污染物。
五氯酚及其钠盐曾被用作杀螺剂在我国血吸虫病流行疫区大范围长时间使用。
为了解PCP在中国水环境中的污染现状,在阐述中国PCP的生产使用状况基础上,重点论述中国水环境介质中PCP的污染分布及影响因素。
中国多地河流水环境中均存在PCP,其中沿长江流域的长江、洞庭湖、鄱阳湖PCP残留量较高,虽均在限值范围内,但PCP污染范围有从主要江河、湖泊等向沿海海域蔓延的趋势。
PCP使用历史、用药区域类型、区域PCP消耗量等均会影响PCP的残留量,血吸虫病疫区PCP残留量明显高于对照区,在PCP及其钠盐显著减少使用后(2003年以后),施药历史仍然影响着水体介质中PCP的残留情况,PCP虽已停用,但其对环境所造成的不良影响还在持续。
与国外研究相比,我国水环境介质中的PCP污染偏高且有上升趋势,这可能与部分区域近年来重现血吸虫病后施药控制有关。
未来一段时期内有关PCP及其环境副产物在环境介质中的迁移转化规律、人群暴露评估、污染介质修复技术以及其替代品的研制都将是研究重点领域。
%Pentachlorophenol (PCP) is a typical endocrine disrupting pollutant and persistent organic pollutant with complex environmental fate and various toxic effects. PCP and its sodium salt had been widely employed as mol-luscicide in many schistosomiasis endemic areas of China for a long time period. In the present study, in order to understand the status of PCP contamination in water environment of China, PCP distribution and the corresponding influencing factors were determined and discussed based on its production and usage. PCP has been detected in many main rivers andlakes in China, and extremely higher concentrations of PCP have been detected in Yangtze River Basin, including Dongting Lake and Poyang Lake. Although the concentrations of PCP in water environment of China were lower than the water quality criteria, our results showed that PCP contaminations have been extend-ed from major rivers and lakes to the coast areas. The history of usage, the type of the area and the consumption of PCP were the main factors contributing the residues of PCP in ambient water environment. Concentrations of PCP in schistosomiasis endemic areas were significantly great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areas. Even after 2003 when pro-duction of PCP was significantly decreased, the history of PCP usage was still the main factor for PCP residues. The adverse effects of PCP to the environment could last for a while, albeit the production of PCP was banned. Compared with other countries, concentrations of PCP in China were relatively higher, and a slightly increasing trend of PCP contamination was observed in water environment, which might be due to the reuse of PCP resulted from the reemergence of schistosomiasis. The migration and transformation of PCP and it’ s environment-related byproducts in environmental media, health risk assessment, and remediation technology for PCP contaminated me-dium as well as substitutes should be addressed in future research.【期刊名称】《生态毒理学报》【年(卷),期】2015(010)006【总页数】9页(P71-79)【关键词】五氯酚;内分泌污染物;水环境;污染现状;残留;血吸虫病【作者】陈春丽;向洪锐;戴星照;刘春英;曾艳;弓晓峰【作者单位】南昌大学鄱阳湖环境与资源利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南昌大学资源环境与化工学院,南昌330047; 江西省山江湖开发治理委员会办公室,南昌330046;南昌大学鄱阳湖环境与资源利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南昌大学资源环境与化工学院,南昌330047;江西省山江湖开发治理委员会办公室,南昌330046;南昌大学鄱阳湖环境与资源利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南昌大学资源环境与化工学院,南昌330047; 江西财经大学旅游与城市管理学院,南昌330032;南昌大学鄱阳湖环境与资源利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南昌大学资源环境与化工学院,南昌330047;南昌大学鄱阳湖环境与资源利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南昌大学资源环境与化工学院,南昌330047【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X171.5五氯酚(pentachlorophenol, PCP)及其钠盐(五氯酚钠,PCP-Na)历史上曾作为杀菌剂、除草剂、杀虫剂和木材防腐剂等在全球范围内被广泛使用。
五氯酚的生物电化学催化厌氧转化过程与机制

了一些 研究 成果 , 但 因其 还原 电位较 高 , 且 脱氯 活性 的保持 和最终 产物仍 含氯 也是 一个 尚 待解决 的难 题 H J . 现 有 的化 学 和 物 理 方 法 ( 如水热氧化法 、 臭 氧 氧化 法 、 光催 化 氧化 法、 催 化加 氢 还 原 等 ) , 由 于其 机 理 的不 完 善 、 昂 贵及 能量 利 用 效 率 低 下 或 是 环 境 不 友 好 。 J , 大 多还 只是处 于实验 室研究 阶段 . 而利 用微 生 物技 术 降 解这 类 有机 污 染 物 已成 为 最有 应用潜 力 、 研 究最 活 跃 的领 域 之 一 引. D o l i f n g t O l 等用 B e n s o n方 法证 实 了在 厌 氧 环
P C P的主要脱氯途径和转化机制 , 探讨电化学一 微生物一 P C P耦合的电子传递过程 , 为推广 电生物体系在处理难降解有机物方面 的应用提供基础研究.
1 试 验 材 料 与 方 法
1 . 1 试 验 装置
试验 装 置如 图 1所示 , 反 应器 由有 机玻 璃制
作, 整体尺 寸为 1 0 0× 2 5 0× 3 0 0 m m , 电生物体 系、 微生物体系和 电催化 体系所使用 的反应器 相同, 反应器 均加盖密 闭保 持厌氧状 态. 采用一元
第2 1 卷 1期 2 0 1 3 年 2月
应 用基础 与工 程科 学学报
J OUR NAL OF B AS I C S C I ENC E AN D E NGI NE E RI NG
中图分类号 : X 7 0 3 . 1 文献标识码 : A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摘要 ]利用臭 氧氧化 一 光催化技术降解水中的有机污染物 五氯酚 ( C ) P P 。对 比了紫外光照射 、 臭氧氧化、 光催化 、 臭氧氧化 一光 催化 4种方法降解 P P C 的情况 。考察了臭 氧氧化 一 光催化体系 中臭氧流量 、 臭氧产量、 C 初始质量浓度 、H和 C PP p O 一等 因素对
维普资讯
石
油
化
工
・7 9 ・ 3
20 0 7年第 3 6卷第 7 期
PE1T R0CHEM I L TECH N0L0GY CA
臭 氧 氧化 一光 催 化 降解 水 中的 五氯 酚
周琳琳 , 孟长功 , 周 硼
( 大连理工大学 化学系 , 辽宁 大连 1 62 ) 10 3
P CP降解率的影 响。实验结果表明 , 臭氧氧化 一光催化法 比单独使用紫外光照射、 氧氧化 、 臭 光催化法更能有 效的去除 P P; c 增加 臭氧流量和臭 氧产量有利于提高 P P的降解率 ; C 降低 P P的初始浓 度, C C P P的降解率显著提高 ;H对 P p CP的降解效果影响不明 显 ;O C 一的存在显著 降低了 P CP的降解率。在臭 氧氧化 一光催化体系 中, 除臭氧直接氧化降解 P CP外 , 臭氧与 TO 协同作用 产 i 生的 - OH对 P CP的降解也起到了重要作用 。
周硼电话041184706303电邮zhboronsinaodino万方数据?740?石油化工pe玎rihe加caltechnoiogy2007年第36卷本工作利用臭氧氧化一光催化方法降解水中的pcp对比了uv照射光催化臭氧氧化臭氧氧化一光催化4种方法对pcp的降解效果研究了臭氧氧化一光催化降解pcp的影响因素并初步探讨了臭氧氧化一光催化降解pcp的机理为该方法的实际应用提供参考
spa aey. Th z n t n —Ti /UV ho o aa y i r e so CP e r d to st o te ce t e rtl eo o a o i O2 p t c tl ssp oc s fP d g a ai n wa he m s f in i
[ bta t] Su y o e t hoo hn l P P)d gaa o n au o sslt n w scr e u y A sr c s td fp na lrp eo ( C c e rdt n i q e u oui a a i o tb i o rd
UV i u n to l mi a n, o o ai n, Ti /UV p o o aa y i a d z n to — Ti /UV ph t c t l i l i z n to O2 h t c t ss n o o ai n l O2 o o aayss
d g a a o ai sn to v o . Th e e c f c bo ae sgn fc ty r d c s t e d g a a o ai e r d t n r to i o b i us i e pr s n e o a n t i i a l e u e e r d t n r to r in h i
a n h o r mo g t e f u .Efe t f o o e fo r t f c s o z n w ae,oz n u p t nta s o c n r to l o e o t u ,i i lma sc n e tai n ofPCP,i i a i nt l i p a d c b n c a i a ia s o H n a o i cd r d c l f PCP o ui n o e a to a o o CP n o o a o — Ti /UV r s lto n d grdai n r t f P i i z n t n i O2 p o o aayss we e i v si td. Th e r d to ai f P h tc t l i r n e t e ga e d g a a n r o o CP ie t nc e s f o o e fo r t i t rs s wi i r a e o z n w ae h l
n z n u p t n t d c e s fi ii m s o c n to fPCP. The e f c f i iilpH n a d o o e o t u ,a d wi e r a e o n t a sc n e tai n o h l a r fe to nta o
[ 关键词]臭 氧氧化 ; 光催化 ; 降解 ; 五氯酚; 二氧化钛
[ 文章编号] 10 8 d 20 ) 7— 3 0 0— 14(0 7 0 7 9—0 5 [ 中图分类号 ]T 8 . Q0 5 4 [ 文献标识码]A
De r d to fPe a l r p e li u o s S l to y Oz na i n —Pho o a a y i g a a n o nt cdo o h no n Aq e u o u n b o to — i i t c t l ss
Zh n i M e g Ch n go g, ou Pe g ou Li ln, n a g n Zh n
( e a met f hmi r,D lnU iesyo ehoo y ai i nn 10 3 hn ) D pr n e sy ai nvrt f c nlg ,D lnLa ig16 2 ,C i t oC t a i T a o a
O CP.bu e g n r td h d o y a ia s sg i c ty p o o e P fP tt e e a e y r x lr d c l i n f a l r m t CP e r d t h i n d g a ai on.
[ y od] ooao ; h tc a s ;dgaao ; et hoohnl tai Kew rs zn in p ooa l i er t n pna lrp eo; tna t t ys di c 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