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科学师范专业精选范文
生物类(生物科学等)专业毕业论文5篇范文

生物类(生物科学等)专业毕业论文5篇范文第一篇:生物类(生物科学等)专业毕业论文RLK基因遗传转化植株的筛选与鉴定生物技术专业指导教师摘要:番茄青枯病是严重影响番茄生产的病害之一,有“植物中的癌症”之称。
植物体中类受体蛋白激酶(Receptor Likekinase RLK)有提高抗逆性的功能,本研究利用分子克隆技术将辣椒中的。
基因转入番茄中,以期获得对青枯病具有抗性的番茄植株。
除了利用传统的形态学比较的方法外,本文主要利用PCR和RT-PCR技术对三个番茄品种的转基因植株的T1代进行转基因后的分子鉴定。
结果显示,三种转基因番茄经特异引物PCR后均能产生特异性条带,而且D-RLK-6号经RT-PCR后能够产生特异的条带,这表明目的基因都已经成功转入三种转基因番茄基因组内,并且能够顺利遗传给后代,另外D-RLK-6号的CaRLK基因能够顺利表达。
此研究将为番茄青枯病的防治提供重要的理论支撑。
关键词:番茄;CaRLK;分子鉴定;PCR ;RT-PCRThe Selection and Identification of CaRLK Transgenic Tomatoes PlantsTomato bacterial wilt is a serious disease affecting tomato production and it is called “the Cancer Abstract:of Plant”.The Receptor Likekinase(RLK)in plants can increase their resistance function.In this study, we used molecular cloning technology to transfer the CaRLK from pepper to tomato, hoping to obtain bacterial wilt-resistant tomato plants.In addition to using traditional methods, such as morphological comparison, we mainly used PCR and RT-PCR to identify the three varieties of transgenic tomato plants of T1 generation of D-RLK-2, D-RLK-6 and D-RLK-10.ResuLts showed that three transgenic plants afterthe process of PCR by specific primers were able to produce specific bands, and that the D-RLK-6 produced specific band after the process of RT-PCR by specific primers, suggesting that the CaRLK gene had been successfully transferred into transgenic tomato genome.This study will provide important theoretical support for th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tomato bacterial wilt.Key words :Lycopersicon escuLentumMill;CaRLK;Molecular identification;PCR;RT-PCR引言番茄(Lycopersicon escuLentumMill)别名西红柿,古名六月柿、喜报三元。
生物教师论文范文3篇

⽣物教师论⽂范⽂3篇⽣物实验三⽣教育论⽂⼀、渗透珍爱⽣命、仁善博爱理念,构建⼈与⾃然和谐发展的⽣态⽂明初中⽣物探究活动有很多需要从⾃然环境中捕捉⼩动物进⾏实验探究,在这些实验探究教学中我们就可以渗透珍爱⽣命的理念。
如在“探究影响⿏妇⽣活的环境因素”实验教学中,要求学⽣在课前观察⿏妇⽣活的环境,给捉回的⿏妇提供⼀个适宜的环境,体验⼈与其它⽣物在⽣物圈中是平等的,从⽽内化为⽣命是平等的宝贵理念。
在“探究酒精对⽔蚤⼼率的影响”实验教学中,和学⽣们⼀起观察⽔蚤在不同浓度酒精溶液中的⼼率,对不同浓度酒精中⽔蚤的⼼率进⾏对⽐,引导学⽣展开想象,联想⼈类活动造成的环境污染对各种⽣物的影响,促进学⽣保护⾃然的理念的形成。
在“分析凯巴森林被破坏的原因”探究活动中,指导学⽣先了解凯巴森林的变迁,然后分组讨论并分析凯巴森林中不同时期各种⽣物数量和⽣活质量的变化情况,通过分析,学⽣们知道了在1906年以前,凯巴森林处于⾃然发展阶段,各种⽣物之间由于⾷物关系相互控制,相互影响,使整个⽣态系统处于平衡稳定的状态;1906年以后,由于⼈们为了保护⿊尾⿅⽽⼤量捕杀狼,打破了⽣态系统的平衡,使整个凯巴森林遭受到严重的破坏。
从这个探究活动引导思考——⼈类不合⾃然规律的做法势必导致整个⽣存空间遭受严重的威胁。
如:⽬前⼈们为求经济效益⽽肆意破坏环境,不合理的引种,乱砍滥伐等都将导致⽣态环境的严重破坏,威胁⼈类本⾝。
在分析、讨论拓展后学⽣真正体会到仁善博爱的理念,理解到构建⽣态⽂明的重要性。
懂得了每⼀种⽣物都是⼤⾃然不可或缺的⼀员,只有我们都⾏动起来,保护⾝边的每⼀⽣命个体,尊重⽣命、保护⾃然环境,⼈与⾃然才能和谐发展。
⼆、渗透智慧⽣存、智待⽣存挫折理念,树⽴正确的⽣存观在“模拟⾃然选择”实验探究活动中,我们让学⽣们进⾏⾓⾊扮演,使⽤不同的道具进⾏取⾷模拟实验,通过模拟过程体验和结果对⽐,学⽣们认识到⾃然界中的⼀切⽣物总是向着适应环境的⽅向进化的。
生物教师自我介绍范文

生物教师自我介绍范文尊敬的校领导、亲爱的同事们、亲爱的学生们:大家好!我是新来到本校担任生物教师的XXX。
首先,我想借此机会向大家介绍一下自己。
希望通过这次自我介绍,大家能够更好地了解我,并与我建立起良好的师生关系。
我是XXXX年毕业于XXXX大学生物科学专业,获得理学学士学位。
在大学期间,我主修了细胞生物学、遗传学、生物化学等相关专业课程。
通过系统全面的学习,我不仅掌握了专业知识,还培养了自己的科研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在毕业设计中,我选择了研究植物的光合作用机制,通过实验和分析,我深入了解了植物光合作用的整个过程,为我后来的教学工作打下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毕业后,我选择了从事教育工作,我深知教师这一职业的责任重大。
教育事业是神圣而伟大的,我希望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培养和影响更多的学生,让他们获得知识的滋养和人生的指引。
我始终坚信“教育的本质是人的本质的培养,是人类精神的继承和发展”的理念,我希望通过我的教育工作,能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培养他们的科学精神和创新意识。
作为一名生物教师,我深深热爱着我的教学科目。
生物学是一门真实而有趣的科学,它关注生命的起源、发展和变化,关注生物体的结构和功能、生命的本质和规律。
通过生物学的学习,可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探究能力和创新能力。
我将以饱满的热情和严谨的态度,让学生在我的课堂上感受到生物学的魅力和实用性。
在教学中,我注重因材施教,注重启发式教学。
我会根据学生的兴趣、特点和学习能力,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
我相信,只有学生在主动参与学习的过程中,才能真正掌握和理解所学知识。
所以,我会让学生通过实验、观察、调研等各种方式,亲身体验生物学的魅力,培养他们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此外,我也非常注重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德育教育。
我会组织学生进行各种实践活动,如实验操作、科研课题、生物观察等,让学生动手实践,锻炼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
生物教师自我介绍范文

生物教师自我介绍范文1. 教育背景我毕业于国内知名的师范大学生物科学专业,拥有扎实的生物学科知识和教育理论基础。
在校期间,我不仅深入学习了生物学的各个分支领域,还积极参与教育实习和课题研究,为日后的教学生涯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 教学经验自2015年起,我开始在一家知名中学担任生物教师,负责初中和高中生物课程的教学工作。
在这七年的教学过程中,我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教学方法和风格。
我善于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兴趣爱好设计教学内容,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知识。
3. 教学理念我坚信,教育应该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为目标,注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在教学过程中,我始终关注学生的需求,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维能力。
我提倡探究式学习,鼓励学生主动思考、勇于创新,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 课外辅导除了正常的课堂教学外,我还积极参与课外辅导工作。
我利用课余时间为学生提供一对一的辅导,帮助他们解决学习中的困惑和难题。
同时,我还组织开展了多种形式的生物课外活动,如生物实验比赛、生物知识竞赛等,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和展示平台。
5. 持续学习作为一名教师,我深知持续学习的重要性。
我不断关注生物学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和教学方法,积极参加各类学术研讨会和培训活动,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
我相信,只有不断学习、不断进步,才能更好地为学生服务。
6. 团队合作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我始终注重与同事们的交流与合作。
我积极参与学校的教研活动和备课组活动,与同事们共同探讨教学问题、分享教学经验。
通过团队合作,我们不仅提高了自己的教学水平,也为学生创造了更好的学习环境。
7. 教学风格我的教学风格以严谨、生动、有趣著称。
在课堂上,我注重知识的系统性和条理性,通过生动的案例和形象的比喻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概念。
同时,我善于运用幽默的语言和丰富的表情动作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知识。
生物师范专业教育实习总结(优秀5篇)

生物师范专业教育实习总结(优秀5篇)高中生物老师工作总结篇一本学期,我在高三1、2、7的三个班级担任生物课程。
作为毕业班的老师,我不断学习新课程标准和高考大纲,深入研究教学方法,并根据学术情况不断调整教学思路。
本学年的教学工作总结如下:一、研究高考信息,关注复习方向1认真学习综合理科生物课程标准和考试指导书首先,明确“考试大纲”与教材的关系,把握复习内容和方向。
理科综合高考命题强调知识与能力并重,以知识为载体,更注重能力的考试。
复习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掌握主要知识,找出基本知识点和考点,构建知识网络,合理分散难点,强化知识重点,注意结合实践,注意社会热点二、学习高考生物试题纵观近几年高考生物试题,我们可以发现其突出特点之一是连续性和稳定性,始终保持稳定变化的原则,如试卷结构、试题类型、考试方式、能力等掌握高考命题方向和命题特点,更好地指导教学三、注重课堂教学能力的培养1、注重基础知识的教学,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前后整合相关内容,如将细胞工程选修章节的内容整合到细胞专题中;将有丝分裂、减数分裂、无丝分裂整合到细胞增殖专题中,可以能将学生对旧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提高到新的水平,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和结构2、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历年高考经典试题为例进行分析,引导学生自主灵活运用知识,实例分析应注重引导思维方法,让学生学会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突破口针对相同类型的问题,以加强他们对知识的理解3、培养语言表达能力。
大部分高考试卷要求科学的语言表达,失分主要体现在这方面。
因此,教师平时必须在课堂教学中思考自己的语言,给学生更多的机会总结生物知识高三作业。
通过反复训练,他们可以学会准确表达书本上的基本概念或标准生物学术语;课后选择练习,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第三、夯实基础,注重学科内的知识联系,形成知识网络“20xx年全国高考生物试题非常重视中学生物基础知识的考试,包括生物学的基本观点、基本理论和基本实验设计思想。
生物师范自我评价范文

生物师范自我评价范文作为一名生物师范专业的学生,我深知生物科学的广阔与精深。
在这个专业学习的过程中,我不仅学到了理论知识,更获得了实践经验。
同时,我也意识到自身的不足之处,为了更好地发展自己的专业能力,我会继续努力学习、不断锻炼,并以更严格的标准要求自己。
下面是对我自己的一些自我评价。
首先,在生物学方面,我掌握了扎实的基础知识,包括生物化学、细胞生物学、遗传学、生态学等多个领域。
我对这些知识有着较为深刻的理解,并且能够灵活运用于解决问题。
在实验课和实习中,我也能够熟练地操作各种实验设备,并能够准确地记录实验数据。
我相信在未来的工作中,这些基础知识与技能一定会派上用场。
其次,在教学技能方面,我认为自己有着相当的优势。
我非常喜爱教学工作,对学生们的学习情况和问题都能够关注并进行针对性的指导。
在教学实习中,我得到了许多学生和老师的认可,我的责任心和耐心也得到了不少的好评。
我深知作为一名教师,要善于倾听学生的心声,关心他们的成长,并且给予他们积极的引导和鼓励。
因此,我相信我是一个具备良好教学潜力的学生,在未来的工作中一定能够将学到的知识和技能传承出去。
再次,我觉得自己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有着较为深刻的理解。
在生物学专业的学习过程中,我深入了解到了生物在生态系统中的功能和地位,以及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我在课外还积极参加各种环保活动,并且希望将环保理念融入到自己的教学和科研工作中。
我相信只有保护好我们的环境和生物多样性,人类才能够有更好的未来。
最后,我认为作为一名生物师范专业的学生,还需要不断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和科研能力。
在未来的学习生活中,我会参加更多的学术活动和科研项目,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
同时,我也会不断充实自己的文化知识,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
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为将来的教育工作和科研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总之,作为一名生物师范专业的学生,我自信我有着不俗的优势和潜力,并且深知自己的不足之处。
生物科学学科专业导论论文范文

生物科学学科专业导论论文范文生物科学学科是关于生物体生存和发展的研究领域,涉及生命的本质和生命体的各种现象。
生物科学学科的研究内容涉及生命形成、组成和机能活动等众多方面,其研究对象包括从微观的细胞结构到宏观的生态系统,研究方法则涵盖从实验室研究到野外观察等多种手段。
生物科学学科的发展对于人类了解和利用生物资源、维护生态平衡、保护环境等具有重要意义。
生物科学学科发展历程生物科学学科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草药医学和观察自然生态系统的原始实践。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生物科学学科逐渐形成并发展壮大。
在生物学的早期发展历程中,人们主要关注解剖学、生理学等方面的研究,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等学科的建立使得生物科学学科研究领域更加深入和细致。
生物科学学科研究领域生物科学学科涵盖广泛,主要包括细胞生物学、分子生物学、生物化学、生理学、生态学等多个方面。
细胞生物学主要研究生物体的最小功能单位——细胞的结构和功能;分子生物学则关注生物体内分子的结构、功能和相互作用;生物化学研究生物体内生物大分子的合成、分解和转化等过程;生理学研究生物体的生命活动规律和机能调控;生态学探讨生物与环境相互作用及平衡维持等内容。
生物科学学科意义和应用生物科学学科的发展为人类认识生命、改善生活条件和保护生态环境提供了重要科学依据。
生物科学学科的研究成果广泛应用于医学、农业、工程技术等领域,推动了人类社会的进步与发展。
通过生物科学学科的研究和探索,人类可以更全面地了解生命的奥秘,推动生物技术的发展,促进生物资源的合理利用,维护生态平衡和环境保护等重要工作。
生物科学学科的未来展望生物科学学科的研究领域和深度将会不断扩展和深化。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社会需求的不断增长,生物科学学科将继续发挥重要作用。
未来,生物科学学科可能会在克隆技术、基因编辑、生物信息学等领域取得更大突破,为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环境的保护提供更多支持和贡献。
生物科学学科作为一门重要的自然科学学科,对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师范本科生物

师范本科生物我是一名师范本科生物专业的学生,选择这个专业主要是因为我对生命科学非常感兴趣,渴望深入了解生物的奥秘,以及将这些知识应用于教育实践中。
生物学是一门探究生命起源、结构、功能、发展和演化规律的科学,它不仅关乎于个体生命的产生、发展和繁衍,还涉及到物种的起源、进化以及生态系统的构建和维持等方面。
在生物学的学习中,我深入了解了细胞的结构和功能、遗传学、生物化学、生理学、生态学等基础知识,并通过实验课程锻炼了实验操作和数据分析的能力。
其中,遗传学是我比较感兴趣的领域之一。
通过学习遗传学,我了解到遗传物质DNA所承载的信息对个体的发育和特征具有重要影响,而遗传变异和遗传变异是物种进化和个体多样性的重要基础。
此外,我还深入了解了基因工程和转基因技术对生产和环境的影响,以及遗传植物改良和动物繁育领域中的一些最新研究和应用。
在实践环节中,我参与了多个生物实验,例如观察植物的生长和发育过程、研究动物的行为和生态系统的变化等。
通过实验,我学会了如何进行科学观察和记录,掌握了实验操作的基本技巧,提高了数据分析和实验报告撰写的能力。
在师范教育的培养中,我也参与了教育实践,例如参观学校的生物实验室和植物园,与实际教师进行交流和实地教学。
通过这些实践,我了解到生物学作为一门基础课程,对学生培养科学思维、观察和实验能力起着重要作用。
我也意识到作为一名生物教师,我需要继续学习新知识、更新教学方法,以便更好地将生物知识传授给学生。
总结来说,作为一名师范本科生物专业的学生,我在学习生物基础知识的同时,也注重培养了实验操作和数据分析的能力,以及教育实践和交流能力。
我希望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未来的教育工作中,激发学生对生命科学的兴趣和探索精神,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和科学素养,为构建美好的生态环境和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程简介动物学Animal Biology预修课程:初中生物学、高中生物学内容简介:动物是地球上种类最丰富的一类生物,它包含了全部的动物界和一部分原生生物界的生物,分布在地球上的各种环境中。
本课程以动物的形态结构、生理功能和动物对环境的适应性为内容,以动物从低等到高等,从简单到复杂的进化为线索,讲解动物的多样性和复杂性以及各类动物之间的亲缘关系和分类特征。
使用教材:《普通动物学》,刘凌云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年6月。
《普通动物学实验指导》,刘凌云、郑光美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年5月第二版。
参考书目《动物学》,周正西主编,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1999年8月。
《无脊椎动物学》,堵南山主编,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年7月。
《脊椎动物学》,杨安峰编,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年5月。
《动物学实验》,王爱勤、李国忠主编,东南大学出版社,2002年9月。
植物学Plant Biology预修课程:初中生物学、高中生物学内容简介:植物学是生物学系的基本课程,它的任务是在高中生物学基础上进一步传授孢子植物和种子植物的基本分类知识,绿色植物的基本形态结构,它的主要内容包括:植物界各大类群的特点及代表植物,种子植物的形态结构和种子植物的分类及植物界的演化规律等。
使用教材:《植物学》,王全喜,科学出版社,2004年9月参考书目:《植物学》,上册陆时万等编着,高等教育出版社,1991.4.第二版《植物学》,下册吴国芳等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91.4.第二版《植物学》徐汉卿主编,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1994.8.第二版《植物学》高信曾主编,人民教育出版社《孢子植物实验及实习》,周云龙编,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高等数学Advanced Mathematic预修课程:高中《数学》内容简介:本课程主要讨论一元函数的微积分学(函数与极限、导数与微分导数的应用、不定积分、定积分、定积分应用),空间解析几何与向量代数,多元函数微积分学(偏导数、微分及其应用、重积分、曲线积分、格林公式)。
使用教材:《高等数学》,上海师范大学数学教研室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参考书目:略无机及分析化学Inorganic and Analytical Chemistry预修课程:高中《化学》内容简介:本课程以讲授化学原理知识为主,主要介绍物质状态、化学热力学和化学平衡、化学反应速率、物质结构等基本化学原理以及酸碱滴定法、络合滴定法、氧化还原滴定法、重量和沉淀滴定法等定量分析方法作比较全面系统的阐述,对分析过程中的误差和数据处理也进行较详细的讨论。
使用教材:《无机及分析化学》,南京大学无机及分析化学编写组,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年第三版。
《无机及分析实验》,南京大学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编写组,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年第三版。
参考书目:《无机化学》,北京师范大学等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第四版。
《分析化学》,武汉大学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第四版。
有机化学Organnic Chemistry预修课程:无机及分析化学内容简介:烷烃、卤代烃、醇和醚、炔烃、芳香烃、醛和酮等各类有机化合物的结构、命名、性质及一些重要反应的历程。
使用教材:《有机化学》汪小兰编1997年第三版,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参考数目:《有机化学》汪巩编1985年第一版,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有机化学》曾昭琼主编2004年第四版,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生物化学Biochemistry预修课程:无机及分析化学、有机化学内容简介:生物化学是研究生物机体的化学组成和生命过程中的化学变化规律的一门科学。
是生物学及相关专业的基础课程。
本课程重要介绍蛋白质、核酸、酶、维生素和辅酶等生物大分子的结构、性质和功能,以及这些生物大分子在体内的新陈代谢,在阐述生物化学基本知识的基础上,尽可能介绍一些生物化学的新进展。
使用教材:《生物化学简明教程》第三版),罗纪盛、张丽萍、杨建雄等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出版。
参考书目:《生物化学教程》(第一版),沈仁权、顾其敏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年出版。
《生物化学》(第三版),王镜岩、朱圣庚、徐长法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出版。
《普通生物化学》(第三版),郑集、陈钧辉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年出版。
《生物化学学习指导》,王希成编,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年出版。
人体解剖生理学Human Anatomy and Physiology预修课程:动物学内容简介:本课程以人体组织结构、生理功能、生命周期的特征为主要内容,阐述结构与功能、整合与协调、卫生与健康等关系,使学生对自身有一个基本的了解。
使用教材:《Understanding Human Anatomy and Physiology》(人体解剖生理学影印版)Fourth Edition, Sylvia S. Mader,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12月出版《生理学实验》(第二版),解景田、赵静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7月版参考书目:《人体及动物生理学》,王玢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人体解剖生理学》,北京师范大学等编写,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1990年版微生物学Microbiology预修课程:生物化学内容简介:微生物学是研究所有形体微小,单细胞的或个体结构较为简单的多细胞的,甚至没有细胞结构的低等生物。
本课程内容包括微生物类群与形态结构、非细胞型结构病毒,微生物的营养、微生物的代谢、微生物的生长、微生物的遗传和变异、微生物的生态、传染和免疫、微生物的分类等。
使用教材:《微生物学教程》(第二版),周德庆主编.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2.《微生物学实验》(第三版)沈萍,范秀容,李广武主编.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参考书目:《微生物学》,沈萍主编.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微生物学》, 黄秀梨主编.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2.《现代微生物学》,刘志恒主编. 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2.《微生物学》(第5版),沈萍等译.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植物生理学Plant Physiology预修课程:植物学、生物化学内容简介:植物生理学是阐述绿色植物生命规律和生理学知识的一门科学。
本课程教学内容包括高等植物的细胞生命活动,植物的呼吸和光合作用,植物水分代谢、矿质营养、植物激素和生长调节物质,植物个体发育的一般规律和植物对环境感应作用等。
使用教材:《植物生理学》王宝山等主编科学出版社2003《植物生理学实验指导》(第二版)张志良主编1994 高等教育出版社参考书目:《植物生理学》潘瑞枳等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遗传学Genetics预修课程:植物学、动物学、生物化学内容简介:遗传学是一门研究生物遗传与变异规律的科学,它的研究内容主要有:以遗传三大基本规律为主体的经典遗传学和遗传物质基础;基因的结构、功能,基因的突变,遗传重组的机制,基因的表达、调控,遗传工程等近代遗传学的理论和研究方法;数量性状遗传和核外遗传规律;遗传与个体发育等方面的内容。
使用教材:《遗传学》,高等学校教材,复旦大学刘祖洞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90年5月第2版《遗传学实验讲义》(自编讲义),上海师范大学生物系阮家超等编参考书目:《遗传学》,褚圻编,上海教育出版社1981年出版《医学遗传学》,杜传书刘祖洞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1983年4月第l版《微生物遗传学》,盛祖嘉编着,科学出版社1981年7月出版细胞生物学Cell Biology预修课程:植物学、动物学、生物化学、植物生理学、人体解剖生理学、遗传学内容简介:本课程从细胞的不同层次——生物大分子、细胞的亚显微结构以及细胞整体来研究生命活动规律的学科。
其研究对象是细胞及其生物大分子;最关心的是细胞的时间、空间变化;任务是在细胞这个生物体最基本结构单位里探索生命活动的规律,并通过细胞来认识生命的共同本质。
分子细胞生物学要涉及到生物学中许多分支学科的内容,例如:遗传、发育、生理、代谢等,但它不是各个学科的简单累加,它具有自己的独立体系。
把各种生命活动与结构相联系,并在细胞和分子水平统一起来,则是分子细胞生物学的任务。
使用教材:《细胞生物学》,翟中和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年出版《细胞生物学实验》杨汉民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年出版参考书目:《分子细胞生物学》韩碧文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年出版普通生态学General Ecology预修课程:植物学、动物学、生物化学、植物生理学、人体解剖生理学、遗传学内容简介:生态学是研究生物与环境关系的科学。
随着人口的增加和工业、技术的进步,人类正以前所未有的规模和强度影响环境,环境问题的出现有赖于生态学理论的指导。
本课程主要介绍生态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并以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为顺序,也简要介绍环境保护、自然资源开发利用及其可持续发展。
使用教材《基础生态学》,孙儒泳等编着,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参考书目《生态学》,孙儒泳、李博等,2000,高等教育出版社《生态学》,生物速览教材,孙儒泳等翻译,2001,科学出版社仪器分析Instrumental Methods of Chemical Analysis预修课程:无机化学、有机化学、生物化学内容简介:仪器分析是分析化学的一个分支。
是采用比较复杂或特殊的仪器设备,通过测量物质的某些物理、物理化学性质及其变化来确定物质的组成、含量及化学结构等的一类分析方法。
本课程主要介绍仪器分析的方法、原理和实验技术,介绍近代仪器分析的进展情况。
使用教材《现代生物化学分析原理》张贤名主编中国科技大学出版社1990年第二版自编教材《仪器分析》上海师大参考书目《仪器分析》朱明华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第三版《分析化学》(仪器分析部分),林永昌等编, 高等教育出版1994第四版现代生物技术Modern Biotechnology预修课程:植物学、动物学、生物化学、植物生理学、人体解剖生理学、遗传学内容简介:《现代生物技术》是研究怎样利用生物体、生命体系或生命过程,来制造产品和造福人类社会的—门新兴技术科学。
现代生物技术主要包括基因工程、蛋白质工程、酶工程、细胞工程和发酵工程五个方面。
本课程主要介绍现代生物技术所包含的所有基本概念和内容,各种技术的基本原理;介绍现代生物技术在工业、农牧业、医学、环保等领域中已取得的成就;探讨现代生物技术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使用教材《现代生物技术概论》,何忠效等编着,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出版《基因工程实验技术教程》,盛小禹主编,复旦大学出版社,1999年出版参考书目《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翟中和主编,山东教育出版社,1996年出版《现代生物技术导论》,瞿礼嘉等编着,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年出版《生物技术》,刘大均主编,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1988年出版《植物基因工程原理与技术》,王关林等主编,科学出版社,2002年出版。