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功能性构音障碍的言语治疗及效果分析
功能性构音障碍儿童言语异常及矫治效果分析

功能性构音障碍儿童言语异常及矫治效果分析
冯亚芹
【期刊名称】《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年(卷),期】2020(30)19
【摘要】目的:评价功能性构音障碍儿童言语异常及矫治的作用。
方法:选择2017年11月至2018年11月在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进行治疗的功能性构音障碍患儿46例,使用奇偶法的形式平均分成观察组(23例,综合类型的矫正治疗)与对照组(23例,单纯的矫正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障碍程度、治疗前后的语音共振峰。
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儿的治疗效果、障碍程度、治疗之后的语音共振峰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在功能性构音障碍言语异常实际矫正的过程中,将综合类型的矫正方式应用其中,有助于全面提升患者的治疗效果。
【总页数】2页(P90-91)
【作者】冯亚芹
【作者单位】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64
【相关文献】
1.功能性构音障碍儿童构音特点分析及言语矫治
2.发音器官运动障碍矫治结合构音训练治疗脑瘫儿童言语障碍疗效分析
3.功能性构音障碍儿童言语异常及矫治效果
研究4.22例功能性构音障碍儿童言语矫治的疗效研究5.功能性构音障碍儿童言语异常及矫治效果分析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研究语音训练治疗儿童功能性构音障碍的疗效

研究语音训练治疗儿童功能性构音障碍的疗效【摘要】目的:分析语音训练治疗儿童功能性构音障碍的疗效。
方法:选择2017年9月到2019年3月在本院收治的66例儿童功能性构音障碍,所有患儿进行随机分组,对照组患儿33例运用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33例在对照组基础上运用语音训练治疗,两组治疗后对比。
结果:两组对比,观察组治疗有效率好于对照组,(P<0.05)。
结论:对功能性构音障碍患儿运用语音训练治疗,其疗效显著,明显改善发音清晰情况,可在临床中广泛应用。
关键字:语音训练;儿童功能性构音障碍;治疗疗效构音障碍主要因神经病变,与言语相关的肌肉出现麻痹、收缩功能逐渐减弱或者运动功能不协调,从而造成言语障碍[1]。
该病症的诱发因素主要包括难产、中枢神经系统病症以及其他疾病等。
在临床中的表现为构音错误,且常见于3~7岁的儿童[2]。
该病症对患儿的身心健康均造成影响。
鉴于此,本次对功能性构音障碍儿童运用语音训练治疗,具体疗效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2017年9月到2019年3月在本院收治的66例儿童功能性构音障碍,所有患儿进行随机分组,对照组患儿33例运用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33例在对照组基础上运用语音训练治疗。
观察组,男19例,女14例,年龄3~6岁,平均年龄(4.95±0.77)岁;对照组,男15例,女18例,年龄5~7岁,平均年龄(6.27±0.46)岁。
对两组患儿进行资料分析后,其无统计学意义(P>0.05)。
所有患儿家属对本研究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我院伦理委员会对本研究完全知情,并批准研究。
1.2方法对照组运用常规治疗,护理人员确保患儿充足的睡眠,在安静的环境以及精神状态良好的情况下,对其进行口肌运动,并要求在锻炼前后的30min应当禁食,保持30min/次,1次/d,且5次/周,30次/疗程。
同时指导家属锻炼的方法,制定相关的锻炼方案,让家长配合进行锻炼。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运用语音训练治疗,医护人员需要对患儿的构音情况进行评估,并制定相关的训练方案,首先实施辨音锻炼,让其深刻意识到发音的错误,之后运用听觉语音、视觉刺激以及语音的定位方式等让其对正确的发音方式以及部位有明确的认识,从而对患儿的正确发音进行引导,最后在学会目标音后需要指导其转移到音节、单词、句子、音素、儿歌以及故事中,如此进行反复的锻炼,对目标音的发音情况不断的巩固。
儿童舌系带过短的构音障碍及治疗效果分析

儿童舌系带过短的构音障碍及治疗效果分析目的:了解舌系带过短对儿童语音发育的影响,及舌系带矫正术后专业语言训练的重要性。
方法:将78例舌系带过短并确诊为构音障碍的儿童,应用改良手术方法施行舌系带矫正术,术后随机分为专业语言训练组和非专业语言训练组,对两组的语音测试结果进行比较分析。
结果:舌系带过短引起发音障碍的儿童,经手术矫正舌系带后,配合专业语言训练组的儿童发音清晰率明显优于非专业语言训练组的儿童。
结论:舌系带过短可影响儿童的语音发育,对于已经发生构音障碍的儿童,术后配合系统的专业语言训练,可帮助患儿达到正确发音的最佳矫治效果。
标签:舌系带过短;构音障碍;专业语言训练舌是一个具有高度活动性的发音器官,正常的舌体形态和灵活的舌运动功能是人类产生复杂语音的基础条件。
舌系带过短的儿童因舌发育的缺陷,导致吸吮困难、Riga-Feda溃疡,影响儿童的语言表达和人际交流能力。
随着人们对医疗保健和生活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该病日渐引起患儿家长和医务人员的重视,尤其对矫治术后语音功能恢复有了更高的要求。
选择2011年1月-2012年12月在笔者所在科室门诊检查确诊为舌系带过短的构音障碍儿童,进行手术和语言训练综合矫治的方法,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按照舌系带过短诊断标准[1],临床检查为舌系带过短的患儿进行语言评估,将确诊为发音障碍的78例患儿作为观察对象,男46例,女32例,年龄2~8岁,所有患儿均排除智力、听力障碍及口腔颌面部畸形。
随机将患儿分为两组:A组为专业语言训练组,B组为非专业语言训练组。
A组患儿于手术后一周开始在笔者所在医院康复门诊进行系统、专业的语言训练,B组患儿仅采用一般家庭训练。
两组患儿均于术后3个月复查,将语音测试情况比较分析。
1.2 方法1.2.1 手术方法采用改良手术方法[2]施行舌系带矫正术:患儿平躺于治疗椅上,由护士协助固定其四肢和头部,利多卡因行表面麻醉,用止血钳夹住舌系带,使舌系带完全暴露,在舌系带下端附着近牙槽嵴处,剪断其附丽,再对准舌系带中部剪入至口底反折处,压迫止血。
功能性构音障碍儿童言语异常及矫治效果分析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9年第19卷第36期65投稿邮箱:sjzxyx88@功能性构音障碍儿童言语异常及矫治效果分析刘小芹(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康复医学科,四川 成都)摘要:目的 探讨功能性构音障碍儿童的言语异常情况及其矫治效果。
方法 用“随机数字分配”的方法将本院2017年2月20日至2018年1月20日收治的120例功能性构音障碍儿童平均分成两组,对照组采用单一矫治的方法,观察组在单一矫治的基础采用综合性矫治的方式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儿的语言矫治效果和功能性构音障碍程度。
结果 对照组的语言矫治有效率为80%,远低于观察组的95%,对照组的功能性构音障碍程度远比观察组的严重,P<0.05。
结论 综合性矫治结合单一矫治的治疗方法可有效改善功能性构音障碍儿童的言语异常。
关键词:功能性构音障碍;儿童言语异常;矫治效果;功能性构音障碍程度中图分类号:R193.1 文献标识码:A DOI: 10.19613/ki.1671-3141.2019.36.040本文引用格式:刘小芹.功能性构音障碍儿童言语异常及矫治效果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36):65,78.0 引言人类说话时需要构音、发音等器官的共同工作才得以正常发挥[1],如果这些器官的功能异常,则很大可能导致发音者吐词不清晰或失语,产生的这种症状称为功能性构音障碍[2]。
语言失常对人们的生活产生了严重影响,对儿童影响更甚,严重降低他们的社会生存能力。
目前我国的功能性构音障碍儿童的患病率高达10%[3],引起了众多家庭及临床专家的注意。
本研究通过选取本院120例功能性构音障碍儿童进行言语异常及矫治方法的效果分析,探讨出治疗功能性构音障碍的有效方法。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随机选取本院在2017年2月20日至2018年1月20日收治的功能性构音障碍儿童120例,采用随机数字分配表的方法,将选取的所有患儿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0例。
语音矫治结合口肌训练对功能性构音障碍的作用

语音矫治结合口肌训练对功能性构音障碍的作用功能性构音障碍是一种常见的儿童语言障碍,主要表现为发音错误和说话困难。
传统的治疗方法包括语音治疗和口肌训练,但这两种方法都存在一些局限性。
近年来,一些研究发现语音矫治结合口肌训练可以更有效地改善功能性构音障碍。
语音治疗是一种通过指导和练习,帮助儿童改善发音的方法。
它包括听觉模仿、视觉指导和运动训练等步骤。
然而,语音治疗在改善发音问题方面存在一些局限性。
首先,在语音治疗中,儿童通常是通过听力和视觉来模仿和学习正确的发音。
然而,对于一些发音困难的儿童来说,他们往往无法准确听到和模仿正确的发音。
另外,部分儿童存在口舌运动困难,无法准确地运动口腔肌肉,从而影响了他们的发音能力。
口肌训练是一种通过训练和加强口腔肌肉的力量和灵活性来改善发音问题的方法。
口肌训练包括吹气、吞咽、吐舌头等口腔肌肉运动的训练。
然而,口肌训练也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口肌训练通常是针对特定的发音问题进行训练的,无法全面改善儿童的发音能力。
另外,口肌训练往往需要儿童有较强的自我控制和自我调节能力,对于年龄较小、发育不完全的儿童来说可能不太适用。
语音矫治结合口肌训练则是将语音治疗和口肌训练相结合的一种综合治疗方法。
它通过提供多种感觉刺激、加强儿童的注意力和集中力,使儿童更好地模仿和学习正确的发音。
语音矫治结合口肌训练可以通过多种方式进行,如语音示范、语音模仿、口腔肌肉的训练等。
相比于传统的语音治疗和口肌训练,语音矫治结合口肌训练更加综合和全面,能够更好地改善功能性构音障碍。
最近的一些研究也证实了语音矫治结合口肌训练的有效性。
一项研究发现,通过结合语音矫治和口肌训练治疗,儿童在发音准确性、语音流利性和语音知觉等方面都有显著的改善。
另外,语音矫治结合口肌训练还可以提高儿童的自信心和积极性,促进语言和社交能力的发展。
总而言之,语音矫治结合口肌训练是一种有效的治疗功能性构音障碍的方法。
它能够综合、全面地改善儿童的发音能力,提高他们的语言和社交能力。
儿童言语矫治构音障碍的定量测量及治疗对策

声母直呼音节
对于听觉言语障碍患者进行构音训练时,应采 用声母本音和韵母连续快读,直呼音节,做到 一个音,一个口形。 要点是声母(本音)念得轻而短,紧接着念带 上声调的韵母,快速连读,气流不能中断。
对听觉言语障碍儿童,手指语同步辅助。
声母直呼音节
以“dà(大)”为例:
–先摆好“d”的发音部位(指式同步 d), –在发“d”的瞬间(声母本音),紧接着发
[i-I-A-A] [a-A-I-I]
舌重读治疗
言语产生过程中舌的运动同样是非常重 要的,与元音构音有关的最为重要的舌 部运动是舌在前后两个位置间的运动转 换。
[i-I-U-U] [u-U-I-I]
声母重读治疗
声母和单韵母、 复韵母、以及鼻韵母之间组合训练
声母+单韵母
ba-BA-BA-BA bo-BO-BO-BO bi-BI-BI-BI bu-BU-BU-BU ba-BO-BI-BU
测试方法
发/pa/音时,双唇紧闭,口腔张开 发/ta/音时,舌尖抵住齿龈,然后口腔张开 发/ka/音时,舌根隆起与软腭接触,口腔张开
/pataka/由三个音节所组成,发音时主要考察 唇、舌以及下颌的交替运动灵活度
口腔轮替运动速率的常模
(4-40岁)
构音障碍的治疗
构音障碍的治疗
放松训练 口部运动治疗 ¤ 构音重读治疗 ¤ 构音功能强化训练
“à”音(韵母带调),快速连读(指式同 步α), –不送气,直接构成“dà”音,显示的口形 也只有一个。
声母直呼音节 手指语
We do our best prepare all necessary affairs.
谢谢各位专家
软腭在言语构音中起着重要作用,它是 调整鼻咽腔和咽腔之间声学耦合的瓣膜 组织,软腭是形成鼻音和非鼻音的关键 结构。
构音障碍的诊断及康复治疗

构音障碍是一种影响言语产生的语音障碍,导致患者在发音和发声方面遇到困难。
以下是关于构音障碍的诊断和康复治疗的一般信息。
诊断构音障碍通常涉及以下步骤:
1. 评估言语产生:医生或语言治疗师会评估患者的言语产生能力,包括发音、语音流畅性、发声和呼吸控制等方面。
这可能包括口头测试、语音录音和观察患者的言语表达行为。
2. 确定构音障碍类型:构音障碍可以分为不同类型,如发音错误、发声困难、韵律和语音流畅性问题等。
医生会根据评估结果确定患者的构音障碍类型。
3. 排除其他原因:医生还会排除其他可能引起语音障碍的原因,如听力损失、神经系统疾病或口腔结构异常。
一旦确诊为构音障碍,康复治疗可以帮助患者改善发音和发声能力。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康复治疗方法:
1. 语音治疗:语音治疗师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训练计划。
治疗可能包括口腔肌肉锻炼、发音练习、舌位训练、调音训练和呼吸控制练习等。
2. 音韵意识训练:音韵意识训练旨在帮助患者更好地理解和区分语音中的音素和音节。
这可能包括声音辨别任务、音节分析练习和韵律模仿等。
3. 声带和呼吸训练:对于发声困难的患者,声带和呼吸训练可以帮助改善呼吸控制和声带振动。
这可能包括吸气、呼气和声带振
动练习等。
4. 家庭和社区支持:康复治疗通常需要患者的家人和社区成员的支持和参与。
家庭成员可以学习如何有效地与构音障碍患者交流,并提供日常生活中的支持和机会。
康复治疗的具体内容和方法会根据患者的个体情况和康复目标而有所不同。
最好咨询医生或专业康复团队以获得个性化的建议和指导。
构音障碍的语言康复训练

构音障碍的语言康复训练
概述:
构音障碍是指由于口腔结构、神经肌肉系统等多种原因导致的语音发声及调节困难。
构音障碍的语言康复训练是通过对言语运动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修正发音错误,改善言
语表达能力,使患者能够达到良好的语音能力。
训练步骤:
1. 评估:对患者的口腔运动及发音进行评估,确定存在的发音错误类型及程度。
2. 制定个性化训练方案:根据患者的发音错误类型和程度,制定个性化的训练方案。
通常包括拼音练习、音韵分析、口腔肌肉锻炼等多种训练方式。
3. 给予正面反馈:在训练过程中,鼓励患者给予正面反馈,帮助他们保持信心并逐
步改善发音错误。
4. 持续性训练:长期的康复训练是非常重要的,在训练过程中必须保持耐心,坚持
不懈。
训练方法:
1. 语音车轮:以人眼不可见的速度,在大声说出一个单词后,迅速地用舌尖点按一
个防滑板。
这种练习可以提高舌头的灵活性和敏捷度。
2. 语音对比练习:通过对比正确发音和错误发音,多次练习,使患者能够感受到发
音的区别,达到准确的发音。
3. 造影术:对有喉部障碍的患者进行喉部造影,观察喉部肌肉运动情况,帮助患者
可以更清晰地了解自己的发音错误,更好地进行训练。
4. 唇齿运动练习:让患者通过多种口型的练习,如嘴巴张闭等运动,锻炼唇齿肌肉
的力量和协调性,从而改善语音问题。
总结:
构音障碍的语言康复训练需要精确和细致的操作,而且需要配合患者日常的生活规律
和饮食习惯,才能取得满意的效果。
对于患者来说,通过久久不停的训练和耐心的努力,
最终能够获得良好的语音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儿童功能性构音障碍的言语治疗及效果分析
钟云莺,李维君,邹时朴
(江西省儿童医院儿保科,江西南昌330006)
摘要:目的 探讨儿童功能性构音障碍的病因、治疗方法及疗效。
方法 分析10例功能性构音障碍儿童的临床资料。
结果 构音检查显示g、k、h为最常见的错误音,最常见的错误方式是置换与歪曲。
10例患儿经训练后9例痊愈,1例明显改善。
结论 儿童功能性构音障碍的疗效是显著的,以学习小组的形式进行语言矫治是一种值得提倡的好方法,同时儿童言语障碍的防治工作亟待加强。
关键词:功能性构音障碍;儿童;言语治疗;疗效
中图分类号:R7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2294(2004)02-0106-02
在各种语言异常患者中,儿童构音障碍所占的比例最高,且大多数为功能性构音障碍。
这不仅严重影响儿童的语言表达能力,还将影响儿童的社会适应能力,导致儿童自卑、胆怯等不良性格的形成。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0例患儿,男性5例,女性5例,年龄3.6~12岁。
均因口齿不清而来我院就诊,经口腔科、耳鼻喉科、神经科门诊检查未发现异常体征,转至儿保科语言障碍门诊。
1.2 评价
对每例患儿采集病史,填写语言发育问卷,诊断性智力测试,构音检查。
1.3 言语治疗
10例患儿全部采用门诊语言训练指导。
医生以小组(类似构音错误的儿童3~4人为一组)或一对一的方式对儿童进行矫治,每周1次,每次30~60min。
言语治疗的内容包括口腔功能训练、听觉辨认、构音训练[1]。
具体步骤为对于口腔功能差的儿童,首先要通过增加口腔本体感(手、硅胶牙刷按摩口腔),增强口腔肌肉力量(鼓腮、吹泡泡、圆唇、吸管吸食),提高口腔协调运动(舌操、轮替运动)等方法来改善其口腔功能,然后再针对目标音进行口型练习。
对于个别音构音错误的患儿,可针对目标音直接进行口型练习,如在矫治双唇音(b、p、m)时,令小儿圆唇;在矫治舌尖音(d、t、n、l)时,教小儿用舌尖把空心的圈圈糖顶在上颚的最前端;在矫治舌根音(g、k、h)时,让小儿体会漱口时的感觉,同时采用视觉、听觉反馈(照镜子、听录音、看口型等)使其认识自己的发音问题,一旦儿童能够完全辨认清楚发音的错误后,就可以进入构音训练阶段。
即通过模仿诱发目标音正确的构音动作,逐渐导出正确发音,再过渡到单音节至多音节的组合,选择的音节应该是无意义的,这样可使儿童放弃以前错误发音的习惯。
掌握了无意义音节后,可选用一些含有目标音的关键词,用模仿或组词补充等方法,将目标音进行重新配置(目标音可放在词头、词中、词尾),反复练习,自我修正,并利用句子、儿歌、诗词巩固目标音。
个别音的构音障碍训练起来较容易,1~2次就可以解决问题。
当有较多发音错误时,治疗的关键就是要能够准确、系统地评价,找出错误构音的特点,选择辅音发育进程中最早出现、最易引发的音作为目标音。
每周训练视儿童情况纠正1~2个错误音,训练后布置家庭作业,要求家长每天在家协助孩子训练30min。
目的是强化和巩固在门诊已获得但还不成熟的构音技能,直至熟练应用。
2 结果
10例患儿构音器官检查均无异常,智商正常,构音错误已固定化,且症状持续半年以上,因此全部诊断为功能性构音障碍。
其中3例有家族史。
从附表中可以看出g、k、h是患儿最常见的错误音,其次为d、t、l,置换与歪曲是最常见的错误方式(见附表)。
10例患儿中9例经过3~8周不等的训练已全部纠正。
1例年龄最小的患儿经6周的训练,已明显改善,但因年龄小,在家中训练依从性差,未能坚持而终止。
收稿日期:2003-02-16
附表 10例患儿构音检查结果
编号年龄性别主要错误音错误音个数错误方式
1 3.6女dtxzcszhch8歪曲置换
27男hknxcchsh7省略置换
312男nhgkr5置换
46女gk2置换
56女lgkzhchsh6歪曲置换
64女nftqs5歪曲置换
75男dtrxsh5歪曲置换
86男ngk3置换
95女ldth4省略置换107男lqkzhsh5省略置换
3 讨论
功能性构音障碍是指构音器官的形态及运动机能无异常,有正常的听力,语言发育达4岁水平以上,构音错误呈固定状态[2]。
导致功能性构音障碍的原因目前并不十分清楚,认为与环境因素、心理因素和错误的学习因素有关[2]。
本文有2例讲4种方言,1例讲3种方言,且父亲为口吃,2例讲2种方言,还有2例患儿的父亲口齿不清,其中1例患儿的姑姑也口齿不清。
这样的语言环境均有碍于儿童的语言发育。
功能性构音障碍的疗效是显著的。
本文10例患儿9例痊愈,1例好转,也充分说明了这一点。
但其仍有较高的发病率[3]不能不引起儿科医生和教育工作者的关注,至少可以说明两点,一是家长根本没有意识到孩子构音问题的危害性,认为长大后自然会好转,错过了治疗时机,而使错误发音固定下来,影响了日常的交流和学习;二是相应的医疗部门甚少,从事言语治疗的医生也为数不多,即使家长有这方面的要求,也无所适从。
因此,儿童言语障碍的防治工作亟待加强。
为了获得疗效,在言语治疗中,营造一个轻松愉快的训练环境,采用趣味性、多样化的治疗方法吸引儿童的注意力也是必不可少的。
我们的体会是根据孩子的性格和构音特点3~4人为一小组,以学习小组的形式进行矫治。
特别对性格内向的儿童,因为有同伴,他们克服了在医生面前紧张、畏惧的心理。
在一个轻松愉快的环境中训练,孩子们互为老师,指出对方的错误,使儿童确信自己构音有问题,应该解决。
在矫治中,接受能力快的儿童得到了同伴的羡慕和家长们的称赞,更加自信;接受能力慢的儿童受到同伴示范效应的影响,训练起来更加刻苦,家长也更有信心;同时家长们在一起还可以相互交流训练经验,取长补短。
因此,以学习小组的形式进行语言矫治不失为言语治疗中的好方法,值得提倡。
参考文献:
[1] 金星明.儿童言语语言障碍的临床治疗进展[J].中国儿童保健
杂志,2002,10(5):328-329.
[2] 冯定香,李胜利.功能性构音障碍的语言治疗[J].中国康复理
论与实践,1998,4(2):64-66.
[3] 赵亚茹,郗春燕.对2316例小学生言语障碍的调查[J].中国公
共卫生,1997,13(2):104.
(责任编辑:徐亚利)
(上接第105页)
予后有着重大的关系。
完全缓解率也很低,主要是年龄小,存在较多的危险因素[4]。
再加上经济困难,化疗疗程不足,随访工作做的差,完全缓解率与兄弟医院相比低。
细胞类型,本组患儿急淋占60%,急非淋30%,慢粒10%,慢粒在婴幼儿白血病中并不少见,予后较其它两型差。
本文有10例作了染色体的脆性部位检查,发现有9例(90%)染色体发生畸变,与正常对照(畸变率2%),有显著性差异,同时发现12个脆性部位,其中3个脆性部位与癌基因同在一个位点上。
这些脆性部位介于自发地或在致癌剂的作用下发生断裂,染色体重排,促使癌基因表达的可能。
因此,脆性部位的出现,表明染色体的稳定性差,予后就不好。
参考文献:
[1] 中华医学会儿科学会血液学组,中华儿科杂志编辑委员会.小
儿急性白血病诊疗建议[J].中华儿科杂志,1987,(3):177-
179.
[2] 王跃平,易静燕,应大明,等.婴幼儿急性白血病36例临床分析
[J].临床儿科杂志,1988,6(1):285.
[3] 曾毓华,张晓珍,钟小红,等.小儿急性白血病染色体脆性部位
与临床分析[J].江西医学院学报,2003,(6):98-99.
[4] 中华医学会儿科学会血液学组,中华儿科杂志编辑委员会.婴
儿急生淋巴细胞白血病诊疗建议[J].中华儿科杂志,1999,
(5):305-307.
(责任编辑:徐亚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