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肌腺症的中医药治疗现状
中医调理子宫腺肌症的有效疗法

中医调理子宫腺肌症的有效疗法子宫腺肌症是一种常见的妇科疾病,主要表现为子宫内膜异位、子宫腺肌增生和子宫腺肌疤痕形成。
对于子宫腺肌症的治疗,中医具有丰富的经验和有效的方法。
本文将介绍几种中医调理子宫腺肌症的有效疗法。
一、针灸疗法针灸是中医常用的治疗方法之一,具有疏通经络、调节气血、促进血液循环的作用。
对于子宫腺肌症患者来说,针灸可以通过调整体内的阴阳平衡,缓解内分泌失调、经期不调、痛经等症状。
常用的针灸穴位包括足三里、关元、气海等,可以在专业中医的指导下进行针灸治疗。
二、中药治疗中药在调理子宫腺肌症方面也具有独特的优势。
常用的中药包括桃仁、丹参、当归等,这些中药具有活血化瘀、调理月经、缓解疼痛等作用。
患者可以通过中药汤剂、中药调理剂等方式服用中药,根据自身情况调整剂量和疗程。
三、食疗调理中医强调饮食与健康的关系,对于子宫腺肌症的调理也有所建议。
例如,建议患者多食用富含纤维的食物,如蔬菜、水果、全谷类等,以促进排便顺畅,防止大肠压迫子宫。
同时,还可以适量摄入富含维生素E的食物,如麦胚油、花生等,以改善子宫血流,缓解子宫腺肌症症状。
四、情绪调理中医认为,情绪与病症密切相关。
子宫腺肌症患者常常出现情绪不稳定、易怒、焦虑等症状,这可能会加重病情。
因此,情绪调理对于子宫腺肌症的治疗至关重要。
可以通过心理咨询、心理疏导等方式帮助患者调整情绪,保持心情愉快。
总结起来,中医调理子宫腺肌症的有效疗法包括针灸疗法、中药治疗、食疗调理和情绪调理等。
患者在接受中医治疗时应当选择正规的中医机构,遵循医生的指导,坚持治疗,并配合良好的生活习惯和饮食调理。
通过综合调理,可以提高子宫腺肌症的治愈率和缓解症状的效果。
子宫腺肌症的中医辨证治疗(健康前行,医路护航)

本文极具参考价值,如若有用请打赏支持,谢谢!
子宫腺肌症的中医辨证治疗(健康前行,医路护航)
子宫腺肌症属于中医的“痛经”、“月经过多”、“经期延长”等病。
从中医学的角度而言,痛经、月经失调、症瘕等都与瘀血内阻有关,而血瘀的形成又与寒凝、气滞、痰湿等致病因素有关。
子宫肌腺病多继发于产后、人工流产、诊刮术后,由于产后或术后正气损伤,抵抗力降低,容易感受寒邪形成寒凝血瘀;或出现情绪波动,肝气郁滞,从而形成气滞血瘀;或出现体内津液运行失常,积聚成痰湿,阻滞血液的流行,而形成痰凝血瘀。
因此,是血瘀为患,属于实证,但病程延久,失血耗气,又导致气血虚弱,而转成虚实夹杂证。
在治疗方面,既要以活血化瘀为原则,又要针对瘀血形成的原因及虚弱的程度,予以兼顾。
例如:气滞血瘀证主要表现为经期小腹胀痛或痉挛性疼痛,拒按,伴有心烦易怒,胸胁及乳房胀痛,月经量多或行经时间延长,子宫增大,舌有瘀点,脉弦涩。
治疗应予疏肝理气、化瘀消症为主,可选用香棱丸加味。
药如:木香、青皮、川楝子各10克,丁香6克,三棱、莪术、枳壳、郁金、水蛭、元胡各15克。
腹痛剧烈者还可加乳香、没药各15克;月经量多者去水蛭,加炒蒲黄30克;兼气虚者加生黄花20克,太子参、炒白术各30克。
痰凝血瘀证表现为小腹疼痛拒按,月经量多而稀,有血块,并见胃脘胀满、呕恶欲吐,子宫增大。
平时可有带下量多,色白质稠。
舌苔白腻,脉沉滑。
治法用涤痰除湿,化瘀消症,可选取开郁二陈汤合活络效灵丹加减。
药如:半夏、陈皮各10克,茯苓、白芥子、当归、紫丹参、三棱、莪术、郁金各15克,川穹20克。
疼痛剧烈。
子宫腺肌症中药治疗

子宫腺肌症中药治疗子宫腺肌症中药治疗子宫腺肌症中药治疗,子宫腺肌症的治疗方法有很多,中药治疗子宫腺肌症是目前比较安全也是非常有效的方法。
专家介绍,子宫腺肌症是女性妇科疾病中非常多见的一种子宫疾病,发病人群每年都有增加,而且发病人群年龄比较广泛,主要以30-50岁之间的女性为多见,子宫腺肌症属于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一种特殊类型,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治疗方法有很多,中医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是比较安全也是非常有效的方法。
子宫腺肌症中药治疗现如今,中药治疗子宫腺肌症的药物确实不少,中医一般经过内服来调理,子宫腺肌症的主要病机是血淤,所以中医根据不同的病机,采用温经散寒,益气补血,化痰消淤,软坚散结之法,佐以扶本培正,从而达到调剂脏腑的功能,促进代谢;也可采用药物进行热敷,借助温热之力,使药性经过皮毛腠理,由表进里,依循经脉,最终抵达脏腑,从而使经络疏通,寒气消散,气机畅通,消肿镇痛,脏腑的阴阳得到有效调剂,从而达到治病目的。
纯中药制剂中医古方桂苓宫膜贴经诸药炮制而成,茯苓可行水利湿、健脾宁心,三七可化瘀止血、活血定痛,益母草、桂枝能活血调经、补益精血,再加上贝母、桃仁、穿山甲消肿止痛的功效,可在短时间内促进子宫内膜的血液循环,消除体内瘀血,使增生的组织逐渐变软,最后散结消肿,使子宫内膜逐渐恢复正常功能,同时能活血调经、补益精血,从而增强自身免疫能力,达到彻底治愈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目的。
其是徐清宣堂制药,方内由多味纯天然药材精制而成,使用安全方便,无任何刺激与副作用。
长期以来,治愈患者无数,受到了众多患者的好评,被誉为是中医治疗子宫腺肌症的最佳良药!中医治疗优势中医治疗可免除手术给患者带来的心理压力及精神负担,调节内分泌,强增免疫等,服药方便,不开刀,不伤元气,不住院,痛苦风险小,不影响工作,学习和生活,而且费用低,显效快。
但是,并不是所有情况都适合中医治疗。
所以,具体诊疗方法应遵医嘱,切勿盲目用药,避免药物带来副作用诱发其他病症。
中医治疗腺肌症,效果就看这里!

中医治疗腺肌症,效果就看这里!中医治疗腺肌症,效果就看这里! (2019-01-02 14:37:10)转载▼这次,你将真正了解中医治疗腺肌症,了解中医治疗子宫腺肌症的实际效果,看完后,也许你对中医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有不一样的认识。
对于腺肌症,我们基本都不缺乏常识性的知识,所以那些面上的东西就不多说了。
中医治疗腺肌症,既要考虑既往的病因,又要针对当前辨证,并采用的是辨证与辨病相结合的方法。
这是真正的中医治疗方法,四诊和中医的气机辨证对于腺肌症患者是不能丢弃的,否则就是丢了中医的根本。
在临床上,我们使用李文玲的中医葫芦灸定向透药疗法治疗腺肌症,效果是令人满意的,这主要是体现在对患者的严重的经期(前后)的疼痛上,更体现在了对于子宫体积的减缩上。
对于保守治疗,葫芦灸定向透药疗法对腺肌症的两个最大的症状,效果都是十分明显的。
先别着急,慢慢往下看。
很多患者问我们,腺肌症你们中医能治好吗?治好需要多长的时间啊?中医治疗腺肌症费用多少,多少钱啊?我给大家具体的回复一下,至少对你以后在使用中医治疗腺肌症这条路上有所帮助,但愿如此吧。
在最早之前,我们也曾经使用过中药、针灸(包括艾灸了)甚至耳穴、膏药等方法,但是,除了暂时能缓解疼痛外,疗效甚微,最终在李文玲老师的亲自教授下使用了葫芦灸定向透药疗法,避免了患者长期口服中药带来的肠胃副作用和对肝肾的伤害,而且在效果(疗效)上是单纯使用针灸(毫针)和膏药不可比拟的。
中医治疗腺肌症,在效果上达到减少和控制病灶的扩张,痛经得到控制,宫体得到一定的减缩,能够不影响正常的日常生活,就可以了。
如果非要拿B超诊断看看内膜细胞到底在肌层还有没有,那么还是使用西医的完全治愈大法子宫全切吧。
子宫腺肌症是一个慢性病,衡水中医李文玲老师说,治疗有效的时间长短和疗效,因人而异,病人之间没有参照性,个体差异不同,是不一样的。
腺肌症的葫芦灸定向透药治疗较为昂贵,但并非不差钱都能做,需要对患者做综合的诊断,比如合并腺肌瘤或子宫肌瘤以及其他症状。
治子宫腺肌症的中药方剂

治子宫腺肌症的中药方剂说到治子宫腺肌症,大家可能会觉得有点陌生,但其实这也是很多女性朋友的“老朋友”了。
简单说,就是子宫的内膜长到不该长的地方,搞得身体不舒服,甚至疼得要命。
咱们得找点中药方剂来对付这个“老朋友”,让它安分守己,不再捣乱。
古老的中医智慧在这方面真是相当有一套,很多方剂都是能让人感受到中医的魅力。
得说说这个“痛经”的问题。
痛经,简直是女性的“定时炸弹”,每个月来一次,有时还得提前预报一下,真让人哭笑不得。
这时候,中药方剂就派上用场了。
比如“桂枝茯苓丸”,这名字听着就挺有诗意,是吧?它的主要成分有桂枝、茯苓、白芍等。
桂枝是个好东西,能疏散寒邪,活血化瘀,让你温暖起来,打个小怪兽。
而茯苓就像个温柔的守护者,能健脾利湿,帮助身体排毒,真是让人如沐春风。
再说到“桃核承气汤”,这个方子可不能小看哦。
桃核听着是不是有点可爱,简直就是为你量身定做的。
桃核的作用主要是活血,能够帮助减轻疼痛。
而承气汤中的大黄,那可真是一位“大将军”,专门对付血瘀,真是非常给力。
用这个方剂,就能让你痛得轻松些,真心推荐。
再有就是“当归芍药散”,这个名字听着就有点诗情画意,简直就像是一首小曲儿。
它里面的当归和白芍就像是一对好搭档,互相帮衬着,调和身体里的气血。
这个方子适合那些总是觉得肚子不舒服、脸色暗淡的姑娘们。
它能让你感觉到一种从未有过的轻松,仿佛云朵都在你的身边飘荡。
除了这些,还有“益母草”,这也是个不错的选择。
益母草,顾名思义,对母亲身体特别好。
它能够调理女性的生理周期,缓解疼痛,真是个好帮手。
很多人喝了之后,感觉就像是被春风拂面,心情一下子变得明亮了,痛苦的日子似乎都被抛到脑后。
当然了,中药讲究的是辨证施治,不同的人,症状和体质都不一样。
所以说,咱们还是得去找个专业的中医师咨询一下,根据自己的情况来选方子。
千万别图省事,随便拿药。
中医就像是一把钥匙,得对症下药,才能打开健康之门。
不过,除了吃药,平时也要注意调养身体,保持好的作息,饮食上少吃寒凉的东西。
中药治疗子宫腺肌症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中药治疗子宫腺肌症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郑雪莹;王信鸿;王素霞
【期刊名称】《山西中医》
【年(卷),期】2024(40)5
【摘要】子宫腺肌症的发病机理目前尚不明确。
总结近十年来中医药治疗子宫腺肌症的作用机制,认为与免疫炎症反应、新生血管异常及激素水平、细胞增殖与凋亡、血液流变等方面相关,可为中医治疗子宫腺肌症提供理论依据。
【总页数】3页(P65-67)
【作者】郑雪莹;王信鸿;王素霞
【作者单位】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杭州市中医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11.74
【相关文献】
1.子宫动脉栓塞治疗子宫肌瘤和肌腺症的临床研究进展
2.米非司酮联合地屈孕酮序贯治疗子宫腺肌症患者的临床效果及作用机制研究
3.暖宫消癥散结汤联合中药灌肠治疗子宫腺肌症疗效及对患者痛经症状积分、子宫内膜厚度和血清CA_(125)水平的影响
4.散结镇痛胶囊治疗子宫腺肌症的临床疗效及作用机制
5.地诺孕素治疗子宫腺肌症痛经患者的临床效果及其作用机制研究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中医如何治疗子宫腺肌症

中医如何治疗子宫腺肌症子宫腺肌症是一种常见的妇科疾病,给很多女性带来了痛苦和困扰。
在中医领域,对于子宫腺肌症的治疗有着独特的理论和方法。
中医认为,子宫腺肌症的发生与气滞血瘀、寒凝血瘀、痰湿瘀阻等因素密切相关。
气血运行不畅,瘀滞于子宫,导致胞宫脉络不通,从而引发疼痛、月经失调等症状。
在治疗方面,中医主要采用中药调理、针灸推拿、食疗等综合方法。
中药调理是中医治疗子宫腺肌症的重要手段之一。
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和体质,中医会开出相应的方剂。
比如,对于气滞血瘀型的患者,常用的方剂有膈下逐瘀汤,以达到活血化瘀、行气止痛的效果;对于寒凝血瘀型的患者,则可能会使用少腹逐瘀汤,温经散寒、化瘀止痛;而对于痰湿瘀阻型的患者,会选用苍附导痰丸合桃红四物汤加减,以化痰祛湿、活血化瘀。
除了内服中药,中药灌肠也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式。
通过直肠给药,药物可以直接作用于盆腔,提高局部的药物浓度,增强疗效。
针灸推拿在子宫腺肌症的治疗中也发挥着一定的作用。
针灸可以通过刺激穴位,调节气血运行,缓解疼痛。
常用的穴位有关元、气海、中极、子宫、足三里、三阴交等。
推拿则可以通过按摩腹部和腰部的穴位,放松肌肉,改善血液循环。
食疗在中医治疗中也不容忽视。
患者可以适当多吃一些具有活血化瘀、温经散寒、化痰祛湿作用的食物。
例如,山楂、桃仁、红花等具有活血化瘀的作用;生姜、肉桂等能温经散寒;薏米、茯苓等有助于化痰祛湿。
在治疗过程中,中医还非常注重患者的情志调节。
子宫腺肌症患者往往因为疾病的困扰而产生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
中医认为,情志不畅会影响气血的运行,加重病情。
因此,医生会鼓励患者保持心情舒畅,避免过度紧张和焦虑。
此外,生活习惯的调整对于子宫腺肌症的治疗也非常重要。
患者要注意保暖,避免受寒;经期要避免剧烈运动和性生活;饮食要规律,避免食用生冷、辛辣、油腻的食物。
需要注意的是,中医治疗子宫腺肌症需要一定的时间,患者要有耐心,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
同时,对于病情较为严重的患者,可能需要中西医结合治疗,或者在必要时进行手术治疗。
子宫腺肌症最好的治疗方法

子宫腺肌症最好的治疗方法首先,对于轻度的子宫腺肌症患者,可以通过药物治疗来缓解症状。
常用的药物包括口服避孕药、黄体酮、非类固醇抗炎药等。
这些药物可以帮助调节激素水平,减轻疼痛,控制月经不规律。
同时,还可以通过中药调理来改善身体的整体状况,增强免疫力,减少病情复发的可能性。
其次,对于中度和重度的子宫腺肌症患者,手术治疗是比较常见的选择。
目前,腔镜手术是治疗子宫腺肌症的主流手术方式。
通过腔镜手术,可以清除异位生长的子宫内膜组织,减少病灶,改善症状。
此外,对于部分患者,还可以考虑行子宫肌瘤切除术或子宫切除术,来彻底解决病情。
除了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外,一些辅助治疗方法也可以帮助患者缓解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例如,针灸、艾灸、理疗等中医疗法,可以帮助调理身体,缓解疼痛。
此外,一些运动疗法,如瑜伽、普拉提等,也可以帮助患者增强体质,缓解症状。
总的来说,子宫腺肌症的治疗方法因人而异,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来选择。
在接受治疗的过程中,患者还应该注意调整生活方式,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避免劳累和情绪波动,有助于提高治疗效果。
同时,定期复诊也非常重要,及时发现病情变化,调整治疗方案。
在选择治疗方法时,患者应该听从医生的建议,不要盲目跟风尝试各种方法。
同时,也要保持乐观的心态,积极配合治疗,相信一定能够战胜疾病,重拾健康。
总之,子宫腺肌症是一种需要长期治疗和调理的疾病,患者应该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并在治疗过程中注重日常护理和生活调理,以期获得更好的治疗效果。
希望所有患者都能早日康复,重拾健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中医学, 2018, 7(3), 225-229Published Online May 2018 in Hans. /journal/tcmhttps:///10.12677/tcm.2018.73037The Status Quo of TCM Treatmentof AdenomyosisXuanhui Song, Jinrong Fu*Shanghai Longhua Hospital, Shanghai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ShanghaiReceived: May 15th, 2018; accepted: May 23rd, 2018; published: May 30th, 2018AbstractAdenomyosis’s primary symptoms are dysmenorrhea and infertility, seriously affecting the pa-tient’s life quality, most physicians believe that blood stasis, mainly caused by qi deficiency, qi stagnation, and damp-heat, could be treated by self-made or classical prescriptions. At the same time, the external therapy of TCM has achieved good results in clinical practice. The author re-views the literatures on TCM treatment of the disease in the past ten years.KeywordsAdenomyosis, TCM, External Therapy子宫肌腺症的中医药治疗现状宋宣慧,付金荣*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上海收稿日期:2018年5月15日;录用日期:2018年5月23日;发布日期:2018年5月30日摘要子宫肌腺症以痛经、不孕为主症,严重影响了患者生活质量,多数医家认为气滞、气虚、湿热等原因导致的“瘀血内停”为主要病因病机,以自拟方或成方进行辩证治疗。
与此同时,中医外治法在临床中也取得了良好疗效。
笔者通过在CNKI数据库检索肌腺症、中医、观察等关键词查阅了近十年来中医药治疗本病的文献,以下做一综述。
*通讯作者。
宋宣慧,付金荣关键词肌腺症,中医,外治Copyright © 2018 by authors and Hans Publishers Inc.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International License (CC BY)./licenses/by/4.0/1. 引言子宫肌腺症是由子宫内膜的腺体与间质侵入子宫肌层生长所引起的种良性疾病,常见于30~50岁经产妇[1]。
西医以手术治疗为主,其手术治疗创伤大且副作用明显,术后容易形成盆腔粘连、远期并发症主要为流产、早产或者妊娠期间子宫破裂[2]。
而中医药治疗疗效确切,在保守治疗中占有重要地位。
2. 病因病机依据本病的临床表现,子宫肌腺症当属中医“癥瘕”、“痛经”、“不孕”、“崩漏”[3]等范畴。
《景岳全书•妇人规》曰:“瘀血留滞作症,唯妇人有之,其证则或由经期,或由产后,凡内伤生冷或外受风寒,或患怒伤肝,气逆留血;或忧思伤脾,气虚而滞;或积劳积弱,气弱不行。
总由血动之时,余血未净,而有所逆,则渐以成癥矣。
”这段论述指出了由外感、七情、气虚等原因所致多种病因所致“瘀血”引起“不通则痛”而发为痛经,治疗多以“活血化瘀”为大法,辅以软坚散结等治法。
蔡氏认为本病致病有三大原因:一是经期产后房事不节,败精浊血混为一体;二是人流、剖腹产术后,损伤冲任及胞宫,瘀血留滞胞络、胞宫;三是邪毒侵袭稽留不去,致寒热湿瘀阻,总体辩证以“肝郁气滞、瘀血阻络”为主,治疗以活血祛瘀,疏肝散结[4]。
肖氏提出“阳气不足,寒凝血瘀”是子宫肌腺症的主要病机之一,并据病机特点采用温经通络,化瘀行气止痛之法[5]。
朱氏认为本病病机属“气血失调,瘀血阻滞,积久成癥”[6]。
综上所述,多数医家认为“血瘀”为本病重要的病因病理。
3. 辩证分型众多医家认同子宫肌腺症的根本为“瘀血内停”,但本病可依据虚实不同的病机辩证为气滞血瘀、寒湿凝滞、湿热瘀阻、气血虚弱、肝肾亏损等[7]。
①气滞血瘀证:《血证论》曰:“瘀之为病,总是气与血交结而成,须破血行气以推除之”,指出气滞可能是导致血瘀的原因。
②寒湿凝滞证:《妇人大全良方》云:“妇人腹中瘀血者,由月经闭积或风寒凝瘀久而不消,则为积聚癥瘕类”,认为寒湿凝滞所致瘀血为癥瘕病因。
③湿热瘀阻证:《金匮要略》认为湿热之邪易阻碍气机、胶着难化,气滞则血瘀,所以常见湿热夹杂瘀血而致癥瘕[8]。
④气血亏虚证:张景岳认为素体虚弱,或忧思伤脾,生化失源,气血亏虚,运血无力,血行不畅。
瘀血停聚,渐积成癥[9]。
⑤肝肾亏损证:夏桂成[10]认为肾阳不足,冲任通畅乏力,经血凝结为本病基本病机。
其他:痰瘀互结证、肾虚痰瘀证等。
4. 专病专方多数学者根据自己临床经验,以辨病为主,临床应用自拟方取得一定疗效。
韩凤娟[11]自拟理气活血方(元胡、乌药、木香、白芍、当归、香附、丹参各15 g,枳壳、柴胡、莪术、夏枯草各10 g)治疗气滞血瘀型肌腺症患者30例,痊愈0例,显效9例,有效13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73.33%。
李坤寅[12]自拟化瘀止痛方(三七、当归、五灵脂、没药、广木香、香附各10 g,延胡索、宋宣慧,付金荣乌药、白芍、浙贝母各15 g,甘草6 g,猫爪草20 g)从分子生物学角度研究发现化瘀止痛方及其拆方、主要化学成分能提高细胞的凋亡率,降低前列腺素系列、缩宫素受体、雌激素受体的表达。
赵瑞华[13]观察了57例以痛经为主症的肌腺症患者,辩证其中属寒凝血瘀症者41例,占比71.9%,从“气无形不能结块,结块者必有形之血也”出发,自拟温阳活血汤,主要药物:桂枝、白芍、盐芦巴子、醋莪术、皂角刺各15 g,丹参、鸡内金各20 g,薏苡仁30 g,取得良好疗效。
王阿丽[14]以自拟方丹昆散结饮治疗30例以痛经为主证的子宫肌腺症患者,比较前后症状,痛经改善率为96.7%。
目前来看,众多医家根据临床经验所创自拟方用药准确,疗效良好。
5. 成方治疗因古代文献对本病早有认识,多数学者采用成方治疗本病,取得一定疗效。
少腹逐瘀汤王清任创此方治疗瘀血为患的妇科多种疾病,《医林改错·少腹逐瘀汤》中说:“此方治少腹积块疼痛,或有积块不疼痛,或疼痛而无积块……或经血一月见三五次,接连不断,断而又来,其色或紫,或黑,或崩漏,兼少腹疼痛。
”陈霞[15]以少腹逐瘀汤化裁治疗肾虚痰瘀型子宫肌腺症的病患共20例,治愈2例,显效8例,有效8例,有效率90%。
补肾活血汤出自《伤科大成》,侣雪平[16]认为本病肾虚为本,血瘀为标,以补肾活血汤(熟地、杜仲、枸杞子、补骨脂、山萸肉、肉苁蓉各20 g,菟丝子30 g,当归、没药15 g,红花10 g,三棱、莪术各20 g)加减治疗子宫肌腺症患者共28例,痊愈1例,显效16例,有效7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达85.71%。
桂枝茯苓丸本方出自《金匮要略》,原文拟治疗妊娠胎动不安,漏下不止合并有腹中包块者。
后世应用本方不仅限于妊娠,凡妇人经、胎、产之疾属瘀血阻滞胞宫者,皆可用之。
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巨噬细胞、炎性细胞因子、促血管生成物质等的增加可能是子宫肌腺症的发病的重要因素,吴修红[17]认为桂枝茯苓丸能下调子宫内膜异位症大鼠腹腔液中IL-6和TNF-α水平,抑制中性粒细胞的溶酶体活性及吞噬功能,干预单核细胞和炎症细胞进入腹腔,通过此机制干预异位内膜的种植与粘附。
另有报道[18]发现桂枝茯苓丸可以降低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细胞外信号活化激酶(ERK)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抑制异位病灶周围新生血管的生长,使异位的内膜失去血液供给而失去活性致萎缩。
郭英等[19]收治62例子宫腺肌病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予以桂枝茯苓丸临证加味,对照组予以孕三烯酮胶囊口服,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71.88%,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6.67%,两组比较无明显差异,但桂枝茯苓丸加味治疗本病疗效确切。
6. 外治疗法中医内治法在保守治疗子宫肌腺症中具有重要地位,中医外治对本病的疗效亦很可观。
针灸法针灸疗法中,不论是灸法还是针刺法治疗本病皆有疗效。
唐纯志[20]采用艾灸法对照米非司酮治疗本病。
治疗组使用艾条雀啄灸联合灸架艾绒温和灸,1次/日,每次每穴艾灸20 min,每个月经周期连续治疗7 d。
对照组予米非司酮片内服,于月经第1日开始治疗,每次12.5 mg,每个月经周期连续服7 d。
共三个月。
治疗组收入29例,痊愈0例,显效6例,有效23例,有效率达100%,疗效与对照组有明显差异。
赵荣[21]以针刺法(主要取中极、子宫、足三里、三阴交等穴)为主治疗肌腺症痛经患者20例,临床痊愈12例,有效4例,无效4例,临床痊愈率为60%,总有效率为80%。
严红[22]等以针灸组(以针刺腹部中极、水道、天枢、曲骨、子宫穴为主)对照西药组口服达那唑治疗子宫肌腺症,针灸组33例,痊愈13例,显效17例,有效2例,总有效率达97.0%,西药组总有效率为72.7%,针灸组明显优于西药组(P < 0.05)。
吴玉敏[23]采用电针次髎、子宫穴对照口服去氧孕烯炔雌醇片治疗效果有明显差异,宋宣慧,付金荣治疗组收入40例,痊愈2例,显效30例,有效8例,总有效率100%。
中药灌肠法除了针灸传统疗法之外,中药灌肠法因其疗效迅速、直达病所等特点成为当下研究热点。
李红梅等[24]认为经前3天至月经结束时盆腔充血,行直肠保留灌注则使药液极易吸收,达到疏通气血、温经通络止痛目的。
以少腹逐瘀汤加减灌肠治疗肌腺症痛经患者32例,痊愈10例,占31.25%,好转18例,占56.25%,无效4例,占12.5%,总有效率为87.5%。
魏冬雪[25]为子宫腺肌症的32例患者采用少腹逐瘀汤直肠灌注治疗,观察治疗前后痛经情况,总有效率为87.5%。
7. 展望综上所述,中医中药采用多种方法(有丸、汤、灌、针灸等)治疗子宫肌腺症确有较好疗效,由此我们认为中医药治疗本病是临床上较为优越的保守疗法,且目前的临床观察中较少发现用药及外治法的不良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