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湘莲人物形象分析

合集下载

柳湘莲人物形象特点800字

柳湘莲人物形象特点800字

柳湘莲人物形象特点800字柳湘莲,又称冷二郎,原系世家子弟。

父母早逝,家道没落,从一个世家公子到市井之徒对他的性格产生了很大影响,他出身高贵,风度翩翩,但又亲眼目睹家道的衰败,养成了任意自我的性格,他读书不成,性情豪爽,酷好耍枪舞剑,赌博吃酒,眠花宿柳,无所不为。

柳湘莲还是个业余戏剧演员,经常去戏班客串风花雪月的戏文,不知道的都认为他是优伶。

封建贵族认为唱戏是一种低贱的行为,但在柳湘莲的心中,那只是一种爱好和消遣,他的这种自甘轻贱,即是自己对自由的向往,也是对封建礼教束缚的莫大讽刺。

柳湘莲的出场是在第四十七回,很自然地,他一开始就是以宝玉,秦钟等人的好友的身份出现的。

柳湘莲与贾宝玉最合得来。

他对朋友是很忠信的。

虽然一贫如洗,还留钱为朋友重修坟墓,提前打点下十月初一上坟的花销。

虽然柳湘莲家道没落,但是有着极强的自尊心。

有一次,在赖大家赴宴,薛蟠酒后向他调情,面对薛蟠的无理调戏,他英勇机智且不畏权贵。

把薛蟠骗至北门外苇子坑打了个半死。

事后,柳湘莲远走他乡。

既顾全朋友赖尚荣的脸面,也顾全大局,同时他也大显身手惩治了薛蟠。

薛蟠可恨,但柳湘莲是仁慈的。

知道他不惯挨打,只使了三分力气,教训一下,让他知错就是了。

所以薛蟠虽然疼痛难禁,却并未伤筋动骨。

这与薛蟠打伤人命,却按计划上京相比,极具讽刺性。

二十回后柳湘莲再度登场,我们看到柳湘莲也是侠骨柔肠,虽然薛蟠曾经对他百般侮辱,在薛蟠遇到盗贼掠夺财物时,柳湘莲不计前嫌,他奋不顾身,拔刀相助,挺身斗贼。

救了薛蟠的性命,并将他的货物抢了回来,他宽容了薛蟠,不计前嫌,结拜为兄弟。

体现出他江湖侠客的宽广胸襟。

尤三姐说出钟情柳湘莲后,贾琏巧遇柳湘莲,定下婚事,柳湘莲赠鸳鸯剑为定礼。

后来,柳湘莲觉得事情蹊跷,误以为尤三姐是不干不净之人,拟索回定礼。

尤三姐在退还鸳鸯剑时用雌锋自尽,柳湘莲深为感动,柳湘莲非常自责,悔不当初。

他悲痛欲绝,万念俱灰。

掣出鸳鸯剑雄鋒挥斩烦恼丝,随瘸腿道士出家。

经典名著中的人物形象

经典名著中的人物形象

经典名著中的人物形象在中国古典文学中,有许多经典名著,每一部作品中都有千姿百态的人物形象,这些人物形象形象生动、深刻,给读者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下面,我想谈一谈经典名著中某些人物形象。

《红楼梦》中的林黛玉《红楼梦》中,一个令人难以忘怀的人物是林黛玉。

她是一个极其敏感、情感丰富的女孩,善良、聪明、美丽、悲观,是整个小说中最令人感动的人物。

林黛玉是大观园的所有者贾母的外孙女,因为她年幼时父亲病逝,母亲去世,由兄长和祖母带大。

林黛玉天生神经质,多疑而敏感,容易受到周围人的影响。

她倾慕着表哥贾宝玉,但同时又热爱另一人——柳湘莲。

由于她身份特殊,又经常受贾母、王夫人等人欺负,最终导致她死于抑郁症。

林黛玉爱美而有才,但她所处的环境却让她忧郁痛苦。

她和柳湘莲的感情显得十分坦诚,在那个时代,这种关系是非常难以被人接受的,最终,林黛玉的心灵彻底崩溃。

通过这个人物形象,我们可以看到一个深刻生动、感性而又脆弱的女子形象。

《西游记》中的孙悟空《西游记》中,最精彩的人物就是孙悟空。

孙悟空是一个形象鲜明、特立独行的英雄人物。

孙悟空虽然出身贫寒,但天资聪慧,因此也得到了观音大士的赏识。

孙悟空从小就很顽皮,而且很倔强,动不动就跟别人打架,这一点也似乎注定了他能成为一位英雄。

孙悟空的形象十分奇特,他的样貌和特定的武器,尤其是那根金箍棒,是整个小说印象最深刻的东西。

孙悟空的性格也很冲动,他不怕危险,敢于迎战各种危险,这种勇气也让人十分佩服。

丰富多彩的孙悟空形象,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勇敢、单纯而又机智的英雄形象。

《三国演义》中的诸葛亮《三国演义》中,所有人物中最为著名的,当属诸葛亮。

他是一个相当有才华的谋士,为了国家利益,能够在乱世中识别英雄、指明方向。

诸葛亮是刘备的军师,他能把政治和军事紧密结合起来,以平常心面对一切困难,终能从容解决。

他利用天时地利人和的原则,为主公打开了各种不同的局面,刮起了旷世风云。

他自己饱读诗书,精通兵法,并在政治和经济方面取得了重要成就。

红楼梦柳二哥人物形象分析分析

红楼梦柳二哥人物形象分析分析

红楼梦柳二哥人物形象分析分析
《红楼梦》中冷面冷心的柳二郎本是世家子弟,作为宝玉的朋友,自然长相俊美;美也就罢了,还多才多艺,吹笛弹筝无不擅长,自然雅意横生,惹人喜爱;偏偏柳湘莲还喜欢演戏,经常上演缠绵悱恻的生旦风月戏。

舞台上他就是那行如扶风、面如芙蓉的美娇娘,为情生,为情死,情不知何起,却一往而深。

一般的淡泊情感难以打动冷面帅哥柳二郎。

舞台上眼波流转的温柔美娇娘,俘获了铁杆迷妹、迷弟,放在今天,妥妥的偶像明星。

那一处衣袂飘飘,那一眼深情款款,就此网住了风尘久经打磨的尤三姐。

从此,放荡不羁爱风流的三姐收心养性,誓要洗脱一身的风尘味,做个贤良淑德的良家女子。

下此决心时,柳湘莲并不知道自己有这么个迷妹,有这么个痴心恋人,还一味地赌博喝酒、眠花宿柳。

而三姐则从风月场里退隐,打定了主意,柳湘莲来则两人结成姻缘;如无缘分见面,就青灯黄卷守庵门。

美艳度爆表的柳湘莲到赖大家陪坐一下,时时刻刻能让人想入非非,薛蟠一下就着了道儿。

薛蟠仗着自己家“珍珠如土金如铁”,以为撒几个钱就可以把又穷又美的戏子柳湘莲弄到手、包养下来。

柳帅哥可不是蒋玉菡,能够被达官贵人包养;更不像学堂里的香怜、玉爱有几个银子就会上赶着讨好卖乖。

冷得很酷的柳湘莲在舞台上多情娇弱的面具下是侠客的阳刚之气,酷好耍枪舞剑,直男气息直破书页抵达人心。

能够被包养?明显薛蟠想多了!于是柳湘莲把这个敢觊觎自己的薛蟠打得一佛出世、二佛升天,不看在宝玉等人面子上打死都有
可能。

后来机缘巧合,柳湘莲又救了薛蟠,薛蟠对柳二哥同样巴心巴肝地维护,想尽自己之钱帮助柳湘莲。

断袖不成友谊常在,只要有你在身边就好,最起码有你的消息也好。

《红楼梦》研读心得--柳湘莲

《红楼梦》研读心得--柳湘莲

《红楼梦》人物赏析—柳湘莲
柳湘莲在《红楼梦》中虽然只能算是次要角色,但是作者通过相对较短的篇幅已把它刻画得有血有肉。

而且,与《红楼梦》中其他男性角色相比,我觉得他是一个非常特别的存在,这样的角色更常出现在武侠小说里。

(第四十六回)
柳湘莲冷面冷心,固守自己的处事原则,藐视权贵,同时又侠骨柔肠,乐于助人。

他原本出生在世家,却因家道中落,父母双亡,沦为城市游民,过着无拘无束的生活。

虽然他读书不成,但在浪迹江湖,眠花宿柳的生活里,他学到了许多生活必备的技能—吹笛弹筝、串风月戏、武艺精湛,同时样貌出众,非常讨达官贵人的喜欢。

然而,他却并没有对达官贵人阿谀奉承,无丝毫依附之意,反而敢打薛蟠,当着宝玉的面说“你们东府里除了那两个石头狮子干净,只怕猫儿狗儿都不干净。

”柳湘莲的侠肝义胆则体现在,当他人有难处时比拔刀相助,及尽管难以维持生计,依然坚持为友人上坟。

(第四十六回)
(第六十六回)
与贾府里的许多伪君子相比,柳湘莲确实与众不同,是书里难得的性情中人,但正因他性情刚烈,也更容易行事冲动。

在酿造他与尤三姐的悲剧时,尤为体现里柳湘莲冲动的缺陷。

从我一个现代人的视角看,柳湘莲在择偶标准上依然无法摆脱当时的封建思想,开口就提出“绝色”的要求。

且在已经赠予尤三姐定情信物,又未了解清楚尤三姐本性的前提下,就冒然提出退婚,这是非常不负责任的表现。

同时,他退婚的理由是嫌弃尤三姐在贾府中不干净,可他之前也曾眠花宿柳,我觉得这有点“双标”,但毕竟我不能用现代人的价值观来要求古代人。

(第六十六回)。

王季思西厢记注本

王季思西厢记注本

王季思西厢记注本《西厢记》是明代戏剧家王祯创作的一部杂剧,被誉为中国古代戏剧的经典之作。

该剧讲述了柳湘莲与张生的美丽爱情故事,情节曲折动人,人物形象鲜明。

下面是《西厢记》的注本相关参考内容。

一、戏曲艺术特点《西厢记》是一部传统的南戏,以歌唱、舞蹈、音乐等形式展现,具有鲜明的戏曲艺术特点。

剧中运用了大量的腔调、曲调、唱腔等,如杂剧中的浑腔、西皮、花腔等。

这些艺术手法使戏剧更富有表现力和戏剧性。

二、文学价值《西厢记》以其细腻、含蓄的描写和优美、凄婉的词句,展现了一个浓烈而真挚的爱情故事。

剧中人物形象鲜明,语言优美动人,寄托了作者对爱情和美好生活的向往。

它不仅是一部戏曲作品,更是一部具有文学价值的作品。

三、人物形象《西厢记》塑造了一批独特的人物形象,如张生、柳湘莲、潘金莲、张大先生等。

张生是一个才华出众、情感丰富的青年,他勇往直前,为爱不顾一切。

柳湘莲是一个聪明、善良的女子,她用智慧和勇气追求自己的幸福。

潘金莲则是一个狡诈、妒嫉的女人,她为了自己的利益不择手段。

这些人物形象塑造得十分生动,能够引起观众的共鸣。

四、爱情观念《西厢记》呈现了一种向往真爱、追求自由婚姻的爱情观念。

柳湘莲和张生在违背封建礼教的环境下追求真爱,最终取得了自己的幸福。

这种追求自由婚姻的爱情观念在当时是非常前卫的,表达了作者对封建礼教束缚的反思。

五、女性形象《西厢记》中的女性形象栩栩如生,表现了女性聪慧、坚强的一面。

柳湘莲和其他女性角色都是聪明、善良的女子,她们勇敢追求自己的幸福,不拘小节。

这些女性形象展现了女性的独立精神和追求自由、平等的意愿。

六、社会背景《西厢记》是在明代社会背景下创作的,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某些现象和人们的思想观念。

封建礼教的束缚、女性地位的低下、自由婚姻的追求等问题在剧中都有所体现。

作者通过剧中人物的命运和思想态度,批判了当时社会的一些弊端。

综上所述,《西厢记》作为一部经典的杂剧,不仅在戏曲艺术方面具有独特的特点,也在文学、思想等方面具有深层次的内涵。

红楼梦人物解析之柳湘莲

红楼梦人物解析之柳湘莲

红楼梦人物解析之柳湘莲《红楼梦》被尊为我国“四大名著”之首,通过对人物性格、身份、背景的刻画,向我们展示了一个封建礼教束缚下,极具代表的清王朝。

红楼梦柳湘莲就是封建底层的一个代表人物。

刘香莲出生在一个贵族家庭,但他的父母早逝,他的家庭生活每况愈下。

贵族家庭的贵族儿子和城市公民之间的巨大差距对他的性格产生了巨大影响。

他生来高贵优雅,但由于目睹了家庭生活的衰落,他养成了任性的性格。

他喜欢喝酒赌博,玩刀枪,出入烟花爆竹的地方,经常客串剧团出演浪漫的《雪月》,很多人都认为他是演员。

其实柳湘莲的我行我素也是他对封建统治的一种不满。

封建贵族认为唱戏是一种低贱、供他人娱乐的行为,但在柳湘莲的心中,那只是一种爱好和消遣而已,他的这种自甘“轻贱”,即是自己对自由的一种向往,也是对封建礼教束缚的莫大讽刺。

“留守霸主”薛盘曾以各种方式羞辱刘湘莲,刘湘莲因此对薛盘进行了暴力殴打。

虽然刘香莲的家庭生活有所下降,但她有很强的自尊心。

《红楼梦》刻画的柳湘莲也侠骨柔肠,虽然薛蟠曾经对他百般侮辱,在薛蟠遇到盗贼掠夺货物和财五时,柳湘莲不计前嫌,拔刀相助,救了薛蟠的性命,并将他的货物抢了回来,最后两个人不计前嫌,握手言和并结拜为了生死兄弟。

柳湘莲是红楼上大放异彩的人物之一。

游三姐和刘香莲的爱情悲剧是时代的局限,更受封建思想的影响。

他们没有深入接触,而是迅速结束了婚姻和非婚之间的一切。

看到尤三姐和刘香莲的爱情悲剧真是感人。

他们之间的爱情有多短暂?接下来,我将详细介绍游三姐和刘香莲的爱情悲剧。

尤三姐是一个非常有思想的女性,在那个时候算是个烈性女子,可惜的是她并没有碰到欣赏她和了解她的男子。

她对柳湘莲是一见钟情,后来柳湘莲因为吃了官司而远走他乡,她便独自等候心爱的人。

她喜欢柳湘莲这么久,可是柳湘莲并不知情。

再说这柳湘莲也是个自恃清高的人,他从骨子里是看不起贾府的那些男人的,他认为贾府中更没有一个清白的女人,因为凡是进贾府的漂亮女人都跟贾府男人有说不清的关系。

红楼中柳湘莲的性格特点 怎么评价柳湘莲

红楼中柳湘莲的性格特点 怎么评价柳湘莲

红楼中柳湘莲的性格特点怎么评价柳湘莲(最新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诗歌散文、原文赏析、读书笔记、经典名著、古典文学、网络文学、经典语录、童话故事、心得体会、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poetry and prose, original text appreciation, reading notes, classic works, classical literature, online literature, classic quotations, fairy tales, experience,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know the difference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format and writing of the sample essay!红楼中柳湘莲的性格特点怎么评价柳湘莲【导语】:柳湘莲是红楼梦中最具有性格的人,本店铺来给大家介绍一下柳湘莲的性格特点是什么,一起来了解一下吧!柳湘莲的性格特点介绍柳湘莲虽然相貌秀丽,有女儿之风,但实际上此人却很有男人风采。

聊斋志异第一回原文与解析

聊斋志异第一回原文与解析

聊斋志异第一回原文与解析聊斋志异,是清代著名文学家蒲松龄所著的一部短篇小说集。

其中,第一回《聊斋志异》是这部作品的开篇之作,展示了蒲松龄独特的文学风格和对民间传说的独到解读。

本文将对《聊斋志异》第一回进行原文与解析。

【原文】《聊斋志异》第一回:“柳湘莲,柳湘莲” 莺花照片何曾见,只见游女兮斜敛。

冠子姑苏礼已毕,将御街墙隅立。

祥瑞齐集太平祥,闲朱唇儿蹙云鬟。

谁是冠军碧落翁?《聊斋志异》原文第一回曰:“人生在世,富贵由天。

儿曹家业富余,父子乃相伴;如父有一念之好音而死者,儿曹当替父过七,必生念父之心也。

今汝父存心送我性福,我若敢为他念生尘劳苦否?”【解析】《聊斋志异》第一回的开头是一首诗:“柳湘莲,柳湘莲”,这首诗通过描绘柳湘莲的美丽形象以及她游玩的场景,为整个故事的展开做了铺垫。

这首诗使用了华丽而流畅的辞藻,给人以韵律感,并通过对柳湘莲的描述,展示了她的美貌和高贵身份。

接下来,故事呈现了柳湘莲与冠军碧落翁之间的对话,揭示了后者的心思和对女儿的期望。

在本篇中,蒲松龄通过巧妙运用语言和形象描写,为读者创造了一个梦幻般的境界。

从诗歌的开头,我们就能感受到作者对于美的追求,并通过描绘柳湘莲的形象给人以美好的遐想。

而接下来的对话则展示了主人公冠军碧落翁的心态和对女儿的深情。

这一章节的语言流畅,文字简练,整体构思精巧。

蒲松龄通过对不同角色的描绘和对话的设置,将故事情节层层推进,使读者能够对人物和事件有更深入的了解。

同时,作者还通过揭示人物心思和情感,展示了对社会风俗和人性的独到见解。

纵观全文,无论是诗歌的描绘还是对话的设置,蒲松龄都运用了丰富的修辞手法和细腻的情感表达,营造出了一个充满浪漫和神秘气氛的故事。

通过这一章节的阅读,读者可以感受到蒲松龄对于文学创作的热爱和对于人性的深刻洞察。

综上所述,聊斋志异第一回《柳湘莲》以其华丽的描写和深刻的情感表达成为整部作品的开篇之作。

蒲松龄通过独特的文学技巧和对民间传说的创新解读,创造了一个独特的文学世界,让读者沉浸其中,感受到人性中的善恶、美丑和神鬼之间的纷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柳湘莲人物形象分析
柳湘莲,《红楼梦》中人物,又称冷二郎,原系世家子弟。

他父母早丧,读书不成。

性情豪爽,酷好耍枪舞剑,赌博吃酒,以至眠花宿柳,吹笛弹筝,无所不为。

他生得又美,是一个业余的戏剧演员,最喜串戏,擅演生旦风月戏文,不知他身份的人,都误作戏子一类。

在书中和宝玉最合得来。

有一次在赖大家赴宴,薛蟠酒后向他调情,被他骗至北门(今德胜门)外苇子坑打了个半死,事后,远走他乡。

后又在路上救了薛蟠,与薛蟠结为兄弟。

足见其无邪之心。

尤三姐说出她择柳湘莲为夫后,贾琏巧遇柳湘莲,遂定下婚事,柳湘莲赠“鸳鸯剑”为定礼。

后因听宝玉一番言论,误以为尤三姐是不干不净之人,要索回定礼,尤三姐在退还“鸳鸯剑”时用雌锋自尽,柳湘莲深为感动,大哭一场,掣出“鸳鸯剑”的雄锋,将万根烦恼丝一挥而尽,随瘸腿道士出家去了。

其实“训有方,保不定日后作强梁”指的是柳湘莲,有什么根据?
书中根本没有写柳湘莲之父是谁,也没写如何教子有方,也没有其它预示说柳湘莲要当强盗,怎么能证实就是指的柳湘莲?更有人据此说柳湘莲参加了农民起义等等,依据的是“甲成本”脂批。

刘心武在“不在梅边在柳边”中说过:前八十回里,写到贾母曾起过将薛宝琴配给贾宝玉的念头,后来薛姨妈代为说明,宝琴父亲已死,母亲有痰症也时日不多,但她父亲在世时已将她配给了梅翰林之子,她之所以随哥哥薛蝌进京,就是等梅翰林外任期满回到京城,好嫁过去完婚。

那么,在曹雪芹所写成或至少是设计好的八十回后的篇章中,她究竟是否嫁给了梅翰林之子并终守一生呢?从八十回文本和脂砚斋批语,我们可以推测出来,她后来的命运并非就此绾定。

她的吟红梅诗里有这样的句子:“闲庭曲槛无余雪,流水空山有落霞。

”表面上这都是紧扣“红梅”说事,其实,从“丰年好大雪”到处处“无余雪”,“流水空山”好落寞,恐怕都暗示着薛氏家族的整体瓦解,她最后也只能是入“薄命司”而不可能例外。

她那首吟柳絮的《西江月》词中有句曰“明月梅花一梦”,恐怕是暗示着她最后并未能如约嫁到
梅家;那么,她没嫁给姓梅的又嫁给了谁呢?我认为她那十首怀古诗的最后一首恰是说她自己的:“不在梅边在柳边”,也就是说,她最后的归宿,竟是与柳湘莲结合了。

凝神一想,尤三姐虽是真情而屈死,究竟未必能配得上柳湘莲,而薛宝琴与柳湘莲在“浪游”的经历与“壮美”的气质上,实在是非常相配。

他是幸运的,幸运的是不经意之间获得了绝色“尤物”的至情至爱;他又是不幸的,有情人还没有来得及长相厮守就阴阳相隔……
柳湘莲这一形象,在整本《红楼梦》中,无疑是比较次要的角色,他只在两回书中担任了比较重要的角色。

然而他又是作者笔下屈指可数的几个获得肯定评价的“须眉浊物”。

他的人生经历颇具传奇色彩,由世家子弟到串场小生,再由江湖侠客到出世隐者,可谓奇矣!然而历来的红学爱好者,大多没有对他投入多少关注,他的光辉,几乎完全被痴情烈女尤三姐所掩盖。

我却觉得他的品行经历也很耐斟酌。

当然,也有少数评论家对柳湘莲这一人物大加渲染,说他在八十回后重出江湖,和倪二,张华等人成为绿林好汉,担任了拆穿凤姐恶
性,挽救宝玉和湘云姻缘的重要角色。

较具代表性的是梁归智先生,他在《话说柳湘莲》,《一从二令三人木》等文章中都有较多此类陈述。

固然,这样的说法不无道理,但我觉得仅凭“训有方,保不定日后做强梁”这句话后一条脂批——“柳湘莲一干人”,来断定作者原意是柳湘莲出家后又还俗,未免太过牵强,毕竟这是孤证,或许是批书人误会也未可知。

我想红楼梦既然已经不是“全璧”,实在没有必要对作者原意去大加猜测。

就如同做梦,忽然被惊醒之后实在没有必要也不可能去深究梦境中究竟后事如何(当然我并不因此否认红学研究的价值)。

所以在以下论述中,我暂且假定柳湘莲这一人物形象是完整的(即他出家后就此隐匿),我也不讨论“三湘”(即林潇湘,湘云,湘莲),和“三冷”(即冷美人宝钗,冷二郎,冷子兴)之间的复杂关系,仅就柳湘莲的品行及他短暂的出场经历作简要评说。

柳湘莲的出场是在第四十七回,很自然地,他已开始就是以宝玉,秦钟等人的好友的身份出现的。

此前没有任何有关他的故事,但总让人觉得似乎他很早就在场上了,只是一直没有走到台前,大家没有注
意到他罢了。

“因其中有柳湘莲,薛蟠自上次会过一次,已念念不忘。

”什么时候会过的?书中没说!大概是后文中所说的“五年前(尤氏)
老娘家做生日,柳湘莲做串客”那一次吧!但是由此可见柳湘莲的相貌是俊美的,串风月戏文的才华也是出众的。

“素性爽侠,不拘细事”八个字概括了他的主要性格特征。

他也有过“赌博吃酒”,“眠花卧柳”的前科,这大概是他性格的另一方面。

很重要的一点,他对朋友是非常忠信的。

虽然“一贫如洗”,也要留几百钱为朋友重修坟墓;虽然“纵有几个钱来,随手就光的”,却在十月初一之前就“打点下上坟的花销”。

对待亡故的朋友尚且如此,对待活人就不必说了。

这是他性格的一大优点。

一出场就交待了他喜欢云游,“天天萍踪浪迹”,且又要辞别宝玉,到“外头逛个三年五载再回来”,这一方面为他痛打薛蟠之后出走设伏,另一方面三姐死后他随道士云游出世就不足为奇了,因为他性格里本身就有这个因素。

面对薛蟠的无理调戏,他是英勇机智且不畏权贵的。

这一点,同宝玉闹学堂前,众人惧怕薛蟠威势,不敢和香怜,
玉爱交游形成鲜明对比。

他的机智,用“欲擒故纵”四字形容大概不大合适,但在那样的喜庆场合,柳湘莲的“早生一计”,顾全了朋友赖尚荣的脸面,也顾全了大局,同时为他大显身手惩治“刁龙”提供了机会。

薛蟠的确可恨,但柳湘莲是仁慈的,对薛蟠也不例外。

“知道他是个笨家,不惯挨打,只使了三分力气”,教训一下,让他知错就是了。

所以薛蟠虽然“疼痛难禁”,却“并未伤筋动骨”。

至于打了薛蟠以后,惧祸出走只是表面现象,因为“逛个三年五载”是早就计划好的,况且薛家人最终也没有追究。

这一点与薛蟠打伤人命,却只是“按计划上京”是惊人的相似,却极具讽刺性。

时过境迁,二十回后柳湘莲再度登场,这大概是五年后了。

这一次,他性格里的更多光彩得到展现。

刚才陈述的是他“惩强”的一面,接下来该介绍他“扶弱”的一面了。

遭薛蟠调戏时,他已经“又气又恨”了,但看到薛蟠财物被劫,性命堪忧的时候,他又奋不顾身,挺身斗贼。

这样的义举,即使放在今天的法制社会里,也是值得表彰
褒奖的英雄之事。

他还宽容了薛蟠的过错,与之结拜了生死弟兄,又体现出这位江湖侠客的宽广胸襟。

柳湘莲的悲剧开始了。

对待婚事,他还是严肃认真的:以祖传宝剑为信。

同时也暴露了他豪爽性格的一个难于避免的缺点:只凭一时意气,草率行事!这从他的语言里得到体现:“我本有愿,定要一个绝色的女子,如今是贵昆仲高谊,顾不得许多了,任凭裁夺,我无不从命!”这样的草率,必然导致后悔莫及。

想要保住名声,宁缺勿滥,不愿做剩忘八,在未作详细调查的情况下,他又一次草率行事,提出退婚。

誓不二嫁的尤三姐闻讯自刎了。

喜庆的气氛骤然转为悲凉。

柳湘莲又一次为他的草率付出代价——有刚烈贤妻却无缘白首。

这样的打击是巨大的。

痛哭两场之后,他已神志不清。

人生目标已失,飘飘何往?没有意中人堪寻访,就幻想一个出来。

早有跛足道人在等他了,那就削了发,随道人一起去吧。

道人的话是值得深味的:“连我也不知道此系何方,我系何人,不过暂来歇足而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